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现场急救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引言概述:创伤是指由外部力量引起的身体组织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工伤等情况。
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流程对于创伤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五个部份,包括事故现场处置、伤情评估、紧急处理、转运和医院救治。
一、事故现场处置1.1 确保自身安全:急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穿戴好防护装备,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1.2 创造安全环境:急救人员应即将对现场进行评估,确保环境安全。
如有必要,应疏散周围人群,设置警戒线,防止次生伤害的发生。
1.3 寻觅伤者和分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急救人员应迅速寻觅伤者,并根据伤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组,优先救治重伤患者。
二、伤情评估2.1 快速初步评估:急救人员应对伤者进行快速初步评估,判断伤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如呼吸、心跳等。
2.2 详细伤情评估:在初步评估后,急救人员应对伤者进行详细的伤情评估,包括身体各部位的损伤情况、出血情况、意识状态等。
2.3 判断伤情优先级:根据伤者的伤情评估结果,急救人员应判断伤情的优先级,确定救治顺序,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
三、紧急处理3.1 控制出血:出血是创伤患者常见的紧急情况,急救人员应迅速采取控制出血的措施,如直接压迫、包扎等。
3.2 维持呼吸道通畅:创伤患者可能会浮现呼吸道阻塞的情况,急救人员应及时清除呼吸道阻塞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3 固定骨折和创伤部位:对于骨折和创伤部位,急救人员应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避免进一步损伤和疼痛。
四、转运4.1 确定转运方式:根据伤者的伤情和就近医疗资源情况,急救人员应确定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直升机等。
4.2 与医院沟通: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应与接收医院进行沟通,提前通报伤者的伤情和到达时间,以便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4.3 监护和安全: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应监护伤者的生命体征,确保伤者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五、医院救治5.1 接诊和评估:伤者到达医院后,医院急救团队应即将接诊,并进行进一步的伤情评估,制定救治方案。
创伤急救操作

创伤急救操作
1. 保护自己
在进行创伤急救操作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评估现场
是否存在危险或可能造成进一步伤害的因素。
如果有必要,请寻求
他人的帮助或通知急救服务。
2. 停止出血
如果受伤者出血,应尽快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以使用干净的
布料、纱布等进行直接压迫伤口,并抬高伤肢,有助于减少出血量。
如无法止血,应尽快就医。
3. 固定骨折
如果受伤者可能有骨折,应尽量保留其自然姿势,避免移动骨头。
可以使用绷带、木板或其他固定物将骨折部位固定,以减轻疼
痛和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4. 呼吸道管理
如果受伤者的呼吸道受到阻塞,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呼吸道管理。
可以采用头后仰、下颌提起或侧身扫除异物的方法,确保呼吸
通畅。
5. 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受伤者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照合适的
频率和深度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血液循环和供氧。
6. 通知急救服务
在进行创伤急救操作的同时,应立即通知急救服务或寻求专业
医疗帮助。
急救人员将根据具体的情况给予进一步的处理和护理。
需要注意的是,创伤急救操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应对,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以上提供的操作步骤仅供参考,具体
操作还应参考急救培训和专业指导。
请记住,您在进行创伤急救操作时应始终保持冷静,并尽量遵循合适的操作步骤和原则。
创伤急救流程图完整版

若为四肢出血且加压止血无效时,可 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但需注明使用 时间,每隔1小时放松1-2分钟。
若有骨折或关节脱位等情况,用夹板 或绷带进行固定,以减少疼痛和避免 进一步损伤。
10
03
转运途中监护与治疗
2024/1/26
11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头部处于稳定位置,避免颈部过度活动。
创伤急救流程图完整版
2024/1/26
1
目 录
2024/1/26
• 创伤急救概述 • 现场初步评估与处理 • 转运途中监护与治疗 • 医院内进一步诊断与治疗 • 常见创伤类型及处理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展趋势
2
01
创伤急救概述
2024/1/26
3
定义与意义
2024/1/26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早期识 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迹象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支持器官功能
针对不同受累器官,采取相应的 支持治疗措施,如机械通气、血
液净化、营养支持等。
防治并发症
积极防治感染、休克等并发症, 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严
重程度和死亡率。
2024/1/26
27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定义
创伤急救是指在突发事故或意外 伤害导致人体组织损伤时,迅速 采取的紧急救护措施。
意义
及时有效的创伤急救能够降低伤 者死亡率,减少伤残程度,为后 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4
创伤类型及特点
01
02
03
开放性创伤
皮肤有破损,如切割伤、 刺伤、火器伤等。特点为 伤口污染较重,易感染。
2024/1/26
创伤现场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3、颅骨骨折脑组织向外膨出或腹部开裂肠子外露者, 除消毒纱布敷盖外,环周用纱布圈套住或用干净碗扣 住,然后再包扎。
(一)绷带包扎
1、环形包扎法: 用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 第一周可稍斜绕,以后 各周均平绕,绕第二周 时将第一周外露的斜角反折压住,这样不易脱落。
2、螺旋形包扎法:先环形包扎二周,然后由下向上 斜形缠绕,每周重叠约1/2 至 1/3。 3、螺旋反折包扎法: 适用于粗细变化较大的下肢, 先环形包扎二周然后从下向 上螺旋缠绕,每绕至前面时 向下反折。
7、下肢出血:用两手大拇指压住大腿根部中间的股动 脉,也可用手掌按压。足部出血,应同时按住位于踝部 或足背正中的足背动脉和在内踝与跟骨之间的胫后动脉
(二)止血带止血法。
通常用于四肢较大的动脉损伤出血,止血带
以富有弹性的橡皮管为佳,也可用布带、腰带、
绷带等代替。皮肤与止血带之间要用绷带、布块
或衣袖衬垫。
(三)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血流较慢的伤 口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等盖住创口,绷 带或三角巾扎紧即可。
二、包扎
包扎的目的是止血和保护创口,因此在包扎之
前应对创口作简单处理,称为裹伤。
1、一般的创口用消毒纱布、干净毛巾等复盖。
2、凡有开放性骨折断端外露,除非有重要血管 神经被卡着要立即解除外,原则上现场不予复位, 以免将细菌带入内引起感染。
创伤的现场急救是保存伤员生命、保 护受伤肢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创伤人员 实施救护的时应遵循先止血、包扎,后固 定、运送的顺序进行。因此,医护人员必 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 基本技术。
一、止血
(一)指压止血法
伤口出血很多很快,甚至危及生命,在其它稳妥的
创伤急救流程

创伤急救流程创伤急救流程是一套用于处理各种创伤伤害的标准操作流程,旨在提供快速、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并拯救生命。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创伤急救流程,包括急救前的准备、伤势评估、止血处理、伤口清洁和包扎等步骤。
1. 急救前准备:- 确保自身安全,评估现场的危(wei)险性,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自己和伤者。
- 如果可能,呼叫急救人员并告知他们现场情况,以便他们提前准备。
2. 伤势评估:- 快速评估伤者的意识状态,检查呼吸是否正常。
- 检查伤者的脉搏,判断是否存在严重的出血或者休克迹象。
- 注意观察伤者的皮肤颜色、体温和湿度,以判断伤者的病情。
3. 止血处理:- 如果伤者有明显的出血,即将进行止血处理。
-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直接压迫伤口,以减少出血。
- 如果出血无法止住,可以尝试使用止血带进行加压止血。
4. 伤口清洁:- 在处理伤口之前,务必先清洁双手,戴上一次性手套。
- 使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水冲洗伤口,以去除污物和细菌。
- 用无菌纱布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血液和污物。
5. 伤口包扎:- 使用无菌纱布或者绷带覆盖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和湿润。
- 如果伤口较大或者深,可以使用敷料垫或者压力敷料来减少出血。
- 注意包扎时要适当松紧,不要过紧或者过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6. 伤者安抚:- 在急救过程中,要与伤者保持沟通,赋予他们安全感和支持。
- 尽量减轻伤者的疼痛和不适,提供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 监测伤者的生命体征,随时调整急救措施。
7. 急救结束:- 在伤者的情况稳定后,可以结束急救过程。
- 将伤者交接给专业医护人员,并向他们提供详细的伤情报告。
- 记录急救过程和所采取的措施,以备后续参考和复查。
请注意,以上的创伤急救流程仅供参考,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和操作。
在急救过程中,保持镇静和镇定非常重要,以便有效地应对各种创伤伤害并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
现场急救知识

现场急救知识2019年3月安全环保科制现场急救知识一、现场创伤急救技术现场创伤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一)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
如果呼吸停止不久大都能通过人工呼吸抢救过来。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点,将伤员领口解开,放松腰带,注意保持体温。
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应先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
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
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3种。
1.口对口吹气法它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注:口腔的下部。
通称下巴,也叫下颚),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入,造成伤员吸气(图9-2)。
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伤员呼气。
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14~16次。
注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为宜。
2.仰卧压胸法让伤员仰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手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伸开,平放在其胸部两侧乳头之下,借上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出伤员肺内空气;然后,救护者身体后仰,除去压力,伤员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使空气吸入肺内。
如此有节律地进行,要求每分钟压胸16~20次(图9-3)。
此法不适用于胸部外伤或2SO 、2NO 中毒者,也不能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
3. 俯卧压背法此法与仰卧压胸法操作法大致相同,只是伤员俯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图9-4),因为这种方法便于排出肺内水分,因而此法对溺水急救较为适合。
(二)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
1.心前区叩击术心脏骤停后立即叩击心前区,叩击力中等,一般可连续叩击3~5次,并观察脉搏、心音。
创伤中心紧急救援流程管理条例

创伤中心紧急救援流程管理条例为了提高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确保创伤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特制定本流程管理条例。
所有创伤中心医护人员均需严格遵守以下规定,确保创伤患者得到高效、有序的救治。
一、创伤患者的识别与分类1. 创伤患者的识别- 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在接诊时立即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
- 对患者伤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循环功能等。
2. 创伤患者的分类- 根据创伤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创伤。
- 根据患者伤情和救治需求,将患者分为紧急手术、紧急救治、稳定治疗等类别。
二、紧急救援流程1. 预检分诊- 预检分诊医护人员必须在创伤患者到达后立即进行伤情评估。
- 根据患者伤情,立即启动相应的救治流程,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治。
2. 创伤救治小组启动- 预检分诊医护人员在评估患者伤情后,立即启动创伤救治小组。
- 创伤救治小组由医生、护士、麻醉师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患者的救治工作。
3. 救治流程- 创伤救治小组根据患者伤情,制定个性化的救治方案。
- 按照救治方案,立即进行止血、抗休克、固定、清创等救治措施。
- 对于需要紧急手术的患者,立即进行术前准备,并送往手术室。
4. 信息沟通与协调- 创伤救治小组成员之间必须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救治措施的顺利进行。
- 与相关科室(如手术室、ICU、检验科等)密切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5. 救治记录- 创伤救治小组必须详细记录患者的救治过程,包括救治措施、药物使用、病情变化等。
- 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以便后续评估和改进。
三、培训与质控1. 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创伤救治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
- 要求所有医护人员熟悉创伤救治流程,掌握相关技能。
2. 质量控制与改进- 定期对创伤救治流程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存在的问题。
- 根据质量控制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救治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一、引言创伤急救服务流程是指在意外事故或突发疾病导致人体出现创伤时,医疗机构或急救人员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救治和护理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二、前期准备1. 设立创伤急救中心: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创伤急救中心,配备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医护人员,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类创伤急救情况。
2. 制定创伤急救服务标准:医疗机构应制定创伤急救服务标准,明确各项服务的要求和流程,并进行定期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创伤急救服务流程1. 接警与调度a. 接到创伤急救电话后,急救中心应迅速记录报警人提供的基本信息,如事发地点、伤者情况等。
b. 根据伤者情况的严重程度,急救中心应快速判断是否需要派遣救护车或直升机前往现场。
c. 急救中心应与现场人员保持通讯联系,提供远程指导和支持。
2. 现场急救a. 救护车或直升机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应迅速评估伤者的生命体征,判断是否有生命危险。
b. 如果伤者有生命危险,急救人员应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包括心肺复苏、止血等。
c. 急救人员应对伤者进行初步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后续救治。
3. 运送与转运a. 如果伤者情况稳定,急救人员应将其转移到救护车或直升机上,并进行必要的固定和保护。
b. 急救人员应根据伤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并与目的地医疗机构进行联系,做好转运准备。
c. 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应随时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必要的急救处理。
4. 到达医疗机构a. 到达医疗机构后,急救人员应迅速将伤者转交给接诊医生,并提供详细的现场急救记录和伤者情况说明。
b. 接诊医生应根据伤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或其他特殊处理。
5. 后续护理与康复a. 医疗机构应为伤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和康复服务,包括疼痛管理、伤口护理、功能康复等。
b. 医疗机构应与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1/27 37
谢 谢
2016/1/27 38
2016/1/27 12
Ⅲ级:较重(重要部位伤)
颅脑外伤:伴神志改变 胸 外 伤:伴呼吸困难 腹部外伤:伴生命体征不稳 脊 柱 伤:伴肢体感觉、肌紧力、运动障碍 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
Ⅲ0面积10——19%
2016/1/27 13
Ⅳ级:较轻(生命体征稳定)
2016/1/27
14
流程四、紧急复苏生命
创伤现场急救流程
2016/1/27
1
创伤病人死亡的三个峰值
◆第一峰值:伤后数秒至数分钟
——即刻死亡
● ● ● ●
特重度生命器官伤
占外伤死亡50%
2016/1/27
2
◆第二峰值: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
——早期死亡
● ● ● ●
较严重生命器官伤
占总外伤死亡30%
死亡多因抢救不及时所致 创伤抢救〝黄金一小时〞
补充血溶量:建立多条静脉补液通道
2016/1/27
19
控制致命并发症
重度昏迷
开放气道、给氧 抗休克 伤情处理
2016/1/27
20
流程六、对重要部位伤情处理
1、颅脑外伤:防治脑水肿,20%甘露醇50%GS交替
头部固定300,给O2氧,开放气道。 颅 骨 折 :环形垫, 颅底骨折鼻耳出血禁堵塞。
记录时间、观察未稍血运
2016/1/27
30
包 扎
目 的 :止血、止痛、防污染 脑膨出:碗扣、包扎固定、侧卧
胸外伤:塑料或厚敷料盖伤口、包扎固定、半卧
连枷胸:厚敷料盖骨折部、胶布由背部拉贴至胸部
2016/1/27
31
腹内脏脱出:严禁回纳冲洗、表面覆盖敷 料、
碗扣包扎固定
体内异物:严禁拔出、周边垫高、敷料覆盖、 包扎固定(影响呼吸、复苏除外) 烧伤: 创面三不:水泡不剪破、不清除腐皮、不创面
2016/1/27 26
7、创伤五大技术 开放气道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2016/1/27
27
开放气道:舌和会厌抬举 压头抬颏、解除阻塞
2016/1/27
28
不仰头托颌法
2016/1/27
29
止 血
止血是创伤抢救最常用、最主要技术 动脉出血:指压法、血管钳、止血带 静脉出血:加压包扎 伤口深处出血:填塞、抬高患肢
2016/1/27
21
2、胸 外 伤 :半卧、给O2 开放气胸:封闭伤口、闭式引流 张力气胸:封闭伤口、穿刺排气
连 枷 胸 :大块厚敷料敷盖包扎
2016/1/27
22
3、腹部外伤:平卧、屈膝、禁食水 腹内脏器脱出不回纳、不冲 洗 腹内脏器出血、加快输液
2016/1/27
23
4、脊柱外伤:上颈托、脊椎板、仰卧 严禁、拉、拖、背、抱病 人
高级生命支持
2016/1/27
15
流程五、控制致命并发症
呼吸困难
开放气道 气管插管
环甲膜穿刺
胸部伤情处理
2016/1/27 16
控制致命并发症
恶性心律失常
肾上腺素
利多卡因
胺碘酮
阿托品
2016/1/27 17
控制致命并发症
大出血
止血
2016/1/27
18
控制致命并发症
重度休克
一 般 处 理 :给O2、止血、抗休克裤
Ⅲ级:较重(重要部位伤)
Ⅳ级:较轻(生命体征稳定)
2016/1/27
10
◆Ⅰ级:垂危(临床死亡)
心跳、呼吸停止、昏迷
2016/1/27
11
Ⅱ级:危重(致死并发症)
重度休克: 收缩压<70mg脉压<20mg 呼吸困难: 浅快>28次/分钟发绀 大 出 血: 脉搏>140次 出血量>总是40% 重度昏迷: 深浅反射消失 生命体征不稳定 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无脉性室速 电——机械分离 心动过缓、心搏停止
2016/1/27 5
创伤现场救护原则
快速反应 救命第一 紧急对症 边救边送
2016/1/27 6
创伤现场急救流程
立 即 终 止 损 伤 迅 速 评 估 病 情 判 断 伤 员 危 险 程 度 紧 急 复 苏 生 命
控 制 致 命 并 发 症
处 理 重 要 部 伤 情
较 轻 伤 员 对 症
2016/1/27
胸腰椎骨折固定:半卧硬板、固定
2016/1/27
34
搬 运
原则:重伤优先、科学规范(不能随意) 器材:担架、急救毯、折叠椅
徒手法:单人、双人、三人
特殊伤员搬运:
脊柱:轴线转动(整体翻身法)
颅脑:侧卧、颈托
2016/1/27 35
流程七、较轻伤员对症
较轻病人、边后送边处理
2016/1/27
36
流程八、生命稳定监护送院
生 命 稳 定 监 护 送 院
7
流程一、立即终止损伤
◆切断电源
◆解除热源
◆去除压砸物
◆对跳楼阻劝、接应
2016/1/27
8
流程二、迅速脱离险境
◆房屋倒塌
◆火势漫延 ◆交通要道 ◆仓库爆炸
2016/1/27
9
流程三、判断伤员危险程度
● ● ● ●
◆Ⅰ级:垂危(临床死亡)
Ⅱ级:危重(致死并发症)
三人法搬运:轴线一致
2016/1/27
24
5、严重烧伤:脱离热源、冷水冲降温、 加快输液、服盐水 硷性烧伤——弱酸冲 酸性烧伤——NacHO3冲 生石灰烧伤——水冲洗 创 面 : 腐皮不清除、水泡不剪破、不涂药 脱掉手表、戒子 抗休克
2016/1/27 25
6、挤压伤:解除压迫物 伤肢固定 冷敷 硷性饮料
不涂药
2016/1/27 32
骨折固定
目的:固定制动、减轻疼痛、防止再损伤 材料:木板、金属夹板、充气性夹板、自身 原则:止血包扎 牵引、跨关节 松紧适度,指(趾)端外露 外露骨折端不送回伤口,畸形不复位
2016/1/27 33
重点:颈托脊柱板的使用 颈椎骨折固定:有怀疑就要固定,颈托、 沙袋、软枕
● ● ● ● ● 2016/1/27 3
◆ 第三峰值:伤后数周内
———后期死亡
● ● ● ●
感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
占外伤死亡总数20%
2016/1/27 4
创伤现场救护的特点
◆ 突发伤情严重,死亡率高、早期复苏可 挽救生命 ◆ 以组织器官结构破坏为主,止血、包 扎、固定、搬运是创伤急救的基本技术 ◆ 伤者大多为青壮年。代偿能力强;院前 急救持续不间断 ◆ 现场环境恶劣;就地取材、徒手操作为主 救命、对症、快速后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