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肾上腺少见疾病的影像诊断--王青

肾上腺少见疾病的影像诊断--王青

Your company slogan
CT及MRI表现

肿块: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较柔软呈“铸型” “水滴样”,
可包绕血管。边界清晰

CT平扫:密度较低且均匀,低于肌肉组织。钙化率20% MRI平扫:信号较均匀,长T1、长或略长T2信号,DWI等信号 增强扫描:乏血供。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2.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adrenal neuroblastoma)

儿童肾上腺最感神经节。约55%发生于肾 上腺,其次为腹部、胸部 易转移至骨骼、淋巴结和肝脏

Your company slogan
CT及MRI表现
肾上腺少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青
Your company slogan
肾上腺少见疾病
恶性肿瘤:
皮质癌、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平滑肌肉瘤
良性肿瘤:
髓样脂肪瘤、节细胞神经瘤、神经鞘瘤、血管瘤
肿瘤样病变:
囊肿
结核
Your company slogan
1.肾上腺皮质癌

(Adrenocortical Carcinoma) 起源于肾上腺皮质 分功能性(分泌皮质醇、雄激素或醛固酮)和无 功能性,各占50%。
Your company slogan
CT及MRI表现

单侧或双侧肾上腺肿块
平扫:肿瘤密度/信号均匀,坏死囊变、出血及 钙化少见 增强: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均匀中度强化 肿块包绕邻近血管


其他部位淋巴瘤或淋巴结肿大,见于继发型
Your company slogan

肾上腺疾病影像学诊断

肾上腺疾病影像学诊断

肾上腺疾病影像学诊断肾上腺疾病影像学诊断1-摘要肾上腺疾病是一组以肾上腺器官为主要受累部位的疾病,包括肾上腺肿瘤、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囊肿等。

影像学在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提供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信息,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决策。

本文将详细介绍肾上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应用。

2-肾上腺解剖学肾上腺位于肾脏的上方,左右各一,呈三角形状,有内、外两层组织。

内层为髓质,外层为皮质。

肾上腺的血供主要来自肾上腺动脉和肾上腺静脉,神经供应来自交感神经系统。

了解肾上腺解剖学对影像学诊断非常重要。

3-影像学检查方法3-1 X线摄影3-2 超声影像3-3 CT扫描3-4 MRI扫描3-5 PET-CT扫描4-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4-1 肾上腺腺瘤4-2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3 肾上腺皮质腺瘤4-4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4-5 肾上腺转移瘤5-肾上腺增生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5-1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5-2 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6-肾上腺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6-1 单纯性囊肿6-2 复杂性囊肿6-3 出血性囊肿7-其他肾上腺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7-1 肾上腺炎症7-2 肾上腺结核7-3 肾上腺出血7-4 肾上腺血肿7-5 肾上腺动脉瘤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影像学检查报告示例、影像学图像示例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肾上腺:位于人体肾脏上方,是一对产生激素的内分泌腺体。

2-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是以影像为基础,通过对人体各部位进行特殊检查和研究,以明确诊断疾病的一门学科。

3-肿瘤:指细胞增生异常,不能受控制并具有恶性潜能的病变。

4-皮质增生:指肾上腺皮质组织异常增生引起的疾病。

5-囊肿:由液体或半固体物质充填的腔内结构,常见于肾上腺等器官。

肾上腺良性肿瘤影像诊断

肾上腺良性肿瘤影像诊断
• 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 病理诊断:嗜铬细胞瘤
平扫CT值约10-50HU 大小约55mmX46mmX41mm
平扫
平扫
动脉期 CT值约65HU
静脉期 CT值约70HU
延迟期 CT值约60HU
鉴别诊断
• 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区肿块,直径常超过6cm,呈类圆形、 分叶或不规则形,肿块密度不均密度不均,中心常有坏死或 陈旧性出血,常含有少许脂质成分,可见包膜,多不完整, 增强不均匀渐进性强化。
• 实性成份动脉期呈明显迅速强化, 静脉期及延迟期廓清不 明显,强化时间长
• 良性嗜铬细胞瘤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
• 恶性嗜铬细胞瘤形态不规则,实性成分多,肿瘤内坏死区 更加不规则,边界模糊,常侵犯周围器官
病例
• 患者女性,58岁,ID: 315009
• 现病史:体检发现肾上腺占位,无高血压病 史。
✴10%肿瘤
– 家族史(10%) – 恶性 (10%) – 双侧 (10%) – 肾上腺外 (10%) – 儿童发病 (10%) – 术后复发 (10%) – 血压正常(10%)
嗜铬细胞瘤
• 密度或信号明显不均,出血、坏死及囊变常见
• T2WI上嗜铬细胞瘤呈现明显高信号,其对诊断嗜铬细胞瘤 较具特征性,认为其与该肿瘤富血供及细胞类型有关
平扫CT值约33HU
大小约74mmX56mm
动脉期
静脉期
静脉期
静脉期
延迟期CT值约40HU
肾上腺骨髓脂肪瘤
• 系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一般无分泌异常 • 罕见,由成熟的脂肪成分和骨髓不同比例混合而成 • 一般无症状,当出现继发改变出血、坏死腹痛而就
诊 • T1 T2均为高信号(含有大量成熟脂肪),抑脂明显

常见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详细描述
肾上腺囊肿患者CT检查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囊性病灶,边 界清晰,密度均匀。鉴别诊断时需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 肾上腺囊肿,如囊性畸胎瘤等。
病例五:肾上腺癌的诊断与鉴别
总结词
肾上腺癌是一种恶性病变,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 鉴别。
详细描述
肾上腺癌患者CT检查可见形态不规则的肿块,密度不 均匀,有时伴有钙化或坏死。鉴别诊断时需排除其他 病因引起的肾上腺癌,如转移性肿瘤等。
非功能性症状
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通常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时发现。部分患者可能会出 现腰部不适、疼痛等症状。
恶性症状
恶性肾上腺肿瘤生长迅速,可能引起压迫症状,如腹部肿块、腹痛等。同时可能出现转移 症状,如骨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02 CT诊断技术
CT扫描技术
平扫
通过X射线对肾上腺区域进行无增强扫描,以观察肿 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
VS
详细描述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肾上腺肿瘤,通 常由肾上腺髓质中的嗜铬细胞异常增生引 起。在CT扫描中,嗜铬细胞瘤的密度通 常较高,有时还可能伴随出血和坏死的现 象。
肾上腺囊肿
总结词
肾上腺囊肿的CT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 密度影,边缘清晰。
详细描述
肾上腺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通常由肾上腺 组织的囊性扩张引起。在CT扫描中,肾上 腺囊肿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影, 边缘清晰,有时还可能伴随钙化。
03 常见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
皮质醇增多症
总结词
皮质醇增多症的CT表现为肾上腺增大,密度不均,有时可见钙化。
详细描述
皮质醇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皮质醇而引起的病症。在CT扫描中,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肾上腺通常 会增大,且密度不均匀。有时,还可以观察到钙化的现象。

肾上腺疾病CT、MRI诊断

肾上腺疾病CT、MRI诊断

肾上腺疾病CT、MRI诊断检查方法】(一)CT检查检查前一小时,口服1.5 %泛影葡胺500ml以充盈胃肠道。

一般病人,肾上腺CT扫描需要作平扫及增强扫描,可静脉内注入60%泛影葡胺或非离子型对比剂100ml, 一般在注射后30秒开始CT增强扫描。

扫描:层厚5mm间隔5mm较小的肾上腺肿物可作 1.5 - 3mn薄层扫描。

扫描自剑突开始。

窗宽300- 500, 窗位40,对比增强扫描可根据病情需要。

(二)MRI检查在大多数的关于肾上腺的MRI成像中,常采用自旋回波序列的T1WI与T2WI,层厚3- 10mm现在常用快速自旋回波的T2WI代替常规自旋回波扫描以降低采样时间,减少运动伪影,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

具有相对T2WI的快速梯度回波(TR/RE: 60/30ms,翻转角:15o角)可以代替自旋回波的T2WI序列。

此项技术的优点是缩短采样时间,允许屏住呼吸扫描,提高图像质量。

在这些脉冲序列中,正常的肾上腺与肝脏相比呈等或低信号。

如果采用脂肪抑制技术,在T1WI肾上腺与肝脏相比为等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

脂肪抑制技术的优点是降低噪声,器官轮廓变得清晰锐利,降低呼吸运动所致的伪影,消除化学位移伪影,扩大灰阶,强化组织对比的微小差别。

缺点是每次采样的层面减少,在全部图像中有可能脂肪抑制不均匀。

肾上腺腺瘤和结节样增生均含有大量脂肪,而转移和嗜铬细胞瘤不含或含极少量的脂肪。

因此建议使用同相位(phase in )和反相位(phase out )的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来鉴别腺瘤(含脂肪)与非腺瘤性病变(无脂肪)。

在1.5Tesla的MRI成像系统中(64MHZ,脂肪与水自旋的频率差别为224Hz。

因此,在激发脉冲后每个2.24ms,就会出现一个脂肪与水的相位周期。

在这个间隔中,脂肪与水的自旋不断地处于相位一致或相位相反的状态下,相位相反图像的信号强度取决于组织内脂肪与水含量的比例。

与不含脂肪的组织相比,含脂肪的组织在相位相反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

基础篇:肾上腺病变的影像诊断

基础篇:肾上腺病变的影像诊断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概述 概分 述类
CT影像表现: A、大小:差异很大,1-10cm不等; B、密度:直径<3cm者,84%为实性,密度均匀 ≥3cm者,70%出现坏死、出血和囊变;少数可钙 化; C、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侵犯邻近的器官和包 绕血管,可见肝脏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等恶性肿 瘤的征象; D、增强扫描:实体部分显著持续性强化,囊变区 不强化。
灶的肿块。
谢谢!
肾上腺的诊断
概概 述
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相结合是肾上腺病变定性诊断 的关键。
首先可以根据影像学表现区分发生于肾上腺皮质 的病变,还是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的病变。
肾上腺皮质增生
概述 概分 述类
皮质醇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增生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性征异常
Cushing综合征 尿17-羟、17-酮增高
中年女性 向心性肥胖、 满月脸、皮肤紫纹、 痤疮、毛发多、高血压。
实性成份增强呈 明显强化
腹膜后脂肪瘤
肿瘤有包膜,可 肿瘤内呈均匀性脂肪密度,CT值约为 见正常肾上腺 -40~-120Hu
增强扫描不强化
肾上腺腺瘤
功能性的腺瘤常 含有脂质成份,有时CT值可测到负值,
可见明显的临床 但一般是大于-20Hu,而且腺瘤密度
症状
均匀
呈均匀的轻度强 化
肾上腺基本病变CT分析
概概 述述
肾上腺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概概 述
包膜 皮质 球状带:醛固酮
束状带:皮质醇 网状带:性激素 髓质 分泌儿茶酚胺
肾上腺的正常CT表现
概概 述
位置
形态 大小 密度
右侧
左侧
右肾上极上方,下腔静脉后方,肝 肾上极前方偏内侧,前方为胰腺体尾,

肾上腺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

肾上腺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

肾上腺腺瘤 CT
• Conn腺瘤及无功能腺瘤大多数为水样低密度,<10-18Hu(特异性 95-100%),无一例>43Hu
• Cushing腺瘤多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少数为水样密度 • 无功能腺瘤直径常小于3cm,大于5cm者占5% • Cushing腺瘤2-3mm,对侧肾上腺可萎缩 • Conn腺瘤<2mm,平均1.6mm,对侧肾上腺无萎缩 • 30%CT值大于10Hu • 增强扫描轻度强化,为快进快出型:注射对比剂3分钟后相对廓清率
4%
4%
2%
35%
2%
2%
肾上腺皮质腺瘤 肾上腺转移瘤和皮质癌 其它
14%
51%
肾上腺腺瘤
• 最常见的肾上腺肿瘤 • 发病率:2-3%,尸检9% • 脂质丰富的腺瘤:含细胞内脂质,70% • 乏脂性腺瘤:不含有细胞内脂质,30% • 糖尿病、高血压及恶性肿瘤患者发病率高 • 发病机率随年龄增加,60岁以上达5% • 病理:有包膜,表面光滑,切面黄色或褐色,质软。较大
无功能腺瘤
Conn腺瘤
Conn腺瘤
Cushing腺瘤
T2WI T2WI+FS
无功能腺瘤
T1WI T1WI+FS 同相位 反相位
肾上腺转移瘤
• 较常见,仅次于肺、肝脏和骨转移 • 原发肿瘤以肺癌、乳腺癌和肾癌最常见 • 临床极少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破坏90%出
现) • 双侧者占30-50% • 肺癌患者:肾上腺结节及肿块,约1/3为良性肿瘤
正常肾上腺
正常肾上腺CT表现
肾上腺病变的分类
腺瘤:功能性、非功能性 转移瘤 皮质癌 嗜铬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 囊肿 血肿 肉芽肿性病变 髓脂瘤、血管瘤、神经节瘤、脂肪瘤

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沈宣文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年(卷),期】2008(009)006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共73个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65例肾上腺占位病变中,肾上腺增生12例,腺瘤18例,皮质癌7例,肾上腺转移癌11例,嗜铬细胞瘤7例,髓样脂肪瘤4例,神经节瘤2例,肾上腺畸胎瘤、血肿、囊肿及结核各1例.肾上腺良性病变直径多小于3 cm,边界清晰
(73.9%,34/46),48.4%的恶性肿瘤直径大于3 cm.肾上腺转移瘤多双侧发病
(6/11).4例肾上腺髓脂瘤均呈脂肪为主型.结论螺旋CT扫描对肾上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总页数】3页(P378-380)
【作者】沈宣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放射科,江苏,苏州,215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4.42;R736.6
【相关文献】
1.肾上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超声特征分析 [J], 沈根松;徐丽萍
2.CT诊断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J], 高原福;周勇;徐洪玲;王歆松
3.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 CT 诊断价值 [J], 何健;龚敏;卢壬肖
4.肾上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超声与CT比较 [J], 李玉惠
5.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J], 刘霞;谈瑞生;胡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上腺正常影像表现
位置:右侧:肾上极上方,下腔静脉后方,肝内缘与膈肌脚之间 左侧:肾上极前方偏内侧,前方为胰腺体尾,内侧为膈肌脚和 腹主动脉 形态: 右侧:逗号状、线条形或人字形 左侧:倒Y字形、V字形、三角形 边缘平直或稍有内凹
分部:头部、分歧部、内侧支、外侧支
大小:分歧部<8mm,其余<6mm,横断面>10mm视为异常 面积:小于150mm2
• 糖尿病、高血压及恶性肿瘤患者发病率高 • 发病机率随年龄增加,60岁以上达5% • 病理:有包膜,表面光滑,切面黄色或褐色,质软。较大 肿瘤可有出血、坏死及囊变
肾上腺腺瘤
• 临床症状:
– 大多数为无功能性 – Conn综合征:水钠潴留所致的高血压、低血钾所致的 肌无力等。(80%由腺瘤引起,20%由增生引起) – Cushing综合征:向心性肥胖,女性:皮肤紫纹、月经
肾上腺肿瘤及瘤样病变的 影像诊断
解剖
肾上腺位于肾筋膜囊内,周围有低密度脂肪
组织。右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前内上方,在右膈
肌脚与肝右叶之间,前方毗邻下腔静脉。左肾上
腺位于左肾上极前内方,前外侧毗邻胰体尾部, 内侧为左膈肌脚。 右肾上腺呈三角形,左肾上腺近似半月形。
右侧肾上腺
左侧肾上腺
肾上腺结构
肾上腺由表层的 皮质和内部的髓质构 成。皮质分泌肾上腺
肾上腺转移瘤和皮质癌 其它
14%
肾上腺皮质腺瘤
肾上腺皮质癌
其它
4%
4%
肾上腺囊肿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增生 脂肪瘤 髓样脂肪瘤
4%
2% 2% 2%
35% 51%
肾上腺腺瘤
• 最常见的肾上腺肿瘤 • 发病率:2-3%,尸检9% • 脂质丰富的腺瘤:含细胞内脂质,70%
• 乏脂性腺瘤:不含有细胞内脂质,30%
肾上腺腺瘤 MRI
• T1WI和T2WI上,信号接近与肝实质信号(T2WI上,
转移瘤为高信号)
• 最佳方法: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在反相位上信
号较同相位显著降低(敏感性80%,特异性100%)
• 增强检查:较少使用,轻度强化 • 空间分辨率低,小于1.0cm的病变显示不如CT
无功能腺瘤
Conn腺瘤
Conn腺瘤
Cushing腺瘤
T2WI
T2WI+FS
T1WI
T1WI+FS
同相位
无功能腺瘤
反相位
肾上腺转移瘤
• 较常见,仅次于肺、肝脏和骨转移
• 原发肿瘤以肺癌、乳腺癌和肾癌最常见
• 临床极少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破坏90%出
现)
• 双侧者占30-50%
• 肺癌患者:肾上腺结节及肿块,约1/3为良性肿瘤
紊乱、闭经、多毛、痤疮,男性:性功能减退、阳痿。
(80%由增生引起,20%由腺瘤引起) – 性变态综合征
肾上腺腺瘤 CT
• Conn腺瘤及无功能腺瘤大多数为水样低密度,<10-18Hu(特异性95100%),无一例>43Hu • Cushing腺瘤多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少数为水样密度 • 无功能腺瘤直径常小于3cm,大于5cm者占5% • Cushing腺瘤2-3mm,对侧肾上腺可萎缩 • Conn腺瘤<2mm,平均1.6mm,对侧肾上腺无萎缩 • 30%CT值大于10Hu • 增强扫描轻度强化,为快进快出型:注射对比剂3分钟后相对廓清率 为35%;5分钟后,相对廓清率为40%
小贴士
• 绝对廓清率=(峰值-延时强化值)/(峰值-平扫值)×100%
• 相对廓清率= (峰值-延时强化值)/峰值×100% • 诊断阈值:
– 3分钟 相对廓清率 35% – 5分钟 相对廓清率 40% 绝对廓清率 36% CT值 58HU 绝对廓清率 48% CT值 57HU
• 相对廓清率的准确性为86%,特异性为100% • 绝对廓清率的准确性为88%,特异性为90%
肾上腺转移瘤 CT MR
• 单侧或双侧肾上腺肿块
• 圆形、分叶状或显示肾上腺弥漫性增大 • 较小者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大者中心常发生出 血、坏死,肿块密度不均,较大的肿瘤边界可不 清,累及周围结构 • 平扫90%CT值大于20HU,无一例小于10HU
肾上腺转移瘤 CT MR
• MRI在T1WI呈低信号,少数可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2WI上 呈不均匀高信号,常见更高信号的坏死囊变区 • 增强扫描:平扫均匀者呈均匀性强化,不均者呈环形强化 • 延迟扫描可见持续性强化 • 病灶的强化程度有时可反映原发肿瘤的特点 • CT正常不能除外转移,PET准确性高于CT
肺癌双侧肾上腺转移
转移瘤与腺瘤的CT鉴别
• 首先排除囊肿、嗜铬细胞瘤及髓脂瘤
• 平扫CT值小于10HU,肯定为腺瘤
• 平扫CT值大于43HU,肯定为转移
• CT值在10-43HU之间,则计算10分钟绝对廓清率,
扫描层厚:2.5-3mm,间距2.5-3mm
若已知病变范围较大,则5mm层厚和间距 尽量采取靶扫描 扫描范围:自肾上腺上方1-2cm至肾门水平 先平扫定位,增强注射速度: 3.0ml/s ,对比 剂用量 80-100ml ,扫描时间30s、60s、3min、 5min四期或加扫10min五期
MR信号特点:T1WI /T2WI与肝脏信号相近
正常肾上腺
正常肾上腺CT表现
肾上腺病变的分类
腺瘤:功能性、非功能性 转移瘤 皮质癌 嗜铬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 囊肿
血肿
肉芽肿性病变 髓脂瘤、血管瘤、神经节瘤、脂肪瘤
肾上腺皮质腺瘤 51% 非功能性皮质腺瘤 功能性皮质腺瘤 肾上腺转移瘤 31%
肾上腺MRI检查
• 具流空效应,便于分析病变与血管的关系 • 对比剂为Gd-DTPA,副作用少,可用于碘过敏、肾功能不 全者及嗜铬细胞瘤的增强 • 空间分辨率不如CT • 常用序列 – SE序列的T1WI、T2WI – 预饱和脂肪抑制技术的T1WI、T2WI – 化学位移的同相位和反相位技术 • 增强扫描期相同CT
皮质激素:醛固酮、
皮质醇和雄激素,髓 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 甲肾上腺素,是机体 的应急器官。
肾上腺影像学检查手段
– 超声 快速,经济,筛查手段
– CT
– MRI – PET及PET/CT – CT下穿刺活检
主要检查手段
定性诊断价值 鉴别良恶性 诊断金标准,有创
肾上腺CT检查
检查前准备同一般腹部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