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cm蒸发皿蒸发量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_陈伯龙

合集下载

由20cm蒸发皿资料和风速计算水库库面蒸发量

由20cm蒸发皿资料和风速计算水库库面蒸发量
所示
图 1 明 , 明显 随 季节 变化 : 表 即春 季小 、 季 秋 大, 夏季 和 冬季处 于过 渡状态 , 即大 于春 季而小 于秋 季 其 中 3月最 小 , 04 , 为 .79月最大 , 07 , 达 .5 年平 均值是 05 。通 过 对 影 响蒸 发 量 的有 关 气 象 要 素 8 与 值间关 系 的分析 , 发现 风速是 随时 间变化 的
K = — me Lo 2

l 前

式 中
C b
—— 比测 系数 、 面 积 为 2 蒸 发 池 的 即 0 蒸 发量 月值与直 径 2c 0m蒸 发皿 的月
值之比:
大气 中液 面水分 的蒸 发受 风速 、 气温 、 液面上 空 的 水汽饱 和程 度等 因素所 控制 。 在条件 相 同的情 况下 , 般说来 , 一 蒸发 器的液 面 蒸发 面积越 大 , 其液 面蒸 发 量越 接 近 水 库 的库 面 蒸
7 6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 2 利用 值 与 直 径 为 2c 的蒸 发 皿 的蒸 发 0m 量, 计算 面积 为 212 01 的蒸发 池 的蒸 发 量 。 1
三江 的干热 、 干暖 、 温河 谷 地 区 , 的年 内变 化规 干 风 律与小 得石 的风 速 的 年 内变 化 规律 基 本 一 致 , 依该
摘 要: 水库库面蒸发是水啐水量损失 的速径之一 . 在年蔫发量大太高 于年降 水量 的干旱地 区修 建水l 苴库 面燕发的 计算 尤为 车.
重 要 本 文研 究 小 得 石 蔫 发 站 的 资料 , 出 r利 用 直 径 2c 蒸 发 皿 蒸 发 资料 和 风 速 计 算 水 库 库 面蒸 发 量 的方 法 此 方 法 可 用 提 0m 于 计算 金 沙 江 、 著 江 、 渡 河 流 域 的水 库 库 面 蒸发 雅 大 关 键词 : 速 ; 发 量 : 风 蒸 比测 系 数 ; 面蒸 发 ; 发 器 水 蒸 中 图法 分 类 号 :3 P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3— 85 20 )2 口 一0 l  ̄ 9 0 (02o —0 X 3

20cm口径蒸发量与E601型蒸发量对比分析

20cm口径蒸发量与E601型蒸发量对比分析

坡 平原 区域 。福海县境总地形北高南低 , 呈阶梯 递降。位
于 福 海 县 南 郊 的 福 海 水 文 站 15 9 6年 建 立 , 水 面 积 集
际的陆地水 面蒸发 量存 在较 大误 差。E 0 6 1型蒸发器 面积
为30 0c E 0 0 m 。 6 1型蒸 发 器 由蒸 发 桶 、 圈 、 流 桶 和 测 水 溢 针 4部分 组 成 , 器 大 部 分 埋 在 土 壤 之 中 , 端 距 地 面 仪 顶
际 水 面蒸 发 量 的 估 值 , 析 研 究 两 种 蒸 发 器 蒸 发 量 的 折 分
1 区域 地 理 概 况
福 海 县 位 于 新 疆 阿 勒 泰 地 区 中部 , 尔 泰 山 脉 西 南 阿
算关系及 统计 特征 。
2 m口径 的 小 型 蒸发 器安 装 高 度距 地 面07m, 水 0a . 且 量 容 积 小 , 风 速 、 温 的 影 响 较 大 , 测 的 蒸 发 量 与 实 受 气 观
项 目
1月 2月 3月
6 9 . 04 .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 O月 1 1月 1 2月 多 年 平 均
2 2 8 . 2 1 7 6 8 80 6 0 . 3 . 2 m 口径 / m 7 3 1 O 5 . 1 3 0 6 . 31 . 2 1 9 4 . 1 7. 8 . 2 . 8 2 1 6 8 8 0c m . 5. 0 5 7 . 2 7 2
口径小 型蒸发 同期 观测 的各年 月蒸发 量资料 , 海水 文 福
站 同 期 E 0 型 蒸 发 量 与 2 m口径 小 型 蒸 发 量 历 年 各 月 61 0c 均值 及 年 均值 , 表 1 见 。
表 l 福 海 水 文 站 两 种 蒸 发器 各 月蒸 发 量 1 均值 及 有 关数 据 9a平

45年来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中国气象学会

45年来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中国气象学会

45年来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申双和1盛琼2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2. 浙江省湖州市气象局,湖州,313000摘要蒸发是地表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的组成部分,是水循环中最直接受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一项。

进行蒸发量变化的研究,对深入了解气候变化、探讨区域与水分循环变化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中利用中国472个气象站1957—2001年20 cm口径蒸发皿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小型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原因。

结果表明,尽管在这45年间中国年平均气温以0.2 ℃/(10 a)的趋势递增,但是蒸发皿蒸发量总体上却以-34.12 mm/(10 a)的速度递减。

蒸发皿蒸发量显著上升的地区只集中在少部分地区,如大兴安岭北部和北山地区;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则集中在东部、西北北部和南部及西藏南部。

通过对彭曼公式中能量平衡项和空气动力项的分析表明,东部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是因为供蒸发的能量显著减少,而西部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是供蒸发的动力下降所致。

对各气象因子的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影响蒸发量的主要因子为风速和日照时数。

关键词:中国, 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彭曼公式,能量项,空气动力项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675067)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6227)。

作者简介:申双和,从事农业气象、生态环境气象研究。

Email:yqzhr@2007-01-15收稿,2007-05-08改回.中图法分类号P426.2Changes in pan evaporation and its cause in China in the last 45 years.SHEN Shuanghe 1 SHENG Qiong21.College of Applied Meteor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2. Huzhou Meteorological Office, Huzhou 313000, ChinaAbstractEvapor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thermal balance and water budget at the earth surface and is subjected to both land use and climate change directly. The research on evaporation changes helps us comprehend climate change and probe into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water cycle.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20 cm caliber evaporation pan and related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472 weather stations of China for 1957-2001.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an evaporation in China as a whole has continuously decreased at a rate of 34.12 mm per decade, although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has increased at a rate of 0.2 ℃per decade. The regions with a significant drop in pan evaporation are East China, north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South China, and south part of Tibet. Only a small part of regions with a rise in pan evaporation concentrates in Daxinganling and Beishan. Through analysis on variations of the dynamic term and energy term in Penman equation, separately, it is found that the drop of pan evaporation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decreases in the energy term in East China and in the dynamic term in West China, respectively.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 tendencies of meteorological impacting factors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pan evaporation and the impacting factors tells us that sunshineduration and wind speed play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pan evaporation decrease.Key words:China, Pan evaporation, Penman equation, Energy term Aerodynamic term。

长江流域1951_2000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

长江流域1951_2000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

第27卷第1期2011年1月水资源保护WATER RESOURCE S PROTEC TION Vol.27No.1Jan.2011DOI :10.3969/j.issn.1004 6933.2011.01.006作者简介:宋萌勃(1963 ),男,湖北赤壁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工作。

E mail:songmengbo@长江流域1951 2000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宋萌勃1,陈吉琴1,张晓健2,张文杰2(1.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212; 2.中南电力设计院,湖北武汉 430071)摘要:以长江流域内115个气象站1951 2000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长江流域近50年来蒸发皿蒸发量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及趋势性分析。

结果表明:近50年来,长江流域4个子区域年平均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其中中游下降趋势明显,其他3区域呈微弱下降趋势;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平均水汽压的增加和日照时间的减少。

关键词:蒸发皿蒸发量;趋势分析;气象因子;长江流域中图分类号:S1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6933(2011)01 0024 04Pan evaporation trend in Yangtze River Basin from 1951to 2000SONG Meng Bo 1,C HEN Ji qin 1,ZHANG Xiao Jian 2,ZHANG Wen Jie 2(1.Changjia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Wuhan 430212,China;2.Central Southern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Wuhan 430071,China )Abstract:Based on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of 115observation stations from 1951to 2000with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the correlation and trend of pan evaporation and its relation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the past fifty year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linear trend estimate,moving average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The results de monstrated that the annual average pan evaporation presented a decrease trend in the past fifty years in the fou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Basin.The decrease tendency in the middle reach was more obvious and was weak in the other three reaches.The pan evaporation decrease was primarily resulted from increase of average vapour pressure and reduction of sunshine time.Key words:pan evaporation;trend analysis;meteorological factors;Yangtze River Basin 20世纪是全球近千年来增暖幅度最显著的时期,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 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21世纪全球气候将继续变暖[1]。

近33年德化县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近33年德化县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v=一 0 . 0 1 2 x+6 1 . 4 4 7 v=0 . 0 3 8 x+1 7 . 6 3 3 Y 一 O . 0 0 6 6 x+8 . 9 3 0 7 Y =- 0 0 4 x+1 . 3 8 3 9
较 差和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温度 、相对湿度和 日照都通过
了a = O . 0 5的 显著 性 检 验 ,说 明 变化 趋 势 显 著 。
蒸发皿蒸发 量变化趋 势及其影响 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 明:德化县 蒸发. I I / L 蒸发量呈现增加趋势 ,速率为 6 . 1 mm/a ,且增加 趋势显著。通过与同期低 云量 、气温 (日平均温度 、 日较差 ) 、相对湿度 、降水量、风速和 日照 7个气象因子对 比分析 ,认 为蒸发量的增加 主要是 由 日照 、风速和温度 共同作 用引起 的,但相 关性最好的是相对 湿度 。 关键词:蒸发皿 蒸发 量;变化趋势 ;影响 因素
会越 大。 但 是这 些 要 素 对 蒸 发 量 影 响 究 竟有 多大 呢 ?本 文 将 通 过 对 德 化 气 象 站 实 测 数 据 的 统 计 分 析 来得 出结 论 。
3 . 2 各气 象因子 的变化趋势分析
气 象因 子 低 云量 温度 日较 差 相 对湿度
风速
2 数 据来 源 与研 究方法
O . 1 0 5
O . 1 9 5



0 . 4 2 3

( t 表 示上 于 f 趋势, 表不 F 降趋 势 ;T表 通过 显 著性检 验 , F表示未 通过 显 著性检 验 。 )
由表 1可 知 近 3 3年 德 化 县 各 气 象 因 子 的变 化 趋 势 ,其 中 ,温 度 、 降水 量 、风 速 和 日照 呈 上 升趋 势 ,而 低 云 量 、 日

山西省20cm口径蒸发器皿与E-601型蒸发器折算系数分析

山西省20cm口径蒸发器皿与E-601型蒸发器折算系数分析

山西省20cm口径蒸发器皿与E-601型蒸发器折算系数分析杨霞
【期刊名称】《海河水利》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根据20cm口径蒸发皿与E-601型蒸发皿水面蒸发量同期对比观测资料,分析二者折算系数的时空变化规律,按非冰期和冰期给出了各分区的折算系数,从而为进一步分析水面蒸发规律提供了依据.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杨霞
【作者单位】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西,太原,0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23
【相关文献】
1.宁县水文站20cm口径蒸发器与标准E-601型蒸发器蒸发量折算系数分析 [J], 李玑民
2.天山西部地区E-601型蒸发器与20cm口径蒸发皿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J], 夏依木拉提·艾依达尔艾力;黄梅
3.20cm口径蒸发器与E-601型蒸发器的对比观测分析 [J], 王爱华;马广铭;金桂莲;王景波
4.E-601型蒸发器与20 cm口径蒸发皿蒸发折算系数分析
——以精河山口水文站为例 [J], 洪昕妍
5.E-601型蒸发器与20cm口径蒸发皿折算系数 [J], 班富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水面蒸发变化规律

浅析水面蒸发变化规律

浅析水面蒸发变化规律水面蒸发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水资源评价、水文模型确定、水利水电工程中都需要精确的水面蒸发资料。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为活动影响环境较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急剧增长,要求更精确地进行水资源的评价。

常用的水面蒸发器是 E-601型和 20厘米口径蒸发皿,不能够代表自然水体的蒸发能力,影响水资源评价的质量。

国内外许多分析资料认为,当蒸发池的直径大于 3.5米时,所测得的水面蒸发量比较接近大水体在自然条件下的蒸发量。

而 20平方米蒸发池的直径为 5.05米,水深为 2米,符合这一要求。

衡水水文实验站自 1983年建站以来,一直对 20平方米蒸发池水面蒸发进行观测。

经分析资料完整,可靠性高。

水面蒸发量年内年际变化较大,并发现年蒸发量呈减少趋势。

年内分配最大月平均水面蒸发量出现在 6月份,其月水面蒸发量可达 174.9mm。

月平均蒸发量最小值出现在 12月份或 1月份,其值一般在 14~ 18mm之间。

1~6月份月平均蒸发量呈上升趋势, 6月份以后呈递减趋势。

6 月份正值麦收时节,太阳辐射强,降水少,气温往往为最高时期,因而蒸发力特别大。

12、 1月份是太阳辐射最小的时期,气温亦为全年最低的月份,因而蒸发力较小。

从季节时段水面蒸发量计算结果看,夏季水面蒸发总量最大,占全年蒸发量的 38%;冬季最小,仅占全年蒸发量的 8%。

年际变化水面蒸发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变化幅度达 317.8mm ,但总体呈递减趋势。

月水面蒸发量越大,其年际变化也越大; 7月份变幅最大达 80.8mm, 1月份变幅最小为 15.4mm。

水面蒸发逐渐减小的趋势在 6~ 7月表现得最为突出, 6月蒸发量的递减率每年达 1.75mm。

造成水面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近地面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均呈显著减少趋势。

这是由于风弱的时候,气流慢,蒸发面的水汽就不易被带到大气中;而日照减少时,蒸发面接受的能量少,水分子动能减弱,水汽扩散也就减慢,水面蒸发量就减小。

20cm蒸发皿蒸发量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_陈伯龙

20cm蒸发皿蒸发量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_陈伯龙

2 0c m 蒸发皿蒸发量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
2 , 陈伯龙1, 左洪超1* , 高晓清2, 杨兴国3, 任鹏程1, 陈继伟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兰州 7 1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3 0 0 0 0 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兰州 7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3 0 0 0 0 3 甘肃省气象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中心 ,兰州 7 3 0 0 2 0
o r 1 K e L a b o r a t o r S e m i A r i d C l i m a t e C h a n e o P R C M i n i s t r o E d u c a t i o n, C o l l e e o A t m o s h e r i c S c i e n c e s, - y y f g f y f g f p a n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L a n z h o u7 3 0 0 0 0, C h i n a L y,
第5 6卷 第2期 2 0 1 3年2月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CH I N E S E J OUR NA L O F G E O P HY S I C S
o . 2 V o l . 5 6,N , F e b . 2 0 1 3
: , : / 陈伯 龙 , 左 洪 超, 高 晓 清 等.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2 0c m 蒸 发 皿 蒸 发 量 的 数 学 物 理 模 型 研 究. 2 0 1 3, 5 6( 2) 4 2 2 4 3 0 d o i 1 0. 6 0 3 8 - c 2 0 1 3 0 2 0 6. j g C h e n B L, Z u o H C,G a o X Q, e t a l .A m a t h e m a t i c a l a n d h s i c a l m o d e l s t u d o n t h e 2 0c m a n e v a o r a t i o n . C h i n e s e J. p y y p p ) , ( ) : , : / G e o h s .( i n C h i n e s e 2 0 1 3, 5 6 2 4 2 2 4 3 0 d o i 1 0. 6 0 3 8 c 2 0 1 3 0 2 0 6. - j g p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 0. 4 4( mm·d a m e a n r e l a t i v e e r r o r r a t i o( MR E R) o f 3. 7% a n d a c o r r e l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n i n e e r i 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o S c i e n c e s, L a n z h o u7 3 0 0 0 0, C h i n a E g g y f
2 期
陈伯龙等 : 2 0c m 蒸发皿蒸发量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
4 2 3
,N ,E ,E , K e w o r d s E n e r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o n u n i f o r m u n d e r l i n s u r f a c e v a o r a t i o n v a o r a t i o n a n - g y y g p p p y 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复杂 , 因此该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2 0c m 蒸发皿蒸发量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
2 , 陈伯龙1, 左洪超1* , 高晓清2, 杨兴国3, 任鹏程1, 陈继伟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兰州 7 1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3 0 0 0 0 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兰州 7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3 0 0 0 0 3 甘肃省气象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中心 ,兰州 7 3 0 0 2 0
3 G a n s u M e t e o r o l o i c a l I n o r m a t i o n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E u i S a e u a r d C e n t e r, L a n z h o u7 3 0 0 2 0, C h i n a g f q p f g
2 K e L a b o r a t o r o L a n d S u r a c e P r o c e s s a n d C l i m a t e C h a n e i n C o l d a n d A r i d R e i o n s, C o l d a n d A r i d R e i o n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a n d y y f f g g g
-1 分别为 0. 和 3. 日蒸发量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为 0. 差( MR E R) 4 4mm·d 7% , 9 9 8.
关键词 能量守恒 , 非均匀下垫面 , 蒸发皿 , 蒸发 , 数值模拟 : / d o i 1 0 . 6 0 3 8 c 2 0 1 3 0 2 0 6 j g 中图分类号 P 4 2 6 , 收稿日期 2 0 1 2 0 5 1 0 2 0 1 2 1 1 0 1收修定稿 - - - -
o r 1 K e L a b o r a t o r S e m i A r i d C l i m a t e C h a n e o P R C M i n i s t r o E d u c a t i o n, C o l l e e o A t m o s h e r i c S c i e n c e s, - y y f g f y f g f p a n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L a n z h o u7 3 0 0 0 0, C h i n a L y,
摘 要 本文以能量守恒原理和边界层梯度输送 理 论 为 基 础 , 应用 M o n i n b u k h o v相 似 函 数 计 算 蒸 发 皿 水 面 感 、 -O 潜热通量 , 参数化蒸发皿侧壁热传输能量 , 建立了一个 单 层 的 2 之后利用“ 古浪非均匀近地 0c m 蒸 发 皿 蒸 发 模 型. 层观测试验 ” 中连续 1 研 究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模型能够很 4 天观测的每小时 2 0c m 蒸发皿 数 据 对 所 建 模 型 进 行 检 验 . 好地反映蒸发皿水面与地表之间所形成的非均匀性 , 合理地概括蒸发皿与周围环境之 间 的 相 互 作 用 和 蒸 发 皿 蒸 发 的物理过程 . 另外 , 模型成功模拟了蒸发皿蒸发的日变 化 过 程 , 模拟的日蒸发量均方根误差( 和平均相对误 RM S E)
1 引 言
蒸发皿作 为 一 种 直 接 监 测 大 气 蒸 发 能 力 的 工 中国 . 直径6 和 在常 规 观 测 中 有 E 6 0 1 B 蒸发皿( 2c m) 直径 2 两种类型 , 分别在非冻结 2 0c m蒸发皿 ( 0c m)
[ ] 1 2 -
迄今为止 , 近地层观测已取得了长足进步 . 同时 蒸发皿的蒸发过程 就 处 在 近 地 层 , 应用近地层丰富 的观测资料研究蒸发皿蒸发有利于揭示蒸发皿蒸发 本研究通过设计野外试验 , 以能量平 的微物理过程 .
0. 9 9 8.
) 、 ) 基金项目 公益性行业 ( 气象 ) 科研专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联合资助 . GYHY 2 0 1 1 0 6 0 4 3 4 1 0 7 5 0 0 6, 4 0 7 7 5 0 1 7 : 作者简介 陈伯龙 , 博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陆面过程和土壤蒸散发研究 . 1 9 8 2 年生 , E-m a i l c h e n b l 0 6@ l z u. e d u. c n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研究 . 1 9 6 4 年生 , E-m a i l z u o h c h l z u. e d u. c n * 通讯作者 左洪超 , @
A b s t r a c t a s e d o n t h e e n e r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t h e b o u n d a r l a e r t r a n s o r t r i n c i l e r a d i e n t B g y y y p p p g , t h e o r t h i s b u i l t a s i n l e l a e r 2 0c m e v a o r a t i o n m o d e l . I n t h i s m o d e l b o t h s e n s i b l e a e r a n y, g y p p p p a n d l a t e n t h e a t f l u x e s o f t h e e v a o r a t i o n w e r e c a l c u l a t e d b M o n i n b u k h o v s i m i l a r i t a n -O p y y p , , f u n c t i o n.M e a n w h i l e t h e h e a t t r a n s o r t o f t h e l a t e r a l w a l l w a s t h a t a r a m e t e r i z e d . F o l l o w i n p p g t h e m o d e l w a s v e r i f i e d b t h e c o n t i n u o u s 1 4 d a h o u r l m e a s u r e m e n t s f r o m t h e “ G u l a n - y y y g ” H e t e r o e n e o u s U n d e r l i n S u r f a c e L a e r E x e r i m e n t .A n a l s i s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m o d e l g y g y p y , c o u l d r e f l e c t t h e n o n u n i f o r m i t b e t w e e n w a t e r s u r f a c e a n d l a n d s u r f a c e . I n a d d i t i o n t h e r e s u l t s - y ( )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d a o f t h e m o d e l w a s w i t h a r o o t e a n s u a r e e r r o r RMS E o f e r f o r m a n c e o o d -m - y q p g
A m a t h e m a t i c a l a n d h s i c a l m o d e l s t u d o n t h e 2 0c m a n e v a o r a t i o n y p p y p
12 1* 2 3 , , CHE N B o L o n Z UO H o n C h a o GAO X i a o i n YANG X i n u o - - -Q -G g g g, g , 1 1 R E N P e n C h e n CHE N J i e i - -W g g, ,
第5 6卷 第2期 2 0 1 3年2月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CH I N E S E J OUR NA L O F G 5 6,N , F e b . 2 0 1 3
: , : / 陈伯 龙 , 左 洪 超, 高 晓 清 等.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2 0c m 蒸 发 皿 蒸 发 量 的 数 学 物 理 模 型 研 究. 2 0 1 3, 5 6( 2) 4 2 2 4 3 0 d o i 1 0. 6 0 3 8 - c 2 0 1 3 0 2 0 6. j g C h e n B L, Z u o H C,G a o X Q, e t a l .A m a t h e m a t i c a l a n d h s i c a l m o d e l s t u d o n t h e 2 0c m a n e v a o r a t i o n . C h i n e s e J. p y y p p ) , ( ) : , : / G e o h s .( i n C h i n e s e 2 0 1 3, 5 6 2 4 2 2 4 3 0 d o i 1 0. 6 0 3 8 c 2 0 1 3 0 2 0 6. - j g p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