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负荆请罪课本剧教案

负荆请罪课本剧教案【篇一:21《负荆请罪》-教学教案】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
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
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
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恶劣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1、自由轻声读,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1、理解“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2)谁向谁请罪?(3)为什么要请罪?此题不作过高要求。
(3)结果怎样?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四、指导书写五、作业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
二、精读剧本第二幕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
负荆请罪教案

负荆请罪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史记》及司马迁。
2. 积累文言词语。
3. 分析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
2. 难点:理解“负荆请罪”的含义,学习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讲述“负荆请罪”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呈现:
- 学生自主阅读《负荆请罪》,查字典,读准字音。
-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停顿和节奏。
- 学生分角色朗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 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
-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
3. 课堂总结: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教师加以补充和完善。
4.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诵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欣赏文言文的同时,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负荆请罪》教案、教学设计

6.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阶段,教师将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古代战争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描绘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故事吗?”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接着,教师讲述《负荆请罪》成语的由来,并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听说过负荆请罪的故事吗?谁知道它的具体含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小组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小组成员可补充发言。教师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阶段,教师将设计以下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成语含义及应用: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负荆请罪”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如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勇于承认错误,向他人道歉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阶段,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1.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2)廉颇和蔺相如分别代表了什么品质?(3)你如何看待“负荆请罪”这一行为?
3.成语接龙:以“负荆请罪”为起点,编写一个成语接龙故事,至少包含5个成语。此作业旨在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同时巩固已学的成语知识。
寓言故事——负荆请罪

4 绘画步骤
1、首先用勾线笔勾边,然后涂色,将背景上的大色块铺满。
4 绘画步骤
2、刻画细节,修饰和点缀整个画面。
4 绘画步骤
3、用黑色马克笔描边,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
课后总结
1、本节课共同学习了寓言故事——负荆请罪, 学习其中的道理。 2、掌握并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表现不同的效果。 3、掌握了色彩的搭配、线条的运用以及画面的 完整度。
2 图片引导
主讲老师:黄老师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比喻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 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 图பைடு நூலகம்引导
小朋友们知道怎么把廉颇和蔺相如的形象画得可爱一些吗?
2 图片引导
小朋友们知道怎么把廉颇和蔺相如的形象画得可爱一些吗?
2 图片引导
小朋友们知道怎么画大树吗?
2 图片引导
小朋友们知道怎么画大树吗?
2 图片引导
小朋友们知道怎么画草坪吗?
2 图片引导
小朋友们知道怎么画荆条吗?
3 课外小知识
成语启示: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风亮 节和廉颇知错即改的坦诚襟怀,都在启发人们,在任何时候 都要顾全大局,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4
绘 画 步 骤
寓言故事——负荆请罪
1
课 程 准 备
一、建议教学对象
小学中高年级
二、教学重难点
1、构图 通过观察故事情节所需,勾绘出特有的构图。 2、使用多种绘画技巧,丰富整个画面。 通过运用点、线、面,能够画出丰富的人物、动物和植物等等。
三、所需材料
1.水彩纸(或马克纸) 2.勾线笔 3.马克笔 4.双面胶 5.高光笔
六年级小学语文《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回顾《负荆请罪》故事情节,了解主要角色及其感情变化;2.理解故事主题“宽容与宽恕”的含义;3.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主题“宽容与宽恕”的含义;2.掌握《负荆请罪》故事的情节;3.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准备:1.《负荆请罪》故事的课文;2.课件:故事图片、主题词汇、相关问题;3.黑板、彩笔;4.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 自由阅读1.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负荆请罪》。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变化和感情的转折。
Step 2 故事重现1.列出故事的几个重要情节,例如:小人儿拔荆条、负荆请罪等。
2.利用图片或学生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依次重现故事情节。
3.在重现故事的过程中,提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Step 3 理解主题1.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如何理解“宽容与宽恕”。
2.带领学生分析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与宽恕的重要性。
3.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对宽容与宽恕的理解,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讨论。
Step 4 语言学习1.教授相关的词汇,如“忍让”、“宽恕”、“和解”等,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的含义。
2.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词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用自己的话解释词汇的意思,并结合故事情节进行举例。
Step 5 阅读理解1.通过课件或黑板,让学生完成与故事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
2.批改并讲解答案,让学生对自己的理解有一个明确的反馈。
Step 6 听力训练1.播放《负荆请罪》故事的录音,让学生跟读故事。
2.提问学生关于故事内容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Step 7 语言表达1.让学生以“宽容与宽恕”的角度,用自己的话写一篇短文,介绍故事中发生的变化和主题的含义。
2.学生可以交流互评,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Step 8 小结与反思1.复习整个教学过程,回顾所学知识和技能。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5篇)

《妇产科工作总结》妇产科工作总结(一):妇产科医师个人工作总结本人于某年某某院校毕业后分配到某某、某某医院工作,某年被调入某院任业务院长,年11月潍坊医学院卫生管理学专业大专班毕业,年主持全院工作至今。
*年来一向从事妇幼保健工作,年11月被聘为主治医师。
现将本人任职以来的工作状况总结如下: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
用心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多次被评为县、市、省级先进工作者。
在分管业务工作期间,用心围绕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潜力为前提,以增强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坚持走临床和社会工作相结合的道路,用心带领全院职工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妇产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
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透过订阅超多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妇幼卫生知识,写下了打量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
经常参加国家及省内外举办的学术会议,聆听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并多次去省市及兄弟单位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
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产科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羊水栓塞及其他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熟练诊治妇科各种急症、重症,独立进行妇产科常用手术及各种计划生育手术。
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
自任现职以来,本人诊治的妇产科疾病诊断治疗准确率在98%以上、独立完成数百例剖宫产及其他妇产科手术,病人都能按时出院,从无差错事故的发生。
初中语文《负荆请罪》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负荆请罪》教案设计。
一、教育目标初中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而对于初中语文《负荆请罪》这一篇文章,也应该确定教育目标:让学生掌握文章背景、思想内涵以及阅读方法,通过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了解和推导,认识到“以诚待人”这一重要的道德价值观念,并且能借鉴文章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准备在准备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了解文章的主旨、结构和语言特点;同时,也要准备好教学用具,例如音频、图片和PPT等教案辅助工具。
此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交互式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1.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引出更多的思考和探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创造出一个积极、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3.多元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例如音频教学、图像阅读、实地考察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听力和视觉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地探索、发现和感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1.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音频或者图片等多种教学工具来向学生介绍课文的基本情况和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阅读在阅读环节中,教师可以采取教师导读+学生自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主旨和思想内涵,并通过多次阅读,让学生逐渐掌握文章的细节和语言特点。
3.思考在思考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并通过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思想内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背后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5篇)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负荆请罪教学设计(一):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课文资料,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透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
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主角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剧本这种文学形式。
2.透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个人恩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这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什么剧本?(四年级下册的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人物。
剧始和剧终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状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剧本一般都是透过人物的语言,如对话、内心独白,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阅读时,要仔细品味人物语言,弄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教师板书课题:《负荆请罪》。
学生齐读后师问:荆是什么结构?右边的刂表示什么意思?左上角的艹证明了什么?而开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师相机介绍荆这种植物:荆,是一种落叶灌木,它叶柄很长,叶片成手掌形,生有蓝紫色的花。
荆的枝条韧性很大,是编织箩筐、篮子的好材料。
它之所以被用来作打人的刑具,可能也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吧,毕竟用它来打人不容易折断。
另外,由于有的荆上长有刺,与它共同生长在山野的棘也长有刺,人们又把荆、棘相提并论,比作艰难险阻、障碍重重,有成语为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
负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背着)让学生试解释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求责罚,期望得到对方的原谅。
)看了课题,你明白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完这个剧本就明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荆请罪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个剧本,讲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向遭其侮辱却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阅读剧本。
练习排演小话剧。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构想
先向学生介绍剧本的特点,然后再通过人物的语言,分析每个人物的特点。
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廉颇和蔺相如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完璧归赵、渑池会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学生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
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
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恶劣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理解“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
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渑池会廉颇蔺相如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阅读剧本。
分角色朗读课文。
练习排演小话剧。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
二、精读剧本第二幕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
海洋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
(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
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
4.讨论:
出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5.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
斜面我们来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6.知道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剧本。
过渡:在第二幕剧本中,我们认识了勇于改过的廉颇,对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临行如也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蔺相如,还得认真地读读剧本第一幕。
四、精读剧本第一幕
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2.分组讨论。
3.指名说。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4.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5.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五、分角色朗读。
六、学生质疑。
七、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做《同步探究》、排练课本剧。
板书设计:
负荆请罪
廉颇蔺相如
对不住你过去的事别提了要是……
宽恕我
背荆条扔在一边避让
跪下扶起
(勇于改过)(顾全大局)
为了赵国的利益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