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南大毕业生多高薪
大学毕业收入排行

大学毕业收入排行
大学毕业后的收入水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往往代表着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经济实力。
下面是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整理出的大学毕业收入排行榜。
排名第一的是工科类专业,平均月收入达到1万元。
这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这些专业紧跟科技的发展,毕业生具备很强的就业竞争力,所以收入也相对较高。
排名第二的是商科类专业,平均月收入约8000元。
商科专业
包括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等,这些专业对商业领域有较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所以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排名第三的是医学类专业,平均月收入在7000元左右。
医学
专业对于社会的需求非常大,医生的供需关系不平衡,所以医学专业的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
排名第四的是理科类专业,平均月收入约6000元。
理科专业
包括物理学、化学等,这些专业需要较高的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所以在科研机构、高校等领域有较好的就业机会。
排名第五的是教育类专业,平均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
教育
专业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这些专业对于教育领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教育能力,毕业生往往能够在学校、培训机构等领域找到工作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大致的收入排行,具体的收入水平还
需要参考地域、行业、工作经验等因素。
另外,不同的专业发展前景也会对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在专业选择上,不仅要考虑收入水平,还要兼顾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最重要的是,通过努力和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才能在职场中获得更高的收入。
中南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一、受访毕业生就业现状......................................................................................... 24 (一)工作单位规模.......................................................................................24 (二)工作与专业相关度...............................................................................25 (三)现状满意度.......................................................................................... 26 (四)稳定性.................................................................................................. 27
三、用人单位反馈评价............................................................................................. 29 (一)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评价........................................................... 29 (二)用人单位对本校学生培养的建议....................................................... 29 (三)用人单位对本校就业工作评价........................................................... 30
大学毕业生薪酬报告分析.doc

大学毕业生薪酬报告分析大学毕业生薪酬报告分析大数据:工学专业最有钱途根据2014届高校毕业生的薪酬排名,在该榜单的前20名中,北京及上海共有16所高校入围。
其中,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排名前三位。
在体现专业钱途方面,榜单显示,工学相关专业完全碾压其余专业类别,共有14个相关专业入围榜单。
其余入围专业则被理学(包括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文学、经济学、农学所瓜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学相关专业中只有语言类综合专业入围此榜单。
不过虽然文学下只有一个专业入围,但其薪酬水平却表现不俗,仅次于软件工程位居第二位。
可见,进行语言类相关专业的学习或是精通一门外语,也是提高自身薪酬待遇的不错选择。
此份榜单是通过对2014届、2012届和2010届的203万余毕业生的薪酬数据调研而得出的。
过来人:工资虽高压力也很大那么,这份薪酬报告符合实际吗? 差不多,与我观察的周围情况也符合。
28岁的李冀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学的软件工程,昨日,他告诉商报记者,这行的工资构成一般是:基准工资+ 奖金+ 股票,不同的公司基准工资不一样,有些只发12个月,有些基准就是13-15个月;奖金也不一样,有些是年终奖,有些是季度奖;股票不是人人都会有,一般会做到比较高的级别才会配发。
李冀说,学软件工程看似高工资,但是必须具备一些素质冷静、理性、思维逻辑比较清晰,代码是死的,脾气暴躁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用处。
他还说,这行加班是家常便饭,工作模式基本上是Anywhere and anytime ,只要有需要就随时需要进入工作状态,哪怕是凌晨三四点。
32岁的陈崧本科和研究生都念的土木工程专业,目前在主城一家建筑设计院工作。
他看过薪酬排行表示,如果是税前工资还是相对符合。
这行工资构成一般是固定工资+年底奖金,收入都是不一定的,主要看工作单位和个人能力。
刚进入这行工作收入不会太高,生活压力比较大。
应届生:钱途重要也要看兴趣在如何填报专业时,记者也采访了不少应届毕业生,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选择专业时,肯定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毕业生就业白皮书——就业质量报告2014年版大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编目录目录 (I)前言 (1)第一部分毕业生基本情况 (3)一、毕业生规模 (3)二、毕业生结构 (3)三、毕业生就业率 (5)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7)一、围绕“两个导向” (7)二、强化“三个联动” (7)三、强化“四大保障” (7)四、实施“五项计划” (8)第三部分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 (11)一、毕业生专业就业情况 (11)二、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 (14)三、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16)四、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17)第四部分毕业生就业趋势研判 (19)一、就业发展总体趋势 (19)二、就业地域分布趋势 (19)三、专业就业发展趋势 (20)四、就业行业流向趋势 (20)第五部分就业状况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22)附表 (24)I前言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也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我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蕴深厚。
李瑞清、李叔同、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孟宪承、徐悲鸿、潘玉良、张大千、傅抱石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曾在此主政或执教。
目前更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此潜心耕耘,著书立说,培育后学。
百年南师学人薪火相继、传承不惜,育就了“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砥砺出“严谨朴实”的学术品格,生发出“团结奋进”的拼搏意识,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学校以“正德厚生、笃学敏行”为校训,形成了“严谨、朴实、奋发、奉献”的优良校风。
学校设有二级学院25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0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5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
学校在“十二五”期间省级重点专业(类)15个(覆盖本科专业43个)。
国家品牌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类)覆盖度(省级以上品牌特色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在校本科生总人数)接近60%。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情况怎么样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情况怎么样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南京大学在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南京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南京大学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
社会对南京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本文系统介绍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难度,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辅导,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机构!一、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计划招收36人。
总体来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南京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新闻与传播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新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三、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与学费介绍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学费总额为2万元。
学制两年。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2013-2017年南京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

https:///report/MajorReportInSchool?schoolId=212&majorIdPublic=33&type=2&year=2018
1/3
2018/4/12
志愿360 - 个性专业报告
平均起薪
对口率
就业地区分布
江苏
61.9%
2013-2017年南京大学城乡规 划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
2018/4/12
志愿360 - 个性专业报告
专业介绍
专业课程
开设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发展史、城市道路与交 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
历年录取分数
招生年份 2016年(理) 2015年(理) 2014年(理) 平均
北京
11.9%
广东
11.9%
上海
7.1%
河北 2.4%
福建 2.4%
重庆 2.4%
0%
20%
40%
6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0%
100%
https:///report/MajorReportInSchool?schoolId=212&majorIdPublic=33&type=2&year=2018
录取批次 最低分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线差
最低分位次
招生人数
本科一批 689
689.5 690
164
526
2
本科一批 680
680
680
136
543
1
本科一批 678
678
678
105
2021届南京大学毕业生质量报告

xx届南京大学毕业生质量报告南京大学(Nan ___g University),简称“南大”,是一所源远流长的高等学府。
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重要成员。
南京大学 xx 届应毕业学生 8179 人,往届延期到 xx 届毕业的学生 949人,合计 9128 人。
其中,申请延期或者留级至 xx 届及以后毕业的学生 1063人,实际共有 8065 名毕业生参加就业。
南京大学 xx 届毕业生中,男生数为 4252 人(占 52.72%),女生数为3813人(占 47.28%)。
男女性别比为 1.12,略高于参加问卷调研的毕业生的性别比(0.95)。
南京大学 xx 届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 3329 人(占 41.28%),硕士研究生3696 人(占 45.83%),博士研究生 1040 人(占 12.89%)。
由 xx 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可知,xx 届毕业生中江苏的最多,达到3546 人(43.97%),之后依次是山东和安徽,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 615 人(7.63%)和 534 人(6.62%)。
南京大学 xx 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 96.32%,暂不就业率(拟国内升学、拟出guo等)为 2.27%。
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 93.77%,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7.86%,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 98.89%。
(数据截止时间:xx 年 12 月 26 日)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科生毕业生中,升学和就业占比达到61%。
南京大学 xx 届毕业生在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和广东省就业的最多,分别达到 2523 人(49.40%)、774 人(15.16%)、321 人(6.29%)、289人(5.66%)和 283 人(5.54%),毕业生在江浙沪、北京、广东五地就业的学生人数占总体的 82.05%。
南京大学《2019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为全面系统地反映南京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的良性互动,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对“南京大学2019届毕业生平台数据”与调研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
12月30日晚,南京大学发布《2019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截至11月30日收集的数据,南大2019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8.72%,平均薪酬为16.26万元/年。
南京大学 2019 届毕业生中,有男生数为 3889 人,占比48.73%;女生数为 4091 人,占比51.27%,男女性别比为 0.95,基本保持均衡。
南京大学 2019 届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 3065 人,占比 38.41%;硕士研究生 4038 人,占比50.60%;博士研究生 877 人,占比10.99%。
从就业情况来看,南京大学 2019 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 98.72%,暂不就业率(拟国内升学、拟出国等)为 0.54%,待就业率为 0.74%。
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 98.43%,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 99.11%,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 97.95%。
硕士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博士毕业生就业率反而最低。
从本科升学率来看,国内升学比重为44.76%,出国(境)留学的比重为19.38%。
本科毕业生总体升学率为64.14%。
从就业流向来看,南京大学 2019 届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 4574 人,占 87.34%;在中部地区就业 351 人,占 6.70%;在西部地区就业 312 人,占 5.96%,东部为主要就业区域。
分学历层次来看,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分别为 85.53%、89.72%、79.09%,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分别为 3.55%、6.38%、12.65%,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分别为 10.92%、3.90%、8.26%。
南京大学 2019 届毕业生在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和北京市就业的最多,分别达到 2464 人(47.05%)、733 人(14.00%)、434 人(8.29%)、433 人(8.27%)和 306 人(5.8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南大毕业生多高薪
部属高校的哪些专业最好就业?名校毕业生的起薪多少?昨日,记者从 __网站获悉,75所 __直属高校已分别发布xx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这是 __首次组织编制和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金陵晚报记者采访南京部分高校发现:南大xx届毕业生中不少人收获“高薪”,研究生月薪人均达6087元;东大xx届本科毕业生中,超过一半的女生选择继续深造;而药大有多个专业连续5年100%就业,值得高考考生们关注。
南大xx届毕业生共8116人,其中,本科生3459人。
年终就业率98.73%,比去年增长0.68%。
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98.76%,同
比增长0.15%;研究生98.71%,同比增长1.11%。
本科生签约率为34.81%,超过一半的人选择升学或者出guo深造。
报告显示,毕业生人均获得2.61份录用通知。
其中,2个offer 的学生最多,有27.6%。
获得2个或3个offer的超过一半,占53.6%。
毕业生签约单位的信息主要是校内招聘(30.7%)、校外网络(22.9%)
以及校内就业网络(14.7%)。
调查显示:该校xx届本科生签约起薪人均4906元/月,研究生签约起薪人均6087元/月。
起薪区间分布与往年相比,低收入(2000元/月以下)比例降低,比如1500元左右,xx年毕业生占比3.66%,今年为2.78%;中低收入比例大幅降低,比如3500元左右,xx年毕业生占24.51%,今年为17.79%;中高收入(5000-7500元)比例增幅显著,比如5500元左右,今年毕业生占22.56%,而去年仅为14.33%。
高收入(8000元以上)比例小幅提高。
xx年,药大应届毕业生3996名,本科生2658人。
总就业率为99.47%,其中,博士生、专科生、双学位学生就业率均为100%,硕士生就业率为99.37%,本科生就业率为99.40%。
从本专科生各专业的年终就业率统计显示,食品质量与安全、药学、中药学(基础药学理科基地班)、中药学、生物技术(生化药学强化班)、药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经济学等38个专业的毕业生100%就业。
也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专业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比较对口。
xx届毕业生中也有部分专业就业率低于药大总就业率,比如制药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临床药学、生物工程、海洋药学、工商管理、生物技术、市场营销。
数据显示,毕业生中,出guo和升学的比例将近1:3,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单位就业的比例也近1:3。
从就业区域来看,毕业生在苏浙沪津等医药企业聚集地区就业的占55.09%。
值得高考考生们关注的是,统计数据还显示,药大的药学、生物技术(生化药学强化班)等5个本科专业,已经连续五年就业率均保持在100%。
药大xx届本专科生
各专业平均就业率
专业就业率
环境科学 100.00%
生物技术 100.00%
(生化药学强化班)
药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100.00% 药学 100.00%
(基础药学理科基地班)
英语 100.00%
制药工程 99.77%
中药资源与开发 99.77%
食品质量与安全 99.68%
国家生命科学与 99.62%
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基础药学基地班 99.62%
中药学 99.60%
药物制剂 99.5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99.64% 药学 99.32%
工商管理 99.30%
药物制剂技术(专科) 99.16% 药事管理 99.03%
国际经济与贸易 98.95%
市场营销 98.94%
经济学 98.72%
生物工程 98.71%
生物技术 98.57%
药物分析技术(专科) 98.50%
海洋药学 98.14%
化学制药技术(专科) 98.04%
临床药学 97.69%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科) 96.92%
中药制药技术(专科) 96.71%
东大xx届毕业生总数8742人,其中研究生4824人,本科毕业生3918人。
年终就业率为98.32%,其中研究生为98.09%,本科生为98.60%。
从各学院年终总就业率来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院、吴健雄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学院均为100%。
据统计,东大xx届毕业生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学生数为xx人,占就业毕业生总数的30.86%。
就业区域相对集中于江、浙、沪一带。
研究生毕业生的签约单位中,去企业人数比例居于首位,约占40%;其次为机关事业单位,约占17%。
男女生就业单位性质去向比例排名相对一致,表明在就业单位性质选择方面性别差异不大。
总体上看,该校近50%的本科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出guo或升学);从升学人数及比例看,性别差异较大,超过一半的女生选择毕业后升学,高于男生升学人数比例接近10个百分点。
(金陵晚报记者刘蓉)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