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西省饮食特色及成因分析的调查报告
赣菜研究报告

赣菜研究报告
“原汁原味是赣菜最大特色,这是所有赣菜厨师和研究者的共识。
”赣菜不同于其他菜系的最大不同之处即是原汁原味,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赣菜普遍“味道较重”。
赣菜所选用的原料,大都产于本地,江西丰富的物产为赣菜的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山清水秀的江西,历来都是富庶的鱼米之乡。
鱼米乃菜之基,江西不但盛产粮食,而且稻米品种繁多,“万年贡”、“冷水粳”、“袁州黑糯”……不同的米会做出不同的饭菜,没有冻米自然也就没有“遂川冻米鸡”,没有好米磨出的粉,哪里会有粉蒸肉、粉蒸鱼的香?
有学者对赣菜风味特点的形成有过精炼的分析,他们认为,江人因近山靠水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像雨季长,降水量大,湿气等,饮食口味喜香辣,偏咸鲜,味道重。
因此佐料喜欢多,尤其喜酱油、辣椒、豆豉等调料,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家乡菜”。
此类菜品主要有南昌、赣州、萍乡等地方流派,技术上大同小异。
取料以地方特产原料为主,配制上讲究选料严实,刀工精细,突出主料,分色配料。
烹饪方法上讲究火工,擅用烧、炒、炖、焖、蒸等方法,其中粉蒸是一特色,比如粉蒸肉、粉蒸大肠,须放入酱油、辣椒末、白糖、料酒、葱末、姜末、味精、胡椒粉等,既原汁原味,又香味别具。
在质感上,讲究原汁鲜味,酥、烂、脆,油而不腻,味重偏辣,接近湘菜和川菜体系。
如萍乡、吉安一带的烹饪习惯,与湘菜十分接近。
赣州美食调研报告 家乡美食调研报告(常州) 精品

赣州美食调研报告家乡美食调研报告(常州)1、引言1.1调研背景及目的中华美食具有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品类丰富、流派众多、风格独特的特点,是中国烹饪数千年发展的结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中国烹饪,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称中华食文化.世界三大菜系之一、深远的影响了东亚地区.菜谱于中国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菜肴.中华美食已经成为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名族的象征之一.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少餐饮业食品厂家受利益的驱使,地沟油、潲水油、腐烂食品、假冒伪劣产品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在成都火锅店潲水油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引起了广大市民对火锅、干锅、水煮肉片等经典川菜的质疑,曾经让四川引以为傲的火锅和川菜已经身陷泥潭.因食用不健康食品中国胃癌发病率占全球42%,而四川省近年来因此导致胃癌发病率激增4倍,胃癌发病率为全国较高省份.在其他的省份这类事情也屡见不鲜,这些都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触犯着消费者的利益.为了市民的身心健康,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弘扬中华美食文化.特此本着我爱常州,美食共享,扬正气促和谐,共建美好家园的原则进行这次调研活动.旨在:增强同学们的团体意识,增加各系荣誉感及各系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协增加学生实践创作能力3.促进与周围高校的校园文化交流.让大学校园的学生活动融入社会,引进市场.5.将校园美食报告做成学院的品牌文化之一.6、通过与食堂人员的交流合作,展示后勤饮食部门的职业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7、通过常州美食的调研,将学院饮食集团与师生的交流从而促进餐厅的不断改善创新,以便更好的服务师生、塑造良好校园饮食文化,为构建和谐校园尽一份力!1.2调研对象学校两食堂各大窗口、鸣凰街各大常州餐馆、南大街双桂坊小吃街1.3调研方法实地走访、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2.正文2.1银丝面是常州特色品种,有30多年历史.配料讲究,操作工序严格,具有面细如丝,色白似银,柔软滑爽,富有韧性,下锅不糊等特点,为《中国小吃谱》收辑品种之一.在面粉中直接加入鸡蛋清,再用细齿面刀轧制成面条,因而条洁白如银,纤细如丝,故而得名.原料配方(制50碗):上白粉5公斤、鸡蛋清750克、食碱40克、干米粉500克、(约耗75克)、青蒜末75克、白胡椒粉75克、味精50克、鸡清汤(咸味)7.5公斤、熟猪油375克制作方法:1.将面粉放入面缸,中间扒窝,把食碱用清水500克溶化后倒入,再加入鸡蛋清拌和,揉搓成雪花状面絮,15分钟后,再反复搋揉均匀,然后上面机轧制(双层2次,单层3次),在单层滚卷面皮时撒干米粉(防粘).再后用细口面刀,(33厘米有30个齿口)滚轧成50厘米长的银丝生面条.2.将味精、熟猪油、青蒜末平均分放于50只碗中,铁锅置旺火上,锅内放清水15公斤烧沸,生面条分2次煮熟,每只碗内放入沸鸡清汤(150克),然后将面条均匀地捞入碗里,撒上胡椒粉即成.产品特点:鸡汤清香,面条柔软光滑,如再加盖虾仁、肉丝,则口味更佳.2.2大麻糕.大麻糕:在清咸丰年间,由仁育桥畔的长乐茶社王长生点心师傅创制,已有140余年历史.其特点:色呈金黄,香脆松软,皮薄酥重,甜馅醇厚,咸馅味鲜,葱香扑鼻,肥而不腻.为《中国小吃谱》收辑品种之一、1983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特食品.1985年获市优质产品称号.常州大麻糕,是具有独特口感和风味的一种椭圆形大烧饼,也是常州人最喜爱吃的家常传统食品.制作时,选用精白面粉、优质芝麻、白糖、精盐等原料,经过和面、搅拌、揉搓、包馅、成形、烘烤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有咸、甜两种风味,供购者选择.合格的麻糕一出炉,香味浓郁扑鼻,色泽黄润而不焦,咸甜适度而不腻,香酥可口而不脆,色、香、味俱佳.往日,常州大麻糕多为当地人作早点食用.如今,经过改革创新,精心包装,外表美观大方,且便于携带,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制作方法:1.将面粉(3.5公斤)放入面缸,倒入熟猪油,揉搓均匀即成油酥(5.25公斤).将面粉(650克)和酵种放入面缸,加50℃热水600克(秋、冬季节要用70℃的热水,夏季用30℃温水),和成面团.发酵后,把用50克热水溶化的碱液倒入,揉成发面团(1.75公斤).2.将猪板油洗净,撕去膜衣,剁成茸,放于盆内,加入精盐拌匀.3.把发面搓成长条,摘成面剂50只(每只重35克),将剂子揿扁成圆皮,包入油酥(105克),收口捏拢后略揿扁,用擀棰擀扁,自左至右卷起,再擀扁推长,自外朝里卷起(搭头朝上),再略揿扁(要边薄中厚),然后包馅.甜麻糕每个包入绵白糖(25克),咸麻糕每个包入咸板油馅(20克)、葱末(10克),收口捏拢再略揿,用擀棰擀成1厘米厚、17厘米长、中腰宽12厘米的腰状糕胚.用热水100克把馅糖调成液体,分别涂刷在糕坯表面,再逐块蘸满芝.麻,翻转糕坯使芝麻面朝下,然后双手略蘸清水抹在糕底.将糕坯贴入烧热的炉中,每炉可贴20块,用小火烘烤.炉口盖上水钵.约4分钟即可成熟,然后轻轻铲出.产品特点:色呈金黄,香脆松软甜鲜,皮薄酥重,层次分明,为常州地区风味名点.2.3蟹壳黄蟹壳黄:是常州地方风味小吃,俗称小麻糕,常与大麻糕相配作礼品用.其馅心有荠菜、葱油、白糖、明油豆沙等4种.其特点:形似蟹壳,色呈金黄,油多不腻,香脆酥松,糖馅甜醇,咸馅味鲜.蟹壳黄因其形圆色黄似蟹壳而得名.蟹壳黄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圆形小饼,外沾一层芝麻,贴在烘炉壁上烘烤而成.此饼味美咸甜适口,皮酥香脆.有人写诗赞它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蟹壳黄的馅心有咸、甜两种.咸味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品种.2.4酒酿元宵是常州特色小吃品种之一,民间过春节时有吃元宵的风俗.100多年前,裴玉高在传统元宵中加上酒酿,始创酒酿元宵.其特点:团如玉粒,酒香四溢,风味独特,清甜爽口.到超市买一瓶酒酿和一袋将水烧开,放入小汤圆,煮1分钟;2.加酒酿和糖,如果酒酿结块的话,可以用汤勺划散.3.水开立即关火盛出.ps:水开关火盛出前,可以将鸡蛋打散后倒入,打上蛋花后口感更好2.5义隆素火腿义隆素火腿创建于1932年,以制作净素点心而名闻于市.义隆素火腿是常州市义隆素菜馆的传统特色食品.本品选料精优,配方先进,采用科学的制作工艺流程,辅以多种天然名贵香料和天然色素精制而成.本品芳香干鲜、韧而柔软、味美爽口,切成薄片,淋上麻油,形似火腿肉,是佐餐、下酒、外出旅游之佳肴,也是馈赠亲友之佳品.1989年荣获中商部优质食品金鼎奖,是常州市十大名点之一.2.6加蟹小笼包加蟹小笼包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由小河沿浮桥南堍的万华茶楼首创.迎桂茶社创建于1911年,由于经营得法,注重质量而使其闻名遐迩,深受市民喜爱.产品具有皮薄透明、卤汁丰富、蟹香扑鼻、肥而不腻、汁水浓郁、肉馅鲜嫩的特点,辅以香醋、嫩姜、风味更佳,堪称常州一绝.1985年被评为市优质产品,并编入江苏省小吃食谱,1990年被常州市政府列为十大名点之一.原料配方制50小笼,每笼12只:上白面粉4.6公斤鲜猪肉皮1.5公斤酵种25克绍酒175克食碱75克食盐50克蟹粉350克精盐75克蟹黄350克酱油375克净猪肉4.5公斤绵白糖100克味精40克葱75克姜100克熟猪油1.5公斤豆油75克制作方法1.将炒锅置中火上烧热,放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倒入蟹黄,用铁勺溜动,待香味溢出,油呈金时,再倒入蟹粉,15分钟后,起锅装在2只钵中,凝冻成蟹油(2.1公斤).2.锅内放清水3.5公斤,将鲜猪肉皮刮洗干净,入锅煮至五成熟,捞出并洗净.撤去锅内浮沫,放回肉皮煮至七成烂,捞出,切成米粒状,再入锅,加食盐、葱结(25克)、姜块(50克)、绍酒(75克)、绵白糖(50克)、酱油(125克),煮沸后撤去浮沫,再煮30分钟成皮汤,捞去葱、姜,起锅盛装于钵内,凝成皮冻(4.5公3.将猪肉洗净,切成米粒状,放入盆内,加绵白糖(50克),绍酒(100克)、精盐、味精和剁成末的葱、姜(各50克)拌匀.再将皮冻切成米粒状,放入肉盆内,拌和成馅(9公斤).4.将面粉(1公斤)放入面缸,中间扒窝,把酵种撕碎放入,用60℃热水400克揉合成面团,用刀划开透气,凉后仍揉合,盖上一层布,发酵约4小时即成发面.另将面粉(3.3公斤)和60℃热水1.3公斤,揉合成嫩面,略划开透气后仍揉合.用热水100克将食碱溶化,然后将发面和嫩面分别蘸碱液(俗称蘸碱法),反复使劲揉匀成面团.5.将面团搓成长条,摘成600只面剂(每只重10克),撒上扑面(300克),分别将面剂揿成直径5厘米,边薄中厚的圆皮,包上馅心(15克),再加上蟹油(3.5克),逐只捏成16至18个花纹的小包子.用刷子将豆油分刷在50只小笼的底垫上(防粘),每笼装12只,然后上旺火沸水蒸锅蒸约8分钟即成.同时备姜丝、香醋佐食.产品特点油黄金亮,汁水汪汪,蟹香扑鼻,鲜美浓郁,为季节性佳品.。
江西特产小吃

江西特产小吃篇一:南昌特色小吃哪几种最有名朋友,你曾来南昌旅游过吗?你有没有发现,你可在大街小巷中看到许多的油炸小吃摊,时不时要飘着香味诱惑着你。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交流分享南昌特色小吃最几种最有名。
让我们再到南昌时,尽情去品尝。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南昌特色小吃哪几种最有名:油炸小品有的摆在小车上,有的放在路边,事先准备的好有豆付干、小香肠、小青菜、海带卷、肉条、香蕉、圆藕片、鸡杂等,用小竹棍串好,然后,您可以随意选择,选好后,由摊主放在滚沸的油锅内煎炸,少倾取出后,再涂上辣椒调味品,便可以领略到颇具特色的街头油炸小吃,可以细细品尝,也可以边走边吃,合格便宜,令您回味无穷。
麻辣烫属街头小吃,其形式与南昌街头的油炸小摊大致相同,只不过是方式有异。
将一口大锅放在炉子上,在锅内放有各式串好的鸡杂、牛杂、小肠、大肠、小肚及各种丸子,有鱼丸、肉丸、粉丸、豆腐干等等;锅中加好滚沸的老汤,然后,还可随意涂些各式调料,有麻有辣,吃起来又麻、又辣、又烫,且价格便宜,味道各异。
所以,被人俗称为“街头麻辣烫”。
这在南昌特色小吃最几种最有名中,是很受年轻朋友欢迎的。
石头街麻花石头街麻花以配料考究,制作精细,揉搓均匀,功夫独到而著称于市。
麻花油生、糖实、个小、型美、色润、香甜、酥松、爽口。
许多来到南昌出差、探亲访友和旅游观光的客人纷纷慕名前来购买。
南昌米粉久负盛名的南昌米粉,具有洁白、细嫩、久漂不烂、久炒不碎的特点。
南昌米粉历史悠久,主要制作原料是优质晚米。
要经过浸米、磨浆、滤干、采浆等多道工序。
吃法也方便、简洁,可以凉拌米粉、炒煮米粉,放入姜沫、蒜沫、麻油、酱油、葱花、咸菜沫、最不可少的是南昌人喜欢的辣椒和胡椒粉。
所以来南昌不妨尝一下美味可口的南昌米粉,它在南昌特色小吃最几种最有名中,也是有地位的,也会让您回味无穷。
风味烤卤漫步在南昌街头,要品尝特色风味,还是应该买一些风味烤卤来,更是亲朋好友之间相互馈赠的上好礼品。
所以,大凡旅游观光客们前来南昌都以品味烤卤做为一大乐事。
江西民俗文化调研报告

江西民俗文化调研报告江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本次调研主要分析江西的传统习俗、节日活动以及民间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首先,江西的传统习俗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代的特点。
例如,逢年过节,江西的民众会以整洁为主,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以驱散厄运,迎接新的一年。
此外,江西人还有许多传统食俗,如春节期间要吃年糕,代表着“年年高”。
而在婚礼上,江西人有“三拜九叩头”的习俗,以显示对长辈的尊敬和祝福。
其次,江西的传统节日活动也很丰富多样。
例如,端午节是江西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划龙舟,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屈原。
中秋节时,人们会赏月、品月饼,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而农历腊月廿三的小年活动也是江西独特的传统,人们会贴春联、吃团圆饭,预示即将到来的春节。
此外,江西的民间艺术也经久不衰,独具特色。
在江西的乡村,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民间舞蹈和戏剧。
其中最有名的是九江的蛇皮舞和婺源的川剧,这些表演充满了江西土风土俗的特点。
传统音乐艺术方面,江西还有特色悠久的皮鼓和锣鼓等乐器,人们经常在婚礼、迎亲和节日活动中演奏。
此外,丰富多样的手工艺品也是江西民间艺术的代表,如景德镇的瓷器、抚州的染织品等。
最后,江西的传统习俗、节日活动和民间艺术都与地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紧密相连。
江西是山水之地,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样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江西的民俗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同时,江西也是中国的革命圣地,众多的红色革命遗址和胜利纪念碑成为了江西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江西的民俗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展示了鲜明的特色。
无论是传统习俗、节日活动还是民间艺术,都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丰富了江西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西食品行业分析报告

江西食品行业分析报告1. 概述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这为其发展食品行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江西的食品行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涵盖了粮食加工、畜牧养殖、水产品加工、果蔬加工等多个子行业。
本报告将从市场规模、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对江西食品行业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江西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较大,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的提高,江西的食品行业增长势头良好。
根据数据显示,江西食品行业在过去五年中年均增长率达到10%左右,并且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长。
3. 产业结构江西的食品行业产业结构比较均衡,主要分为粮食加工、畜牧养殖、水产品加工、果蔬加工等几个主要子行业。
- 粮食加工:江西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加工占据了食品行业的重要地位。
江西的大米加工、面粉加工等环节相对较为发达,而且在近年来逐渐发展了米面制品的加工业务。
- 畜牧养殖:江西省拥有较多的农田和山地资源,适宜发展畜牧业。
养殖业主要以猪、牛、羊和禽类养殖为主,其中猪肉产业在江西的食品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 水产品加工:江西拥有丰富的河流湖泊资源,以及较大的养殖面积,使得水产品加工成为江西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西的鱼类、虾类养殖和加工业较为发达。
- 果蔬加工:江西拥有良好的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宜果蔬的种植。
江西的蔬菜加工和水果加工业较为兴旺,产品覆盖范围广,以及加工技术不断提升。
4. 发展趋势江西食品行业在未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下是几个发展趋势的预测:- 健康、有机食品的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健康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
这将促使江西的食品行业加大对健康、有机食品的生产力度。
- 技术创新的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将促进江西食品行业的升级和创新。
例如,冷链物流、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的运用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江西食品行业的发展。
- 食品加工业的差异化:江西食品加工业将越来越注重差异化和特色产品的开发,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介绍江西美食模板作文

介绍江西美食模板作文江西美食模板。
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省份,同时也是一个美食之地。
江西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品种而闻名于世。
下面就让我们来介绍一下江西的美食文化。
一、江西的主食。
1.米饭。
江西人民主要以米饭为主食,他们喜欢用圆润而有弹性的米饭,口感好,香味浓郁。
江西的米饭烹饪方式多种多样,有煮饭、蒸饭、炒饭等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
2.米粉。
江西的米粉也是非常有名的,尤其是景德镇的米粉更是出名。
景德镇的米粉细而软,入口即化,香味浓郁,是江西人民最喜爱的食物之一。
二、江西的特色菜肴。
1.烤鸭。
江西的烤鸭以其酥脆的皮和多汁的肉而闻名。
烤鸭的制作工艺独特,选用的是当地的优质鸭子,经过腌制和炙烤,味道鲜美,是江西人民的最爱。
2.糖醋排骨。
糖醋排骨是江西的一道传统名菜,它的味道酸甜可口,肉质鲜嫩,入口即化。
糖醋排骨的制作工艺独特,选料严谨,口味独特,是江西人民餐桌上的一道必备佳肴。
3.赣菜。
赣菜是江西的地方菜系之一,以其鲜、香、嫩、酥、脆、滑、麻、辣、鲜为特点。
赣菜的制作工艺独特,选料严谨,口味独特,是江西人民餐桌上的一道必备佳肴。
三、江西的小吃。
1.酸汤。
江西的酸汤是一道非常有名的小吃,它是以米粉为主料,加入酸菜、腊肉、豆腐等配料,再加上酸辣的汤汁,味道鲜美,是江西人民最喜爱的小吃之一。
2.豆腐脑。
江西的豆腐脑是一道非常有名的小吃,它选用的是当地的新鲜豆腐,口感细腻,味道鲜美,再加上配料的独特搭配,味道更是美味可口。
以上就是对江西美食的简单介绍,江西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品种而闻名于世,无论是主食、特色菜肴还是小吃,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是一定要品尝的美食。
希望大家有机会去江西品尝这些美食,一定会为之着迷。
南昌饮食文化调查报告

南昌饮食文化研究——在异乡探讨家乡的风土人情调查背景: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取"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
南昌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鄱阳湖南,是典型的内陆城市、江南水乡。
在古代,尤其是唐宋时期,一直是文人墨客的集聚之地。
初唐时期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使得后人纷纷来此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南昌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饮食也在创作之余不断改进,最终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南昌饮食文化。
调查人:田钰指导老师:调查时间:2012年10月1日至7日调查对象及方法:走访调查,网络调查通过对南昌各地餐馆小店的调查研究南昌饮食文化的发展及成因南昌饮食特色及成因分析南昌位于江南水乡,自古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特色美食更是数不胜数,这次调查以带有南昌特有的瓦罐汤和藜蒿炒腊肉为例,研究分析南昌特色饮食文化及其成因。
(一)瓦罐汤瓦罐汤作为江西南昌的特色菜式,以其味鲜滋补而闻名全国。
然而,瓦罐汤最早出现并不是因为滋补养生,而是因为古代人民的节俭与贫困而诞生的。
据记载,瓦罐汤在江西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出现的原因是穷人舍不得将剩菜倒掉,因而一起存放在瓦罐中留待下次食用,加热后却意外发现味道不错并且有营养,于是相沿成习。
经过几百年的加工改进以及知识的丰富,后来的瓦罐汤不再用剩菜制作,转而用新鲜的本土原材料,再加上中医的药理,成为了现在既鲜美可口又滋养补身的南昌瓦罐汤。
古人将装有原料的瓦罐放在一米方圆的大缸中,以木炭火恒温煨制,密封不溢,味道更加鲜香醇厚,而营养又不流失。
古时瓦罐汤用料讲究,光是瓦罐,必须采用江西景德镇的土制作,才能使煨出来的汤原汁原味,而缸,则是专门定制的。
至于煨汤的原料,则大多是南昌本土材料,如土鸡,蛇,木耳,天麻,乳鸽,猴头菇等。
由于瓦罐具有通气、吸水和不耐热的特点,这些材料原始的鲜味通过瓦罐的长时间低温煨制充分渗透到汤中,使得汤色泽明亮,特别鲜香醇厚。
萍乡特色食品调研报告

萍乡特色食品调研报告
萍乡位于中国江西省东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文化传统的城市。
在萍乡,有许多特色食品,以下就是我对萍乡特色食品的调研报告。
第一,萍乡的特色小吃非常丰富多样。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汤元”,它是一种由精选五禽肉、厚朴粉等原料制成的汤制品。
汤元有着独特的韭菜馅和弹牙的口感,每当假日期间,汤元摊子总是人山人海。
此外,还有“汤饼”、“臭豆腐”、“糍粑”、“黄山梨脆饼”等等,这些小吃不仅受到当地人的喜爱,也吸引
了不少游客。
第二,萍乡的农产品也非常有特色。
萍乡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宜农业发展。
当地的农产品以稻米、果蔬为主要特色,尤其以萍乡大米闻名,其米粒饱满,质地细腻,口感糯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萍乡还有不少优质特产,如茶叶、油茶籽等,这些农产品也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萍乡的美食文化独具特色。
在萍乡,人们普遍钟爱辣椒和花椒,辣椒和花椒主要用于调味,令菜肴更加香辣可口。
此外,当地的酱菜也非常有名,以腌制黄鳝最为出名,黄鳝酱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风味独特。
萍乡还有一道传统的名菜——“笋煮黄鳝”,选用新鲜的竹笋和黄鳝制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综上所述,萍乡的特色食品丰富多样,口味独特,既有各种小吃美食,也有优质的农产品。
这些特色食品不仅丰富了当地人
的饮食文化,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希望今后,萍乡的特色食品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江西省饮食特色及成因分析的调查报告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属江南地带,东临浙江、福建,南嵌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是中国毗邻省市最多的省份,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西经济区等发达地区的共同腹地。
自古以来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江西自古以来被称作“鱼米之乡”,因而特色美食不计其数。
一、调查起因:中华饮食文化课上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提交一份对家乡饮食特色及成因分析的调查报告。
我的家乡是钟灵毓秀的江西。
二、调查目的:了解江西省饮食特色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了解江西饮食文化中的文化成分,历史典故等,争取了解到一些几近失传的古老菜肴,并运用现代市场运作手段,使该特色菜品得以“重见天日”。
三、调查时间地点:2012、10、1——2012、10、20,江西省南昌市,抚州市,婺源,赣南地区,鄱阳湖区。
四、调查方法:实地走访调查加上网上查阅资料。
五、调查人:赵婷婷,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102班,学号1005020253正文一、简要介绍江西菜品的主要特色,烹调方法,以及江西人在饮食上的偏好。
江西属吴头楚尾,部分地区又属越,所以江西人的饮食习惯具有吴、楚、越的特点。
嗜辣成性,无辣不欢,不亚于湖南、四川,乃属楚国氛围。
家家户户基本都有直接剁辣椒吃的习惯,故此,人们常以"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来概括江西、湖南、四川三省嗜辣习惯。
佐以甜味,这原为吴菜风味,但赣抚平原也喜在菜肴中放糖,如红烧肉、糖醋鱼之类,这都属吴菜风味。
吃生吃鲜,这又为越菜风味,如赣南、赣东的鱼生、鱼丸、鱼泡、烫鲜虾、活鲤鱼等。
赣东属吴越之"越",赣南属百越之"越",所以江西的越菜风味既含浙江风味,又含广东风味。
广东人喜食蛇、蛙、鼠,赣南人也喜食之。
由此可见,江西饮食文化兼有蜀、湘、鄂、皖、浙、粤风味,在多种风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江西由于地处南北主要通道之上,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南来北往者络绎不绝。
客商们为江西带来了全国各地的饮食制作,并融进到江西的饮食文化之中,使江西古代饮食具有南北饮食的概括性。
如峡江的牛肉炒粉,将西北回民吃牛肉的习惯与江西人爱吃米粉相结合,形成为一种全国性的大众小吃;江西的锅贴饺子,本为北方食品,但因江西盛产植物油,贴饺时下油多,配馅时下料重,特别姜末、葱花、胡椒粉、热水烫面擀皮,成为独具特色的江西锅贴饺。
江西素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大米的产量质量在全国都是排的上号的,用其做出的米粉也是江西人民主要的美食。
它的做法工艺上与炒面类似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是口感上确实独特一体的,硬度适中,口感舒适。
此外还有一种出名的米粉叫做凉拌粉,这种粉是基于南昌米粉的工艺上有所创新制成的,做熟的粉细嫩绵长,亮色洁白,长时间的浸泡也不会有烂的可能,在锅中可以尽情的翻炒,韧劲适中一点不硬,是江西美食独特地一系列。
其他的一些小吃各具特色,饭糊果就是其中大放异彩的一种。
在其他地方你是不会找到这种特色小吃的,这是上饶人在立夏时节的习俗,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的被大部分城市居民遗忘,被众多的快餐所替代,但是在很多农村地区依然记得这个习俗,所以你想品尝这种特色的美味一定要来古朴的江西小村。
这种饭糊果是江西人民用米饭团混合多种调料精制而成的,经过代代江西人口味上的检验,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制作工艺,口味上拥有无尽的醇香,汤也很好喝,不愧是一大特色小吃。
说到这种果形的食物,这里还有灰煎果、灯盏果、吊浆果等,这些特殊形状的美食,在口味上各不相同,大都基于香甜的大米而制成的,你像吊浆果就是用糯米加上糖蒸出来的面食,三角体的形状,外环抱着一片粽叶,一般都在年关的时候才吃的。
这些特色小吃一般都会与当地的习俗相连,不同的时节不同的美食,四季不断。
江西古代饮食,具有俗家饮食与佛道等宗教饮食综合的特点。
江西以道教为中心,自张道陵于江西创符派道教后,丹炉派道教亦于江西境内传开。
受道教影响,江西饮食很注意养身之道,药膳成了江西饮食的一大特色。
如暴炒枸杞叶、肉炒车前草、木槿花蒸蛋、百合焖肉、油炸天门冬、淮山炖肉等大众菜,既芳香可口,又有防病养身之功效。
二、赣菜的构成与菜式(一)构成赣菜是由南昌、鄱阳湖区和赣南地区菜构成。
这三地菜肴的共同特色是:味浓、油重、主料突出、注意保持原汁原味。
在品味上侧重咸、香、辣;在质地上讲究酥烂、脆、嫩;在烹调上以烧、焖、蒸、炖、炒。
炒菜重油,保持鲜嫩,如赣州名菜"小炒鱼"。
蒸或炖的菜,保持原汁,不失原味,既全营养,又有补益,如"清蒸荷包红鲤鱼"、"清炖乌骨鸡"。
焖制的菜,酥烂,味香而浓,如久负盛名的"三杯鸡"。
(二)菜式赣菜的菜式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既有各种筵席菜,也有适应家庭便宴和民众聚餐的菜肴。
江西筵席菜肴有以鱼为主的鱼席,也有以咸鲜兼辣的地方风味菜肴,并配以时令蔬菜、水果,组合新颖,品种繁多。
江西传统筵席的主要菜肴品种有:三杯鸡、红酥肉、南、清炖武山鸡、清蒸荷包鲤鱼、、小炒鱼、炒石鸡等。
家庭宴会菜式,习惯用全鸡、全鸭、全鱼制作的菜,此外,号称四星望月的粉蒸鱼就是一道著名的家宴菜。
大众化菜式亦称家常菜,这种菜式取料方便,制作简单,一般家庭随时都可制作,餐馆中也有家常菜的供应,常见的家常菜有:米粉肉、家乡肉、、糖醋鲫鱼、糖醋排骨等。
三、江西八大特色(1)坊间至今流传着的“民以食为天,食以汤为先”,就是汤文化几千年历史的生动写照。
江西瓦罐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而且远近闻名。
正宗的南昌煨汤是完全采用民间传统的煨汤方法,以土质陶器为瓦罐,精配食料,加以天然矿泉水,置入1米方圆的巨型大缸内,以硬质木炭火恒温传统式六面受热,煨制达7小时以上,过程是160℃煨2 到3小时,接着降温到120℃煨2个小时左右,再用文火慢慢煨。
瓦罐之妙,在于土质陶器秉阴阳之性,久煨之下原料鲜味及营养成分充分融解于汤中,汤汁稠浓,醇香诱人,风味独特,食补性强。
该汤充分吸收中药材的药理成份,更有消除疲劳、补肾强身、益智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达到了食补的最高境界。
分别有鸡汤系列、鸭汤系列、排骨汤系列、肉饼汤系列、猪杂汤系列、滋补汤系列等。
(2)相传,明万历年间,南京户部右侍郎余懋学是婺源人。
他告老还乡时,皇帝从御花园的池塘里捞出两尾红鲤赏赐给他。
余懋学将其带回老家放进池塘饲养,由于婺源水质优良、气候适宜、无污染,便发展成现在的这一品种。
婺源荷包红鲤鱼肉质肥美,营美丰富,具有“妊安孕,好颜色,止咳逆,疗脚气,消水肿,治黄胆”等功效闻名功效,一些患子宫虚寒症而不育的妇女,食用荷包红鲤鱼后,怀胎生子:某些风湿关节炎患者食此鱼后得以痊愈,故以为荷包红鲤是洛鲤。
清代著名学者汪绂喻其为人间天物。
3荷花广莲,特点:莲子酥烂,香甜糯粘,形似荷花。
江西广昌县是“中国白莲之乡“,一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南宋岳飞元帅到广昌大株乡营下村慰问将士,向乡民题写“墨壮”匾额后,一路风尘仆仆,大汗淋漓,返回县衙。
中午,县衙设宴为岳元帅洗尘,为解除岳元帅鞍马劳顿,县衙吩咐厨子做一道菜为岳元帅消暑且体现地方特色,厨子灵机一动,用莲子做成荷花状。
酒过三巡,端上此道“荷花广莲”,岳元帅连声赞叹,暑气立消,因为此菜状似荷花,故岳元帅将此命名为“荷花广莲”,这道菜在广昌县流传了八百多年。
4传统粉蒸肉色泽红亮、肉质酥烂、米粉糯软、辣香适口、味道鲜美。
古传有一对恩爱夫妻,生活清贫安逸。
丈夫立志发奋、寒窗苦读,妻子勤劳善良、温柔体贴。
几年后,丈夫进京赶考,临行前,妻子连续三天三夜纺线织布,然后卖布买肉,当夜炒米磨粉,制做家乡米粉肉,送夫上路。
谁知丈夫赴京科考,金榜题名,在外为官,数年不归。
妻子思念丈夫,多次托人捎信要官人回家看看,当每次捎信都未能触动官人回乡之心。
后来,妻子常常想起丈夫临行前的一幕,于是,不再托人捎信,而是请人送去一碗家乡米粉肉。
5临川藕丝刀工精细,制作特殊,藕质粘滑,入口香脆。
蒋经国任江西保安司令部督练处处长时,在临川温泉训练新兵。
蒋经国初到温泉饭馆吃饭,当地为他上一盘银鱼藕丝。
他望着色泽银灰、成粘糊状的藕丝问店老板:“老表,这是什么菜?”“这就是我们临川有名的银鱼藕丝”,老板自豪地答道。
蒋经国平日只见藕块藕片,从没见过这等细如发丝、制作精细的藕丝,他夹起一尝,藕质粘滑,味美可口,果真不同凡响。
打这以后,蒋经国凡要吃炒藕丝就命店老板来,直至出任赣州专员。
据说,蒋经国离开温泉后,再没有机会吃上纯正的临川银鱼藕丝,常叹:“药不过樟树不灵,藕丝离开临川不香”。
6色泽金黄、味道香浓。
三杯鸡是江西传统名菜,为北京奥运会指定菜品,起源于江西宁都。
所谓三杯,米酒一杯,猪油一杯,酱油一杯。
鸡肉柔滑爽口,入口带有酒香。
相传有一户农家,姐弟二人相依为命。
因生活贫困,弟弟要外出谋生。
临行前,姐姐将家中仅有的一只母鸡杀了,剁成块,连同内脏装在砂钵里,苦于无调料,只放些米酒、猪油和酱油与鸡同煮。
不料烧沸时香气四溢,惊动了在官府做厨的熊某。
他登门拜访品尝了一块鸡肉,其味甚美。
熊某当即求教,并加以改进和完善,用于酒宴,深受赞誉。
从此,三杯鸡名扬四方。
7南城麻姑酒为江西历史名酒之一,属甜黄酒,系南城县传统佳酒。
以香气浓郁、味美甘甜、酒性柔和、醇度适中而名。
麻姑酒因产于江南“洞天福地”麻姑山而得名,是中国传统名酒,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有麻姑酒的功能与文字记载,早已世所公认;麻姑仙女用神功泉酿成的麻姑酒带到蟠桃会献于西王母的神话传说,给麻姑酒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传说三月三日王母娘娘诞辰、举办蟠桃大会,各路神仙齐来祝寿。
百花、牡丹、芍药、海棠四位花仙特邀麻姑同往。
四位花仙子送上各自的仙花为王母娘娘祝寿。
麻姑没有什么好献的,就在绛珠河畔用灵芝酿造寿酒,献给王母,这就是麻姑献寿的来历,麻姑由此被王母封为女寿仙。
8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东坡这句诗形容江西菜最合适不过,谚云:“三月藜,四月蒿,五月当柴烧”,“鄱阳湖里的草,南昌城里的宝”,每年阳春三月,南昌人特别偏爱用藜蒿炒腊肉。
腊肉金黄,藜蒿青绿,脆嫩爽口,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道。
在所有蔬菜与腊肉的组合中,数藜蒿达到了最高境界。
咸香柔软的腊肉,愈发衬出藜蒿特立独行的香气。
招待外地朋友,藜蒿炒腊肉也成了首选,近年来更成了赣菜之中的代表性菜品。
五,赣菜的未来在何方?如果不是这次调研,我还不知道江西有这么多美食,自己的足不出户让自己如此孤陋寡闻,与此同时我询问了我身边的江西老乡,他们除对本地的特色有了解外,对省内其他地区基本跟我一样无知,我觉得要发扬赣菜还必须先从省内做起,先让本省人熟悉、了解自己的饮食,将各市的特色推广到全省,进而推广到全国,在广告上,市场营销上多下功夫,形成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