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 《手指》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5手指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5*手指5*手指学习目标:一、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明白得不懂的词语。
二、了解课文要紧内容,学习作者留意生活、擅长观看、勤于试探,从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取得启发的适应。
3、有情感的朗诵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重点明白得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表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是领会其中的道理。
学习预备:一、预习课文,查字典明白得字词。
二、阅读描述生活中一般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课时:建议一课时,也可依照学情划分学习内容学习进程:一、预习导航:课文导读生活中一般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咱们启发,像前文的“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青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一般通的事物,关于他们的存在,咱们常常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可是,若是咱们认真观看、认真试探,这些一般的事物也会带给咱们耐人寻味的启发的。
比如咱们每一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它们会给咱们带来如何的启发呢?咱们第一要总结一下前几课的学习方式,专门是在预习《顶碗青年》一课时,又习得了哪些方式,有效的方式,要继续利用;那些耗时多,成效差的方式,要毫不吝惜地舍弃。
如此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成效啊!基础达标一、读准字音,选择正确的画√血要流出来了,叫他拼命按住。
(xiě xuè)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遇最多。
(ch ǔchù)他永久不受外物冲撞,因此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chǔchù)小指的用途那么更渺小。
(miáomiǎo)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bó báo)有如上的不同却无爱憎在其中。
(zēngzèng)二、用课文里表示动作的词语填空。
()脂粉()药末()戒指()耳朵()鼻涕()笔杆3、我明白作者写了五个手指如此的特点4、我读了这篇文章,有很多启发,我要写一写我的疑惑:我有疑惑要与教师、同窗一起探讨:疑惑:疑惑:5*手指学习目标:一、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明白得不懂的词语。
《手指导学案》

《手指》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手指》,学生能够理解手指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手指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认识。
导学内容:
1. 手指的结构:手指由指骨、指关节、肌肉和皮肤组成。
手指的关节灵活,可以进行各种动作。
2. 手指的功能:手指在平时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握物、拿东西、写字、打字等。
3. 珍爱手指: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珍爱手指,避免受伤。
比如在做家务时要注意应用工具,避免手指被割伤。
导学步骤:
1. 导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手指在平时生活中的作用。
2. 进修《手指》:让学生阅读课文《手指》,了解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手指的作用,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3. 活动:设计一些手指动作游戏,让学生通过动作来感受手指的灵活性和重要性。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珍爱手指,避免受伤。
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珍爱手指的经验。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让学生认识到手指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认识。
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自主进修手指的相关知识,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
2. 组织学生进行手指珍爱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何珍爱手指,预防手指受伤。
3. 鼓励学生关注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爱自己的手指和身体健康。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手指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到珍爱手指的重要性,培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视认识。
希望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够注意珍爱手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手指-人教新课标

5*手指学习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学习准备: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课时:建议一课时,也可根据学情划分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课文导读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前文的“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
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它们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我们首先要总结一下前几课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在预习《顶碗少年》一课时,又习得了哪些方法,有效的方法,要继续使用;那些耗时多,效果差的方法,要毫不吝惜地舍弃。
这样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啊!基础达标1、读准字音,选择正确的画√血.要流出来了,叫他拼命按住。
(xiě xuè)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
(chǔ chù)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chǔ chù)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
(miáo miǎo)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bó báo)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
(zēng zèng)2、用课文里表示动作的词语填空。
()脂粉()药末()戒指()耳朵()鼻涕()笔杆3、我知道作者写了五个手指这样的特点4、我读了这篇文章,有很多启示,我要写一写我的疑惑:我有疑惑要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疑惑:疑惑:二、拓展阅读手和脑的故事手正在欣赏一件自己精心制作的杰作,又高兴又骄傲地说:“我确实是万能,如果没有我,怎能制造出这样精美的东西,人类哪里有美满的生活呢?”手洋洋得意,越说越兴奋,大有目空一切的气概。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5 手指_人教新课标(无答案)

5手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搜集丰子恺的相关资料。
(师生)3.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自读课文。
(学生)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用时:5分钟)1.导入语: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手,你能把它画下来吗?2.你认识它们这五个兄弟吗?五个手指有哪些优点,手指会给自己怎样的启示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手指》。
板书课题。
3.介绍作者。
1.学生把手放在纸上,画手。
2.齐读课题,讨论交流。
(写字、画画都离不开手指;做手指操很漂亮)3.学生交流有关丰子恺的资料。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书法家、散文家、有《缘缘堂随笔》等作品集)1.手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写下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读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2.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生词。
注意“秽”的读音,重点理解“窈窕、堂皇、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相机点拨。
4.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朗读并表演。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自学。
2.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词语的意思。
3.朗读文中描写手指的语句,抓住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
4.全班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2.我能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秽.物(suìhuì)差.异(chāchà)薄.弱(bóbáo)3.我能辨字组词。
1.出示阅读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2)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2.检查自学情况,随机点拨。
3.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
4.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5.设疑: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6.拓展: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1.学生自主学习。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手指》

5《手指》学习内容:5《手指》学习目标:1.我能读准“搔痒、窈窕、爱憎、冒险、薄弱、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并能理解窈窕、养尊处优、附庸、堂皇的词义.2.我能通过读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3.通读教材完成导学案,用心做好老师布置的每一道题目.通过观察、诵读体会文章内容和感悟作者写法.4.我能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学习重点: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学习难点: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学习时数:1课时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1.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我们今天走进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2. 板题,读题.交流课外查阅的有关资料.二、自学体验:1.快速读一读课前的自学提示,看看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学法提示:遇到不理解的词可以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1)字词:读音:搔()痒窈()窕()爱憎()附()庸养尊()处()优解词:①养尊处优:②附庸:③堂皇:④窈窕:(2)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默读批划重点语句,填写下面表格,并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想想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在描写手指时采用了哪些方法?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哲理,受到了怎样的启迪?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小组交流自学体验的4个问题,意见不同的小组合作归纳总结并选派代表汇报交流.3.教师若对学生的汇报交流觉得不完整或有误,就引导点拨,直到妥当为止.四、归纳提升:1.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1.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______身体最长,__________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1)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3)短文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活中你见过类似“中指”这样的人吗?3.课外积累:有了五指地团结与配合,我们的手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于是就有了许多关于“手”的成语.请你填写下列带“手”字的成语.形容敏捷(手疾眼快)形容聪颖(心灵手巧)形容高兴(手舞足蹈)形容勤奋-(手不释卷)形容高明(手到病除)形容冷淡(袖手旁观)形容无能(手足无措)形容亲密(情同手足)六、反思总结。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手指 教案

课 题
5、手指
教 学
目 的
1、读通课文,解除字词障碍,利用工具书了解不懂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 点
难 点
了解五个手指各自的特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手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阅读课文《手指》。
2、引导全班读导语。
6、是呀,正如作者所说——
(出示有关语句,学生读)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8、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三、总结文法
1、本课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说一说表达的效果。
2、鼓励学生将这一章法加以运用。
板 书
设 计
5、手指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互相合作,取长补短)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把重点放在表达方法的体会上。一是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手指导学案

任务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 自然段)
1.精彩之处要会欣 赏,错误处要能宽容 并诚恳纠错。 2.及时补充点评, 适时与同学老师互 动,丰富展示内容。
任务二:理解一个句子。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 任务三:学习一种写法。 (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
字词检测我能行
1.作者从桃花心木苗生长的道理联想到了什么? 找出语段读一 读。 2.探究树木的“不确定”是指 人的“不确定”又是指 3.“我”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注意书写姿势哟!)
合作探究我快乐
1.和对子交流自主学习内容,重点交流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2.组内探究。 (1)组内交流对子解决不了的问题。 (2)组长组织重点讨论“自主学习”中的第 2、3、4 小题。
,各 ,
力。总体表现: (优、良、一般)
2014-2015 学年下学期语文中马村学校六年级导学案
本周主题:人生感悟 课题:桃花心木 【学习目标】 课型:精读
3《桃花心木》导学案 编号: 3——2 姓名: 课时: 第二课时 主备人:樊肖 审核人:张霞霞
1.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达标检测我能行
2014-2015 学年下学期语文中马村学校六年级导学案
小练笔:
假如你是一颗桃花心木,你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
【我的收获】 :
本节课,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 方面还需努
力。总体表现: (优、良、一般)
注意: 用简短的有代 表性的词语可 以总结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5《手指》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本课新词。
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认识五根手指的不一样特色以及作者描绘手指的方法。
3.意会课文包含的道理,感悟人生真理。
【学习要点】1.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色,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色的。
2.意会此中的道理。
【自主学习】一、新知预习1.读准字音,选择正确的画√。
( 1)血要流出来了,叫他拼死按住。
(xiě xuè).(2)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时机最多。
( chǔch ù)(3)他永久不受外物触犯,因此曲线优美,到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 ch ǔch ù)( 4)小指的用途则更渺.小。
(miáo miǎo)( 5)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bó báo).( 6)犹如上的差别却无爱憎.在此中。
(zēng zèng)2.用课文里表示动作的词语填空。
()脂粉()药末()戒指()耳朵()鼻涕()笔杆二、讲堂研究(温馨提示:小组内自主读文,读中沟通、理解、感悟。
)1.自由朗诵课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而后分别详细写(),最后总结写()。
2.想一想作者写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色 ?默读划要点语句,填写以下表格。
把自己感觉存心思的部分多读几遍,想一想平平经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手指名称缺点优点获得的启迪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3. 阅读全文,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手指特色的?三、拓展延长1.找出作者表达感悟的句子读一读,并写下你的领会。
2.读一读阅读链接,谈谈你读懂了什么?手把手张开把手合拢是一朵鲜花是一枚果实人的一世千辛万苦注定为美挥洒珍藏天地精髓【学习评论】请你将本课学习的收获、感想或疑惑记下来。
5《手指》教案参照答案一、 1. xu è ch ù ch ǔ mi ǎo b ó z ēng2.研蘸戴掏掏抹抹推进二、 1. 各有千秋,各有所短五根手指不一样姿态和性格团结一致,根根实用,根根有力量2.手指长处缺点大拇指肯吃苦形体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结构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手指》
学习内容:5《手指》
学习目标:
1.我能读准“搔痒、窈窕、爱憎、冒险、薄弱、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并能理解窈窕、养尊处优、附庸、堂皇的词义。
2.我能通过读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通读教材完成导学案,用心做好老师布置的每一道题目。
通过观察、诵读体会文章内容和感悟作者写法。
4.我能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学习难点: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时数:1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1.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我们今天走进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
2. 板题,读题。
交流课外查阅的有关资料。
二、自学体验:
1.快速读一读课前的自学提示,看看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学法提示:遇到不理解的词可以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
)
(1)字词:
读音:搔()痒窈()窕()爱憎()附()庸养尊()处()优
解词:①养尊处优:②附庸:
③堂皇:④窈窕:
(2)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默读批划重点语句,填写下面表格,并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想想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在描写手指时采用了哪些方法?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哲理,受到了怎样的启迪?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交流自学体验的4个问题,意见不同的小组合作归纳总结并选派代表汇报交流。
3.教师若对学生的汇报交流觉得不完整或有误,就引导点拨,直到妥当为止。
四、归纳提升:
1.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
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他______身体最长,__________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短文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活中你见过类似“中指”这样的人吗?
3.课外积累:有了五指地团结与配合,我们的手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于是就有了许多关于“手”的成语。
请你填写下列带“手”字的成语。
形容敏捷(手疾眼快)形容聪颖(心灵手巧)形容高兴(手舞足蹈)形容勤奋-(手不释卷)
形容高明(手到病除)形容冷淡(袖手旁观)形容无能(手足无措)形容亲密(情同手足)
六、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