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 普通化学考试试卷
11-12福建农林大学物化考试试卷AB答案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 (A )卷2011——2012学年第 一 学期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上) 考试时间 120 min 地点 专业 年级 班 学号 姓名一、简答题(共24分)1.写出100℃、90KPa 下液态水经过不可逆过程变成同温同压下水蒸气的相变过程中的熵变计算式。
(4分)ΔS =ΔS 1+ΔS 2+ΔS 3 ΔS1=0 (凝聚态等温变化) ΔS2 = n Δvap H m /T ΔS3 = nRlnV 2/V 1 = nRlnp 1/p22.简述化学反应的∆r H m θ(298.15K)、∆r S m θ(298.15K )以及 ∆r G m θ(298.15K )的求算方法。
(2分+1分+3分)∑∆=∆Bmf B m r H νH ∑∆-=∆BmB m r c H νH ()()()3.6.5B mB m r *∑=∆∴S νT S ()∑∆=∆mf B m r 3.7.14G νG3△U=Q+W d S ≥δQ/TS *m,B (0K,完美晶体)=0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隔离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自行消灭,只会有数量的增减和形式的转化。
克劳修斯说法说法:“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开尔文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转变为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热力学第三定律:在绝对0K 时,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为0。
4. 常压下溶剂A 与溶质B 的化学势表达式为:这里溶剂A 和溶质B 的标准态各是什么?(1+2分)A 的标准态是在该温度下和在标准压力下的纯液体,而各溶质B 的标准态是在该温度与标准压力下,在质量摩尔浓度 且具有理想稀溶液性质的溶质。
5 . 下列物理量通常写成哪些因素的函数(5分)(供选择因素:温度、压强、体积、组成或浓度,对比温度、对比压强),如U = f(T ,V ),即内能通常写为温度和体积的函数。
标准化学势:f B =θμ( T )多组分系统的体积:V = f ( T,p,n B )标准平衡常数(理想气体的化学反应体系):f K =θ( T ) 标准摩尔反应焓变:f H r =∆θm ( T ) 液体的蒸汽压:p = f ( T,p,x B )1B kg mol 1-⋅==b b BB ln a RT μμ+=A A ln a RT μ+=mr m r m r S T H G ∆-∆=∆1.A. ΔU=Q V B. W= nRTln(p 2/p 1) C. ΔU =dT C m ,V T T 21⎰ D. ΔH=ΔU+pΔV2.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 =0 B. V =0 C. ΔG =0 D. ΔH=03.用 1mol 理想气体进行焦耳实验(自由膨胀),求得ΔS =19.16 J/K ,则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为A. ΔG = 19.16 JB. ΔG < 19.16 JC. ΔG > 19.16 JD. ΔG = 0 J 4.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 A. 理想溶液 B. 稀溶液 C. 所有气体 D. 理想气体 5.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A.必定改变B. 必定不变C.不一定改变D. 状态与内能无关 6. 关于可逆过程的一些说法,哪一句是不正确的?A .可逆过程是在无限接近平衡的条件下进行的; B. 可逆过程系统的熵变为零; C .可逆过程系统对环境作最大功或环境对系统作最小功 ; D. 系统沿可逆过程的逆过程回复原状态时,环境也同时回复原态。
2009-2010学年福建农林大学实验化学试卷(A)卷

;样品装得不紧密:熔程 ; 毛细管壁太厚:熔点 。
9.烟碱具有碱性,它不仅可以使红色石蕊 ,还可以使酚酞试剂
,并可以被KMnO4溶液氧化生成 ,与生物碱试剂作用产生 。 10.抽滤时,布氏漏斗的下端 应正对吸滤瓶的侧管。滤纸要比布氏
漏斗内径 ,但必须将漏斗的小孔全部覆盖;滤纸也不能 ,否则
边缘会贴到漏斗壁上,使部分溶液
A、NaClO B、FeSO4 C、NaCl D、Fe2(SO4)3
10.用镁试剂鉴定Mg2+离子时,适宜的酸度是 ( )
A、NH3-NH4Cl pH≈9
B、HAc-NaAc pH≈5
C、强碱性
D、强酸性
11.下列各种情况对熔点的测定无影响的是( )
A、毛细管未完全熔封; B、样品装得不紧密;
C、毛细管不干净; D、样品位置处于水银球中部。
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
的不同,或其亲和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各组分随着流动的液体或
气体(称 ),通过另一种固定不动的固体或液体(称
),进
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作用,从而使各组分分离。根据操作条件不同,又
可分为柱色谱 、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纸
色谱分析中,单独氨基酸的Rf与在混合液中该氨基酸的Rf (相同或 不同)。
A B (1)________________装置(2分) (2)_____ __装置(2分) (3)__________装置 (2分)
A:_____________(1分) 得分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B:____________(1分)
1.与普通蒸馏相比,水蒸汽蒸馏有何特点?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水蒸汽 蒸馏的方法进行剂所萃取,减少了
实验化学试卷4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卷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实验化学考试时间专业年级班学号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在粗食盐的提纯实验中,除掉了SO42- Ca2+、Mg2+和多余的 Ba2+和 CO32-后,将溶液蒸发至稀糊状(切勿蒸干!)后冷却、过滤。
在此,“切勿蒸干”的目的是。
A.便于烘炒 B.便于抽滤C.除去K+离子 D.除去少量的Ca2+、Mg2+离子2. 用酸度计测定PH值之前,必须定位,定位液选择下列溶液中的哪一种?A蒸馏水 B.一定PH值的盐酸溶液C.一定PH值的NaOH溶液D.PH值接近于待测液的标准缓冲溶液3.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结束停止水蒸汽蒸馏时,应该按照哪种方式拆卸装置?A先停止加热,再打开螺丝夹 B.先打开螺丝夹,再停止加热C.停止加热,不用打开螺丝夹D.先冷却,打开螺丝夹4. 水蒸汽蒸馏提取烟碱时,为什么要用NaOH中和至明显碱性?A.中和杂质酸B.生成不溶性的沉淀C.使烟碱游离出来D.中和烟碱5. 纸色谱的展开一般要在何种容器中进行?A. 封闭的容器B.开放的容器C. 封闭的容器和开放的容器均可D.真空的容器6. 毛细管壁太厚对熔点的测定有何影响?A. 偏高B.偏低C. 熔程变短D.无影响7. 苯甲酸的提纯是利用何种原理?A. 升华B.吸附C. 色谱D.重结晶8. 在HAc电离度与电离常数的实验中,测定HAc溶液的pH值时,浓度要采取何种顺序?浓度从稀到浓的顺序A. 从浓到稀B. 从浓到稀在到浓的顺序C. 从稀到浓D. 均可9. 粗食盐提纯实验中加BaCl2和Na2CO3后均要加热至沸,其主要原因是什么?A. 增加离子碰撞机会使沉淀完全B. 在高温才能发应C. 在高温离分子才能电离D.增大溶解度10. pH计使用结束后,其电级要浸泡在何种溶液中?A. 蒸馏水B. NaC溶液C. KCl溶液D.均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实验前清点仪器,如发现有,应立即报告教师,按规定手续向实验准备室补领。
07-08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卷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上)考试时间120 min 地点:专业年级班学号姓名一、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写出第一章介绍的四个最常用的气体状态方程。
2.总结第一、二章有关理想气体的性质。
3.写出封闭系统的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
4.写出下列各种化学反应系统的等温方程和标准平衡常数的表示式。
理想气体反应:有凝聚相参加的理想气体反应: 实际气体反应: 液态混合物的反应:5.二组分系统的相图有哪些类型? 气—液平衡相图:固—液平衡相图:6.已知水在100℃时的蒸发焓为m vap H ,问:用一工业锅炉,将1Kg 20℃的水蒸发为180℃、1.003MPa 的水蒸气,需多少热?只要求画出求解的过程框图和计算式。
7.写出下列热力学公式的适用范围 (1) △U = W (2)C RTH p mvap +∆-=ln , ,。
(3) △H =Q 、 、 。
(4)熵判据。
7.根据相图,简述将苯和甲苯的混合溶液 由a 点变化到b 点的变化过程。
a L 1:L 1 G 2:G 2 b :9.恒温槽的组成部件主要有哪些?简述恒温槽的恒温工作原理。
BC 6H 5CH 3(A) - C 6H 6(B)BAt At 2 t 11.功和热都是A. 途径函数,无确定的变化途径就无确定的数值;B. 途径函数,对应某一状态有以确定值;C. 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无关;D. 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值也确定;2.1mol某理想气体在恒压下温度升高1K时,此过程的体积功为A. 8.314JB. ﹣8.314JC. 0JD.无法计算3.若液态水在温度T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x,则氢气在该温度下的标准燃烧焓为A. x B. –x C. 0 D. –2x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A. 在孤立体系中内发生的任何过程中,体系的内能不变;B. 在任何等温变化过程中体系的内能不变;C. 在任一循环过程中W=﹣Q;D. 在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中,Q =△U = 0。
化学高考福建试题及答案

化学高考福建试题及答案福建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碳酸钙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NaB. SC. ClD. Ar3. 以下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O2 + H2O → H2CO3B. 2H2 + O2 → 2H2OC.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D.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4.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 硫酸铜B. 氯化铁C. 硝酸银D. 氯化钠5.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HClB. CH3COOHC. H2OD. NH36.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下列条件中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大反应物浓度B. 减小生成物浓度C. 增大压强D. 降低温度7.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FeB. H2C. NaD. Cl28.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是A. 碳酸钠B. 硫酸钠C. 氯化钠D. 硝酸钠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9.(10分)某学生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一个实验。
他将一定量的碳酸钠和稀盐酸混合,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请回答:(1)该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2分)(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分)(3)该实验能否证明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4分)10.(12分)某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一个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
他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褐色。
请回答:(1)该实验中生成的红褐色物质是什么?(2分)(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分)(3)如何检验生成的红褐色物质是否为胶体?(6分)11.(15分)某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一个制备氨气的实验。
福建农林大学 普通化学B 练习试卷(A)卷

福建农林大学普通化学B 练习试卷(A)卷2017 —2018 学年第2 学期课程名称:普通化学B 考试时间:120分钟专业年级班学号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A. n = 2, l = 1, m = 0B. n = 2, l = 2, m = -1C. n = 3, l = 0, m = 0D. n = 3, l = 1, m = +12、半径比规则()A. 只适用于分子晶体B. 只适用于金属晶体C. 只适用于离子晶体D. 适用于所有晶体3、He+离子中,3s、3p、3d、4s轨道能量关系为()A、3s < 3p < 3d < 4sB、3s < 3p < 4s < 3dC、3s=3p=3d=4sD、3s=3p=3d < 4s4、某体系在失去15 kJ热给环境后,体系内能增加了5 kJ,则体系对环境所作的功是()A、20 kJB、10 kJC、-10 kJD、-20 kJ5、已知下列反应:(1) H2 (g) + Br2 (l) = 2HBr (g) Δr H mɵ = –72.6 kJ·mol-1(2) N2 (g) + 3H2 (g) = 2NH3 (g) Δr H mɵ = –91.8 kJ·mol-1(3) NH3 (g) + HBr (g) = NH4Br (s) Δr H mɵ = –188.32 kJ·mol-1则NH4Br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 mɵ为()kJ·mol-1。
A. –270.52B. 270.52C. –176.20D. 176.206、氦气和水分子之间存在:()A. 诱导力B. 色散力C. 色散力和诱导力D. 色散力和取向力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B 、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称为取向力C 、诱导力仅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D 、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其熔点、沸点总低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质8、下述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恒压下,凡是自发的过程一定是放热的B 、因为焓是状态函数,而恒压反应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所以热也是状态函数C 、单质的 m f H ∆和m f G ∆都为零D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体系自由能减少的过程都是自发进行的9、下列各热力学函数中,函数值为零的是( )A 、Δf H θm (O 2, g, 298.15K);B 、Δf G θm (I 2, g, 298.15K);C 、Δf H θm (红磷, 298.15K);D 、S θ(H 2, g, 298.15K)10、若850℃时,反应CaCO 3(s) = CaO(s) + CO 2(g)的K θ = 0.498,则平衡时CO 2分压为( ) A 、 50.5 kPa B 、 49.8 kPa C 、 71.5 kPa D 、 取决于CaCO 3的量11、某反应在标准态和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任何温度都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A 、m r H ∆> 0, m r S ∆> 0 B 、m r H ∆< 0, m r S ∆< 0 C 、 m r H ∆> 0, m r S ∆< 0D 、 m r H ∆< 0, m r S ∆> 012、当一个化学反应处于平衡时,则( ) A 、 平衡混合物中各种物质的浓度都相等 B 、 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是零C 、 反应混合物的组成不随时间而改变D 、 反应的焓变是零13、在相同温度下 2H 2(g) + S 2(g)2H 2S(g) K p 1 2Br 2(g) + 2H 2S(g)4HBr(g) + S 2(g) K p 2 H 2(g) + Br 2(g)2HBr(g) K p 3 则K p 2等于( )A 、 K p 1 ⨯ K p 3B 、 (K p 3)2 / K p 1C 、 2 ⨯ K p 1 ⨯ K p 2D 、 K p 2 / K p 1 14、反应A + 2B =2C 的速率方程式为( ) A 、v = k [A][B]2 B 、v = k [A][B] C 、v = k [C]2/[A][B]2 D 、不可能根据此方程式写出15、关于反应级数的陈述正确的是( )A 、反应级数必须是正整数B 、二级反应也就是双分子反应C 、反应级数随温度上升而增加D 、一个反应的级数只能通过实验来测定16、稀溶液依数性中起决定性的性质是()A、溶液的蒸气压下降B、溶液的沸点升高C、溶液的凝固点降低D、溶液具有渗透压17、在下列溶液中,HCN电离度最大的是()A、0.1 mol/L NaCNB、0.1 mol/L KCl与0.2 mol/LNaCl混合液C、0.2 mol/L NaClD、0.1 mol/L NaCN和0.1 mol/L KCl混合液18、某溶液中含有Ag+、Pb2+、Ba2+离子,浓度均为0.10mol⋅L-1,往溶液中滴加K2CrO4试剂,各离子开始沉淀的顺序为(){Kθsp(Ag2CrO4) = 1.12⨯10-12,Kθsp(BaCrO4) = 1.17⨯10-10,Kθsp (PbCrO4) = 2.8 ⨯ 10-13}A、PbCrO4、BaCrO4、Ag2CrO4B、BaCrO4、PbCrO4、Ag2CrO4C、Ag2CrO4、PbCrO4、BaCrO4D、PbCrO4、Ag2CrO4、BaCrO419、配合物K4[Fe(CN)6]中配离子及中心离子的电荷分别是()A、-3和+2;B、-4和+2;C、-2和+3;D、-3和+320、下列各电极的θ最大的是()A、θ(Ag+/Ag)B、θ([Ag(NH3)2]+/Ag)C、θ([Ag(CN)2]-/Ag)D、θ(AgCl/Ag)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1、基态氢原子的能量具有确定值,但它的核外电子的位置不确定。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 A )卷2005 ——2006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考试时间2006年7月6日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2.红降现象3.爱默生效应4.作用中心色素5.巴斯德效应6.渗透作用7.单盐毒害8.光形态建成10. 生物自由基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
每小题1分,共10分)()。
A.叶片B. 根C. 茎D.花2.春化作用感受部位是()。
A.叶片B.叶鞘C.茎尖生长点D.根系3.光周期刺激的感受部位是()。
A.叶片B.顶芽C.叶片和顶芽D.根尖4.以12小时作为短日植物和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的假定是()。
A.正确的B. 可以的C.不正确的D.基本正确的5.在生长上,可以用作诱导果实单性结实的植物生长物质有()。
A.生长素类B.赤霉素类C.细胞分裂素类D.乙烯利6.用环割处理证明,光周期诱导产生的开花刺激物质主要是通过()向茎生长点运输。
A.木质部B.胞间连丝C.韧皮部D.细胞间隙7.种子成熟时最理想的温度条件是()。
A.昼夜高温B.昼夜低温C.昼夜温差较大D.恒温8.当叶柄离层远基端生长素浓度高于近基端生长素浓度时,叶片()。
A.会脱落B.不脱落C.很少脱落D.大半脱落9.涝害对植物造成的损害主要是()。
A.抑制有氧呼吸B.脱落酸增加C.乙烯增加D.营养失调10.叶片衰老时,()。
A. RNA含量上升B.蛋白质合成能力减弱C. 光合速率下降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被还原,_______被氧化,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在_______中进行的,光反应是在_______进行的。
2.能破坏氧化磷酸化作用的物质有两类,它们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苹果削皮后会出现褐色,这是__________酶作用的结果,该酶中含有金属_______。
4.在光合电子传递中最终电子供体是________,最终电子受体是______________。
2013-2014普通化学半期试卷及参考答案

福建农林大学半期考试卷2013 —2014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普通化学(B)类考试时间:120分钟专业年级班学号姓名得分评卷人一、判断是非题(本题共10分)1、碳碳双键的键能大于碳碳单键的键能,小于2倍的碳碳单键的键能。
( )2、化学反应的恒容反应热不是状态函数,但它与途径无关。
()3、298.15K时,反应Ag(s)+ Br2(g)= 2AgBr(s)的Δr H mθ等于Δf H mθ(AgBr)。
( )4、稳定单质在298.15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熵均为零。
()5、PCl3和BCl3化学组成相似,空间构型也相似。
( )6、因为△r G mӨ = △r H mӨ– T△r S mӨ,所以温度T越高,△r G mӨ越小,反应越易自发进行()7、由于2NO(g)+2H2(g)=N2(g)+2H2O(g),故速率方程为v=kC NO2 C H22,反应级数为4。
8、He+离子中,轨道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E2S < E2P < E3S < E3P < E3d 。
()9、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反应方向。
()10、浓度均为0.1mol kg-1的蔗糖水溶液和醋酸水溶液具有相同的凝固点。
()得分评卷人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相同质量摩尔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
A. HAcB. NaClC. CaCl2D. C6H12O612、由0.02mol•L-1 Pb(NO3)2和0.02mol•L-1 KI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备的PbI2溶胶,往此溶胶中加入相同浓度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对此溶胶凝结能力最强的是()。
A. AlCl3B. Mg(NO3)2C. Na3PO4D. K4[Fe(CN)6]13、C2H5OH 与NH3之间存在哪些分子间作用力?()A. 色散力B. 色散力与诱导力C. 色散力、诱导力与取向力D.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与氢键14、已知反应BrO3— + 5Br— + 6H+ = 3Br2 + 3H2O 对H+ 为二级,对BrO3—、Br—均为一级,设此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加入等体积的水后,反应速率变为原来的( )A.1/8B. 1/16C. 1/2D.1/415、化学反应2A(g)+ 2B(s)= C(g)+ 3D(s)是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 1 )卷20 ——20 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普通化学考试时间120分钟专业年级班学号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得分得分评卷人签字复核人签字得分一、是非题:( 每小题1分, 总计10分)()1、TK时,反应的∆r G m与∆r G m(298)的关系为∆r G m(T) = ∆r G m(298) + RT ln Q。
()2、化学反应商Q的单位为1。
()3、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反应方向自由能判据的理论依据。
()4、对于可逆反应来说,提高温度时,其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都增大。
()5、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度下分子间碰撞频率增高。
()6、某反应速率常数k的单位是mol⋅L-1⋅s-1,则该反应是零级反应。
()7、若降低温度后,反应的Kθ值增大,则此反应的∆r Gθm必减小。
()8、一般而论,无论是吸热反应或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都增加。
()9、某一气相反应的∆r G(298.15 K) 是指气相反应物和气相产物都处于298.15 K,且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p = p= 100 kPa 时,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
()10、标准电极电势是指电极的氧化态物质和还原态物质浓度相等时的电势。
得分二、填空题:(每空位1分,总计26分)1、有人利用甲醇分解来制取甲烷:CH 3OH(l)=CH 4(g)+12O 2(g),此反应是____热、熵增过程,故应在_____温条件下正向自发进行。
2、已知298K 时,P 4O 10(s)的∆f H m {P 4O 10(s)}=-3013kJ ⋅mol -1,∆f Hθm {P(红,S)}=-18kJ ⋅mol-1,则反应4P(红,s)+5O 2(g)=P 4O 10(s)的∆r Hθm=__________kJ ⋅mol -1。
3、热力学中,系统的变化是用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的。
4、将N 2和H 2按1:3的体积比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400︒C 达平衡后,系统压力为10 MPa ,NH 3的体积百分数为40%,这时:p (NH 3)=_____ Mpa ,p (N 2)=_____ Mpa ,p (H 2) =____ _Mpa 。
5、已知298K 时:N 2(g)+O 2(g)=2NO(g)Kθ1,∆r S θm(1) N 2(g)+3H 2(g)=2NH 3(g) K θ2,∆r S θm(2) 2H 2(g)+O 2(g)=2H 2O(g)Kθ3,∆r Sθm(3),则4NH 3(g)+5O 2(g)=4NO(g)+6H 2O(g)的K θ=____________________ , ∆r Sθ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于基元反应2A(g)+B(g)→D(g),在某温度下,B 的浓度固定,将A 的浓度增加2倍,则反应速率将增加__________倍,速率常数将增加_________倍。
7、催化剂只能_______________反应率,___________平衡状态和平衡常数。
8、对于基元反应2A+B →3D,若-d (A)d c t=1.0⨯10-3mol ⋅L -1⋅s -1,则d (D)d c t为_____________,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定温度下,对反应2A = B+D,实验测定了如下数据:c (A)/mol ⋅L -10.40 0.20 A 浓度降低速率/mol ⋅L -1⋅min -10.020.01则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 =_____________________,速率常数,k =____________________。
10、葡萄糖在氧气中完全燃烧:C6H12O6(s) + 6O2 (g) = 6CO2 (g) + 6H2O (l) ∆r H m=-2 816 kJ⋅mol-1其在人体内的代谢作用,反应历程则复杂得多,但最终也生成CO2 (g) 和HO (l)。
1g葡萄糖在人体内代谢,放热____________kJ。
{ M (C6H12O6) = 180 g⋅mol-1 } 211、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2P (s) + 3Cl2 (g) = 2PCl3 (g) 正向自发。
此反应的∆r Sθm___ _0,∆r Hθm_____0;升温后,∆r Gθm__________,Kθ__________。
12、已知:(1):2CO (g) + O2 (g) = 2CO2 (g),∆r Hθm= -566 kJ⋅mol-1(2):2C (s) +O2 (g) = 2CO (g),∆r Hθm= -221 kJ⋅mol-1随反应温度升高,反应(1)的∆r Gθm变______,Kθ1变_______,反应(2)的∆r Gθm变_____,Kθ2变_____。
得分三、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总计30分)()1、对基元反应2A (g) + B (g) = 2D(g), ∆r H m<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反应进行,D浓度增大,A、B浓度降低,故K增大;B、升高温度,使v(逆)增大,v(正)减小,故平衡向左移动;C、增加压力,使v(正) > v(逆),故平衡向右移动;D、加入催化剂,使v(正) >v(逆) , 故平衡向右移动。
()2、在10︒C、101.3 kPa下,在水面上收集的某气体样品的体积为1.0 L,该气体物质的量n/mol是:{ 已知10︒C时,p(H2O) =1.2 kP a}A、5.1⨯10-2;B、8.7⨯10-10;C、4.2⨯10-2;D、5.3⨯10-4。
()3、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过程:A、∆G < 0, ∆S< 0,∆H< 0 ;B、∆G < 0, ∆S < 0, ∆H > 0 ;C、∆G = 0, ∆S < 0, ∆H > 0 ;D、∆G = 0, ∆S > 0, ∆H > 0 。
()4、已知,反应HCN (aq) + OH-(aq) = CN-(aq) + H2O (l) ,∆r Hθm= -12.1 kJ⋅mol-1,H+(aq) + OH-(aq) = H2O (l),∆r Hθm= -55.6kJ⋅mol-1, 则反应HCN (aq) = H+(aq) + OH-(aq) 的热效应为:(kJ⋅mol-1)A、-67.7;B、-43.5;C、43.5;D、99.1。
()5、反应:C(s) + O2(g) = CO(g), p(CO)/pθKθ=−−−−−−−−−。
{p(O2)/pθ}1/2关于此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平衡是O2(g)与CO(g)间的平衡;B、此平衡是p(O2)与p(CO)间的平衡;C、此平衡是p1/2(O2)与p(CO)间的平衡;D、若无C(s)存在,平衡亦不存在。
()6、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下面叙述不正确为:A、∆r G m= 0;B、Q = K;C、∆r G m= -RT ln Q;D、∆r G m= 0。
()7、一个反应在相同的起始浓度、不同的温度下进行时(机理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为:A、速率相同;B、速率常数k相同;C、活化能相同;D、由于条件不同,上述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8、已知反应BrO3-+5Br-+6H+=3Br2+3H2O对H+为二级,对BrO3-、Br-均为一级。
设此反应在一HAc-NaAc混合水溶液中进行,则加入等体积水后,反应速率变为原来的:A、18; B、116; C、12; D、14。
()9、溴的水溶液和丙酮水溶液按下列方程式起反应:CH3COCH3(aq) + Br2 (aq) → CH3COCH2Br (aq) + HBr (aq)此反应对溴来说是零级反应,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是恒定的;B 、最慢的反应步骤包括溴;C 、溴起催化剂作用;D 、速率决定步骤不包括溴。
( )10、某化学反应在温度为372K 时,速率常数k 1 =3 ⨯10-3 mol -1⋅L ⋅min -1,温度为745K 时,k 2 = 6⨯10-2 mol -1⋅L ⋅min -1, 则该反应的级数及活化能为: A 、1 , E a = 2.303⨯8.314⨯10-3⨯372745373⨯lg20kJ ⋅mol -1; B 、2 , E a = 2.303⨯8.314⨯10-3⨯372745373⨯lg20kJ ⋅mol -1; C 、2 , E a = 2.303⨯8.314⨯10-3⨯372745373⨯lg120kJ ⋅mol -1;D 、2 ,E a = -8.314⨯10-3⨯372745373⨯ln20kJ ⋅mol -1。
( )11、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为: A 、分子数目增加;B 、反应系统混乱度增加;C 、高能量的分子的百分数增加;D 、单位体积内高能量分子数增加。
( )12、反应A + B → C ,E a ( 正 ) < E a ( 逆 ) 。
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的变化倍数:A 、正反应 > 逆反应;B 、正反应 < 逆反应;C 、正反应=逆反应;D 、温度升高不影响反应速率。
( )13、反应A 与B ,∆r H θm (A)>∆r H θm (B)>0。
若反应温度都由T 1升至T 2则:A 、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相同的倍数;B 、两个反应速率增大相同的倍数;C 、反应A 平衡常数增加倍数较多;D 、反应A 速率增加倍数较多。
( ) 14、在相同的温度下浓度均为0.01mol / L 的下列四种水溶液中蒸气压最大的是A 、K 3PO 4 ;B 、C 3H 8O 3; C 、MgSO 4D 、[Co(NH 3)6]Cl 3 。
( )15、下列各组量子数合理的是A 、3,-2,0,1/2 ;B 、2,3,1,1/2 ;C 、3,1,1,1/2 ;D 、2,0,1,-1/2 。
得分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10分)1、(本小题5分) 据报道,美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催化剂,使用之可在常温、常压下用水与氮气制得氨。
所发生的反应可能是:N2 (g) + H2O (l) →NH3 (g) + O2 (g) 吗?为什么?已知298K时,H2O(l)、NH3(g)的∆f Gθm分为-237.2 kJ⋅mol-1和-16.5 kJ⋅mol-1。
2、(本小题5分) 根据化学原理,试述合成NH3工业中,为提高单位时间内NH3的产率,应采用何种措施?已知:N2 (g) + 3H2 (g) = 2NH3 (g) ∆r Hθm< 0得分五、计算题: (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24分)1、(本小题8分) 计算标准态下,下列反应正向自发的温度范围,并比较C (s) 和CO (g) 在高温和低温时的还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