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一次作业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第一次作业

《现代汉语》第一次作业

《现代汉语》第一次作业班级:21秋(批次)202109学期成绩:100分一.单选题(共20题,44.0分)1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内容是( )•A、物理属性•B、社会属性•C、生理属性•D、生物属性正确答案: B4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的音叫( )•D、da和du一样正确答案: B6m和n两个音发音时( )11从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看,打破古汉字象形的传统,奠定现代汉字基础的是( )•A、昏暗•B、暗淡•C、模糊•D、黝黑正确答案: A17从给出的几个词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填入括号。

一座新盖起来的乳白色的三层小楼( )在校园的右侧。

•A、烈火般的热情在天安门广场沸腾了起来。

•B、我们的文学艺术不愧为伟大时代的镜子。

•C、香港电影的内容不是拳头就是石头。

•D、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正确答案: C二.多选题(共10题,22.0分)1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 )•C、相交关系•D、上下、左右、内外三种关系•E、方位关系正确答案: ABC6每组结构相同的是( )10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 )•A、月亮冲出了云围,把云抛在后面,直往浩大的蓝空去了。

•B、闰土的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它一条江。

•D、还没喝到嘴里,心就醉了。

•E、他的人品,他的诗句,永远,永远活在亿万人民记忆中。

正确答案: BE三.判断题(共15题,34.0分)1北方方言区是指长江以北的汉民族居住地区。

正确答案:×2音节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

音节由音素构成。

正确答案:√3音节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正确答案:×4每个韵母都由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5b、p、m、f、d、t不跟撮口呼韵母相拼。

正确答案:√。

《现代汉语词汇》全部作业答案

《现代汉语词汇》全部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题目:“铁路”是词,“铁锅”是词组。

正确答案:正确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分别与不同的词构成反义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题目:关联性联系形成的新义是词的比喻义。

正确答案:错误题目:“啤酒”“芭蕾舞”是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题目:词的本义又叫基本义,是词的最初意义。

正确答案:错误题目:叠音词属于合成词中的一类,如"莽莽”"姥姥”。

正确答案:错误题目:“虚义语素”是指“子、儿、”等无具体词汇意义的词缀。

正确答案:错误题目:“找茬儿”中的“茬儿”是单纯词。

正确答案:错误题目:固定语在结构、意义、作用上有自己的特点,但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正确题目:“鼓掌”“睡觉”都是离合词。

正确答案:正确题目: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表现之一是语素义变得模糊。

正确答案:正确题目:构词能力强是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错误题目: MTV、WTO都是带字母的词语。

正确答案:错误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是词义,也可以是语素义。

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构成成语的语素义直接相加不能显示成语的整体义。

正确答案:错误题目:同音词即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题目:同义词是概念义与附属义完全相等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题目:常用词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词汇中的词正确答案:正确题目: "摩托车”是半译音半译义外来词正确答案:正确题目:词都有概念义,同时也有附属义。

正确答案:错误【第二次作业】1、简答四音节的成语是怎样形成的?答:①成语绝大多数是四音节的,有一部分后来成为成语的词语,原来就是四音节的。

如"一息尚存”,出自《朱子全书?论语》:"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一息尚存”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②但大多数成语为四音节,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这同汉语语言片断双音节化有关相当关系。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修辞2、语境二、填空题1、()是我国修辞学史上的萌芽时期。

2、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是宋代陈騤的《()》。

3、陈望道《()》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4、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作用。

6、修辞主体的修养包含()、()和()三个方面。

三、选择题1、晋代陆机的()主张排除用滥的命意和文辞。

A、《史通》B、《文则》C、《文赋》2、吕叔湘、朱德熙的()推动了广大群众学习修辞的热潮。

A《语法修辞讲话》B、《修辞概要》C、《现代汉语修辞学》3、修辞的目的是()。

A、修辞美化文辞B、提高表达效果C、消除语法错误4、“古老的高原跳动着一颗青春的心脏”属于表达()A、违背逻辑规律B、突破逻辑约束C、犯了语法错误5、修辞是一种()活动。

A、模仿性B、创造性C、固定性三、判断题1.为了表达的需要,人们有时突破逻辑的束缚以取得某种修辞效果,这说明修辞可以不讲逻辑。

()2.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所以新闻报道不可用修辞。

()3.修辞是一种提高表达效果的艺术创造活动,与修辞主体的思想品德没什么关系。

()4.句子成分倒装性于典型的语法研究范畴,在修辞学中讨论它是不适合的。

()5.“望山兴叹”来源于“望洋兴叹”。

“但望洋”是连绵词,只表音,不能拆开解释,而“望山”却是复合词,所以“望山兴叹”是生造词语,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有人说“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语境”,你认为对吗?为什么?五、分析题评析下列原文和改文词语的修辞效果。

【原文】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

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划行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

(泰牧《花城》,见同名散文集)【改文一】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

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错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广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作业1[《现代汉语》第一章现代汉语及其书写符号] 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共同语共同语也叫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这种具有变异的地域性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3.双语现象:双语现象就是双重语言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正式场合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双语现象是语言同化的先导或过渡阶段。

4.现行汉字:现行汉字指现在通用的汉字,就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的7000个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构成的、用来记写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5.隶书:隶书是产生于秦代、通行于汉代的一种汉字形体。

隶书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

隶书开始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

6.构字部件:二、判断说明题1普通话也就是北方话。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北方话只不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地域变体,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作为语音系统,普通话的语汇也主要来自北方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也是由主要在北方方言区流行的近代白话文发展而来的,但我们终究不能把作为基础方言的北方话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混为一谈。

2北京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方面。

3.“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

“桃”和“沐”都包含部件“木”,而且两者都是形声字,但是,“桃”中的“木”是表意的形旁,而“沐”中的“木”是表音的声旁。

现代汉语第一次作业答案

现代汉语第一次作业答案

现代汉语第一次作业答案绪论一、填空题。

1、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语法。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它是以北京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3、现代汉语课程由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几部分构成。

二、选择题。

1、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差异最大的是(A )A、语音B、语法C、词汇D、修辞2、按照方言分区,贵阳话属于(A )方言。

A、北方B、吴C、湘D、粤3、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内容是(A )。

A、语音、词汇和语法B、语音、文字和语法C、词汇、语法和修辞D、文字、词汇和语法三、判断题。

1、北方方言区指长江以北的汉民族居住区。

(×)2、普通话语音规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因此北京话中的语音成分都是标准音。

(×)3、《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都是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典型著作。

(×)四、简答题。

1、现代汉语有几个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区(苏州话、上海话为代表)湘方言区(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区(南昌话为代表)客家方言区(广东梅州话为代表)闽方言区(福州话、厦门话为代表)粤方言区(广州话为代表)2、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谈谈现代汉语的特点?从语音上:1、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多。

2、辅音大多在音节的开头,而且没有复辅音。

3、音节有声调,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4、声母和韵母内部有很强的系统性,声母和韵母之间有严谨的配合规律。

从词汇上:1、语素多为单音节,一个语素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

2、词的结构有双音节的趋向。

3、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实语素+实语素)构成新词,很少采用派生法(实语素+虚语素)构词。

4、吸收外来词较少用纯粹音译,多用音译兼意译或用汉语语素对译。

5、成语多为四音节结构。

从语法上:1、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2、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3、语序和虚词是主要语法手段。

现代汉语作业(1)答案

现代汉语作业(1)答案

现代汉语作业(1)答案现代汉语作业(1)一.名词解释1普通话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P 42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

P123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

P 254 韵母,就是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P 315 声调是指一个音节发音时的高低升降。

声调主要是音高变化现象,同时也表现在音长变化上。

P43二.填空1。

口头表达2,江西和湖北省东南区,南昌话,福建、海南、台湾。

3,普通话4,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5,音高、音强、音长、音色6,拉丁7,发音部位8,发音方法9,中响腹韵10,uan三.单选1C 2 A 3 A 4 C 5 A 6 C 7 C 8 D 9 B 10 A 三.综合分析应用题:1,①舌面高元音②③舌面后元音④舌面后元音⑤舌面前元音2,①清塞不送气②清塞不送气③擦音④⑤3,略。

4,①重音在我,意思为不是别人去,而是我去。

②重音在明天,意思为不是今天而是明天。

③重音在大会堂,意思为不是去戏院。

④重音在看,意思为不是表演。

⑤重音在话剧,意思为不是看电影。

四.问答题1、书面语与口语是怎样相互影响的?答口语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口语不断为书面语提供鲜活材料,促进书面语的发展。

书面语严谨规范,反过来积极影响书面语,使口语向规范方面发展。

见《学习指导》第269页。

2、为什么说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答语音的产生发展变化是受人类社会的制约的。

语音具有地方特征和民族特征。

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方面。

见《学习指导》第20--21页。

3、声母s与sh在发音上有何异同?答:s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是舌尖前、清、擦音举例:琐碎洒扫色素。

sh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舌尖后、清、擦音举例:双手上山受伤。

二者都是擦音与清音。

课本第27页4、给汉字注音时,拼音字母ü有哪些拼写规则要求?答ü拼j、q、x,两点要省去。

现代汉语(1)作业答案

现代汉语(1)作业答案

现代汉语(1)形成考核作业1一、1.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语音: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的意义的声音。

3.声母:汉字字音中开头的辅音音素叫声母。

4.韵母: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成分叫韵母。

5.声调:声调指读每个汉字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

二、1.口语 2、江西省,南昌话;福建,海南,台湾 3、普通话 4、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社会性质 5、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6、拉丁7、发音部位 8、发音方法 9、中响复 10、üan三、1 —10 CAACA CCDBA四、1、(1)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2)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3)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4)舌面后高圆唇元音(5)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2、(1)舌根送气清塞音(2)舌尖中送气清塞音(3)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4)舌尖后浊擦音(5)舌面送气清塞擦音3、略4、(1)重音在“我”上,潜台词的意思是“我”看,不是“他”“你”或“别的什么人”看(2)重音在“明天”上潜台词的意思是“明天”看,而不是“昨天”“今天”或“别的什么时间”看。

(3)重音在“大会堂上”潜台词的意思是到“大会堂”看,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4)重音在“看”上,潜台词的意思是到大会堂“看”话剧,而不是“演”话剧。

(5)重音在“话剧”上,潜台词的意思是看“话剧”不是“电影”或“其他什么”。

四、1、口语是书面语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书面语又对口语的统一、发展和规范化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2、语音只有结合为词语才能表达意义,而词语的意义是社会赋予的。

语音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特征”,如在四川方言里“音、英”两个字的读音是相同的,都读yīn,然而在普通话里它们的读音却不同,前者读yīn,后者读yīng。

这是由地方特征不同形成的差异。

二是“民族特征”,如在汉语里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英语里送气与不送气却不区别意义。

现代汉语作业1_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4

现代汉语作业1_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4

一.名词解释1.普通话:就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不同语言的语音各有其系统性。

3.声母:汉字字音中开头的辅音因素叫声母。

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

4.韵母: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音素。

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

5.声调:是指读每个汉字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

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

声调在汉语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4、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词1.多音多义字:一个汉字,有两种以上是不同读音,代表不同的音节,这样的汉字叫做多音节,多音节有两种情况:一种多音字虽然有不同的读音,但字义完全一样,另一种多音字是多的,即读音不同,意义也不一样。

3.合体字:-是以偏旁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

2.简化字:是指这样一些汉字,它们原来结构复杂,笔画多,后来在运用中,人们对它们进行了改造,简化,由此而产生的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简化字就是指经过简化的汉字。

4.偏旁:绝大多部分的汉字,可以分析出两个以上的基本单位,这种构字的基本单位叫做偏旁。

偏旁有笔画组成,是比笔画大的构字单位。

5.形声字:六书之一。

"形"是指形符,或叫形旁,其作用是指出字的意义类属;"声"是指声符,或叫声旁,其作用是标明字声母。

1、音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2、熟语:是语音中长期习用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语汇中的特殊成员。

它在形式上比词不达意大,但在意义上、功能上相当一个词,可以做各种句子成份。

熟语都是形式固定的短语,使用中应看成是一个整体,不能随意拆开、颠倒例词或更换词语,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语四种。

3、语素:是同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固定的语素。

定位语素的附着性特别强,与别的语言单位组合时,位置始终是固定的,有的永远出现在别的成份前边,有的永远出现在别的成份后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 100.0
完成日期:2018年01月29日 15点51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内容是()
A.语音、词汇和语法
B.语音、文字和语法
C.词汇、语法和修辞
D.文字、词汇和语法
2.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方面。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词汇和语法
3.语言的本质属性是()
A.物理属性
B.社会属性
C.生理属性
D.生物属性
4.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
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的音叫()
A.塞擦音
B.塞音
C.擦音
D.边音
5.da、di、du中的d实际发音()
A.完全一样
B.不完全一样
C.完全不一样
D.da和du一样
6.m和n两个音发音时()
A.气流不从口腔通过,从鼻腔流出。

B.一部分气流从口腔通过,一部分气流从鼻腔通过。

C.发m时气流从鼻腔通过,发n时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通过。

D.发n时气流从鼻腔通过,发m时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通过。

7.全为齐齿呼韵母的一组是()
A.金、永、力、此
B.英、前、家、师
C.咬、两、结、月
D.衣、列、流、小
8.u和o的区别在于()
A.嘴唇的圆与不圆
B.舌位的高低不同
C.舌位的前后不同
D.舌位的前后不同和嘴唇的圆与不圆
9.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是()
A.笔画
B.部件
C.偏旁
D.部首
10.下面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不是形声字()
A.彰
B.彩
C.彤
D.形
11.从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看,打破古汉字象形的传统,奠定现代汉字基础的
是()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隶书
12.整理异体字的主要原则是()
A.从俗
B.从简
C.从俗从简
D.从古从正
13.“艰、难、戏、劝、对”等字中的"又"是()
A.声旁
B.形旁
C.既非形旁又非声旁
D.既是声旁又是形旁
14.语素是()
A.最小的语音单位
B.最小的意义单位
C.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单位
D.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意义单位
15.“雷峰塔”、“塔吉克族”、“一座塔”中的“塔”分别是()
A.词、语素、字
B.语素、字、词
C.词、字、语素
D.语素、词、字
16.“明亮”在“光线充足”意思上的反义词是()
A.昏暗
B.暗淡
C.模糊
D.黝黑
17.从给出的几个词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填入括号。

18.一座新盖起来的乳白色的三层小楼()在校园的右侧。

A.耸立
B.矗立
C.屹立
D.站立
19.下列句子中不是主谓句的是()
A.多么壮丽的山河呀!
B.大家都劝他听医生的话。

C.昨天的球赛精彩极了。

D.郭沫若是四川人。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B.快速记忆法对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能起到极为神奇的学习效果。

C.我部所售音响、冰箱、洗衣机全系荣获国家质量金奖。

D.想起今天发生的一连串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2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这个修辞手法的是()
A.烈火般的热情在天安门广场沸腾了起来。

B.我们的文学艺术不愧为伟大时代的镜子。

C.香港电影的内容不是拳头就是石头。

D.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3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
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

B.音节结构中元音占优势
C.以北方方言的词汇为基础。

D.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E.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2.按“去、上、阳、阴”声调排列的成语是()
A.山河锦绣
B.异口同声
C.去粗存精
D.破斧沉舟
E.英明果断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带在发音时音高的变化取决于它的长、短、厚、薄、松、紧。

B.语音的声调和音乐的音高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

C.有几种不同的调值就有几种不同的调类。

D.声调不是汉语音节必要的组成部分,有的音节可以没有声调。

E.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跳跃的,中间可以有停顿,可以不
连续。

4.儿化的作用主要有()
A.一般表示喜爱或"小"的色彩
B.区别词性
C.区别词和词组
D.区别词义
E.强调"多"
5.汉字的结构关系中空间关系包括()
A.相离关系
B.相接关系
C.相交关系
D.上下、左右、内外三种关系
E.方位关系
6.每组结构相同的是()
A.兄弟、好歹
B.人民、秋收
C.春耕、苦瓜
D.性急、眼红
E.花生、瓜分
7.下列各词属于联绵词的是()
A.扑克
B.骆驼
C.驼绒
D.哗啦
E.囫囵
8.下列成语中由反义语素和同义语素交叉复合而成的是()
A.说三道四
B.天旋地转
C.鬼哭狼嗥
D.东游西荡
E.悲欢离合
9.比喻的常见形式()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讽喻和反喻
E.引喻
10.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
A.月亮冲出了云围,把云抛在后面,直往浩大的蓝空去了。

B.闰土的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它一条江。

D.还没喝到嘴里,心就醉了。

E.他的人品,他的诗句,永远,永远活在亿万人民记忆中。

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30.0分。

1.
北方方言区是指长江以北的汉民族居住地区。

()
2.
音节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

音节由音素构成。

()
3.
音节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
4.
每个韵母都由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组成。

()
5.
b、p、m、f、d、t不跟撮口呼韵母相拼。

()
6.
六书中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是独体字,形声字则是合体字。

()
7.
“藉口、凭藉、慰藉”等词中的“藉”一律简化为“借”。

()
8.
词和短语的区别在于,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短语不是独立
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
9.
联绵词的两个音节连在一起才有意义,不能分开去解释各个音节的意义。

()
10.
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

()
11.
设问句是无疑而问,借用疑问句的形式故意设问,然后自己作答,目的是引起人的注意和思考。

()
12.
句式杂糅,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两式混杂,一种是前后牵连。

()
13.
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鼻腔中没有受阻;辅音发音时,气流必定受阻。

()
14.
“竽、筑、筒”三个字的上半部分是形旁。

()
15.
合成词都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