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布氏杆菌性脊柱炎12例临床分析
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

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刘晓慧;梁秀文【摘要】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是布鲁氏菌侵袭脊柱引起的感染性脊柱疾病,是布鲁氏菌病性骨关节炎的表现之一。
有文献表明在布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53%,其中腰椎为主要好发部位,其次为胸腰段。
其病理改变以椎间盘炎症改变为主。
布病脊柱炎随病情轻重或病程长短对患者生活劳动有不同影响,部分患者因病情迁延关节肌肉挛缩致关节强直,严重者可致残疾。
早期明确病因及时诊治可以降低致残率。
近年来,影像学检查在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现就对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对比以及影像学诊断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0)002【总页数】5页(P191-195)【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脊柱炎;影像学;骨显像【作者】刘晓慧;梁秀文【作者单位】[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2]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2]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
在我国,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新疆为主要的流行区[1]。
病原菌由病畜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液等途径传染给人。
临床特点主要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肌肉肿痛,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2]。
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以下简称布病性脊柱炎)是布鲁氏菌侵袭脊柱引起的脊柱感染,是一种少见的脊柱疾病。
特别是在非流行地区,由于临床医生对布病的不了解,布病性脊柱炎常被误诊为其他骨关节疾病或结缔组织病。
我国布病流行的大部分地区为低发区和散发区,只有少数地区偶有小型的暴发流行。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牲畜自由买卖,布病疫情回升,非疫区的散发病例明显增多[3]。
目前对于布病性脊柱炎的诊断,影像学多采用X线、CT、MRI诊断,近年来也有应用核医学方法诊断布病性脊柱炎。
布病病例讨论

防控措施加强
在讨论中,我们也强调了布病的 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认知度、加强疫情监测 和报告等方面,以有效控制布病
的传播和流行。
布病防治工作存在问题和挑战
诊断难度较大
布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与其他疾病 存在相似之处,因此诊断难度较大, 容易漏诊或误诊。
防控意识不足
目前公众对布病的认知度仍然较低, 防控意识不足,导致布病在一定范围 内仍然存在传播和流行的风险。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病例讨论收获总结
病例特征明确
通过本次讨论,我们更加明确了 布病的病例特征,包括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史等方 面,有助于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
治疗方案优化
针对布病的治疗,我们讨论了当 前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最新的研 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对治疗方案 进行了优化,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常见并发症类型
布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关节炎、睾 丸炎、卵巢炎、心内膜炎等。这些并发症的 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都可 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危险因素分析
布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患 者年龄、性别、感染菌株的毒力、治疗是否 及时等。一般来说,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
治疗效果评估指标和方法
评估指标
治疗效果的评估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 体征改善情况以及病原菌清除情况。常用的 评估指标包括体温恢复正常、多汗、关节痛 等症状消失,以及细菌学检查转阴等。
评估方法
治疗效果的评估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 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 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 的评估方案,并定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 调整治疗方案。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药物治疗的相关研究

bo s gadbedn es . L mbr w r tema rou fnet n Iw svr cm o a toajcn lm as rw i reigb at n n s u as e j c s c o . t a e o m nt tw daetu br eh of oi i f y h
维普资讯
13 62
实用 医学杂志 20 0 8年第 2 4卷第 9期
・
调 查 研 究 ・
布 氏杆 究
杨新明 石 蔚 阴彦林 邹宇炜 孟宪勇 刘俊 贤
S i Yl a -n O uw i HI We , N Y nl Z U Y - e i ME GXi -og I u-i . e a m n r o adc .h it f ltd N a y n LUJ nxa D p r e tfOt p e i teFr f i e n n t o h s sAi a H silfH b i o hU ie i , hn a o 70 0 C i opt e e N r n rt Z a ̄i u0 5 0 , hn ao t v sy k a
杆 菌性脊椎炎 临床流行病 学具有特征性 ; 以强力霉素 +庆 大霉素 +磺胺 甲基异嗯唑 为首选的抗 菌素 。 用两个 疗 应
程 是 治 疗 和 防 止 本 病 复 发 最 合 理 的 方 法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椎 关节 炎
流行病 学 疗程 药物 配伍
Ep d mi l g c l n e tg t n o r c H rs o d l i a d r l t ec i ia t d n i e a y Y i e o o i a v si a o fb u e a n y i s n ea i l c l u y o st r p ANG Xi - n i i p t v n s t h n mig,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CT表现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CT表现张鹏;杨军妍;丁世斌;宋继业【摘要】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及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43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及CT表现.结果:①43例行MRI扫描,检出椎体炎32例,表现为椎体内大片状异常信号影24例,8例椎体边缘小斑片影;椎间盘炎及终板炎10例;2例骶髂关节面异常信号;23例合并有椎旁受累.②19例行CT检查,其中椎体破坏11例,表现为椎体周缘小破坏灶、边角缺如、大片状缺损等,病灶周边增生硬化;椎间盘炎伴膨出8例;合并椎小关节面增生硬化4例,骶髂关节炎1例.③累及单个椎体5例(11.6%),2个及2个以上椎体受累30例(69.8%);腰椎病变32例,以L4、L5椎体发病率最高(53.1%).结论:布氏杆菌感染致脊柱炎有较为特征的CT及MRI表现,对于侵及椎体的早期病变,MRI检出率优于CT.【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16(027)004【总页数】4页(P278-281)【关键词】脊柱炎;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作者】张鹏;杨军妍;丁世斌;宋继业【作者单位】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06;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06;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06;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1;R445.2;R814.42布氏杆菌病是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近些年,我国布氏杆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该病常侵袭骨关节系统,脊椎受累引起脊柱炎[1],患者被迫处于固定体位,临床极易误诊为脊柱结核及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时机。
熟悉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脊柱炎的影像学改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回顾性分析43例布氏杆菌病合并脊柱炎的CT、MRI表现,并加以总结,旨在提高对改病的认识。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表现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表现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MRI及实验室检查资料。
结果: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多发于腰椎,以L4发病率最高,骨破坏灶小而多发,病灶周围明显增生、硬化,椎间盘破坏轻,关节面增生硬化。
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具有特征性MRI表现,鉴别诊断包括腰椎结核、化脓性脊椎炎及腰椎间盘突出。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也称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属于乙类传染病,近些年,我国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1]。
此病常侵袭脊柱引起脊柱炎,很容易引起误诊、误治,熟悉此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认识它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对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现结合笔者所在医院近3年诊治的布氏杆菌性脊椎炎12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36~71岁,平均53.3岁,大部分居住农村,有羊牛饲养接触史,其中1例发病前处理过羊腹中死胎,1例食用过病死的羊肉,1例为兽医。
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多汗、乏力、腰痛,腰痛以下腰痛为主,病程较长,4例患者因游走性多关节疼痛曾误诊过关节炎,5例患者按腰间盘突出症治疗未见好转。
4例患者MRI检查前做过腰椎DR正侧位片,2例做了MRI增强扫描。
1.2 实验室检查本组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7例;血沉增快9例,范围在30~75 mm/h;血常规正常5例;12例结核菌素试验均阴性,布氏杆菌血清凝聚试验均阳性,滴度>1:100。
12例患者MRI扫描,采用鑫高益0.4 T永磁型磁共振扫描仪,分别采用SE、FSE及STIR序列,常规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成像参数T1WI(TR 380 ms,TE 15 ms)和T2WI(TR 4000 ms,TE 132 ms),STIR(TR 1000 ms,TI 65 ms,TE 21 ms),层厚5 mm及3 mm,矩阵256×216,视野(FOV)340,激励次数3。
MRI在布氏杆菌脊柱炎和脊柱结核鉴别检查中的诊断意义

·116·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1年第5卷第10期MRI 在布氏杆菌脊柱炎和脊柱结核鉴别检查中的诊断意义高哲琪(榆次区人民医院CT/核磁共振科,山西 晋中 030600)摘要:目的 观察磁共振成像(MRI )在布氏杆菌脊柱炎和脊柱结核鉴别检查中的诊断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榆次区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6例脊柱结核、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其归为结核组、脊柱炎组,各33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MRI 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脊柱疾病发生位置、椎体受累情况、MRI 图像特点。
结果 结核组疾病发生于胸椎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脊柱炎组,发生于颈椎的患者占比显著低于脊柱炎组;结核组患者多表现为2个椎体受累,占比为93.94%,脊柱炎组患者多表现为2个或3个及以上椎体受累,占比分别为69.70%、18.18%;结核组钙化/死骨、椎体畸形、椎间盘狭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脊柱炎组,椎体增生占比显著低于脊柱炎组(均P < 0.05)。
结论 MRI 检查,能对脊柱结核、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的椎体病变位置、椎体受累情况等做出相应的鉴别判断,结合影像学特征分析能有效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关键词:布氏杆菌脊柱炎 ; 脊柱结核 ; 磁共振成像 ; 诊断中图分类号:R68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1.10.0116.03作者简介:高哲琪,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关节影像。
布氏杆菌病具有变态反应性、传染性的特点,致病菌是布氏杆菌,脊柱组织被该病菌侵袭后会累及肩部关节。
脊柱结核是继发性疾病,致病因素是消化道结核、肺结核等,患者发病后疼痛、疲倦感强烈,部分脊柱结核者有贫血现象。
布氏杆菌脊柱炎、脊柱结核病在脊柱疾病中均有较高的发病率,会限制患者日常活动,因而早期诊治很关键,但在临床表现中两种疾病具有较高相似性,若在误诊情况下行相应治疗,可能会加重脊柱损伤[1]。
6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报告

•案例报告•中图分类号R473.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 1672-9676.2022.09.0366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报告作者单位: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感染科蔡榕华 张诗苑布氏杆菌病是指由布氏杆菌感染人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多汗、关节痛、神经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
布氏杆菌脊柱炎是由布氏杆菌侵入椎间盘或椎体组织引起的疾病,腰椎最常受侵犯。
受累脊椎骨质破坏,导致椎体不稳,脊髓、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受压迫,可表现为放射性疼痛、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异常、肌力改变等,有统计显示,在布氏杆菌病患者中,脊柱炎约占2%~53%[1]。
感染科近几年收治了6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其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2015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感染科治疗的布氏杆菌感染致脊柱炎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45岁~69岁;脊柱炎部位:胸11~胸12椎体1例,腰4~腰5椎体3例,腰4~骶1椎体2例。
患者均以腰椎病于外院诊治。
医院均行脊柱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通过布氏杆菌凝集试验(+)确诊。
2 护理2.1 常规护理按传染病隔离原则,安排同类患者集中一间病房或提供单间,排泄物、分泌物严格按传染病患者处理,同时医务人员加强手卫生等自我防护。
心肌炎和脑膜炎是布氏杆菌病的严重并发症,护理过程中除按要求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基础生命体征外,也要注意患者神志情况、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呼吸节律等变化。
并发症可发生于疾病稳定和恢复期,因此出院后也要嘱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后及时就诊[2]。
2.2 发热护理66%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会出现发热[3]。
要观察记录患者热型、发热持续时间和有无伴随症状。
遵医嘱每日测体温4~6次,体温上升期伴寒战者要注意保暖,体温超过38.5 ℃时,可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柴胡等,30 min 后观察体温变化。
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的CT及MRI诊断

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的CT及MRI诊断
吴广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4(000)036
【摘要】布氏杆菌病又称马耳他热、波状热,是由各型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全身传染性及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常呈弛张型低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贫血,有些病例还出现肺部、胃肠道、皮下组织、睾丸、附睾、卵巢、胆囊、肾及脑部感染。
可以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多发性、游走性全身肌肉和大关节痛,以后表现为骨骼受累,其中脊柱受累最常见,尤其是腰椎。
其临床症状及CT、MRI表现与脊柱结核等其他脊柱疾病相似,易引起误诊、误治,因此,熟悉此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对正确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20例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患者的CT、MRI表现分析如下。
【总页数】1页(P67-67)
【作者】吴广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201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
【相关文献】
1.布氏杆菌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患者的MRI诊断 [J], 杨立文;李社军;霍建峰;张建平;孟宪辉
2.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CT、MRI诊断 [J], 王伟;王姗姗;周君
3.MRI联合CT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 [J], 赵万寅
4.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CT、MRI诊断 [J], 于培锋;于小航;邱绍玲;牟新勇
5.CT、MRI诊断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应用 [J], 杨可乐;王鹏;郭淑栋;唐翔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 雪红 , 楼俭 茹 , 王 伟 , 栾 立 , 项泽 文。
( 1 . 新 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中 医 医 院影 像 中 心 , 乌鲁 木齐 8 3 0 0 0 0 ; 2 . 新 疆 医 科 大 学 附属 中 医 医 院脊 柱科 , 乌鲁木齐 8 3 0 0 0 0 )
摘要: 目的 探 讨 布 氏 杆 菌 性 脊 柱 炎 的 M R I 和 C T影像学表 现及临床特 征 , 提 高 临 床 诊 断 水 平 。 方 法 回 顾 性 分 析 1 2 例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 的临床资料 , 包 括 MR I 和C T影像 学表现 , 实 验 室 检 查 结 果 等 。 结 果 1 2例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腰
a n d we r e mi s d i a g n o s e d a s s p i n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C T i ma g i n g r e v e a l e d f o c a l a n d ma r g i n a 1 d e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h y p e r o s t o s i s o f t h e
T 。 wI 高信 号 ; 1 2例 临 床 实 验 室 检 查 白 细胞 计 数 均 在 正 常 范 围 , 但 单 核 细 胞 计 数 及 其 比率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升 高 , 1 2例 血 沉
均增 快 ; 1 2 例 布 氏 杆 菌 血 清 试 管 凝 集 法 滴 度 均 > 1:1 6 0 , 虎 红 平 板 凝 集 试 验 均 为 阳性 , P C R 法 检 测 均 为 阳性 。 结 论 布 氏杆 菌 脊 柱 炎 MRI 及C T检查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 表现 , 但不 易与脊 柱结核 相鉴别 , 结 合 实 验 室 检 查 及 临 床 表 现 等 可
a d j a c e n t l u mb a r ,s h o wi n g d e c o r a t i v e b o r d e r ,wi t h n o c o l l a p s i n g o r k y p h o s i s i n g i n l u mb e r s p i n e . M RI i ma g i n g r e v e a l e d
痛, 影像学均误诊为 脊柱结核 ; C T 显示 相 邻 椎 体 局 灶 性 边 缘 性 骨质 破 坏 , 骨 质 破 坏 同时 骨质 增生 硬 化 , 呈“ 花边 椎 ” 改变 ,
病变椎体 均未见压缩塌陷及后 凸畸 形 ; MR I 检 查 除显 示 C T特 征外 , 还清 晰显示 病 变椎 旁软 组织 异 常 T wI 低信 号 、
L U Xu e — h o n g ,L OU J i a n — r u ,W ANG We i ,LUAN Li ,XI ANG Z e — we n
(*I ma gi n g C e n t 8 r,Tr a d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a l Ho s pi t a l Af f i l i a t e d t o Xi n j i 口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Ur u mq i 8 3 0 0 0 0,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MR I a n d C T i ma g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p o n d y l i t i s c a u s e d b y B r u c e l l a i n f e c t i o n .
明确 诊 断 。 关键 词 : 布 鲁 氏杆 菌 病 ; 脊柱炎 ; 脊柱结核 ; MR I ; C T
Chr o ni c s p o nd y l i t i s c a u s e d b y Br u c e l l a i nf e c t i o n i n 1 2 c a s e s
中华 实 用 诊 断 与 治 疗 杂 志
2 0 1 5年 3月 第 2 9卷 第 3期
J C h i n P r a c t D i a g n Th e r ,Ma r .2 0 1 5 ,Vo 1 .2 9 ,No .3
・ 2 9 7 ・
・
论 著 ・
慢 性 布 氏杆 菌 性 脊柱 炎 1 2例 临 床 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