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结合4Y模式降低早产儿PICC堵管率
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PICC置管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PICC置管护理中的效果评价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长期治疗需要静脉输入的难题。
PICC置管护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感染风险、导管堵塞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护理管理中,PDCA(Plan-Do-Check-Act,计划-执行-检查-反馈)循环是一种经典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不断循环执行、检查和改进,以达到持续提升质量的目的。
在PICC置管护理中,引入PDCA护理管理,可以帮助护士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研究旨在评价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PICC置管护理中的效果,探讨其对护理质量的提升和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为临床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护理管理策略。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期望能为推动护理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做出积极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价PDCA护理管理在PICC置管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探讨其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
通过分析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深入了解其在具体护理场景下的具体效果与实施步骤。
通过对PICC置管护理中PDCA循环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客观地评价PDCA护理管理在护理实践中的实际效果,并为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
借此研究也可以凸显PDCA护理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优势,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强调PDCA护理管理对PICC置管护理的重要性,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以期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护理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2. 正文2.1 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PDCA(Plan-Do-Check-Act)循环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医疗护理管理。
PDCA在降低PICC置管堵管发生的应用

PDCA在降低PICC置管堵管发生的应用摘要:目的在降低PICC导管堵管发生中实行PDCA循环管理,提高PICC导管的使用价值,减少患者的痛苦。
方法运用PDCA循环,对2019年前半年PICC堵管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逐一改进。
结果通过半年的持续改进,于2019年7月至今未发生过PICC堵管。
结论PDCA循环能显著降低PICC堵管的发生。
关键词:PDCA循环;PICC;堵管;护理措施PDCA循环是由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过程构成,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Deming提出的,所以又称为“戴明环”[1]。
PDCA 循环是指在一切管理活动中,为了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包括总结)等工作程序的循环过程。
PDCA循环的特点是:第一,遵循循环往复的原则;第二,从纵向看涵盖了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3个环节;第三,从横向看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通过质量计划指标使环环相连,上一级管理循环是下一级管理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管理循环又是对上一级管理循环的具体保证(见图1);第四,从零开始,呈阶梯状不断循环,上阶段终点即为新循环的起点,螺旋上升[2]。
PICC以其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上已被广泛使用,为患者提供无痛性输液通道,能够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3],避免因外周输液造成药液性外渗、坏死带来的法律纠纷。
但是各种原因造成PICC堵管,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还会因此带来医疗纠纷。
1、资料1.1统计我科2019年1月-2019年6月PICC堵管发生数量及其堵管原因。
2、方法2.1 计划阶段2.1.1 堵管数据统计,统计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我科PICC置管人数为16例,堵管发生数量为6例,分别为碳酸氢钠与葡萄糖酸钙反应性堵管,血栓性堵管,咪达唑仑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反应性堵管,咪达唑仑注射液与丙戊酸钠注射液反应性堵管(见表1)。
运用FOCUS-PDCA降低早产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质量管理实践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23期V ol.4, No.23, 2019158运用FOCUS-PDCA降低早产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质量管理实践闫利平,魏丽,王婷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 315800)【摘要】目的 运用戴明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降低早产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方法 以我院NICU2017年使用PICC的早产儿为改进对象,应用FOCUS-PDCA的9个步骤进行早产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持续质量改进,并对改进前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经过持续质量改进后,2017年我院早产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0‰,较2016年的3.05‰,大幅度降低,(P=0.039)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FOCUS-PDCA是降低早产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有效质量管理工具。
【关键词】早产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FOCUS-PDCA;持续质量改进【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3.158.01如何控制并降低早产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减少患儿痛苦和改善预后,已成为NICU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戴明循环(FOCUS-PDCA)是管理学中的一个管理工具,共包括9个步骤。
我院NICU通过FOCUS-PDCA降低早产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为前后对照研究。
选取本科室2016年使用PICC置管的早产儿为改进前组,选取2017年使用PICC置管的早产儿为改进后组,排除出生时有宫内感染或血流感染的患儿。
1.2 方法采用F O C U S-P D C A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PDCA模式对PICC置管新生儿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影响

PDCA模式对PICC置管新生儿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影响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儿需要接受PICC(外周静脉导管)置管治疗。
PICC置管对新生儿的治疗和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新生儿非计划拔管情况屡见不鲜。
非计划拔管不仅给新生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亦浪费了医疗资源,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PDCA模式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在医疗质量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PDCA模式对PICC置管新生儿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PDCA模式的基本原理PDCA模式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
具体而言,PDCA模式的实施步骤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计划:明确目标、确定方法、建立计划;2. 实施:按计划执行、收集数据;3. 检查:比较执行结果和预期目标;4. 行动:采取措施,纠正差错,提出改进方案。
PDCA模式强调持续改进和不断反思,通过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PDCA模式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新生儿PICC置管是一项复杂的治疗工作,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医护人员的协同配合。
在PICC置管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不严密的监测以及不规范的护理均可能导致非计划拔管的发生。
为了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许多医疗机构开始尝试应用PDCA模式进行管理。
在“计划”阶段,医疗机构首先明确了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目标,制定了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护理流程,明确了责任人和具体的工作任务。
在“实施”阶段,医护人员按照规定的操作规范和护理流程进行工作,并持续收集相关数据。
在“检查”阶段,医疗机构对执行结果和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行动”阶段,医疗机构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对操作规范和护理流程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降低PICC非计划拔管率PDCA

监测指标 PICC 非计划拔管率
计算公式:PICC 非计划拔管例数/PICC 总置管例数×100%=PICC 非计划拔管率(%) 指标定义 PICC 非计划拔管定义:PICC 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
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或指根据病情需要仍需 PICC 给药,但因某种因素不得不拔除 PICC。 目标值 2017 年 7-12 月 PICC 非计划拔管率下降至 2.5% 以内
差距。
日)。
1、本项目截止日期为 2017.12.31,依据目前监测指标趋势,预期能够达成目标值,将住院患者 PICC 非计划拔管率下降至 2.5%以内。 2、制定 PICC 非计划拔管处理流程
3、不同型号、不同状态下 PICC 标准固定方式 ACTION
巴德固定方式
优力捷固定方式
PICC 穿刺点渗液固定方式
1、指定一名专科护士建立“浙人医 PICC 团队”的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导管自护知识,对 PICC 非计划拔管预防进行专题推送,制作 PICC 图示化宣教手册,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宣教方式。置管 后 24 小时由专科护士至患者床边进行 IPAD 宣教,患者及家属也可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获得宣 教内容,引起患者对 PICC 自护的重视,预防导管意外滑脱。
现况数值 2016 年 1-6 月 P析
真因验证
PLAN
Why
What
How
When
Where Who
1、患者自行发现敷贴异常 时能及时维护
建立“浙人医 PICC 团队” 微信公众号;制作图示化宣
2016.6.1
患者自护 能力低下
2、患者知晓如何穿脱衣 物、置管后活动等知识,
4、将 PICC 常规固定方式、改良固定方式规范化、图示化;建立小组指导式工作模式,对存疑的 科室现场指导。
FOUCS-PDCA在降低PICC导管堵塞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FOUCS-PDCA在降低PICC导管堵塞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发布时间:2023-02-22T08:56:34.762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31期作者:杨美[导读] FOUCS-PDCA在PICC导管护理管理的应用成效显著,可有效降低PICC导管堵塞率,提高患者PICC导管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美吉安县人民医院江西吉安343100 【摘要】目的探究FOUCS-PDCA在降低PICC导管堵塞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为降低PICC导管堵塞率,医院肿瘤科于2021年10月起实施了FOUCS-PDCA专项改进。
随机抽取为80名行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FOUCS-PDCA专项改进(2021年7-9月)和实施后(2021年10-12月),各抽取40名患者。
比较实施前后患者PICC导管堵塞率、PICC导管满意度和舒适度情况的差异。
结果实施FOUCS-PDCA专项改进后,患者的PICC导管堵塞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PICC导管满意度和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
结论 FOUCS-PDCA在PICC导管护理管理的应用成效显著,可有效降低PICC导管堵塞率,提高患者PICC导管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FOUCS-PDCA;专项改进;PICC;导管堵塞率;满意度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主要经上肢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导管的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PICC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尤其是肿瘤的治疗。
但长期留置PICC,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机械性静脉炎等感染并发症,其中导管堵塞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影响疾病治疗效果,而且拔管重新穿刺会增加患者痛苦[2]。
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PICC导管堵塞率成为目前护理人员关注的重点。
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PICC置管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PICC置管护理中的效果评价1. 引言1.1 背景介绍PICC(经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PICC置管能够有效提供静脉通道,用于输液、给药、血液透析等治疗操作,但其留置期间容易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
如何有效管理和护理PICC置管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PDCA(Plan-Do-Check-Act)循环是一种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循环往复的四个过程来实现持续改进。
在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以帮助护士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将PDCA循环应用于PICC置管护理中,有助于规范护理操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PDCA循环在PICC置管护理中的实陨增效果评价,为护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提高PICC置管护理质量。
通过对PDCA循环在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影响、实施过程、价值以及存在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以期为护理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PICC置管护理中的效果。
具体包括通过引入PDCA循环,改进PICC置管护理的质量,提高护理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该研究,可以深入了解PDCA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为PICC置管护理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并对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研究分析,进一步挖掘PDCA循环在PICC置管护理中的潜在作用机制,为未来护理管理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理论支持。
通过评价PDCA循环在PICC置管护理中的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护理管理水平与质量的不断提升。
1.3 研究意义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PICC置管护理中的效果评价,对于提升医院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护理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PDCA护理管理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应用

PDCA护理管理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应用作者:刘青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9年第03期[摘要]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新生儿PICC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新生儿PICC护理过程中实施PDCA管理模式,选择实施前30例(2016年8月—2017年1月)PICC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选择实施后30例( 2017年7月—2018年1月)PICC新生儿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PICC留置时间及PICC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對照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43.3%,研究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ICC留置时间为(29.7±6.4)d,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为(21.4±4.2)d,研究组PICC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ICC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PICC护理满意度为85.0%,研究组PICC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PPDCA护理管理模式能够减少新生儿PICC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PICC;PDCA;新生儿;护理质量[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1(c)-0064-03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是危重症患者及特殊药物静脉用药的有效技术手段,由于中心静脉相对血流量较大,血流速度较快,有利于血管内药物浓度的迅速降低,不仅能够避免反复的外周静脉穿刺的机械损伤,也能够避免药物对外周血管壁的化学损伤。
近年来在危重症新生儿输液中应用较多,新生儿由于血管及外周组织脆弱,免疫力相对较低,PICC 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1]。
该院收治的新生儿PICC护理过程中采用PDCA护理管理工具提高护理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he c o nt i nu ou s i mp r ov e me nt o f nur s i ng q u a l i t y .
Ke y wo r d s PDCA ; 4 Y m od e l ; pr e ma t ur e i n f a n t s; PI CC ; bl o c ka g e
c a u s e i n a t ot a l o f 4 0 p r e ma t u r e i nf a nt s r e c e i v e d PI CC c a t h e t e r .PD CA c i r c ul a t i on c om bi n e d w i t h 4 Y m od e 1
i nf a nt s i n o bs e r v a t i o n gr o up, t h e n t o c o mp a r e t he di f f e r e n c e be t we e n b ot h g r ou ps .Re s u l t s : The PI CC bl oc ka g e
全科护理 2 0 1 5年 8月 第 l 3 卷第 2 4期 ( 总第 3 6 9 期)
・
论 著 ・
P DC A结合 4 Y 模 式 降低 早 产 儿 P I C C堵 管 率
周沽 玉 。 毕荣 华 , 刘 娣
摘要 : [ 目的 ] 探 讨应 用 P D C A循环结合 4 Y 模 式 降低 早 产 儿 经 外周 静 脉 置 入 中 心 静 脉 导 管 ( P I C C ) 堵 管 的 效 果 。[ 方' a2 成立 P I C C
whi c h i nc l u de d pl a n i n p l a c e, r e s p on s i b i l i t y i n p l a c e, c he c k i n pl a c s e d i n 40 p r e ma t u r e
CA c om bi ne d wi t h 4 Y mo de l c a n s i g ni f i c a n t l y r e du c e PI CC bl o c ka g e r a t e i n p r e ma t ur e i nf a nt s, a n d wi l l r e a l i z e
Zh o u J i e y u , Bi R o n g h u a , L i u Di ( Th e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J i a n g s u Un i v e r s i t y, J i a n g s u 2 1 2 0 0 1 Ch i n a )
改进。
关键词 : P DC A; 4 Y模 式 ; 早产儿 ; 经 外 周静 脉 置入 中心 静 脉 导 管 ; 堵 管
PD CA c o mb i n e d wi t h 4 Y mo d e l f o r r e du c i ng PI CC b l o c ka g e r a t e j n p r e ma t ur e i n f a nt s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7 2
文献标识码 : A
r a t e i n pr e ma t ur e i n f a n t s . Me t h o d s: Th e c or e t e a m o f PI CC w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e n t o a n a l y z e t he PI CC bl oc ka g e
核 心 团队 , 将 4 O例 P I C C置 管早 产 儿 中 出现 堵 管 的 原 因进 行 分 析 , 采用 P D C A循 环结合计划到位、 责任到位 、 检查到位 、 激励 到位 的
4 Y方 法, 运用于 4 O例 P I C C观 察 组 早 产 儿 , 比较 两 组之 间 的 差 异 。[ 结 果] 前 后 两组 早 产 儿 P I C C堵 管 率 从 2 5 降低 到 5 ,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 结 论] 运 用P D C A结 合 4 Y管 理 模 式 对 早 产 儿 P I C C堵 管 进 行 研 究 , 堵 管率 明显 降低 , 实现质 量 的持 续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 To p r o b e i n t o t h e e f f e c t o f PDCA c o mb i n e d wi t h 4 Y mo d e 1 t o r e d u c e t h e P I CC b l o c k a g e
r a t e wa s de c r e a s e d f r o m 2 5
t o 5 , a nd t h e di f f e r e n c e w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n i f i c a nt( P< 0 .0 5) . Co n c l u s i o n: 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