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施工技术研究 陈咭扦
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施工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施⼯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施⼯技术
作者:童⽅平
作者机构:湖南远⼤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长沙410013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版)
年:2015
卷:005
期:024
页码:7577-7579
页数:3
中图分类:TU198
正⽂语种:chi
关键词:建筑⼯程;预制装配式;外挂板(预制外墙板)
摘要:⼯业化建筑作为建筑⾏业的新趋势和新的发展⽅向已逐渐被认可,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业化建筑的⼀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在⼯业化建筑中必将占据相对重要的地位,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种新型的建筑形式必然会对传统建筑⾏业造成冲击,在设计、施⼯、⾏业规范及验收标准均与传统⾏业有所区别,⽂中主要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外挂板的施⼯⼯艺技术进⾏了阐述.。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应用技术规程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应用技术规程标题: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应用技术规程一、前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墙体结构形式,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规范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设计、生产、施工和验收,特制定本规程。
二、设计1. 设计原则:应遵循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的原则,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确保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
2. 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抗震设防烈度、风荷载等因素进行结构设计,保证墙板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连接设计: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构造应合理,保证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可靠连接。
三、生产1. 材料选择: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优质材料,包括水泥、骨料、钢筋等。
2. 生产工艺: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保证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质量和性能。
3. 质量控制: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对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
四、施工1. 施工准备:应做好施工现场的清理和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2. 安装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操作规程进行安装施工,保证墙板的正确安装和牢固连接。
3. 安全防护: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五、验收1. 验收标准: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本规程的规定进行验收。
2. 验收内容:包括墙板的质量、安装位置、连接方式等。
3. 验收程序: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
六、结论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应用对于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节约资源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只有通过严格的规程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优点,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陈健兵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陈健兵发布时间:2021-11-18T10:40:38.019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23期8月中作者:陈健兵[导读] 现阶段,因为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预制建筑产品有着精致的形式与构件,关键是因为预制建筑的先进施工技术,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是一项新型的施工技术,在减少施工工期,改善施工技术应用实力的时候有着关键的作用,而且在现阶段建筑施工管理中有着很多的技术应用优点。
所以,为让整体建筑施工水平提高,构建优良的建筑施工环境,在创新施工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大力的发展预制装配式技术,对改善建筑施工效率有着关键的理论意义。
4330291970012****4 陈健兵摘要:现阶段,因为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预制建筑产品有着精致的形式与构件,关键是因为预制建筑的先进施工技术,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是一项新型的施工技术,在减少施工工期,改善施工技术应用实力的时候有着关键的作用,而且在现阶段建筑施工管理中有着很多的技术应用优点。
所以,为让整体建筑施工水平提高,构建优良的建筑施工环境,在创新施工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大力的发展预制装配式技术,对改善建筑施工效率有着关键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引言:传统施工建设长周期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而有了彻底的改变,使用劳动力大和质量缺少保证和安全功能低下的问题。
这样能有效的提高建设和工程整体的质量水平,让现代社会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得到满足。
特别是这几年以来,国家高度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这样人们会广泛的接受预制装配式建筑,并发挥出了其所具有的优点。
因此,增强研究预制装配式建筑,这样能有更加成熟的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变成现阶段建筑业中的当务之急。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意义俗称的“拼装房”就是预制装配式建筑,关键使用工业化的方法来建设建筑,首先在工厂预制住宅的建设构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实施拼装建筑建设。
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施工法

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施工法摘要:为了保证预制外挂墙板结构的安装质量,应认识到预制外挂墙板结构的特点以及优势,并能结合建筑外墙建造需要以及标准,制定科学高效的预制外挂墙板结构安装方案。
本文就预制外挂墙板结构建造方案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预制式;外挂墙板;施工现代建筑领域对于项目建造的效率以及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因此在现在项目建造当中出现了预制装配类型的外挂墙板结构。
通过这种墙板结构的运用,能提升建筑整体施工效率,还能在提升建筑质量的降低建筑材料的消耗、避免对建造区域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1预制装配类型外挂墙板建造方式特点1.1预制类型装配墙体结构生产施工概述现代建筑项目当中的预制装配类型的外挂墙板建造方式展现了建筑业和工业生产联合模式的优点,实现了工厂模板生产以及建筑现场安装相结合的形式。
这种装配类型的模板工程属于模块建筑组件,从建筑模块生产到安装的整个流程来看。
首先,需要模板生产工厂能根据项目建造的特点以及具体规格来生产,保证模板的材料强度以及材料特性能满足项目需要。
其次,在完成了工程阶段的模块加工之后,就需要将建筑模块运输到建筑现场进行组装,最终完成项目的整体建造。
在整个阶段中,要能注意模板的拆分设计,既要保证项目组装、安装之后的整体质量,同时也能考虑到模板审查方面的需要,要能协调要两方面的需要。
其次,在开展安装操作的时候,要能注意模板结构的安装顺序,从而保证模板结构在完成组装之后有良好的衔接性以及稳定性。
1.2预制类型外挂墙体特点分析(1)工业化制作预制装配式外挂墙板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与传统的建筑施工相比,预制装配式外挂墙板施工的可控性更好,可以方便工程项目组控制施工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
质量可控传统建筑墙体施工质量难以掌控,预制装配式外挂墙板的质量可以通过设计进行约束。
类似机械设备加工,通过对预制墙板的材质、尺寸、加工工艺提出合理的技术标准,实现制造精确化控制。
进度可控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大大缩减了预制装配式外挂墙板的施工周期,建筑墙体的施工周期仅为传统施工方案的35%。
关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的研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的研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工业化建筑成为了建筑行业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在工业化建筑当中,预制装配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在整个工业化建筑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将会对传统的建筑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文本主要针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标签: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研究随着建筑行业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不断推广和使用,房屋结构等建筑物外墙采用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使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但是对于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节点设计与验算,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定的设计规范与设计经验。
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节点设计问题的研究力度,遵守目前国内先进的预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
1、荷载分析通常情况下,在对混凝土外挂墙板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需要参与主体结构受力,只是承受包括自重、风荷载以及地震作用在内作用于墙板本身的荷载。
因此,在进行节点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足够的承载力来抵抗由外挂墙板传来的所有荷载。
1.1 节点所受自重荷载标准值为了使外挂墙板可以实现自由运动,作用于墙板上的竖向荷载都是由两个节点所承受,在对重力荷载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支撑合理点以及板面形心不重合时所产生的附加荷载进行充分的考虑。
另外,还需要对外挂墙板面层铺装以及预埋铁件对混凝土所产生的附加重量进行充分的考虑。
因此,可以在混凝土容量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提升。
1.2 节点所受荷载标准值预制外挂墙板的面外风荷载是由全部的节点共同承担,在对节点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对外挂墙所承受风荷载合力作用点与支撑合力点不重合所产生的偏心效应进行合理的计算,结合风荷载作用下节点的受力情况,然后对节点在风荷载作用下所受的荷载进行计算。
1.3 节点所受地震作用标准值地震作用需要对预制外挂墙板面外水平地震作用、面内水平地震作用以及面内垂直地震作用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还需要对预制外挂墙板的偏心作用进行深入分析。
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施工工法

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施工工法作者:张珂佳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3期摘要:本文基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施工的特点出发,对此种施工方式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的施工流程,以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在此基础上做好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措施,保证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外挂墙板;施工工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的合理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工程资源的优化利用,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缩短施工周期,并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所产生的压力,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当前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配件的发展相对缓慢,此种情况下,加大力度探讨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施工工法,具有一定重要性。
1 外挂墙板施工的简介1.1 基本情况预制装配式外挂墙板施工具有模块化特征,在明确建筑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运用此种方式能够对建筑开展模块化设计,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将墙体拆分为多个构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简化施工流程,最后在施工现场对墙板进行组装,u、以混凝土浇筑方式对外挂墙板与建筑支撑结构进行有序连接,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预制装配式外挂墙板的安装施工具有一定独特性,为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应当严格按照设计顺序开展各项施工操作,切实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施工质量。
1.2 施工特点(1)工业化制作。
预制装配式外挂墙板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与传统的建筑施工相比,预制装配式外挂墙板施工的可控性更好,可以方便工程项目组控制施工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
(2)标准化操作。
预制装配式外挂墙板的施工利用了计算机数据库,实现了工程量化管理。
除此之外,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施工操作流程化。
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在保证了产品品质的同时,将生产的每道工序进行细化,规范了每道加工工序,保证了加工操作的标准化。
(3)施工质量稳定。
浅析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板安装施工技术

浅析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板安装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工程以其工期短、安全环保、可持续等优点在我国快速发展。
为提高装配式工程的施工精度和质量,本文以外挂式预制装配式墙板为例,对预制墙板的施工与安装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墙板安装1装配式建筑的优势1.1提升建筑质量首先,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必须要严格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关,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够按照标准的要求来执行,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的质量;其次,在整个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当中,还应该做好各个部分的检测工作,只有通过这些检验之后,才可以进一步提升预制构件的性能;最后,还应加强对于预制的原材料以及加工材料的管理与监督,这就会直接地影响到预制的效果和最终的成品是否达标,所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1.2优化空间利用与房屋格局传统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的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在这个基础上,对房屋的布局和结构形式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空间特性,使其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例如,将墙体的高度设置为50m,或者将墙体的厚度设为100mm,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墙体的承重压力,同时还能保证室内的通风良好,提高室内外的温度差,减少热量的散失。
1.3提升施工效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优化,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的支持来实现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全面掌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预制构件的性能和使用的效果得到保障。
在实际的施工中,由于现场环境的影响以及工作人员的不专业性,导致了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要求,因此就会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就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与浪费,所以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发展。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墙板拼接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墙板拼接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而装配式建筑中的墙板拼接技术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墙板拼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探讨。
1. 墙板拼接技术概述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墙板拼接技术起到了连接不同部分、加强结构稳定性和提高整体效果的作用。
墙板拼接技术主要涉及墙板之间的连接方式、连接材料选择和施工方法等方面。
2. 墙板拼接技术发展历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墙板拼接技术也经历了多年演变和改进。
早期的装配式建筑使用传统砌块堆砌墙面,通过粘结剂粘合处理过程存在安全隐患以及耗时较长等弊端。
而随着现代化材料和新型连接方式(如机械连接、螺栓连接等)的引入,墙板拼接技术得到了显著改善。
3. 墙板拼接技术的研究为了提高墙板拼接技术的稳定性和施工效率,许多学者和工程师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中重要的方面包括质量控制、整体设计和连接方式优化等。
3.1 质量控制在墙板拼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追求高品质的连接点和材料材质对于整体施工效果非常重要。
因此,通过严格把关原材料选择、加工制造过程监管和定期检查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墙板拼接的质量。
3.2 整体设计合理设计墙板连接部位结构可以有效增强其稳定性,并减小安全隐患。
通过运用结构分析软件进行力学计算,可以实现更科学、合理的整体设计,并避免不必要的结构失效风险。
3.3 连接方式优化传统装配式建筑中常用的墙板连接方式包括机械连接、钢筋焊接等。
而越来越多的新型连接方式也逐渐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如螺栓连接、榫卯连接等。
通过对各种连接方式的比较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以找到适合不同墙板类型和工程情况的最佳连接方式。
4. 墙板拼接技术的实践案例为了验证墙板拼接技术的可行性和优势,许多试点项目进行了实践。
其中一些项目涵盖住宅、商业和公共建筑等不同领域。
通过实际施工过程中监测数据和施工质量等方面的统计结果,证明了墙板拼接技术在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加快施工速度以及减少资金支出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施工技术研究陈咭扦
发表时间:2020-04-07T10:47:34.5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作者:陈咭扦[导读] 摘要: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多数房屋建筑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能耗高、规模大、效率低、注重外观的美观性,忽略建筑质量,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较大等等。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多数房屋建筑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能耗高、规模大、效率低、注重外观的美观性,忽略建筑质量,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较大等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迫切寻求着转型和升级发展,逐渐形成工业化科技导向。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提高房屋建筑的功效性和实用性,装配式建筑的引入和有效普及能够充分提高
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大大缩短工程施工周期、减少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使用,其技术较为成熟,施工成本较少,具有很强的耐用性,整体施工管理效果突出,在我国建筑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施工技术 1 结构试验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外挂墙板结构设计研究主要为节点受力试验和与主体相互影响研究。
对两层单跨预制装配式框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框架外挂墙板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等抗震性能,墙板与框架共同受力机理,提出了角钢竖向长圆孔的设计构造。
对采用轻骨料外挂墙板结构的恒载、活载等竖向荷载和水平风荷载等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外挂墙板的轴线偏移对主结构内力分布的影响不大。
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合理利用其抗侧能力,可以达到耗散地震能量的效果;优化的连接件主要由一个开有圆孔和长圆孔的角钢、盖板以及高强螺栓组成。
在H型钢梁与矩形钢管柱平齐端板单向螺栓节点承载力性能研究中对条板型外挂板钢结构住宅体系进行了两层模型的振动台试验,试验表明:钢结构建筑轻质砂加气混凝土外墙板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外墙体提供了一定的刚度和强度贡献;外挂墙板与钢结构的连接宜采用有一定变形能力的柔性连接可减轻破坏。
2 PC挂板的科学分类
(1)按连接方式分类。
主要可以分为湿式连接和干式连接两种主要方式。
所谓湿式连接主要是指在进行建筑安装的过程中先安装PC挂板,再将建筑的主体结构与钢筋进行拉连,对这一系列结构进行现浇;所谓干式连接主要是指在在建筑的基本主体结构安装完成之后,在进行PC挂板的吊装,这个过程不需要对结构层进行现浇,只需进行预埋将主要结构进行连接即可。
(2)按板材自身构造分类。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PC挂板分为单层混凝土墙板和夹芯保温墙板两种。
所谓单层混凝土墙板,其主要特征为厚实,能够将内外保温层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兼顾外饰;夹芯保温墙板主要是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保温材料集中在墙体的中间位置,连接所有的保温层共同构成组合型的墙板。
单层混凝土墙板和夹心保温墙板在作用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和独立性,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夹心保温墙板适合天气较为寒冷的地区,安全性较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房屋建筑的保温、防水及装饰的多元化需求。
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与连接件之间所产生的热效应,同时注重对其质量的保护,在选择保温材料时就应当注重耐用性。
3 外观设计
为了充分提高施工效率,实施PC挂板的集中工业建造,大多数生产厂家在进行挂板的制作时都是采用固定不变的模板和模具,统一标准,但是就实际效果而言,其外观的立面仍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同时,建筑立面在进行设计优化时要考虑到房屋建筑的整体性和全局性,不能有较大的出入,遵循标准化的设计宗旨,对PC挂板进行多元化的设计优化。
3.1 PC挂板外观设计规格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干式连接PC挂板可以按照外墙的作用和功能进行明确的划分,具体分为围护板系统和装饰板系统。
对于围护板系统而言,可以根据房屋建筑形式和立面特征细分为整间板体系、横条板体系等等,不同的类型对PC挂板的要求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例如,房屋建筑如果采用横向结构则需要配套相应的横条板体系,将楼层中的开间墙板有针对性地设置为预制构件;当采用竖向结构则需要采用与之配套的竖条板体系,并且将楼层中的多个开间墙板作为预制构件。
同时,也可以根据墙板与窗户洞口之间的关系和距离进行有效的划分,即如果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采用外墙板预留窗洞口的方式则应当采用整间板体系,将一个独立的开间作为标准外墙板;如果建筑设计采用分离式,那么也应当将横向的侧窗板或竖向的左右板作为标准化外墙。
3.2 PC挂板材质设计
在进行建筑PC挂板的设计时如果通过材质进行改革优化则可以逐渐实现挂板外观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例如,可以直接采用预制清水混凝土板充分体现出混凝土的独特性能和灵活的表现力,可以运用涂料直接进行PC挂板的涂抹、也可以运用石材等复合材料进行优化设计。
3.2.1清水混凝土
在具体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利用混凝土自身所具备的形态和颜色,采用相应的形态模具将原有的纹理和走向进行保留完善,以立面的效果进行呈现,通过这样的形式给人们以更为直观自然之感。
同时混凝土本身就具有灵活的表现力,采用不同的混凝土处理方式所呈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例如,背景中关村的动力大厦采用的就是此种模式,运用预制清水混凝土设计制造PC挂板,通过竖向线条和横向线条相结合的方式对窗间板进行优化,呈现出立体的造型,充分体现出了混凝土的作用和价值。
3.2.2其他复合材料
为了体现出房屋建筑的美观性,在进行PC挂板的优化设计时应当有针对性地在模具表面涂抹油漆、石砖或是其他装饰材料。
可以直接在混凝土板上进行涂抹,也可以将混凝土与其他相似的颜色混合在一起,从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墙面效果。
3.3 组合方式
3.3.1同一性重复
在具体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对同一个标准的单元挂板进行统一的规划,向大众呈现出相对立体、简洁的立面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运用单元墙板中的色彩变化、材质选择等等对里面进行错动、变化等等的造型。
这样的统一性重复组合方式相较其他模式更为简单,所需成本较低,但其方式单一,无法全面地满足大众的多元化需求,只能在后期通过精细化设计改良。
3.3.2复合性重复
所谓复合性重复主要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将不同的尺寸、材质的单元进行组合,可以是有规律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对PC挂板进行多元化的组合,更为立体地将房屋建筑进行展示。
4 PC挂板构造节点设计
4.1 连接节点设计
根据连接方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上承式和下承式。
就上承式而言,主要用于墙板自身重量较小的情景,而对于下承式而言则主要用于墙体重量较大的情景。
如果相关人员对整体效果有一定的要求,还可以将PC挂板直接悬挂在其他附件上。
4.2 防水节点设计
在实际施工设计过程中,对于PC挂板防水方面的设计主要是立足于导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堵塞作为辅助。
水平缝防水在结构上主要是按照由外向内,以密封胶、泡沫条、防水胶条、接缝材料作为主要材料,采用高低缝、企口缝的形式,对雨水进行规避。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有良好的适应性,随着其设计研究的深入,应用经验的积累,将逐渐成为应用广泛、技术成熟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陈博珊,张国伟,吴继丰,等.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抗弯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8,45(9):61-65.
[2]马军卫.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8.
[3]李久鹏.工业化住宅外挂墙板耗能减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9.
[4]方一凯,段玮玮,陈咭扦.基于模块化的现代低碳建筑的探讨[J].中国水运,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