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3000
认知行为疗法对结直肠肿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吴彦玲余素萍

认知行为疗法对结直肠肿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吴彦玲余素萍发布时间:2023-06-09T04:56:23.887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5期作者:吴彦玲余素萍[导读]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结直肠肿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结直肠肿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选取 2021 年 8 月~2022 年 8 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 60 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 例)和观察组(30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疗法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 4 周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心理弹性。
结果干预 4 周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测定量表中自护概念的认知、自护责任、自护技能、相关知识了解维度的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 4 周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坚韧、自强、乐观维度的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能改善其心理弹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结直肠肿瘤术;心理弹性;自我护理能力结直肠肿瘤是肛肠科比较常见的疾病,目前临床对于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
由于本病病灶部位比较特殊,患者在术后能够快速康复对患者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临床对于本病的围术期护理为常规护理,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其可能存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的问题,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较大压力。
认知行为疗法作为新的护理理念,其在临床多个科室中均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结直肠肿瘤应用中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为此,笔者将 2021 年 8 月~2022 年 8 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认知行为疗法护理方案,具体研究如下。
赋能教育指导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赋能教育指导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自我效能的影响一、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自我效能现状疾病不确定感是指患者对疾病和治疗过程的无法确定的感受,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焦虑、沮丧和恐惧等负面情绪。
而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有效应对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和能力。
针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来说,他们常常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比如手术治疗的风险、术后恢复的情况、生活质量的改变等。
这些不确定性往往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和帮助lessness的情绪,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方法,自我效能的提升对他们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赋能教育指导的意义赋能教育指导是指通过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提升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治疗的信心,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赋能教育指导有助于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自我效能,促进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中,赋能教育指导可以帮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的过程和风险,缓解他们的不确定感,减少负面情绪。
赋能教育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学习术后的自我管理方法,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更好地适应术后生活。
三、赋能教育指导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影响1. 减少疾病不确定感赋能教育指导可以为患者提供详细的手术治疗信息和护理指导,帮助患者了解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的恢复情况,从而减少他们的不确定感。
研究表明,接受赋能教育指导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会出现更低的焦虑和恐惧情绪,更好地面对手术治疗过程。
2. 提升自我效能赋能教育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疾病的自我管理方法,学会有效应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困难。
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使他们更有信心地面对术后生活的种种挑战。
3. 促进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赋能教育指导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遵循医嘱和进行自我管理,这对他们的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提升自我效能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术后生活。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直肠 癌是 比较 常见 的消化 道肿 瘤 , 发 病率 仅 次于 胃癌 。手术是 根 治直肠 癌 的 唯一手 段 , 其 中一 半 以上 的低位直 肠 癌 患 者需 要 行 腹会 阴联 合 直 肠 癌根 治术 ( Mi l e s 术) , 即做永久性肠 造 口。肠 造 口使 患者术 后 的 排便方 式发生改变 , 患者较 难接受 , 生理及 心理 压力较 大, 部 分患 者会 产 生 焦 虑 、 失 眠、 社 交 障 碍、 严 重 抑郁
1 2 . 2 延续护理体系 1 . 2 . 2 . 1 科 室成 立延 续 护理小 组。选择 有肠 造 口护
理经验 的 , 护龄在 5年 以上 , 且沟 通能力强 的护 士为小 组成员 , 按 照 自愿 的原 则 组成小 组。小组 成立 后进 行
B超 或 C T未 发 现其 他脏 器转 移 , 均无 严 重心 、 肝、 肺、 肾等重要器官 功能 障碍 。( 2 ) 均在我 院接 受 Mi l e 手 术
1 资 料 与 方 法
护理 1 次, 并采 用 电话 、 短信 、 网 络交 流及信 件 随访 的
方式 了解患者 的 自我 护理 情况 , 并适 时 地对患 者 进 行生活 指导、 饮食指 导、 心理指导 、 运动指导等 , 告知 患
1 . 1 一般 资料
选择 2 0 1 1年 1 2月 一2 0 1 2年 5月 6 0
护理实践与研究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1 3年 第 l 0卷 第 l 7期 ( 上 半 月 版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观察组56例Miles术患者,对照组30例Miles术患者,分别给予延续护理和常規护理,出院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的SDS评分和抑郁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度及轻度抑郁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ESCA量表总分、技能、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F-36量表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精神健康、精力、整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延续护理有效改善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造口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
标签:延续护理;直肠癌;肠造口术;心理状态;自我护理直肠癌是高发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后需人工腹壁造口替代肛门作用,将对患者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1]。
永久性造口需要患者全面掌握造口周围组织正常功能、造口器材清洁、更换和日常维护等多种技能,并直接影响造口功能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常规院内护理无法对患者出院后造口自我护理进行指导并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因此,本科室采用延续性护理对出院后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
本研究观察延续性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进行评价。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2012年2~12月在我院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治疗并直肠癌患者56例为观察组,年龄40~75岁,平均(58.19±7.33)岁,男34例,女22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4例,初中及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22例;以2011年8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Miles术治疗并直肠癌患者30例为对照组,年龄38~79岁,平均(55.94±8.94)岁,男19例,女11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6例,初中及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11例。
评价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2019年第4卷第26期V ol.4, No.26, 201923评价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陈 群(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摘要】目的 了解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到2018年12月的80例直肠癌造口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延续护理组采取延续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满意评分;对直肠癌造口自我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直肠癌造口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延续护理组满意评分、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对直肠癌造口自我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直肠癌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 <0.05。
结论 直肠癌造口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关键词】延续护理;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6.23.01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饮食习惯的改变,直肠癌发生率逐年上升。
目前大多数直肠癌的直肠癌造口治疗和护理工作大多在医院,而且较少涉及出院护理[1-2]。
延续护理的机制是通过将一系列护理工作扩展到患者的出院来延长治疗依从性并巩固治疗效果,降低直肠癌造口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分析了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将我院2016年2月到2018年12月的80例直肠癌造口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分组延续护理组年龄48-74(57.24±2.99)岁。
男20例,女20例。
对照组年龄46-75(57.45±2.41)岁。
男22例,女18例。
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认知护理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焦虑情绪自尊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5 ] 吴春兰. 心理护理对 白癜风 患者 家属负性情绪 的影响 [ J ] . 当代
护士 , 2 0 1 3 , 9 ( 1 ) : 9 1 — 9 2 .
患者 的信 心 , 使其拥有 良好 的心态 面对治疗 。由于 白癜风发
病部位不一 , 其治疗效果也有所不 同 , 颜面部皮肤见效快 , 躯
・
9 3 4・
主垦垫塑皇! 堕
! 生鱼 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7 卷第 6 期C h i n e s e R e m e d i e s &C l i n i c s , J u n e 2 0 1 7 , v 0 1 . 1 7 。 N o . 6 效果 。 患者 的心理干预也尤其重要 , 白癜风患者 大多 自卑 , 甚 至 自弃 , 这时树立患者治疗信心 的重要性尤其突 出。要根 据 患者个 体 的不 同 , 进行 针对性 的指 导 。 加强患者对 白癜风疾
[ 3 ] 王峰 . N B — U V B紫外线治疗 的护理 [ J ] . 内蒙古 中医药 , 2 0 1 3 , 2 7
( I 1 6 ) : 1 3 0 — 1 3 1 .
确评估 , 分别辅导 , 使患者抛弃 自卑 自弃等负面情绪 , 应建议 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 中来 , 最终改善患者的不 良心理 。 依据患 者受教育 的程 度 , 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 个性化 的 健康指 导 ,特别 是对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要反复进行指导 , 使
其对 指导 内容 充分理解 和接受 , 并遵守 治疗 , 在根本 上增加
[ 4 ] 王晓燕 , 吕月桂 , 张丽 , 等. 外用补 骨脂酊联合窄谱 中波紫外线 治疗 白癜风 的临床观察及 护理干 预[ J ] . 中国医药导报 , 2 0 1 6 ,
探讨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探讨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摘要】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心理行为和自护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本文通过探讨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行为和自护能力的影响,发现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我护理能力。
具体来说,延续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延续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定期复诊、心理支持和营养指导等方面。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延续护理的实施方式和效果,为提升直肠癌患者的康复质量提供更多参考。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行为和自护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行为、自护能力、延续护理、影响、积极作用、提升、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直肠癌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完善,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往往面临着诸多心理困扰和挑战。
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行为表现出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甚至出现自我怀疑和负面情绪。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行为的特点,了解其在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行为表现。
3. 研究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自护能力的影响,探讨延续护理对患者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效果。
通过对以上研究目的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旨在为延续护理在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管理能力提供有效方法和策略。
1.3 研究意义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心理行为和自护能力对于恢复和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延续护理在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实施和效果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对心理行为和自护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延续护理在直肠癌患者中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加强患者的心理支持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研究论文:探讨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临床医学论文探讨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摘要】目的针对直肠癌患者展开术后护理研究, 了解延续护理对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方面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在20xx年12月~20xx年12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共70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方式。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心理及行为两方面差异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论在心理还是自护能力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研究共选择70例患者, 均为20xx年12月~20xx年12月期间收治。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每组35例。
对照组中男19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52.7±3.6)岁;观察组中男17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49.6±5.2)岁。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保障出院后配合。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记录患者联系方式(家庭住址、联系电话), 出院后不再实施护理。
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 具体方式如下。
1. 2. 1提供造口门诊时间医院应为造口患者单独安排1天进行针对性诊疗, 让患者了解造口基本自我护理知识以及出院后注意事项。
查看患者心理状态, 通过交谈了解其由于造口出现的生活不便, 并提供迷你造口袋、造口栓等物品[1]。
1. 2. 2举办联谊会医院可联系出院患者每个月举办1次联谊会, 不仅能够增加患者间沟通, 将经验、心得相互交流, 还能够起到增强社会人际关系、减轻孤独感效果。
联谊会应由医院举办, 帮助患者相互间产生支持、信赖感, 利用社交自信的增强逐渐适应并融入社会。
1. 2. 3注意电话随访电话随访目的在于了解患者近期内心理与生理状态, 对于存在的疑问给予解答并梳理不良情绪。
若发现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状态应注意引导, 鼓励患者将情绪以合理方式发泄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贝克认知疗法(Beck's cognitive therapy)的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后未接受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影响效果。
结果研究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直肠癌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贝克认知疗法;延续护理;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前言直肠癌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主要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所发生的病变[1]。
有鉴于该病症发病几率较高且在近些年来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已经引起了临床的广泛关注。
手术治疗是目前针对直肠癌病症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令患者满意的效果。
然而,由于永久性肠造口的存在,使得直肠癌患者排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其身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如何提高直肠癌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成为临床研究的全新课题[2]。
鉴于以上所述,本次研究对直肠癌患者实施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延续护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35岁~65岁,平均年龄(50.5±2.5)岁,病程时间3个月~2.5年,平均病程(11.5±2.5)个月,临床表现:脓血便、排便梗阻、消瘦、恶病质、尿路刺激症状。
Dukes分期:A期35例、B期20例、C期5例。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直肠癌者;
②手术耐受性好者;③无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排除标准:①直肠癌合并肝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疾病者;②精神障碍者;③免疫系统缺陷者;④不同意本次研究方案者。
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时间、临床表现、Dukes分期,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出院后未接受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延续护理,其具体步骤如下:(1)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出院后的直肠癌患者实施上门随访,频率为每周一次,及时
了解患者实际情况。
同时采用电话、微信、QQ等工具与患者不定时沟通,掌握患者自我护理状况,并就其日常护理工作中的负性自动想法进行纠正,及时收集患者心理动态资料[3]。
(2)随访医护人员在掌握直肠癌患者各种认知错误等资料后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采用“诘难”的方式来反驳患者自身错误性思维及观念,继而将正确的观念与认知传输给患者,促使其对延续性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各项护理能够能够具有一个清醒的认知。
(3)在上门随访的延续性护理过程中及时纠正各种不良行为,及时给予其饮食、生活、健康、自我管理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指导[4]。
1.3 观察指标
1.3.1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包括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进行测定。
1.3.2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独立性、生活信念六项内容,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比较
研究组在接受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延续护理后,自我效能各项指标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比较(x±s,分)
组别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
对照组(n=30)15.65±5.50 21.75±5.40 16.35±4.50 33.25±3.75
观察组(n=30)22.20±5.25 32.33±5.45 23.30±4.33 43.50±3.50 t 8.451 8.554 8.502 8.533
P 0.028 0.017 0.020 0.018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生活质量方面,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x±s,分)
组别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独立性生活信念
13.50±0.95 12.88±1.10 13.65±2.12 12.55±1.40 11.24±1.45 11.80±1.80 对照组
(n=30)
15.25±1.00 14.75±1.22 15.55±1.17 14.89±1.25 15.20±1.35 14.88±1.95 观察组
(n=30)
t 8.231 8.332 8.240 8.351 8.442 8.445 P 0.043 0.040 0.042 0.038 0.034 0.033
3 讨论
3.1 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延续护理是将护理工作由医院延伸到患者日常方方面面生活的一种护理模式,贯彻落实以患者为服务中心的工作理念,同时促使护理工作覆盖面得到进一步拓展,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5]。
对于直肠癌患者而言,尽管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是如果缺乏正确的自我护理观念,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问题的发生几率将会随之提升。
因而,采取延续护理能够促使患者树立正确的护理理念并将其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提高直肠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于其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实施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延续护理,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各项指标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独立性、生活信念等指标评分均位于较高水平,特别是自我防护技能评分高达(32.33±5.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75±5.40)分,由此可见,在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延续护理下观察组直肠癌患者对于该病症术后的护理工作要点及技巧具有着更为清醒的认知,使得其能够摆脱各种负性情绪的影响,重新步入正常的生活轨道之中。
同时,在该护理模式下,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对于其术后康复而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直肠癌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罗爱静,毛平,杨金福.激励干预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及生
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内镜杂志,2015,10(05):465-470.
[2]钟蕾.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11(01):147-149.
[3]韦卫红.自我效能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10(03):450-451.
[4]余艳,崔焱,刘玉环,等.延续性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5(18):78-81.
[5]魏彩兰.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3,11(02):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