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元件和被动元件

合集下载

手机元器件分类

手机元器件分类
第一大类是主动元件。所谓主动元件是指通电后物理或者化学特性发生变化的元件,主动元件主要是半导体元件和显示屏。半导体元件占手机成本的50%以上,大 部分被欧美企业把持。主要包括基频、内存、应用处理器、电源管理、射频、相机模组。基频又可以分为模拟基频和数字基频,通常两者集成在一起,也有分开的。
第二大类是被动元件,通电后不发生物理或者化学变化的元件,主要包括电容、电感和电阻。手机里用的电容是特殊的MLCC电容,电阻和电感也是特殊的片式电 感和电阻。主要供应厂家是日本和台湾厂家,包括日本厂家村田、TDK、京瓷、太阳诱电、松下、罗姆,台湾厂家国巨,大毅、旺诠、奇力新和华新科技。被动元 件领域日本厂家占据高端产品,低端产品都由台湾厂家提供。台湾一步步地侵蚀日本厂家的地盘,迫使日本厂家不断地提高技术来发展高端的产品。台湾人的毛利率稍低,大约在10%左右,日本人的毛利率大约15-20%。
第三大类是结构件,主要是手机外壳和PCB板。手机外壳主要生产厂家有台湾绿点、贝尔罗斯、Nalato、Nypro、富士康、赫比、Unikun、彼恩 特等。PCB板则台湾厂家居多,有华通、欣兴、耀华。日本的Ibiden揖斐电、 CMK、 Multek。大陆的依利安达、超声电子。
第四大类是功能元件,如电声元件、振动马达、显示屏、电池、天线。显示屏是占成本比例相当高的元件,显示屏可以分为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的产品是面板,面板再经过一道工序成为模块。国内绝大多数厂家都是模块厂家。面板厂家大多是台湾和日韩厂家,包、索尼丰田ST-LCD。台湾厂家有友达、胜华。由于大量新生产线加入,显示屏的价格狂跌,厂家的毛利率也大降。大约10%左右。电声元件厂家主要有: 松下部品、 Hosiden星电、可立新、日本丰达电机、 美律、 飞利浦、 美隆、志丰、宣威、 Knowles Acoustics、江苏远宇电子、深圳凌嘉、杭州声源电子、宁波向阳集团、浙江天乐集团。毛利率相对比较低,例如台湾最大的美律,2006年3季度的毛 利率不到7%。电池则有比亚迪、飞毛腿、三洋能源、索尼化学、TCL金能。这是市场集中度最高的领域,日本厂家依靠的是先进的技术和超过10亿日元的生产 线。中国企业则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来置换高昂的生产线。比亚迪和三洋能源的合计市场占有率超过50%。毛利率大约15%。

被动元件与主动元件的区别

被动元件与主动元件的区别

被动元件与主动元件的区别(2007/05/29 09:30)主动元件:电路元件中能够执行资料运算、处理的元件。

包括各式各样的晶片,例如半导体元件中的电晶体、积体电路、影像管和显示器等都属于主动元件。

被动元件:不影响信号基本特徵,而仅令讯号通过而未加以更动的电路元件。

最常见的有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

被动元件在整个计算机产业的位置,是和IC 一样,位处上游,是电子产品中不可缺的基本元件。

电子电路有主动与被动两种装置,所谓被动元件不必接电就可以动作,而产生调节电流电压、储存静电、防治电磁波干扰、过滤电流杂质等的功能。

相对于主动元件,被动元件在电压改变的时候,电阻和阻抗都不会随之改变。

被动元件可以涵盖三大类产品: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

以下分别介绍:1 电阻器:电阻器的功能,就是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依材料及产品包装方式可以分为三类。

1.1 固定式非芯片型电阻器:这种产品主要用来处理电源功率或讯号,以电源供应器和监视器等电子产品的需求量最大。

【应用面】:电源供应器、监视器1.2 固定式芯片型电阻器:此种电阻器产品广泛地运用在信息、通讯、消费性电子及各种仪表之中。

【应用面】:信息、通讯、消费性电子及各种仪表1.3 热敏电阻及可变电阻器:主要用在温度感知或控制、马达保护与启动装置、以及过电流/电压保护装置为主。

【应用面】:温度感知或控制、马达保护与启动装置、以及过电流/电压保护装置2 电容器:当两导电物质间以介质隔离,用来储存可能产生的静电的,就是电容器。

电容器的种类繁多,依使用的材料可分为30多种,而国内厂商以生产铝质电解电容、陶瓷电容及塑料薄膜电容为主。

其中,投资大人们最常在报导上看到的,就是陶瓷电容的其中一类-积层型陶瓷电容(MLCC) 。

基本上,陶瓷电容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单层型陶瓷电容,另一种就是积层型陶瓷电容(MLCC)。

MLCC 因为体积小、相对电容量大、高频使用时损失率低及稳定性高等的特性,因应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未来,MLCC 前景相当看好,主要应用在主机板、笔记型计算机、行动电话、扫描仪、光驱及调制解调器等。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电子元件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

被动元件是在电路中不具有放大、放大和产生功率的功能,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和变压器等;主动元件是具有放大、放大和产生功率的功能,主要包括晶体管、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光电晶体管等。

电阻是最常见的被动元件之一,它的作用是阻碍电流通过。

它的单位为欧姆(Ω),常用颜色编码标识电阻的阻值。

电阻根据材料的不同,分为金属电阻、碳膜电阻、电解电容器电阻等。

电容是储存电荷的被动元件,由两个导体板和之间的绝缘材料组成。

它的单位是法拉(F),常用的电容有陶瓷电容、铝电容、电解电容等。

电容的作用是在电路中储存电荷,对交流信号有阻挡直流信号通过的作用。

电感是能储存磁能的被动元件,它是由线圈的导线和铁芯组成。

它的单位是亨利(H)。

电感的作用是在电路中储存能量,对交流信号有阻隔直流信号通过的作用。

电感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电感和可调电感。

变压器是一种使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变换电压的被动元件。

它由两个线圈和一个铁芯组成。

变压器的作用是实现电压的升降,根据线圈的匝数比可以调整输入输出电压的比例。

变压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变换。

晶体管是一种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的主动元件,它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晶体管的三个区域分别为发射区、基极区和集电区。

晶体管根据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NPN型和PNP型。

晶体管的主要功能是放大电压、放大电流和作为开关开闭电路。

集成电路是将许多晶体管和其他元件集成在一起形成某种功能的主动元件。

集成电路可以分为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

模拟集成电路可以放大、判断和处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而数字集成电路可以处理数字信号,如计算机中的处理器。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主动元件。

发光二极管具有发光的特性,广泛应用于照明、指示和显示领域。

发光二极管的颜色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选择,常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等。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培训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培训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培训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元器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技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并提供培训指南,以帮助读者掌握相关技能。

2.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可分为几大类:被动元器件、主动元器件和电子器件。

2.1 被动元器件被动元器件是指在电子电路中不会放大或产生能量的元器件,常见的有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这些元器件通常用来调整电路的电流、电压和频率等特性。

2.2 主动元器件主动元器件是指在电路中能够放大或产生能量的元器件,最常见的主动元器件是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

这些元器件通常用于放大电流信号、控制电压和实现逻辑运算等。

2.3 电子器件电子器件是指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各种部件,包括开关、传感器、显示器等。

这些元器件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如开关控制、信号检测和数据显示等。

3.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正确识别电子元器件是进行后续检测和维修工作的基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3.1 外观标识大多数电子元器件上都会印有外观标识,包括元器件的型号、批次号和制造商等信息。

通过仔细观察这些标识,可以初步确定元器件的类型和规格。

3.2 尺寸和形状不同类型的电子元器件在尺寸和形状上也有所区别。

例如,电阻器通常是长条形状,而电容器则是圆柱形状。

通过测量元器件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进一步确定其类型。

3.3 颜色标记部分电子元器件上会有颜色标记,用于表示其阻值、容值或其他特性。

比如,在电阻器上常见的色环标记可以用来确定其阻值范围和精度等。

3.4 测量特性通过使用万用表等测试工具,可以测量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这些特性的测量结果可以进一步帮助确定元器件的类型和规格。

4.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是为了确保其性能和质量符合设定的标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4.1 电阻测量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测量电阻器的阻值是否符合要求。

电子元件分类及其特点

电子元件分类及其特点

电子元件分类及其特点电子元件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构成单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根据其功能和特点的不同,电子元件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元件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电子元件的分类1. 被动元件:被动元件是指在电子电路中不具有放大、开关、振荡等主动功能的元件。

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和变压器等。

2. 主动元件:主动元件是指在电子电路中具有放大、开关、振荡等主动功能的元件。

主要包括二极管、三极管、MOS管和集成电路等。

3. 功率元件:功率元件是指在高功率电路中使用的元件,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和电压,并具备较好的散热能力。

主要包括晶闸管、功率二极管和功率三极管等。

二、被动元件的特点1. 电阻:电阻用于限制电流或改变电路的电压分布。

其特点包括阻值、功率、精度和温度系数等。

- 阻值:电阻的阻值决定了电阻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

- 功率:电阻元件可以承受的最大功率决定了其能否适用于高功率电路。

- 精度:电阻的精度指的是其真实阻值与标称阻值之间的差距,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 温度系数: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系数用以表示这种变化程度。

2. 电容:电容用于储存电荷和调节电压。

其特点包括容值、电压、温度系数和漏电等。

- 容值:电容的容值决定了其储存电荷的能力,单位为法拉(F)。

- 电压:电容元件可以承受的最大电压决定了其适用范围。

- 温度系数:电容的容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系数用以表示这种变化程度。

- 漏电:电容元件不可避免地存在漏电现象,即电容分两端电压不断下降。

3. 电感:电感用于储存电流和调节电压。

其特点包括感值、电流和温度系数等。

- 感值:电感的感值决定了其储存电流的能力,单位为亨利(H)。

- 电流:电感元件可以承受的最大电流决定了其适用范围。

- 温度系数:电感的感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系数用以表示这种变化程度。

4. 变压器:变压器用于实现电压的变换或隔离。

其特点包括变比、功率和效率等。

电路组成的三要素

电路组成的三要素

电路组成的三要素电路是由电气元件和导线组成的系统。

电气元件是电流在电路中传播、转换或控制的核心部件,导线用于连接电气元件。

电路的三要素包括电源、电气元件和导线。

1.电源2.电气元件电气元件是电路中用于传播、转换和控制电流的器件。

电气元件包括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

被动元件是指无源元件,无法主动提供能量或功率,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主动元件是指有源元件,可以主动提供能量或功率,如电源、发电机、放大器、晶体管等。

-电阻是指电流经过时会产生阻力的元件。

它是通过阻碍电流流动来消耗电能的。

-电容是指能够储存电荷的元件。

它由两个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隔开,当电压变化时,电容器可以存储和释放电荷。

-电感是指能够储存磁能的元件。

它是由线圈或线圈的组合构成的,当电流变化时,电感器可以储存和释放磁能。

-电源是指能够提供稳定电压和电流的元件。

常见的电源包括电池、电网、发电机等。

-发电机是一种主动元件,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它可以通过转动磁场的方式,使导线中的自由电子运动产生电流。

-放大器是一种主动元件,能够放大电信号。

它可以将弱信号放大为较强的信号,用于增加电路的功率。

3.导线导线是连接电气元件的传导路径。

它由导电材料制成,如铜、铝等。

导线用于将电流流动的路径,连接电气元件与电源之间的关系。

导线在电路中起着连接和传导电流的作用。

它具有低电阻和良好的导电性能。

在电路中,导线的尺寸、材料和长度都会影响电路的电阻和导通能力。

总结:电路的三要素是电源、电气元件和导线。

电源提供电流和电压,电气元件用于传播、转换和控制电流,导线作为电流的传导路径。

电路中这三个要素密切合作,共同实现电流的传导和控制,实现电路的功能。

multisim元件库介绍以及中英文全面解析

multisim元件库介绍以及中英文全面解析

multisim元件库介绍以及中英文全面解析
Multisim元件库是一种包含了多种电子元件的资源库。

它提供了
丰富的电子元件,包括各种被广泛应用于电路设计和仿真的部件。

Multisim元件库的分类包括:被动元件、主动元件、运算放大器、传感器、晶体管、集成电路、开关和磁性元件等。

以下是这些元件的
介绍:
1.被动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

它们不会放大电信号,
只是对电路产生一定的影响。

2.主动元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等。

它们可以放大电信号,并
且在电路中具有更复杂的功能。

3.运算放大器:这些元件是主动放大器,具有非常高的放大能力
和输入阻抗。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信号放大、滤波和运算等领域。

4.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它们用于检测和测
量环境参数,将参数转换成电信号。

5.晶体管:包括双极型晶体管和场效应晶体管。

它们是主动元件,被广泛用于电子开关、放大和振荡电路中。

6.集成电路:包括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

它们由多个器
件和电路组成,在一个芯片上集成了复杂的功能。

7.开关:包括按钮开关、开关电容器等。

它们用于打开或关闭电
路的通路。

8.磁性元件:包括电感器、变压器等。

它们在电路中起着储能、
滤波和传递信号的作用。

以上是Multisim元件库的介绍,包含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元件。

这些元件可以被设计师用于电路的仿真和分析,以及开发新的电子产品。

电子元件与电路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与电路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与电路基础知识电子元件与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电子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元件与电路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子元件的分类、电路的基本概念以及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内容。

一、电子元件的分类电子元件是构成电路的基本单元,可分为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两类。

1. 被动元件被动元件是指不具备放大、整形等一切能力的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的常用元件,用于限制电流的大小。

其单位为欧姆(Ω),常用于电流检测、电压分压等应用。

- 电容:电容是存储电荷的元件,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

其单位为法拉(F),常用于滤波、隔离等应用。

- 电感:电感是产生磁场的元件,用于储存和释放磁能。

其单位为亨利(H),常用于变压器、滤波器等应用。

2. 主动元件主动元件是指具备放大、开关等功能的元件,如晶体管、二极管、集成电路等。

-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用于放大和控制电流的器件。

它有三个引脚,分别为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

晶体管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放大倍数。

-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元件。

它有两个引脚,分别为阳极和阴极。

二极管在正向电压下具有导电性,而在反向电压下具有截止性。

-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形成的新型元件。

它可以实现复杂的逻辑功能,并具有小尺寸、低功耗的特点。

常见的集成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等。

二、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是由电子元件组成的路径,用于传输电能或信号。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的设计至关重要。

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物理现象。

它的量度单位为安培(A)。

电流的方向从正极(正电压)流向负极(负电压)。

2. 电压电压是电荷在电路中产生的电势差。

它的量度单位为伏特(V)。

电压可以驱动电流的流动,并决定电流的大小。

3.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对电流流动产生阻碍的元件。

它的量度单位为欧姆(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元件和被动元件(转载)
主动元件\被动元件\有源器件\无源器件
主动组件(active component)是一种由电流方向获得,或是依靠电流方向的组件。

实际上,是代表不是电阻、电容、电感的组件。

(这些称为“被动组件”) 主动组件的例子如晶体管、可控硅整流器、二极管、阀门等。

被动组件(passive component)是一种电子组件,不需要能量的来源而实行他特定的功能。

主动电子元器件就是有源器件,被动电子元器件就是无源器件,所谓源指的就是"电压源"电流源"等。

基础知识:
何谓「主动组件(active device)」与「被动组件(passive device)」?
不管组件是拿来当SWITCH还是amplifier,都是外加能量来使内部产生接面空乏或是其它情形,才会产生我们想要的行为动作,所以说是我们「主动」给予能量的!而被动组件则是不管我们加与不加外在能量,特性都没有因此改变。

另一种说法认为:在偏压的条件下利用其电器特性来当组件的都是主动组件,而被动组件应该是不会因为偏压的改变而改变电器特性的组件。

主动组件有:diode、BJT、MOSFET等等。

被动组件只有:电阻、电容、和电感三种而已。

VDD、VCC、VSS的名词定义?
这些通常代表的是电源接在晶体管的那一端. Vcc = collector (BJT) Vdd = drain (MOS) Vss = source (MOS)
主动组件:电路组件中能够执行资料运算、处理的组件。

包括各式各样的芯片,例如半导体组件中的电晶体、积体电路、影像管和显示器等都属于主动组件。

被动组件:不影响信号基本特征,而仅令讯号通过而未加以更动的电路组件。

最常见的有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

被动组件在整个计算机产业的位置,是和IC 一样,位处上游,是电子产品中不可缺的基本组件。

电子电路有主动与被动两种装置,所谓被动组件不必接电就可以动作,而产生调节电流电压、储存静电、防治电磁波干扰、过滤电流杂质等的功能。

相对于主动组件,被动组件在电压改变的时候,电阻和阻抗都不会随之改变。

被动组件可以涵盖三大类产品: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

以下分别介绍:
1. 电阻器:电阻器的功能,就是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依材料及产品包装方式可以分为三类。

1.1 固定式非芯片型电阻器:这种产品主要用来处理电源功率或讯号,以电源供应器和监视器等电子产品的需求量最大。

【应用面】:电源供应器、监视器
1.2 固定式芯片型电阻器:此种电阻器产品广泛地运用在信息、通讯、消费性电子及各种仪表之中。

【应用面】:信息、通讯、消费性电子及各种仪表
1.3 热敏电阻及可变电阻器:主要用在温度感知或控制、马达保护与启动装置、以及过电流/电压保护装置为主。

【应用面】:温度感知或控制、马达保护与启动装置、以及过电流/电压保护装置2. 电容器:当两导电物质间以介质隔离,用来储存可能产生的静电的,就是电容器。

电容器的种类繁多,依使用的材料可分为30多种,而国内厂商以生产铝质电解电容、陶瓷电容及塑料薄膜电容为主。

其中,投资大人们最常在报导上看到的,就是陶瓷电容的其中一类-积层型陶瓷电容(MLCC) 。

基本上,陶瓷电容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单层型陶瓷电容,另一种就是积层型陶瓷电容(MLCC)。

MLCC 因为体积小、相对电容量大、高频使用时损失率低及稳定性高等的特性,因应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未来,MLCC 前景相当看好,主要应用在主机板、笔记型计算机、行动电话、扫描仪、光驱及调制解调器等。

【应用面】:主机板、笔记型计算机、行动电话、扫描仪、光驱及调制解调器3 电感器:线圈以磁场方式储存能量的能力称为电感,此线圈称为电感器(Inductor)。

电感器主要功能是防治电磁波的干扰、过滤电流中的噪声,使用范围极为广泛,不过,国内生产芯片电感技术及规模仍嫌不足,并无专业生产电感的厂商。

【应用面】:主机板、个人计算机(PC)、扫描仪、电源供应器、监视器、交换机、电话机、调制解调器、各类视听设备
有源器件与无源器件的区别
简单地讲就是需能(电)源的器件叫有源器件,无需能(电)源的器件就是无源器件。

有源器件一般用来信号放大、变换等,无源器件用来进行信号传输,或者通过方向性进行“信号放大”。

容、阻、感都是无源器件,IC、模块等都是有源器件。

无源器件
无源组件主要是电阻类、电感类和电容类组件,它的共同特点是在电路中无需加电源即可在有信号时工作。

1.电阻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内阻阻碍电流的性质称为电阻。

在电路中起阻流作用的元器件称为电阻器,简称电阻。

电阻器的主要用途是降压、分压或分流,在一些特殊电路中用作负载、反馈、耦合、隔离等。

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字母R。

电阻的标准单位为欧姆,记作R。

常用的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IKΩ=1000Ω1MΩ=1000KΩ
2.电容
电容器也是电子线路中最常见的元器件之一,它是一种存储电能的元器件。

电容器由两块同大同质的导体中间夹一层绝缘介质构成。

当在其两端加上电压时,电容器上就会存储电荷。

一旦没有电压,只要有闭合回路,它又会放出电能。

电容器在电路中阻止直流通过,而允许交流通过,交流的频率越高,通过的能力越强。

因此,电容在电路中常用耦合,旁路滤波、反馈、定时及振荡等作用。

电容器的字母代号为C。

电容量的单位为法拉(记作F),常用有μF(微法)、PF(即μμF、微微法)。

1F=1000000μF1μF=1000000PF
电容在电路中表现的特性是非线性的。

对电流的阻抗称为容抗。

容抗与电容量和信号的频率反比。

3 。

电感
电感与电容一样,也是一种储能元器件。

电感器一般由线圈做成,当线圈两端加上交流电压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阻碍通过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

这种阻碍称作感抗。

感抗与电感量和信号的频率成正比。

它对直流电不起阻碍作
用(不计线圈的直流电阻)。

所以电感在电子线路中的作用是:阻流、变压、耦合及与电容配合用作调谐、滤波、选频、分频等。

电感在电路中的代号为L。

电感量的单位是亨利(记作H),常用的有毫亨(mH),微亨(μH)。

1H=1000mH 1mH=1000μH
电感是典型的电磁感应和电磁转换的元器件,最常见的应用是变压器。

有源器件
有源元器件是电子线路的核心,一切振荡、放大、调制、解调,以及电流变换都离不开有源元器件。

1.电子管电子管又名真空管,所以又称为电真空器件。

电子管不论二极还是多极,它都有阳极和阴极,阴极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发射电子向阳极流动。

外加电源可以直接加在阴极上,也可以加在另外的加热灯丝上。

就是因为这个外加电源的存在,而统称为有源器件。

电子管是最早的有源电子组件,分二极管、三极管与多极管。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管因其体积大、重量重、耗电大等等缺点,而先后让位给晶体管和集成电路。

但是,在许多场合电子管继续发挥作用。

不依靠外加电源(直流或交流)的存在就能独立表现出其外特性的器件就是无源器件。

之外就是有源器件。

所谓“外特性”就是描述器件的某种关系量,尽管是使用了电压或电流,电场或磁场压力或速度等等量来描述其关系。

无源器件的外特性却与他们是否作为策动源而存在没有关系。

无源与有源的概念不仅仅在电学组件中有,在机械,流体,热力,声学等领域均有这种概念。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