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标准汽车运用与维修类相关专业仪器设备
汽修实训基地配备标准资料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设备基本配置推荐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建设。
2.制定依据:实训设备的配置和分类参照以下标准和文件制定:本标准以教育部2000年11月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教育部编印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文件汇编》;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和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编写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育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JY/T0380-2006)、国标《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1-2004)、国标《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条件》(待批)、交通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7号部令)及教育部等有关行业部门制定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为主要依据。
按照汽车维修行业对汽车维修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广泛吸收职业院校、行业和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编制而成。
3.实训设备要求本标准中提供的装备规格、功能要求、数量单位是本标准的基本要求,各实训基地可根据地域特点和汽车维修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规格的仪器设备。
配备的仪器设备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具有相应的质量证明。
实训基地设备数量是以两个教学班的规模(40人/班)配置。
4.实训基地环境要求4.1实训场地应根据师生的健康、安全要求和实训内容,确定使用面积,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4.2实训场地采光、照明、通风、电气安装、防火及安全卫生等要求参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JY/T0380-2006)。
4.3实训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实训分类实训基地设备配置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设置、汽车维修行业岗位设置和能力培养进行分类,分为:1)汽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2)柴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4)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5)汽车空调维修实训;6)汽车整车实训;7)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8)汽车钣金实训;9)汽车涂装实训;10)汽车信息资料应用实训;11)仿真模拟实训6.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设备配置标准附件2:。
道路运输类——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600209

高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600209)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交通运输大类(60)道路运输类(6002)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81)汽车运用工程技术人员(2-02-18-01)汽车机电维修汽车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维修工证书(中级以上)机动车检测维修士证书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的汽车运用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汽车机电维修、汽车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力学、材料、机械识图、电工电子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4.掌握汽车构造、工作原理、汽车维护、故障诊断和排除的基本知识;5.掌握车载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6.掌握汽车性能检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7.掌握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流程及基本知识;8.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及维修的基本知识;9.掌握汽车专业英语的基本知识;10.掌握万用表、诊断仪和四轮定位仪等汽车检修仪器设备基础理论和操作规范;11.了解汽车运用与维修相关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设备采购表格

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设备采购表格1 汽车诊断仪VCDS VAG COM 19.6 2台用于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2 千斤顶 3吨液压千斤顶5台用于汽车举升与维修3 气动工具套装1/2英寸气动扳手套装2套用于汽车零部件拆卸与组装4 四轮定位仪数字式四轮定位仪1台用于汽车轮胎调整与维护5 电动千斤顶2吨电动千斤顶3台用于汽车举升与维修6 气动起重机2吨气动起重机2台用于汽车大型零部件拆卸7 焊接设备氩弧焊机1台用于汽车车架和钢铁零部件焊接8 电烙铁电烙铁套装5套用于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维修9 轮胎更换机汽车轮胎拆装机2台用于汽车轮胎更换与维修10 喷漆设备喷漆喷枪套装3套用于汽车喷漆与涂装11 空调维修设备制冷压缩机2台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维护12 仪表盘检测仪汽车仪表盘检测设备1台用于汽车电子仪表维修13 工具柜钢制工具柜5个用于存放各类汽车维护工具14 电脑台式电脑5台用于汽车故障码读取与维护记录保存15 办公家具办公桌、椅、文件柜若干用于实训基地办公场所16 灭火设备灭火器 10个用于应对突发火灾事件的灭火保护17 工作服汽车维修工作服30套用于实训基地学员参与维修作业时穿着18 安全帽安全帽 30个用于实训基地学员参与维修作业时佩戴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设备采购表格19 工业吸尘器工业用吸尘器2台用于清洁工作场所和汽车维修区域20 消毒液消毒液若干瓶用于保持实训基地的清洁卫生21 照明设备LED车间灯10盏用于提供充足的照明条件22 安全警示标志牌安全警示标志牌若干用于提示危险区域和提醒安全注意事项23 油漆喷枪清洗设备油漆喷枪清洗机1台用于清洗喷漆设备24 卷帘门卷帘门 2个用于保障实训基地的安全,并且对基地内的汽车进行有效管理25 扳手工具套装多功能扳手套装5套用于拆卸汽车中的各类部件26 油管夹具汽车油管夹具10个用于更换汽车液压油管等操作27 车辆抬升设备液压千斤顶5台用于举升大型汽车28 磨床设备汽车磨床1台用于汽车发动机的维修29 空压机汽车用空压机1台用于提供空气动力工具的动力30 工作台汽车维修专用工作台5个用于安置汽车零部件进行维修和调整以上是我们对于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的设备采购清单,以上设备将会对于学员的培训有着重要的帮助。
(完整版)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标准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二〇一二年九月【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学习年限】三年【指导思想】主要以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面向汽车市场相关企业各岗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专业培养目标】1、毕业生就业范围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汽车电气维修和汽车外形整修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及配件销售等工作。
2、教学目标(1)职业技术等级本专业学生毕业应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如汽车维修工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驾驶证等,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2)文化知识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政治(含职业道德、就业教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知识。
(3)职业道德能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合作精神,具有安全生产、质量和效益意识。
(4)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材料、电工和电子、液压技术等基本知识;具有读图和制图基本知识,能够识读一般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进行零件测量;具有汽车构造、使用性能、检测、维护、修理和汽车驾驶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汽车维修企业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备初步实践经验,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基本要求(204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技能。
(完整版)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标准

(2) 进气温度传感器 掌握用万
示波器、诊断仪检测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方法。 (3) 节气门位臵传感器 掌
(4) 空气流量计
(5) 进气歧管压力传
掌握用万用表、示波器、诊断仪检测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的方法。 (6) 氧
(7) 曲轴位臵和凸轮轴位臵传感器 掌握用万用表、示波器、诊断仪检测
(2) 点火提前角和闭合角
掌握点火提前角和闭合角的控制方法和过程。 (3) 发动机爆燃的控制
掌握发动机爆燃的控制方
(4) 典型电控点火系统 了解典型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元件
d. 汽油机辅助系统的电子控制 (1) 发动机的怠速控制掌握发
元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发动机怠速控制的控制方
(2) 排气净化与排放控制 掌握氧传感器与开、闭环控制,EGR
(2) 故障发生条件的模拟方法 了解故障
(3) 发动机不能启动 掌握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检查与排
(4) 发动机启动困难 掌握发动机冷车启动困难的检查与排除方法,
(5) 发动机怠速故障 掌握怠速
掌握怠速转速过高的检查与排除方法,掌握怠速抖
(6) 发动机功率不足、加速不良 掌握发动
(7) 发动机减速或停车熄火 掌握
18) 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检查与排除实验 熟悉电控
14. 汽油机
掌握汽油机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15.
熟悉喷油器、喷油泵的结构和调整方法。 16. 柴
掌握柴油机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具有读图和制图基本知识,能够识
1~2个工作岗位
(204学时)
.课程性质和任务
其任务是
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
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项目设备需求及技术规格要求一览表

台 台
1 2 2 1 2 2
洁净高效 件 真空度: 0-0.8Mpa ; 负 工作压力:8-10kg/cm2; 储油罐容量: 72L; 接油盆容量: 10l ; 4.5 抽油速度: Φ 0.8L/min; 台 Φ 6.5 抽油速度:1.6L/min 安全阀额定压力:4kg/cm³ 优质钢材制作。最大举重 2 吨,最底高度 500CM;最高高度 1650CM 1 T,美式套缸;举升高度≥1700mm 用于汽油车尾气检测,极快的测量速度(预热时间短,反应灵敏) ;附加测量功能:氧传感器电压、喷油开始 点、点火时刻**,测量精度达到 OIMLR 0 级标准 OIML R 单独的设备可升级至能全面测试汽油和柴油的 BEA 350。 *维护迅速:滤芯安装在机器后部,便于更换 预热时间极短,电源开关打开后快速测量功能便已就绪待命 *CO、HC、CO 采用红外线测量方法,测量量可保持长久稳定 O 采用电化学测量方法,定期更换传感器可保证测量精度 150 件套组合工具,知名品牌 比赛专用 32 件套组套工具 技术指标:690mm*360mm*800mm,拉抽内层深 60mm,底层与上层 215mm,中间层相隔 230mm,采用优质 钢材制造后经过高温烤漆处理,美观大方。配备一层拉抽,以便放置贵重物品。安装有万向脚轮和护手,方便 使用。 4、钢板厚度:约 1.0mm。 三层无网 1、三层、万向脚轮; 2、尺寸:750*345*740mm;重量:15KG; 3、载重:100Kg;钢板厚度:1.0mm。 1.型号规格:0–200 mm,无视差型游标卡尺(平面式) ,游标读数值 0.02mm,测量范围 0-200 mm; 2.型号规格:75-100 mm,外径千分尺,测量范围 75-100mm,分辨力 0.01mm ,允许误差 0.005mm ; 3.平行规 :400*63*40 4.型号规格:50-160 mm,内径千分表,测量范围(mm),分度值/分辨力 精度 L(mm) 备注配双表Φ 50Φ 160 0.001mm 7μ m 200 可用于测量内径尺寸 ,不锈钢淬火测头带可换测头,测量范围大 5.型号规格:17PC,厚薄规 长度(mm) 片数 测定范围 150MH 150 10 0.10~1.0mm 6. 磁性表座 60kg 588N 普通型百分表系列钢制表圈 测量范围(mm) 0-10 分度值(mm) 0.01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清单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清单技术参数1、桑塔纳2000GSI时代超人发动机实训台(一)结构构成全新桑塔纳2000GSI AJR发动机总成、原车发动机操纵电脑、组合仪表、防盗电脑、发动机起动运行所有有关的原车附件、故障设置与排除系统、原车电路原理图板及检测端子、60AH大容量蓄电池、大容量不锈钢油箱、发动机加速机构、操纵面板柜、可移动台架、台架电源总开关、OBD诊断座、散热系统、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训指导书及台架操作说明书。
各传感器及执行器安装数字显示表、台架安装燃油压力表与真空表、带锁止万向的脚轮、不锈钢护手、台架高温及转动等部位加装防护装置。
(二)功能特点1.发动机运转正常。
2.故障模拟系统可模拟实际运行工况,设置多种实车发动机常见故障。
具体内容详见故障模拟设置装置说明。
3.电压表实时显示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变化,喷油器脉冲等各执行元器件用LED 灯显示工作状态。
4.指针式油压表指示燃油压力值;指针式真空表指示真空压力值。
5.配备原车OBD诊断座,可使用电脑诊断仪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读取故障码与数据流等。
6.防盗及节气门体匹配操作,对比防盗工况与正常工况。
7.实训台面板上绘有彩色喷绘电路图,喷绘图加装有机玻璃保护,学员可直观参照电路图与发动机实物,认识与分析操纵系统的工作原理。
8.实训台面板上安装有检测端子,可直接在面板上检测各传感器、执行器、发动机操纵单元管脚的电信号,如电阻、电压、电流、频率、波形信号等。
9.实训台加装电源总开关、水箱防护罩、飞轮及其他转动部位防护罩等安全保护装置。
10.实训台底座部分使用钢性结构焊接,面板柜冲压成形,面板柜与底座可分离,台架表面使用烤漆工艺,带万向自锁脚轮装置。
(三)智能故障模拟与考核装置产品简介该系统是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化、灵活化、简易化考核系统,增加设备的有用性,提升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产品介绍操纵器由操作单元、故障单元两部分构成。
1、操作单元操作单元(带操纵盒)操作单元提供电路板(与显示屏一体)、键盘,用户直接嵌入到工作台面板上即可。
汽车维修主要机械设备表

汽车维修主要机械设备表1. 轮胎平衡机- 用途:检查和调整轮胎平衡,确保车辆行驶稳定。
- 特点:能够检测和纠正轮胎不平衡带来的震动和不稳定问题。
2. 外露四轮定位器- 用途:检查和调整车辆四个轮子的角度和位置,确保车轮对齐。
- 特点:能够检测和纠正车轮对齐不准确带来的行驶偏斜和轮胎磨损问题。
3. 多功能检测仪- 用途:检测车辆电子系统、传感器和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
- 特点:能够读取故障码、检测各种传感器的信号和控制模块的功能。
4. 动力系统分析仪- 用途:分析车辆动力系统的性能和工作状态。
- 特点:能够检测发动机的燃油系统、点火系统和排放系统等的工作情况。
5. 冷却系统压力测试仪- 用途:检测车辆冷却系统的密封性和压力情况。
- 特点:能够检测冷却系统是否有漏水或压力异常。
6. 燃油系统清洗器- 用途:清洗车辆燃油系统内的沉积物和污垢。
- 特点:能够提高燃油系统的效率和保护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7. 真空引漏测试仪- 用途:检测车辆真空系统的泄漏情况。
- 特点:能够精确检测和定位真空系统的漏气点。
8. 刹车液检测仪- 用途:检测车辆刹车液的含水量和油质状况。
- 特点:能够提供准确的刹车液检测结果和建议的更换时间。
9. 引擎分析仪- 用途:检测和分析车辆引擎的性能和工作状态。
- 特点:能够读取引擎的工作参数、检测引擎的故障和提供故障诊断建议。
10. 空调系统检测仪- 用途:检测和排查车辆空调系统故障。
- 特点:能够读取空调系统的工作参数、检测空调系统的故障和提供修复建议。
以上是汽车维修中用到的一些主要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技师们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诊断车辆问题,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4:
《汽车运用与维修类相关专业仪器设备
配备要求》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2012年2月,经教育部职成教司同意,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教装备专业委员会启动对部分职业教育专业技术装备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召开制定职业学校专业技术装备标准启动暨研讨会。
第一批制修订标准启动暨研讨会于2012年2月28日-29日在北京召开(会期两天),制定、修订技术装备标准的专业包括: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护理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新能源专业。
教育部职成司有关领导将出席会议,会议研讨了目前中、高职学校装备的现状、问题及制修订标准中需要引导及规范的问题。
会议邀请六个专业相关行业专家、中高职院校专家、企业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并组成各专业技术装备标准起草组,分别启动六个专业针对中、高职的专业技术装备标准。
中、高职院校专家将来自中、高职示范校和普通学校,企业方面将吸纳国际著名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参加,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编制过程
1、2012年2月28日-29日启动会上由来自中、高职院校专家、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的专家组成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装备标准起草小组,并立即开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设备配备标准》的起草工作。
会上专家组对06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设备配备标准》在使用过程中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对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讨论,确定了本次标准修订的初步原则和工作计划,决定进一步补充高职教师和行业专家后再确定编写分工。
由汽车维修协会出面再多邀请一些行业内知名企业共同参与。
2、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为牵头单位,经过调研和广泛的征求意见, 7月10日召开专家论证会,明确“标准”要能够正确的反应行业的用人标准。
专家组对标准的框架进行了研讨和确定;对编写要求和原则进行了统一;按中、高职进行分工编写
再由主执笔合并在一起,形成初稿。
3、7月10日再次召开研讨会,对形成的草稿进行了审议,7月15日—18日形成标准建议初稿。
在新疆召开的“职业教育教学实训装备改革发展研讨会上进行了介绍,听取了参会专家和企业代表的意见和领导的指示,明确了修改的方向。
4、12月14日再次召开专家组会议,会议内容是:对目前标准的进展进行讨论;对标准的内容进行细化完善;对标准后期推广进行讨论。
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三、“标准”制定的依据
1、本专业有教育行业标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2006年版)为基础,总体结构与框架基本沿用2006年版。
2、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命名规定,本标准的名称改为“汽车运用与维修类相关专业仪器设备配备要求”。
考虑高职和中职新颁布的专业目录在原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基础上已经增加了新的专业情况,确定本标准主要面对的是汽车后市场相关专业。
新目录中的所有相关专业全部覆盖,在标准的适用范围条目中将中、高职相应专业一一列出。
3、新标准充分考虑了教学改革、课程标准和评估的要求。
4、本标准所含的各专业中、高职的差异主要在于学习内容的深度不同,中、高职的设备有区别但不是很大,因此将中、高职设备用一个标准体现,只在种类和数量上适当区分。
5、以新的中、高职专业目录为准,筛选与汽车后市场相关专业为依据,设备分类与相关专业的对应表,见附表。
6、进一步明确这是一个设备配备标准,尽量不出现场地和区域的概念,原标准中实训教学场所一栏改为实训设备分类,这一栏中的“×××实训室”改为“×××实训设备”。
7、各专业在确定设备配备要求时,以该专业内涵为准,不以专业名称确定。
8、考虑行业标准的变化,考虑新技术发展,增加新内容,删去06版过时的内容。
9、设备的配备标准不能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如汽车改装技术专业的实训项目,界定为在用车改装,且不违反现行的法律法规。
10、要以行业用人标准为依据,为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结合教学、教改配置设备。
四、标准具体编制说明
1、本标准内容划分
根据对各个学校的调研情况和现有各级各类标准资料的分析及专家座谈会的意见,并考虑汽车后市场各专业的发展,本标准主要内容分为: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实训教学场所的基本(环境)要求;
——实训设备分类及要求。
2、具体说明
a) 范围。
本标准是教育行业管理标准,其适用范围应涵盖整个教育行业的所有院校,但本标准主要对象是中、高等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类相关专业,所以本标准在范围中规定:“本标准适用于高等职业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类相关专业(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定损与评估、汽车服务与管理、汽车改装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维修、汽车整形技术、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等专业)和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类相关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零配件与整车销售)教学用仪器设备的配备。
其它职业院校及培训机构相关专业教学及培训仪器设备的配备可参照执行。
”
b) 实训设备分类及要求。
新增了“实训设备配备要求与专业设置的关系”表。
用来表示汽车后市场各专业保证教学应配备的设备类别。
“配备要求”改为合格配备标准和示范配备标准二个等级,取消规范标准。
合格配备标准是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类相关专业、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达到的基本配备要求;示范配备标准是汽车运用与维修类相关专业示范专业应达到的基本配备要求,也供有条件的学校及培训机构增加学生实训课、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紧跟本专业新技术和新工艺发展时选配。
c) 实训教学场所的基本(环境)要求。
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
——使用面积。
实训场地、仪器设备台组数可同时满足40人/班开设实训教学。
场地使用面积应能保证充分发挥实训设备的效能,实验室、实训室和实训车间应根据师生的健康、安全要求和教学内容确定使用面积,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基本设施。
主要执行有关厂房建筑、防火、工业企业卫生、采暖、照明、采光、安全用电、等国家标准。
——仪器设备。
按照专科类别分别对仪器设备的品种、数量和质量(产品执行标准)提出要求;因汽车维修和检测设备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交通部等有关部门正在制定中,本标准中产品执行标准一览个别设备标准暂时空缺,但相应设备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公布后,必须执行。
──安装要求。
仪器设备的安装应执行有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三、其它
汽车运用与维修类相关专业仪器设备配备要求是教育行业再次制定学校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希望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职业院校和企业提出原“标准”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本标准提出宝贵意见。
本标准的起草得到许多单位的支持,起草小组表示衷心的感谢。
《汽车运用与维修类相关专业仪器设备配备要求》起草小组
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