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picc堵管的处理措施

picc堵管的处理措施picc堵管是指由于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管路内部的血栓形成或外部的压迫等原因,导致PICC管路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
这种情况发生时,需要采取一些处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picc堵管的处理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1. 确认管路是否堵塞首先,需要确认管路是否真的堵塞。
如果PICC管路无法使用,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例如管路脱落或者插入不当。
因此,在处理之前,需要先确认管路是否真的堵塞。
2. 给予溶栓治疗如果确认管路内部有血栓形成,可以采用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通过注射溶栓药物来溶解血栓,恢复管路的通畅。
但是,溶栓治疗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不能过度使用,否则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3. 进行机械性清除如果血栓过大或者溶栓治疗无效,可以采用机械性清除。
机械性清除是通过插入导丝或者导管进行清除,可以有效地清除血栓,并恢复管路的通畅。
但是,机械性清除需要高超的技术和经验,否则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4. 给予抗凝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以给予抗凝治疗来预防血栓再次形成。
抗凝治疗可以通过注射肝素或者口服华法林等药物来实现。
但是,在给予抗凝治疗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5. 更换PICC管路如果以上治疗方法均无效,可以考虑更换PICC管路。
更换PICC管路需要注意消毒和穿刺技术,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picc堵管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在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定期更换PICC管路、加强患者宣教等方式来预防picc堵管的发生。
PICC堵管原因及解决方案

PICC堵管原因及解决方案PICC堵管:顾名思义就是PICC官腔堵塞,其表现为输液治疗过程不畅,液体不滴,回抽负压过大抽不动,抽不到回血等都是官腔堵塞的表现。
(一)冲管不及时①工作太忙了,未想起来冲管②不知道PICC输液过程中也需要冲管解决方案:加强培训,提高PICC堵管的警觉性,下达医嘱,遵医嘱执行,按时冲管。
冲管时机如下:①间断输液及每次输液(血)前,及治疗结束后。
②输液(血)治疗过程中,输注黏稠、高渗、中药制剂、抗生素等对血管刺激较大的液体后连续输注的药液不相容时,应在两种药物输注之间进行冲管,以免产生沉淀堵塞导管。
③连续输液过程中谨记也需要冲洗管腔。
(二)冲管剂量、方法不对①冲管液的剂量不够,②冲管的手法不对解决方案:①冲管液的剂量至少为管腔容积的2倍以上③冲管手法脉冲式冲管(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造成小漩涡加强冲管效果,避免药物刺激局部血管,达到真正冲管的目的。
(三)脂肪乳等脂性药物堵管、甘露醇结晶堵管、两种药物接触后的反应性堵管等(统称药物导致堵管)解决方案:①脂肪乳等脂性药物容易发生沉淀性堵管,选择使用输液泵正压泵入药物,并且谨记定时脉冲式冲管。
②甘露醇结晶堵管,在使用甘露醇前需要严格检查使用的药物有无结晶的出现,在冬季使用甘露醇最好可以温箱恒温保存。
③两种容易出现反应的药物使用的过程中,两种药物中间,必须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一定要冲洗干净。
(四)接头松懈、三通断裂、输液管路断裂等等,导致的血液流出,堵塞管腔。
解决方案:①使用高质量的输液用品②定时检查维护,避免接头松懈(五)患者高凝状态解决方案:遵医嘱使用抗凝剂,以及选择适宜的封管液:封管浓度:PICC/CVC可用0〜10U/ml的肝素溶液封管。
根据PORT导管的结构选择封管液的种类,可用100U/ml的肝素溶液封管。
封管方式采用正压封管。
(六)置管肢体活动不当解决方案:遵医嘱进行PICC置管肢体的康复锻炼。
解决PICC堵管的常用方案①若三向瓣膜的PICC导管接头堵塞给予及时更换接头②若为官腔内堵塞,进行评估判断后进行溶栓治疗③若PICC管道无留置的必要性,应当每日评估尽早拔除,若溶栓失败,那么只能忍痛拔管。
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田爱运
近年来,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因其具有避免外周 静脉的反复穿刺、留置时间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为治疗提供了
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留置过程中, 导管堵塞是PICC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堵管原因
1、肿瘤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手术和化疗后 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等反应,使其
护理对策: 选择专业PICC小组人员为患者置管,条件允许的可在B超引导下左定位穿刺, 争取一次性穿刺成功。PICC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以3~6个月为宜,留置时间越 久,血栓形成越多,堵管率越高。
患者带管出院时,分发PICC出院健康宣教但,24H开通绿色电话通道,随时 为患者提供专业维护指导,出院后可到就近的医院定期进行换药冲管。尽 量不在PICC导管处抽血。对于年龄偏大、血粘稠度高的患者,特别是肺癌 患者,每2d冲管一次,并嘱器清淡饮食、多饮水可稀释血液。当患者频繁 呕吐、剧烈咳嗽等,应进行预防性冲封管一次。经常巡视病房,及时接瓶 或封管,同时嘱咐患者发现回血时及时通知护士。、
护理对策: 加强健康宣教,避免PICC一侧手臂过度屈曲、活动、提重物,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受压,发现导管内有 回血时,应及时报告护理人员予及时冲管,经常巡视患者,每班进行交接班,及时发现输液速度减慢或不 滴、导管扭曲、打折时应及时将导管理直、固定并冲管。 合理安排换药时间,贴膜松动时及时更换。根据导管接头大小旋转合适的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每班确认接 头的紧密性,尽量使用可来福接头,减少血液回流。
5、每次输液完毕及化疗间歇期的每周, 用20ml的注射器抽吸10~15ml的肝素稀释 液以脉冲式正式封管。
6、嘱患者在置管侧肢体出现酸胀、疼痛等不 适感觉时应及时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PICC药物性堵管原因分析与处理

PICC药物性堵管原因分析与处理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背景介绍 (2)1.2 研究意义 (3)1.3 文献综述 (4)二、PICC药物性堵管原因分析 (5)2.1 药物本身的因素 (6)2.1.1 药物的化学性质 (7)2.1.2 药物的刺激性 (8)2.2 患者因素 (8)2.2.1 血液凝固性 (10)2.2.2 个体差异 (11)2.2.3 心理因素 (12)2.3 治疗操作因素 (14)2.3.1 导管选择不当 (15)2.3.2 导管位置不佳 (16)2.3.3 正确的冲管方法未掌握 (16)2.4 置管后护理因素 (17)2.4.1 患者活动过度 (18)2.4.2 护士操作不规范 (18)2.4.3 患者未按时维护导管 (19)三、PICC药物性堵管的处理方法 (20)3.1 药物溶栓法 (21)3.2 静脉滴注法 (22)3.3 聚合物凝胶清除法 (23)3.4 超声波溶栓法 (24)3.5 小切口切开取栓法 (24)四、预防措施 (25)4.1 合理选择药物 (26)4.2 提高患者依从性 (27)4.3 规范操作流程 (28)4.4 加强置管后的护理 (28)五、结论 (29)一、内容简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性堵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在临床实践中,PICC已成为治疗肿瘤患者化疗、营养支持等重要治疗手段,然而药物性堵管问题日益凸显,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严重困扰。
药物性堵管通常由多种因素导致,如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导管类型与材质、输液速度控制不当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
不同原因引起的堵管表现和处理方法各异,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得当,可能导致导管失效、患者疼痛甚至危及生命。
对PICC药物性堵管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和处理策略,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剖析药物性堵管的成因,探讨其临床表现,并针对不同原因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以期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由肘部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
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老年患者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且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中,可作为输液、抽血、输血及化疗途径,有利于保护患者外周血管,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但同时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导管堵塞是中心静脉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原因分析1.1冲封管方法不正确对新护士的PICC培训欠到位,对并发症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护士对脉冲与正压的作用与目的未能理解,在培训时重视理论传授,缺乏实际操作指导,理论与实际不能很好结合。
1.2导管接头松动、脱落导致堵管特别是夜班和中班时间段关灯给病人休息,对病人关注度相对降低;对持续微泵推注的固定方法不合理,病人翻身时或烦躁不安时,牵拉输液导管易导致接头松动和脱出。
1.3血液高凝状态恶性肿瘤患者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间接活化凝血系统,致血液成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
当连接管脱出和输液完毕未及时冲管和接药时导致血液返流引起管道堵塞。
1.4静脉血流缓慢PICC置管后血管通路变窄;重症病人在床上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压迫置管肢体或担心导管脱出不敢动,以上原因均可导致血液流动缓慢,使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发生率增加。
1.5药物性堵管输注配伍禁忌药物和容易形成沉积的药物溶液后可立即发生阻塞,脂肪乳剂易在导管内沉淀引起管腔变狭、阻塞,发生阻塞的几率比其它任何液体都高[3];中成药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导致药液浑浊、沉淀。
1.6手臂过度活动由于部分患者治疗时间长,因此进行活动时间较少,大部分时间属于卧床休息当中,病人容易产生不适感,在床上进行活动未注意使手臂进行过度弯曲造成导管堵塞。
如何判断是否堵管表现为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静脉推注时阻力大或无法推注,抽不出回血。
导管堵塞还可表现为穿刺部位渗液,置管肢体局部潮红、肿胀,远端可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若堵塞导管的血凝块脱落发生栓塞,可使受累部位组织或器官缺血、功能减退,甚至组织坏死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PICC导管堵塞的预防及处理

血凝性堵塞的预防
• 导管末端位置应保持正确 • 正压封管 • 脉冲冲管 • 严格遵守正确的冲管液、冲管容量以及冲管频率
的规定 • 尽量减少可能导致胸腔内压力增加的活动 • 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
导管堵塞的处理
• 处理:
–检查导管是否打折、脱出,病人体位是否恰当。 –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正确 –用10ml注射器缓慢回抽,血凝块是否能抽出(不可用
暴力推注清除凝块,可致导管破裂或栓塞)。 –酌情拔管 –利用特殊技术冲洗导管使导管再通(需医生与病人/家
属商定,分析利与弊)
堵塞导管的再通
堵塞原因:血凝 堵塞程度:
不完全 表现:输液速度减慢,但是仍可入液 处理:速度减慢的初期
—— 及时用生理盐水脉冲方式冲管
脉冲冲管无法缓解 —— 5000u/ml脲激酶,注入1ml,保留
1. 堵塞严重的导管可能不能注入2ml尿激酶。 2. 如果感觉阻力太强, 不能注入尿激酶,应考虑使用
负压方式 3. 重复灌注尿激酶应视病人血小板情况而定
1) 血小板>20,000/mm3,4小时内如需重复灌注,需将溶 液再稀释3倍
2) 血小板<20,000/mm3 ,4小时内仅灌注1次 3) 灌注总量不超过15,000单位
• 注射泵总是高压报警 • 可以看到导管内有沉淀物 • 在输入不相容药物后突然发生的堵塞或阻力增加 • 缓慢加重的堵塞通常提示脂类物质沉积
非血凝型导管堵塞的预防
• 选择适宜的器材: • 给以充分、正确的导管冲洗 • 置入后行胸片检查,确认导管有无打折、盘绕或其他受
损迹象 • 定期复查胸片
机械性堵管的应对
机械性堵管原因
夹断综合症
导管在锁骨,第一肋和 锁骨韧带间的压力
PICC置管后的导管堵塞原因和护理干预方法

PICC引言硬化的血管、营养贫乏的组织、长时间静置、局部感染等因素都容易导致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外周插入中央静脉导管)置管后导管堵塞发生,给患者的医疗护理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
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发生原因1.1 血液凝块血凝块是导致PICC 导管堵塞的一大原因,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导管内外血液流速差异所导致的,在导管内部,血流速度会增快,而在导管外部,则会受到肢体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而减缓。
当血液在导管内部流速增快时,就会易于发生凝聚,导致血凝块的形成。
1.2 营养贫乏的组织由于导管直接插入中央静脉血管,相对于外周动脉血管,在存活组织上产生的影响程度更大,而一旦组织缺氧、营养不良,就容易导致血凝块的生长。
1.3 长时间静置这是导致PICC 导管堵塞的常见原因之一,导管长时间不动的状态会导致整个导管内血液的流动减缓,也会导致血液中的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成分残留在导管内,这也会增加产生血凝块发生的概率。
1.4 局部感染患者的体内细菌波动可以导致PICC 导管的堵塞。
在导管周围存在感染灶时,组织炎症会影响导管周围的血液流动,导致血液减缓并沉淀,进一步诱导血管内凝块的形成。
二、护理干预2.1 导管清洗PICC 在置入后,每次使用结束后都需要清洗,以保持导管畅通。
清洗的时候,应将导管的两个孔口分开使用两个注射器,通过将清洗液注入导管,可以清除其中的血块等污物。
2.2 维持导管通畅要保持导管通畅,有以下几点:2.2.1 定时排气定时排气,可以将管道内的空气排出,保持导管开放,护士或医生应该根据临床需要定期排气。
2.2.2 倒腾导管护士将导管依次朝一侧和另一侧倒腾,可以使导管内存在的血凝块或者气泡等顺利排出管道,从而减少导管堵塞的发生。
2.2.3 滴注抗凝剂为了减轻导管内凝血,护士或医生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滴注少量的抗凝剂。
PICC堵管原因分析及防范

PICC堵管原因分析及防范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常见的静脉导管,广泛用于医院的临床护理中。
然而,PICC堵管是其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患者的医疗困扰和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对PICC堵管的原因进行充分的分析和防范措施的实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PICC堵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血流堵塞:PICC导管中的血液流动缓慢或中断是导致堵管的主要原因。
造成血流堵塞的原因包括:血小板聚集、血浆凝血、血液凝固和导管内腔附着物的形成等。
防范措施:定期冲洗导管内腔,保持血液流畅;根据不同情况考虑适当的抗凝治疗;注意导管处的清洁,防止感染。
2.导管内壁附着:导管内壁的附着物也是导致PICC堵管的原因之一、导管使用时间长了,附着物的积聚会导致堵塞。
防范措施:定期更换导管;定期检查导管内腔,如有附着物应及时清除;注意导管处的清洁。
3.弯曲或扭折:导管在患者体内可能会发生弯曲或扭折,导致血流受阻。
防范措施:在导管固定时应避免过度张力和弯曲;定期检查导管是否有变形,及时调整或更换导管。
4.导管插入部位感染:PICC导管插入部位的感染会导致周围组织水肿和渗出,形成血流堵塞的一个常见原因。
防范措施:严格按照消毒规范操作;导管插入部位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导管插入部位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5.过度使用:不合理的过度使用也是导致堵塞的原因之一、过度使用导致导管使用寿命过长,增加了堵塞的风险。
防范措施:合理使用导管,根据需要及时更换导管;定期检查导管的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防范PICC堵管的措施:1.权威规范操作: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权威规范操作,正确插入和管理导管,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导管外观和内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如血流缓慢、颜色异常等。
3.定期冲洗:定期冲洗导管内腔,保持血液流畅,防止血流堵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输液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防止发生药物浑浊、沉淀致导管栓塞;对 输注黏滞性较高的液体及血制品和抽血后, 要强调彻底冲管。 (5)每次输液完毕及化疗间歇期的每周, 用20 ml的注射器抽吸10~15 ml的肝素稀释 液以脉冲式正压封管。
• (6)嘱患者在臵管侧肢体出现酸胀、疼痛等不适 感觉时应及时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 处理方法 (1)先仔细检查导管外露部分有无打折、扭曲及 长度,若遇有阻力不见回血,切不可用暴力、导丝 或冲管来清除凝块,以免使导管损伤、破裂或造成 栓塞,可用肝素钠稀释液10ml抽吸使导管畅通。
• 3)操作方法不正确:停止输液特别是高渗 静脉内营养液时,未及时用足量生理盐水 或肝素稀释液封管或者化疗间歇期未执行 每周维护管道1次。 (4)患者的强迫体位或导管不在上腔静脉, 使其回血发生率增高。
导管的维护和预防
•
(1)臵管时穿刺动作轻柔、准确,送管时不要过 快过猛,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穿刺成功后立 即用肝素封管,预防管腔内血栓形成。 (2)嘱患者臵管侧肢体适度活动,避免臵管侧肢 体做过度外展、旋转运动,使导管随肢体运动的增 加而产生对血管内壁的机械性刺激,导致导管堵 塞。 (3)在输液及睡眠时避免长时间压迫臵管侧肢体 旧的沉积物 时,可在无菌操作原则下穿刺处换药,再 用戴有无菌手套的食指与拇指指腹来回的 捏搓,使其分裂成细小微粒后利用负压反 复回抽至注射器内达到再通。
• (3)溶栓 去除肝素帽,改用三通接头,一 端连空注射器,另一端连接装有含溶栓剂 的注射器(一般为尿激酶或肝素液)。首 先使导管通向空注射器,将注射器活塞回抽 形成真空后关闭注射器通道,接通导管与另 一支注射器,利用负压将溶栓剂进入导管。
• 保留10min后打开三通回抽,如见回血,则回 吸3 ml血弃掉,再用生理盐水冲管或重复 几次生理盐水冲洗后封管。
• 特殊的堵管形式:
•
一扇只能向里开的门、、、、、、
• 小结 导管堵塞的护理重在预防,加强护理人员 的知识培训,做好导管的维护,合理使用 导管,将会很大程度上减少PICC导管堵塞 的发生率,充分发挥其优势,更好的为临 床服务!
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 近年来,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臵管术 (PICC),因其具有避免外周静脉的反复 穿刺、留臵时间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为治疗提供了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在临 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留臵过程中, 导管堵塞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
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
•
(1)肿瘤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手术和化疗后引 起患者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等反应,使其自主 活动时间减少,卧床休息时间增多,血液流动缓 慢,致血液淤滞,易引起导管堵塞。 (2)导管长期臵于静脉中,对血管壁上皮细胞造 成机械性刺激,使血管内皮损伤,留臵的导管作 为体内异物不利于血液回流,引起局部血管反应 性炎症,有利于血栓形成,易引起导管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