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

合集下载

俄罗斯

俄罗斯
俄罗斯
• 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联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1707.55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万平方公里,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 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 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 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人口1.41亿,俄罗斯人口分 布极不均匀,其中欧洲部分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5。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 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作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 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具有相当的全球影响力,特别是在由10个前苏联加盟共 和国组成的独联体组织内。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苏联,成为联合 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今日的俄国是一个受 国际承认的的世界性大国 世界性大国,亦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 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天 世界性大国 世界第二军事强国 球最大的天 然气出口国及OPEC以外最大的原油输出国。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 然气出口国 斯兰教。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 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 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 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俄罗斯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 位。军事实力非常强大。和美国一样拥有着全球最强大的核武器 最强大的核武器。俄领土跨 最强大的核武器 越欧亚两洲,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俄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大量出版图书 和报刊,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俱乐部等群众性文化设施。
莫斯科
• 莫斯科,现俄罗斯联邦首都 首都,也是俄罗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 首都 俄罗斯政治、 俄罗斯政治 经济、 通中心。莫斯科面积1081 平方公里,莫斯科现有人口约1200万,是欧 通中心 欧 洲人口最多的城市,占据了整个俄罗斯人口的1/13,是世界特大都市之 洲人口最多的城市 世界特大都市之 一和欧洲最大的城市.莫斯科建城于1147年,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 一和欧洲最大的城市 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 莫斯科和伏尔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处相通。市区被一条环城高 速公路所包围,我们称之为“大环”,这条高速公路的周长为109公 里,比北京的5环路还要长。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 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 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 莫斯科市政府十分关心市内及郊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市内建有96座公 园,14座花园,400个街心花园,160条林荫道.莫斯科是一座历史悠 久和具有光荣传统的城市,始建于12世纪中期。古有“第三个罗马” 之称。名胜古迹众多。市内有11个自然森林区、98个公园、800多处 街心花园。红场、克里姆林宫一带为市中心。红场上有列宁墓。莫斯 科是俄罗斯一个很著名的旅游城市,绿化面积高,有“森林中的首都” 森林中的首都” 森林中的首都 美誉,市内的人文经典数目也非常众多。 美誉

俄罗斯

俄罗斯


公元10世纪末,孱弱的拜占庭帝国陷入叛乱 ,俄罗斯大公应拜占庭皇帝之请出兵平定叛 乱,进而提兵进攻拜占庭要求封赏,他提出 条件之一是迎娶皇帝的妹妹。皇帝提出“公 主不能嫁给异教徒,俄罗斯大公必须皈依基 督教(也就是后来的东正教)”的理由来搪 塞,而皇帝不曾想到此举其实正中大公下怀 ,他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国旗

俄罗斯联邦的国旗采用传统的泛斯拉夫色, 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由 上到下依次是白、蓝、红三色。

旗帜中的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的白雪茫茫, 蓝色代表亚寒带,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 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 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 文明的贡献。三色的排列显示了俄罗斯幅员 的辽阔。但另一方面,白色又是真理的象征, 蓝色代表了纯洁与忠诚,红色则是美好和勇 敢的标志。


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 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剥夺贵族领主杜马 会议的职能,代之以参政院,下设11个委员 会(实际上相当于西方国家的“部”)负责 具体工作;罢黜大教长,代之以宗教院,使 教会成为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划分行政区域 ,将全国分为50个省。彼得还颁布了一个“ 职能表”,将文武官员分成14个不同的等级 ,所有的官员不管门第出身,都要从最低一 级做起,靠功绩晋升。
基辅罗斯

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东欧草原地区迁徙 。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 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 基辅罗斯。12世纪分裂为若干独立公国。 1237年来自于亚洲东部的蒙古军队占领,建 立钦察汗国。
莫斯科大公国
莫斯科建于114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 多 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 甲、左手持盾、双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 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 府前面的广场上。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 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 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 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

俄罗斯

俄罗斯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
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 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 并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1993年12月12日, 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 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 “俄罗斯”意义相同。
经济
俄罗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自给

旅游业
1.旅游资源与主要旅游地 (1)莫斯科
首都莫斯科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
文化、交通中心。主要的观光景点有克里姆 林宫、红场、普希金广场、莫斯科大剧院、 列宁墓、莫斯科地铁、莫斯科国立大学等。
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这个古老的建筑群坐落在莫斯
科市中心的莫斯科河北岸,曾是沙皇皇宫。 “十月革命”后成为苏联党政领导机关所在 地。主体建筑建于14~17世纪。宫墙呈三角 形,沿墙耸立着20余座精美的塔楼。宫内建 筑金碧辉煌,当年沙皇举行加冕典礼的圣母 升天大教堂最为巍峨壮观。多棱宫曾是沙皇 举行庆功典礼和接见外国使臣的殿堂。81米 高的伊凡大钟楼是宫内最高的建筑。
民俗与节日
1.民俗风情与禁忌 拥抱、亲吻和握手是俄罗斯人的重要礼节。俄罗斯
人在交际时“先生”、“同志”、“公民”三种称 呼并存。通常称呼老年人、陌生人和领导人为 “您”,“你”则是朋友或熟人之间的称呼。 俄罗斯人用面包和盐迎接贵宾,这是最高的敬意和 热烈的欢迎。 尊重妇女是俄国的社会风气。到俄罗斯人家中做客, 要准时不要早到。进屋后要先向女主人问好,然后 再向男主人和其他人问好。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最高苏维埃发表《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 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1991年8月,苏联发生 “8.19”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 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 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 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 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 除波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 了《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 书》。

俄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俄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俄国现在是什么主义国家
俄国现在是资本主义国家,俄罗斯在前苏联解体后,在叶利钦的操纵下,仿效西方形成资本主义制度。

俄国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由194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是俄罗斯人。

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举行了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国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确立了俄国实行法国式的半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效仿西方国家形成资本主义制度。

俄罗斯联邦实行的式联邦民主制,主要以俄罗斯联邦宪法和法律为基础,俄罗斯联邦政府式国家全历最高执行记挂,而俄罗斯联邦议会是俄罗斯联邦的代表和立法机关。

同时,总统是国家元首,任期为6年,但部可以连任超过2届。

俄国的国家象征
俄罗斯这个称呼是中国人通过较早接触俄罗斯人的蒙古人学来的,并一直沿用至今,俄罗斯帝国简称沙俄,即沙皇俄国。

俄罗斯国旗采用传统的泛斯拉夫色,由三个平行切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国徽为盾徽,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

俄罗斯概况7

俄罗斯概况7

莫斯科
• 莫斯科,现俄罗斯联邦首都,也是俄罗斯政治、经济、科 学文化及交通中心。莫斯科面积1081 平方公里,市区东 西长30公里,南北长40公里,人口1047.3万人(2007 年)。莫斯科建城于1147年,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 是世界特大都市之一和欧洲最大的城市。莫斯科地处俄罗 斯欧洲部分中部,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莫 斯科和伏尔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处相通。 • 莫斯科布局合理,城市以克里姆林宫和红墙为中心,呈环 形、放射形布局,近4000多条街道,城内有很多古代建 筑。莫斯科又可以称作是一个巨大的花园城市。莫斯科绿 化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0%,包括11个自然森林区、89 个公园、400个小公园和100多个街心花园。
• 49个州:阿穆尔州、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 别尔格勒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尔州、伏尔加格勒州、 沃洛格达州、沃罗涅日州、伊万诺沃州、伊尔库茨克州、 加里宁格勒州、卡卢加州、 堪察加州、克麦罗沃州、基 罗夫州、克斯特罗马州、库尔干州、库尔斯克州、列宁格 勒州、利佩茨克州、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尔曼斯克州、 下诺夫哥罗德州、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奥伦堡州、 奥廖尔州、奔萨州、彼尔姆州、普斯科夫州、罗斯托夫州、 梁赞州、萨马拉州、萨拉托夫州、萨哈林州、斯维尔德洛 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维尔州、托木斯 克州、图拉州、秋明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州、车里雅宾斯 克州、赤塔州、雅罗斯拉夫尔州。 • 10个自治区: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科米彼尔米亚克自治 区、科里亚克自治区、涅涅茨自治区、泰梅尔(多尔干— 涅涅茨)自治区、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利亚特自治区、汉 特—曼西自治区、楚科奇自治区、埃文基自治区 、亚马 尔—涅涅茨自治区。
莫斯科的经济概况
• 莫斯科是一个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特大型城市,是俄罗 斯乃至欧亚大陆上重要得交通枢纽。同时,莫斯科还是一 个重要的工业制造业中心,工业总产值居全国首位,工业 门类齐全,总共拥有20000多家工厂,其中有数量众多的 动力机械制作厂,以及专门制造机床,船舶,和精密仪器 的厂家;同时城市还发展各种有色金属的冶炼工业,这其 中铝业特别发达;除了重工业外,发达的化工业,轻工业, 以及造纸业也是莫斯科工业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在十月革 命前,莫斯科以纺织工业而著名,被誉为“花布城市”。 • 莫斯科现有1000多家商业银行,其中40%是俄罗斯的, 莫斯科金融和交易网所进行的投资和商业活动90%在俄境 内进行的。 • 莫斯科也是独联体最大的商业中心,俄罗斯最大的商业和 金融业办事机构都设在这里。设有全国银行、保险机构总 部、66家大百货公司。

俄国的发展历程

俄国的发展历程

俄国的发展历程俄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发展阶段。

以下将对俄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梳理:1. 基辅罗斯时期(9世纪 - 1240年):俄国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

基辅罗斯是拥有强大文化和经济实力的中世纪国家,其在政治、宗教和文化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2. 蒙古统治时期(1240年 - 1480年):俄国在此期间被蒙古帝国统治,虽然受到征税和剥削,但也吸收了蒙古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为日后的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

3. 莫斯科公国的崛起(14世纪 - 16世纪):在蒙古统治下,莫斯科公国崛起为俄罗斯的中心。

伊凡三世将莫斯科公国提升为帝国,开始了俄罗斯的统一进程。

4. 拓展领土(16世纪 - 17世纪):在伊凡四世和彼得大帝的领导下,俄罗斯开始以军事力量扩展领土。

这使得俄罗斯获得了对波罗的海,乌克兰和西伯利亚等地区的控制。

5. 彼得大帝改革(18世纪):彼得大帝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引入西方技术和文化,推动俄罗斯朝现代化迈进。

这一时期标志着俄罗斯成为一个强大的欧洲大国。

6. 沙俄时期(18世纪- 19世纪):沙俄时期的俄罗斯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克里米亚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等事件释放了俄罗斯的实力。

7. 二十世纪初的革命与苏维埃时期(20世纪初):俄国的革命运动在20世纪初开始兴起,最终导致了1917年的俄国革命。

随后,苏维埃政权建立,标志着苏联时代的开始。

8. 苏联时期(1917年 - 1991年):苏联时期俄罗斯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然而,苏联解体于1991年,标志着俄罗斯的新阶段的开始。

9. 新俄罗斯时期(20世纪末至今):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和变革。

在普京总统的领导下,俄罗斯取得了经济的复苏,加强了国际地位,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问题。

总的来说,俄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各个时期的起伏与转变,从基辅罗斯时期开始,经历了蒙古统治、莫斯科公国的崛起、领土的拓展、沙俄时期、革命与苏维埃时期、苏联时期,到新俄罗斯时期。

俄罗斯

俄罗斯

经济概况



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自给程度高。 石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六位; 森林覆盖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 水力资源居世界第二位; 煤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 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 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 铀蕴藏量居世界第七位; 黄金储藏量居世界第五位。


罗斯是总统共和制的民主联邦国家。1990年6月12日被认 为是后苏联时期俄罗斯当代史的开始。在这一天俄罗斯苏 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以几乎是 百分之百的票数通过了俄罗斯国家主权宣言。过了一年后 举行了俄罗斯第一任总统的选举。在1994年俄罗斯国家主 权宣言通过日被定为国家节日,并于1998年正式改为现在 的俄罗斯日。 俄罗斯国家元首是总统,总统由公民按照平等、直接的原 则,以不记名的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任期为4年。 总统同时也是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司令。 总统和政府是国家执行权力机关。 政府主席(总理)经过俄罗斯下议院国家杜马协商后由总 统任命。

握手:在遇到上级或长辈时,不能先伸手。 握手时要脱手套站直。与不熟悉的人握手, 只能轻轻握。遇到妇女时也要等对方先伸 手,不能主动去握。握手时,禁忌形成十 字交叉形,即当他人两手相握时,不能在 其上下方再伸手,更不能依在门槛或隔门 握手,俄罗斯人认为,门坎会把友谊隔断。 所以,见面或告别时,一定要走进屋门或 走出门坎后再握手。 对盐十分崇拜,视为珍宝和祭祀用的贡品。 认为盐具有驱邪除灾的力量。
俄罗斯(Russia)
首都:莫斯科 语言:俄语 面积:1700万平方公里(东西9000km,南北4000km, 占世界陆地总面积11.4%) 人口:1.4亿(但分布极不均衡,西多东少) 民族:130个民族,其中俄罗斯占79.8%、 国旗:三个长方形,自上而下依次为白、蓝、红三色, 代表跨寒带、亚寒带、温带等三个气候带。 宗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佛教、 犹太教) 国花:向日葵

俄罗斯帝国的历史

俄罗斯帝国的历史

俄罗斯帝国的历史俄罗斯帝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的国家,它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547年,当时伊凡四世被称为“可怕的”(Groznii)沙皇。

俄罗斯帝国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扩张和变革,最终在1917年俄国革命后解体。

本文将从不同的时期和重要事件来探讨俄罗斯帝国的历史。

1. 彼得大帝时期(1682 - 1725)彼得大帝被认为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统治者。

他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和现代化措施,以使俄罗斯帝国能够与欧洲其他大国媲美。

彼得大帝的改革包括建立新首都圣彼得堡、改革教育系统、建立现代化的海军、引进欧洲的文化和技术等。

这些改革为俄罗斯帝国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的崛起和扩张奠定了基础。

2.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1762 - 1796)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君主,她的统治被认为是俄罗斯帝国“启蒙时代”的黄金时期。

叶卡捷琳娜二世推行了广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她试图使俄罗斯帝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她扩大了俄罗斯的领土,并进行了对土耳其、波兰等邻国的军事行动,进一步加强了俄罗斯的地位。

3. 克里米亚战争(1853 - 1856)克里米亚战争是19世纪中叶俄罗斯帝国最重要的外交和军事冲突之一。

俄罗斯与英国、法国、土耳其以及其它欧洲国家在克里米亚地区爆发了冲突。

最终,俄罗斯帝国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惨重的失败,导致许多国内改革的推动。

克里米亚战争表明了俄罗斯帝国在军事和外交上的薄弱之处,并在国内激起了大量的社会不满情绪。

4. 俄国革命(1917)俄罗斯帝国的末期被视为俄国革命的高潮时期。

这次革命终结了300多年的沙皇统治,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苏维埃俄国。

这一时期发生了两次主要革命,一次是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政权,另一次是十月革命,由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使新政权巩固其权力。

俄国革命对于世界各国政治和社会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也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终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替;②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
评 进步性 国家的统治秩序;③伴随“西学东渐”潮流, 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影 响 局限性

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在欧美部分国
家尚未成熟
⊙法国近代的共和制与当代的共和制有所不同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 产生,而从法国第五共和国 (1958 年建立 ) 开始,法国总
方法 1 从构建权力结构角度命题。皇帝和 宰相控制了政府和军队,可随意解散议会, 议会立法权形同虚设。解题时注意结合德意 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分析。 方法 2 从纵横对比角度命题。制度差异由 各国国情决定,取决于经济发展程度、资产 阶级力量强弱、民主思想的传播、确立方式、 历史传统、个人因素等。解题时注意综合不 同国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审清题意】
( 2014·江苏高考)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 “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 、 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 “这一目的” 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 【获取有效信息】 联邦议会议员由各邦君主任命,不 在 1871 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经过选民产生,故A项错误;帝国 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 议会权力很小,且表述和材料“保 持普鲁士王朝统治优势”不符,故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项错误;宰相对皇帝负责,故C项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错误;皇帝是掌握国家大权,是普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的体现,故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D项正确。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历程充满了长期 性、曲折性,但是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 制是近代社会的必然选择。

中外关联
1. 明清时期,中国和西欧历史的不同走向,明清几百年间,
中国迅速落后于世界潮流,中西实力对比发生严重逆转,为
近代中华民族危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1)西方
①经济上: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迅速发展,并明了德 意志帝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不彻底? 错误。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皇帝为国家 元首并不能说明代议制不彻底,德国资产阶 级代议制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德意志帝国 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可以任命宰相,可以解 散议会,还拥有立法权等方面。
1.(2015·江苏单科, 16) 依据 1871 年德意志 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 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 征的是( D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 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 生
君主立宪制与总统共和制同为资产 阶级代议制的有效形式,是同时代 并存的现象,体现不出政治文明的 阶段发展趋势,故选A;B、C、D选 项都符合近代世界在政治、经济和 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A】
2.托克维尔曾写道:“于是他们着手将无限 【审清题意】 制的政府中央集权制和占绝对优势的立法团 结合在一起:官僚行政和选民政府。国民作 “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 地位中”。 为整体拥有一切主权权力,每个公民作为个 【获取有效信息】 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对前者, 要求具有自由人民的阅历和品德;对后者, 据材料“对后者,则要求具有忠 顺奴役的品质”,说明民主政治 则要求具有忠顺奴役的品质。”材料反映了 限制了个人自由,故选B项。A、C、 当时的法国( ) D三个选项的信息材料中均未体现, 故排除。 A.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激烈争斗 B.民主政治对个人自由的束缚 【正确答案 B】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D.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干预
业革命,相继完成了向工业国家的转变。
②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不断进行,
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③外交上: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西方主要国家开始倾
销商品、掠夺原料、开辟市场、建立殖民地。
④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
想,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科技上:近代科学产生。
【正确答案 D】
1.从人类文明的进步视角看,世界近代史的 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 文明构成元素进行概括,下列说法不够准确 的是 ( ) A.从君主立宪制到总统共和制 B.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C.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论
【审清题意】
“发展趋势”。
【获取有效信息】
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议会制共和制≠总统制共和制

议会制共和制的典型是法国,总统制共和制的典型是美 国。其差别是在政府的产生方式上: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 选举产生,不对国会负责;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 席会议选出,对国民议会负责。

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 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 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 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 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2)中国 ①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发达,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资 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②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③外交上:清朝皇帝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对世界 工业文明的发展一无所知,对外闭关锁国,几乎脱离世界历史 发展的潮流。 ④思想上:八股取士、文字狱盛行,统治者厉行文化专制。 ⑤科技上: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但没有质的飞跃,没有发 展为近代科技。
特点
建立在英俄普奥四国均势基础之上的。 违背历史潮流维护封建统治。是战胜国 宰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国家基础上形成 的统治秩序,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 具有掠夺性和历史的倒退性。
维也纳体系存在于工业革命已经向 欧美扩展的蒸汽时代,它的瓦解是工业 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世 界资本主义体系形成。1853年克里米亚 战争爆发后,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特点及评价
史料一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第十一条 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 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 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 帝国宰相„„ 第二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 时受皇帝指挥„„
维也纳体系
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 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通 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 新均势体系。
拿破仑用战争向欧洲输出革命,欧洲的封建 君主非常惧怕,他们联合对抗法国。虽然当时已 处于蒸汽时代,工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发展潮流。 但是由于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 资本主义力量,拿破仑战败。在制裁法国的基础 上,战胜的欧洲封建君主们召开了维也纳会议, 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维也纳 体系后,英国重新控制了欧洲,并且达成了欧洲 势力均衡,世界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仍然停留在 欧洲。欧洲这种独领风骚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 次世界大战。
近代德国民主“脆弱”的原因
(1)历史原因:德国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实现的;容克贵族在德意志的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普鲁士邦国在统一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帝国成 立后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2) 现实原因: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 ( 德国资本主义
发展起步晚,发展不充分);德国的新兴资产阶级需要 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帮助他们在国际市场中同他国 展开竞争。
2.(2013·课标全国Ⅱ, 34)19 世纪晚期 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 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 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史料二 漫画解读德国发展
图 1 木桶的木条是德意志各邦,箍木桶的铁条 指德意志帝国颁布的各项法令。 图 2 年老的俾斯麦仍然身手不错,喻指德国的 经济迅速腾飞。 史料二中“各项法令”“箍木桶”“铁条”“迅 速腾飞”等信息说明君主立宪制适应并促进了 德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方法3
从历史反思角度命题。德意志在容克
地主阶级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实现统 一,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是保留了
大量封建残余,立宪是虚,专制是实。解题 时需结合意志帝国宪法的局限性来分析。
3.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
历程 特征
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 选举和议会立法 ①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代
( 摘自 2013 年北京文综 T22)1871 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
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 几只耗子组成的。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德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说明其 形成的历史背景。
提示: 特点:实行联邦制,普鲁士在帝国中 占统治地位。背景:普鲁士主导了德意志的 统一与帝国的建立;普鲁士实力强大;具有 专制传统。
欧洲1848年革命:1848年革命发生于欧洲,是
平民与贵族间的抗争,主要是欧洲平民与自由主 义学者对抗君权独裁的武装革命。首先发起地点 为意大利的西西里岛。而波及的国家几乎涵盖全 欧洲,仅俄国、西班牙及北欧少数国家未受影响 。一般说来,此次革命虽造成各国君主与贵族体 制动荡,但是所有革命行动均以失败收场。但是 这次革命却间接导致德国及意大利统一运动。
1.史料一信息反映出德国皇帝具有空前广泛的专制权 力,议会、内阁对皇权没有制约权力。但也揭示出 德国虽确立了代议制,但其民主政治的道路仍比较 漫长。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 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 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 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史料三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史料三信息“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封建残 余”“军事专制”反映出德意志帝国立宪为 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色彩、军国主 义残余的特点。
这次革命是欧洲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当 时一方面是工业革命正在扩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欧洲已经开始进入大工业生产阶段;各国工业阶层经 济力量得到加强,而政治上多数国家的工业阶层仍处 于无权的地位或初掌政权;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在欧 洲不断高涨。另一方面是欧洲大部分国家还处在旧的 君主专制统治之下,或受到其他民族的压迫;维也纳 会议在欧洲所确立的反动体系也还存在着。欧洲社会 各方面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这样革命就无法避免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