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特点,初步培养符号感。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及结构。
教学难点:根据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图画题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学具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获得了大丰收。
1.出示例题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得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如果把刚才的问题写下来,这些字要写好长时间,现在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2.初步了解括线和问号:(出示括线)这叫括线,它像张开的手臂,括线对着哪里,就表示把哪里的东西合起来。
这里的括线就表示左边和右边的苹果总数。
“一共有多少个?”不知道,要我们求出来,这是问题,就在括线下面写问号。
(出示“?”)你们看,这样表示简单吗?3.让学生再次说说图中告诉我们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教师出示情境图下的三句话,并完成前两个括号的填空。
4.探究解决弄清楚了告诉我们的条件与问题,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尝试列式并算出得数。
交流:怎么列式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小结: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首先要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然后我们可以用我们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二、指导完成“试一试”1.理解题意出示情境图,从这幅图你知道些什么?这个问题与前面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交流对题意的理解。
归纳小结,课件出示三句话。
2.列式解决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尝试列式并算出得数。
交流:怎么列式的?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小结:与前面的问题不同的是:我们已经知道了篮子和篮子外面的苹果一共有多少个,也知道篮子外面的苹果数,要求的是篮子里的苹果数。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课件

►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天空好似一个大筛子, 正永不疲倦地把银币似的雨点洒向大地。远处,被笼罩在雨山之中的 大楼,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透,还不时亮起一丝红灯, 给人片丝暖意。 ►七月盛夏,夏婆婆又开始炫耀她的手下——太阳公公的厉害。太阳 公公接到夏婆婆的命令,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发了狂, 地烤得发烫、直冒烟,像着了火似的,马上要和巧克力一样融化掉。 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汽车在来回穿梭奔跑着。瓦蓝瓦蓝的天空 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不舒服。外面的花草树木被热得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 脑袋。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你的梦里就不会有我的出现,我们都在不断地 和陌生人擦肩;如果人生不曾相遇,我的生命里就不会有你的片段, 我们都在细数着自己的日子。 ►当离别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我们注定分散两地,继续彼此未完的 人生,如果我说放不下,短短一个月的光景,你是否愿意相信,我的 真诚,我的执着,只源于内心深处那一份沉沉的不舍。
义务教育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八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7课时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优 翼
探究新知
5 3 8
5 3 8 或 3+5=8
试一试
1 7
17
巩固练习
1.
4 3 7
4 3 7 或 3+4=7
巩固练习
2.
3 3
633
巩固练习
3.
4+4 8
5+2 7 或2 +5 7
巩固练习
4.
8-3 5
7-1 6
巩固练习
5.
3
3
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的方法 1.“?”在括线的下面,表示求的是两部
小学数学教案: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秋天到了,国园里的苹果获得了大丰收。
今天,这些苹果小精灵要来到我们的教室和我们的小朋友一起来玩!不过它们都喜欢上课上课认真、积极发言的小朋友,它们还带来了一些题目要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它们的考验吗?二、新授1、出示例题提问:看了这幅图,哪个小朋友能提出一个问题呢?刚才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我们还不会写,为了方便在数学上可以用符号把这句话表示出来,请小朋友看一看:(演示括线和问号)教师介绍:这是括线,这是问号。
现在谁来说说这道题要我们求的是什么?(左边有3个苹果,右边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探究解决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指名说小结: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要把左边的3个和右边的5个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
你会列式吗,说说你的算式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3、练一练(想想做做1)看来苹果精灵出的题目并没有难倒小朋友啊,不过刚才我们是一起商量出来的,如果让你自己完成你会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一题:(1)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问我们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求一共有多少棵向日葵你会列算式吗?写一写(2)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问我们的是什么,你会说了吗?自己轻声地说一说。
自己填写算式。
说一说你的算式是什么?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指名说四、拓展练习想想做做3,苹果小精灵他们很聪明,想到了那么多的题目来考验小朋友。
但是它们也有遇到难题的时候。
小朋友我们乘过公共汽车的,对吧!可是小精灵它们从来没有见过公共汽车,所以它们都被这个题目给难住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呢?要求什么你能把它读出来吗?自己列算式,校对。
说说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明白它们所表示的意思。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一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课后反思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课后反思解决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是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是孩子们首次接触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新奇的同时,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能够从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中收集信息,进行有条例思考,并用三句话来说出题目告诉我们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感受到了用符号表示的简单与明确性。
课的开始,我用“+”、“-”这两个老朋友,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出用符号表示既简单又明确。
加强了前后知识的联系,并且为这节课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中的重点突出,难点也细致地讲到位了。
课堂提问时逐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
课堂气氛较融洽。
不足之处是对于本节课的重点括线和问号,强调得不多,需要使学生明确括线和问号所在的位置不同,所求的问题也不同。
作业反馈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并且正确地完成想应的作业。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2015•广东)不计算,下面四个算式中谁的结果最大(a是不为零的自然数)()A.a﹣B.a×C.a÷D.不能确定2.下图中,平底的面积和锥形杯口的面积相等,将瓶子中的液体倒入锥形杯子里,能倒满()杯。
A.2 B.6 C.3 D.93.(3分)(2012•廊坊)用一根52厘米长的铅丝,正好可以焊成长6厘米,宽4厘米,高()厘米的长方体教具.A.2B.3C.4D.54.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是()。
A.长方形B.正方形C.圆形5.下面是甲、乙两个班男、女生人数分布统计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班的人数一样多 B.乙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多40%C.甲班的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D.甲班的女生人数一定比乙班的女生多6.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B.C.7.在一个大正方体上面的中间挖去一个棱长1cm的小正方体,大正方体的表面积()A.增加了4平方厘米B.增加了5平方厘米C.减少了1平方厘米D.减少了4平方厘米8.某圆柱的底面积是s,高是h,将其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A.13s h B.s h C.23s h9.图纸上有5个点,比例尺是1:100,则以下正确的是()A.BC之间的实际距离是40mB.由A点先向东,再向南,再向西偏南50°可到达DC.由E点先向东,再向北偏东40°,再向北可到达B点D.距离D点的东偏北40°,实际距离5m处是C点10.一个梯形的上底是a,下底是b,a除b等于9,如果将上底再延长24cm,恰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则()A.原来梯形的下底是27cm,上底是3cm。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学具、挂图、图片、小黑板、卡片
集体研讨课文内容
主备初稿
集体讨论意见
个性化内容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学习“比一比”时,先比较哪根跳绳长,再比较哪个小朋友高,我们用“√”和“○”来表示比较的结果,这比用文字表示方便多了。
2、导入:使用符号表示既简单又明确,我们数学上经常使用符号。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用符号表示图画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并学习如何通过计算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课件出示苹果图。
(2)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得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
如果把刚才的问题写下来,这些字要写好长时间,现在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3)初步了解括线和问号:
(课件出示括线)这叫括线,括线对着哪里,就表示哪里的东西,这里的括线就表示左边和右边的苹果总数。“一共有多少个?”不知道,要我们求出来,这是问题,就在括线下面写问号。(出示“?”)
但我发现学生在做练习的时候学生对“一共有多少”这样的加法,通过看图,能很快解决。但对于减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这部分教学时,学生会分不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结果常会算出已知数。在教学中我没有用固定的格式让学生强迫记住用减法来做,而是先让学生理解题意,通过讨论说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再通过两种类型的题目比较,让学生清晰的知道问号的位置不同,就是所求的问题不同,把两部分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知道了总数,去掉一部分,求另外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及结构。
教学难点
根据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图画题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进行计算。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评课稿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评课稿今天,陈老师教学了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解决用括线和“?”表示的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
安排这部分内容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即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再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加减法的意义确定计算方法。
这是教材第一次出现相对完整的实际问题,因为在此之前只是让学生看图列式,而没有给出过明确的问题。
教材首先通过例题教学用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例题的直观图显示:5个苹果在盘子里,3个苹果在盘子外,括线对应的是所有的苹果,下面标注“?个”,表示这道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在直观图的下方,教材用三句话引导学生从直观图中提取信息、提出问题,最后用填方框的形式让学生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
问题虽简单,但这种借助括线和“?”呈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同时,学生所经历的提取信息、提出问题以及通过计算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必由之路。
经历这一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1、趣味性和竞争性融为一体:卡通人物是孩子们的最爱,特别是羊村的喜羊羊,因为他的勇敢和机智,更是深得孩子们的青睐。
所以陈老师用他们的故事贯穿整节课,更具有趣味性;每小组得星多少,以及到最后生成的相关实际问题更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因为这是孩子们通过自己努力形成的,比起解决书本上现有的问题更加有成就感。
2、层次性和系统性相结合:新课前,陈老师首先出示了没有括线和问号的主题图,学生能利用已有经验,轻松说出图意,接着再出示完整的例题。
陈老师先介绍了“︷”和“?”,让学生明白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知道了表示“一共多少个苹果”以后,则侧重于用不同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整的说说图意。
学生在明白图意的基础上,结合加法的意义,自然选择了加法来解决问题。
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相比例题,其实“试一试”对学生来说,理解和列式都更难一些。
2022年《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范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看懂图意,了解中括线和问号所表示的
意义,能够将中所包含的信息用语言描述出来,同时在练习中不断
符号特点。
因此在教学本课内容时,着重让学生多说一说图意,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在课堂开始前,以开火车进行口算训练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心理准备。
随后,与学生谈话,回顾我们以前在学习“比一比”这部分内容时。
会用勾和圈来表示比较的结果,让学生符号在我们数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使用符号的'优势。
教学例题时,先让同学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能够大概说出左边有多少个,右边有多少个,一共有多少个。
随后指着括线与问好向同学们介绍。
让学生说一说已经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
已经知道的就是已知条件,不知道的要求的就是问题。
最后再让学生进行列式计算。
教学试一试时,让学生说说括线表示什么?括线下面的8表示什么?“?”表示什么,再指几位同学分别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进一步理解括线及问号所表示的实际问题。
想想做做的练习中,要求学生先说一说图中的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计算。
在回答第二题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根据直接说房子里有一只兔子。
这时,引导学生找到问号,让学生说一说问号表示什么意思,再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总体上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部分学生在描述时有困难,可引导着让他们多说一说,多练一练。
(公开课课件)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共30张PPT)

=
=
=
?个
=
?
12个
=
用括线和“?”解决实际问题
•括线:︸ •问号:?
例8
?个
盘里有( 5)个苹果, 盘外有( 3)个苹果, 一共有 8个苹果。
538
?个
8个 1
1 7
7
?个
?个
盘里有( 5)个苹果, 盘外有( 3)个苹果, 一共有 8个苹果。
53
5
8
8
3 合用“+”, 分用“-”
8个
1
7
17
1
7
8
4 3 7
4 37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6/282021/6/282021/6/28Jun-2128-Jun-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6/282021/6/282021/6/28Monday, June 28,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6/282021/6/282021/6/282021/6/286/28/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6/282021/6/282021/6/282021/6/28
问题一:看图,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请举手回答)
练一练
5个
??个
□3 +□5 =□8
?
□4 +□5 =□9
问题二:仔细观察,你知道这幅 图的意思吗?(举手回答)
练一练
3 3
6 33
4
48
5
27
8 35
7
7 16
3
3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6/282021/6/28Monday, June 28,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用图画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所表示的意
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能联系加、减法的含义,列出算
式解决用括线表示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生能联系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与同
学交流思考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3、学生能体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体会学习数学能解决实际问题,
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初步形成学好数学的积极心理倾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园里的苹果丰收了。老师带来了一些,但老师遇到了
困难,你们愿意来帮老师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
(1)出示例题,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
(2)说明:盘里有5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你能根据这两句话提一个
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说)
一共有几个苹果?刚才小朋友提的这个问题我们还不会写,为了方便在数学
上可以用符号来把这句话表示出来,请小朋友看一看:(演示括线和问号)
师介绍:这叫括线表示盘里和盘外苹果的总数。“一共有几个苹果?”要我
们求出来,这是问题,就在括线下面写问号。(演示“?”)
(3)现在谁来说说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的是什么?
(4)盘里有5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2、探究解决
(1)讨论: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加法)
(2)学生在书上列式解决并算出得数。指名板演
(3)提问:5表示什么意思?3呢?8呢?
(4)小结: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要把左边的5个和右边的3个合起来,
所以要用加法。
三、 教学“试一试”
1、 理解题意
(1) 出示题目,提问:你从图上能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篮子上面的“?个”表示什么意思?说说括线和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意
思?
谁能把这道题目的意思完整的来说一遍,告诉我们的条件和问题?指名说,
同桌互说。
2、探索解决
要求篮子里面有多少个你会列算式吗?说说你是怎么写的。(电脑出示算式
10-3=7)
你的10-3=7表示什么意思呢?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后追问:10表示什么意思?3呢?7呢?
小结:从10个苹果里去掉篮子外面的3个,剩下的就是篮子里面苹果的个
数,所以用减法来算。
三、巩固练习
看来苹果小精灵出的这个题目并没有难倒小朋友啊,不过刚才是我们一起商
量出来的,如果让你自己完成你会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一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1)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问我们的是什么,写出算式。在小组内说
一说,全班交流。
指名说算式,说说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指名说
2、“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蘑菇房里有多少只小兔子你会列算式吗?在书上写一写
说说你写的算式是什么?指名说
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呢?指名说
3、“想想做做”第3、4题
看图独立填算式
说说你的算式是什么,在小组中交流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明白它们所表示的意思。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一节课你们组获得苹果的情况吧!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
说。
四、总结
求一共是多少(括线下有个问号表示的用加法做),当把一共是多少告诉我
们时,问其中的一部分用减法做。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对看图列式有了更深的理解,要想学生做对一定要
舍得时间,让学生多说,只有在充分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学生才会真正理解。另
外,由于学生才一年级,一切都处在学习、成长阶段,因此像看图列式还要告诉
学生:求篮子里有几个苹果,不应该像以前一样去数,有时是数不出来的,而应
该用小脑袋去思考!
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我发现有些孩子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掌握的并不理想,特
别是用减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学生错误率较高!不禁自我反省起来,发现在这一
内容的教学中,还少了一些总结引导!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是首次接触
到括线,更是首次接触到含有括线的实际问题。所以作为老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
理解括线的含义,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总结解决含有括线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在
教学中,我虽然注重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但在总结方法这一环节做得还不够!
我应该引导学生比较加法和减法两类实际问题,让学生清晰得知道问号的位置不
同,就是所求的问题不同。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知道了合起来的总数,去掉
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才有助于加深学生对
含有括线的实际问题的理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