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可转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2020年度债券市场发展报告

2020年度债券市场发展报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债市发行量同比大幅提升,债券市场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2021年2月4日2020年度债券市场发展报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债市发行量同比大幅提升,债券市场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刘晓光张岩郝帅一、债券产品发行利率本年度,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以及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背景下,上半年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得到较大改善,助力我国经济修复进程持续推进,下半年货币政策更加稳健,流动性投放也更加注重精准滴灌。
具体来看,央行分别于2020年3月、4月、5月实施三次降准1;并于1月、4月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2;央行通过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和MLF操作利率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进一步下行3,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
此外,央行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综合运用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抵押补充贷款(PSL)、常备借贷便利(SLF)、国库定存等工具提供不同期限流动性,合理安排工具搭配和操作节奏,维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整体来看,1—5月上旬,市场资金面整体较为宽松,进入5月下旬后,随着国内疫情逐渐稳定,各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所好转,央行货币政策开始向常态化回归,资金利率中枢有所上行,本年度市场利率整体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
本年度,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一年期到期收益率整体呈先降后升走势,本年度平均水平(2.16%)较上年(2.57%)下降41个BP。
一年期短融的平均发行利率与一年期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到期收益率的走势大致接近,本年度一年期短融的平均发行利率(3.73%)较上年(4.21%)下降48BP。
本年度,交易所国债三年期、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五年期和七年期到期收1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2020年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对中小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可转债 研究报告

可转债研究报告1. 引言可转债是一种具有债券和股票特性的金融工具。
它是一种特殊的债券,投资者在持有期间可以选择将其转换为发行公司的股票。
本文将通过逐步思考的方式,对可转债进行研究和分析。
2. 可转债的基本特征可转债有以下基本特征:2.1 债券特征可转债作为一种债券,具有以下特征:•有明确的到期日;•提供固定的利息收入;•发行公司承诺按时偿还本息。
2.2 股票特征可转债作为一种股票,具有以下特征:•投资者可以选择将可转债转换为发行公司的股票;•在转换后,投资者将成为发行公司的股东;•投资者可以分享发行公司的盈利和增长。
3. 可转债的投资优势3.1 固定收益可转债在债券期限内提供固定的利息收入,投资者可以在持有期间享受稳定的现金流。
3.2 股票增值潜力与普通债券相比,可转债具有股票增值潜力。
如果发行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投资者选择将可转债转换为股票,可以分享股票的增值收益。
3.3 风险控制相比于普通股票,可转债的风险较低。
即使发行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投资者仍然可以保留债券的价值,并继续享受固定的利息收入。
4. 可转债的投资策略在投资可转债时,以下策略可能对投资者有所帮助:4.1 债券期限选择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和偏好选择不同期限的可转债。
较短期的可转债提供更快的流动性,而较长期的可转债则可能提供更高的利息收入。
4.2 转股条件分析投资者应该对可转债的转股条件进行详细分析。
转股价和转股比例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在转换后获得的股票数量和成本。
4.3 发行公司财务状况评估投资者应该对发行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
了解发行公司的收入、利润和债务水平等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可转债的投资风险。
5. 可转债市场的发展趋势可转债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以下是市场的发展趋势:5.1 发行规模扩大随着投资者对可转债的认可度提高,发行规模逐渐扩大。
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发行可转债来满足资金需求。
5.2 投资者群体多样化可转债市场的投资者群体逐渐多样化。
对可转债市场的趋势

对可转债市场的趋势可转债市场自2008年成立以来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转债是指公司发行的具有固定利率的债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公司股票的一种金融工具。
下面将从可转债市场的发展背景、市场趋势以及投资机会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可转债市场的发展背景来看,可转债的兴起源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
我国资本市场在1990年代实行证券化改革,引入了一系列新的金融工具。
其中,可转债是境内发行的首批创新债券品种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融资需求的增加,可转债市场逐渐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其次,从市场趋势来看,可转债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可转债市场的深化,可转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A股市场共有206只可转债,发行规模超过2.5万亿元。
可转债作为一种折衷的金融工具,既具备债券的稳定性,又具备股票的潜在收益,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
2. 投资者结构逐渐优化:可转债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初期,可转债市场主要由机构投资者主导。
随着风险偏好的提高和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完善,个人投资者逐渐成为可转债市场的主要力量。
这一转变不仅为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流动性和活力,也促使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3. 发行方式和条件不断优化:可转债的发行方式包括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
随着市场的发展,可转债的发行条件逐渐放松,使得更多的企业能够发行可转债融资。
此外,发行条件的优化也提高了可转债的流动性和转股价格的合理性。
4. 转股价格与股票市场关联度增强:可转债的转股价格是决定投资者是否选择行权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过去,由于可转债市场与股票市场的联系较弱,转股价格常常被低估,导致很多可转债未能实现行权。
但随着股票市场的波动增加和投资者的敏感性提高,转股价格与股票市场的关联度逐渐增强,减少了行权风险,提高了可转债的吸引力。
可转债研究报告

可转债研究报告可转债,是指公司发行的具有债券特征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可转债的特点是:在投资者未行使选择权时,债券具有债务的特点,公司需按时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而在投资者行使选择权时,债券具有股权的特点,投资者可以根据一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为公司发行的普通股票。
可转债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有其特定的投资价值和风险。
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下面是对可转债的研究报告。
首先,我们需要对可转债的发行公司进行研究。
这包括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以及发展前景的评估。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了解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潜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调研和了解市场动态,掌握行业发展趋势,评估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
其次,我们需要对可转债的特性进行研究。
可转债的特性包括转股溢价率、转股比例、转股价格、转股期限等。
这些特性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收益和风险。
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市场情况的分析,了解可转债的特性,并基于此进行投资决策。
例如,当转股溢价率较高时,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可转债,以享受较高的固定收益;而当转股比例较低时,投资者可以选择行使选择权,将可转债转换为股票,以享受未来股票上涨带来的收益。
最后,我们需要对市场因素进行研究。
市场因素包括市场利率、市场情绪、流动性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可转债的价格和流动性。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和市场动态,了解市场因素的变化,并基于此进行投资决策。
例如,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转债的价格会下降,投资者可以选择等待,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综上所述,可转债作为一种具有债券和股权特征的金融产品,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和风险。
我们作为投资者,需要对可转债的发行公司、特性和市场因素进行研究,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以把握市场机会,降低投资风险,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
a股可转债历年发行数量

a股可转债历年发行数量自2003年引入中国资本市场以来,A股可转债一直是投资者的重要选择之一。
可转债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转换成股票的债券证券。
本文将探讨A 股可转债的历年发行数量。
截至2021年底,A股已有多家公司发行了可转债。
根据数据统计,自2003年至2020年底,A股共发行了约1800只可转债。
这表明了可转债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受欢迎程度。
在可转债发行数量方面,2006年至2009年是可转债的高峰期。
在这四年中,每年的可转债发行数量都超过了400只。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和监管政策的调整,2010年至2014年期间可转债发行数量锐减,年均发行数量仅为100只左右。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2015年至2017年期间可转债再次经历了一波高峰。
这三年中,可转债发行数量分别为340只、393只和364只,创下了新的高峰。
这也反映了投资者对可转债的持续兴趣和需求。
然而,自2018年以来,A股可转债的发行数量再次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监管机构对于可转债的限制政策,以避免市场的风险和波动。
截至2020年底,可转债的发行数量仅为135只。
尽管数量减少,但可转债的魅力依然存在,吸引了一批具有收益追求的投资者。
总体而言,A股可转债历年的发行数量呈现出波动的态势。
这与政策调整、市场环境和投资者需求密切相关。
然而,无论发行数量如何变化,可转债作为一种既具备债券特性又具备股票潜在回报的投资工具,持续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多样化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者在进行任何投资前应充分了解相关证券投资的风险,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决策。
可转债可行性分析报告

可转债可行性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可转债是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金融工具,具有固定利息和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公司股票的特性。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风险投资的需求增加,可转债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公司和投资者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可转债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优势和潜在风险,以便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可转债的优势1. 融资成本较低相比于发行普通债券或股票,公司发行可转债的融资成本通常较低。
由于可转债具有较高的债务特性,投资者更愿意接受较低的利率,这对于公司来说是一种融资成本的优势。
2. 灵活性强可转债具有灵活的转换特性,投资者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选择将债券转换为公司股票。
这种灵活性既可以吸引股票投资者,也可以吸引债券投资者,扩大了公司的融资渠道。
3. 对公司财务结构有利通过发行可转债,公司可以有效地调整其财务结构,降低负债率,提高资本效率。
这有助于改善公司的信用评级,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公司价值。
三、可转债的风险1. 股价波动风险由于可转债具有转换为股票的特性,其价格受到股价波动的影响较大。
如果公司股价出现大幅波动,可能会影响可转债的价格,使投资者面临较大的风险。
2. 利率上升风险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可转债的固定利率可能会显得较低,从而导致其价格下跌。
投资者需要承担利率上升对可转债价格的影响带来的风险。
3. 转换条件风险部分可转债设定了较高的转换价格或转换比例,这可能使投资者无法获得预期的收益。
投资者需要注意可转债的转换条件,避免转换风险。
四、可转债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可转债作为一种融资工具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未来,可转债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发行规模和品种将不断增加,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选择。
五、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可转债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风险,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公司情况等因素,理性分析风险和收益,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未来,可转债有望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企业融资提供新的渠道。
可转债研究报告

可转债研究报告篇一:可转债专题报告(一):基础研究可转债基础研究一、基本概念(一)可转债定义可转债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具备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其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的固定收益,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的收益。
可转债包含以下两个特征:? 债券特征可转债每年承诺付息,到期后发行公司会在面值之上进行赎回。
可转债通常采用递进利率形式付息,初始票息较低,之后逐年增加,到期赎回时发行人会额外支付一次补偿利率。
由于可转债相比同期限等级的信用债多了一个股票期权,因此可转债平均票息率远低于信用债。
? 股权特征每个可转债都会约定一个转股价,投资者能够按照约定的转股价格,将可转债转换成股票,以分享股票上涨的收益。
例如,A公司发行A转债,面值100元,转股价为5元,那么持有人可以将100元面值的A转债,转换成20股A股票。
假设A股票从5元上涨到10元,则A转债持有人将1张A转债转股后卖出,即可获得200元。
当转债处于转股期时,持有人可以随时转股,A转债的定价也会和股票保持一致,价格在200元左右。
(二)附带条款可转债有以下几种附带条款。
第一,下调转股价的条款。
当可转债的正股长期低于转股价约定的幅度时,可以对转股价进行下调。
以中行转债为例,在发行的募集说明书中对转股价格修正条款有如下规定:在存续期间,当该公司A股股票任意连续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85%时,该公司董事会有权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并提交该公司股东大会表决。
正是基于这样的条款,由于XX年中国银行的股票价格连续15个交易日低于中行转债转股价的85%,即2.92元,所以中国银行在XX年年初提出下调转股价的方案并获(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可转债研究报告)得股东大会的通过,并于XX年3月26日将转股价从3.44元下调到2.99元。
当转股价格下调后,相当于同样100元面值的1张可转债,能够换到更多的股票,这相当于增加了可转债的期权价值。
可转债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F I N A N C I A L M A R K E T金齡•场Convertible Bond M arket:Current Statu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可转债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武志博咐转换公司债券(以卜简称“》丨转债”)是一种内含多种期权的固定收益证券。
历史上,第-只可转债是由美国的R o m e,W a t e r t o w n a n d O g d e n s b u r g R a i l r o a d公台]于1874年发行的,该只可转债的到期时间长达30年,票面利率为7%。
我国的第一只可转愤是由中国宝安集团于1992年11月19日发行的“宝安转偾(125009) ”,自此我国可转侦市场正式拉开了发展序裕。
截至 2020年,我国可转债的融资规模达2428.5亿元,在经历广28年的 发城之后,我国可转债市场已初f t规模,已成长为我国资本市场要的再融资工具之一,为上屮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和行、丨卜.竞>力的提升做出了非常車:要的贞献。
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现状1992年,我国第一只可转侦一“宝安转债”成功发行,融资5亿元。
“宝安转债”的成功发行正式拉开/我国可转侦市场发胰的序裕。
随后五年间,我_并没有再发行新的可转侦,齊 到199X年才又/卩始了新的发行。
f‘j此之后,我国可转侦的发行数量逐年增加,其在再融资市场中的作用也开始逐渐显现。
丨1丨图I 可以#出.在2017年之前,我国i i j•转侦的融资规模并不人:2009 ~2016年可转愤的平均融资规模!(存312.49亿元,最高的2013年也U饤551.31亿元,但在2017年之后,尤其是2019年之后,我W可转侦的融资规模快速匕升,2020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2428_5亿允,远超配股的筹资规模.成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洱融资工具之一。
可转债快速发展的原因在2017年之前,定向增发是上市企业首选的再融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可转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目录
图表目录 (3)
1.市场概况 (4)
1.1.市场回顾 4
1.2.转股溢价率 (6)
1.3.到期收益率(YTM) (7)
1.4.绝对价格 8
2.转债需求与供给 (9)
2.1.转债需求 9
2.2. 供给 (13)
3.转债策略 (16)
图表目录
图 1:上证综指vs 转债指数 (4)
图 2: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 (4)
图 3:转债及其正股涨跌幅 (5)
图 4:加权平均隐含波动率 (5)
图 5:转股溢价率 (6)
图 6:不同平价水平下转股溢价率 (7)
图 7:不同平价转债到期收益率 (8)
图 8:2019 年 11.15 转债收盘价区间分布情况 (8)
图 9:当前转债价格及转股溢价率分布 (9)
图 10:原股东配售比例(%) (9)
图 11:2018 年末及 2019 年发行可转债网上中签率(%) (10)
图 12:转债(含 EB)持仓数额 (11)
图 13:转债(含 EB)持仓比例 (11)
图 14:可转债各机构持仓占比 (12)
图 15:可交债各机构持仓占比 (12)
图 16:债基可转债持仓 (13)
图 17:混基可转债持仓 (13)
图 18:转债发行预案进度统计 (14)
图 19:各行业转债(已通过证监会&发审委)规模占比 (14)
图 20:转债指数 vs 10 年国债收益率 (17)
图 21:股市相对债市性价比 (18)
图 22:5 年企业债 VS 到期收益率 (19)
表 1:转股溢价率分位数 (6)
表 2:不同平价转股溢价率分位数 (7)
表 3:不同平价到期收益率分位数 (7)
表 4:2018 年末及 2019 年网上中签率均值 (10)
表 5:通过发审委或证监会审核的未发行可转债 (15)
报告摘要:
19 年初至今(11 月 15 日),转债市场以上涨为主,期间有数
次回调。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一季度普涨行情较好把握,三季度
行情则较难把握。
分个券来看,2019 年转债市场以上涨为主,下跌
的转债仅有 11 支。
当前转债市场的算术平均转股溢价率为 28.06%,加权平均转股
溢价率是 28.75%,现均处于历史(13 年至今) 50 分位数至 75 分
位数之间。
当前加权平均 YTM 为 0.70%,位于历史 50 分位数
(0.37%)与 75 分位数(1.46%)之间。
从绝对价格来看,当前转债
价格多集中于 110 元以上,平均价格为 110.91 元,整体绝对水平
略高。
自一季度以来,债基转债持仓(绝对规模、相对比率)不断上升,且与2018 年相比有较大程度上升;而混基自 2019 年以来有所下降,
与 2018 年相比,绝对规模有所上升,相对比率下降。
无论从绝对
规模还是占比来看,基金转债持仓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截止 19 年 10 月底待发转债规模约 3592.90 亿元。
分不同阶
段来看:
股东大会通过的约 2017.66 亿元,董事会预案约 338.64 亿元,发审委通过的约 459.54 亿元,通过证监会核准的约 777.07 亿元。
待发转债行业分布较为分散,其中银行类转债待发规模最大。
对于
转债市场而言,我们并不认为供给会对市场造成太大影响,转债需
求弹性较大,关键问题还是在于转债标的的资质(基本面)和表现。
转债市场很好的体现了转债投资的贝塔特性。
多数时候,转债
估值并没有那么重要。
当前时点转债估值处于历史中位数(偏高)水平,我们认为估值不是转债市场的主要矛盾,未来转债市场表现更多取决于正股走势。
2020 年股票市场机会仍存,结构性分化或将继续。
在风格演绎上可能跟 2019 年有所不同。
同时我们看好债券,转债重在择券。
展望 2020 年,我们认为可以关注以下一些机会:一是关注正股基本面较好的个券,如雨虹转债、海尔转债、顺丰转债等,如遇回调可积极布局;二是周期类标的,当前估值较低,如汽车(新泉转债、文灿转债)、轻工(顾家转债)等;三是积极参与优质新券打新。
作为底仓配置的大盘转债,建议关注苏银转债、光大转债、招路转债等标的。
对于科技类转债,我们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一方面相关转债标的同正股相比估值较高,买转债不如买股票;另一方面 TMT 类股票估值并不便宜。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失速、业绩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