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盛唐的社会景象
七年级历史第三课盛唐气象笔记

七年级历史第三课盛唐气象笔记
七年级历史第三课《盛唐气象》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这是盛唐气象的首要条件。
唐太宗和武则天能任人唯贤,重视教育,使得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秩序良好。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唐玄宗统治前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发展,国力强盛。
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盛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包容,各种文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也因此发展迅速。
科技发达,文化繁荣。
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民族关系和谐。
唐朝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使得各民族之间关系和谐,共同推动了国家的繁荣发展。
边疆稳定,对外开放。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稳定了边疆地区,促进了与外国的交流与合作。
以上内容可根据课堂老师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盛唐时期的历史背景。
第3课 盛唐社会气象

隋唐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使社会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下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盛唐时代,感受盛 唐时期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第3课 盛唐社会气象
学习目标: 1.了解“开元盛世及”其出现的原因。 2.了解唐朝衣食住行的社会风尚和博大 宏放的精神风貌。
一、贞观遗风
唐高宗去世后,皇后武则天相继 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于690年改 国号为周,自己做了皇帝。她在位时 期,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 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史称“贞 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 定了基础。
天宝年间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为“安史之乱”的前 几年,唐玄宗及朝内上下都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这幅游春 图描写的就是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两姐妹三月三游春的场面, 与杜甫的《丽人行》相对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杨氏一 家势倾天下的奢侈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 奢、淫逸。
四、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二、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思考:开元是谁的年号?开元盛世出现 的原因是什么?开元盛世现象表现在哪 些方面?
表现: 1.人口方面: 由唐初三百万户增至近九百万户。 2.唐朝疆域: 东至安东,西迄安西, 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Hale Waihona Puke 、社会风尚武则天画像武则天(624年-705年),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 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 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 (终年82岁)。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 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 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 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 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 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 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 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 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 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 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盛唐社会气象》(教材图片点拨)素材 北师大版

图片点拨
唐三彩驼载胡人舞 乐俑
点拨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又叫“骑驼 乐舞三彩俑”,出土于陕西西 安。与目前最重的青铜器司母 戊大方鼎、最精美的青铜器四 羊方尊以及最昂贵的金缕衣都 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图片点拨
点拨
在图上找出宫城、皇城、朱雀街及东市 、西市的位置,另外注意大明宫的位置 。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会 ,是唐王朝开放的象征。
• 盛唐社会气象
• 教材图 片点拨
图片点拨
唐朝疆域图
点拨
阅读地图,可以明确: ①唐朝都城是长安。 ②唐朝政府在西域设置了安西都护府 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 辖。在北方和东方设置了单于都护府 、安东都护府、渤海都护府、黑水都 护府,加强对北方东方的控制。在南 方设置了安南都护府,加强对南方的 控制。 ③在唐朝的周边,生活着吐 蕃、突 厥、等少数民族。
唐长安城示意图
第3课盛唐的社会景象1

结束语
浩如烟海的文献记载了历史的前因后果与兴衰变 迁,形色各异的文物则在无声无息中诉说自己的历 史经历。中华文明在不断发展,而这些由前人所创 造的物质文化也在岁月中不断沉淀,长成了我们民 族中如血肉一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尊重文物,也 就是在尊重我们人类自己,只有对这些看似过时的 创造保持着温情与敬意,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文物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由 人类创造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 有历史、艺术、科学和纪念价值 的古代、近代乃至现代的物质文 化遗存(如遗物、遗迹)的总称。
盛唐的社会景象
——从文物中去了解Fra bibliotek透过文物 感知盛唐
请你谈谈参观法门寺地宫博物馆后的感受。
透过文物 探究盛唐
通过国家博物馆的几组文物,探究盛 唐经济与社会风貌。
二、墓志拓片
1、从墓志来看,三位墓主分别来自哪里?
透过文物 探究盛唐
波斯、西域米国 2、据墓志和资料,苏谅与妻子信仰什么宗教?唐王朝是如何对 祆教 待外来宗教的?说明了什么?
政府设有专门机构、人员进行管理 唐朝宗教政策比较开明 3、米继芬和阿罗憾除了同为外国人,还有什么共同身份?说明
了唐朝对待外国人的态度如何?这些外国人又对唐朝的发展产生 了什么影响?
一、含嘉仓遗址及拓片
1、含嘉仓位于哪里?从粮窖中出土了何种农作物?
透过文物 探究盛唐
粟米
河南洛阳
2、铭砖有何作用?
记录了该窖储粮的品种、来源、数量、时期和仓窖的位置等 3、通过铭砖的记载,可知含嘉仓的储粮来自何处? 来自包括现在的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河北、山东等省 4、含嘉仓粮窖的发现有何意义? 表明唐王朝直接控制的粮食数量巨大,同时反映出 当时农业的发展和漕运的畅通。
三、女陶俑
新川版第三课盛唐的社会景象

海文 讷明 百交 川融
(2)盛唐妇女
在生存和发展上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地位相对高一些。
少年儿女重秋千, 盘巾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 双手向空如鸟翼。
唐朝王建《秋千词》
三、诗歌的繁荣
1.繁荣的原因阅读教材P21.做好笔记回答
繁荣开放的时代,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
2.山水诗人:
3.边塞诗人:
第3课 盛唐的社会景象
1、温故而知新:唐朝的“盛世”何来?
明君贤臣、爱国将领抵御外地
国家太平 民 安 发挥智慧,创造先进文化
跟 我 穿 越 去 朝 看 看
唐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1)兴修水利,改进农具(曲辕 犁、水转筒车)
曲辕犁
水转筒车
瞧:那是什么?
健身车吧?
春水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
课堂小结
农业:曲辕犁与筒车的发明
经济
手工业:唐三彩等
社会 风貌 唐都长安是国际性大都会 妇女地位较高 “诗仙”李白 唐诗 “诗圣”杜甫
唐朝Leabharlann 1.学习完本节课后?盛唐给你什么印象?
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发挥智慧,创造辉煌的文明。 留下丰富多彩灿烂文化! 2.今天我们中国人的盛唐梦是什么?
王之涣《登鹳雀楼》 《凉州词》
4.诗仙——李白
浪漫诗派特点:
5.诗圣——杜甫 现实诗派特点
佳句欣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第3课 盛唐的社会景象

怪。宋词中有的作品结构深细缜密,清新绮丽,有的则语词宏博,
悲壮慷慨。
风格多样
2020/9/30
三、诗歌的繁荣
1.品味唐诗
2020/9/30
2020/9/30
2020/9/30
2020/9/30
唐诗中有人 唐诗中有景 唐诗中有时 唐诗中有事
2020/9/30
唐诗之今
陈寅恪(1890-1969)
李白(701-762)
诗
“诗仙” 浪漫主义诗人
中 青年时代 志在四方 狂放不羁
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人
中年时代 藐视权贵 官场失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晚年时代 曲折落魄 忧患自省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流夜郎赠辛判官》
2020/9/30
随堂训练
1.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
B 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B 2.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 成都
A 3.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
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还超出两到三倍!
《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
万首,为历代之最。
数量众多
材料二:
唐诗宋词的字里行间,有的怀念古代的人和事,有的抒发离愁别
恨,有的描写田园山水,有的一展宏图伟志,不一而足......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的社会景象》说课稿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的社会景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盛唐的社会景象》。
本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社会景象,包括、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和丰富的插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唐朝的繁荣和开放。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唐朝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但学生对唐朝社会景象的细节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广泛,对历史故事和人物较为感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图片观察、文字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深入理解唐朝的社会景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唐朝的、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到唐朝的繁荣和开放。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力、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唐朝社会的繁荣和开放,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对历史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的、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唐朝社会景象的具体表现和背后的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图片观察、文字阅读、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
通过观察图片,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唐朝的社会景象;通过阅读文字,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唐朝的、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培养合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能够巩固知识,解决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唐朝的社会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特点,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唐朝社会景象的具体表现和背后的原因,教师参与并引导讨论。
4.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知识。
第3课 盛唐的社会景象

经济繁荣的表现
• 1、农业方面 (1)盛唐时期,农民积极兴修水利,改进 工具,创制出曲辕犁和水转筒车等新式农 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筒车(灌溉) • 曲辕犁(耕地)
(2)唐朝的粮食生产
北方以粟、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种植技术更加成熟,育苗 移栽技术开始推广,南方也种植小麦。
诗歌的繁荣
• 唐代诗歌创作繁荣的原因:繁荣开放的时 代、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孕育出数量众 多的优秀诗人和风格各异的诗篇。
• 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王维 •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之涣
•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是盛唐诗坛上的双子星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深受道家思想影 响。 • 他的诗想象力丰富、场 面壮阔、情感激扬用词 奇绝,具有无人可仿的 独特风格。 • 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浪漫 主义诗人。 •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 称臣是酒中仙。”
(3)经济作物
桑、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得到很大发展。四川盆地的蚕桑业在全 国仍占重要地位,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成为新的蚕桑基地。茶叶 成为内地和边疆各族人民的常用饮品。
负面影响:
人口增加——扩大耕地面积(围湖造田、放火烧荒,影响了生态 环境,带来不良后果)
2、手工业方面
• 丝织业和和陶瓷业最为重要
• 丝织业:缭绫,洁白轻柔;薄纱:质地很轻。 • 瓷业:越州(今浙江绍兴)生产的青瓷质如翠玉。 邢州(今河北邢台)生产白瓷,釉色洁白如雪。 (南青北白) • 陶业:陶器以三色彩陶最为著名,即“唐三彩”
了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青瓷
• 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 种。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 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 原焰中烧制而成。我国历代所 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 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 瓷器。唐代越窑属于青瓷系统。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 翠色来”。——(唐)陆龟蒙: 《秘色越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比之前朝后代,盛唐妇女的地位相对要高一些。
盛唐时妇女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的表现:
1.参政议政; 2.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3.社会交往广; 4.婚姻自由、开放; 5.参加丰富的体育运动; 6.服饰的自由奔放。
三、诗歌的繁荣
1.品味唐诗
孟浩然和王维是 盛唐山水诗人的 代表。
高适和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
3.诗圣——杜甫
其诗内容丰富、思想深沉、 沉郁顿挫,语言锤炼、技 艺高超。他的诗真实而形 象地反映了历史,被称为 “诗史”。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
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
1.社会经济繁荣是基本原因; 2.庶族地主的兴起给诗坛增添了一大批新生力量; 3.统一使南北文化交融; 4.科举取士对诗歌发展的推动; 5.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的频繁,使唐朝文化兼收并蓄,给诗歌增添了新 鲜的血液。
7.盛唐时期,妇女地位比之前朝后代有所提高,以 下表述错误的是( )
C
A.可以“户主”身份签订一些“契约”
B.可以出面打官司 C.“女主外,男主内” D.妇女穿着大胆开放
8.唐朝前期的两大时代特征: 繁荣与开放
佳句欣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客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蜀相》
后人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 之涣合称为“边塞四诗人”。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是盛唐诗 坛上的双子星。
2.诗仙——李白
其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 想象丰富、语言清新飘逸、 手法夸张、意境深远。
李白是我国古代最杰出 的浪漫主义诗人。
佳句欣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
第3课 盛唐的社会景象
澳大利亚唐人街
新 加 坡 唐 人 街
伦 敦 的 唐 人 街
新课探究
一、经济的繁荣
结合图片和 教材,从三 个方面概括 唐朝经济发 展的表现。
1.农业: 积极兴修水 利,改进工 具,创制了 曲辕犁和水 转筒车。
2.手工业: 手工业分工细致,部门众多。 丝织业和陶瓷业最为重要。
3.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B)
A
D.高适
4.王明特别喜欢历史,他想通过唐诗来研究唐朝由盛而衰的这段历史,请 你给他推荐一个最佳人选( ) A.杜甫 B.李白 C.杜牧 D.李商隐
A
5.唐朝用于灌溉的工具是(D ) A.耧车 B.翻车 C.水排 D.筒车
6.下列哪位诗人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B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高适
课堂小结
农业:曲辕犁与筒车的发明 经济 手工业:唐三彩等
社会 风貌
唐都长安是国际性大都会 妇女地位较高
“诗仙”李白
唐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 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B
2.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 成都
1、布局: 分坊(住宅区)和市(商业区)
2、地位: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东方的政
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当时世界上最 大的城市之一,是国际性大都市。
长安开放风貌的具体表现:
1.随处可见少数民族和外国人的身影; 2.胡商兴旺; 3.长安城弥漫着异域习俗和宗教文化; 4.在学校教育方面,长安的高等学府都 招收少数民族生员和外国留学生; 5.外国留学生可以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 担任官员。
3.商业: 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 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
唐朝经济发展,制瓷业的杰出代 表有:唐三彩、青瓷(越窑)、 白瓷(邢窑)。
唐三彩乐俑
二、开放的社会景象
唐朝前期的两大时代特征:繁荣与开放
建筑宏伟 坊市分开 规划整齐 各族人民交往 中心和国际性 大都市
大明宫含元殿立体复原图
长安西市图
二、开放的社会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