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作文战斗精神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践行楷模精神,其中必定有我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践行楷模精神,其中必定有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于敏:著名核物理学家,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浴血疆场、视死如归,转业后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

申纪兰:改革开放以来,为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

孙家栋、黄旭华、南仁东、王有德、王继才……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假如你是德润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请结合材科内容与社会现实,面向全体同学以“践行楷模精神,其中必定有我”为主题写一篇倡议书。

(2)学校邀请上述楷模中的一位来校作报告,请你写一篇听后感。

(3)学校举行辩论会,甲方认为“时代造就楷模”,乙方认为“个人奋斗成就楷模”,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践行楷模精神,其中必定有我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在新中国建国70周年华诞之际,国家领导人亲自为英雄楷模代表颁发荣誉勋章。

这一举动振奋人心,也燃起了人们学习英雄和楷模热潮。

历史不会忘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将青春献给平凡的工作岗位,将热血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

英雄楷模是祖国的骄傲,是民族的脊梁,他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人民的富裕幸福,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燃烧青春,奉献自我。

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一种精神在激励,只要有一种信仰。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35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35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35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北宋时,王安石勇于推行新法;抗战时期,像长嘴巴这样的战士,勇于与敌斗争;如今,中国科学家勇于探索,攀登科技高峰……尚勇是中国人的精神传统,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英勇奋斗史。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阅读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

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

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

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宝贵性格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

勇字本义,从甬从力;力及所至,生命勃发甬甬然也。

由此推知勇是勇力、勇气,有胆量敢做,有力量能做即为勇。

但儒家之勇远非那么简单:它排斥“狗彘之勇”、“草寇之勇”、“匹夫之勇”等小人之勇,提倡君子之勇。

君子之勇是在某种理想信念驱动下,所体现出的一种无所畏惧的行为及精神。

《中庸》有云:“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认为智、仁、勇是自古及今天下通行不变的品德。

《论语》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认为只有兼具仁、智、勇三种德性,才是健全的人格。

“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

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这是匹夫之勇,是小勇。

大勇者何?循大义、迎难上,率义而为,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为大勇。

大勇之“大”,在与“义”融。

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指人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

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的感召。

如果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哪怕有千军万马的阻拦,我们也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虽千万人,吾往矣”)。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硬汉精神(含解析)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硬汉精神(含解析)

作文主题训练--------硬汉精神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电影魔方》曾评出好莱坞“电影十大硬汉”形象,其中包括成龙、史泰龙、施瓦辛格等影视明星塑造的英雄人物。

材料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邢益凡,确诊为LAMA2相关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如今18岁的他,只有18公斤重。

但先天不健康的躯体,没有阻止他学习的步伐,他不放弃自己,2021年以645分的成绩被录取。

“做中国的‘霍金’,用自己的知识改变世界”是他的志向。

材料三: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身上体现了一种硬汉精神,“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硬汉精神”的理解。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孟子)谦虚谨慎自矜其智非智也,谦让之智斯为大智;自矜其勇非勇也,谦让之勇斯为大勇。

(《弟子箴言·崇礼让》)在学习了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三单元后,有的同学认为新时代的青年需要硬汉精神,不惧困难,不怕失败;有的同学则认为新时代青年应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谦让精神。

关于“硬汉精神”和“谦让精神”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综合理解上述三条名言,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作文。

《边城》是一首“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的恋歌,是一首“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的赞歌,是一首“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挽歌,翠翠天真、善良、忧郁的个性特征是其中最鲜明、生动而又完整的音符。

也正如汪曾祺所说,翠翠是沈从文“含蕴既久,一朝得之”的形象,是“沈从文长时期的‘思乡情结’茹养出来的一颗明珠”。

《老人与海》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这篇小说不仅使海明威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同时还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堪称他的巅峰巨著。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八一红旗扬,铁血铸军魂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八一红旗扬,铁血铸军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划破历史长空。

从此,中国共产党拥有了自己的武装,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子弟兵。

向前,向前,向前……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宣告诞生。

人民军队始终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奋进,成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钢铁长城。

“98抗洪”、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芦山地震……哪里最危险,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有外媒感叹:“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应对灾难的能力像中国军队这样出色!”人民军队创造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上甘岭精神、“好八连”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一代又一代革命军人的精神家园。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前夕,某校开展拥军活动,请你以学生身份,给解放军写一封慰问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

【试题来源】广东省梅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例文】八一红旗扬,铁血铸军魂——致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封慰问信尊敬的解放军战士:您好!我是XX中学的一名高中生,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校园中弥漫着浓厚的军队气息。

聆听着军乐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观看有关军人的影视,我感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以慰问信的方式表达我对英姿飒爽,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衷心的问候,祝建军节快乐!92前,南昌一声枪响,一群伟大的战士,民族的英雄,肩挑着挽救中国的使命,冲锋陷阵,流血牺牲,浸染神州大地。

从此,中国共产党拥有了英勇善战的武装力量,更印证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科学论断。

路途艰难,饱经风霜,精诚团结,捍卫忠诚。

推翻三座大山,保卫人民有你;争取民族独立,抗击日寇法西斯有你;二万五千里的铁流,播撒革命的火种有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你;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新中国有你……哪里人民有难,哪里就有你们视死如归的精神,震撼世界,彰显一个东方大国的崛起,你们的每个振奋人心的故事都令世人传颂。

2021届高三联考作文“学习英雄精神,再创民族辉煌”指导解析及优秀范文精品

2021届高三联考作文“学习英雄精神,再创民族辉煌”指导解析及优秀范文精品

2021届高三联考作文“学习英雄精神,再创民族辉煌”指导解析及优秀范文精品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今日中国之繁荣昌盛,离不开千千万万人民英雄的前赴后继,流血牺牲。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我国古语云:“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

”当下,部分人由于没有经历过英雄们的特殊时代,而在网络上对英雄事迹进行质疑,甚至出现诋毁英雄人物的现象。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感触和思考?在新学期升国旗仪式中,你要面向全校同学演讲。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的看法和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指导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文任务十分明确——在新学期升国旗仪式中,要面向全校同学演讲,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表达看法和认识。

这则材料的中心话题是“英雄”,首先展现英雄对中国的意义,接着借助郁达夫的讲话和我国的古语展示没有英雄或者忘却英雄带来的后果,最后联系现实,指出当今社会出现的不好现象,即质疑甚至于诋毁英雄。

材料中的“英雄”指的是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所以立意时应该肯定英雄,否定诋毁英雄的行为,立意为敬畏英雄,向英雄学习。

命题人让新时代的高中生面对社会现象谈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意在引导考生不忘历史,敬畏英雄,让考生明白中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们,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

这则作文材料紧扣时代脉搏,以大时代为背景,围绕“英雄人物”展开叙述,让新时代的高中生面对社会现象谈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树立正确的“三观”。

总体审题难度不大,但具体写作时要特别注意演讲稿这一文体的特点,演讲稿要有针对性,要有鼓动性。

参考立意:(1)坚决抵制质疑、诋毁英雄的现象;(2)勿忘革命英烈,护卫“中国梦”;(3)捍卫英雄就是捍卫中华民族的历史;(4)守望英雄,守望中国的未来;(5)勿忘国耻,敬畏历史;(6)怀抱赤子之心,做祖国荣誉的捍卫者。

2021届高三联考作文“致敬英雄,传承精神”指导解析及优秀范文精品

2021届高三联考作文“致敬英雄,传承精神”指导解析及优秀范文精品

2021届高三联考作文“致敬英雄,传承精神”指导解析及优秀范文精品原题再现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刘禹锡《蜀先主庙》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

——杨基《感怀》奏国歌,升国旗,你们超越了体育,是国家的英雄。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中国女排)颁奖辞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新时代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能力。

审题: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先明确写作任务“面向本校(统称‘新时代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则写作时注意演讲对象、演讲语气,以及演讲格式。

“结合材料内容”要先审准材料含义。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天地”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六合,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强调英雄不问出身,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艰苦奋斗攻克科技难题,坚守平凡岗位几十年如一日的……这些都是英雄。

“奏国歌,升国旗,你们超越了体育,是国家的英雄”,这说明了每个时代都有英雄,他们以他们独特的方式书写下最动人的青春故事,但其核心爱国主义却是不变与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结合这三则材料的内容,可以思考出英雄精神的内涵、作用价值等,从这些角度思考立意。

【参考立意】:(1)让英雄情怀激荡精神力量。

(2)高声赞美,华夏英雄。

(3)平凡的英雄给我们最多感动。

(4)致敬,向和平年代的英雄们。

【素材】:1.“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曾说,在研制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遇到困难时,他想一下“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话,浑身就又充满了力量。

1950年,“进藏先遣连”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喘不过气来时,连长李狄三和大家想到“出兵西藏,解放西藏”的任务,就像吸了氧气一样充满力量,再次迈上风雪路。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奋斗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奋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首次颁授代表国家最高荣誉的“共和国勋章”。

于敏、袁隆平、屠呦呦、张富清等8人被国家授予“共和国勋章”。

于敏,“两弹一星”元勋,28年隐姓埋名,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盛名之下,始终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50多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

虽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可依旧心系“稻香”,扑在田间地头,退休对他而言,尚且早呢!屠呦呦,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研究发现青蒿素,解决抗疟治疗失效难题,60多年来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必须持之以恒。

”张富清,西北野战军特等功臣、战斗英雄,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战功卓著;转业后深藏功名60余年,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扎根贫困山区,为民造福。

请从以上人物中选择两到三个人物,形成有机联系,谈谈他们对你有怎样的启发和思考。

注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下坊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检测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例文】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奋斗媒体刊发了“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的故事。

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每次读来都让人收获一次心灵的洗礼。

集中颁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如同燃旺一支支精神火炬,激发起亿万人民奋勇前行的巨大动力。

“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永远铭刻在共和国史册上。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把这种崇高的礼赞给予英雄模范们,是庄严的国家宣示,无疑将激发敬仰英雄、学习英雄的社会热潮,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2023年高三语文写作练《传承英雄精神》材料+情景任务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

2023年高三语文写作练《传承英雄精神》材料+情景任务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

2023年高三语文写作练《传承英雄精神》材料+情景任务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

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解】这是一道材料+情景任务的材料作文题目。

材料由两句话构成。

第一句话重在对古典英雄的理解,列举了两句含“英雄”意象的古典诗词,可从中看出古典英雄的某些共性特征,并点明特定时代呼唤古典英雄的出现。

第二句话是思辨的重点,表明当今时代变迁,人们对时代“英雄”有了不同的看法。

看法一,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看法二,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材料引用杜甫和辛弃疾的诗句,暗中界定了“英雄”一词的内涵:立足大我,胸有家国,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为考生论证今天英雄的内涵和标准限定了方向。

“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材料要求考生厘清“英雄”和“偶像”两个概念,并针对当前人们对英雄和偶像的认识来发表见解,针对性强。

写作任务有二: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材料中关于“英雄”的说法,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考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写作任务,表明自己的价值态度。

材料要求考生在时代洪流中厘清英雄的概念,为国奉献是英雄,见义勇为是英雄,科研专家是英雄,大国工匠是英雄,干出经天纬地的大事业者是英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者也是英雄。

只要怀揣一颗积极追求、不断超越的心,只要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不断突破,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英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材料一2018年6月29日,在伏尔加格勒体育场内,“俄罗斯世界杯”进行了一场尴尬的比赛。

小组赛H组第三轮,比赛临近尾声时,日本队0-1落后波兰队,但根据比赛规则,日本队已确保晋级,而波兰因此前的战绩已无缘淘汰赛。

在最后十分钟左右的比赛中,日本队队员放弃了进攻,而波兰队球员也失去了战斗欲望,场上的绝大部分球员几乎静止在球场中央。

材料二伏尔加格勒体育场的西北方向大约一公里,就是著名的马马耶夫高地,高地上耸立着高达85米的“祖国母亲在召唤”雕像,用以纪念二战期间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壮烈与残酷的历史。

指挥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朱可夫元帅曾经说:“假如我知道前进的路上有雷区,我也会让部队直接开过去!”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自己的思考,并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21审题:
[审题提示]材料一核心事件是“一场尴尬的比赛”。

“尴尬”点如下:“日本队队员放弃了进攻”“波兰队球员也失去了战斗欲望”“场上的绝大部分球员几乎静止在球场中央”。

日本队队员放弃进攻是因为“已确保晋级”,
波兰队球员失去战斗欲望是因为“已无缘淘汰赛”,运动竞技场上球员“几乎静止”是因为那意料之内的“战果”。

再看材料二,其核心是写以朱可夫元帅为代表的“斯大林格勒”战斗精神。

在战争年代,“前进的路上有雷区”即意味着牺牲、死亡,“我也会让部队直接开过去”是义无反顾,是视死如归,是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没有伟大的战斗精神,俄罗斯人很难经历重重劫难而屹立不倒。

从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视角看,战斗精神何等重要!
两则材料放在一起,命题者意图不难揣测,那就是要在这个竞争激烈、发展速度迅猛、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保有旺盛的斗志,不要被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所左右,要有战斗精神、战斗激情,如此才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时代在发展,文明在进步,而有些精神却在遗失,比如“战斗精神”。

真正的战斗精神往往是“忽略结果”的,战斗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战斗、拼搏、奋斗的过程,而我们这个时代往往讲实用、讲功利,以机巧之心面对竞争,以一时荣辱画地自限,以蝇营狗苟争名夺利,世相纷繁之下人们应躬身自省,以真正的战斗精神熔铸时代精神,才是这个时代精英该有的本色!
参考立意:人生在于拼搏;战斗精神;拒绝功利主义。

试题要求“联系实际”,不妨来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

有的人知道自己奋斗的目标不能实现,于是“颓唐丧志”者比比皆是;有的人知道自己所追求的唾手可得,便洋洋自得、踌躇满志、趾高气扬。

在学生之中,有的“心比天高”却怎么“跳”也抓不到自己的理想,于是玩世不恭,亮起了“游戏人生”的招牌;有的通过竞赛、夏令营冬令营之类谋得降段、加分乃至保送
之后就打出了“佛系青年”的旗帜,热血拼搏、挥汗如雨、青春如火,都如同童稚时的玩具被抛掷一边……这些都可作为作文的素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