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语文有趣的汉字教案

合集下载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优秀3篇】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优秀3篇】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优秀3篇】《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的1、通过书法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了解我国书法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书法、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书法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写书法的基本技法与步骤。

二、教学重点字的结构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字的结构。

四、教学资源历代汉字的演变材料、字体五、教具与学具教具:各种字体的碑帖及名家书法作品数幅;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细两种)圆镜、毛刷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二枚、供学生仔细看。

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二)讲授新课1、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2、书法的分类:综合历代各种文字大致分为篆、隶、楷、行、草五大类。

(1)篆书:甲骨文-------是殷、周时期的古文,因刻在龟骨上故名;石鼓文---------石鼓是秦朝的刻石;秦《泰山刻石》-------又称《封秦山碑》字体属于小篆,相传是秦代丞相李斯所写,小篆是从大篆省改而来的。

(2)隶书:相传是狱史程邈被囚在监狱里时,把大小篆的笔画和结体作简化,便于书写。

(3)楷书:楷书真书,楷书,由隶书、隶草演变而成,字形方正,大小相近,有楷模的意思。

(4)行书:行书书写速度较快,常作文章起稿用,没有一套规定的写法,写得规矩一点而接近楷书的叫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而接近草书的叫行草。

(5)草书:章草-------又称隶草,其字形特点是解散隶体,趋于简便,但仍存隶书的形势,字字区别不相连绵;今草--------相传是后汉的张芝从章草加以演变而成。

七、作业布置感受汉字特有的美,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些汉字,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创作一张新颖、有趣的作品。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篇二设计思路:我们班的小朋友在中班下学期对汉字已经有了兴趣,经常把在家写的字拿来给老师看,以次为骄傲,幼教大班语文教案《有趣的汉字》。

进入大班后,一天一个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汉字是怎么来的?”我接住这个球后,就把这个抛给全班孩子。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通用12篇)《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通用12篇)《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它书写好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载来好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它具有超越方言分歧的优势,长期承担着人们用书面语言交流思想的任务;它生发出书法、篆刻等独特的艺术。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二、教学目标:1、显性目标应知:通过收集资料,欣赏评述、讨论交流,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艺术特点,它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应会:能大胆地运用中国画的作画工具,表现生动有趣的汉字形象。

2、隐性目标:通过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学习,理解汉字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在感受汉字的美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培养学生注意生活、热爱生活的习惯,引导他们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理解汉字的演化过程,感受汉字的美,体验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汉字。

四、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汉字的形意特点,展开联想,大胆地进行创作,画出新颖、有趣的作品。

五、教学过程:㈠、新课导入: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导入新课:汉字是什么课上所学的内容?为什么在美术课要学习汉字?(启发学生思考,汉字与美的关系)在弄懂这个问题时,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影片,边看边说出你找到的汉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播放动画片。

现在明白吗?中国的汉字就像画一样美丽有趣、想不想来学习?导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汉字》一课㈡、探究新知1、了解汉字⑴、请学生猜教具上的汉字。

(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福字)。

⑴、把四种书体的福字,按照产生年代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通过收集资料、欣赏评述、讨论交流,使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汉字的特点。

)2、欣赏有趣的汉字⑴、象形字:虎、人、鱼、龟。

(了解字意与字形的来源,能找出象形的汉字)⑴、会意字:明、裕、美、体。

(了解有些会意字的字意与字形的来源,并且能识别出哪些是会意字。

《有趣的汉字》教案(精选13篇)

《有趣的汉字》教案(精选13篇)

《有趣的汉字》教案(精选13篇)《好玩的汉字》教案篇1【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好玩。

2.从供应的阅读材料中受到启发,获得汉字的历史学问。

【学习重难点】1.会猜谜语2.在字谜的基础上了解中国汉字的好玩【学法指导】把课文和资料结合,老师加以适时指导。

【学前预备】结合导学案学习【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过程】课前★学案自学1猜出教材供应的谜语(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

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整理,遇食就可餐。

(5)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

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

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2课外预备的歇后语a 一连三座庙──b 石头蛋腌咸菜──c 隔着窗户吹喇叭──d 关公打喷嚏──课中★小组合作: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沟通要求:在组长的组织下,绽开学习和争论,人人发言,互帮互学。

小组分工:把以上的各题视详细状况分给各组。

(老师巡察指导)★班级展现:展现学习成果。

各小组展现他们的结果,可以口头发言,也可以展现自己的书面成果,也可以在黑板上书写。

其他同学可以做补充。

★质疑探究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质疑解惑,如解决不了,可全班探讨。

★自悟得意学了这篇课文,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跟汉字有关既可)★达标测评1猜谜语:(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

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整理,遇食就可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有趣的汉字》教案【三篇】.doc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有趣的汉字》教案【三篇】.doc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有趣的汉字》教案【三篇】有趣的汉字一【目标预设】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将本课的学习目标预设为:1.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2.通过阅读材料,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

3.制订活动计划,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阅读材料,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

难点:小组讨论并制订活动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预设】一、激趣导入,明确学习内容。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汉字就在我们身边。

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汉字的了解。

2.学生交流对汉字的了解。

3.教师相机引出综合性学习的专题:遨游汉字王国。

4.引导学生浏览本组内容,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二、阅读材料,感受汉字神奇。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阅读材料阅读交流。

2.引导学生交流阅读内容,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学情预设一〗小组汇报交流有关字谜的内容。

〖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通过猜字谜,了解字谜的形式和构成方式,感受汉字的有趣,初步认识汉字的特点。

(2)启发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字谜,激发学生搜集或编制字谜的兴趣。

〖学情预设二〗小组汇报交流有关谐音的内容。

〖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交流谐音歇后语,初步了解谐音歇后语的特点,感受谐音歇后语的俏皮风趣、幽默诙谐。

(2)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谐音笑话,懂得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

(3)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谐音歇后语和谐音笑话,激发学生搜集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和笑话。

〖学情预设三〗小组汇报交流阅读材料《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

〖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仓颉造字》的传说。

(2)通过交流阅读材料,了解一些汉字来历的知识。

(3)激发学生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有趣的汉字教案

有趣的汉字教案

有趣的汉字教案
教案一:汉字探险
目标:通过探索有趣的汉字,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材料:图片、丝带、画笔、卡片
步骤:
1. 引入与导入(5分钟)
- 让学生观察一幅图片,引导他们谈论图片中的一些汉字。

- 提问学生,他们对汉字有什么认识?为什么要学习汉字?汉字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2. 汉字探索(20分钟)
- 选择一些有趣的汉字,如动物、食物、物品等,写在卡片上。

- 将卡片放在桌子上,让学生找到匹配的卡片,用丝带连起来形成一个链条。

- 学生们依次来找到、读出对应的汉字,并解释汉字的意思和结构特点。

-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他们对这些汉字的认识和印象。

3. 汉字创作(20分钟)
- 鼓励学生使用画笔,在纸上绘制他们最喜欢的汉字。

- 学生们可以在字的周围画上与这个汉字相关的图案,增加
其视觉效果。

- 学生们可以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自己为什么选择了这个汉字以及图案的含义。

4. 汉字游戏(10分钟)
- 创造一个汉字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的汉字。

- 将汉字写在黑板上,并解释其含义。

- 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快速说出与这个汉字相关的单词,直到没有人能说出新的单词为止。

5. 结束与总结(5分钟)
- 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汉字,培养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

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帮助。

《有趣的汉字》教案

《有趣的汉字》教案

《有趣的汉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2. 汉字的结构和笔画3. 常用汉字的书写方法4. 汉字的趣味故事和游戏5. 学生自主创作汉字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和结构等基本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书写常用汉字,学生跟随模仿。

3. 实践法:学生动手书写汉字,提高书写能力。

4.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

5. 创作法:学生自主创作汉字作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汉字的起源、发展和结构等知识点。

2. 汉字书写材料:田字格纸、毛笔、墨汁等。

3. 趣味汉字游戏道具:卡片、拼图等。

4. 学生作品展示平台:黑板、展示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讲解汉字的结构、笔画等基本知识。

3. 书写实践:教师示范书写常用汉字,学生跟随模仿,提高书写能力。

4. 趣味游戏: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汉字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5. 创作展示:学生自主创作汉字作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书写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提升:通过观察学生的书写作业,评估他们的书写速度、准确性和字形美感。

2. 学生对汉字知识的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参与游戏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汉字起源、发展和结构的的理解。

3. 学生创作能力的展示:评估学生在汉字创作中的创意和技巧运用。

七、教学拓展:1. 汉字文化之旅: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深入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汉字艺术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汉字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提高他们对汉字美的鉴赏能力。

《有趣的汉字》教案(精选

《有趣的汉字》教案(精选

《有趣的汉字》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1课《有趣的汉字》。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以及有趣的汉字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增强对汉字文化的认识。

2.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提高书写能力。

3. 通过有趣的汉字游戏,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的掌握。

重点: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有趣的汉字游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汉字卡片、黑板、粉笔。

学具:田字格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汉字游戏“猜字谜”,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 走进汉字:展示多媒体课件,介绍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

3. 汉字基本笔画和结构: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让学生观察并模仿书写。

4. 例题讲解:以“人、口、手”为例,讲解汉字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田字格练习本上书写“人、口、手”,并进行点评。

6. 汉字游戏:开展“汉字接龙”和“找不同”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汉字》2. 板书内容:(1)汉字的起源(2)汉字的演变过程(3)汉字基本笔画和结构(4)汉字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所学的汉字,每个写5遍。

(2)用所学的汉字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

2. 答案:(1)见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2)示例:从前,有一个人叫小刚。

他有一张很大的嘴巴,所以大家都叫他“大嘴”。

小刚的手很巧,他会做很多手工活。

今天,他要用他的手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汉字书写方法的掌握,针对书写不规范的现象,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有趣的汉字,了解它们的起源和故事,下节课分享。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汉字听写比赛,提高汉字水平。

小学生语文《有趣的汉字》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生语文《有趣的汉字》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生语文《有趣的汉字》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有趣的汉字》。

详细内容包括: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过程、趣味汉字游戏以及生活中的有趣汉字。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的趣味性。

2.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 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及趣味汉字游戏的规则。

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趣味汉字的认识和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汉字卡片、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汉字谜语,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汉字的起源,展示汉字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

3. 趣味汉字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找不同”、“汉字接龙”等游戏,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兴趣。

4.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讲解趣味汉字的构成和书写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所学趣味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6.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生活中有趣的汉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7. 成果展示:每组选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汉字的起源2. 汉字的演变过程3. 趣味汉字游戏4. 生活中的有趣汉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的有趣汉字,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趣味汉字游戏和小组合作,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认识。

但在课堂讲解部分,部分学生对汉字书写方法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有关汉字的书籍,了解更多的汉字知识,提高汉字素养。

同时,组织一次“趣味汉字大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细节1. 趣味汉字游戏的组织与实施2. 汉字书写方法的讲解与指导3. 小组合作讨论生活中的有趣汉字4. 课后拓展延伸活动的安排二、重点细节的补充和说明1. 趣味汉字游戏的组织与实施a. 游戏规则要简单明了,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有趣的汉字教案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初步了解汉字 __,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有趣的汉字”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五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三课时:分组活动。

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学习的资料。

第四、五课时: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一课时)
1.激趣: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 __,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分组: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

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4.制定计划:

活动时间:x月x日
活动地点:xx家
活动内容: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 __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工:组长:xx搜集资料:xx
:xx抄写:xx
插图:xx
日期:x月x日
5.交流: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搜集和调查资料(两课时)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1.激趣: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

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

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5)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

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

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3.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杜刘孟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

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1.说谐音性歇后语
(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

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

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一连三座庙──
B石头蛋腌咸菜──
C隔着窗户吹喇叭──
D关公打喷嚏──
(5)宣布答案:A妙(庙)妙(庙)妙(庙);B一言(盐)难尽(进);C名(鸣)声在外;D自我吹嘘(须)
(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7)小结: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

(2)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1.指名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

2.介绍:“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

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

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创造活动。

3.交流:关于汉字 __,还有许多传说呢。

哪一组给大家讲一讲?
4.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默读《“册”“典”“删”的来历》。

你还知道其它汉字的来历吗?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6.认读课后的十个生字。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