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先秦文学概说1.先秦文学的表达形式: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
2.先秦文学性质是一种“杂文学”,诗舞乐一体、文史哲不分,即没有独立明确的学科特征。
3.先秦文学的创作主体,多属集体型创作。
中国上古神话1.神话指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关于神灵的故。
2.主要的保存形式:古代典籍,3.《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最有神话学价值的著作。
全书18卷,分山经、海内经、海外经、大荒经,内容庞杂,涉及上古地理、历史、宗教、医药、科技、神话等。
4.以《山海经》为代表的中国上古神话的特点:1、神话资料十分丰富。
2、记载简单,形制简短;形象描述多,故事叙述少。
3、神话形象朴野、奇特、神秘、原始。
4、神话材料散乱,神灵谱系不清。
5、中国上古神话的文化精神,突显了忧患意识、抗争意识、道德意识、英雄(祖先)崇拜意识。
5.中国上古神话特点形成的原因思考:1、时间的久远。
2、生存环境与务实理性精神(鲁迅)。
3、宗教信仰—祖先崇拜(赵沛霖《中国神话的分类与<山海经>的文献价值》)。
4、神话的演化:历史化与仙话化。
6.中国上古神话的文学影响:1、提供素材2、启发灵感想像:万物有灵思想、变形、夸张的创作手法等3、文化精神的传承《诗经》1.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或诗三百,共305篇。
《诗经》的时代:西周初至春秋中期,作品创作时间先后大致为颂、雅、风。
2.《诗经》的地域:概为古代中原之地3.《诗经》的作者:仆隶平民及贵族4.先秦时《诗经》的应用:1、观风知政。
2、礼乐教化。
3、赋诗言志。
5.特征:1、丰富的思想内容与主旨情感《诗经》以丰富、生动的内容展现了周人的社会生活与情感:心理,涉及婚恋诗、农事生产诗、战争徭役诗、政治怨刺诗、燕飨诗、祭祀诗、史诗等。
影响:1、-情感熏陶、思想启迪2、-中国古典诗歌常见内容与主题的渊薮2、人物群象画廊:影响古典文学人物形象塑造。
3、艺术手法:1、赋、比、兴手法;2、重章叠句的篇章结构;3、利用语音特点(押韵、联绵词、叠音词、语气词),创造音乐美、抒情性;4、丰富的词汇与修辞;5、自然清新的语言风格《尚书》1.即上古之书。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01、《水浒传》的编著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
明末清初,金圣叹使全书成为七十回。
102、刘基,尤以寓言体散文最为出色。
他在元末隐居时写的《郁离子》是一部寓言体散文集。
103、高启的诗最能表现其艺术风格的是歌形体和七言律诗。
104、在永乐至成化间(明末),出现了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
105、李梦阳、何景明、徐桢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共同被称为“前七子”,为文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106、朱权的《太和正音谱》,记录元及明初的杂剧剧目,品评一些杂剧家的作品,列出北曲谱例曲,成为研究杂剧的重要文献,影响较大。
107、丘濬将戏剧视为传播理学的工具,编著了《五伦全备忠孝记》传奇。
108、王九思杂剧《中山狼》,主题与康海的《中山狼》相似。
这本剧只有一折,开明代单本杂剧之先。
109、戏曲理论:徐渭的《南词叙录》开南曲理论研究之先,继之有沈璟的《南词全谱》、王骥德的《曲律》、吕天成的《曲品》等。
110、徐渭的《四声猿》是《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玉禅师》四个杂剧的合称。
11、王衡擅长写讽刺喜剧,《郁轮袍》写王推冒名王维。
112、沈泰编为《盛明杂剧》是明杂剧有代表性选本。
113、嘉靖、隆庆间,著名曲师魏良辅对昆腔进行了改革。
经过魏良辅的改革,昆腔集中表现了南曲清柔婉折的特点,同时部分保存了北曲激昂慷慨的声腔。
114、粱辰鱼的《浣纱记》是首先用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为昆曲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这种借生旦爱情以抒写历史兴亡的方式,对后世传奇有明显的影响。
115,在《浣纱记》前后出现的著名传奇有李开先的《宝剑记》。
116,沈璟的主要曲著是《南词全谱》。
贯穿沈璟戏曲格律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场上之曲”强调,他提出“合律依腔”和“语言本色”的主张,以使“案头之曲”成为“场上之曲”。
117、沈璟是吴江人,故被称为“吴江派”,文学史上也称作“格律派”。
118、孟称舜的《娇红记》是部爱情剧。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明代文学1、吴中四杰:是指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四人都住在吴中而得名;四人中以高启和杨基成就较大。
代表作有《塞下曲》等。
高启,其诗学习汉魏晋唐,不拘—格,而以豪放为主,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杨基诗风清润峭拔。
2.台阁体::明代占文坛主导地位的诗派。
以杨荣、杨溥、杨士奇为代表。
内容多为歌功颂德。
风格平正典丽,缺乏真情实感,成为粉饰太平的工具。
代表作有《从游西苑》、《元夕赐观灯》等。
3.茶陵派:明代文坛的重要诗派。
以李东阳为主,成员有谢铎、张泰等人。
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重视诗歌的语言艺术,对诗的声律音调、结构用字的研究,目的在于扫荡台阁体的卑冗文风。
4.前七子:是明代以李东阳为首的文学群体,主要代表有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等。
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空洞拖沓的文风,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又希望通过对古法的学习,来恢复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特征。
240.后七子:是指明代嘉靖年间以王世贞为核心的文学复古运动,主要代表有李攀龙、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等。
是对前七子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在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和遵循古典诗歌法度的问题上,他们更加严格地强调法度要求,因此遵法与创新之间的矛盾也表现得更加突出。
5.唐宋派:明代以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为代表的文学流派。
他们选择唐宋古文为取法对象,推崇宋代理学,重申“文道合一”主张,创作中表现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
成就较高的是归有光,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琐事及普通的人物,状情摹态,细心刻画,寄寓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如《项脊轩志》。
6.公安派:是晚明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他们提出“性灵说”,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创作上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
对晚明小品文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三.填空1。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 年间的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5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上古神话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造人、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第二章《诗经》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汉代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国风”,共160篇。
5、《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前者有31篇,后者有74篇,共105 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商颂,周颂,鲁颂,它们分别有5 篇31 篇和4篇作品,共40篇。
7、《诗经》内容来源献诗、采诗、删诗8、《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
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诗、婚姻爱情诗、战争徭役诗、怨刺诗、宴飨诗。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赋、比、兴,它们和风、雅、颂合称为诗之“六义”。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5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三、填空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甲骨卜辞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商周铜器铭文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尚书》。
4、《尚书》艺术成就:一单独成篇文本结构和文体形态完整对先秦叙事散文有直接影响;二文风古朴,不饰藻华;三萌芽阶段作品,文字古奥,语句拗口;四是记言文之祖,语言技巧超过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5、《春秋》泛称,百国史书。
中断公元前481(绝笔已获麟)。
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
6、《左传》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尽完整的编年史书,是中国散文典范,标志中国叙事散文走向成熟,史转文学达到新高度。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第六章建安文学一、名词解释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
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汉末魏初时期诗歌,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
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4、《悲愤诗》:诗歌篇名。
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
其中五言体较可信。
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论述题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参考答案: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是: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参考答案: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李清照:词“别是一家”: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它不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还要“分五音、又分无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
李清照在《论词》中规定了词的风格、意境乃至内容范畴,即高雅庄重、婉约矜持的风格,认为此乃词之本色,也就是“别是一家”的主要特色。
2、易安体:因李清照号为易安居士,故其词称为“易安体”,其特点有:1、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自然流畅的音律作词;2、易安体融入了国家兴亡的深切悲痛,但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3、易安体有倜傥丈夫气。
3、一祖三宗:指江西诗派标榜和效法的诗歌作家。
一祖为杜甫,江西诗派学习杜甫高度的创作艺术技巧、句法、字法,甚至模仿杜甫诗歌的七律形式,但却忽略其诗的情感特征;三宗为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其中江西诗派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创作理论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关键,在作诗时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
4、诚斋体: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诚斋”表现杨万里学习上的正心诚意,以及对国家的真心诚意。
诚斋体的风格则主要体现在杨万里的诗歌中,以七言绝句最为出色,其风格特征为活泼自然、饶有情趣;诗人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象,主要以通俗明快的语言和丰富奇特的想象去描写自然风物和日常生活的情趣,同时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如杨万里的《小池》。
5、楔子:楔子是元杂剧剧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楔子篇幅较短,没有专门的故事情节,常常还放在剧本的开头,起到交待剧情序幕的作用,有时楔子也放在折与折之间,起到过渡承接的作用。
一般是一本四折一楔子。
折:折是音乐单位,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6、三桩誓愿(窦娥冤):这是指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在临刑前对监斩官设的三桩誓言。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三桩誓愿”显灵的超现实情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三.填空1。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 年间的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诗经》就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与作者情况如何?
2、您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不?为什么?
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就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4、《诗经》反映周民族发祥、发展的史诗有哪几篇作品?请简述它们的内容。
5、《七月》一就是诗怎样描写奴隶的痛苦生活的?
6、分析《采薇》末章的艺术特色。
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与淮南王刘安。
4、武帝曾令淮南王刘安为《离骚》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了《淮南子》一书。
5、汉代乐府、洛阳东观、鸿都门学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就是司马相如,司马迁则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自《西京杂记》。
5、“养气说”的本质意义就是
6、“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庄子
7、“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的意思就是
8、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就是
9、先秦作家中大量引用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就是
10、我国说理文的主要模式就是成熟于战国后期的
三.简答
1、《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体现于哪几个方面?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就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就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
根据您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与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5、《诗经》中的“雅”分与,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与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就是与。现在流传下来的就是,这就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就是《毛诗正义》与《诗集传》。《毛诗正义》就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诗集传》就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就是与。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与、、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就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与5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
1.熟读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
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就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一.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勾践灭吴》、《苏秦始将连横》,并分析其结构与艺术特色。
二.解释:
1、叙事散文
2、《左传》
3、《国语》
4、《战国策》
三.填空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就是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就是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与铜器铭文相近的就是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就是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
三.填空
1。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就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就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7、讲析《东山》。
五.论述
1、《诗经》最为精华的部分就是“国风”中的民歌与雅诗中的“怨刺诗”。就您所知,谈谈它们所反映的内容。
2、举例说明《诗经》作品的艺术成就。
3、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4、分析《关雎》的艺术特色。
5、5、分析《氓》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3、如何瞧待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五.论述
1、屈原《离骚》中的爱国精神。
2、屈原《九歌》与《九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
一.填空
1、西汉作家群体的再度生成大约在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
2、汉赋与楚词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汉宣帝时,王褒等人用诵读奇文等方法为太子治病。东汉时,王逸则写出了《楚词章句》的研究著作。
7、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自己,因此她们的作品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
2、试论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一.解释:
1、说理散文
2、百家争鸣
3、《论பைடு நூலகம்》
4、《孟子》
5、《庄子》
6、《荀子》
7、《韩非子》
二.填空
1、《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就是。
2、《老子》的文学性主要表现于哲学表述中的。
3、表明我国说理散文已经成熟的就是、。
4、《孟子》散文的特点就是。
2、怎样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3、《荀子》与《韩非子》的议论文各有什么特色?
四.论述
试论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一.熟读并讲析《离骚》(力争背诵);
默写并赏析《国殇》。
2.解释:
1、《楚辞》
2、《离骚》
三.填空
1、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源头的就是
2、屈赋的代表作品就是、、、、。
3、从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中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屈原的作品共篇。
4、屈原在《离骚》中所创造的象征手法就是。
5、被称为骚体的屈原作品在形式上的特点就是
6、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就是。
7、“天问”意思就是。
8、宋玉的代表作品有、、、、。
四.简答
1、您怎样理解《离骚》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2、《楚辞》在艺术上的新境界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5、《左传》记事起于年,止于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
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就是。
8、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与纵横家人生观的史书就是。
四.简答
1、怎样理解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叙事散文的萌生与成熟?
2、《左传》的叙事特征有哪些?
3、《国语》的文学成就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去认识?
五.论述
1、简述《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的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