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任老师授课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老师讲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

大学老师讲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

大学老师讲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大学老师讲课存在的问题大学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和教育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也可能制约教育质量的提升。

以下将对大学老师讲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1. 缺乏互动和个性化教学大学老师讲课时往往采用一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作为被动听众,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兴趣不浓的问题。

同时,教师未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进行个性化教学,导致一些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

2. 内容呈现方式单一大学老师的讲课方式通常只限于讲解PPT课件或黑板教学,在内容呈现上缺乏多样性。

这样的形式单调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困倦感,难以持续保持注意力。

同时,时间长时间地注视PPT或黑板也容易导致视觉疲劳。

3. 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在某些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辅相成,但有些大学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递,忽略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使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影响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4. 语言表达不清晰或拖沓冗长有些大学教师在讲课时,语言表达不清晰、结构混乱或拖沓冗长,这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重点内容。

语言表达不清晰还可能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误解,影响学习效果。

二、改进建议为了提高大学老师的讲课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有以下几个改进建议:1. 打造互动式教学环境大学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利用互动式教学手段增加师生间的互动。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提高课堂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2.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大学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媒体手段,例如音频、视频、实物模型等,丰富内容的呈现方式。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触摸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果。

3. 着重实践操作环节对于需要实践操作的课程,大学教师应增加实际操作环节,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并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大学老师上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老师上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老师上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描述在大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上课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以下是大学老师上课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

1.1 没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许多老师在上课时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这导致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并且对教学内容的吸收效果较差。

1.2 缺乏互动和参与一些老师在上课时往往只是单向传授知识,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和参与。

这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难以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

1.3 缺乏图像和实例有些教师在上课时缺乏使用图像和实例来解释概念,导致学生难以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这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解决对策2.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大学老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同时,老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使用PPT、视频等来呈现教学内容,以提高知识传递的效果。

2.2 提倡互动与参与大学老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演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老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开放和富有探索性。

2.3 图像和实例的运用为了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大学老师可以通过运用图像和实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或复杂的理论。

例如,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和示范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此外,实例的使用也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景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2.4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除了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大学老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研究任务,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

同时,老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参考书目,让学生能够广泛阅读和深入研究。

高校教师上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教师上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教师上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在高等教育领域,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以其丰富的学术知识和专业技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可否认高校教师上课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

二、第一类问题:缺乏互动1. 学生被动接收:很多高校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只是简单地把内容传达给学生,缺乏与学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2. 学生参与度不足:由于缺乏互动机会,很多学生没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整体教室氛围差:缺乏互动导致了轻松愉快的氛围无法在课堂中形成。

三、解决办法1. 培养有效沟通技巧:高校教师应该通过培训来提升他们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使用各种工具和方法。

例如借助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鼓励学生互动:教师应该设立合适的问题和挑战让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和问题解决来促进互动。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工具如在线投票和实时调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 营造积极课堂氛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设计多样化且趣味十足的活动,以便吸引学生兴趣,并通过奖励机制或其他刺激手段来增加互动。

四、第二类问题:缺乏创新1. 教材使用单一:有些高校教师可能过于依赖特定的教材,在多年里一直使用相同内容。

这导致了课堂内容的单一化。

2. 缺乏实践案例: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缺少联系。

部分高校教师并没有提供相关领域真实案例及综合素质大礼包计划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编制甚至职场经验分享给学生。

五、解决办法1. 多样化教材选择: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寻找并采用多种教材,如权威学术期刊、行业报告以及在线开放课程。

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观点和不同的知识来源。

2. 引入案例分析:通过引入实践案例或职业资格培训大纲,高校教师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并帮助学生了解真正发生在社会上的情况。

此外,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分享他们在职场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也是一种有效方法。

大学老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大学老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大学老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大学老师存在的问题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大学老师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使命。

然而,世界各地的大学都普遍面临着一些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大学老师存在的常见问题:1. 教学质量不稳定:部分大学老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方面缺乏足够专业水平和教育经验,导致他们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这种情况下会影响到培养出优秀人才。

2. 缺乏激情与创新:“满足工资”心态:有些大学老师将自己视为仅仅为了领取薪水而上课,并缺乏对教育事业以及培养新型人才所需创新思维和激情。

3. 不妥善使用现代化技术:很多国内外优秀资源,在于发达信息通信科技产业时代已经演变成成千上万实用科研数据,但是许多大学教职工却无法适应并利用这样浩如烟海的资源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

4. 与学生脱节:有些大学老师没有及时了解和理解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身心发展需求,不能积极地参与并倾听学生在校期间遇到的挑战和问题。

二、整改措施要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在解决存在问题时可以考虑以下整改措施:1. 建立师德导向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将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列为重要评判标准。

组织开展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其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建设。

推动形成厉行勤廉、事事亲悦民心、服务群众优先感算式等工作氛围。

2. 鼓励创新教育方法:鼓励大学老师采用多元化、活跃性强的授课方式,例如引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现代化方法来充实课堂内容,并逐步推广使用在线平台辅助教學,照顾到不同类型人才培养需求。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大学老师招聘工作,注重引进卓越人才和具有实践经验的教育专家。

同时,建立有效的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大学老师的素质水平。

4. 促进校企合作:与外部行业进行深入合作,在实际操作中跨界并实施现代信息通信科技、工程等技术创新性课程,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要求,并使得职校展示其先天优势。

5. 强化教师与学生互动平台:加强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并鼓励他们积极地主持和参与辅导班级、社团组织活动等。

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1. 课程内容单一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课程内容单一的问题。

许多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对固定,容易陷入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这样的情况下,会导致学生们在接触到不同领域知识时感到乏味和无趣,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

2. 教师过分依赖讲授另一个问题是,在大学教室中,很多教师过分依赖纯粹的讲授方式。

他们将重点放在向学生传达信息上,而忽视了鼓励积极参与和思考能力发展等因素。

这种單方面流露摧毁了互动、合作与创造性思维发展 students' ability to interact, cooperate, and develop creative thinking。

3. 学生被动接受知識同时,在当前大学环境下也普遍存在着被动获取知識、被消费知識的现象。

老师长时间地向學就學科必要基础理論與其他角度進行灌输,并没有太多激勵或引導學生去进一步发掘相关知識。

这使得学生们只是被动接受信息,缺乏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解决方案及对策1. 多样化课程设置为了应对课程内容单一的问题,大学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包括增加选修课程、开展跨专业合作项目,以及提供实践机会等。

此外,引入优秀行业人士分享经验和研究成果也可丰富教材内容。

2. 鼓励互动与合作为了解决教师过分依赖讲授方式造成的问题,大学可以鼓励互动与合作式教育模式。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或问题解决等活动,培养学生们在团队中相互协作、交流思想和品牌出来勇于表达的能力能够促進他們深挖.3. 实施启发式教育实施启发式教育是激发学生成为自主思考者的关键之道。

而不仅仅将知識灌输给他们旨在通过鼓励自主研究、问题解决和批判思维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项目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或者开展探索性实践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深入了解课程内容,并通过应用知識于實踐来加強对所讨论内容的理解。

4. 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为了实现这些改变,大学需要致力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大学老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老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老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大学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阶段,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和推动者,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大学老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将分析大学老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教学内容单一化:在大学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

他们只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导致教学内容单一化。

2. 教学方法陈旧化:许多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停留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上,缺乏互动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思维训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 缺乏个性化教学:大学教学中,老师普遍采用统一的教学策略,很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

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4. 缺乏教学评估:一些老师在教学中缺乏针对性的评估和反馈机制,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也无法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二、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以提高大学老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1. 多元化教学内容:教师应该从知识传授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实验、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创新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使教学更加生动和灵活。

同时,老师还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个性化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4. 强化教学评估:老师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体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可以通过课堂测验、作业评定、学习档案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跟踪和评估,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和改正不足之处。

大学老师讲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

大学老师讲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

大学老师讲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分析1.1 声音低沉单调在大学讲堂中,很多老师的声音常常低沉而单调,缺乏变化和节奏感。

这种声音模式容易引发学生的困倦和缺乏兴趣,影响听课效果。

1.2 忽略互动与参与有些大学老师只是简单地将课本内容复述给学生,缺乏引导性的问题和互动环节。

学生们在被动接受知识时难以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3 缺乏实际案例分析大部分教师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实际案例的运用。

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商科或医学等,在真实案例上的思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从中提取经验与方法。

二、问题解决方案2.1 提高声音品质与表达能力为了改善声音低沉单调的问题,大学老师可以通过参加声乐训练或演讲技巧培训来提高自己的声音品质和表达能力。

例如,学习正确的发声技巧、掌握适当的语调变化和使用音量与节奏感。

2.2 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大学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同时,老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展示或辩论等方式,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2.3 注重实际案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实际案例来辅助理论知识的讲解。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学生们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建议实施方案3.1 建立师资培训计划大学可以设置定期或不定期的师资培训计划,邀请专业教育机构或行业专家为教师提供相关课程。

这些培训内容包括演讲技巧、教学方法、案例分析等,以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3.2 配置现代化教学设备大学应该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音响系统和投影仪等。

这些设备可以提升老师的声音品质,并支持多种媒体形式展示实际案例,增加课堂互动性。

3.3 鼓励跨学科合作跨学科合作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与案例分析。

大学可以鼓励不同领域的老师共同设计和讲授相关课程,引入多维度的知识观点和案例来促进学生的跨界思维能力。

高校教师上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校教师上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校教师上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高校教师上课存在的问题在高等教育领域,教师的角色举足轻重,他们在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以及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高校教师上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知识的理解。

下面将就高校教师上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 缺乏互动:某些高校教师在课堂上普遍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他们往往只是单纯地讲述知识点,没有主动鼓励学生提问、参与讨论或者表达自己的见解。

这种单向传授的模式导致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法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

2. 内容单一:有些高校教师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重要性。

他们不涉及现实应用场景或案例分析,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

3. 教学方法陈旧:多年来,一些高校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仅依靠讲述、黑板书写和背诵。

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无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进行灵活调整。

4. 缺乏反馈机制:部分高校教师上课时没有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意见。

这样一来,学生无法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也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潜在问题,导致他们难以进步。

二、解决高校教师上课存在问题的建议为了改善高校教师上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潜力,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1. 注重互动与合作:鼓励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积极互动并参与合作式学习。

通过提问、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元化内容设置:高校教师应该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可以引入真实案例、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创新教学方法:高校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式。

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在课堂上展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增加视觉和听觉的刺激。

同时,可采用小组交流、角色扮演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新任老师授课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
收稿日期:2018-04-03
作者简介:李震(1976-),男(汉族),陕西蓝田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管理理论与方法。

大学新任老师授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
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岗前培训后,新任老师即将走上三尺讲台,要想讲好一堂课,绝非易事。

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新任老师在授课时,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

我们将这些共性问题总结归纳出来,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以期对新任老师有所启发。

问题一:教学互动“层次低”。

教学互动可以充分发挥“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有的新任老师对教学互动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教学互动就是课堂提问,因此,课堂上提问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过于浅显,答案显而易见;有的过于深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还达不到,致使无从寻找答案。

单纯依赖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互动,教学互动层次明显偏低。

教学建议:教学互动的本质其实就是教育的本质,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重塑与创新[1]。

在规划和实施教学互动时,要把握好教学互动的深度。

首先,要顺应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体认与学习规律,准确把握他们的知识架构和现实期望,搞清楚授课对象需要解决哪些困惑,消除哪些误区;其次,教学互动并非提问一种形式,情景模拟、案例讨论等在内的各种互动方式都值得尝试。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三多三鼓励”,即“多启发、多直观、多实践”,“鼓励提问、鼓励积极探讨、鼓励提出自己灵光新奇的想法”,真正让互动有“动”、交流则“深”。

问题二:教学没思路,理论、实践“一头轻”。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不注意理清教学思路,有的老师偏重理论,一次课下来,讲得学生昏昏欲睡;有的
老师则选择少讲或不讲理论知识,只讲实践,实务方法教了一大堆,眼花缭乱,学生却收获寥寥。

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教学建议:研究认为,学生对教师授课思路的满意度越高,则其对该课程的收获度越大[2]。

新任老师要注重让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选取具有普遍性、典型性、趋势性的问题,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深入研究,建立以强化专业实践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应用思维及能力培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现实与实践,认识和理解理论原理,进而运用原理、规律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在二者的相互促进中完成理论和实践创新。

一门课程一般包括史、论、专三个方面,教师首先要细讲发展背景及过程,让学生了解渊源;其次要多讲价值作用,让学生认识其重要性;再是要讲清制度规范,学生们才有章可循。

问题三:授课对象“一锅煮”。

授课对象不同,老师所用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所谓“因材施教”。

然而,有些老师并没有考虑不同授课对象的特点,教学方式方法一成不变[3]。

事实上,学生在专业、经历、阅历、年龄以及对知识的需求等等各方面差异都很大,他们的需求各不相同。

不对授课对象进行区分,将所知的东西“一股脑地倒出来”,学生往往收获不大、印象不深。

教学建议:老师要摸清授课对象对知识的需求层次,选择好教学切入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环节中将专题教学和系统性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

如果学生对该类课程属于初次接触,认识层次不深,宜采取
李震,荣丽卿,赵美
(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河北石家庄
050003)
摘要:大学新任老师授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新任老师授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希望对新任老师提高授课质量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新任老师;授课水平;问题及建议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7-0172-02
Research on Comm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Teaching of New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LI Zhen,RONG Li-qing,ZHAO Mei
(Arm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Campus,Shijiazhuang,Hebei 050003,China)
Abstract :The university's new teacher teaching level of high and low,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chool talent training quality.In this paper,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for the new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uggestions,look forward to the new teach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has certain inspiration.
Key words :new teachers;teaching level;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理论讲授、情景模拟、示范等方式进行,培养其对该类课程的基本分析思路和解决一般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果学生对该类课程已经很熟悉,对相关知识有了较深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宜采取理论探讨、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等方式进行,提升其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问题四:教学手段“宾夺主”。

随着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广大老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在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方式更灵活、效果更生动的同时,却存在着喧宾夺主的问题。

比如:有的老师课件做得很漂亮,色彩艳丽、动画插图,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的老师过分依赖课件,忽视了板书设计,从头至尾都没有板书或板书寥寥无几,一节课下来,学生什么知识点都没有记下来;有的老师课上讲的少,主要组织看电影和听一些讲座,几个课时就这样在学生的“聚精会神”之中度过了。

这种教学方式看似活泼、吸引人,但却是只注重了形式,忽视了效果。

教学建议:教学方法的运用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有科学合理性,只有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和谐统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

多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要防止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出彩”,对多媒体使用过多、过滥和过度依赖,让多媒体抢了老师的“风头”。

因此,多媒体教学要采用,但要本着适当、适时、适量的原则,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要坚持为授课内容服务、与讲授衔接、讲求教学效果,精美课件要与规范板书相得益彰,图像视频要与老师讲解相辅相成,课堂学习要与课下观看经典影视互为补充[3]。

问题五:课堂管理“任尔行”。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前提和重要保障,但部分老师不
太重视对课堂秩序的管控[4]。

具体表现为:老师只顾在
台上埋头讲课,学生下面说话、睡觉、看杂志,甚至随意进出教室。

经了解,有的新任老师在课堂管理上存在一些误区。

如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不听讲是他们自己的事,管理他们会打断上课思路,万一对方不听,还容易激发矛盾,会导致学生在授课质量评估时给个差评,得不偿失;有的老师表示学生上课睡觉说明他们对教学内容已经掌握了,没必要叫醒他们;还有的认为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工作,与老师无关。

教学建议:作为老师一方面要敢于指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现象和行为,耐心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另一方面要及时将课堂情况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以便加强针对性批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备课授课,开头引人入胜,过程高潮迭起,结尾发人深省,讲课信息量大,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学生听课自然会兴趣盎然,课堂纪律自然会井然有序。

对于一名新任老师,要上好一堂课,绝非易事,这需要新任老师平时注意磨砺,不断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只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才能上出好课,上出精品课。

参考文献:
[1]阳信生,罗湖平.观念、制度、技术:现代大学复合型教学互动模式系统建构问题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9):48.[2]张辉,韩晶晶.基于对应分析模型研究教师授课水平与学生收获度的关系[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6):10.
[3]赵丹.大学青年教师提高授课水平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127.
[4]胡美琴.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J].新余学院学报,2011,(3):152-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