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三节内燃机教案新版沪科版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三节 内燃机》教案_1

13.3内燃机教材分析:教材利用图例说明了汽油机的结构,并用四个参考图详细分析了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指出汽油机实际工作时,是靠外力使曲轴和飞轮先转动起来,带动活塞运动后汽油机才自己工作。
柴油机教学比较简单,知识说明了其工作过程,并分析了和汽油机的区别,指出了柴油机的应用.教材最后还提出了问题,思考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分析: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但本节课信息量大,传播渠道单一,怎样让学生化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是这节课成败的关键。
目标确立:知识与技能1、知道内燃机的概念。
2、了解汽油机、柴油机的构造。
能表述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过程和能量转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2、利用动画、图片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了解现代汽车的一些常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内燃机的运用,感受物理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策略选定:实验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汽油机和柴油机模型各一个。
教学过程设计1.汽油机:(1)构造(出示模型或挂图。
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
(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冲程:(2)工作原理。
(边运转模型边讲解,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杆、曲轴的动作情况)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结合动画进行讲解:小结:一个工作循环有个冲程,飞轮转动周,对外做功次,活塞往复次,其他冲程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能量转化:在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柴油机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选择下列练习进行补充或讲解1.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在压缩冲程中,能转化为能。
2.在寒冬季节,小明同学双手搓后感觉手上发热,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这与柴油机工作中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3.如图,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水温升高,是通过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三节内燃机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内燃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热机、内燃机的概念,知道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体会现代交通工具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2.通过模型或挂图了解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3.能用文字或口头表述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过程,能够简单地描述它们的主要特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对汽油机、柴油机结构的观察,有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判断的意识.3.通过上网等各种途径收集整理有关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的原理、特点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良好习惯.2.通过学习热机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人类社会的意识,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教学重点】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教学难点】汽油机和柴油机之间的区别.【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铁架台、试管、金属网罩、胶塞、酒精灯、水;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实物模型.【教学课时】1.5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利用音像资料,展示汽车运动,坦克前进的画面,然后设问:你知道汽车、坦克为什么会运动起来吗?汽车、坦克的发动机是怎样获得能量的?学生思考、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师汽车、坦克的发动机其实是个内燃机,它通过将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使汽车、坦克运动起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内燃机.【预习指导】阅读课本P45-48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规定,以及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用红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对应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交流展示】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拓展探究】热机一、学生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师什么是热机?什么是内燃机?生: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称为热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热机的分类和几种发动机原理”.热机的分类和几种发动机原理(多媒体课件)(1)热机的分类通常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将热机分为内燃机与蒸汽发动机两类.凡燃料直接在气缸内燃烧,全部能量转变过程在气缸内完成的热机称为内燃机,如汽油机、柴油机等都属于此类.先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的一部分传给工质,再由工质将得到的能量的一部分转变为机械能的称蒸汽发动机,又称外燃式发动机.内燃机的工质是燃烧的烟气,而蒸汽发动机的工质是水蒸气.蒸汽机在热机中是最早出现的,以后是内燃机、汽轮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相继交叉出现,其中内燃机应用范围最广,天空、地上、水中都有内燃机的身影.蒸汽发动机由于笨重、效率低,现在应用已不多.(2)几种发动机原理简介蒸汽轮机利用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从喷嘴高速喷出,冲击叶轮,使叶轮与机轴一同旋转.蒸汽轮机的输出功率很大,大型的蒸汽轮机输出功率可达几十万千瓦.燃气轮机基本原理与蒸汽轮机相似,但工质不是蒸汽,而是燃料燃烧后生成的烟气.中国民间工艺品“走马灯”即是一种原始简单的燃气轮机,早在800年前就已在我国出现.燃气轮机不仅输出功率大(可达十几万千瓦),而且效率高,可达50%~60%.空气喷气发动机燃料在发动机的燃烧室内燃烧,生成的烟气从喷口高速喷出,根据反冲原理,发动机机身将向反方向运动.火箭发动机其结构与原理和喷气发动机相似.区别是空气喷气发动机燃料燃烧时的氧化剂(氧气)取自空气,因此空气喷气发动机只能在大气层内工作,主要用在飞机上;火箭发动机则自带氧化剂,燃料燃烧时不依赖于空气,因此可在大气层外工作,是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动力源.中国在节日放的“起花”也即是火箭的原型,中国是火箭的故乡.【师生互动归纳总结】(1)热机定义: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2)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再对外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热机的种类:①蒸汽机;②内燃机;③汽轮机;④喷气发动机等.(4)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常见的有汽油机和柴油机.【课堂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汽油机教师展示汽油机的实物模型,讲解结构部件名称(如图),引导学生了解汽油机的构造.。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内燃机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内燃机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2、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内能以及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为本节做好了铺垫。
内燃机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一个重要实例,因此本节内容是内能一节的应用与深化。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知道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教材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3、中招考点本章内容在中考试题中主要以能的转化为主,而综合应用题没有出现过,应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
4、学情分析九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可以分析一些简单直观的现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引导和点拨,本节内容中的汽油机工作过程利用动画展示,这样比较直观形象,既弥补了学生空间想象的不足又激发了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二、学习目标1.能说出热机的定义,知道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2.能说出汽油机、柴油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能说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一,能根据定义判定那种装置是热机,并能说出常见热机的种类。
2、针对目标二,通过提问学生,学生能熟练说出汽油机、柴油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能列表写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四、教学过程目标二:能说出汽油机、柴油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能说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 自学指导二1、阅读课本P46-48页,划出重点知识。
2、时间6分钟。
3、掌握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相关知识。
4、完成自学检测二自学检测二1.冲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
3、内燃机工作时,燃料在燃烧,生成燃气,燃气推动活塞,能转化为 .4. 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气缸内的是( )A·空气B·柴油C·雾状的柴油D·空气和雾状柴油混合物5.在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对外做功的是_________________冲程·1、通过提问学生,学生能熟练说出汽油机、柴油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能列表写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汽油机构造柴油机构造区别与联系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燃料构造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热机效率相同点火花塞气缸进气门活塞连杆排气门曲轴喷油嘴进气门活塞连杆排气门气缸曲轴小结课后反思。
2020年(贵阳版)(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内能与热机 第3节 内燃机教学案(新版)沪科版.doc

2020年(贵阳版)(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与热机第3节内燃机教学案(新版)沪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热机的概念,了解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
2、了解汽油机、柴油机的构造。
能表述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
3、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2、利用动画、图片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了解现代汽车的一些常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效率。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演示实验:从老师的实验得到什么启示,猜想可能是由于水烧开后,产生大量高温的水蒸气在试管内膨胀对,从而将塞子冲起,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从而导入新课?【自主预习案】1、热机是将能转化为能的机械。
2、热机的种类有、、、等。
其中是最常见的热机。
3、燃料在燃烧的热机叫内燃机。
4、内燃机的种类有机和机。
5、理解两个名词概念。
(1)什么叫一个冲程;(2)什么叫一个工作循环。
6、内燃机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
2)、通过汽油机模型,结合自学,小组相互协作探讨认识汽油机①构造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
(知道名称的同时,要能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②工作原理。
观看汽油机的模型,结合书本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
工作时,活塞向运动,门打开,门仍关闭。
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的混合物被吸入气缸。
这是第一个冲程,叫冲程。
活塞运动到汽缸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运动。
这时门和门都关闭,被强行压缩,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这是第二个冲程,叫冲程。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与热机第3节内燃机教案(新版)沪科版

内燃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发动机的作用,体会现代交通工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了解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3、能用文字或口头表述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
4、能用文字或口头表述内燃机各个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知道内燃机工作进有废气污染,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教学准备:演示实验:自制大型内燃机工作原理图,汽油机、柴油机模型多媒体或活动投影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一、热机二、汽油机1、定义1、构造2、能量转化:内能转化机械能2、工作原理3、内燃机三、柴油机汽油机1、构造柴油机2、工作原理教学参考热机分类通常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将分为内燃机与蒸汽机两类。
凡燃料直接在气缸内燃烧,全部能量转变过程在气缸内完成的热机称内燃机,如:汽油机、柴油机、燃气轮机、喷气机等属于此类。
先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的一部分传给工作介质,再由工质将将得到的能量的一部分转变为机械能的称蒸汽发动机,又称外燃式热机。
内燃机的工质是燃烧的烟气,而蒸汽发动机的工质是水蒸气。
蒸汽机在热机中是最早出现的,以后是内燃机、汽轮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相继交叉出现。
其中内燃机应用范围最广,天空、地上水中都有内燃机的身影。
蒸汽发动机由于笨重、效率低,现在应用已不多。
参考答案:巩固练习1、B2、C3、C、4、构造上: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喷油嘴;吸气冲程汽油机吸入混合气,柴油机吸入空气;汽油机采用点燃式点火,柴油机采用压燃式点火。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内能与热机 第3节 内燃机学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

第三节内燃机【学习目标】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通过模型或挂图了解汽油机、柴油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
2.能用文字或口头表述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
【课前准备】1.家庭实验在家中用水壶烧水,观察水烧开时壶盖的情况。
思考:是谁把壶盖顶起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1、认识汽油机活动3:看教材图12—21,认识汽油机各部分的构造,并将主要部件的名称填在左图中。
2、了解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活动4:看教材图12-22讨论:这四个冲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如何点火的?并将四个冲程的名称及各冲程的特点填在下图中。
学会看图关注能量的转化①吸气冲程: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图甲)。
②压缩冲程:进气阀和排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图乙)。
③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
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图丙)。
填一填 1、一个工作循环: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分别是: 冲程、 冲程、 冲程和 冲程,这四个冲程叫做一个工作循环。
甲: 冲程 乙: 冲程丙: 冲程 丁: 冲程 特点:特点: 特点: 特点:参考答案:一、热机与内燃机填一填内部汽油机柴油机汽车轮船等二、汽油机及工作原理填一填1、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2、机械内内机械。
3、点燃式。
三、柴油机及工作原理填一填。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3节内燃机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内燃机教学目标1.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
2.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
4.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个工作过程的异同,学习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教学重难点1.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和在实际中的应用。
课时导学指导预习阅读教材第45~48页相关内容,完成《课时夺冠》学生用书“知识梳理”部分。
各小组内部讨论,提出预习疑问。
交流展示1.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知识梳理”中练习的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探究一:内燃机问题:①你们曾经乘坐的交通工具有哪些?②当今社会主要的交通工具有哪些?③你能说出它们的动力装置是什么吗?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入内燃机的定义。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
探究二:汽油机1.构造出示挂图、提出问题:汽油机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汽油机的燃料是什么?出示汽油机模型,指出各部分的构造名称板书:汽油机的构造2.工作原理出示自学提纲(1)什么是一个冲程?(2)汽油机一个作循环包括几个冲程?(3)每个冲程是怎样完成的?(4)活塞是怎样运动的?(5)气阀如何关闭的?3.能量转化汽油机各冲程中,除做功冲程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外,其余三个冲程都靠消耗机械能来完成。
出示汽油机工作原理图:模型演示工作工作原理。
打开Flash课件,让学生理解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探究三:柴油机1.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怎样的?与汽油机的相比,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列表比较:探究四:内燃机的优、缺点优点:运转速度快、重量轻、功率大。
缺点:工作时要排出废气,还有一些有害物质,还会产生噪声、会污染环境。
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课后练习。
沪科版 九年级全册 物理 第十三章 第三节-内燃机 导教学设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内燃机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2.掌握内燃机的分类及其特点;3.了解内燃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2.内燃机的分类和特点。
三、教学内容1.内燃机的工作原理;2.内燃机的结构;3.内燃机的分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与内燃机相关的场景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运动会上,我们常常看到运动员们穿着深色竞赛服飞快地奔跑,为什么他们会累呢?这与内燃机有什么关系?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教师可以使用课件或者黑板进行讲解,结合示意图向学生详细解释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实例分析(1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教师可以选择一种常见的内燃机实例,如汽车发动机,向学生展示其内部构造,并解释其中的工作原理。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加深对内燃机的理解。
4. 分类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内燃机的分类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内燃机分类,介绍其特点并总结。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分类的提示,如热机和冷机、两冲程和四冲程等。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自行讨论,搜集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5. 进一步应用(10分钟)让学生思考内燃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列举出几个例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内燃机在交通工具、农机具和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应用,并进行讨论,让学生了解内燃机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
6. 小结(5分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共同回顾学习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
教师可以对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分类进行简要总结,并鼓励学生加深学习,并与实际应用结合,拓展思考。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三节内燃机教案
新版沪科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
2.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及工作过程的异同,学习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现代交通工具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知道内燃机工作时有废气和噪声污染,立足所学知识,提建议,谈看法,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情况。
【教学难点】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看图提问题:家用小轿车为什么会无言以对?
二、教学步骤
探究点1热机和内燃机
[阅读课本]P45“汽车奔驰……怎样工作的呢”。
[思考]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如图所示,水沸腾后,达到一定程度,软木塞就会被水蒸气推出,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提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小组讨论]热机是什么?热机分为哪些类型?
[分析](1)热机是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又叫发动机。
(2)热机分为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类型。
[小组讨论]什么是内燃机?常见的内燃机有哪些?
[分析]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
内燃机中最常见的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探究点2汽油机
[阅读课本]P46“汽油机”。
[小组讨论]汽油机使用的燃料是什么?汽油机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分析]汽油机使用的燃料是汽油。
汽油机主要由气缸、活塞、进气道、进气阀、排气道、排气阀、曲轴连杆、飞轮和火花塞组成。
[思考]什么叫冲程?
[提示]汽油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内做一次单向运动叫做一个冲程(或行程)。
[思考]汽油机是怎样工作的?
[提示]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甲:
吸气冲
程
进气阀
打开
排气阀
关闭
活塞向下运动
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通过进气
道进入气缸
乙:
压缩冲
程
进气阀
关闭
排气阀
关闭
活塞向上运动
混合气体被压缩,机械能转化为
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压强
增大
丙:
做功冲
程
进气阀
关闭
排气阀
关闭
在压缩冲程末,火花塞产生电火花,气体
迅速燃烧,高温高压气体迅速膨胀,使
活塞向下运动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丁:
排气冲
程
进气阀
关闭
排气阀
打开
飞轮因为惯性继续转动使活塞向上运
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缸外
接下来又进行吸气冲程
探究点3柴油机
[阅读课本]P47“柴油机”。
[思考]柴油机使用的燃料是什么?
[提示]柴油机使用的燃料是柴油。
[小组讨论]柴油机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分析]柴油机主要由排气门、喷油嘴、进气门、气缸、活塞、连杆、曲轴组成。
[小组讨论]汽油机和柴油机有什么区别?
[归纳提升]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汽油机柴油机
构造火花塞喷油嘴
吸气冲程空气和汽油空气
吸
入的物质
压缩冲程
末气
缸内的温
度
较高更高
点火方式点燃式压燃式做功冲程
燃
气的压强
较大更大
优缺点效率低,燃点低;功率一般不大,较
轻巧,工作平稳
效率较高,燃点较高;功率很大,较笨重,
工作时震动较剧烈
应用适于轻便快速工作,常在飞机、小汽
车、摩托车上采用
适宜长途负荷大的工作,常在拖拉机、舰
艇、坦克等上使用
[思考]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飞轮转几周?活塞往复运动几次?对外做功几次?
[提示]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飞轮转动2周,活塞往复运动2次,气缸内的燃油燃烧爆发1次,对外做功1次。
[思考]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1)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只有第三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不但不做功,还要消耗机械能。
(2)做功冲程为其他三个冲程提供能量,其他三个冲程为做功冲程提供基础。
(3)吸气、压缩、排气冲程都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三、板书设计
第三节内燃机
1.汽油机
(1)构造
(2)工作原理
(3)应用
2.柴油机
(1)构造
(2)工作原理
(3)应用
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教学反思◇
结合内燃机模型及工作过程,让学生观察分析,表述其观察到的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归纳概括,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生成,效果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