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 案例版(罗琼主编)思维导图
黄小洁《妇产科护理》思维导图教学案

《妇产科护理》教学案授课教师黄小洁课程名称妇产科护理授课内容产后出血授课对象普通中专护理专业授课类型理论教学学时数 2学习目标 1. 掌握、护理评估、护理措施2. 熟悉产后出血的概念教学重点 1. 产后出血的病因2. 产后出血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教学难点 1. 产后出血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利用思维导图及病例讨论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辅以启发诱导、对比分析、案例视频、案例分析、学生讲解、提问抢答等具体方法。
1. 刘文娜主编《妇产科护理》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教材及参考书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一、复习1.正常分娩的分期?答:分为3个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2.第三产程所需的时间?:第三产程是胎盘娩出期,约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二、病例讨论(分组讨论)病史摘要:女,32岁。
已婚,因宫内妊娠39周,阴道流液1小时入院。
入院后24小时因未出现宫缩,给予缩宫素静滴引产,并在会阴侧切术下顺产一男活婴,体重4000g,5分钟后胎盘胎膜娩出完整。
随后阴道出现大量出血伴血块形成,色鲜红,共计800ml. 查体:子宫收缩良好,阴道流血呈喷流状;阴道检查:宫颈4点位置有3cm长裂伤,有活动性出血,阴道侧切伤口未见明显延伸。
预设问题及答案:1.该患者出现了什么情况?答:产后出血。
2.导致该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是什么?答:软产道损伤。
引申:何谓产后出血?出血的原因?三、概述胎儿娩出后24小时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
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
[原因]1、宫缩乏力2、胎盘因素3、软产道损伤4、凝血功能障碍[防治]1、产前对有产后出血危险的产妇,应加强监护并积极治疗2、正确处理第二产程,胎肩娩出后--使用宫缩剂3、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不宜过早揉挤子宫及牵拉脐带4、产后留在产房观察2小时[护理评估](一)致病因素:宫缩乏力、胎盘、软产道、凝血功能障碍(二)临床表现1、盘娩出后出血,排除胎盘、软产道损伤原因,应考虑宫缩乏力。
185妇产科护理课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第32页, 共62页。。
子宫性闭经(子宫反应衰竭) 1.先天性子宫缺陷 原发闭经 2.子宫内膜损伤 3.子宫内膜炎 4.子宫切除后或子宫腔内放疗后
第33页, 共62页。。
二、诊断检查
1.询问病史 月经史、疾病及家族史。生育史等。
第15页, 共62页。。
五、处理原则
(二)排卵型功血
1.黄体不足: 促卵泡发育-CC 、HCG HMG 促黄体: BBT上升后
HCG 2000u 1/隔日 ×5D 黄体功能替代: 天然孕酮后半周期应用 2.内膜不规脱落: 促黄体- HCG 孕激素-后半周期应用,调节反馈
第16页, 共62页。。来自 六、护理评估3. 指导病人严格遵医嘱使用性激素
4.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教育
第23页, 共62页。。
九、护理措施
性激素使用注意事项: 按时按量,不停服、漏服 按规定减量 维持量服用时间,按停药后发生撤退性出血
的时间,与病人上一次行经时间相应考 虑 注意不良反应
第24页, 共62页。。
角色扮演
病例: 女,35岁,面色苍白,情绪低落,月经不规律、 增多一年,停经2个月,突然阴道流血3天,无腹 痛。检查: 贫血貌,子宫常大,双附件区未触及包 块;化验尿HCG(-)。
【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 1、年龄、月经史、婚育史及避孕措施,慢性病史,
情绪因素 2、了解病程经过(发病时间、目前流血情况、流血
前有无停经史及以往治疗经过) 3.了解异常子宫出血的几种类型:①月经过多:周期
规则,但经量过多(>80ml)或经期延长(>7日);②月经 频发:周期规则,但短于21日; ③子宫不规则出血:周 期不规则,经期长而经量不太多;④月经频多:周期不 规则,经量过多。 体检 辅助检查
最新妇产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22.妇护临床思维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身体检查:血压 120/8OmmHg,脉搏 96 次 /min,心肺检查正常。妊娠腹型,宫高 32cm, 腹围 97cm,儿头下方,已入盆, 胎心位于脐左下方, 140bpm。骨盆测量 值为 23-25-18-8.5cm,骶耻内径12.5cm, 坐骨棘间径 9cm,坐骨切迹 4cm,假凹浅 弧。阴道指检宫口开大5cm,胎胞饱满, 胎头棘平 (S0),宫缩间歇3~4min, 持续 30~40s。
入院后予阴道试产,1小时后产妇于宫缩时开始屏 气用力加腹压,感觉腹痛加重,有呻吟声。开始 不愿意做阴道检查,后经护理人员开导后才同意 做。经阴道检查宫口开大6cm,行人工破膜,羊水 色清,胎头矢状缝位于母体骨盆右斜径上,大囱 门在骨盆左前方。4小时后宫口开全,产妇感觉较 累,腹痛更重。查胎心166bpm,产妇很紧张,担 心胎儿有危险,要求医生尽快给她做手术将胎儿 娩出。阴道检查胎头产瘤形成,颅骨重叠,囱门 及矢状缝触不清,胎儿耳廓位于7~8点处(盆底 观),耳屏朝前,胎头位置S+1。
身体检查:血压 120/8OmmHg,脉搏 96 次 /min,心肺检查正常。妊娠腹型,宫高 32cm, 腹围 97cm,儿头下方,已入盆, 胎心位于脐左下方, 140bpm。骨盆测量 值为 23-25-18-8.5cm,骶耻内径12.5cm, 坐骨棘间径 9cm,坐骨切迹 4cm,假凹浅 弧。阴道指检宫口开大5cm,胎胞饱满, 胎头棘平 (S0),宫缩间歇3~4min, 持续 30~40s。
妇产科护理临床思维
学习目的
熟悉护理评估的内容。
了解妇产科护理临床思维的方法。
产科临床思维
护理评估
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估?
健康史 身体评估 心理社会评估
思维导图在1例产后出血教学查房中的应用体会

论著·管理实践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护理教学查房是带教老师与学生围绕具体病例,对疾病护理进行整体评价的一种学习方式,查房质量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1]。
思维导图是应用图文并茂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关层次图表现出来,可以把一长串信息变成彩色、容易记忆、有高度组织性的树枝状图表[2]。
我科在1例产后出血的典型案例中应用护理查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应用及体会报告如下。
思维导图护理教学查房方法思维导图相关知识培训。
首先在学生进入临床教学实习前,开展思维导图基本知识的培训。
培训主要内容为思维导图的概念、由来、理论基础、用途、制作原则、绘制方法、思维导图软件的使用。
制定教学目标。
学习产后出血相关知识,运用护理程序的思想指导教学查房,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告知学生第4周将应用思维导图开展护理查房,让护生做好准备。
选取产后典型案例,列出查房重点。
告知护生此次查房重点: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运用护理程序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分三个模块绘制思维导图:产妇回室后评估及关注要点、运用导图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制定相应护理计划。
由每位护生选择一个模块绘制思维导图,告知其提前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
在绘制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电脑软件绘制,也可以采用纸彩笔进行手绘。
此次查房我们选取的是现场用纸和彩笔绘制。
查房过程:①以护理程序为轴线,制定思维导图。
首先由主查护生汇报病情,带教老师进行提问:对于该产妇回室后我们需要评估哪些及重点关注的内容?主查护生分别从产妇及新生儿两方面进行分析,绘制了第一张导图。
三个护生为一个小组,组员之间可相互讨论补充,带教老师边引导边提出问题,比如在重点关注产妇排尿方面,老师可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产后要尽早排尿,然后学生在往下绘制出下一级节点,进一步分析相关原因。
对于该产妇发生的产后出血病情变化,我们确定第二个思维导图的关键词是产后出血,然后确定下一级分支,产后出血的定义、出血量的计算方法、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护理系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课件

02
妇产科护理学基础知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女性生殖器官解剖
包括内外生殖器官、骨盆、会阴等部位的结构和功能。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阐述女性生殖系统的周期性变化,包括月经、排卵、黄体等。
妊娠生理与病理
妊娠早期生理变化
包括孕激素、雌激素等激素 的变化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 。
妊娠晚期生理变化
包括子宫增大、血液循环变 化等。
产褥期常见问题
03
如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等。
03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技能
妇科护理技术
妇科检查技术
掌握正确的妇科检查方法 和步骤,包括外阴、阴道 、宫颈、宫体、附件等部 位的视诊和触诊。
妇科手术协助
了解并掌握妇科手术的协 助技巧,如手术前准备、 手术中配合和手术后护理 。
妇科疾病护理
掌握常见妇科疾病的护理 方法,如阴道炎、盆腔炎 、宫颈炎等。
06
妇产科护理学相关资源与参考 文献
相关书籍与教材
01
02
03
《妇产科护理学》- 王玉琼主编,人 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出版。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程》- 谢玉主 编,科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妇产科护理学考试指南》- 魏碧蓉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出版 。
相关网站与数据库
中国知网(CNKI)
01
万方数据
03
维普网
05
02
• 提供妇产科护理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 告等文献资源。
04
• 提供与妇产科护理相关的期刊、学位论 文等资源。
06
• 提供妇产科护理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 报告等文献资源。
相关论文与期刊
01 02 03 04
分析思维导图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思维导图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12-24T11:35:49.95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9期作者:涂峡秦国玲[导读] 研究使用思维导图对妇产科护士教学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7年学校涂峡秦国玲四川省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四川达州 635000摘要:研究使用思维导图对妇产科护士教学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7年学校的90名学生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对照学生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学生使用智能卡来培训护士。
在研究结束时,对两组学生进行评估,以比较他们的学习成果和课程成绩。
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平均进步是(90.24 + 3.25)点,对照组学生的平均进步是(78.42 + 3.66)点。
比较后,观察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含义(P <0.05);观察组的“优秀”和“成功”指标分别为66.89%和93.33%,对照组的“优秀”和“通过”指标分别为53.33%和66.67%。
比较后,观察组的评分为“优秀”和“成功”:“通透性”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为100.00%,对对照组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为77.78%。
经过比较观察。
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将思维导图学习模式应用到妇产科护理学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表现,并帮助他们提高理论和操作技能。
课后,学生会对其做出良好的评价。
关键词:思维导图;妇产科;护理;教学护理学是一门以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在课堂上,有必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实践技能。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临床护理环境越来越复杂,社会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临床护理需求也越来越严格。
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临床评估水平。
能力和思考能力,当然是传统的培训模型和方法,再也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思维导图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姚新兰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9年第09期[摘 ; ; ; ; ; 要] ;妇产科护理教学作为护理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价值。
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妇产科护理教学对学生意识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加强传统教学模式的升级与优化尤为重要。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作为当下较为流行的教学方式,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效果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以此为基础,就思维导图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展开探析,旨在为今后妇产科护理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
[关 ; ;键 ; 词] ;思维导图;妇产科护理;优化教学[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208-02妇产科护理学作为一门集丰富理论与技能的应用科学,其在新时期护理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在妇产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至关重要,但是传统的教学更倾向于知识的细节教学,整体的系统化教学相对匮乏。
就实际的教学效果而言,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无法完全理解吸收,对系统的护理知识也无法有效掌握,不能较好地去理解和归纳总结相关知识点。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加强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妇产科护理教学的研究也颇具现实意义。
一、思维导图概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最早由英国人托尼·巴赞提出。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思维导图的主要应用方式在于以绘制图像的手段来表达制作者的意图。
在教学应用中,通过绘制图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与进一步吸收,同时对知识的思维路线与程序都将按照一定的秩序表达。
思维导图根据研究的概念进行归属分类,其将类似的主题或是内容划分到同一个类别中,而后将相似的概念进行连线,这对学生思维潜力的开发意义重大。
思维导图在产科病房产后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要紧急处理或进行常规生化检査。
针对门诊病情严重患者,应严格遵循边处理边报告制度,并及时给予患者吸氧、补液、建立静脉通道等急救治疗,争取救治时间,确保医院内医疗安全;针对一般患者采用常规挂号、基础评估、分诊等流程。
④建立、健全岗位制度。
因发热门诊的特殊性,在日常管理、知识储备及工作流程中应建立完善岗前培训制度。
发热门诊相关工作人员应在取得护士资格后需进行门诊特殊岗位培训3个月方可上岗工作;发热门诊所有工作人员每2周定期进行1次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消防隔离、传染病知识、病情观察诊断、感染防控、急救处理等。
⑤常规检査。
发热多因感染引起,其中以细菌最为常见,病毒次之,而血常规可以对患者感染类型进行鉴别,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
因此,分诊护士应根据患者病情平稳情况,开具血常规、尿常规及其他相关感染指标检査,利于减少患者二次候诊,尽早识别潜在感染患者,预防院内感染发生。
⑥科学分诊。
发热门诊应严格遵循“一医一患一诊室”原则,由分诊护士完成再次评估后,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合理安排就诊顺序。
当患者就诊时被确诊为传染病时,立即进行隔离,并根据传染病不同类型及时进行针对性防控,并在传染病患者离开分诊室后立即对诊室内进行消毒处理,有效切断传染途径。
2结果6572例患者中,临床诊断手足口传染病共2054例,其他66例;分诊过程中未岀现漏诊、漏报传染病情况,发热门诊中未发生医务人员交叉感染情况,且无急诊死亡病例发生。
3讨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人口流动性不断扩大,导致近年来传染性疾病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健康,并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传染病防控是综合医院重要职责,而发热门诊作为综合医院的重要部门,不仅能够对传染病进行有效预警监测,同时也是预防传染病在院内流行的一道屏障。
因此合理有效的控制发热门诊传染病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传统发热门诊因工作量较大、人员配置落后、分诊流程不合理等,常导致临床分诊准确率低,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院内感染风险,故快速完善分诊流程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利于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叫本研究中采用的标准化分诊流程主要通过增强护士自身传染病防控意识及认知,并于发热门诊处设置分诊台,由护士进行病情初步评估,有效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诊疗,避免或减少传染病患者与易感人群接触,有效预防院内感染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