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合集下载

中国城市353城市人口排名-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中国城市353城市人口排名-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346.68 345.60 341.62 338.63 336.92 335.14 334.08 333.46 331.81 329.03 328.38 326.25 325.26 324.94 323.58 323.12 320.55 316.40 313.92 312.65 312.09 311.34 311.03 309.24 307.97 306.75 304.46 298.76 295.30 295.05 293.57 290.45 289.35 288.22 288.11 287.37 286.66 285.12 282.66 282.20 280.59 280.48 280.11 279.87 277.85 274.86 271.77 269.86 268.40 267.89 266.98
94.63 93.24 92.04 89.87 86.69 83.44 77.09 72.55 72.40 68.91 68.54 67.57 62.27 60.33 57.24 54.56 53.74 53.40 53.29 52.56 51.16 48.93 48.32 46.72 46.41 45.89 44.37 44.17 42.79 40.83 40.00 39.10 37.84 32.05 28.46 27.33 25.69 25.67 23.19 23.13 22.38 20.12 18.17 17.41 16.79 14.67 10.41 7.61
上 饶 市 洛阳市 毕节地区 昆明市 无锡市 南充市 黄冈市 遵义市 信阳市 台州市 揭阳市 曲靖市 茂名市 聊城市 常德市 新乡市 合肥市 荆州市 六安市 德州市 襄阳市 泰安市 玉林市 岳阳市 达州市 宜 春 市 绥化市 汕头市 齐齐哈尔市 金华市 宿州市 安庆市 渭南市 昭通市 永州市 安阳市 运城市 南昌市 绍兴市 平顶山市 咸阳市 亳州市 孝感市 吉安市 漳州市 淮安市 桂林市 怀化市 九江市 宿迁市 开封市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 (1)1.1年龄构成............................................................................................................................. 1 1.2教育程度............................................................................................................................. 2 二、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 . (2)2.1各省常住人口及城市化率 ................................................................................................. 2 2.2各省人口教育程度及年龄、性别结构 ............................................................................. 4 2.3各省常住人口地区分布 .. (7)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内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总人数1339724852人。

2000年到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1.1年龄构成0-14, 16.60%15-59, 70.14%60-64, 4.39%65以上, 8.87%0-1415-5960-6465以上图1:年龄段比例图1.2教育程度二、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2.1各省常住人口及城市化率大学, 9.64%高中, 15.15%初中, 41.88%小学, 28.92%文盲, 4.41%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盲图2:教育程度构成比例图2.2各省人口教育程度及年龄、性别结构2.3各省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单位万人)注:北京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

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2-02-28 09:19 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四川省统计局2011年5月6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全省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机器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全省常住人口[3]为8041820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8329093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2872735人,减少3.45%。

年平均减少0. 35%。

全省登记的户籍人口[4]为89981705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25802326户,家庭户人口为7620665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2人减少0.37人。

三、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0830945人,占50.77%;女性人口为39587 255人,占49.2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 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98下降为103.14。

四、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644450人,占16.97%;15-64岁人口为57966205人,占72.08%;65岁及以上人口为8807545人,占10.95%。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6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50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5510249人,占93.9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907951人,占6.10%。

第六次人口普查后全国339个地级以上市人口排名

第六次人口普查后全国339个地级以上市人口排名

3665.90
34467
5092
9000.00
85993
12703
9510.91
91822
13564
1955.84
19057
2815
3401.00
33462
4943
2400.00
23906
3531
5515.76
56367
8327
2342.20
25529
3771
2925.57
32071
4738
3090.90
嘉兴市 红河州 宜宾市 扬州市 江门市 吉林市 连云港市 廊坊市 张家口市 赤峰市 衡水市 贵阳市 临汾市 益阳市 许昌市 梅州市 泸州市 太原市 贵港市 宜昌市 喀什地区 滁州市 肇庆市 抚州市 巢湖市 株洲市 娄底市 柳州市 湘潭市 滨州市 枣庄市 吕梁市 宝鸡市 内江市 清远市 资阳市 鞍山市 兰州市 德阳市 濮阳市 焦作市 厦门市 文山州 黔东南州 承德市 百色市 大理州 汉中市 四平市 河池市 榆林市 十堰市 长治市 大同市 恩施州 巴中市
600.85 2120.37 5758.00 827.82 862.30 908.76 1092.23 2415.12 1008.99 1005.50 1492.09 1606.51 1491.60 1181.45 2702.50 837.10 676.10 1657.82 1538.30 2051.70 835.82 1539.36 819.20 870.00 733.40 1203.25 852.60 2094.70 650.30 988.11 801.42 379.62 767.01 1311.30 827.00 2207.11 2782.74 1312.10 1098.70 512.78 800.67 720.53 1400.71 1345.07 1108.63 674.92 1032.06 1015.21 930.22 2002.58 960.20 1729.90 2976.70 1081.80 784.19 2866.75

第六次人口普查后全国339个地级以上市GDP总量排名

第六次人口普查后全国339个地级以上市GDP总量排名

25529
3771
2321.20
35441
5235
2296.00
51003
7534
2266.26
31215
4611
2207.99
49509
7314
2207.11
43770
6466
2203.00
30880
4562
2200.00
60342
8914
53 云01 54 浙07 55 闽02 56 鲁09 57 冀06 58 苏12 59 苏11 60 豫13 61 鲁10 62 蒙01 63 粤12 64 吉02 65 桂01 66 晋01 67 陕08 68 粤09 69 鲁14 70 鲁15 71 鲁16 72 粤13 73 鄂04 74 湘06 75 鄂05 76 粤16 77 湘07 78 湘04 79 粤15 80 闽06 81 鲁04 82 苏08 83 冀10 84 豫10 85 豫04 86 豫05 87 新01 88 浙05 89 湘02 90 桂02 91 豫08 92 豫16 93 冀05 94 粤04 95 粤03 96 豫07 97 蒙05 98 鲁17 99 苏07 100 豫14 101 贵01 102 赣07 103 粤18 104 桂03 105 皖12 106 吉07 107 甘01 108 陕04
109 豫15 110 湘10 111 蒙06 112 粤17 113 豫17 114 赣04 115 鲁11 116 苏13 117 粤20 118 云03 119 辽08 120 闽08 121 皖16 122 陕03 123 闽04 124 冀07 125 川06 126 蒙03 127 冀03 128 豫02 129 辽11 130 川05 131 晋04 132 辽07 133 贵03 134 赣11 135 湘03 136 晋10 137 新12 138 辽04 139 陕06 140 冀08 141 豫12 142 川13 143 赣09 144 鄂10 145 辽05 146 黑02 147 晋11 148 鄂09 149 桂09 150 川11 151 晋08 152 川15 153 闽03 154 皖10 155 陕05 156 鄂08 157 吉03 158 川21 159 冀11 160 黑10 161 豫09 162 湘11 163 晋07 164 宁01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西南四省)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西南四省)

人口
地区
人口
地区 天柱县 锦屏县 剑河县 台江县 黎平县 榕江县 从江县 雷山县 麻江县 丹寨县 黔南州 铜仁地区 黔西南州
人口 26.4 15.5 18.1 11.2 39.1 28.6 29.1 11.7 16.8 12.2 323.1 309.2 280.6
说明: 1、本表中统计人口使用单位:人,显示单位:万元。 2、四川眉山市总人口数据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眉 山市所辖各县的人口数非六普数据,来自其它渠道。 3、云南迪庆州所辖县的人口数据暂无来源。 4、贵州黔南、铜仁、黔西南各州所辖县的人口数据暂 无来源。
地区 甘洛县 宁南县 喜德县 布拖县 普格县 金阳县 木里县 阿坝州 汶川县 茂县 小金县 若尔盖县 九寨沟县 松潘县 金川县 阿坝县 黑水县 马尔康县 理县 红原县 壤塘县 甘孜州 康定县 泸定县 德格县 石渠县 九龙县 甘孜县 丹巴县 道孚县 理塘县 巴塘县 雅江县 白玉县 新龙县 炉霍县 色达县 稻城县 乡城县 得荣县
西南四省(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地区 四川省 成都市 金牛区 武侯区 成华区 青羊区 锦江区 高新区 双流县 郫县 温江区 新津县 彭州市 金堂县 新都区 崇州市 都江堰市 邛崃市 龙泉驿区 大邑县 青白江区 蒲江县 德阳市 中江县 旌阳区 罗江县 广汉市 绵竹市 什邡市 绵阳市 三台县 江油市 涪城区 盐亭县 游仙区 安县 梓潼县 北川县 平武县 广元市 苍溪县 剑阁县 利州区 元坝区 朝天区 旺苍县 青川县 巴中市 巴州区 平昌县 通江县 南江县 达州市 渠县 通川区 达县 宣汉县 大竹县 开江县 万源市 南充市 南部县 仪陇县 人口 地区 人口 8041.8 四川(续) 1404.8 120.1 108.4 93.9 82.8 69.0 55.3 115.9 75.6 45.7 30.2 76.3 71.7 77.6 66.1 65.8 61.3 76.7 50.2 38.2 24.0 361.6 118.7 73.5 21.2 59.1 47.8 41.3 461.4 104.2 76.2 86.7 41.7 48.9 36.7 30.2 19.7 17.1 248.4 55.9 45.8 51.6 16.8 17.4 38.6 22.2 328.4 112.7 86.3 68.7 60.7 546.8 115.6 47.8 111.1 100.7 87.7 43.1 40.8 627.9 93.0 93.0 泸州(续) 古蔺县 叙永县 江阳区 纳溪区 龙马潭区 宜宾市 翠屏区 宜宾县 高县 江安县 珙县 兴文县 长宁县 南溪县 筠连县 屏山县 乐山市 市中区 犍为县 峨眉山市 夹江县 井研县 五通桥区 沐川县 沙湾区 马边县 峨边县 金口河区 眉山市 仁寿县 东坡区 洪雅县 彭山县 青神县 丹棱县 雅安市 雨城区 汉源县 名山县 荥经县 天全县 石棉县 芦山县 宝兴县 攀枝花市 东区 西区 仁和区 米易县 盐边县 凉山州 西昌市 德昌县 会理县 会东县 冕宁县 盐源县 越西县 昭觉县 雷波县 美姑县 71.3 58.4 57.5 45.1 34.5 447.2 83.6 81.3 41.1 40.0 38.0 37.7 34.0 33.6 32.9 25.0 323.6 66.3 43.4 43.7 33.8 28.2 31.2 21.7 18.7 17.7 13.9 4.9 295.1 129.5 77.0 30.0 28.6 16.0 14.0 150.7 35.6 32.4 25.6 14.8 13.4 12.4 10.9 5.6 121.4 36.4 16.3 26.0 21.9 20.8 453.3 71.2 21.4 43.0 36.3 35.1 35.0 27.0 25.2 22.4 22.2 地区 云南省 昆明市 五华区 西山区 官渡区 盘龙区 安宁市 晋宁县 呈贡县 石林县 宜良县 嵩明县 富民县 禄劝县 寻甸县 东川区 曲靖市 麒麟区 马龙县 沾益县 富源县 会泽县 宣威市 陆良县 师宗县 罗平县 玉溪市 红塔区 澄江县 江川县 华宁县 通海县 易门县 峨山县 新平县 元江县 楚雄州 楚雄市 禄丰县 双柏县 牟定县 南华县 姚安县 大姚县 永仁县 元谋县 武定县 大理州 大理市 巍山县 南涧县 弥渡县 祥云县 宾川县 鹤庆县 剑川县 洱源县 漾濞县 云龙县 永平县 红河州 蒙自县 泸西县 人口 地区 人口 4596.6 云南(续) 643.2 85.6 75.4 85.3 81.0 34.1 28.4 31.1 24.6 41.9 28.7 14.6 39.6 45.7 27.2 585.5 74.1 18.5 43.1 72.3 90.8 130.3 62.2 39.2 55.0 230.4 49.5 16.9 28.1 21.5 30.1 17.7 16.3 28.5 21.7 268.4 58.9 42.3 16.0 20.9 23.6 19.8 27.3 10.9 21.6 27.2 345.6 65.2 30.4 21.2 31.3 45.6 34.9 25.5 17.0 26.8 10.2 20.0 17.5 450.1 41.7 40.1 德宏州 瑞丽市 芒市 梁河县 盈江县 陇川县 临沧市 临翔区 凤庆县 云县 永德县 镇康县 双江县 耿马县 沧源县 普洱市 思茅区 宁洱县 墨江县 景东县 景谷县 镇沅县 江城县 孟连县 澜沧县 西盟县 版纳州 景洪市 勐海县 勐腊县 昭通市 昭阳区 鲁甸县 巧家县 盐津县 大关县 永善县 绥江县 镇雄县 彝良县 威信县 水富县 迪庆州 121.1 18.1 39.0 15.4 30.5 18.2 243.0 32.4 45.8 44.9 37.0 17.6 17.7 29.6 17.9 254.3 29.7 18.6 36.1 36.0 29.2 20.9 12.2 13.6 49.2 9.1 113.4 52.0 33.2 28.2 521.4 78.8 39.1 51.6 37.0 26.3 39.4 15.3 132.8 52.2 38.6 10.2 40.0 地区 重庆市 一小时经济圈 渝中区 大渡口区 江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北碚区 渝北区 巴南区 万盛区 双桥区 涪陵区 长寿区 江津区 合川区 永川区 南川区 綦江县 潼南县 铜梁县 大足县 荣昌县 璧山县 渝东北翼 万州区 梁平县 城口县 丰都县 垫江县 忠县 开县 云阳县 奉节县 巫山县 巫溪县 渝东南翼 黔江区 武隆县 石柱县 秀山县 酉阳县 彭水县 人口 2884.6 1764.5 63.0 30.1 73.8 100.0 108.4 76.0 68.0 134.5 91.9 25.6 5.0 106.7 77.0 123.3 129.3 102.5 53.4 80.1 64.0 60.0 67.1 66.1 58.6 836.5 156.3 68.8 19.3 64.9 70.5 75.1 116.0 91.3 83.4 49.5 41.4 283.6 44.5 35.1 41.5 50.2 57.8 54.5 地区 贵州省 贵阳市 南明区 云岩区 花溪区 乌当区 白云区 小河区 开阳县 息烽县 修文县 清镇市 遵义市 红花岗区 汇川区 桐梓县 仁怀市 遵义县 绥阳县 正安县 道真县 务川县 凤冈县 湄潭县 余庆县 习水县 赤水市 安顺市 西秀区 平坝县 普定县 镇宁县 关岭县 紫云县 六盘水市 钟山区 六枝 盘县 水城 毕节地区 兴义市 兴仁县 普安县 晴隆县 贞丰县 望谟县 册亨县 安龙县 毕节市 大方县 黔西县 金沙县 织金县 纳雍县 威宁县 赫章县 黔东南州 凯里市 黄平县 施秉县 三惠县 镇远县 岑巩县 人口 3474.6 432.5 83.0 95.8 36.0 37.7 26.5 24.8 35.8 21.3 24.9 46.7 612.7 65.7 43.8 52.2 54.6 94.4 38.0 38.9 24.4 32.2 31.3 37.7 23.5 52.3 23.7 229.7 76.5 29.8 37.8 28.4 30.2 27.0 285.1 61.7 49.5 103.5 70.4 653.6 78.4 41.8 25.4 24.7 30.4 25.2 19.0 35.7 113.7 77.6 69.6 56.1 78.4 67.0 126.4 64.9 348.1 47.9 26.3 13.0 15.6 20.4 16.2

成都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对策

成都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对策

成都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对策摘要成都,西部的最大的城市,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步,成都的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

成都市的人口出现了多年的持续增长,老年人口持续增加,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空巢化的趋势,人口老龄化的压力空前巨大,本文针对目前的成都人口老龄化形势,对如何应对老龄化提出积极的应对方式和建议.关键词成都市成都市人口增长老龄化应对策略引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强,势必对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针对人口老龄化现象,应有针对的提出策略。

成都市的人口发展现状成都,简称“蓉”,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级区域中心城市(西南),1993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综合实力西部第一。

成都市位于中国华西地区的东部,西南地区最大平原---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水系发达,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成都市拥有2600多年的建城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成都市行政辖区几经调整,面积由29.9平方公里扩大到1.21万平方公里。

1952年撤消成都县,部分划归成都市郊区。

1953年后,相继建立了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和一个区级办事处(黄田坝)。

1976年将温江地区的双流县、金堂县划入成都市管辖。

1983年5月,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温江地区10个县并入成都市。

199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进行区划调整,五区划为七区。

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又将原新都县、温江县撤县设区,形成今天9区4市(县级市)6县的格局,即: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

根据成都市统计局和成都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成都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二号)》显示,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普查登记,成都市的常住人口约为1404.7万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124.4万人相比,十年间共增加了280.3万人,增长24.93%,年平均增长2.25%。

成都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成都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成都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2011年05月13日09:16:46四川新闻网成都市统计局成都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5月13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成都市政府和各区(市)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14047625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124427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803353人,增长24.93%。

年平均增长2.25%。

全市户籍人口为11426985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4547109户,家庭户人口为1235445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7人减少0.35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138723人,占50.82%;女性人口为6908902人,占49.18%。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57下降为103.33 。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536850人,占10.94%;15-64岁人口为11146427 人,占79.35%;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64348人,占9.71%。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7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75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3920686人,占99.1%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6939人,占0.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增加了0.36个百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成都市:
全市常住人口:人
户籍人口:人
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户人口:2.72人
学历: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
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10.94%
15~64人,占79.35%
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9.71%
高新区:
常住人口:553425人
户籍人口:327193人
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
家庭户人口:39514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67人
青羊区:
常住人口:828140人
户籍人口:561471人??
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
家庭户人口:68402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54人武侯区:
常住人口:1083806人
户籍人口:812114人
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8人锦江区:
常住人口:690422人
户籍人口:420705人
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
家庭户人口:58871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2人金牛区:
常住人口:1200776人
户籍人口:710030人
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
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57人成华区:
常住人口:938785人
户籍人口:641275人
常住人口家庭:322754户
家庭户人口:85481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5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