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活动中的“乐感”及其培养
怎样培养唱歌的乐感

怎样培养唱歌的乐感
从学习歌唱的角度来说.乐感是衡量一个歌唱者是否善歌的重要指标。
乐感有先天的成分,后天的培养也必不可少。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很小的孩子就非常会运用声音表达歌曲,唱出来的声音很感人、很动听。
这就是先天乐感突出的表现,如某选秀节目中的草原小王子——乌达木、五岁就登台演出的豫剧红孩儿——*鸣贺,他们都在童年时期就展示出优秀的音乐戏曲才能。
那么,假如先天的音乐感觉没有这么凸显,就需要人为地去培养了。
首先,培养乐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听、多模仿歌唱家的范唱,这个阶段的模仿不是声音的模仿.而是音乐感情的模仿.多听、多琢磨别人的演唱,试着进入这种状态.并用这种感觉演唱可以很大程度提高自身的乐感。
其次.培养乐感的方法是朗读歌词。
当我们演唱一首自己都非常感动的歌词时.音乐的感觉会从内心发散出来,你的歌声也会随之动听很多。
第三.就是要多看DVD中的名家表演.通过看歌唱家、歌剧演唱家的表演,可以提高自己的歌唱感觉和歌唱意识。
第四,要多加强视唱练耳的练习。
在进行视唱练耳练习时,可先从节奏人手再过渡到试唱,从唱准单音逐步过渡到旋律.最后还要多加强自己的律动感。
最后是要注重对表现力的培养。
在我们学唱歌曲时,可以预先设定好歌曲中的情景.让自己来扮演歌曲中的各个角*,这样既可以提高我们学唱歌曲的兴趣.又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我们良好的音乐感觉。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高中音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除了教授学生音乐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乐感及鉴赏能力。
下面将从乐感和鉴赏能力两个方面着手,探讨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鉴赏能力。
一、乐感的培养乐感是指对音乐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方面的感觉和理解能力。
一个人的乐感好坏和音乐联系十分密切。
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推动学生的乐感发展,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乐感的方法:1. 聆听音乐:聆听音乐是培养乐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使学生在一个好的音乐氛围中接受音乐的熏陶,这样能够刺激学生的听觉,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增强乐感。
同时,老师应该在讲解的时候通俗易懂,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2. 动手演奏或唱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动手演奏或唱歌。
要求学生在演奏或唱歌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感受乐曲。
通过动手演奏或唱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特征。
3. 借助辅助工具:辅助工具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
如音乐游戏、音乐学习软件等,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乐趣,促进学生培养好的乐感。
通过这些辅助工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乐曲的表现力、特点和风格。
二、鉴赏能力的培养鉴赏能力是指对艺术品进行审美分辨、分析、评价、欣赏的能力。
在高中音乐教育中,鉴赏能力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下面是一些培养鉴赏能力的方法:1. 解读音乐:在学生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学会引导学生解读音乐。
通过分析音乐元素,学习乐曲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让学生更有目标性的进行鉴赏、欣赏活动。
2. 练习听觉辨别:在鉴赏音乐方面,辨别音乐的基本元素非常重要。
例如音调、节奏、音色、动态、节拍等方面,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增加学生对音乐的了解。
3. 练习口头表达:在学习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有机会进行口头表达。
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填写表格、写作评论和讨论组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鉴赏观点和态度,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谈声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

谈声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摘要】声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乐感是声乐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声乐曲目的学习、情感表达的训练以及声乐表演的实践来培养学生的乐感。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
乐感的培养不仅是声乐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水平。
通过不断地培养学生的乐感,他们可以在声乐领域取得更好的成就,并更好地传达音乐的美妙和情感给观众。
声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且有益的。
【关键词】声乐教学、乐感培养、音乐作品、声乐曲目、情感表达、声乐表演、音乐水平1. 引言1.1 声乐教学中乐感培养的重要性在声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乐感可以被理解为对音乐的理解、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声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演唱的表现力。
乐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通过培养乐感,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感受音乐的情感和内涵,从而更加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乐感的培养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和声,提升他们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声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培养乐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作品,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声乐表演的水平。
声乐教师应该重视乐感的培养,将其作为声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2 乐感是声乐教学中的基础乐感是声乐教学中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声乐的重要环节。
乐感是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包括对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
在声乐教学中,学生的乐感水平直接影响着其声乐表演的质量和水平。
一个具有优秀乐感的学生,能够更准确、更自然地表达音乐的内涵和情感,使演唱更加动人和出色。
乐感的培养需要从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感知入手,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指导,使学生逐渐建立起对音乐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其演唱水平,更是为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的享受,培养其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欢乐合唱团发展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欢乐合唱团发展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音乐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欢乐合唱团作为一种集体音乐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地开发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欢乐合唱团发展幼儿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的方法和具体技巧。
一、音乐感知的培养音乐感知是指幼儿对音乐元素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通过欢乐合唱团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音乐感知能力:1. 音乐听辨能力:欢乐合唱团可以选择不同风格、不同节奏的音乐作品,组织幼儿进行听辨练习。
通过引导幼儿聆听不同的音乐元素,如音高、节奏、音色等,帮助幼儿辨别不同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音乐表情理解能力:在欢乐合唱团的活动中,通过展示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和意象,引导幼儿理解音乐表情。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明显情感的音乐作品,引导幼儿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达音乐所传递的情感。
3. 音乐细节感知能力:在欢乐合唱团的活动中,可以选取一些音乐片段,让幼儿专注于感知音乐的细节,如音符的长短、音乐的起伏变化等。
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幼儿提高对音乐细节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二、音乐表达的培养音乐表达是指幼儿通过声音、肢体和面部表情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欢乐合唱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1. 声音表达:通过欢乐合唱团的合唱演出,幼儿可以学习和模仿其他组员的声音表达方式,培养自己的声音表达能力。
同时,合唱演出还可以让幼儿体验到集体合作的乐趣,培养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2. 舞蹈和肢体表达:在欢乐合唱团的活动中,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通过肢体表达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同时,也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进行舞蹈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音乐绘画表达:结合绘画活动,可以让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在欢乐合唱团的活动中,可以选取一些音乐作品,让幼儿用颜色和线条来绘画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三、方法与具体技巧1. 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在欢乐合唱团的活动中,教育者要营造积极向上、互动友好的音乐氛围。
通俗唱法如何培养乐感份

通俗唱法如何培养乐感(一)份通俗唱法如何培养乐感 1通俗唱法如何培养乐感乐感是歌唱的生命,乐感二字全称应为“音乐感染力”。
通俗唱法如何培养乐感?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吧!一、何为乐感1、乐感的概念与结论什么是乐感?有人习惯于把乐感的产生归诸于歌者对歌词的理解力即声情并茂的演唱;也有的说成是歌者自我投入所产生的表演结果。
这些说法都存在片面性,都是从主观方面来解释乐感的来源。
有许多歌唱者在歌唱时,“投入”已达到自我陶醉的地步,可听众却无动于衷,丝毫没有“投入”。
有的声乐教师为使学生“投入”,叫学生反复朗诵歌词,往往收效甚微。
反过来有些孩子,却能把一首爱情歌曲表达得非常“感人”。
现在的孩子喜欢唱爱情歌曲但她们既没有爱情的亲身感受,也不懂得所唱的内容是什么,所以不存在“投入”与否的事。
可见,乐感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解释:即“感染力”主要应是对听众的感染力,是令听众“投入”的精神力量。
从主观上说,唱者之所以能产生感染力,在一般情况下是对“曲”的理解先于对“词”的理解。
对“曲”的理解完全是“直觉”的。
绝大多数歌迷喜欢上一首歌的第一原因总是曲调“ 好听”,“好听”引你入门。
单单对歌词产生兴趣而喜欢某首歌的情况也有,但毕竟是少数。
曲与词是紧密相连的艺术整体。
从音乐这方面看,曲调是第一位;从文学的角度看,歌词是第一位的,不存在轻重之分。
乐感和技巧一样,是有等级可分的。
一流乐感的人具有强烈的“创造欲”,而且大多是自发的。
能“动人肺腑”甚而达到令人终身难忘的程度;二流乐感的歌声,往往只能达到“娓娓动听”的效果;三流的事实上已无“感”可言,只能把一首歌比较完整地唱下来,令听者不厌烦而已。
乐感的体现往往是多方面的,就像戏剧演员中有悲剧演员、喜剧演员或两方面都擅长的演员,都可成为一流表演艺术家。
乐感的体现也是多制式的,有的善于把缠绵悱恻之情唱得催人泪下;有的善于把轻松诙谐之情唱得令人喜而忘忧;有的善于表现恬静、深情,能把你领入梦幻般的意境;有的善于表现激情,令听众荡气回肠,甚至“疯狂”。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随着音乐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及鉴赏能力。
一、培养中学生的乐感乐感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是指能够感受和把握音乐节奏及音高的能力。
乐感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1.培养动听音乐的兴趣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对音乐有好感,才能更好地感受和把握音乐中的乐感。
因此,教师应该通过不断让学生接触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从心底里爱上音乐。
2.加强节奏感培养节奏感决定了乐感的好坏,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节奏感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通过合唱、打击乐、民族舞蹈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训练准确的音高感音高感是学生感受和把握音乐中乐感的必要基础。
因此,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音高的基本原理,从而培养良好的音高感。
音乐鉴赏能力是指能够熟练辨别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才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怎样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1.启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学生需要有审美意识,才能更好地欣赏音乐。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能够形成独特的审美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教授音乐理论知识教师需要教授学生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音乐中的各种元素,对于演奏或作曲的音乐家来说,音乐理论知识尤其重要。
3.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好的演唱能力对于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多练习唱歌,从而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从而更好的欣赏音乐。
三、培养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最后,培养中学生的乐感及鉴赏能力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够真正地掌握音乐中的乐感和鉴赏技巧。
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参加音乐活动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的掌握音乐中的乐感和鉴赏技巧。
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能力

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能力音乐是最有感染力的艺术之一。
音乐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尤其是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等等,这正是“良好的乐感”最好的诠释。
那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能力呢?一、调动感官,培养学生的乐感兴趣首先是听觉能力的培养。
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
如: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些钢琴上的单音,通过音色低沉或尖锐的变化,让他们分辨音的高低,在巩固单音的基础上再进行听双音、进而进行听旋律的训练。
而对于那些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来说,在巩固前面知识的前提下,可以让他们在不同的调上听一条相同的旋律,并让他们用纸笔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加强他们对音调的认识。
其次是视唱能力与唱歌技巧的培养。
在发声练习、视唱中就初步要求学生视谱歌唱了,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步学会自己跟着钢琴独立唱谱。
在进行发声练习时,有很多技巧性的东西。
比如:1=C—F3/4 531|531||mimimi | mama ma ||这条发声练习就是一条非连音的练习,采用的呼吸方法是急吸急呼的呼吸方法。
这种呼吸方法在唱一些比较跳跃或情绪较激动的歌曲时运用十分广泛。
视唱能力的提高是日积月累的。
在平时教唱歌曲时,就应教学生有正确的咬字、呼吸,以及对歌谱的视唱。
视唱曲谱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能为学生进一步感受和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无疑是授他们以“渔”。
曲谱的视唱单调乏味,学生容易产声厌烦情绪,为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唱谱积极性:1、先念节奏,再视唱曲谱。
2、先唱歌词,再视唱曲谱。
3、先解决部分难点,再整体视唱。
谈声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

谈声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摘要】音乐教育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乐感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声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探讨。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关键,通过加强对乐曲表达方式的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情感传达。
通过声乐练习提升乐感,注重情感表达与乐感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加自如地表现出音乐的魅力。
引导学生主动倾听音乐并培养对音乐的感悟,从而提升他们的乐感水平。
乐感的培养对声乐教学至关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声乐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才能使声乐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培养,学生将在声乐领域获得更加优秀的成就。
【关键词】音乐教育、乐感、声乐教学、音乐审美能力、乐曲表达方式、情感表达、声乐练习、音乐感悟、声乐教师、学生共同努力。
1. 引言1.1 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音乐潜能,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美和和谐的力量,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提高他们的修养和素质,使他们成为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
音乐教育也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感交流和情商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人际关系的和谐度。
音乐教育应该被重视和推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1.2 乐感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乐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乐感是指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一项能力。
乐感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乐曲的节奏、情感和氛围,有助于提高演唱的音准、音色和表现力。
乐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演绎效果,是声乐表演水平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乐感,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和传达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才能够使声乐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和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0 90 -6 20 -52 作者简介 : 国庆( 94~ ) 男 , 付 15 , 重庆人 ,绵 阳师范学 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声乐教授 。研究方 向: 声乐表演与教学理论研究 。
・
15 ・ 4
唱者 能敏锐地 感知灵 活多 变 的音乐 节 拍 , 能适 应 各
受声 波刺激所 形成 的 听觉 印象乃 是 一个 整 体 , 的 人
20 09年 9月 第2 8卷 第 9期
绵 阳师范学 院学报
J u a fMin a g N r lUnv ri o r lo a y n oma iest n y
Sp 20 e ., 0 9 Vo . 8 N . 12 o 9
歌唱活动中的 “ 乐感 " 及其培养
傅 国 庆
( 阳师范学 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 院, 绵 四川绵阳 6 10 ) 2 00
摘 要 :乐感是歌 唱者音 乐表 现的基础 , 体现 出歌 唱者对音 乐体验 与创 造的全面修养 。歌 唱活动强化音 乐感 知能力的培 养, 能使歌唱者更快 掌握歌唱技 巧, 更富艺术创造激情。
关键词 :歌 唱活动;音 乐感知 ;乐感培 养 中图分 类号 :J0 6 6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7 6 2 (0 9 0 0 4 0 6 2— 1x 20 ) 9— 15— 4
主要体 现者 , 多优 秀作 曲家 为 了设 计 好 精 美 的旋 众 律 , 注 了整个身 心 , 不 同时期 、 同民族 、 同个 倾 而 不 不 性 的作 曲家 所谱 写 的旋 律 则 各 具 风格 特色 。 比如 :
“ 曲之王” 歌 舒伯特的作品旋律简朴 ; 但却给人留下
难 以忘 怀 的 印象 ; 誉 为 “ 乐 神 童 ” 被 音 的莫 扎 特 , 虽 然声 乐 作品不 太 多 , 给 世 人 留下 能 体 现那 个 时 期 却 风 格特 点 的经 典 主作 , 律精美 而华 丽 , 人 回味无 旋 使 穷。
是众 多音乐元 素 的综 合 体 , 塑 造 艺 术 形 象 的 主要 是
生 最早 的元 素 , 被称 为 音 乐 之第 一 要 素 。节 奏是 音
手段 , 被誉为“ 音乐 的灵魂 ” 。旋律在作 品中的具体 体现就 是 由音 符 和节 拍 交 织 在 一起 的旋 律 线 , 既 它 是欣赏者听觉 自 然追随的线索 , 也是引导欣赏者完 整把握 作 品 情 感 脉 络 的 主线 。从 音 乐 表 现 的 角 度 看 , 律首先 要能 引起欣 赏者 良好 的情 感反 应 , 旋 能激 发 欣赏 者r整 欣赏 作 品的渴 望 。旋律 是音 乐风格 的 光
乐感 , 简言之 就是对 音 乐 的体验 、 感觉 、 悟 , 感 包
括音乐 的思 辨 能力 和 听 觉 体 验 中对 音 响 的 把 握 能 力 , 现 出歌 唱者 的 内涵 和 气质 。乐感 虽是 一 个 较 体 为抽象 的概念 , 能使 歌 唱 者 赋 予 艺术 歌 唱 的生 命 却
活力 , 它是歌 唱者 塑造艺 术形 象 的重要 基础 , 也是 获
种节奏的变化 , 使艺术表现从容 、 自然 ; ③指歌唱者 不但能积极地体验 出节奏在音乐 中的表情功能, 能 将 自己歌 唱 中充 沛的情感 也融人音 乐 的节 奏和律 动 之中 , 能 有 意 识 地 控 制 住 自己 歌 唱 艺 术 表 现 的 并 “ 情感节 奏” 。
( ) 奏感 2节
旋 律是 音 乐 作 品 的 内 涵 和 音 乐 语 言 的 表 现 形 式 , 点最 鲜 明、 特 也最容 易被 人所 感 知和接 受 。旋律
节奏从 广义 上讲 就是 “ 切有 秩 序 的运 动 ” 也 一 ,
被解 释为 “ 称 结 构 的协 调性 ” 对 。节 奏 是 音 乐 中诞
得 歌 唱技巧 、 将 歌 唱技 巧 转 换 为声 情 并 茂 艺 术 歌 并
唱的重要 前提 。
一
、
乐 感 是 对 音 乐 艺 术 美 的感 悟 和 创 造
歌 唱活动 是一 个感 知创 造 的心 理 过 程 , 需要 它
歌 唱者 积极 的感知 状态 和完 善 的创 造 能 力 , 种 能 这 力体 现在 歌唱 的各个 环节 中 。乐感 是对 音乐 的感受 与理 解 , 解是 建立在 感受 基础 之上 , 理 是音 乐感 觉 能 力 的综合 体验 。人 的音乐 感知综 合 能力包 括音 乐 的 旋律 感 、 奏感 、 高 感 、 质 感 、 节 音 音 和声 感 以及 速 度 、 力度 感等 等 , 体现 了பைடு நூலகம் 唱 者直 觉 素 质 和 理性 创 造 它 的统 一 。其 中最 为 重 要 的是 旋 律 感 、 奏 感 、 高 节 音 感 、 质感 , 音 它们 是歌者 其 它能力 的基 础 。
() 1 旋律 感
“ 旋律感” 主要是指歌唱者对音乐旋律 的体验 和表现能力 , 包含 : ①歌唱者对音乐旋律 的感觉, 主 要体 现在 能够 准确地 反 映出乐谱 本身 音乐 表现 的要 求; ②能鲜明感知音乐 中旋律发展和运动的特点 , 把 握旋律起伏和音乐流动 中所产生的表情意味; ③能 感悟 出作 曲家通 过旋 律 所 表 达 的情 感 寄 托 , 用 自 并 己的音乐思 维 和歌 唱技巧来增 加 旋律所 蕴含 的艺术 感染 力 。旋 律是 作 曲家 表 情 的 主要 手 段 , 唱 者若 歌 缺乏对 旋律 的深层 感 悟 , 然 对 歌 唱 的理 解 和 内 涵 必 表现 产生不 良影 响 。
乐的脉络 , 音乐艺术通过节奏使音符形成有组织、 有 秩 序地 运动 , 音乐 因为 节奏而 充满 活力 。 所谓“ 节奏感” 不仅仅是乐理知识的“ , 节奏” 概 念, 主要 是歌 唱者对 节 奏 的感 悟 能力和 把握 能力 , 包 括 : 指歌 唱者 能根据 作 品节 拍要 求 准 确 加 以音 乐 ① 表现 , 体现出对节奏把握 的准确性和稳定感 ; ②指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