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四面楚歌 传媒帝国或遭瓦解
默多克窃听丑闻

默多克窃听丑闻张秋玥高三13班 12号事件回顾:这是一份大名鼎鼎的报纸,在168年的历史中,深得中下层民众喜爱,独家爆料“害了”不少名流巨贾。
被默多克收购之后,它在“膻色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07年,《世界新闻报》记者因窃听威廉和哈里王子的手机信息被捕入狱。
然而,对王室的“不敬”并没有阻挡它的脚步,直到2011年,对平民的窃听(窃听被绑架女孩误导警察)终于激起民愤———它轰然倒下。
更多“龌龊的”隐情浮出水面,英国人人自危。
自此,默多克旗下的英国小报,包括著名的《太阳报》,好似多米诺骨牌,都被拉下水。
默多克传媒帝国在英国的触角遭到重重一击。
少女米莉之死2002年3月21日,英国萨里郡的泰晤士河畔沃尔顿,13岁的米莉·道勒失踪了。
女孩的家人焦急地给她打电话,但是电话一直处于留言状态。
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他们报了警。
案情毫无头绪!米莉的亲朋好友不断给她的手机留言,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她尽快跟家里了解。
很快,米莉手机的信息存满了,人们的希望一点点消逝。
但是,没过多久,亲人们意外地发现米莉的留言信箱又可以留口讯了。
这让一家人喜出望外,因为这意味着米莉可能自己删除了部分信息———她还活着。
4月14日,《世界新闻报》甚至还刊登过一则消息称:“一个名为米莉·道勒的女孩在一家招聘中介找工作,她向中介提供的正是米莉的真实电话号码。
随后,中介拨打了该号码并留下口讯。
这发生在米莉失踪6天后。
”这不仅让米莉的家人重拾希望,而且误导了警方的判断。
在米莉失踪一个月的时间内,警方都没有过多怀疑谋杀的可能。
道勒一家还为此接受了《世界新闻报》的独家专访,米莉的母亲说:“如果米莉走进家门,我们肯定会激动地说不出话,只会擦干喜悦的泪水,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然而,事情并非人们料想般美好。
6个月后,米莉的尸体在树林中被发现,警方证实她被一名夜总会守卫绑架并谋杀。
那么,米莉手机是怎么了?这场悲剧蒙上了更多阴霾和疑问。
传媒大亨默多克概述.

政治投机
• • 他在1960年代末买下《太阳报》 以后,公开支持保守党,这种支持 贯穿撒切尔竞选至当选到任期结束。 1997年,默多克又开始转向支持工 党,默多克及其媒体对工党的支持 影响了布莱尔其后10年的从政。 而这期间,“第三条道路”又 获得了不平凡的成就。2010年选举 期间,默多克转而支持保守党的卡 梅伦,卡梅伦又随之当选。 不过,默多克和卡梅伦的私人 关系远不如之前他同玛格丽特· 撒切 尔以及托尼· 布莱尔的关系。但卡梅 伦与其前任一样,一直尝试同默多 克搞好关系。此前在电话窃听丑闻 中辞职的《世界新闻报》前主编安 迪· 库尔森还曾是首相府的新闻负责 人。
•
这是2010年3月18日,默多克(右)和管理 《世界新闻报》的英国国际新闻公司首席执行 官丽贝卡· 布鲁克斯在英国格洛斯特郡观看赛马。
“窃听门”名称的由来
• 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前媒体主管、前《世界新闻报》编 辑库尔森因卷入窃听丑闻和涉嫌腐败,8日被警方逮捕。 伦敦警察局发表声明说,警方逮捕了一名与腐败和电话窃 听有牵连的男子。虽然声明没有指名道姓,但英国媒体普 遍报道说,此人就是因难以承受舆论压力而在今年1月辞 去政府职务的库尔森。面对《世界新闻报》窃听众多名人、 政治家、军人、甚至伦敦地铁爆炸案遇难者家属的电话而 引起的公愤,以及要求对此事件进行独立调查的呼声,卡 梅伦8日宣布,将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对即将关张的通 俗报刊《世界新闻报》的一系列窃听丑闻进行调查。央视 等主流媒体对此冠称窃听门。
主角
• 《世界新闻报》是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纸之一,已有168 年历史,以刊登名人消息为办报特色。在詹姆斯· 默多克 发表声明之前,伦敦警察局透露,《世界新闻报》窃听行 为的受害者可能多达4000人。 •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报道,知名媒体巨头默多克下 属公司窃听私人电话的受害者可能达到100多人,其中或 还包括两名英国王室成员--欧吉妮和约克比阿特丽斯公主。 • 《世界新闻报》将被要求对受害者进行赔偿,代理该案律 师称总额可能达到4000万英镑(6600万美元)。但是受 害人律师认为,这仅仅是“开始”,因为涉案金额“非常 巨大”,而以往其它类似案件与之相比仅能称之为“冰山 一角”。
谁撼动了默多克的传媒帝国?

谁撼动了默多克的传媒帝国?7月15日,管理默多克新闻集团在英国报纸的新闻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丽贝卡·布鲁克斯宣布辞职,成为“窃听门”以来,新闻集团辞职的最高级别管理人员。
也是在7月15日,新闻集团拥有的道琼斯公司首席执行官莱斯·欣顿宣布辞职,并立即生效。
莱斯·欣顿其人也是有很大影响的美国报纸《华尔街日报》发行人。
《世界新闻报》前主编,现任新闻集团下属新闻国际CEO的丽贝卡·布鲁克斯,715日给员工群发了邮件,宣布她已经辞职。
在邮件中布鲁克斯对在《世界新闻报》担任主编时,该报出现了大规模的窃听丑闻而感到不安,为自己没能注意和解决这些问题表示了遗憾。
但是布鲁克斯强调,她确实对个别员工实施的窃听一无所知。
她还就窃听事件向受害者道歉。
瑞贝卡·布鲁克斯的辞职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43岁的这位女强人跟默多克的关系情同父女,非常能干,32岁就当上了世界新闻报的总编,是英国最年轻的报纸总编,后来还担任过《太阳报》总编,继而升为新闻国际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窃听事件曝光后,布鲁克斯一度非常强硬,拒绝承担责任并辞职。
但随着窃听事件风波不断扩大,在卡梅伦首相等朝野各界人士的压力之下,最终她宣布辞职,并表示要集中精力,维护自己作为一名记者、编辑、媒体高管的清白名声。
或许,默多克和人们都低估了事态的严重性,也没预见到事态发展的进程。
早先,路透社报道称,对默多克的传媒帝国而言,丑闻的影响也许会迅速消退。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就《世界新闻报》停刊分析说,实际上,《世界新闻报》最近几年仅少量盈利,收入在默多克的媒体帝国内占据小部分,报纸经营还遭遇了来自新媒体的挑战和冲击。
主动关闭该报,体现了默多克“见好就收”、“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集团发展策略。
“如果再晚一年半载,也许后果会更严重。
”因此,从媒体布局的高度考量,这次“关门”造成的损失可以靠集团内部其他媒体经营补回来,也是默多克对旗下多家不同媒体布局和资金链的一次调整机会。
默多克的战争

任何新闻机构都可以决定是否让 自家的新闻被搜索引擎收录。
一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网络的确影 响了报纸 自身的发行。至
般 ,通过搜所 引擎,用户只能看到标题和内容摘要。点击 少在 目前看来 ,这个矛盾不可调 和。而默多克最近的举动 ,也
o ge图书馆事件 中,包 链接后,页面则自动跳转原始新 闻页面 。虽然搜所引擎页面的广 正与 潮流相契合 。在另一起著 名的 G o l
的非注册用户无法在 华尔街 日报》网络
收费,届时只有长期订户才可在网站上 阅读全文。一 旦默 多克 版上看到文章的全部 。但通过搜索引擎 ,网民可以轻易地跳过付 的计划开始执行 ,将掀起一场全球最大的传统纸媒集 团和最大 费环节 ,查看全文。这对这种盈利模式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相 的搜索引擎之间的空前战争 。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 ,孰是孰非?究竟是报纸借网络扩 大了 影响,还是网络搭了报纸 的免费班车 ,为 自己赚钱? 比之下,流量增加带来的利益远远小于付费用户流失的损失 。 收费、 广告, 没有谁对谁错。 当两家公司的生意模式发生冲突, 市场上那只 “ 看不见的手”就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了。我们应该
CF,他 们 不应 该 免费 获 得 内容 。 OI 1 ” 默 多 克 认 为 ,在 过 去 的 岁 月 中 ,这 些 窃 取 报 纸 劳 动成 果 的 “ 贼 ” 窃 ,在互 联
以解释一切。 在一次采访 中, 默多克指 出, 搜索链接新 闻的方式对新 闻网站的好处 有限,“ 我们宁愿看到访问我们 网站的人 更少,但都是付费的用户” 。
原 来 , 症 结 的 所 在 是 搜 索 破 坏 了 新 闻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团既 定 的 盈 利 模 式 。 由于 单 一 纸
媒 网站的弱小 ,往往 “ 很多全世界最成 功的报纸网站仅能靠广告赚区区几百美
窃听,让默多克传媒帝国坍塌

窃听,让默多克传媒帝国坍塌
林艾涛; 陶双莹
【期刊名称】《《IT时代周刊》》
【年(卷),期】2011(000)015
【摘要】他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也可能是最后一个"跨国传媒大鳄";他游走在黑白两道之间,多次成功躲过监管机构的大棒;他被认为一生都在亵渎新闻,却自我感觉良好,并依靠雄厚的实力牢牢压制住竞争对手。
他利用别人的痛处,把自
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他是罗伯特·默多克,新闻集团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一个让政府和新闻同行头疼,又让读者趋之若鹜的双面雄杰。
有人说,默多克身上有种令人难以琢磨的能力——他就像撒旦牢牢地抓住人性中最为粗鄙的一面,用色
情和暴力挑逗民众心中的魔鬼,然后将其化为源源不断的财富。
现在,演砸了的媒体
大亨终于跌下神坛,一个几乎人人都畏惧的巨人正沦为舞台中间被嘘声包围的小丑。
【总页数】8页(P34-41)
【作者】林艾涛; 陶双莹
【作者单位】《IT时代周刊》编辑部; IT商业新闻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08
【相关文献】
1.默多克传媒帝国发迹史 [J], 刘火雄;
2.窃听风暴中的默多克帝国 [J], 沈阳
3.是大厦将倾,还是浴火重生--默多克传媒帝国拆分背后的原因 [J], 王佳莹;李湉
4.默多克传媒帝国风波不断 [J], 沈栋
5.浅论默多克传媒帝国的经营策略 [J], 苏柳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励志人物)励志人物传媒大亨默多克

励志人物传媒大亨默多克励志人物____年3月11日,默多克出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公里处阿德莱德的一个农场里,他在4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也是全家唯一的男孩。
这是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从欧洲移民澳洲后,他们过上了比较富有的殖民生活。
默多克就是在传统的欧式教育和开放的移民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默多克于____年至____年入伍服役。
在美国军队中,他担任射击教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复员回到自己的家乡——堪萨斯市。
____年,默多克来到英国,就读于牛津大学的伍斯特学院,开始了正规的文科学习。
在他宿舍的窗台上,摆着他崇敬的伟人列宁的胸像。
默多克阅读了几百成功人物的传记。
这大量的传记,使他得到了丰富的知识和推动他在事业上迈步前进的巨大力量。
默多克热衷于当时风起云涌的政治运动,对赌博也很有兴趣。
在同学和朋友眼中,他是那样地视野开阔,那样地雄心勃勃。
____年秋,默多克的父亲病故,年仅21岁的他只身回到澳大利亚,开始了承担家庭事业的重任。
虽然默多克家族是依靠农场致富的,但默多克的父亲基恩·默多克却是一位成功的报人。
基恩·默多克从通讯员、记者干起,后来拥有了阿德莱德的两份主要报纸——《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
默多克在澳大利亚内陆的穷乡僻壤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默多克在____年收购了《帕斯星期日周刊》,4年后又买下了《悉尼每日镜报》和《悉尼日报》。
____年,默多克创办了全国性的大报《澳大利亚人报》。
____年,默多克杀出澳大利亚,登陆英伦。
当年,他成功地收购了《世界新闻周刊》和《太阳报》。
这本是两份已经没落的垃圾报刊,但经默多克接手经营,凭借着耸人听闻的标题,形形色色的名人隐私以及无奇不有的奇闻轶事,神奇般地走红,没多久读者就增加到了400万人,成了全世界街头小报的登峰造极的偶像和模仿对象。
____年,默多克又跨过了大西洋。
他在这一年把美国的《圣安东尼新闻》和《星报》弄到手。
____年2月,他先后收购了《纽约邮报》和拥有《纽约》、《乡村之声》、《新西方》等周刊的纽约杂志公司。
默多克事件的来龙去脉

默多克事件的来龙去脉《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迅速发酵,最终把不可一世的传媒大帝国——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和英国首相卡梅伦,双双逼到危机的漩涡中心,且事件的影响仍在不断蔓延、扩大。
那么,“窃听门”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样的?事态的发展,对默多克帝国、对英国政坛,又将有怎样的影响/老问题新麻烦“窃听门”事件其实是个老问题。
早在2005年底,《世界新闻报》就被发现涉嫌窃听皇室成员,并入侵威廉王子的语音信箱,事件牵涉到该报记者克里文.古德曼和私人侦探格里恩.穆尔卡,此事导致当时的报社总编安迪.库尔森辞职,但库尔森本人拒绝承认事先知情;到2010年,不断有新的类似事件被曝光,范围涉及皇室、政坛人物、文体明星等等,且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此事并非如默多克集团所一直一口咬定的,系个别操守不佳记者、编辑的个人行为,而是普遍的、见怪不怪的常态,对此报社、乃至新闻集团在英国的分支——新闻国际许多重要人物是知情、默认或乐见其成的,默多克父子对此也难辞其咎。
然而默多克父子和新闻集团5年来却一直试图淡化、推诿责任,拒绝公开负责、认错,并一直试图“一对一”和受害人庭外和解,最高一笔庭外和解费竟高达70万英镑。
由于事态越来越严重,2011年1月,伦敦警察局重新调查电话窃听案,令“窃听门”从总体上上升为刑事案件范畴,至4月,已有24件个案被正式起诉,包括电话窃听、盗取语音信箱信息、窃取当事人银行密码、入侵对方电子邮箱账户等等,对此默多克集团直到4月才有保留地对部分当事人公开道歉,且承认对其中8起个案负责。
几乎与默多克集团吞吞吐吐开始道歉同时,一条消息从警方传出,并被默多克系英国传媒的冤家对头《卫报》首先披露,消息称,《世界新闻报》涉嫌窃取2002年失踪、后发现已经死亡的13岁女童米莉.多尔语音信箱,偷窥者不但从中非法获取大量个人信息,还刻意删除一部分信息,以便更多“新料”可以及时收到。
此事成为“窃听门”的爆发点。
在此后短短几天里,新的受害者不断浮出水面,其中包括被窃取儿子病情细节的前首相布朗,诸多各界名流,也包括阿富汗阵亡士兵家属等许多普通人,涉及人数达数千人之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窃听门”绝不是一起个案,而是整个新闻集团的总体性危机,到了7月初,前《世界新闻报》主编丽贝卡.布鲁克斯,乃至默多克父子本人,都相继被牵扯在内,其以78亿英镑全资收购天空电视台的计划,也遭到广泛质疑而陷入困境。
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垄断

汇报人:XX
目录
• 引言 • 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发展历程 • 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垄断手段 • 默多克传媒帝国垄断的影响 • 默多克传媒帝国垄断的案例分析 • 反垄断法规对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制约与挑
战
01
引言
默多克传媒帝国概述
传媒帝国规模
默多克旗下拥有数百家媒体机构 ,包括报纸、电视、电影、互联 网等各个领域,覆盖全球多个国 家和地区。
03
监管与反垄断调查 04
美国政府对福克斯新闻频道的垄 断行为进行了调查,关注其是否 违反了反垄断法和公平竞争原则 。
结果与影响
尽管福克斯新闻频道在美国电视 新闻市场仍具有影响力,但其垄 断地位受到质疑和挑战。这一案 例揭示了默多克传媒帝国在美国 扩张的复杂性,并引发了关于媒 体多样性和新闻自由的讨论。
价格与行为监管
反垄断法规可能对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定价策略、排他性行 为等方面进行监管,以确保其不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 消费者利益。
默多克传媒帝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法规遵守
默多克传媒帝国需要严格遵守各国的反垄断法规,确保其 商业行为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避免因违反法规而面临处 罚和声誉损失。
多元发展
为了规避反垄断法规的限制,默多克传媒帝国可以寻求多 元化发展,进入新的市场领域,降低在单一市场的份额和 影响力。
社会问题
默多克的媒体机构在政治领域具有巨大影 响力,能够通过报道和评论影响选举结果 和政治决策。
默多克的媒体帝国垄断现象引发了诸多社 会问题,如信息不透明、言论自由受限、 公共利益受损等。
02
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发展 历程
早期创业与积累
1 2
创立《澳大利亚人报》
默多克在1950年代初期购买了《澳大利亚人报 》,通过这份报纸积累了原始资本和媒体运营经 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默多克四面楚歌传媒帝国或遭瓦解
Rupert Murdoch faced calls Sunday for the break-up of his British media empire despite issuing a second public apology for the
phone-hackingscandal that has gone to the heart of the establishment.
上周日,鲁伯特默多克再次为旗下报纸的电话窃听丑闻向公众道歉。
不过,这桩丑闻已经影响到新闻集团的核心,道歉也阻挡不了要求解散他的英国传媒帝国的呼声。
The media baron's latest attempt to atone forthe crisis spawnedby the News of the World fell on deaf earsas opposition Labour leader Ed Miliband called for new ownership laws to dismantle his British media interests.
反对派工党领袖埃德米利班德呼吁实施新的媒体所有权法,以减少默多克在英国媒体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这使得媒体大亨默多克最近为化解《世界新闻报》引发的危机所做的努力都打了水漂。
Britain's top police officer meanwhile came under renewed pressure over his links to Murdoch's executives, adding to concerns about the Australian-born magnate's influence in the corridors of power.
与此同时,英国最高警官也面临新的压力。
他与默多克集团高管过从甚密,使人们更加担忧这位澳洲出生的大亨对权力核心所施加的影响。
Miliband told The Observer that politicians should look at the situation, saying: "I think it's unhealthy because that amount of power in one person's hands has clearly led to abuses of power within his organisation."
米利班德告诉《观察家报》,政界人士们应该正视眼前的局势。
他说,“我认为这种状况很不健康,一个人手里拥有那么大的权力,显然已经导致其集团内部出现滥用权力。
”
Deputy Prime Minister Nick Clegg, of the Liberal Democrats, also said he wanted more "plurality" in the British media, although he suggested that any action should wait until the results of a judge-led inquiry into the scandal.
自由民主党领袖、副首相尼克克莱格,也表示希望见到英国媒体更加“多元化”,但他建议等到法官完成对窃听丑闻的调查之后再采取行动。
"We do need to look again, in the round, at the plurality rules, to make sure there is proper plurality in the British press. A healthy press is a diverse one," he told the BBC.
他告诉BBC说,“我们的确需要再次全方位审视一下我们的多元化原则,以保证英国新闻界适当的多元性。
一个健康的新闻界,应该是多元的。
”
Clegg said Murdoch must "comeabsolutelyclean" when he, his son and heir apparent James Murdoch and Rebekah Brooks, former head of his British newspaper wing News International, face questions from lawmakers this week.
本周默多克、其子兼继承人詹姆斯默多克、以及他的英国新闻集团旗下的新闻国际公司前总裁丽贝卡布鲁克斯,将接受国会议员们的问询。
克莱格建议默多克届时将真相“全盘托出”。
In the past week, Murdoch has closed the News of the World tabloid, abandoned his offer for control of pay-TV giant BSkyB and let go two top executives, Brooks and Dow Jones chief Les Hinton, in a bid to control the crisis.
为控制危机,上周,默多克已经关闭了旗下小报《世界新闻报》,放弃了对付费电视巨头天空电视台的收购,并批准了两名高管布鲁克斯和莱斯辛顿(道琼斯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辞职。
But the scandal has grown and Murdoch has this weekend taken out full-page adverts in most of Britain's national newspapers apologising.
但是丑闻影响仍在扩大。
上周末,默多克在英国大多数全国性报纸上都刊登了整版的道歉公告。
After an ad saying "We are sorry" and signed by Murdoch appeared on Saturday, another version entitled "Putting right what's gone wrong" appeared in Sunday's newspapers on behalf of News International.
继上周六刊登了一则由默多克签名的“我们很抱歉”的广告之后,上周日的报纸又发布了一则以新闻国际名义刊登的题为“我们错了,我们在改正!”的广告。
It promised to fully cooperate with police investigating the hacking, provide compensation for those targeted and clean up its act in future, adding: "There are no excuses and there should be no place to hide."
在广告中,新闻集团承诺将会全力配合警方调查窃听案件,为受害人提供补偿,此后洗心革面,清白做新闻,并说,“我们没有任何借口,也不应该再有任何藏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