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说明书

合集下载

说明书 - 50T液压压力机

说明书 - 50T液压压力机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50T 液压压力机机械设计 学生姓名 王豪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王伟年 月 日教学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学生学号 201294014251编 号 JX2016JZ425150T液压压力机机械设计摘要在现今社会,液压传动已经是一门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汽车制造以及锻压等行业。

而其在实现高速、高压、高效率、大功率、经久耐用、噪声低,高度集成化等各项要求的显著优势使得这门技术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次在对液压传动发展和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作了一个简要说明,与此同时,更是对液压技术在锻压机械中的一个典型应用——4柱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设计计算。

其内容主要包括:1 液压传动系统方案的分析、比较和确定;2 确定并绘制系统原理图,液压机结构的设计;3 完成液压缸的设计;4 液压系统中各主要参数的计算;5 各种液压元件的选择;6 设计并绘制成系统装配图;在500KN液压机液压系统执行元件液压缸的设计中,利用在前文系统设计中所校核过的如活塞直径D(ΦAL)、活塞杆直径d(ΦMM)等参数,我们对液压油缸的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并绘制了它们的零件图及液压油缸装配图。

在本设计中,所有图纸均使用绘图软件CAXA(电子图板V2版)绘制而成,使得图纸更加清晰,一目了然。

关键字: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液压油缸;CAXAABSTRACTAbstract:Nowadays, hydraulic drive is a technique becoming mature, what has been applied in Manufacture, Engineering Machinery, Farm Machinery, Car Manufacturing, and Forging Presses etc. Moreover, it has a so salient advantage in actualize high pressure, high speed, hight-power, hight efficiency, low yawp, longevity and hight integration that it could develope much faster then others.After the phylogeny of the hydraulic drive and the working theory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we have do a fully design for the system of the single column hydraulic presses which is a type application in Forging Presses.It includes:1 Analysing, comparing and confirming the project of hydraulic drive;2 Confirming and drawing the system blueprint;3 Drawing a blueprint of the cell loop of the integration block;4 Accounting, checking and normalizing the mainly parameter in the hydraulic system5 Choosing the different kinds of hydraulic component6 Designing how to rig out all the parts of the system and then draw a blueprint to reflect it.In the design of the working part of the 50KN system, cylinder, we have do a particular frame design in using the parameter as the diameter of the piston D(ΦAL)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pole d(ΦMM).In this project, to make blueprint more clearly and even be clear at a glance, we draw the entire blueprint in software CAXA.Keywords: Single Column HydraulPresses; The Design of Hydraulic System;Hydraulic cylinder; CAXA目录1压力机概述-------------------------------------------------------------- 11.1压力机发展的概况 -------------------------------------------------- 11.2压力机工作原理 ---------------------------------------------------- 21.2.1压力机功能简介 ---------------------------------------------------------------------------------------- 21.2.2压力机的工作原理简介 ----------------------------------------------------------------------------- 4 2液压机总体结构设计 ----------------------------------------------------------------------------------------------------- 42.1压力机总体设计结构及要求-------------------------------------------------------------------------------- 42.2 立柱的强度计算 ------------------------------------------------------------------------------------------------- 42.3 横梁的强度计算 ------------------------------------------------------------------------------------------------- 52.4油箱的设计---------------------------------------------------------------------------------------------------------- 53.压力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 63.1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63.2设计参数和应满足的条件------------------------------------------------------------------------------------ 73.2.1负载分析初步确定各工况的负载和速度 --------------------------------------------------- 83.2.2液压介质的选择 ---------------------------------------------------------------------------------------- 83.3液压系统的设计 -------------------------------------------------------------------------------------------------- 93.3.1确定液压系统方案 ------------------------------------------------------------------------------------ 93.3.2 液压原理图的拟定---------------------------------------------------------------------------------- 114 液压系统的计算和液压元件的选择---------------------------------------------------------------------------- 124.1 液压缸的选择 --------------------------------------------------------------------------------------------------- 124.1.1主缸的选择---------------------------------------------------------------------------------------------- 124.1.2顶出缸的选择 ------------------------------------------------------------------------------------------ 134.2液压泵站 ------------------------------------------------------------------------------------------------------------174.2.2液压泵的选择 ------------------------------------------------------------------------------------------ 184.2.3液压泵的压力 -------------------------------------------------------------------------------------------204.3活塞 --------------------------------------------------------------------------------------------------------------------204.3.1活塞杆的计算 -------------------------------------------------------------------------------------------204.3.2活塞的材料及要求 ---------------------------------------------------------------------------------- 224.3.3活塞杆的设计与计算------------------------------------------------------------------------------- 224.3.4活塞杆材料及技术要求 --------------------------------------------------------------------------- 234.4电动机的选择 ---------------------------------------------------------------------------------------------------- 244.5液压阀的选择 ---------------------------------------------------------------------------------------------------- 244.5.1 方向控制阀的选择---------------------------------------------------------------------------------- 244.5.2压力控制阀的选择 ---------------------------------------------------------------------------------- 244.5.3流量控制阀的选择 ---------------------------------------------------------------------------------- 244.6辅助元件的设计 -------------------------------------------------------------------------------------------------254.6.1 滤油器的选择 ------------------------------------------------------------------------------------------254.6.2油管尺寸的确定 ---------------------------------------------------------------------------------------254.6.3油箱容量的选择 ---------------------------------------------------------------------------------------265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296 总结 -----------------------------------------------------------------------------------------------------------------------------31参考文献 -------------------------------------------------------------------------------------------------------------------------321压力机概述1.1压力机发展的概况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液压传动是一门比较新的技术,如果从17世纪中叶巴斯卡提出静压传递原理、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的话,液压传动技术也已有二三百年历史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引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现代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学科。

它涵盖了从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到自动化控制的全过程。

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将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通过创新和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将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设计项目背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改进的问题。

设计项目的背景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制造过程的优化:通过改进制造流程和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2.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设计并实现能够有效控制机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3.机器人应用于制造业:研究机器人在制造过程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4.新材料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新材料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如高强度材料、无人机材料等。

设计目标和方法在确定了设计项目的背景之后,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方法。

设计目标应该与项目背景紧密相关,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设计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研究文献综述和市场调研: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市场调研,了解当前的研究状况和市场需求。

2.系统设计和优化:根据研究目标,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包括机械结构的设计、传动系统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等。

3.模拟仿真和实验验证: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模拟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进行实验验证,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4.结果分析和总结:对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设计项目案例以下是一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的案例,供参考:设计项目:机器人智能组装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设计目标:设计一个具有高度智能的机器人组装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物体组装和检测,提高生产效率。

设计方法: 1. 研究文献综述和市场需求,了解当前机器人组装系统的研究状况和市场需求。

2.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包括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lgzz

毕业设计说明书lgzz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插座注塑成形工艺制定及模具设计学号:0710230002姓名:张成龙班级:2007级(1)班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方志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答辩日期:2011年月日摘要目前,随着汽车及轻工业的迅速发展,模具设计制造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一个行业。

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模具设计与制造,已成为快速制造优质模具的有力保证:1)、CAD/DAE/CAM的广泛应用,显示了用信息技术带动和提升模具工业的优越性。

在欧美,CAD/DAE/CAM已成为模具企业普遍应用的技术。

在CAD的应用方面,已经超越了甩掉图板、二维绘图的初级阶段,目前3D设计已达到了70℅--89℅,PRO/E、UG、CIMATRON等软件的应用很普遍。

2)、为了缩短制造周期,提高市场竞争力,普遍采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3)、快速成型技术与快速制模技术获得普遍应用。

有SLA、SLS、FDM、LOM等各种类型的快速成型设备。

本文系统介绍了塑件的成形工艺及模具成型结构对塑件质量的影响分析,浇注系统的设计,模具成型部分和总装结构的设计。

介绍了PE插座注塑模具设计时要注意的要点,并较多的考虑了模具结构的调整性、易更换性及模具成本。

从控制制件尺寸精度出发,对PE插座注塑模的各主要尺寸进行了理论计算,以确定各工作零件的尺寸,从模具设计到零部件的加工工艺以及装配工艺等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应用CAD、CAE等软件进行各重要零件的设计和分析。

关键词:工艺分析塑件成型浇注系统模具结构AbstractAt present, develop with the automobile and the light industry promptness, design for die and mould creates the broad attention accepting people gradually , already becomes a industry. Apply the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to design for die and mould and fabrication , already become the forceful guarantee making the high grade mould rapidly: CAD/DAE/CAM extensive use 1), the superiority having demonstrated the industry and hoisting to use IT to set a mould in motion's. Already become the technology that mould enterprise applies commonly in Europe and America , CAD/DAE/CAM. In the field of the CAD application, have already exceeded the junior stage throwing away drawing board , two-dimensional plotting, 3 D design that the application having already reached 70%- 89% , softwares such as PRO/E , UG , CIMATRON is very common at present. Adopt the quick-cutt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mmonly 2), for shortening a manufacturing cycle , improving marketplace competition. 3), the fleetness molding technology and the fleetness moulding technology gain common application. Fleetness molding equipment having various types such as SLA , SLS , FDM , LOM.The molding process of plastic parts, the effect analysis to plastic parts quality caused by molding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casting system design, partial and general design of mold moulding introduced respectively. The critical points of mold for plastic design are introduced, and the adjustable character of molding structure exchange character as well as the molding costs are all considered farther. Starting from controlling dimensional accuracy, the carry the cover to the main dimensions of injection molding are carried out so as to determine the size of different parts, the molding design and the process of parts as well as assembling process and etc of injection molding are stated in details.Key words: process analysis; plastic parts moulding; casting system; molding structure.第1章绪论1.1设计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塑料制品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审定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审定稿)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审定稿)国开教务处教学管理科 2009年12月17日毕业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获得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必须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省级开大统一安排。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接受工程师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如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的能力。

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计算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机械、电气与液压等工程图纸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绘制其图表。

2.学生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锻炼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4.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与设计题目相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内容完整,文字顺畅,符合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

正文不低于5000字。

5.毕业设计图纸能较好的表达设计意图,符合制图国家标准,提倡计算机绘图。

三、指导教师1.由各地方开大(教学点)安排从事本专业的具有中级以上职务的教师,或聘请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等具有相应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应变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完成工作情况填写。

3.指导教师应认真负责,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时检查进度,解答疑难和布置工作。

2019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doc

2019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集中实践环节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为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质量,根据“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 论文)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接受工程师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如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的能力。

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二)毕业论文的撰写及要求1.资格审查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必须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2.撰写要求(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计算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机械、电气与液压等工程图纸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绘制其图表。

(2)学生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锻炼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与设计题目相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内容完整,文字顺畅,符合大专生毕业论文规范。

正文不少于3000字。

(4)毕业设计图纸能较好的的表达设计意图,图面整洁,符合制图国家标准,提倡计算机绘图。

3.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周期(从确定选题、安排指导教师开始,到毕业设计(论文)审核为止)不得少于一学期。

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在毕业前一期期末布置,毕业学期完成设计、审核和验收工作。

(三)指导教师资格及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由从事本专业的具有中级以上职务的教师,或聘请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等具有相应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毕业设计(完整版)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毕业设计(完整版)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摘要摘要多层热压机是生产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人造板的主要设备。

目前设备制造厂生产的热压机已基本定型,为了改进热压机的结构性能和降低制造成本,本文主要对五层侧压式热压机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热压机的重要部件下托板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设计分析和计算,使下托板在结构上更加合理,降低了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了生产率。

设计主要结合现有的设计理念,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时热压机的机架整体上主要采用了钢板焊接闭式结构,这种结构制造方便无需大型加工设备,并且,选材主要使用了工字钢、角钢等常用材料,使用钢板焊接的加工工艺,因而,生产工艺性较好,一般机械厂均能制造。

设计中主要使用了CAD、Pro\E等工程制图软件,使用了Pro\E软件进行受力分析。

关键词:侧压式,热压机,结构设计,受力分析IAbstractAbstractThe multi-layered hot press is the production plywood, the shaving board, building board and so on density fiberboard major installations. At present the equipment factory production's hot press has finalized basically, to improve hot press's structure performance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this article mainly has carried on the design to five side thrust type hot press structure, and to hot press's important part under carrier's structure, the intensity and the rigidity has carried on the project analysis and calculates, causes the carrier to be more reasonable in the structure, reduced the material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raised the productivity. The design main union existing design idea, in conforms to under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premise, in the design in press's rack whole has mainly used the steel plate welding closed type rack, this kind of structure manufacture convenience does not need the large-scale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the selection has mainly used the I-steel, the angle steel and so on commonly used material, uses processing craft which the steel plate welds, thus,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is good, generally the machine shop can make. In the design has mainly used CAD, engineering drawing soft wares Pro \ E and so on, used the software Pro \ E to carry on the stress analysis.Key words: lateral pressure type, thermal-pressing machine, structural design, stress analysisII目录目录1.引言 (1)1.1五层侧压式热压机的发展概况及现状 (1)1.2热压机的特点 (2)1.3热压机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2.热压机的结构设计 (4)2.1框架结构 (5)2.2柱塞结构 (6)2.3上托板结构 (6)2.4下托板结构 (7)2.5平衡机构简要设计 (8)2.5.1工作原理 (8)2.5.2齿条的设计 (11)2.5.3键的选择 (11)2.6轴承的选取 (12)2.7侧压缸支架结构 (12)2.8侧压缸螺栓设计校核 (13)3.热压机主要部件的受力分析 (15)3.1立柱的设计校核 (15)3.2上托板的设计校核 (15)3.3下托板的结构设计 (21)3.4下横梁底板受力分析 (24)附录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III泰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引言热压机是人造板生产线的主要设备之一。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说明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说明

长沙学院CHANGSHA UNIVERSITY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题目: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学生姓名:文益峰学生学号:系部:继续教育学院专业班级:机械1301班指导教师姓名:刘裕职称中级工程师陈小平职称中级创业指导师二○一五年五月制目录第一部分过程管理资料一、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4)二、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 (6)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表 (7)四、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表 (8)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五、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 (10)2015届毕业设计资料第一部分过程管理资料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2015 届毕业生)系部: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题目: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学生姓名:文益峰学号:指导教师:刘裕职称:中级工程师2015年5 月10 日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系(部):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长沙学院2015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表系(部):继续教育学院说明:各项成绩的百分比由各系部自己确定,但应控制在给定标准的20%左右。

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表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表2015届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2015届)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系部: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文益峰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职称最终评定成绩2015年5 月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点阵式LED字符显示器设计系(部):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学号:学生姓名:文益峰指导教师:刘裕副教授2015 年5月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首先对输送机作了简单的概述;接着分析了带式输送机的选型原则及计算方法;然后根据这些设计准则与计算选型方法按照给定参数要求进行选型设计;接着对所选择的输送机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校核。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标题:探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摘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个涵盖广泛且富有挑战性的领域,对于毕业设计而言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相关的多个方面,包括设计原理、自动化技术、制造流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将逐步引导您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理解这一主题。

引言引言部分起到引入话题并概述文章内容的作用。

我们将介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并从宏观角度对相关概念进行概述。

主体I. 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原理首先,我们将深入了解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原理。

这涵盖了设计理论和方法,以及应用于机械设计的数学和工程原理。

此部分将重点介绍设计的概念、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等内容。

II.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化在机械设计制造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们将探讨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并深入了解现代机械设计制造中常用的自动化系统和设备。

III. 制造流程及其相关技术制造流程是机械设计制造的核心,它涉及到从设计到实际制造的全过程。

我们将研究制造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材料选择、工艺规划、加工方法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IV.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我们将展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这包括新技术的出现、智能制造的兴起以及可持续性和环境因素对该领域的影响。

我们将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总结在总结部分,我们将对文章内容进行回顾,并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进行总结。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读者对这一主题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观点和理解作为文章写手,我认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个关键的领域,对于毕业设计来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它不仅要求掌握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本原理,还需要了解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通过深入研究制造流程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线切割加工工艺分析学生姓名系(部)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摘要本论文是围绕线切割加工工艺来讲述的,首先简单的介绍了线切割加工,线切割加工作为一门特殊的加工方法,具有加工精度高、速度快、操作控制简便以及方便地加工复杂零件等特点,是机床数控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文中描述了线切割加工的整个过程:(1)分析图样,明确加工要求;(2)对工件已加工表面进行分析,确定工艺基准;(3)根据工艺基准选择定位方法;(4)根据分析结果,合理选择切割路线和加工速度。

并且针对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原因,问题主要出现在工件的装夹,切割路线的选择,电极丝的松紧和电脉冲的选择上。

总结前人的经验,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

由于线切割加工往往是最后一道工序,如果发生变形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所以在制定线切割加工工艺时必须慎之又慎。

关键词:电极丝、数控技术、线切割加工AbstractThis paper is about the process of cutting processing, first introduced simply wire-cutting processing, wire-cutting processing as a special processing method, has the processing speed, high precision,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control processing complex components etc, nc technique is one of important applications.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whole process of wire-cutting processing (1) analysis, clear pattern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2) the surface of workpiece machining, the paper analyzes technology standards, (3)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selec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4), the reasonable choice of cutting line and processing speed.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common problem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clamping workpiece, cutting line, the choice of electrode wire on the choice of firmness and electrical impulses.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and formulate measures. Because wire-cutting processing is often last procedure, if the deformation will cause irreparable damage. So in wire-cutting processing process must be formulated.Keywords:Wire electrode, CNC technology, wire-cutting processing目录前言 (1)第一章初识电火花线切割 (2)第一节电火花线切割的行业归属 (2)第二节电火花线切割的工作原理 (2)第三节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分类及其控制方式 (3)第四节控制介质 (3)第五节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工艺 (3)第二章电火花线切割工艺分析 (4)第一节工艺分析及切割路线的确定 (4)第二节加工速度分析 (6)第三节电极丝的选择及使用方法 (7)第四节线切割的控制过程 (10)一、工件(零件)的平移控制 (10)二、走丝系统的功能 (10)三、高频电源的选择 (10)四、自适应控制 (11)第五节脉冲电源对线切割的影响 (12)第六节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及非电参数的影响 (12)第三章电火花线切割工艺的改进 (13)第一节对图样进行分析和审核 (13)第二节装丝技巧 (13)第三节改进切割方法 (14)第四节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15)第五节编程注意事项 (15)一、冲模间隙和过渡圆半径的确定 (15)二、计算和编写加工程序 (16)结论 (17)参考文献 (18)附录 (19)致谢 (20)前言传统的机械加工已经有很久的历史,它对于人类的生产技术和物质文明起了极大的作用。

但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复杂的工艺生产又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直到1943年前苏联拉扎林柯夫才摆脱了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

利用电能来切削金属。

它是通过带负电荷的工具电极和带正电荷的工件之间产生一次火花放电,产生瞬时的高温,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气化而被蚀除掉,获得“以柔克刚”的效果。

线切割作为一门特殊的加工工艺,具有加工精度高、速度快、操作控制简便以及方便地加工复杂零件等特点,是机床数控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解决了不少传统加工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使许多问题简单化,大大降低了复杂零件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更保证了许多精密零件的加工精度在。

尤其在模具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线切割加工也有其缺点,比如加工速度慢,在线切割的瞬时高温和工作液的快速冷却作用下,零件表面经线切割后会形成变质层,使表面硬度下降,并产生显微裂纹等弊病,严重影响零件的制造质量和使用寿命,应引起足够重视。

而且线切割机床的操作及零件加工的编程、加工路线的选着都对加工零件的精度有影响,本文是自己在加工过程中的经验及通过对象相关资料的查阅做出的一些总结。

第一章初识电火花线切割第一节电火花线切割的行业归属传统的机械加工已经有很久的历史,它对于人类的生产技术和物质文明起了极大的作用。

但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复杂的工艺生产又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直到1943年前苏联拉扎林柯夫才摆脱了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

从此电加工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电加工是利用电能来切削金属。

它是通过带负电荷的工具电极和带正电荷的工件之间产生一次火花放电,产生瞬时的高温,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气化而被蚀除掉来达到加工目的的加工方式。

随着电加工的发展,电加工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加工体系。

根据放电加工原理及能量作用大致可分为: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等离子弧加工等。

电火花加工又称放电加工,简称EDM,是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不断产生脉冲性的火花放电,靠放电时局部瞬时产生高温把金属蚀除下来的一种加工方法。

电化学加工是通过电解溶液与金属离子溶解加工。

电子束加工是焊接过程中的一种溶化、气化加工。

离子束加工是蚀刻注入进行原子撞击的一种动能加工。

等离子弧加工是喷镀过程通过涂覆热能熔化的一种加工方法。

电火花线切割就是电火花加工的一种,它易于加工复杂、精密和高硬度工件,特别是薄壁、窄缝工件。

所以,在模具制造、成形刀具加工、难加工材料和精密复杂零件的加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成为电加工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第二节电火花线切割的工作原理线切割加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移动的细小金属导线(铜丝或钼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通过计算机进给控制系统。

配合一定浓度的水基乳化液进行冷却排屑,就可以对工件进行图形加工。

线切割机的“线”是指直径为0.01mlTl左在的钼丝长约200m 绕在一个圆筒上。

把钼丝通入直流电源的正极,将被加工的零件通及直流电源的负极.当零件接触钼丝时会产生短路电流.从而将零件接触处绕开一个缺口。

如果固定钼丝。

莲缍的接一定规律移动零件,在零件上就将割开一条细缝曲线,这就是得用“线”来切割零件的原理。

第三节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分类及其控制方式电火花线切割按照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常用的以下两种:1、按控制方式分为:靠模仿型控制、光电跟踪控制、数字程序控制、微机控制等。

2、按走丝速度分为:低速走丝方式(俗称慢走丝)和高速走丝方式(俗称快走丝)。

现代的电加工设备已经很少靠模仿型控制和光电跟踪控制方式。

快走丝线切割主要是台式单板机和柜式工控机两种。

台式单板机主要以3B程序控制。

个别的还用4B或5B格式。

柜式工控机是近代网络化的必然产物。

采用的是国际标准化程序ISO代码。

以CPU为依据的控制系统方式。

慢走丝线切割的控制方式是以柜式工控机为主。

极个别的是全智能化操作系统。

国产的慢走丝一般是半自动控制方式。

而国外进口机大部分都是全自动操作方式。

采用去离子水作工作液,只有在特殊精加工时才采用绝缘性能较好的煤油。

快走丝线切割的电极丝广泛采用0.06-0.25mm的钼丝作高速往复运动,它的运动速度为7-10米/秒。

可控加工精度在0.005-0.015m左右。

慢走丝线切割的电极丝一般采用0.2mm 的铜丝作低速单向运动。

它的运动速度低于0.2米/秒。

可控加工精度在0.002-0.005mm左右。

也就是一条头发丝的1/10到1/20。

第四节控制介质数控线切割机床的控制系统是根据人的“命令”控制加工的。

所以必须先将要进行线切割加工的图形用线切割控制系统所能接受的“语言”编制好命令。

这种“命令”也就是加工程序。

编程对于线切割加工来说是重中之重的技术核心部分。

是产品尺寸达标与否、模具配合的主要控制手段。

现在流行采用的程序格式主要有3B(个别扩充为4B或5B)格式,ISO 格式。

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格式。

我国的数控线切割快走丝机床主要采用统一的五指令3B格式。

第五节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工艺在电加工的技术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于它的工艺技术和技巧,只有工艺合理,才能高效率地加工出质量好的工件,分析图样是保证工件质量和工件综合技术指标的第一步,其中加工路线和正确装夹方法最为重要。

加工操作主要在于电极丝的垂直度,脉冲电源的电参数调整,变频进给速度控制等是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的重要标志。

第二章电火花线切割工艺分析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的零件多为加工复杂、精密和高硬度工件,特别是薄壁、窄缝工件,线切割加工要使工件达到图纸要求的尺寸、精度和粗糙度等各项指标,加工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对零件认真进行分析,合理安排加工路线和选定加工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