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题序罚球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恳请在以下横线上核对出来古诗文名句。

(自由选择其中6句,严禁多挑选)①牧人驱犊抵,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②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③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⑤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⑥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⑦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⑧杜牧《赤壁》一诗中蕴藏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杜甫《春望》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质朴而圆润的徽剧带着泥土与流水的芬芳,以它独有的民间艺术与民俗风情,唱遍了江南的山水楼台,也唱遍了徽州的街闾巷虎牙。

在悄然推移的光阴里,无人知晓就是谁泼了砚台的古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锦秀山河漫润在潮湿的水墨中。

沿着河流追sù古徽州苍郁的历史,还有那些铺卷而来的徽州民风,在kuàn来锏娜松中获得一种坚实与淡定的快乐。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下适当的汉字。

(3分后)悄然()追sù()kuàn()达.(2)文中存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就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恰当读法就是“________”。

部编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05单元 单元检测-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05单元 单元检测-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单元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匀称.(chēng)洨.河(xiáo)序幕.(mù)长虹饮涧.(jiàn)B.轩.榭(xuān)镂.空(lǚ)涂墁.(màn)俯.仰生姿(fǔ)C.罅.隙(xià)拯.救(zhěng)金蜣.(qiāng)不怀.好意(huái)D.桅.杆(wéi)岔.道(chà)簇.拥(cù)摩肩接踵.(zhò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拱圈雕刻就地取才千态万状B.闲适丘壑认其自然盘曲嶙峋C.汴京漕船形态各异车水马龙D.防御倒霉来之不易开合自茹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B.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C.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D.铜仁梵净山以“贵州第一名山”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宾客登高览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散文通常写自然风物、社会风云的一角,写名士凡人的片段事迹,抒写一缕情思,传达某种趣味。

B.政府不断继续加大公共服务事业,如关注教育均衡、食品安全等问题,这些都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C.我们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实则是知识改变了你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从而对每一件事的态度。

D.在第26届“汤姆斯杯”羽毛球锦标赛上,中国男队折戟沉沙,其原因是队伍青黄不接的缘故。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C.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此次园博会中的苏州园,不仅chuán( )承了苏州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还运用现代技术,营造出情趣多变、景象万千的艺术氛围,令人心chí( )神往。

游客徜徉于苏州园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líng( )听着悦耳的鸟语,会觉得自己已经和景色róng( )合在一起了。

苏州园设计独特,门窗____________(简陋简朴)而富于变化,长廊精美而________________(别有用心别具匠心),整个园子充盈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①chuán( )承②心chí( )神往③líng( )听④róng( )合(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表达的一项是( )(2分)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C.《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D.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写文章最忌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

B.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容易生病,儿童医院门前车水马龙....,看病的人真多。

C.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

D.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遐迩....,“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胜景之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综合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3)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综合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3)

[乙]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走出门
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满
圆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
的亮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都大得多。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
8 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五单元单元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河堤.(tí) B.拱.桥(gǒng) C.罅.隙(xià) D.地穴.(xué)
池沼.(zhǎo) 着.眼(zhuó) 汴.梁(biàn) 遒劲.(jìn)
黏.土(nián) 喧嚣.(xiāo) 钵.声(bō) 考订.(d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擅.长(shàn) 摄.取(niè) 舳.舻(zhú) 握篙.(gǎo)
A.推祟
蔓延
嶙峋
络绎不绝
B.序幕
城郭
翰林
无暇一顾
C.车辙
轩射
踏青
春寒料峭
D.明艳
唯愿
隧道
长途拔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那座建筑物不愧是由远近闻名的建筑设计师设计的,真是巧.妙.绝.伦.,引人注目。 B.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C.以“仙人牧鹿”传说创作的“呦呦鹿鸣寨美一方”稻田艺术作品,经过 50 多天的精心管护,如今这 福稻田牧鹿图更加惟.妙.惟.肖.。 D.小明的妈妈生病住院了,爸爸为了不耽误小明在校读书,撒谎说妈妈出差了,真是别.具.匠.心.。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上(R版)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8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此次园博会中的苏州园,不仅chuán()承了苏州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还运用现代技术,营造出情趣多变、景象万千的艺术氛围,令人心chí()神往。

游客cháng()徉于苏州园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líng()听着悦耳的鸟语,会觉得自己已经和景色róng()合在一起了。

苏州园设计独特,门窗________(简陋简朴)而富于变化,长廊精美而____________(别有用心别具匠心),整个园子充yíng()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6分)(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分)2.下列加点的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表达的一项是()(3分)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C.《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载基本..一致。

D.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C.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

D.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限时:120 分钟满分:120 分)一、积累运用(30 分)1. 根据课本内容默写。

(10 分)(1)九万里风鹏正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2)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贵不能淫》)(3)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采桑子》)(4)_______________,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5) 对于战乱之中身处异地的亲人而言,一封家书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这正如杜甫《春望》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 ~4 题。

(9 分)中国在建筑、园林、绘画等方面有着卓越成就,我们不仅能从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体验到前人的非凡智慧。

走过古老的卢沟桥,我们能看见柱头上的石狮子_________,它们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巨变;漫步苏州园林,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设计者和匠师们________,自出心裁,大到亭台轩榭的布局,小到花墙上各式diāo lòu 的图案,都能让人获得美的享受;驻足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遥想革命jīng qí 迎风飘扬的庄严画面,忆起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不禁簌簌泪下;凝望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清晰可见,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是cháng tú bá shè的行旅。

其线条________,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3 分)(1)diāo lòu( )(2)jīng qí( )(3)cháng tú bá shè( )3. 下列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指手画脚因势利导稳健B. 交头接耳因势利导遒劲C. 指手画脚因地制宜稳健D. 交头接耳因地制宜遒劲4.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我们不仅能从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感悟到前人的非凡智慧。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套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套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每题2分,第7题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矜.jīn 男有分.fēn 箬.篷ruò髯.ránB.揖.jǐ篆.章zhuàn 糁.之sǎn 老妪.yúC.贻.yí罔.不wǎng 俨.然yǎn 壬戌.xūD.诣.yì垂髫.zhāo 豁.然huò幽咽.yè2.下列加点词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是谓大同..:理想社会女有归.:回家不独亲.其亲:以……为亲曾不盈.寸:满B修狭..:清楚明白..:长而窄钩画了了矫.首昂视:举绝.类弥勒:极C.贻:赠罔不..因势象形:无不高可.二黍许:大约俨然..:整齐的样子D:及.郡下:到缤纷..:繁多的样子才.通人:仅问津.:渡口3.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A.诎右臂支船B.虞山王毅叔远甫刻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下列诗句能与“四面湖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一句是()A万家忧乐在心头 B.千树万树梨花开C.一江春水向东流D.两岸青山相对出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陋室铭》一周教颐一宋代B.《爱莲说》一刘禹锡一唐代C.《大道之行也》一孔子一春秋 D.《桃花源记》一陶渊明一东晋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古代文人表达自己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这叫做“托物言志”。

B.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作称为“诗圣”。

C.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D.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表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雕刻技艺。

7.名句默写。

①造化钟神秀,②,一览众山小。

部编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人教版版2020—202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题号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推崇.(c óng) 枢.纽(sh ū) 遒.劲(qi ú) 胸中丘壑.(h è) B .匀称.(ch èn) 桥墩.(d ūn) 簇.拥(ch ù) 亭台轩榭.(xi è) C .残损.(s ǔn) 摄.取(sh è) 轧.扁(y à) 长途跋涉.(sh è) D .嶙峋.(x ún)黏.土(ni án) 纤.维(qi ān) 摩肩接踵.(zh ǒng) 2.下列加点的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表达的一项是( )(3分)A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C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D .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写文章最忌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

B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容易生病,儿童医院门前车水马...龙.,看病的人真多。

C .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

D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遐迩....,“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4.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

__________________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30分)1、默写(14分)(1)《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

(2)杜甫《春望》一诗中因典型地写出了战火迷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是,。

(3)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

(4)_________所记载的核舟虽然极小,但所雕人物却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例如佛印就强调他“____________,神情与苏黄不属”,船尾居左的舟子不仅动作生动——“左手抚炉”,而且“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描述桃花林的景色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夜久语声绝,。

(7),恨别鸟惊心。

2、选出“之”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A.水陆草木之花B.何陋之有 C.花之君子D.能以径寸之木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2分)A.诎右臂支船B.长约八分有奇C.左手倚一衡木D.舟尾横卧一楫4、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俨然(yán) 濯洗(zhuó) 多髯(rán)B.阡陌(qiān ) 淤泥(yū) 禾黍(shǔ)C.垂髻(tiáo) 亵玩(xiè) 绮丽(qǐ)D.邑人(yì) 鸿儒(rú) 矜寡(guān)5、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A.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6、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C.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7、对对子(任选一联作对)。

(4分)(1)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下联:(2)上联:下联:奇巧人神技雕刻核舟8、下列相关文学常识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桃花源记》——散文——晋代——陶渊明B.《爱莲说》——骈文——唐代——刘禹锡C.《石壕吏》——五绝——唐代——杜甫D.《大道之行也》——散文——战国——孟子二、阅读理解(一) << 桃花源记>>(25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入。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9、《桃花源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

文中借虚构的桃花源,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10、在括号中填写省略的内容。

(5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阡陌交通()便要还家()无论魏晋()处处志之()12、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中的一句;出自本文的另一个成语是,现在的常用义是。

(3分)13、给桃花源外的图景取个名字。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翻译句子。

(2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6.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代表着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这个世界有哪些令人向往的地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7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7.解释加点的字。

(4分)(1)可爱者甚蕃.蕃(2)濯.清涟而不妖濯(3)不蔓不枝.枝(4)陶后鲜.有闻鲜18.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6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9.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20.你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4分)(二)<<大道之行也>>(28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a 老有所终, b 幼有所长, c 矜、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1、本文选自《》,其作品大多反映了思想。

(2分)22“壮有所用”这句话是从选文中抽出来的,应把它还原到_______(a、b、c)处,理由是:。

《桃花源记》中与该句话意义相通的句子是:。

(3分)2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谋闭而不兴讲信修睦男有分外户而不闭24、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25、文中描述“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根据提示用文中的语句填空)6分①人人都能受到了社会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26、孔子与陶渊明都描绘了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理想,其根源是什么?(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谈)(3分)27、比较下面这篇短文,说说文中所写的“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4分)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是谓小康。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默写:略。

2、B 3.D 4.A 5.C 6.C 7. 略8.A二、阅读理解(一)9《陶渊明集》陶渊明社会理想10、村中人、渔人、渔人、村中人、渔人11、交错相通邀请不用说做标记12、“后遂无问津者”豁然开朗略13、桃花溪水行舟图14、大意:外面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民不聊生15、老人和小孩一并都很愉快。

16、一、无阶级、无压迫、无剥削;二、民风淳朴;三、人人都得到关爱等(二)17.(1)多(2)洗涤(3)长枝节(4)很少18、(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19. 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

(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20、.示例l;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

(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三)21、礼记儒家22、b 按又老到幼的顺序排列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3、奸邪之谋诚信职务用门闩插门24、略25、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a老有所终, b 幼有所长, c 矜、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②男有分,女有归。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26、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礼仪丧失殆尽27、天下为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