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合集下载

2010年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索引号:530000-011596-20110510-0004生成日期:2011-5-10 15:13:29关键字: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2011年5月9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省委、省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省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近三十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复查验收、数据汇总等任务。

现将人口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及人口分布全省总人口为4596.6万人。

16个州、市的人口分布为:人口数(万人)昆明市643.2曲靖市585.5玉溪市230.4保山市250.6昭通市521.3丽江市124.5普洱市254.3临沧市243.0楚雄彝族自治州268.4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450.1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351.8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13.4大理白族自治州345.6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21.1怒江傈僳族自治州53.4迪庆藏族自治州40.0二、人口增长全省普查实际登记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287.9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08.7万人,增长7.20%。

平均每年增加30.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0%。

三、家庭户人口全省普查实际登记家庭户1235.5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357.0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5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3人减少了0.20人。

四、性别构成全省普查实际登记的人口中,男性为2385.0万人,占总人口的51.89%;女性为2211.6万人,占总人口的48.11%。

总人口性别比为107.84(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11下降了2.27。

五、年龄构成全省普查实际登记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952.8万人,占总人口的20.73%;15-59岁的人口为3135.1万人,占总人口的68.20%;60岁及以上人口为508.7万人,占总人口的11.0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0.6万人,占总人口的7.63%。

乐清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乐清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乐清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信息来源:乐清市统计局发布时间:2011-5-12 浏览次数:2304乐清市统计局(2011年5月12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1]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我市人口普查主要阶段工作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2]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138.93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16.2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2.65万人,增长19.48%,年平均增长率为1.80%。

其中乐清市外流入人口48.6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5.04%。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45.9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6.99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6人减少0.60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4万人,占52.07%;女性人口为66.59万人,占47.9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8.64,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65基本持平。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1.59万人,占15.54%;15-59岁人口为102.08万人,占73.47%;60岁及以上人口为15.26万人,占10.9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50万人,占7.56%。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3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8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28个百分点。

五、受教育程度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2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89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15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70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11年6月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广西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普查登记的常住人口与总人口全自治区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4602.66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489.37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13.29万人,增长2.52%,年平均增长为0.25%。

全自治区总人口为5159.46万人。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744.20万人相比,十年间共增加415.26万人,增长8.75%,年平均增长为0.84%。

比“四普”到“五普”十年间年平均增长1.08%下降0.24个百分点。

二、家庭户人口全自治区普查登记的常住人口中,家庭户1315.1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397.32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81人减少0.47人。

三、性别构成全自治区普查登记的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92.62万人,占51.98%;女性人口为2210.04万人,占48.02%。

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2.68下降为108.26。

四、年龄构成全自治区普查登记的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99.14万人,占21.71%;15-59岁人口为2999.84万人,占65.18%;60岁及以上人口为603.68万人,占13.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25.32万人,占9.2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5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10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4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12个百分点。

1103-浙江省温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103-浙江省温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温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温州市统计局(2011年5月9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1]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我市人口普查主要阶段工作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2]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912.2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55.80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56.41万人,增长20.69%,年平均增长率为1.90%。

其中市外流入人口284.2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1.16%。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91.0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804.0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5人减少0.59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79.74万人,占52.59%;女性人口为432.47万人,占47.41%。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72下降为110.93。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0.53万人,占14.31%;15-59岁人口为680.92万人,占74.6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0.76万人,占11.0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9.54万人,占7.6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8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7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31个百分点。

五、受教育程度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5.0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5.04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34.44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67.99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温州公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全市常住人口达912.21万人

温州公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全市常住人口达912.21万人

5月9日上午,温州市公布了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温州地区的统计数据。

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相比,十年间,温州市人口信息出现了较多变化。

一、常住人口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显示,温州市常住人口为912.2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755.80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56.41万人,增长20.69%,年平均增长率为1.90%。

其中市外流入人口284.2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1.16%。

二、家庭户规模温州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91.0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804.0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5人减少0.59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79.74万人,占52.59%;女性人口为432.47万人,占47.47%。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72下降为110.93。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0.53万人,占总人口的14.31%,比2000年下降5.4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为680.92万人,占74.64%,比2000年上升4.8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0.76万人,占11.05%,比2000年上升0.7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为69.54万人,占7.62%,比2000年上升0.31个百分点。

五、受教育程度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5.0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5.04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味334.44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67.99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305人上升为712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9190人上升为1261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212人上升为36663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8732人下降为29379人。

浙江省各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浙江省各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2000年杭州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杭州统计信息网2002-7-29 11:16:56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市于2000年11月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

在市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市6万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主要数据的手工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及人口增长全市普查登记总人口为687.80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和现役军人,下同),同杭州市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583.21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04.59万人,增长17.93%;平均每年增加10.1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61%。

二、人口地区分布及人口密度全市人口密度为414人/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人口为450.22万人,人口密度为1467人/平方公里;五县(市)总人口为237.58万人,人口密度为176人/平方公里。

市辖十三个区、县(市)的总人口及人口密度如下:上城区33.50万人,人口密度为18508人/平方公里;下城区41.24万人,人口密度为13329人/平方公里;江干区56.53万人,人口密度为2689人/平方公里;其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6.36万人,人口密度为607人/平方公里;拱墅区42.92万人,人口密度为4892人/平方公里;西湖区59.33万人,人口密度为2260人/平方公里;滨江区11.59万人,人口密度为1581人/平方公里;萧山区123.33万人,人口密度为1060人/平方公里;余杭区81.78万人,人口密度为669人/平方公里;桐庐县37.79万人,人口密度为212人/平方公里;淳安县38.22万人,人口密度为86人/平方公里;建德市47.30万人,人口密度为200人/平方公里;富阳市62.84万人,人口密度为348人/平方公里;临安市51.43万人,人口密度为165人/平方公里。

贵州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贵州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贵州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贵州省统计局2011年5月10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全省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省常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3]为34746468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5247695人[4]相比,十年共减少501227人,减少1.42%。

年平均递减0.14%。

二、人口自然变动根据普查登记结果,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省常住人口中的出生人口为485195人、出生率为13.96‰,死亡人口为227553人、死亡率为6.55‰、自然增长人口为257642人、自然增长率为7.41‰。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了6.63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0.98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5.65个千分点。

三、家庭户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 10389579户,家庭户人口为3366067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4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74人减少0.5人。

四、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7951451人,占51.66%;女性人口为16795017人,占48.34%。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10.02下降为106.89。

五、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764581人,占25.22%;15-64岁人口为 23004671人,占66.21%;65岁及以上人口为2977216人,占8.57%。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9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3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6个百分点。

浙江各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浙江各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温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字体:[ 大中小] 日期:2011-05-10 08:29:10 浏览次数:2115 来源:“中国温州”政府门户网站温州市统计局(2011年5月9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1]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我市人口普查主要阶段工作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2]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912.2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55.80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56.41万人,增长20.69%,年平均增长率为1.90%。

其中市外流入人口284.2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1.16%。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91.0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804.0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5人减少0.59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79.74万人,占52.59%;女性人口为432.47万人,占47.41%。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72下降为110.93。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0.53万人,占14.31%;15-59岁人口为680.92万人,占74.6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0.76万人,占11.0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9.54万人,占7.6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8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7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31个百分点。

五、受教育程度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5.0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5.04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34.44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67.99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清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信息来源:乐清市统计局发布时间:2011-5-12 浏览次数:2304
乐清市统计局
(2011年5月12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1]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我市人口普查主要阶段工作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2]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138.93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16.2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2.65万人,增长19.48%,年平均增长率为1.80%。

其中乐清市外流入人口48.6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5.04%。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45.9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6.99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6人减少0.60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4万人,占52.07%;女性人口为66.59万人,占47.9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8.64,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65基本持平。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1.59万人,占15.54%;15-59岁人口为102.08万人,占73.47%;60岁及以上人口为15.26万人,占10.9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50万人,占7.56%。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3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8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28个百分点。

五、受教育程度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2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89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15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70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127人上升为6642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0350人上升为1431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4287人上升为36814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6442人下降为28572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8.53万人,文盲率[5]为6.1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80%相比,下降1.66个百分点。

六、人口地区分布
地区常住人口数
(万人)
比重[6](%)
2000年2010年
合计138.93100100
乐成镇23.7415.1217.09大荆镇 5.32 4.60 3.83仙溪镇 1.45 1.64 1.04湖雾镇 1.24 1.330.89雁荡镇 4.17 3.93 3.00芙蓉镇 2.58 1.96 1.85清江镇 3.49 2.51 2.51南塘镇 1.94 1.57 1.40虹桥镇15.6710.7411.28南岳镇 1.56 1.45 1.12蒲岐镇 2.67 2.53 1.92淡溪镇 3.20 1.97 2.30石帆镇 4.38 2.56 3.15白石镇 3.50 2.86 2.52柳市镇21.9413.8715.79北白象镇15.6310.2011.25象阳镇 4.27 2.69 3.07翁垟镇 5.69 4.24 4.09磐石镇 2.11 1.51 1.52七里港镇 2.78 1.82 2.00黄华镇 3.65 2.81 2.63智仁乡0.93 1.090.67
镇安乡0.570.720.41福溪乡0.190.310.14双峰乡 1.42 1.46 1.02龙西乡0.520.710.37雁湖乡0.820.690.59岭底乡0.500.570.36四都乡0.870.800.63天成乡 1.96 1.43 1.41城北乡0.180.310.13
注释:
[1] 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
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2]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3]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
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
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不包括长期居住在我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
人员。

[4]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 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6] 指各乡镇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