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教案

合集下载

理想的风筝教案(精选14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精选14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理想的风筝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想的风筝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这篇课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

这篇课文通过作者回忆刘老师上历史课和放风筝的情景,体现出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爱祖国,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

整篇文用结构严谨,典采用倒叙的方法,来逐步展开作者对老师的回忆。

通过对工作态度与生活态度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态度。

这篇这篇文章也是写人文章典型的范文。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教学时不宜过细。

教学前应先让学生把课文读熟,通过预习,解决文中生字词。

课上根据“阅读提示”自学,小组交流。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从感性上对刘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个初步的印象。

设计理念:一、教法:自主学习。

二、学法: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1、体会刘老师对生活顽强执着的追求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2、学习本文写人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通过作者回忆刘老师上历史课和放风筝两件事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体会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及其对生活顽强执着的追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20xx年8月8日,是什么重要的日子吗?(奥运会开幕)那你们知道20xx年9月6日是什么重要的日子吗?(可能有许多同学不知道)20xx年9月6日,是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开幕日。

这其实也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日子。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有许许多多的残疾人,而这当中又许多人身残志坚,在与自己的命运搏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张海迪5岁时高位截瘫,可她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在病床上自学完成了大学学业;霍金年轻时就身患绝症,可他身残志不残,凭着顽强的精神与命运挑战,最终成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理想的风筝教案范文十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范文十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范文十篇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这篇课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

这篇课文通过作者回忆刘老师上历史课和放风筝的情景,体现出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爱祖国,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

整篇文用结构严谨,典采用倒叙的方法,来逐步展开作者对老师的回忆。

通过对工作态度与生活态度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态度。

这篇这篇文章也是写人文章典型的范文。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教学时不宜过细。

教学前应先让学生把课文读熟,通过预习,解决文中生字词。

课上根据“阅读提示”自学,小组交流。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从感性上对刘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个初步的印象。

设计理念:一、教法:自主学习。

二、学法: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1、体会刘老师对生活顽强执着的追求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2、学习本文写人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通过作者回忆刘老师上历史课和放风筝两件事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体会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及其对生活顽强执着的追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20某某年8月8日,是什么重要的日子吗?(奥运会开幕)那你们知道20某某年9月6日是什么重要的日子吗?(可能有许多同学不知道)20某某年9月6日,是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开幕日。

这其实也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日子。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有许许多多的残疾人,而这当中又许多人身残志坚,在与自己的命运搏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张海迪5岁时高位截瘫,可她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在病床上自学完成了大学学业;霍金年轻时就身患绝症,可他身残志不残,凭着顽强的精神与命运挑战,最终成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一位老师,他没有张海迪、霍金那样闻名,可他同样用他顽强的精神深深的折服了他的学生。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理想的风筝》。

2、学生质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这个老师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二、学生带着质疑的问题自由读文。

《理想的风筝》优秀教案(通用5篇)

《理想的风筝》优秀教案(通用5篇)

《理想的风筝》优秀教案(通用5篇)《理想的风筝》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理想的风筝》优秀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理想的风筝》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

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

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讨论解决。

3、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师生情,受到刘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

4、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从作者含蓄的叙述中,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热爱生活,顽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你在放风筝时的心理感受。

2、师导入: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

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教师出示提纲,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认真品读,联系全文,想想这些句子有何象征意义。

3、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围绕刘老师讲了哪些事。

4、标出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动?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逐题反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生字(二)检查读通课文情况。

(三)结合问题反馈,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

1、品读描绘春天景色的语段。

2、读文,了解刘老师,受他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

3、谈谈你了解到关于刘老师的事后的心里感受。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总结全文,感情朗读课文。

1、谈谈你学文后有何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谈。

理想的风筝教案模板6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模板6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理想的风筝教案模板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理想的风筝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随文学习生字“筝”“翩”,了解课文的内容。

2、学习“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感悟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3、理解重点语句,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

教学重点:抓住文本特点,通过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的学习,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6课《理想的风筝》,跟着作者走进他的老师。

老师板课题的时候请同学们看课题,因为在题目里面有一个生字。

(师板课题)这个筝字是形声字,竹字头是形,写的时候不要写太大。

争是音,写得工工整整(师范写“筝”字到田字格)。

2、读第六单元的导读——校园创想。

读了单元导语,你发现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这个单元一共有4篇课文,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特点。

26课是我们这个单元中一篇记人的文章。

写人离不开记事。

二、初读文章,理清脉络。

1、请同学自由快速的浏览课文,自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读通。

想想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自由朗读课文)初读课文之后,你觉得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生1:风趣幽默,身残志坚的人。

(师板书)生2:坚强生3:爱学生(师板书)2、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刘老师是这样的人。

这篇文章相对比较长,这篇文章中回忆了刘老师几件事呢?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快速找出哪几件事?在读之前请大家先读一读上面的要求出示读前要求(1)小组讨论课文回忆了刘老师的几件事?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2)用小标题概括每件事并写在黑板贴上。

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老师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他热爱学生、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3.学习通过几件事写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刘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

2.学习通过几件事写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写有自学思考题的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引题。

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正常人的帮助;但残疾人也是上个坚变的解体,他们用正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生存、生活着。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个人。

(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三、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试着自己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所提问题,教师大体归纳出以下问题:(出示小黑板。

)(1)课文讲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二者有什么关系?(3)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3.学生再读课文,并思考上面的问题。

4.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1)课文主要讲了刘老师的两件事:一是刘老师上课,讲他上谋生动而富有激情,体现他对祖国深深的爱;讲他循循善诱,热爱学生。

二是刘老师课下放风筝,讲他在放风筝时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欢快和稚气,体现了他对生活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并通过风筝向上,在蓝天飞翔的特点,含蓄地说明了刘老师对生活、对理想的美好追求。

(2)课上讲课,课下放风筝都体现了刘老师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是对生活充满了爱,对理想有不懈的追求。

(3)春天是美好的,是充满蓬勃生机的,是战胜严寒后到来的。

刘老师恰似春天,不因自己残疾而灰心丧志,时时与年老残疾做着顽强的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唱出了一支生命之歌。

四、学生读写“我”的感受的句子,读后谈感受。

可通过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谈咸。

1. 课题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2. 你从刘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五、课堂小练习。

用一两件事来描述一个人,在写事的过程中可以写人物的外貌。

理想的风筝教案四篇【模板】

理想的风筝教案四篇【模板】

理想的风筝教案四篇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教材解读:《理想的风筝》是新入选的一篇__。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儿时一位失去左腿的刘教师给我们上课、和我们一起放风筝的情景,热情地歌颂了他高尚的师德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__的题目就是“文眼”。

身有残疾的刘老师不仅放飞自己的理想,也放飞着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同时他也在指引着学生放飞远大的理想和纯真的感情。

风筝在这里显然是个象征,具有多重的隐喻:“知识的风筝”—他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情感的风筝”—他的表现使我们酸涩、激动;“生命的风筝”—他生命的强壮,精神的丰富和乐观令我们钦佩……啊,我们就像这风筝一样,在刘老师的精心呵护下,飞上了蓝天!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

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

4、学习作者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各方面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总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生字词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弄清__举了哪几个事例描写刘老师的形象;初步感受刘老师的良好品质及他对工作、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2、学习描写春天的句子,并进行积累;学习描写刘老师外貌的句子,明白刘老师是个慈祥、忠厚的残疾人。

教学过程:一、深情导入,激发阅读期待1、又是一年春来到,春风吹红了桃花,吹绿了柳枝。

想乘着这股春风出去放风筝吗?在放风筝时的心理感受。

2、质疑:理想的风筝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板书:理想的风筝)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1、请学生带着疑问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可以分成几部分?怎么分?并记录下自己的疑问。

课文主要写“我”回忆李老师心酸执教,春天放风筝的情景,表达了对老师深深的怀念之情。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12篇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12篇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12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四个特写镜头的描写,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回忆了刘老师哪几件事。

2、探究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的句段,理解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世界,跟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那--(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2、回忆,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谈腿疾讲历史提问题放风筝)二、品味人物形象(一)透过线索,引出人物课文中有苏叔阳的这样一段内心独白: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一个人能永远活在另一个人的心里,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所以我非常好奇,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二)走进课文,走近刘老师出示课件:刘老师是一个的人。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段--第10自然段,思考,课文是怎样表现刘老师的这些特点的?1、刘老师是一个(风趣幽默)或(乐观)的人教师板书:乐观你能向刘老师那样笑着谈谈自己的腿疾吗?出示课件,生读。

身体的残疾能让人近乎绝望,还记得《秋天的怀念》吗?谁为大家读读: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回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再看刘老师面对身体残疾的态度,从两者的对比当中,你想说什么?让我们学着刘老师的样子,笑着谈谈自己的残疾吧!(全班读)教师小结:面对逆境不悲观,面对困难不怨天尤人,这就是乐观。

关于理想的风筝教案汇编六篇

关于理想的风筝教案汇编六篇

关于理想的风筝教案汇编六篇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

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

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2、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

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

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教学难点: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老师配乐朗诵课文第一段。

每逢这时候,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刘老师的身影,我印象中的刘老师什么样呢?1、同学说一说,然后找同学把文中描写刘老师的语句读一读。

2、刘老师的腿如何残疾的我不知道,只是清楚地记得他曾笑着说过(读书中的语句)(1)笑声和酸涩矛盾吗?(笑是因为觉得新鲜没有一个残疾人这样说,酸涩因为刘老师太不幸了,同情刘老师)(2)尊敬刘老师什么?(尊敬刘老师乐观的生活态度)(板书:生活)二、就是这位靠圆木拐杖支撑身体的刘老师,在晴朗的日子,课余时,在操场上带我们放风筝,那情景使我至今难忘。

1、找同学读这件事。

2、默读并批注,刘老师的言行等,从中你体会到刘老师是怎样一个人?(课件)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他终于气喘咻咻地抓住线拐,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同学发言,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说一说自己体会到内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他不但亲手放飞,享受劳动的欢乐,而且还在不断克服困难,享受战胜困难后成功的喜悦,他感到他生命的力量。

(板书:生命)3、看课件(这部分内容写的是什么?)作者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

一个年过五十深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么样呢?同学说一说后,课件变色字出现并(板书:强烈的爱追求)同学有感情朗读,齐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的风筝》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抓住典型事例中的细节感受刘老师乐观、坚强、敬业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理解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了解苏叔阳,感受刘老师对其影响之深,体会文章传达的对老师的深深思念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典型事例和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抓住典型事例中的细节感受刘老师乐观、坚强、敬业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理解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

感受刘老师对其影响之深,体会文章传达的对老师的深深思念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典型事例和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前置性作业: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感知内容,明确学法。

1.出示:村居,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诗,谁来读读。

纸鸢是什么?你放过风筝吗?感觉怎样?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著名作家苏叔阳写的文章«理想的风筝»。

板书:理想的风筝。

注意〝筝〞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争取的争,书写时中间的横应写得长一些,齐读课题。

课文是写风筝吗?对,写的是30多年前教过作者的一位老师——刘老师。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3.写人的文章怎么学习?〔板书:事例、细节〕
4.课文写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分别是在哪些段落讲的。

板书: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

5.过渡:刘老师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细节去发现、去感悟。

〔二〕抓住细节,扶放结合,感受人物
指导学习,通过抓细节,画句子,圈词语、谈体会、有感情朗读感受人物品质。

谈腿疾
1.哪儿描述了刘老师的腿疾,画出具体语句。

2.指名读,你读出了什么?这是从哪个方面来写人物的?〔外貌〕
3.还有外貌描写吗?指名读?不见刘老师已30多年了,还清晰记得刘老师的模样,你读出了什么?
4.这位刘老师是怎样谈腿疾的?请画出具体细节。

5.课件出示:只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

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

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


〔1〕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是从哪儿读出来的?这里写得是人物哪方面的细节?板书:乐观、幽默
〔2〕朗读课文,读出刘老师的乐观幽默。

写板书
1.默读课文第五段,画出写板书的细节,圈出关键词语,说说从中读出了什么?
〔1〕学生自学、互学。

〔2〕展学:学生、汇报、交流。

出示: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

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3〕反馈、点拨:你读出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
板书:坚强、敬业
〔4〕作者为什么会清晰地记住这个细节?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出示: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

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假如,你就是刘老师的学生,你说,是什么引起你激动心跳?
小结:看似平实的几个动作,却深深地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

刘老师顽强与敬业的精神已铭刻在孩子们的心中。

自主学习,练习运用画句子,圈词语、谈体会、有感情朗读的方法自主学习。

放风筝
1.过渡:课堂上的刘老师,乐观、幽默、顽强、敬业,生活中的刘老师又是怎样的呢?
2.出示:默读课文7——9小节,画出动作、语言或神态方面的细节,圈出关键词语,说一说,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
3.学生自学,组内交流。

4.汇报展示:〔此环节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自己去理解,表达。


相机板书:热爱生活
5.有感情朗读:
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

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

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

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

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让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

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
〔三〕走近作者理解题意,感悟情深
1.理解作者〝选材〞缘由
〔1〕激发思考:师生相处,一定会发生很多事,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这三件事来写?
〔2〕提供作者资料:〔课件出示〕
苏叔阳,他曾是一个大学教授,〝文革〞来临他成了伞厂的工人。

苏叔阳很不幸,1994年,他因胃癌切除了部分胃,2019音肺癌切除了左肺,2019年又切除脾脏。

抗癌十多年,先后多次手术,课苏叔阳仍笔耕不缀,写出了3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7本书,他创作的话剧«丹心谱»,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并获得〝中国百年优秀电影艺术家〞和〝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

〔3〕借助填空:深化学生认知:
了解了这些资料,你一定明白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三件事来写了吧?请完成这样一个练习:
我替作者说一说:
当病魔缠身的时候,我会想到刘老师__时的__
当写作遇到挫折时,我会想到刘老师的__时的___
当生活中的暴风雨来临时,刘老师的__又会陪伴着我,鼓舞着我。

2,理解课题的含义
〔1〕三件事中,给作者印象最资深的是哪件事?为什么这件事留给作者印象最深?你能课文中找出答案吗?
〔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3〕引导理解:你对这段话是怎么理解的?刘老师放飞的仅仅是风筝吗?还是什么?仅仅是放飞了自己的理想吗?
〔4〕小结:这段话其实是说:刘老师的乐观、顽强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深深地影响了孩子们,让孩子们也成为了这样的人。

这也正是题目〝理想的风筝〞含义之所在。

3.感悟作者的深情:
〔1〕正因为刘老师的言行给了作者巨大的影响,所以——读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人仰望天穹。

每逢这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2〕你读出了什么?
〔3〕正因为刘老师的言行给了作者巨大的影响,所以,作者说出了这样的话:
课件出示: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火炬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

〔四〕布置作业:选择【一】二个典型事例写一位自己喜爱的老师,试着从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

板书设计:
22 理想的风筝
谈腿疾幽默乐观细节
典型事例写板书坚强敬业〔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放风筝热爱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