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大亨默多克概述.
鲁伯特默多克

《纽约邮报》电子版 1973年,默多克美国收购了哈特·汉克斯报系三家报纸,他为此支付了1970万美元, 这些钱来自于他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报纸集团。此后,他沿用老办法,力推爆炸性新闻,加大宣传力度,使得报 纸的发行量逐渐提高。他还发现,美国报纸更关注广告收入而非发行量。1976年底,默多克收购《纽约邮报》。 又花1200万美元创办了一份周报《国民之星》,当他发现该报纸无法盈利后,立刻从澳大利亚抽调人手,把其变 为名为《星》的彩色杂志,不久,该杂志就获得了大量广告收入。后来他又买下了《纽约》杂志和《乡村之声 报》、《新西部》。
鲁 伯 特 ·默 多 克
世界报业大亨
01 人物经历
03 人物评价
目录
02 主要成就
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1931年3月11日,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英里的一个农场,毕 业于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是世界报业大亨,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者,新闻集团主要股东,董事长兼行政 总裁。
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的年营业额即已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屈指可数的人物之 一。
他又于1982年买下《先驱美国人报》,并将其改名为《波士顿先驱报》,第二年又收购芝加哥《太阳时 报》。
1983年首先在伦敦买下一家卫星电视公司的69%股权,接着在美国收购了好莱坞“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 司”的一半股权。
默多克的野心并不仅仅停留在报纸上,60年代,他就取得了阿德莱德TV-9电视台的经营权。默多克和南方 电视有线得到了第九频道。1985年,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陷入困境,默多克高价买下股票。同时,他还借此收 购都市媒体公司的7家电视台,组建了福克斯电视公司,为此,他卖掉了《乡村之声报》和《太阳时报》。然而, 美国法律规定非美国公民不得同时拥有报社和电视台。为了筹建自己的电视网,默多克不得不加入美国国籍。一 年之后,福克斯电视台就成为仅次于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全国广播公司 (NBC......
默多克:传媒大亨的创业历程

默多克:传媒大亨的创业历程导读: 默多克:传媒大亨的创业历程1931年3月11日,默多克出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公里处阿德莱德的一个农场里,他在4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也是全家唯一的男孩。
这是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从欧洲移民澳洲后,他们过上了比较富有的殖民生活。
默多克就是在传统的欧式教育和开放的移民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默多克于1943年至1945年入伍服役。
在美国军队中,他担任射击教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复员回到自己的家乡——堪萨斯市。
1949年,默多克来到英国,就读于牛津大学的伍斯特学院,开始了正规的文科学习。
在他宿舍的窗台上,摆着他崇敬的伟人列宁的胸像。
默多克阅读了几百成功人物的传记。
这大量的传记,使他得到了丰富的知识和推动他在事业上迈步前进的巨大力量。
默多克热衷于当时风起云涌的政治运动,对赌博也很有兴趣。
在同学和朋友眼中,他是那样地视野开阔,那样地雄心勃勃。
1952年秋,默多克的父亲病故,年仅21岁的他只身回到澳大利亚,开始了承担家庭事业的重任。
虽然默多克家族是依靠农场致富的,但默多克的父亲基恩·默多克却是一位成功的报人。
基恩·默多克从通讯员、记者干起,后来拥有了阿德莱德的两份主要报纸——《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
默多克在澳大利亚内陆的穷乡僻壤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默多克在1956年收购了《帕斯星期日周刊》,4年后又买下了《悉尼每日镜报》和《悉尼日报》。
1964年,默多克创办了全国性的大报《澳大利亚人报》。
1969年,默多克杀出澳大利亚,登陆英伦。
当年,他成功地收购了《世界新闻周刊》和《太阳报》。
这本是两份已经没落的垃圾报刊,但经默多克接手经营,凭借着耸人听闻的标题,形形色色的名人隐私以及无奇不有的奇闻轶事,神奇般地走红,没多久读者就增加到了400万人,成了全世界街头小报的登峰造极的偶像和模仿对象。
1973年,默多克又跨过了大西洋。
他在这一年把美国的《圣安东尼新闻》和《星报》弄到手。
励志人物传媒大亨默多克-页1_个人励志

励志人物传媒大亨默多克-页1_个人励志1931年3月11日,默多克出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公里处阿德莱德的一个农场里,他在4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也是全家唯一的男孩。
这是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从欧洲移民澳洲后,他们过上了比较富有的殖民生活。
默多克就是在传统的欧式教育和开放的移民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默多克于1943年至1945年入伍服役。
在美国军队中,他担任射击教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复员回到自己的家乡——堪萨斯市。
1949年,默多克来到英国,就读于牛津大学的伍斯特学院,开始了正规的文科学习。
在他宿舍的窗台上,摆着他崇敬的伟人列宁的胸像。
默多克阅读了几百成功人物的传记。
这大量的传记,使他得到了丰富的知识和推动他在事业上迈步前进的巨大力量。
默多克热衷于当时风起云涌的政治运动,对赌博也很有兴趣。
在同学和朋友眼中,他是那样地视野开阔,那样地雄心勃勃。
1952年秋,默多克的父亲病故,年仅21岁的他只身回到澳大利亚,开始了承担家庭事业的重任。
虽然默多克家族是依靠农场致富的,但默多克的父亲基恩·默多克却是一位成功的报人。
基恩·默多克从通讯员、记者干起,后来拥有了阿德莱德的两份主要报纸——《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
默多克在澳大利亚内陆的穷乡僻壤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默多克在1956年收购了《帕斯星期日周刊》,4年后又买下了《悉尼每日镜报》和《悉尼日报》。
1964年,默多克创办了全国性的大报《澳大利亚人报》。
1969年,默多克杀出澳大利亚,登陆英伦。
当年,他成功地收购了《世界新闻周刊》和《太阳报》。
这本是两份已经没落的垃圾报刊,但经默多克接手经营,凭借着耸人听闻的标题,形形色色的名人隐私以及无奇不有的奇闻轶事,神奇般地走红,没多久读者就增加到了400万人,成了全世界街头小报的登峰造极的偶像和模仿对象。
1973年,默多克又跨过了大西洋。
他在这一年把美国的《圣安东尼新闻》和《星报》弄到手。
1976年2月,他先后收购了《纽约邮报》和拥有《纽约》、《乡村之声》、《新西方》等周刊的纽约杂志公司。
默多克:在疯狂中颠覆传媒经典

默多克:在疯狂中颠覆传媒经典很多人都在预言:媒体,将是未来最有前途的产业。
于是,当众多海外乃至国内的企业家纷纷企图向传媒业渗透时,先观察一下“传媒大王”默多克的做法与想法,无疑是很必要的。
2007年10月,一个崭新的频道在北美隆重开播。
新闻头条里:地产大亨特朗普25岁的美貌女儿,超级名模伊万卡•特朗普正在风情万种地展示新钻饰;接着是脱口秀《欢乐时光》,节目由一个对冲基金经理和福克斯新闻频道的资深记者主持,他们边吃芝士蛋糕,边采访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投资银行家……这一定是个娱乐频道吧?错!以上节目内容,就是全球最大财经频道CNBC的最新对手、10月份网络和电视网同时上线的福克斯商业频道(Fox Business Channel,以下简称FBN)所播放的“重大财经新闻”!是不是有点困惑?这个嘈杂的、花哨的、充斥着谈话节目和哗众取宠意味的“商业频道”就是世界第三大媒体公司新闻集团的最新产品。
它的主人,默多克4个月前因为收购百年精英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再一次成为世界舆论焦点,而他此举的目的就是驱动这个由FBN打头阵的全球财经媒体帝国。
默多克将其特色概括为“你+金钱+甜心+互联网”,意指为所有人,提供启发性、但不乏娱乐趣味的财经新闻故事,并最终将会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渠道。
在完成这次财经媒体集团的打造之后,默多克的媒体帝国的规模将达到720亿美元,是最大的为单个个人所控制的媒体集团。
今年76岁的默多克钟爱自己的资产,他每天清晨先会读读自己的《纽约邮报》,然后转向《华尔街日报》。
他的媒体资产遍布世界各地。
从美国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到欧洲天空电视台,再到中国的星空卫视。
媒体风向标默多克好像总是能发现被低估的垃圾资产,收入囊中之后再大举改革,最后总是能获利甚丰。
他对什么样的媒体大受欢迎有着非比常人的商业敏感。
比如:他收购了经营惨淡的《纽约邮报》后,降低定位,让其风格更加大众,从而扭转了这家报纸的命运。
也因此,他被称为“小报风格”的媒体巨头。
(励志人物)励志人物传媒大亨默多克

励志人物传媒大亨默多克励志人物____年3月11日,默多克出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公里处阿德莱德的一个农场里,他在4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也是全家唯一的男孩。
这是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从欧洲移民澳洲后,他们过上了比较富有的殖民生活。
默多克就是在传统的欧式教育和开放的移民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默多克于____年至____年入伍服役。
在美国军队中,他担任射击教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复员回到自己的家乡——堪萨斯市。
____年,默多克来到英国,就读于牛津大学的伍斯特学院,开始了正规的文科学习。
在他宿舍的窗台上,摆着他崇敬的伟人列宁的胸像。
默多克阅读了几百成功人物的传记。
这大量的传记,使他得到了丰富的知识和推动他在事业上迈步前进的巨大力量。
默多克热衷于当时风起云涌的政治运动,对赌博也很有兴趣。
在同学和朋友眼中,他是那样地视野开阔,那样地雄心勃勃。
____年秋,默多克的父亲病故,年仅21岁的他只身回到澳大利亚,开始了承担家庭事业的重任。
虽然默多克家族是依靠农场致富的,但默多克的父亲基恩·默多克却是一位成功的报人。
基恩·默多克从通讯员、记者干起,后来拥有了阿德莱德的两份主要报纸——《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
默多克在澳大利亚内陆的穷乡僻壤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默多克在____年收购了《帕斯星期日周刊》,4年后又买下了《悉尼每日镜报》和《悉尼日报》。
____年,默多克创办了全国性的大报《澳大利亚人报》。
____年,默多克杀出澳大利亚,登陆英伦。
当年,他成功地收购了《世界新闻周刊》和《太阳报》。
这本是两份已经没落的垃圾报刊,但经默多克接手经营,凭借着耸人听闻的标题,形形色色的名人隐私以及无奇不有的奇闻轶事,神奇般地走红,没多久读者就增加到了400万人,成了全世界街头小报的登峰造极的偶像和模仿对象。
____年,默多克又跨过了大西洋。
他在这一年把美国的《圣安东尼新闻》和《星报》弄到手。
____年2月,他先后收购了《纽约邮报》和拥有《纽约》、《乡村之声》、《新西方》等周刊的纽约杂志公司。
新闻传媒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

为了追求商业利益,默多克传媒集团可能采用不正当竞争手 段,如恶意诽谤、虚假宣传等。这些行为可能会对竞争对手 造成不公平的竞争优势,破坏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05
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的未来发 展
数字化转型与新媒体融合
数字化转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闻传媒行业正 经历着数字化转型。新媒体平台的崛起 ,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和移动应用,为 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和更高效 的方式。新闻媒体需要适应数字化趋势 ,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内容传播,提高 新闻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01
默多克传媒集团注重满足大众的口味和需求,通过市场调查和 数据分析来了解受众喜好。
02
集团旗下的媒体平台会根据受众的喜好来调整内容,以吸引更
多的读者和观众。
这种迎合大众的策略可能导致媒体内容的质量下降,缺乏深度
03
和独特性。
强化品牌形象与知名度
1
默多克传媒集团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知名度的 提升,通过广告宣传、公关活动等方式来提高品 牌影响力。
VS
新媒体融合
新媒体融合是未来新闻传媒发展的必然趋 势。新闻媒体需要整合不同平台和渠道, 实现内容的多渠道发布和传播。通过跨平 台合作,新闻媒体可以扩大受众群体,提 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新媒体融 合有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全球化与跨国传播
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新闻传媒行业面临着跨国传播的挑战和机遇。新闻媒体需要关注国际事件和全球议题, 提供全面、客观的报道和分析。同时,新闻媒体需要加强跨国合作,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和影响力,推动全球范围 内的信息交流和文化交流。
文化多样性消解
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推崇单一的文化价值观,导致不同地 域、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被消解,社会文化呈现出同质化 趋势。
新闻人物之鲁伯特-默多克

PS.
• 默多克的个人发展史给我们应该有很大启发。他 从小做起,经过自己努力拓展自己的事业,他是 传媒业的巨子,他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传媒集 团。但是在自家发展过程中的手腕却有让我们思 考的诸多之处,目前《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事件 导致了他现在的尴尬不利局面。 • 我们在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我们价值观的基本操 守,要有我们最基本的原则不能够为业绩而摒弃 我们的道德底线。
Kevin 001
影响力
英国《新政客》杂志2010年9月根据权力 和对全球影响力大小,评选出了全球50大 最有影响力人物榜。与2009年榜单不同的 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从榜首的位置被拉下, 被媒体大亨默多克超越。
最近烦恼
“窃听门”
• 默多克拥有的新闻集团旗下英国报纸《世界新 闻报》窃听事件引发的传媒丑闻愈演愈烈。尽管 新闻集团在英国的子公司新闻国际已经关闭了这 份历史悠久的百年小报,但这场大火还在继续延 烧,不仅烧到了新闻集团本身,还殃及整个媒体 行业的形象。《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事件不仅引 发了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大地震,还触动了英国人 对“媒体良心何在”的拷问。 • 不知面对当前情况默多克会有怎样的解决方法 ?
1931 年3 月11 日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 本。其父基思·默多克是澳大利亚先驱和新 闻周刊的董事长。1952 年其父去世后鲁帕 特继承了阿德莱德的小报《新闻报》,短短 的三四十年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 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 传播媒介帝国。他本人亦为新闻界屈指可数 的人物之一。
个人生活
• 默多克的个人财产已超过 110亿美元。默多克三次 结婚,与第一任妻子帕特 生下一个女儿后不久便分 道扬镳。1967年,默多克 与当时担任英国《每日镜 报》记者、19岁的安娜结 婚,在32年的共同生活中, 育有两男一女。默多克现 任妻子为华裔女子邓文迪。
默多克:不讲规则的传媒大亨

最多的描述 是 : 冒险、对事业充满热情 、 爱
到被 “ 出去”那一天 ,传 统大报的穷追 查 的命运 , 抬 甚至连首相卡梅伦也 因雇用 世 而颇受 指责 ,一 时问与默 多克有牵连的达
野心勃勃 , 至为 了达到 目的而不择手段 。 猛 打以及司法机关的介入 ,已经让默多克 界新 闻报 原主编库尔森 担任 其媒 体主管 甚
一
系列大手 笔并购和借 贷 中,由于摊子铺 主 管 、《 界 新 闻报 》 前 主 编 库 尔 森 也 因 根基。就连默多克的老家也不安宁 , 世 日前, 政府 内的职务 。 对 窃听事件 感到十分不安 ,希 望新闻集团 与 此同时 ,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在经济
得 太 大 ,其 公 司 曾 在 9 0年 代 初 期 陷 入 一 卷 入 窃 听 丑 闻 和 涉 嫌 腐 败 在 今年 1 辞 去 澳 大 利 亚 总 理 吉 拉 德 表 示 ,澳 大 利 亚 民众 月
场债务危机。 舆论普遍认为 ,默多 克对 人的管理冷
但 由 于 当 时 的 窃 听 事 件 主 要 涉 及 王 室 澳洲分公 司就该事件接受质询。
酷 无 情 ,员工 要 么 做 出成 绩 , 么被 解 雇 , 成 员 、 政 客 、 明 星 等 公 众 人 物 , 并未 引起 要
默 多 克 爱 冒险 的一 个 表 现是 喜 欢赌 探 马 凯尔 就 牵 涉 其 中 ,并 于 次 年 承 认 非 法 多 年 的 新 闻集 团 与政 界 、警 方 之 问 的 网络
博 ,尤 其喜 欢 大 赌 注 。 中 学 时 代 ,他 就 曾 获 取 手 机 语 音 信箱 的信 息 而锒 铛 入 狱 。 骑 自行 车 前 往 墨 尔 本 赌 马 ,还 曾横 渡 英 吉 利 海 峡 前 往 法 国赌 场 赌 钱 。 今年 1 警 方 再 次 重 启 调 查 , 并 一度 逮 捕 月 由于 外 界 对 调 查 的 彻 底 性 提 出 质 疑 , 局 之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投机
• • 他在1960年代末买下《太阳报》 以后,公开支持保守党,这种支持 贯穿撒切尔竞选至当选到任期结束。 1997年,默多克又开始转向支持工 党,默多克及其媒体对工党的支持 影响了布莱尔其后10年的从政。 而这期间,“第三条道路”又 获得了不平凡的成就。2010年选举 期间,默多克转而支持保守党的卡 梅伦,卡梅伦又随之当选。 不过,默多克和卡梅伦的私人 关系远不如之前他同玛格丽特· 撒切 尔以及托尼· 布莱尔的关系。但卡梅 伦与其前任一样,一直尝试同默多 克搞好关系。此前在电话窃听丑闻 中辞职的《世界新闻报》前主编安 迪· 库尔森还曾是首相府的新闻负责 人。
•
这是2010年3月18日,默多克(右)和管理 《世界新闻报》的英国国际新闻公司首席执行 官丽贝卡· 布鲁克斯在英国格洛斯特郡观看赛马。
“窃听门”名称的由来
• 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前媒体主管、前《世界新闻报》编 辑库尔森因卷入窃听丑闻和涉嫌腐败,8日被警方逮捕。 伦敦警察局发表声明说,警方逮捕了一名与腐败和电话窃 听有牵连的男子。虽然声明没有指名道姓,但英国媒体普 遍报道说,此人就是因难以承受舆论压力而在今年1月辞 去政府职务的库尔森。面对《世界新闻报》窃听众多名人、 政治家、军人、甚至伦敦地铁爆炸案遇难者家属的电话而 引起的公愤,以及要求对此事件进行独立调查的呼声,卡 梅伦8日宣布,将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对即将关张的通 俗报刊《世界新闻报》的一系列窃听丑闻进行调查。央视 等主流媒体对此冠称窃听门。
主角
• 《世界新闻报》是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纸之一,已有168 年历史,以刊登名人消息为办报特色。在詹姆斯· 默多克 发表声明之前,伦敦警察局透露,《世界新闻报》窃听行 为的受害者可能多达4000人。 •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报道,知名媒体巨头默多克下 属公司窃听私人电话的受害者可能达到100多人,其中或 还包括两名英国王室成员--欧吉妮和约克比阿特丽斯公主。 • 《世界新闻报》将被要求对受害者进行赔偿,代理该案律 师称总额可能达到4000万英镑(6600万美元)。但是受 害人律师认为,这仅仅是“开始”,因为涉案金额“非常 巨大”,而以往其它类似案件与之相比仅能称之为“冰山 一角”。
危机四伏(公关)
• 7月10日,英国《世界新闻报》 以封面上巨大的一句“谢谢,再 见”,结束了自己168年的历史, 但它在英国引爆的那场“窃听风暴” 却远未平息。并且,这场风暴业已 威胁到了传媒大亨默多克那庞大的 传媒帝国。 《世界新闻报》的关张,对默 多克和他即将接班的儿子詹姆斯来 说,是“壮士断腕”之举,但“断 腕”是否真能为他们求得一线生机, 一切仍是未知。 有《世界新闻报》的员工私下 说,默多克这样做是想弃车保帅, 以免影响到收购英国天空广播公司 (BskyB)的“大局”。
当地时间7月16日,包括《泰晤士报》、《太阳报》、 《卫报》、《金融时报》、《独立报》、《每日邮 报》和《每日电讯报》在内的英国各大报纸整版刊 登了默多克亲笔签名的道歉信。在旗下的《世界新 闻报》因窃听丑闻而被迫停刊后,默多克首次公开 发布道歉信。
大局难保
• • • • • • 天空广播公司是英国最大的电视媒体,默多克已持有其39.1%的 股份,并打算斥资140亿美元收购剩余股份,实现对这家电视台完全 控股。对于耄耋之年的默多克而言,这桩本已接近落袋为安的收购将 成为其一手打造的传媒帝国的又一块拼图。 然而,不断发酵的窃听丑闻,却让一切超出了他的掌控。 当地时间13日,英国议员就反对默多克收购天空广播公司一事进 行投票,朝野各党派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难得的一致,呼吁默多克停 止收购。 媒体称,尽管议会的反对决议不具备法律效力,却能充分体现英 国公众对电话窃听丑闻的强烈反感。默多克的收购计划已经失去民意 支持。 英国政府对这一投票的结果表示欢迎。实际上此前英国副首相克 莱格已公开呼吁默多克应该停止该收购案,因为“不合时宜”。 于是,在种种压力下,新闻集团最终做出了放弃收购天空广播公 司的决定。
窃听门事件
• 默多克的王国在风雨 中颤抖、百年小报死 于非命、唐宁街的前 任新闻主管被警察带 走、首相的眼睛里透 露出不安……套用一 句流行小报的口头禅: 《世界新闻报》之死 震惊世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是2010年3月18日,默多克(右) 和管理《世界新闻报》的英国国际新 闻公司首席执行官丽贝卡· 布鲁克斯在 英国格洛斯特郡观看赛马。
导火线(五年前)—— 关闭小报(7月10日)—— 致歉(7月16日)——
放弃收购计划——
听证会(7月19日)
缘起:威廉王子的膝盖
• • • 这一切,都始于王子的膝盖。 五年前,威廉王子膝盖受伤的 故事被《世界新闻报》曝光。这件 事只有内部少数几个亲信知道,小 报从哪儿来的消息? 现在我们知道,私家侦探和该 报王室事务主编是第三只耳朵—— 窃听了王室成员的语音信箱。两人 锒铛入狱,当时的报纸主编库尔森 辞职。 时光快转到2009年。媒体揭曝《世 界新闻报》窃听非常普遍,完全不 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媒 体穷追猛打,爆料一系列名流明星、 政界要人电话曾遭窃听。案子越搞 越大,已经被任命为唐宁街新闻主 管的库尔森再度辞职。
四面楚歌
• 《华盛顿邮报》前记者、美国“水门事件”主 要调查者卡尔· 伯恩斯坦在《新闻周刊》上撰文, 把此次窃听丑闻与“水门事件”相提并论,指责 “默多克在堕落基础上打造(传媒)帝国的做法 降低了新闻标准”。 • 窃听丑闻在让默多克被英国民众唾弃的同时, 政客们也赤裸裸地争先恐后地接受媒体采访,谴 责其传媒帝国,而在几周前,他们中的不少人还 在抢着讨好默多克。 •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中,默多克传媒帝国都 在英国政坛扮演着重要角色,英国历任首相都将 他奉为座上宾。
•
•
图为默多克坐车进入新闻集团国际公司总部,他 手中的报纸就是最后一期《世界新闻报》,头版 标题是“谢谢大家,再见。”
危机四伏(公关)
• 16日,英国各大报纸 刊出默多克的道歉信。默 多克在信中写道,新闻集 团对已经发生的一系列严 重的错误行为和受害者表 示深深地遗憾,对没有尽 快解决窃听事件感到懊悔。 默多克说,仅有道歉是不 够的。在未来的日子里, 新闻集团将脚踏实地解决 问题,对所造成的损失尽 力弥补,并请大家拭目以 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