第七讲 航空公司运量预测

合集下载

货运量预测

货运量预测

货运量预测为了在活源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定量地确定计划运量,还需要采用货运量预测技术和方法。

货运量预测是采用认得直观和数量方法为基础的手段,按照生产、流通、供应、销售和运输活动的规律,估计将来一定时期内计划运量和预测误差。

一般来说,货运量预测的目的可以分为:1.以研究增加和扩展生产设备的必要性和发展规模为目的。

2.以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制定较长期的生产计划为目的。

3.以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制定分品类的月度生产计划为目的。

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发送量、到达量、周转量预测和平均运距预测。

对一个地区而言,有地区内部运量和地区间交流量预测,这些运量还要在不同运输方式和不同运输线路之间进行分配。

对运量构成而言,通常还要进行分品类别的预测。

预测的时限,一般可以分为短期(1~5年)、中期(5~10年)和长期预测(10年以上)。

有时根据需要,在短期预测中,进行一年中的季度、月度甚至旬间的运量预测。

无论何种预测,都表现为运量随时间序列的变动,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趋势变动,是指在长期的时间序列中,预测对象的数值朝一定方向持续上升或下降的状态。

2.周期变动,分为两种:一种是景气变动,即若干年内的不固定周期的波动;另一种称为季节性变动,即一年内为周期,在特定的月份乃至季节中达到高峰的变动。

3.不规则变动,又分为突然变动和暂时变动.所谓突然变动是无法预测的变动,如金融危机、政治动乱、自然灾害等的较大影响发生的变动。

暂时变动则是短期内各种影响因素随机变动的综合影响造成的不规则的变动。

暂时变动采用一定的数据处理技术方法还是可预测的。

在预测铁路货运量时,通常采用以下的方法:1.专家经验预测法.由于预测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在难以采用数量方法推理预测的情况下,依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和预测.这种方法虽然主观因素较多,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有效的。

2.算术平均法.这种方法是利用过去不规则变动的需求时间序列,计算出算术平均值,作为将来继续不规则变动时的预测值.这是最简单的预测方法,计算式为: χt=⎺χ=(∑χi)/n——第t期的预测值;式中χt⎺χ ——算术平均值;χi ——第i 期的实际值; n ——数据项数。

航空运输需求预测参考模板范本

航空运输需求预测参考模板范本

➢ 运输需求函数: Q=f(P,I,Y)
Q,运输需求
I1<I2<I3
Q,运输需求量; P,运者收入水平; Y,其他因素,如服务水平、消费者偏好
P,运输价格
第六章 航空运输需求预测
➢ 运输供给函数:
Qs = g(P,X) Q,运输供给
Qs,运输供给量;
P,运输价格; X,市场化程度;
航空运输需求预测
第一节 概 述
➢ 机场的新建、改扩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未来航 空运输需求,因而机场的建设规模取决于未来航 空业务量,未来航空业务量的预测是机场规划、 设计的基础。
飞行区设计、航站楼设计、机场与城市之间 的交通设计的决定因素
第六章 航空运输需求预测
➢ 未来航空业务量的预测有两类:定性、定量 ➢ 定性预测用于判断性预测和没有足够信息资料 的中长期预测;定量预测分为宏观和微观预测。 ➢ 宏观定量预测:机场规划阶段初期,需考量机场在
第六章 航空运输需求预测
第四节 定量预测方法
➢ 趋势外推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找到其变化的规
律,进而外推得到未来量。预测模型:线性模型,指数模 型,S形成长模型。 ➢ 份额分析法:研究某一预测对象与更易预测且精度较高 的另一预测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利用另一对象的预测结 果,推出所需求结果。GDP/人均收入/全国航空旅客周转量 ➢ 计量经济模型法:分为整体模型(大量的社会资料、整 理分析)和局部模型 ➢ 再预测方法:平均预测数/最高/最低预测数/全距
第六章 航空运输需求预测
2.4 运输需求的增长趋势
➢ 货运需求:专业分工发展->企业活动空间的扩 大->更大的运输需求
➢ 客运需求:国民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居 住、生活、工作方式的选择->到更远的地方工 作、旅游、居住->更大的客运需求

运量预测方法与应用讲解

运量预测方法与应用讲解
14
二、定量预测方法
基于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时间序列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一定
时间内,经济发展规律的延续性往往使 运量预测对象的变化呈现很强的趋势性, 因此可以根据预测对象的历史态势推测 未来的发展趋势。
15
1)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以假定预测值同预测期相邻 的若干观察期数据有密切关系为基础。将 观察期的数据由远而近按一定跨越期进行 平均,随着观察期的推移,按既定跨越期 的观察期数据也向前移动,逐一求得移动 平均值,并以最接近预测期的移动平均值 作为确定预测值的依据。移动平均法常用 的有一次平均法和二次平均法两种。
M
2
t
M
1
t
M
1
t 1
M
1
t 2
n
M
1
t n1
式中:
Mt[2]——第t期的二次移动平均值.
21
使用二次移动平均法进行预测,主要是找出预 测对象的线性趋势(建立数学模型)。线性趋势 预测方程的表达式为:
Ft+T= at+ btT 式中:
Ft+T——第t+T期的预测值; T——距离第t期的期数; at, bt——预测模型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复习:运输需求、需求弹性
弹性是指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与作为自变量的 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对变化之比值。
运输需求弹性:运输需求量变动率与影响因素变动率之比 (影响运输需求量变动的因素每变化百分之一,运输需求相 应地变化百分之几)。用来说明运输需求量对某一影响因素 变化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公式:
22
at
2M
1
t
M
2
t
bt
2 n 1
M
1

航空公司的航空运力调度与运输

航空公司的航空运力调度与运输

航空公司的航空运力调度与运输一、航空运力调度的重要性航空运力调度是航空公司运输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保证航班正常运行、提高运输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的航空运力调度能够确保航班的安全、准时到达目的地,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航空公司的资源,满足旅客的需求。

本文将围绕航空运力调度与运输展开讨论。

二、航空运力调度的目标1. 提高航班准点率航空公司通过合理的航班编排、飞行计划和航线选择,以及科学的运力调度,可以更好地保证航班的准点率。

通过准时到达目的地,旅客的出行计划能够更好地被满足,增强航空公司的服务品质和竞争力。

2. 最大化载客量航空公司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旅客出行特点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航班计划,并合理安排航空运力。

通过合理的航班安排和机型选择,最大化利用航班的载客量,提高航空公司的运输效率,降低单位运输成本。

3. 节约资源成本合理的航空运力调度可以避免航空公司的资源浪费,降低成本。

通过合理的航班安排,避免航空器的空载飞行和过度候机,减少燃料消耗和人力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航空运力调度的考虑因素1. 航线网络规划航空公司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旅客流量等因素,制定合适的航线网络规划。

在航线选择中,需考虑地理环境、气象条件、航空器性能等因素,确保航班的安全与舒适。

2. 航班编排与飞行计划航空公司根据航班的需求和旅客流量,制定合理的航班编排和飞行计划。

在航班编排中,需考虑转机时间、地面服务配套、航班间隔等因素,确保航班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3. 机型选择与航空器配置航空公司需根据航线的特点、市场需求和旅客流量,选择合适的机型进行运力调度。

在机型的选择中,需综合考虑机型的座位数、航程、燃油效率等因素,以最佳的资源配置满足市场需求。

4. 机组资源安排航空公司需要合理安排机组资源,确保航班的正常运行。

在机组资源的考虑中,需综合考虑机组的飞行时间、休息需求以及运行计划的灵活性,以保障旅客的航班安全和服务质量。

四、航空运输的发展趋势1. 数字化运力调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航空公司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数字化的运力调度。

我国航空客运市场需求预测

我国航空客运市场需求预测

我国航空客运市场需求预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航空客运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航空客运市场的背景和趋势,预测未来几年的市场需求。

我们来分析我国航空客运市场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航空客运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9年,我国商业航空客运量达到6.37亿人次,同比增长了10.9%。

航空客运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航空客运在我国客运总量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出行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中产阶级的崛起,他们对于舒适、便捷的出行方式的需求更加迫切,这将进一步推动航空客运市场的发展。

基于以上背景和趋势,预测我国航空客运市场的需求将在未来几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出行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流动和旅游需求也将持续增加。

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航空票价将继续下降,吸引更多的人选择乘坐飞机旅行。

预测我国航空客运市场的需求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

航空安全问题一直是影响消费者选择乘坐飞机的重要因素。

如果发生重大的航空事故,可能会导致人们对于乘坐飞机的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影响市场需求。

航空运力的供给可能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

部分航空公司可能会过度扩大航线和增加航班频次,导致座位利用率不足。

航空油价的波动也可能影响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需求。

航空货运的市场分析与预测

航空货运的市场分析与预测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
02 无人机、无人仓库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航空货运带来
新的发展机遇,提高物流效率。
绿色环保成为重要考量
03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航空货运将更加注重绿色、低
碳、可持续的发展,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未来发展方向
多元化服务模式
航空货运将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航空货运市场区域化、专业化趋势明显
未来航空货运市场将呈现区域化、专业化发展趋势,主要航空公司将通过聚焦特定市场 、提供专业化服务等手段提高竞争力。
03
航空货运市场影响因素 分析
经济因素
经济增长与波动
航空货运需求与全球经济活动紧密相 关。经济增长时,贸易量增加,货运 需求随之增长;经济衰退时,贸易量 减少,货运需求降低。
技术因素
航空技术进步
新型的飞机和发动机技术可以提高飞行 效率,减少油耗和排放,从而降低运营 成本。
VS
信息技术应用
如电子货运、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在航 空货运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运营效率,优 化资源配置。
竞争因素
航空公司竞争策略
航空公司的定价策略、服务质量和网络覆盖 等都会影响航空货运的市场份额。
总结词
基于宏观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趋势,对未 来较长时间内航空货运市场的整体发展方向 进行预测。
详细描述
长期预测通常着眼于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 需综合考虑全球经济结构变化、技术革新、 环保政策等因素对航空货运市场的影响。通 过分析这些因素,可以对航空货运市场的长 期趋势进行预测,例如运输模式的变革、绿
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
铁路、公路和海运等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和 竞争,也会影响航空货运的市场份额和增长 速度。

第七讲 航空公司运量预测

第七讲 航空公司运量预测

21 32 45 59 92 133 140 157 220 274
1 1 1 1 2 6 6 7 11 15
293 326 356 298 434 595 831 1109 1171 1052
29 28 37 44 56 75 76 95 115 86
1346 1797 2394 2805 3445 4419 4782 5112 5205
பைடு நூலகம்
美国、日本航空运输的发展过程
表3—l我 国民航运 输量年均 增长速度 (%)
“七五” “八五”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1998 1951—1965 1966—1980 1981—1995 1996—1998
表3-2 航空运量增长情况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ZL LK HY 年份 ZL LK HY 1.00 1.00 1.00 1989 6.88 5.56 4.85 1.26 1.29 1.25 1990 8.37 7.19 5.79 1.44 1.49 1.39 1991 10.74 9.43 7.08 1.79 1.74 1.48 1992 14.35 12.50 9.01 2.12 1.93 1.59 1993 17.14 14.65 10.87 2.21 1.70 1.82 1994 19.56 17.49 13.00 3.09 2.40 2.36 1995 23.92 22.16 15.84 4.26 3.23 3.06 1996 26.99 24.06 18.02 5.18 4.32 3.52 1997 29.02 24.38 19.53 6.79 5.40 4.58 1998 31.10 24.75 21.78 7.74 6.25 5.14 表3-2中的ZL代表运输总周转量,1978年为29866 万吨公里;LK为旅客运输量,1978年为230.91万人 次;HY为货邮运输量,1978年为63816吨。

民航客运量预测分析

民航客运量预测分析

X8表示入境游客(万人次)
X9表示国内居民出境人数(万人次) X10表示旅游人数(百万)
表 示 民 航 客 运 量
05
月度数据
06
02
PART TWO
年度预测
预测方法
年度预测
多元回归 分析
主成分 分析
利用两种方法进行回归比较
08
多元回归分析
相关系数表
Y
Y Y Y Y Y 1 1
X1
0.9957 8 <.0001 X6 0.4161 3 0.068
x8的相关系数较高,我们选择其作为我们的权重变量。 且可知在幂数为-1时,对数似然函数值达到极大。
16
多元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表
Model Summary Multiple R R Square Adjusted R Square Std. Error of the Estimate Log-likelihood Function Value .992 .985 .983 447668 .262 161.59 5 Regress ion Residua l ANOVA
0.9993
2485.82
<.0001
Variable Intercept x1 x2
DF 1 1 1
Parameter Estimate 199.4277 -0.00343 -0.03177 -0.00958 0.00151 0.01171 8.05043 -0.00178 -0.29462 -1.00097
也就是水运客运量与民用航空客运量中间并没有很强的关联外, 其余因素与民航客运量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点从现实生活 中来看也是正确的。
9
多元回归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595 103772 134903 158708 170017 201250 225802 278132 311262
704000
运输总周转量(万吨公里)
604000 504000 404000 304000 204000 104000 4000
19 70 19 72
国内运输总周转量 国际运输总周转量
4662 5186 5882 7024 9921 13620 14733 16195 22416 25949
160 187 207 204 1141 3561 3948 4606 7450 11322
1980 27712 1981 30299 1982 33050 1983 31494 1984 47098 1985 67423 1986 91901 1987 122382 1988 132926 1989 119506
年份
图3-5 国内、国际货邮运输量发展过程(吨)
• 1、运输总周转量:总体需求保持较快增长 • 中国产业洞察网数据显示2013年3月我国全民航综合、 国内(含地区)、国际和地区的运输总周转量(RTK) 分别为560.0、385.6、174.5、11.9亿吨公里,同比增 长13.2%、16.0%、7.6%、3.5%[5]。 • 2013年1-3月我国全民航综合、国内(含地区)、国际 和地区的累计运输总周转量(RTK)分别为1551.6、 1098.1、464.4、33.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5%、 12.9%、7.6%、7.0%。 • 2、旅客运输量:同比上升,环比持平 • 2013年3月我国民航综合、国内(含地区)、国际和地 区旅客运输量分别为2878.3、2669.2、209.2、73.9万 人次,同比增长15%、15.2%、12.7%和7.9%,环比增长 0%、3.4%、1.9%和-3.5%。 • 2013年1-3月我国民航综合、国内(含地区)、国际和 地区累计旅客运输量分别为8232.7、7694.4、604.9、 217万人次,同比增长11%、11.9%、11.6%、11.2%。
19 74
19 76
19 78
19 80
19 82
19 84
19 86
19 88
19 90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2
19 94
19 96
年份
图3-3 国内、国际运输总周转量发展趋势
19 98
表3-4 国内、国际旅客运输量(万人次)
年份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l977 l978 1979
国内旅 客运输 量 国际旅 客运输 量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国内旅 客运输 量
国际旅 客运输 量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国内旅 客运输 量
国际旅 客运输 量
历史趋势: 国内生产总 值等统计资 料 历史上全 行业运量
全行业 运量预测
环境: 政治、经济、空中 交通管制和航空技 术等
航空公司 运量预测 历史上航空 公司运量 航空公司 经营效率、 客座利用率 航空公司 航线网络运量 及 季节运量预测
航空公司 季节指数测定
航线业务权、 新开辟航线
航空公司运量预测的框图
21 32 45 59 92 133 140 157 220 274
1 1 1 1 2 6 6 7 11 15
293 326 356 298 434 595 831 1109 1171 1052
29 28 37 44 56 75 76 95 115 86
1346 1797 2394 2805 3445 4419 4782 5112 5205
114 153 202 234 288 368 440 505 526
旅客运输量(万人次)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0 国内旅客运输量 国际旅客运输量
19 70 19 72 19 74 19 76 l9 78 19 80 19 82 19 84 19 86 19 88 19 90 19 92 19 94 19 96 19 98
年份
图3-4 国内、国际旅客运输量发展趋势
表3-5 国内、国际货邮运输量(吨) 年份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国内货邮 运输量 35823 32384 28836 27402 34226 43798 34226 49184 58554 68638 68591 70130 72277 80601 104172 国际货邮 运输量 1068 785 797 747 1081 2757 3396 3835 5262 9647 13905 14716 17748 21508 28418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国内货邮 运输量 134242 155809 211557 225987 207446 239467 288961 369681 441896 565202 702557 821556 953870 1081655 国际货邮 运输量 37922 42119 57232 63435 65123 81102 103724 133724 167262 185731 229682 247126 291142 314942
增长百分比(%)
10
15
20
25
30
35
0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5 运输总周转量 旅客运输量 货邮运输量
图3-2 航空运量发展趋势
年份
14475 19236 25334 29338 37917 50615 52540 68245 80980 6953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45157 190329 260459 312621 377595 474660 540717 587698 616685
航空公司运量预测
§1 航空公司运量预测概述
航空公司运量预测概述
从预测期划分看,航空公司运量预测可分为三种 类型: 短期预测——预测期为1个月~18个月。航 空公司的年度计划、航班计划等都需要做短期 预测,收益管理中的运量预测每天都要做预测, 甚至每天做几次运量预测。 中期预测——预测期为18个月~5年。航空 公司的发展规划、市场竞争计划、职工需求量 及一般设备、设施计划等均需做中期预测。 长期预测——预测期为5年~15年。航空公 司编制发展战略、市场战略和机队规划等均需 做长期预测。
美国、日本航空运输的发展过程
• 做全行业的宏观预测,必须调查影响我国航空运输的 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各自的影响程度。 • 对航空公司运量预测,要采用综合预测法也就是要采 用多种方法预测,然后对各种预测结果加以综合、判 断。 • 一般先对航空公司的业务量(指运输总周转量,旅客、 货物、邮件和行李的运量)进行预测,然后,对航空 公司营运的航线网络运量进行预测。 • 对航线网络运量预测时,既要考虑目前的航线网络又 要考虑未来应开辟的新航线及对其他航线的营运,要 把航空公司的市场战略和航空公司的发展战略结合起 来考虑。同时,还要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况,对市场竞 争的各方实力、竞争所处地位进行认真分析。 • 在编制航班计划时,仅有航线网络运量预测还不够, 还必须对因季节变化而引起的运量变化进行预测。
§2
宏观运量预测
• 宏观运量预测是指全行业航空运输量预 测。它包括运输总周转量、旅客周转量、 货物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及行李 运输量的预测。宏观运量预测包括短、 中、长期的运量预测。 • 从事宏观运量预测的目的:为政府制 定产业政策服务,为国家编制年度计划、 规划和发展战略服务;指导航空公司从 事编制年度计划规划和发展战略。
旅客运输量
25.3 19.8 17.3 —4.4 44.9 19.8 16.8 17.3 25.3 35.5 0.5 31.8 17.1 16.7 24.2 18.5 19.7 3.7
货物运输量
32.6 18.9 15.3 8.1 4.8 13.8 17.0 13.6 22.3 45.1 1.5 9.2 15.3 18.0 26.8 8.2 17.6 11.2
• 航空运输市场主要是由航空公司的供应方面和 旅客、货主的需求方面组成。为满足客货运输 的需求,航空公司提供运力。而运力主要是由 飞机、空勤人员和维修能力组成。 • 飞机与航线资源最佳配置是航空公司提高经营 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 • 对需求方面要分析旅客的构成,分析人们为什 么要乘坐飞机旅行,要了解旅客什么时候旅行, 在一定时期内旅行多少次,旅客对旅行时间、 票价、舒适程度有什么要求。 • 对于供给方面,需要了解航空公司的机队结构, 飞机利用程度,航线网络、班次和票价,向旅 客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机型成本等。
1200000 1000000
国内货邮运输量 国际货邮运输量
货邮运输量(吨)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0
19 70 19 72 19 74 19 76 l9 78 19 80 19 82 19 84 19 86 19 88 19 90 19 92 19 94 19 96 19 98
一、中国航空运输发展趋势 分析中国航空运输发展趋势要从两方 面进行:一是把握中国航空运输运量总 体发展趋势;二是分析中国航空运输运 量发展的周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