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检测专题静电场单元测试提高篇
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 静电场及其应用测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 静电场及其应用测试卷(提升篇)(Word 版 含解析)一、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 的半圆形光滑绝缘轨道ABC ,A 、C 两点为轨道的最高点,B 点为最低点,圆心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 1的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2的带电小球从轨道A 处无初速度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小球运动到B 2gR B .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gC .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电势能减少mgRD .小球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mg +k 122q q R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A.带电小球q 2在半圆光滑轨道上运动时,库仑力不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则:212B mgR mv =解得:2B v gR 故A 正确;B.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2v a g R==故B 错误;C.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库仑力不做功,电势能不变,故C 错误;D.小球到达B 点时,受到重力mg 、库仑力F 和支持力F N ,由圆周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得:2122BN q q v F mg k m R R--=解得:1223N q q F mg kR=+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在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1223q q mg kR + 方向竖直向下,故D 正确.2.如图所示,带电量为Q 的正点电荷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绝缘斜面底端C 点,斜面上有A 、B 、D 三点,A 和C 相距为L ,B 为AC 中点,D 为A 、B 的中点。
现将一带电小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当带电小球运动到B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带电小球在A 点处的加速度大小为4g,静电力常量为k 。
则( )A .小球从A 到B 的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在D 点 B .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g C .BD 之间的电势差U BD 大于DA 之间的电势差U DA D .AB 之间的电势差U AB =kQ L【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 .带电小球在A 点时,有2sin A Qqmg kma L θ-= 当小球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有'2sin 0Qqmg θkL -= 联立上式解得'22L L =所以速度最大的位置不在中点D 位置,A 错误; B .带电小球在A 点时,有2sin A Qqmg kma L θ-= 带电小球在B 点时,有2sin 2BQq k mg θma L -=()联立上式解得2B g a =B 正确;C .根据正电荷的电场分布可知,B 点更靠近点电荷,所以BD 段的平均场强大小大于AD 段的平均场强,根据U Ed =可知,BD 之间的电势差U BD 大于DA 之间的电势差U DA ,C 正确;D .由A 点到B 点,根据动能定理得sin 02AB Lmg θqU ⋅+= 由2sin A Qqmg kma L θ-=可得 214Qq mg k L= 联立上式解得AB kQU L=-D 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检测(提高,Word版含解析)一、必修第3册静电场及其应用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1.A、B是两个电荷量都是Q的点电荷,相距l,AB连线中点为O。
现将另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放置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距O为x的C处(图甲)。
(1)若此时q所受的静电力为F1,试求F1的大小。
(2)若A的电荷量变为﹣Q,其他条件都不变(图乙),此时q所受的静电力大小为F2,求F2的大小。
(3)为使F2大于F1,l和x的大小应满足什么关系?【答案】223(())2lx+223(())2lx+(3) 2l x>【解析】【详解】(1)设q为正电荷,在C点,A、B两电荷对q产生的电场力大小相同,为:22)4(A BkQqF Flx==+方向分别为由A指向C和由B指向C,如图:故C 处的电场力大小为:F 1=2F A sinθ方向由O 指向C 。
其中:224sin l x θ=+所以:3122224()kQqxF l x =+ (2)若A 的电荷量变为-Q ,其他条件都不变,则C 处q 受到的电场力:F 2=2F A cosθ其中:2224l cos l x θ=+所以:22223(4)kQqlF l x +=方向由B 指向A 。
(3)为使F 2大于F 1,则:22223(4)kQql F l x +=>3122224()kQqxF l x =+ 即:l >2x2.一个质量m =30g ,带电量为-1.7×10-8C 的半径极小的小球,用丝线悬挂在某匀强的电场中,电场线水平.当小球静止时,测得悬线与竖直方向成30o ,求该电场的电场强的大小和方向?【答案】7110/E N C =⨯,水平向右 【解析】 【分析】 【详解】小球在电场中受重力、电场力、拉力三个力,合力为零,则知电场力的方向水平向左,而小球带负电,电场强度的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反,所以匀强电场场强方向水平向右.由图,根据平衡条件得tan30qE mg =︒得tan 30mg E q︒=代入解得7110/E N C =⨯3.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的直角点A 处固定一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绝缘小球。
人教版高中物理 静电场及其应用精选试卷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静电场及其应用精选试卷检测(提高,Word版含解析)一、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y轴上固定有两个电荷量相等的带正电的点电荷,且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
某同学利用电场的叠加原理分析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x轴)上必定有两个场强最强的点A、'A,该同学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又在此基础上作了下面的推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A.若两个点电荷的位置不变,但电荷量加倍,则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B.如图(1),若保持两个点电荷的距离不变、并绕原点O旋转90°后对称的固定在z轴上,则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C.如图(2),若在yoz平面内固定一个均匀带正电圆环,圆环的圆心在原点O。
直径与(1)图两点电荷距离相等,则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D.如图(3),若在yoz平面内固定一个均匀带正电薄圆板,圆板的圆心在原点O,直径与(1)图两点电荷距离相等,则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答案】ABC【解析】【分析】【详解】A.可以将每个点电荷(2q)看作放在同一位置的两个相同的点电荷(q),既然上下两个点电荷(q)的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两组点电荷叠加起来的合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当然还是在A、A'两位置,选项A正确;B.由对称性可知,保持两个点电荷的距离不变、并绕原点O旋转90°后对称的固定在z轴上,则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选项B正确;C.由AB可知,在yOz平面内将两点电荷绕O点旋转到任意位置,或者将两点电荷电荷量任意增加同等倍数,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都在A、A'两位置,那么把带电圆环等分成一些小段,则关于O点对称的任意两小段的合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还在A、A'两位置,所有这些小段对称叠加的结果,合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当然还在A、A'两位置,选项C正确;D.如同C选项,将薄圆板相对O点对称的分割成一些小块,除了最外一圈上关于O点对称的小段间距还是和原来一样外,靠内的对称小块间距都小于原来的值,这些对称小块的合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就不再在A、A'两位置,则整个圆板的合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当然也就不再在A、A'两位置,选项D错误。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静电场》单元测试题

P 点射
A.落在 A 、 B 、C 三处的小球分别是带正电、不带电 和带负电的
B.三小球在该电场中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
aA< aB< aC
C.三小球从进入电场至落到下板所用的时间相等
马鸣风萧萧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
D.三小球到达下板时动能的大小关系是
EKC< EKB < EKA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 ** 整理制作)
一 选择题:
《静电场》单元测试题
1.如图所示, P、Q 是两个电量相等的正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 是 O,A 、 B 是中垂线上的两点, OA < OB,用 EA、EB、UA、U B 分别 表示 A 、 B 两点的场强和电势,则
C. C 球的加速度为 g
D. A、 B 有共同的加速度 g+(qE/8m ) 二 填空题:
10.一带电粒子质量为 m,电量为 q,以初速度 v 跟水平方向成 450 角斜向上进入匀强
电场区域,能使粒子沿直线运动的匀强电场的最小电场强度是
。
11.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平面上有 A 、 B 两个点电荷相距无 穷远。 A 的质量为 m,且静止; B 的质量为 4m,且以速度 v 正对着
a和 c
A. F1
B. F2
C. F3
D. F4
3.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边长为 L 的正方形区域处在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 正方形一边平行。 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 的小球由某一边的中点, 以垂直于该边的水平初 速 v0 进入该正方形区域。当小球再次运动到该正方形区域的边缘时,具有的动能可能是
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试卷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试卷检测(提高,Word 版 含解析)一、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一均匀带负电的半球壳,球心为O 点,AB 为其对称轴,平面L 垂直AB 把半球壳分为左右两部分,L 与AB 相交于M 点,对称轴AB 上的N 点和M 点关于O 点对称,已知一均匀带电球壳内部任一点的电场强度为零;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点电荷q 在距离其为r 处的电势为φ=kqr(q 的正负对应φ的正负)。
假设左侧部分在M 点的电场强度为E 1,电势为φ1;右侧部分在M 点的电场强度为E 2,电势为φ2;整个半球壳在M 点的电场强度为E 3,在N 点的电场强度为E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左右两部分的表面积相等,有12E E >,12ϕϕ>B .若左右两部分的表面积相等,有12E E <,12ϕϕ<C .不论左右两部分的表面积是否相等,总有12E E >,34E E =D .只有左右两部分的表面积相等,才有12E E >,34E E =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设想将右侧半球补充完整,右侧半球在M 点的电场强度向右,因完整均匀带电球壳内部任一点的电场强度为零,可推知左侧半球在M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左,根据对称性和矢量叠加原则可知,E 1方向水平向左,E 2方向水平向右,左侧部分在M 点产生的场强比右侧电荷在M 点产生的场强大,E 1>E 2,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分割后的右侧部分各点到M 点的距离均大于左侧部分各点到M 点的距离,根据k qrϕ=,且球面带负电,q 为负,得:φ1<φ2,故AB 错误;C 、E 1>E 2与左右两个部分的表面积是否相等无关,完整的均匀带电球壳内部任一点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可知,左右半球壳在M 、N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都相等,故左半球壳在M 、N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C 正确,D 错误。
专题125 与电场力相关的平衡问题(提高篇)(解析版)

2021年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选修3-1)第一部分静电场专题1.25 与电场力相关的平衡问题(提高篇)一.选择题1.(2020高考仿真冲刺卷4)如图,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用长度为l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平衡时,小球位于O点的正下方.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后,小球向右摆动,摆动的最大角度为60°;在改变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后,小球的平衡位置在α=60°处,然后再将小球的质量改变为2m,其新的平衡位置在α=30°处,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强度为B.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小球由静止状态向右摆动到60°时,电势增加了C.改变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后,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mgD.改变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后,电场的方向向右上方且与水平面成30°角【参考答案】.ACD【名师解析】小球受到电场力,向右摆动的最大角度为60°,末速度为零,根据动能定理,有Eqlsin α-mgl(1-cos α)=0,解得E=,选项A正确;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小球由静止状态向右摆动到60°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选项B错误;改变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后,平衡在α=60°处时,设电场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γ,根据正弦定理,则有=;改变小球的质量,新的平衡位置在α=30°处,根据正弦定理,则有=,解得F=mg,γ=60°,即电场的方向向右上方且与水平面成30°角,选项C,D正确.2.(3分)(2019江苏宿迁期末)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A、B,质量、电荷量分别为m、+q,放置在一个半球状、半径为R、质量为M的绝缘物块上,小球平衡时相距为R,重力加速度为g。
则()A.物块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2m)gB.物块对小球A的支持力等于mgC.若保持A球静止,把B球缓慢移动到O',B球的电势能一定减小D.若保持A球静止,把B球缓慢移动到O',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增大【参考答案】BC【名师解析】将A、B两球及绝缘物块看成一个整体,整体处于静止,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N=(M+2m)g,则整体对地面的压力也等于(M+2m)g,故A错误;隔离小球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小球A受到的支持力,故B正确;若保持A球静止,把B球缓慢移动到O'的过程中,B受到的电场力对其做正功,所以B的电势能减小,故C正确;缓慢移动B球的过程中,整体处于平衡态,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不变,故D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测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测试卷(提升篇)(Word 版 含解析)一、必修第3册 静电场及其应用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的绝缘细杆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半径为R 的1/6圆弧段杆与水平段杆和粗糙倾斜段杆分别在A 、B 两点相切,圆弧杆的圆心O 处固定着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现有一质量为m 可视为质点的带负电小球穿在水平杆上,以方向水平向右、大小等于83gR 的速度通过A 点,小球能够上滑的最高点为C ,到达C 后,小球将沿杆返回.若∠COB =30°,小球第一次过A 点后瞬间对圆弧细杆向下的弹力大小为83mg ,从A 至C 小球克服库仑力做的功为23mgR -,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小球第一次到达B 点时的动能; (2)小球在C 点受到的库仑力大小;(3)小球返回A 点前瞬间对圆弧杆的弹力.(结果用m 、g 、R 表示) 【答案】(1)56mgR (2)34mg (3)2(833)- 【解析】 【分析】(1)由动能定理求出小球第一次到达B 点时的动能.(2)小球第一次过A 点后瞬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库仑定律列式.由几何关系得到OC 间的距离,再由库仑定律求小球在C 点受到的库仑力大小.(3)由动能定理求出小球返回A 点前瞬间的速度,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求解小球返回A 点前瞬间对圆弧杆的弹力. 【详解】(1)小球从A 运动到B ,AB 两点为等势点,所以电场力不做功,由动能定理得:()0211cos602KB A mgR E mv --=-代入数据解得:56KB E mgR =(2)小球第一次过A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2A v QqN k mg m R R+-=由题可知:83N mg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2Qqkmg R= 由几何关系得,OC 间的距离为:cos303R r R ==︒小球在C 点受到的库仑力大小 :22Qq QqF kk r ==⎫⎪⎝⎭库联立解得3=4F mg 库 (3)从A 到C ,由动能定理得:2102f A W mgR W mv ---=-电从C 到A ,由动能定理得:212f A W mgR W mv +='-电由题可知:W =电 小球返回A 点时,设细杆对球的弹力方向向上,大小为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2Av Qq N k mg mR R'-'+= 联立以上解得:(283N 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返回A点时,对圆弧杆的弹力大小为(283mg -,方向向下.2.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直管竖直放置.在管子的底部固定一电荷量为Q (Q >0)的点电荷.在距离底部点电荷为h 2的管口A 处,有一电荷量为q (q >0)、质量为m 的点电荷由静止释放,在距离底部点电荷为h 1的B 处速度恰好为零.现让一个电荷量为q 、质量为3m 的点电荷仍在A 处由静止释放,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则该点电荷运动过程中:(1)定性分析点电荷做何运动?(从速度与加速度分析) (2)速度最大处与底部点电荷的距离 (3)运动到B 处的速度大小【答案】(1)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2)3KQqr mg=(3)2123()3B v g h h =-【解析】 【详解】(1)由题意知,小球应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即开始时重力应大于库仑力;而在下落中,库仑力增大,故下落时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即小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2)当重力等于库仑力时,合力为零,此时速度最大,23kQqF mg r 库==解得:3kQqr mg=(3)点电荷在下落中受重力和电库仑力,由动能定理可得:mgh +W E =0;即W E =-mgh ;当小球质量变为3m 时,库仑力不变,故库仑力做功不变,由动能定理可得:3mgh-mgh =123mv 2; 解得:2123()3B v g h h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动力学知识及库仑力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物体的运动过程;同时还应注意点电荷由静止开始运动,故开始时重力一定大于库仑力.3.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 、B 带等量异种电荷(如图),两板之间形成的电场是匀强电场.板间用绝缘细线悬挂着的小球质量m=4.0×10-5kg ,带电荷量q=3.0×10-7C ,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37°.求:(1)A 、B 之间匀强电场的场强多大?(2)若剪断细线,计算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小球在A 、B 板间将如何运动? 【答案】(1)E =1×103N/C (2) 12.5m/s 2 【解析】 【详解】(1)小球受到重力mg 、电场力F 和绳的拉力T 的作用,由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 =qE =mg tan α解得:537tan 410100.75 1.010N/C 310mg E q α--⨯⨯⨯===⨯⨯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电场力的方向相同,即水平向右;(2)剪断细线后,小球做偏离竖直方向,夹角为37°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cos mgma θ= 解得:212.5m/s cos ga θ== 【点睛】本题是带电体在电场中平衡问题,分析受力情况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根据受力情况判断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4.如图所示的绝缘细杆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半径为R 的1/6圆弧段杆与水平段杆和粗糙倾斜段杆分别在A 、B 两点相切,圆弧杆的圆心O 处固定着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现有一质量为m 83gR 速度通过A 点,小球能够上滑的最高点为C ,到达C 后,小球将沿杆返回.若∠COB =30°,小球第一次过A 点后瞬间对圆弧细杆向下的弹力大小为83mg ,从A 至C 小球克服库仑力做的功为232mgR -,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小球第一次到达B 点时的动能; (2)小球在C 点受到的库仑力大小;(3)小球返回A 点前瞬间对圆弧杆的弹力.(结果用m 、g 、R 表示) 【答案】(1)56mgR (2)34mg (3)2(833)- 【解析】 【分析】(1)由动能定理求出小球第一次到达B 点时的动能.(2)小球第一次过A 点后瞬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库仑定律列式.由几何关系得到OC 间的距离,再由库仑定律求小球在C 点受到的库仑力大小.(3)由动能定理求出小球返回A 点前瞬间的速度,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求解小球返回A 点前瞬间对圆弧杆的弹力. 【详解】(1)小球从A 运动到B ,AB 两点为等势点,所以电场力不做功,由动能定理得:()0211cos602KB A mgR E mv --=-代入数据解得:56KB E mgR =(2)小球第一次过A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2A v QqN k mg m R R+-=由题可知:83N mg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2Qqkmg R= 由几何关系得,OC 间的距离为:23cos30R r R ==︒小球在C 点受到的库仑力大小 :2223Qq QqF kk r R ==⎛⎫ ⎪⎝⎭库联立解得3=4F mg 库 (3)从A 到C ,由动能定理得:2102f A W mgR W mv ---=-电从C 到A ,由动能定理得:212f A W mgR W mv +='-电 由题可知:232W mgR -=电 小球返回A 点时,设细杆对球的弹力方向向上,大小为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2Av Qq N k mg mR R'-'+= 联立以上解得: ()28333N 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返回A 点时,对圆弧杆的弹力大小为()28333mg -,方向向下.5.如右图所示,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个质量为m 、带负电的小球从斜直轨道上的A 点由静止滑下,小球通过半径为R 的圆轨道顶端的B 点时恰好不落下来.若轨道是光滑绝缘的,小球的重力是它所受的电场力2倍,试求:⑴A 点在斜轨道上的高度h ;⑵小球运动到最低点C 时,圆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 【答案】(1)52R (2) 3mg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mg=2Eq设小球到B 点的最小速度为V B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Eq=m 2Bv R;对AB 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mg (h-2R )-Eq (h-2R )=12mV B 2; 联立解得:h=52R ; (2)对AC 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mgh-Eqh=12mv c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Eq-mg=m 2Cv R联立解得:F=3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为3mg . 考点:牛顿定律及动能定理.6.如图,在空间中水平面MN 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由MN 上方H 处的A 点以初速度v 水平抛出,从B 点进入电场,到达C 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 =2BC ,求:(1)A 、B 两点间的距离(2)带电小球在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答案】2228v H H +mg【解析】 【详解】(1)小球在MN 上方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212H gt = 水平方向:x vt =A 、B 两点间的距离22L H x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222v HL H g=+ (2)带电小球进入电场后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带电小球运动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022H Hmg H F +-⋅= 解得F =3mg二、必修第3册 静电场中的能量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7.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30°绝缘斜面被垂直斜面直线MN 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部分光滑,范围足够大,上方存在大小为E =1 000 N/C ,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右侧部分粗糙,范围足够大,一质量为m =1 kg ,长为L =0.8 m 的绝缘体制成的均匀带正电直棒AB 置于斜面上,A 端距MN 的距离为d ,现给棒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 0,并以此时作为计时的起点,棒在最初0.8 s 的运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0.8 s 末棒的B 端刚好进入电场,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1)直棒AB 开始运动时A 端距MN 的距离为d ; (2)直棒AB 的带电量q ;(3)直棒AB 最终停止时,直棒B 端到MN 的距离. 【答案】(1)20 m (2)7.5×10-3 C (3)125 m 【解析】 【分析】根据v-t 图像确定出直棒AB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结合棒的长度,得出直棒AB 开始运动时A 端距MN 的距离为d ;根据图线得出直棒AB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根据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带电量的大小;根据动能定理得出,物体在电场中运动的距离. 【详解】(1)由v-t 图像可知直棒AB 匀减速直线运动.0~0.8s 内棒运动的位移为:0120.8m 2tv v x t +== .A 端距离MN 的距离为:120.80.820m d x L m =-=-=. (2)棒的加速度为:2Δva==2.5m/s Δt.对直棒AB 进行受力分析,越过MN 后受到重力、斜面支持力和电场力,合力为sin F Eq mg 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sin Eq mg ma θ-= ,代入数据解得:37.510C q -=⨯ .(3)根据动能定律,物体从B 端到达MN 至最终停止的过程,满足:2221sin 02mgx Eqx mv θ-=-.带入数据解得,x 2 =125 m故B 端在MN 右边且距MN 为125 m . 【点睛】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通过v-t 图像,确定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得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如图所示,BCD 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半径为r=10m 的圆弧形光滑绝缘轨道,O 为圆心,OC 竖直,OD 水平,OB 与OC 间夹角为53°,整个空间分布着范围足够大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从A 点以初速v 0=9m/s 沿AO 方向水平抛出质量m=0.1kg 的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带正电荷q=+0.01C ,小球恰好从B 点沿垂直于OB 的方向进入圆弧轨道.不计空气阻力.求:(1)A 、B 间的水平距离L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3)小球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F N (4)小球从D 点离开轨道后上升的最大高度H【答案】(1)9m (2)20/E N C =(3) 4.41N F N =(4) 3.375H m = 【解析】 【分析】 【详解】(1)从A 到B ,0tan 53By By v v v at =︒=,,cos53y r =︒,212y at = 解得1t s =,212/a m s =,09L v t m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 qE ma +=,解得20/E N C = (3)从A 到C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2201122c mar mv mv =- 在C 点,2c N v F ma m r-=,解得 4.41N F N =(4)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2012mv maH =,故 3.375H m = 【点睛】应用动能定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找出始末状态的速度.(2)要对物体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各力做功的大小及正负情况(待求的功除外).(3)有些力在物体运动过程中不是始终存在的.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括几个阶段,物体在不同阶段内的受力情况不同,在考虑外力做功时需根据情况区分对待9.如图,xOy 为竖直面内的直角坐标系,y 轴正向竖直向上,空间中存在平行于xOy 所在平面的匀强电场。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含解析)一、必修第3册静电场及其应用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把一个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固定在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强度大小为E,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物体,以初速度v0从A端滑上斜面恰好能沿斜面匀速运动,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cos sincos sin qE mg mg qEθθθθ-+【解析】【分析】【详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得: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N=mgcosθ+qEsinθ…①在平行与斜面方向上:f+mgsinθ=qEcosθ…②滑动摩擦力:f=μN…③由①②③可得:f qEcos mgsinN mgcos qEsinθθμθθ-=+=.【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受力分析及力的合成以及摩擦定律的相关知识,正确的受力分析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会用正交分解法处理多力合成问题.2.如图所示,在绝缘的水平面上,相隔2L的,A、B两点固定有两个电量均为Q的正点电荷,C、O、D是AB连线上的三个点,O为连线的中点,CO=OD=L/2。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物块以初速度v0从c点出发沿AB连线向B运动,运动过程中物块受到大小恒定的阻力作用。当物块运动到O点时,物块的动能为初动能的n倍,到达D点刚好速度为零,然后返回做往复运动,直至最后静止在O点。已知静电力恒量为k,求:(1)AB两处的点电荷在c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2)物块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的大小;(3)带电物块在电场中运动的总路程。【答案】(1)(2) (3)【解析】 【分析】 【详解】(1)设两个正点电荷在电场中C 点的场强分别为E 1和E 2,在C 点的合场强为E C ;则12()2kQ E L =;223()2kQE L = 则E C =E 1-E 2 解得:E C =232 9kQL . (2)带电物块从C 点运动到D 点的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AB 连线上对称点φC =φD ,电场力对带电物块做功为零.设物块受到的阻力为f , 由动能定理有:−fL =0−12mv 02 解得:2012f mv L=(3)设带电物块从C 到O 点电场力做功为W 电,根据动能定理得:220011222L W f n mv mv 电=-⋅⋅-解得:()201214W n mv -电=设带电物块在电场中运动的总路程为S ,由动能定理有:W 电−fs =0−12mv 02 解得:s=(n+0.5)L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的应用,分析清楚电荷的运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点电荷的场强公式与场的叠加原理即可正确解题.3.如图所示,均可视为质点的三个物体A 、B 、C 在倾角为30°的光滑绝缘斜面上,A 绝缘,A 与B 紧靠在一起,C 紧靠在固定挡板上,质量分别为m A =0.43kg ,m B =0.20kg ,m C =0.50kg ,其中A 不带电,B 、C 的电荷量分别为q B =+2×10-5C 、q C =+7×10-5C 且保持不变,开始时三个物体均能保持静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2静电场单元测试-提高篇一、单选题1.如图,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球A 、B 带有相等的电荷量(可视为点电荷),相隔一定距离,两球之间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是F 。
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 、B 两球接触后移开.这时,A 、B 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 )A.8F B. 4F C.38F D. 34F 【答案】A 。
【解析】假设A 带电量为Q ,B 带电量为-Q ,两球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是2Q QF k r =g ;第三个不带电的金属小球C 与A 接触后,A 和C 的电量都为2Q ,C 与B 接触时先中和再平分,则C 、B 分开后电量均为4Q-,这时,A 、B 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2248Q Q k FF r '==g ,由于带异种电荷,则出现相互吸引,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
2.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O 点,两个等量同种正电荷分别固定在A 、C 两点,则A .B 、D 两处电势、场强均相同 B .B 、D 两处电势、场强均不相同C .若在B 点静止释放一电子,电子一定在B 、D 间往复运动,且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 .若在B 点给电子一垂直纸面合适的速度,电子可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答案】D【解析】在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场强度从O 点开始向上下两边先增大后减小,在O 上方的电场强度方向竖直向上,在O 下方的电场强度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对称性可知B 、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电势相同,故AB 错误;无法判断从O 到B (O 到D )电场强度是一直增大,还是先增大后减小,故无法判断电子的加速度的变化情况,C 错误;在垂直纸面且经过BD 两点的圆上,所有点的电势相等,并且电子受到的电场力指向O 点,与速度方向垂直,电子可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D 正确。
3.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 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油滴带正电B .电势能增加C .动能增加D .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 【答案】 C【解析】 由题图的轨迹可知静电力大于重力且方向向上,由电场方向知油滴带负电,则从a 到b 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又静电力做的功大于克服重力做的功,所以动能增加,由能量守恒定律知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少,所以选项C 正确.4.如图1所示,A 、B 两点相距10cm ,E =100V/m ,AB 与电场线方向的夹角θ=120°,求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图1 A .5V B .-5V C .10V D .-10V【答案】 B【解析】 A 、B 两点在场强方向上的距离d =AB ·cos (180°-120°)=10×12cm =5cm.由于φA <φB ,则根据U AB =Ed 得U AB =-Ed =-100×5×10-2V =-5V .5.如图所示,A 、B 两点是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时经过的两个点,平行直线表示电场线,但方向未知,整个过程中只有电场力做功,已知粒子在A 点的动能比B 点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无论粒子是从A 到B ,还是从B 到A ,电场力均做负功B. 电场线方向从右向左C. 粒子的运动轨迹若为1,则粒子一定带负电D. 无论粒子是带正电还是负电,均不可能沿轨迹2运动 【答案】D【解析】由于粒子在A 点的动能比B 点大,结合电场线与轨迹形状(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合力必指向凹侧)进行分析,若粒子沿轨迹1运动,则在任意位置时粒子所受到的电场力一定水平向左,若粒子从A 到B ,则电场力做负功,从B 到A ,则电场力做正功,由此可知,A 错误;此时若粒子带正电,电场方向一定向左,且由A 向B 运动,若粒子带负电,电场方向一定向右,且由B 向A 运动,均满足粒子在A 点的动能比B 点大;若粒子沿轨迹2运动,则在任意位置时粒子所受到的电场力一定水平向右,同理可判断此情况下粒子在A 点的动能一定比B 点的小,不符合题意,即符合题意的粒子一定沿轨迹1运动,由此可知B 、C 错误,D 选项正确。
6.如图所示,电荷量为Q 1、Q 2的两个正点电荷分别置于A 点和B 点,两点相距L.在以L 为直径的光滑绝缘半圆环上,穿着一个带电小球+q(可视为点电荷),在P 点平衡,PA 与AB 的夹角为α,不计小球的重力,则( )A .tan 3α=Q 2Q 1 B .tan α=Q 2Q 1C .O 点场强为零 D .Q 1<Q 2【答案】A【解析】P 到AB 的距离分别为L 1 L 2 , 211k L Q E A =222k L Q E B = A B E E =αtan ,12tan L L =α,以上解得:tan 3α=Q 2Q 1 由图知tan 3α=Q 2Q 1小于1,故D 错误。
Q 1、Q 2电荷量不等,故O 点场强不为零。
7.如图,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相距l ,在正极板附近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在负极板附近有另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两粒子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两粒子同时经过一平行于正极板且与其相距25l 的平面.若两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则M ∶m 为( )A .3∶2B .2∶1C .5∶2D .3∶1 【答案】A【解析】设电场强度为E ,两粒子的运动时间相同,对M 有a =Eq M ,25l =12Eq M t 2;对m 有a ′=Eq m ,35l =12Eq m t 2,联立解得M m =32,A 正确.8.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三点A 、B 、C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 =∠CAB =30°,BC =,已知电场线平行于△ABC 所在的平面,一个电荷量q =–2×10–6 C 的点电荷由A 移到B 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了1.2×10–5J ,由B 移到C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6×10–6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两点的电势差U BC =3 V B .A 点的电势低于B 点的电势C .负电荷由C 点移到A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D .该电场的场强为1 V/m 【答案】D【解析】由B 移到C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6610J -⨯,根据W Uq =得B 、C 两点的电势差为:A 错误;点电荷由A 移到B 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1.2×10–5 J ,根据电场力做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得点电荷由A 移到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1.2×10–5J ,A 、B 两点的电势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B 错误;3V CA BC AB U U U =--=-,根据W Uq =得:负电荷由C 移到A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所以电势能减小,C 错误;U BC =–3 V ,U CA =–3V,U AB=6 V,在AB连线取一点D为该线中点,所以U AD=3 V。
U CA=–3 V,U AC=3 V,所以C、D电势相等,所以CD连线为等势线。
而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所以电场强度方向沿着AB方向,由A指向B。
由几何关系得AD=3 m,所以U AD=Ed AD=3 V,所以该电场的场强为1 V/m,D正确。
二、多选题9.如图2所示,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沿曲线AB运动,从B点穿出电场,a、b、c、d为该电场中的等势面,且电势从左向右逐渐降低,这些等势面都是互相平行的竖直平面,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 )A.该粒子一定带正电B.此电场不一定是匀强电场C.该电场的电场线方向一定水平向左D.粒子在电场运动过程中动能不断减少【答案】AD【解析】由于能确定电场线方向水平向右,能确定粒子所带电性,A正确;C错误;等势面互相平行,故一定是匀强电场,B错误;粒子所受电场力一定沿电场线指向轨迹凹侧,而电场线和等势面垂直,由此可确定电场力一定做负功,故动能不断减少,D正确.10.如图所示,虚线同心圆是某静电场中的一簇等势面,由外到里的等势面电势分别是φa、φb和φc,一带正电粒子射入电场中,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KLMN所示。
由图可知( )A.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B.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C.φa>φb>φcD.φa<φb<φc【答案】AD【解析】由等势面的分布规律可知,该电场为点电荷的电场。
由运动轨迹可知,运动的正电荷跟场源电荷的相互作用是排斥,所以场源电荷是正电荷。
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电场的分布是发散状辐射向外的。
正电荷从K到L受静电力的方向背离圆心,与移动方向相反,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A正确;从L到M,可看做从跟轨迹有交点的同一等势面的点到M,受到的静电力与移动方向相同,静电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B错误;根据电场线的方向是电势降低的方向可知,D正确。
11.如图甲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一条直线,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出发,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AB运动到B点,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
关于A、B两点的电场强度E A、E B和电势φA、φB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 A>E B B.E A<E BC.φA>φB D.φA<φB【答案】AC【解析】由vt图像可知:电子做的是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变减速运动,电子受到的电场力就是其所受的合外力,即电场力越来越小,由F=Eq可知,电场强度越来越小,即E A>E B,A选项正确;由于电子带负电,其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则电场强度的方向应为由A指向B,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可得φA>φB,C选项正确。
12.在真空中A、B两点分别放置等量异种电荷,在电场中通过A、B两点的竖直平面内对称位置取一个矩形路径abcd,如图所示,现将一电子沿abcd移动一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a→b电场力做正功,电子的电势能减小B.由b→c电场力对电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为零C.由c→d电子的电势能一直增加D.由d→a电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加,电势能变化量为零【解析】电子带负电,由a→b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由c→d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A、C 错误。
由b→c,电场力对电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由对称性,b、c两点电子电势能相等,故总功为零,B 正确。
由d→a电场力对电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电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加,再由对称性可确定电势能变化量为零,故D正确。
【答案】BD13.如图所示,两块较大的金属板A 、B 相距为d ,平行放置并与一电源相连,S 闭合后,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将S 断开,则油滴将做自由落体运动,G 表中无电流B .若将A 向左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仍然静止,G 表中有b →a 的电流C .若将A 向上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 表中有b →a 的电流D .若将A 向下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 表中有b →a 的电流 【答案】BC【解析】 将S 断开,电容器电量不变,板间场强不变,故油滴仍处于静止状态,A 错误;若S 闭合,将A 板左移,由E =U d可知,E 不变,油滴仍静止,而电容C 变小,电容器极板电量Q =CU 变小,电容器放电,则有由b →a 的电流,故B 正确;将A 板上移,则E =U d可知,E 变小,油滴应向下加速运动,电容C 变小,电容器要放电,则有由b →a 的电流流过G ,故C 正确;当A 板下移时,板间电场强度增大,油滴受的电场力增加,油滴向上加速运动,C 增大,电容器要充电,则有由a →b 的电流流过G ,故D 错误.14.如图所示,在a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粒子到达b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设a 、b 所在的电场线竖直向下,a 、b 间的高度差为h ,则( )A .带电粒子带负电B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mgh qC .b 点场强大于a 点场强D .a 点场强大于b 点场强 【答案】 ABC【解析】 带电粒子由a 到b 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而粒子运动到b 点时动能没有增大,说明静电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qU ab =0,解得a 、b 两点间电势差为U ab =mghq.因为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U ab >0,所以粒子带负电,选项A 、B 正确.带电粒子由a 运动到b 过程中,在重力和静电力的共同作用下,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因为重力为恒力,所以静电力为变力,且静电力越来越大,由此可见b 点场强大于a点场强,选项C正确,D错误.三、计算题15.如图所示,三条曲线表示三条等势线,其电势φC=0,φA=φB=10 V,φD=-30 V,将电荷量q=1.2×10-6 C的电荷在该电场中移动.(1)把这个电荷从C移到D,静电力做功多少?(2)把这个电荷从D移到B再移到A,电势能变化多少?【答案】见解析【解析】(1)U CD=φC-φD=30 VW CD=qU CD=1.2×10-6×30 J=3.6×10-5 J(2)U DA=φD-φA=(-30-10) V=-40 VW DA=qU DA=1.2×10-6×(-40) J=-4.8×10-5 J所以电势能应该增加4.8×10-5 J.16.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1.5 m的光滑绝缘细直杆MN,竖直固定在场强为E=1.0×105 N/C、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斜向上的匀强电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