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次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东山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次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文稿

东山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次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一)班 级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 分 数__________寄语:鸟美在羽翼,人美在学识。
一、语基检测站——细心动手做做看。
(23分)1.以下是最近学过的词语,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⑴ 家yù__户晓 ⑵ 义愤填y īng___ ⑶ ji ǒng__ 乎不同 ⑷ 人声d ǐng__沸⑸ 鲜___为人知 ⑹ 气冲斗_____牛 ⑺ 妇孺_____皆知 ⑻锲_____而不舍2.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A. ①互文、对偶 ②顶真 ③拟人B. ①比喻 ②对偶 ③夸张C. ①互文、排比 ②对偶 ③反问D. ①拟人 ②比喻 ③夸张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 .确凿.( zuò ) 哽.咽(g ěng ) 蟋蟀.( shu āi ) 锲.而不舍(qì)B .祈.祷(q ǐ) 踱.步(dù) 炽.痛 (chì) 鲜.为人知(xi ān)C .云鬓.(bìn) 书塾.( shú ) 可汗.. (kèhán) 肿胀..(zh ǒng zhàng)D .哺.育(p ǔ) 骊.歌(lì) 胡骑.(qí) 人迹罕.至(hàn) 4.选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组( ) (1分)A .借旁近与之 B. 卒之为众人 C .余闻之也久 D. 传一乡秀才观之5.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正确判断,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2分)爱心是__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有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__,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商酌.(sháo)修葺.(qì)驿.路(yì)B.譬.如(pìn)露.宿(lù)契.约(qì)C.拖沓.(tà)折.损(shé)包揽.(lǎn)D.菌.子(jùn)淤.泥(yū)亵.玩(x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元勋罗卜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B.薪金夹竹桃迵乎不同一反既往C.抹杀揩桌子锋芒必露警报迭起D.涉猎戈壁滩死而后已截然不同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B.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C.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D.张璐同学在“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低碳环保,大大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与出游。
B.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C.蔚蓝的天空下,迎着清新的风,徜徉地漫步在乡间小路上,你会感觉非常惬意。
D.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块钱左右,非常划算。
5、以下句子中不是两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D.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四月美在燕子坐实了新家,________;四月美在高飞蓝天的风筝,________;四月美在春耕的身影,________。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4.04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秩序(zhì)选聘(pìn)鞠躬尽瘁(cuì)B.独裁(cái)迭起(dié)气冲斗牛(dǒu)C.殷红(yān)气魄(pò)深恶痛绝(wù)D.污秽(suì)呜咽(yè)鲜为人知(xiǎ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锋芒必露迥乎不同妇儒皆知沥尽心血B.气势磅礴坚韧不拔马革裹尸苛捐杂税C.重峦叠嶂不可捉摸至死不懈群蚁排衙D.浩浩荡荡斑斓豁亮力挽狂澜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A.河北柏乡汉牡丹园裁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
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
B.只要科学的训练与自身潜力的不断发掘,才能更好地诠释体育精神。
C.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D.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写的《乐府诗集》。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炽.热(chì) 怏怏..不乐(yàng) 轮廓.(kuò) 毛骨悚.然(sǒng)B.步履.(lǚ) 姗姗..来迟(shān) 抖.动(dǒu) 海市蜃楼(chén) C.凛冽(lǐn) 忧心忡忡(chōng) 遗孀(shuāng) 坚持不懈.(xiè)D.俯瞰.(kàn) 白雪皑皑..跄跄(liàng)..(ái) 羸.弱(léi) 踉踉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黎明焕然一新呼朋引伴B.静谧再接再励不计其数C.莅临无精打彩迫不及待D.干躁谈笑风声任劳任怨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迷人的春天慷慨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带来了生活的欢乐和幸福。
B.撒哈拉沙漠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不毛之地,沙漠中的绿洲生机勃勃。
C.我们平时应注意多观察多积累,这样写作时灵感才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D.这方面我实在沉默寡言得很,不敢妄加评论,以免闹出笑话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D.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设问)B.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夸张)C.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精品文档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总分(100)亲爱的同学们:又到了展示你才能的时刻了,别紧张,请你轻松地走进考场,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哽咽(yè) 蝉蜕(tuì) 可汗(hán) 九曲连环(q?) ....B、炽痛(chì)默契(qì)祈祷(q?)脑髓suǐ....C、救济(jì)憎恶(zēng)嫉妒jí环谒yè....D、确凿(záo)气氛(fèn)泥泞(n ìng)讪笑shàn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一项是()(2分)A、桑甚轻捷污秽人声顶沸B、狂谰彷徨臃肿来势汹汹C、崎岖默契懊悔荒草萋萋D、亘古绵延澜语气势磅礴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随着晚会帏幕的拉开,那美轮美奂的歌舞,品味精良的相声小品,使晚会高....潮迭起。
B、先生身材魁梧,道貌岸然,刚一见面,我便对他油然而生敬意。
....C、这个企划案,是通过大家几天几夜,不眠不休,费尽心思制作出来的。
....D、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似镜,真是巧夺天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
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5、下列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是普法战争。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乐府民歌。
C、林海音,现代女作家,祖籍台湾,散文集主要有《窗》、《两地》。
《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短篇小说《城南旧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殉.职(xùn)滑稽.(jī)烧灼.(zhuó)哄.堂大笑(hǒng)B.慷慨.(kǎi)干涸.(hé)狭隘.(ài)刨.根问底(páo)C.热忱.(chén)榉.树(jǔ)恍.惚(huǎng)拈.轻怕重(liān)D.鄙薄.(bó)琢.磨(zuó)抽噎.(yè)参差..不齐(cēn c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元勋罗卜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B.薪金夹竹桃迵乎不同一反既往C.抹杀揩桌子锋芒必露警报迭起D.涉猎戈壁滩死而后已截然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研究生毕业后,他既想去上海工作,又想留在扬州,总是见异思迁....,很难做出决定。
B.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C.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
D.《消法》修正案将网络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等条款纳入其中,市民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生态乡村处理生活垃圾的经验。
B.《中华文明之美》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C.中国结不仅造型完美,应用广泛,而且形态、颜色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
D.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兵马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5、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含答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8题) 1.下面加点字拼音有误的一组是( )A .__________________子(dǎn) 花__________________(pǔ) __________________间(shùn) 冰__________________(báo)B .收__________________(lǎn) 蝉__________________(dùi) __________________歌(lì) 木__________________(jī)C .幽__________________(jì) __________________绵(yán) 书__________________(shú) 嫉__________________(dù)D .菜__________________(qí) __________________甲(kuī)衣__________________(jīn) 徘__________________(huái)【答案】B难度:偏难 知识点:字音2.下面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 .确凿蟋蟀人声鼎沸B .叮嘱恐惧人迹罕至C .丑陋讪笑来势凶凶D .秕谷轻捷芳草萋萋【答案】C难度:偏难知识点:词语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A .将头仰起,摇着,向后__________________过去,拗过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力拉长B .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__________________。
(《丑小鸭》)——讥笑C .我赖在床上,不肯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里指起床D .它芳草__________________,十分幽寂。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往年题考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往年题考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绽.开(dìng)罕.至(hǎn)倜傥.(tǎng)逾.矩(yú)B.感慨.(kǎi)和蔼.(ǎi)惭愧.(kuì)锦簇.(cù)C.确凿.(zuó)油蛉.(líng)收敛.(liǎn)书塾.(shū)D.淋.漓(línɡ)啄.食(zhuó)奥.秘(ào)企.盼(qǐ)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哆嗦赤裸淅沥垂垂幕老B.猥琐褪尽遗憾察颜观色C.凝望涉足幽寂零仃D.延绵刹那嫁接恍然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B.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C.王老师说这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
D.云南地震突如其来....,给当地的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C.仅仅有—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D.未若柳絮因风起。
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一个鲜红的“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山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次考语文试卷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一)班 级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 分 数__________寄语:鸟美在羽翼,人美在学识。
一、语基检测站——细心动手做做看。
(23分)1.以下是最近学过的词语,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⑴ 家y ù__户晓 ⑵ 义愤填y īng___ ⑶ ji ǒng__ 乎不同 ⑷ 人声d ǐng__沸 ⑸ 鲜___为人知 ⑹ 气冲斗_____牛 ⑺ 妇孺_____皆知 ⑻锲_____而不舍 2.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A. ①互文、对偶 ②顶真 ③拟人B. ①比喻 ②对偶 ③夸张C. ①互文、排比 ②对偶 ③反问D. ①拟人 ②比喻 ③夸张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确凿.( zuò ) 哽.咽(g ěng ) 蟋蟀.( shu āi ) 锲.而不舍(qì) B .祈.祷(q ǐ) 踱.步(d ù) 炽.痛 (ch ì) 鲜.为人知(xi ān) C .云鬓.(b ìn ) 书塾.( sh ú ) 可汗.. (k èh án) 肿胀..(zh ǒng zh àng ) D .哺.育(p ǔ) 骊.歌(l ì) 胡骑.(q í) 人迹罕.至(h àn ) 4.选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组( ) (1分) A .借旁近与之 B. 卒之为众人 C .余闻之也久 D. 传一乡秀才观之 5.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正确判断,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2分)爱心是__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有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__,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 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 一泓沙漠中的清泉 C. 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 一片冬日的阳光6.上了初中,你一定读过许多中外名着中,在你读过的中外名着中,你最喜欢其中哪个人物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
(2分)你喜欢的人物: 理由: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分)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⑵《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功名的诗句是: (2分) ⑶ 我们要表示“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之意的时候,可以用来源于《木兰诗》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1分)⑷ 在文章《邓稼先》中,作者杨振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准确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热情赞美了他勇于奉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1分)8.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形式,仍以“人生”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2分)例句: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观看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共3分)(1) 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1分)(2)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从多角度思考,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2分)二、阅读探析宫——等着你来显神功。
(35分)(一)(8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0.解释加点的词。
(2分)⑴或以钱币乞.之()⑵即书.诗四句()⑶邑人奇.之()⑷环谒.于邑人() 11.指出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1分)A.仲永生/五年 B.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12.翻译下列句子(2分)⑴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⑵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14.方仲永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对你有何启示(2分)(二)郑振铎的“最后一课”(8分)1941年,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城市的许多地方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
12月8日上午,暨南大学上课的铃声敲响了,郑振铎像往常一样捧着厚厚的讲义夹,走进教室,只是步履显得十分沉重。
教室里依旧挤满了听课的学生,他们仍然端坐在各自的座位上,摊开笔记,鸦雀无声地准备聆听郑先生的讲课。
郑振铎神情肃然地环视着教室,鼻翼不由得抽噎了一下,但还是忍住了眼泪。
“今天的事,你们大概都已经知道了。
我们已经决定,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即停课。
”郑振铎心里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他恨不得自己能变成一个超人,可以把所有的知识凝聚在一堂课中,毫不保留地全部传授给学生。
这一堂课,他讲得格外的亲切,学生们也心无旁骛,不停地做着笔记,即使平时最不认真的学生,这时也开始认真起来。
10点30分,不幸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从学校顶楼的窗口望去,可以清晰地看见,萧瑟的北风中,“太阳旗”鼓满着嚣张的气焰,盛气凌人地招摇而至。
郑振铎停止了讲课,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紧张的神色。
他挺直了身体,做了个立正的姿势,毅然合上了讲义夹,严肃而又坚定地宣布:“现在下课!”学生们随之站了起来,他们都已知道应该怎么办,应该走向哪里。
许久,教室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几个女同学忍不住发出低低的啜泣声。
暨南大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这天那样坚决、统一,从校长到工役,从教师到学生,所有的人用热血铸就的身躯,迈着“可杀而不可辱”的脚步,走出教室,集合在教学大楼前,炽热的心将他们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12.选文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从中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情(2分)13.第3段中写道:“即使平时最不认真的学生,这时也开始认真起来。
”对其原因,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14.第2段中写到郑振铎的“抽噎”,第五段中写到几个女生的“啜泣”,这是否有损于师生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
(2分)15.文中说“郑振铎心里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
”你认为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是什么(2分)(三)(15分)⑴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⑶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⑷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⑸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⑹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⑺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⑻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⑼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⑽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⑾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⑿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6.请用“||”给上面文字划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3分)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2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个方面”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最后几段,几乎是一句话为一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在上面语段中画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联系全文,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对于言和行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四)题李凝幽居————贾岛(4分)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2.这诗以。
一联着称。
全诗写了事。
23.诗中写出那些景物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三、综合展示台——显出你的才华来。
(5分)22.在第二单元中,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黄河的知识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