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风筝的介绍.

而有了“风筝”的名字。 • 英语:kite [kait]
3
常见的风筝样式
4
三角形风筝
5
中国传统风筝
6
立体大型风筝
7
现代风筝用途 风筝动力船
8
9
10
11
12
• 1.布或纸(无纺布、雨伞布、一次性雨衣、纸彩带、 海报纸)不易破 ,比较轻的。
• 2骨架(竹子、小木棍、塑料小条) • 3.线(不易断、较长) • 4.其他:铁丝 、或纸胶、双面胶、白乳胶(主要是能
固定骨架和风筝用的都可以)
• 放飞时,放飞者在风筝出手以后,拉着风筝快速地迎 风奔跑一段距离,相对地增加风速,使风筝在地面风 阶段能获得足够的升力而飞入天空。
20
单人放飞法
• 一般面积在20×50平方厘米的小型风筝,如板子风筝、硬 翅风筝、软翅的“鸟”、“蝴蝶”、“蜻蜓”等,在2~3 级风时可以放飞。
• 一手持风筝线与脚线系结处,将风筝擎过头顶,一手持线 车,斜身以侧背迎风施放。
• 先让风筝在头上迎风飘起,再慢慢地放一段线,稍一停, 待风筝升起后,再放一段线。这样放放停停、停停放放, 直到把风筝放到你满意的高度。
21
放飞的注意事项
• 要迎风放飞。风力合适。不要在狂风、雷雨天气下放风筝。 • 放飞环境要开宽,不要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 • 不要让放飞线割到身体,尤其是脖子! • 要有大人陪同下放飞风筝。 • 放飞地点推荐:民众裕民绿道、海滩。
13
关于风筝的介绍

关于风筝的介绍
风筝是一种由轻质材料制成的飞行器,通常由一根或多根线牵引着,以风力为动力飞翔在空中。
风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的风筝被用于军事侦察和祈求丰收的仪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逐渐演变成了娱乐和竞赛的对象,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之一。
现代的风筝通常由轻质材料如聚酯纤维等制成,也有一些风筝采用透明塑料或薄膜材料制成。
风筝的形状和大小各异,一般分为三角形、菱形、几何形、人形等,尺寸从几厘米到数米不等。
风筝的线通常由强度高、耐磨损的线材制成,有些线材还会涂上蜡或其他物质以增加其阻力,使得风筝能够更加稳定地飞行在空中。
风筝的飞行技巧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如调整风筝姿态、控制线材长度等。
风筝的飞行除了是一项娱乐活动外,还被用于气象学研究、科学实验等领域。
风筝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风筝节成为了各地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吸引了很多游客和爱好者前来感受其中的乐趣。
- 1 -。
风筝的介绍

1984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以 后。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被要举办一年 一届的国际风筝盛会,1988年, 第五届国际风筝会将潍坊定为“世界 风筝都。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九届 风筝 会,每年都要吸引来自世界的 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也为潍坊的经济 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转换。根据 史书记载,风筝的最初功用是用于军事。到了 唐代(公元618~907年)中期,社会进入了繁 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从军事用 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制 作材料也由丝绢转而开始使用纸张。风筝逐渐 走向民间,类型也丰富起来。宋代(公元 960~1279年),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当时 由于文人的参加,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 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 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中国风筝以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纸或绢制作而成。 传统的中国风筝工艺包括"扎、糊、绘、放"四种技 艺,"扎"即要达到对称,使风筝左右两侧的受风面 积相当;"糊"即要保证整体平整,干净利落;"绘"即 要做到远眺清楚,近看真实的效果;"放"即要依据 风力调整提线角度。风筝的种类主要分为"硬翅"和" 软翅"两类,"硬翅"风筝翅膀坚硬,吃风大,飞的高。 "软翅"风筝柔软,飞不高,但飞的远。在样式上, 除传统的禽、兽、虫、鱼外,近代还发展出了人物 风筝等新样式。 中国地域辽阔,风筝作为中国的传 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出许 多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种类、样式和流派。其中以 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四川、广东所制的风筝最 为著名。
风筝的介绍

起源
风筝真正的起源,已无法证明。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古人发明
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世故的亲友,所以在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 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死去的亲友。
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说
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 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是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 最早的风筝。(约公元前300年),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上。唐代晚期,因为有
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 于是就有了 “风筝”的叫法。
历史
十三世纪时,意大利马可· 波罗自中国返回欧洲后,始传到世界各地。据古书 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 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故而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能发出声 音的叫“风筝”。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之侦察工具外,更有进行测距、 越险、载人的历史记载。 汉代——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 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北齐——文宣帝高洋,将人绑上翅膀,令人从高塔跳下摔死,名为“生”。
风筝的谜语
像蝶不是蝶, 像鸟不是鸟, 清明前后天上飞,就怕雨水浇------风筝 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 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 (打一玩具)---
--风筝
风筝的谜语
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
雨。 像蝴蝶,像飞鸟,乘着风儿天空飘。 一根线儿拴住它, 怕它调皮到处跑 飘。
制作
普通风筝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纸做肉,其他复合材料包括丝绢、 尼龙布、塑料膜或竹篾、纱纸条、马拉纸等。风筝 纸和丝绢为一般传统风筝的制作材料,着色鲜艳亮丽,更能体现中国风筝的 魅力;但是纸易破,丝绢贵,而现代科学的产物——尼龙布和塑料膜,成了 制造风筝的新材料。 竹子是制作风筝骨架的主要材料,可选的骨架可根据个人爱好来编制,如蜻蜓状、 蝴蝶状等。 纸是蒙糊风筝的主要材料,以质薄纤维长而均匀,富有韧性,耐湿耐冲击,
《风筝》课件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 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 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 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 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 埂上,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 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 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 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 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 埂上,
的每一位小同学带来了多少快乐与 伤心。我想,不管小同学最后有没 有找到‘‘幸福鸟”
我来做:
精心 1、我们_____做着心里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蜻蜓样 2、我想做一个________的风筝,希望它带着我的 名字,飞上高空,与小鸟嬉戏玩耍。 羡慕 3、村里看见了,______地说:“放得那么高” 快乐 4、我们都哭了,为了一只______的风筝。
写话练习
我们拼命地跑到水磨坊,一看
课后作业
1.用两个形容心情的词语造句。 2.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翩翩飞舞 嘣地断了
bēng
依然
shū
gěng
田埂
倏 地
垂头丧气
水磨 坊
mò fáng
大惊失色
半沉半浮
我会读,我会写
飞舞 精心 憧憬 希望 继续 奔跑 似乎 寻找 磨坊 翩翩飞舞
我会写
水磨坊
词语解释
• 憧憬:向往。如:我们心中充满着对美好未来 的憧憬。 • 依然:依旧。 • 凌空: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天空中。 •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 倏地:极快地,迅速地。 •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样子。
一个人 用手托着,另一个人 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 说声“放” ,那线一紧一松, 风筝就凌空飞起 ,渐渐高过 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 来。
风筝简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风筝简介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筝。
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
到五代(公元907─960年)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风筝最初出现与军事密不可分,古人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侦察。
传说公元202年,汉王刘邦率大军进攻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把楚军重重包围,韩信为了瓦解项羽部下的军心,在风筝上系上小竹笛,夜晚放飞到楚营上空,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高唱楚歌,项羽士兵听到熟悉的旋律,思乡之情顿起,士气低落,终不敌汉军而败。
经过千余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改进,逐渐完善起来的工艺设计,使风筝的扎制技术日臻精巧、合理而易于放飞。
从唐朝(公元6118─907年)开始风筝由军用品转而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饶有趣味的娱乐工具,“孤骞稳驾剡溪云,多少儿童仰羡频,半纸飞腾元在己,一丝高下岂随人”正是放鸢取乐的写照。
“放风筝”这了民间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在中国,春季是放风筝的最好时节。
每年的清明节,也就是公历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于在这个期间扫墓或到郊外去春游,放风筝便是此时一项流行的娱乐方式。
古人所述“一番春事一番空,放却风筝逐断蓬”、“声驰空碧东风晓”,正是描绘出春天放飞风筝的热闹景象。
风筝在中国,有北鸢、南鹞之分。
传统样式有串型风筝(以龙头蜈蚣为主),筒子型(以立体宫灯为主),板子型(以八卦形为主),软翅型(以蝴蝶、晴蜓为主),硬翅型(以燕子、神话人物为主),而最令人惊奇的是,还有一种用丝绢制成的掌燕风筝,其形体如火柴盒大小,放于手掌上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小燕子。
丰子恺漫画城市之春。
风筝在中国广为流传,但风格各异;北京、天津、潍坊、南通所制风筝各领风骚。
《风筝》课件

有一首老歌这样唱到:“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提到风筝,我们总会想起那天真烂漫的童年。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象飞在空中的风筝,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总有一根绳线牵系着你,那就是割不断的亲情。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讲述的便是与风筝有关的在误解与冲突中也有亲情的故事。
风筝鲁迅执教盛柏根2010年11月30日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21岁的鲁迅思想。
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背景知识《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憔悴模样蜈蚣惩罚诀别荡漾chà líng d īng xián wù b ǐ丫杈伶仃嫌恶可鄙shí huáng sè shù什物惊惶瑟缩宽恕zhì nüè duò yì掷虐杀堕苦心孤诣qiáo cuì mú wú g ōng chéng ju é yàng 积累词语:嫌xi án 嫌恶赚zhu àn 赚钱诀ju é诀别决ju é决定抉ju é抉择堕duò 堕落坠zhu ì下坠恕sh ù宽恕n ù愤怒怒形似字给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
《风筝》原文以及阅读题解析

《风筝》原文以及阅读题解析风筝阅读原文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及教学策略:
(四)拓展训练,提高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风筝
鲁迅 少年时,虐杀弟弟风筝梦。 为游戏认识 成年后,我的感悟 补过而不得
负责任、善反省、勇解剖、忧国事
教学教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根据学生认知特点,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2)情境设置法: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 求知欲,引发兴趣。 (3)对话教学法:《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建 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 话的过程”。对话教学主要有师生对话和生生对 话。 (4)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
《风筝》说课讲稿
沧州市第五中学 梁振玲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机能目标:整体把握文摘叙写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畅谈 自己读后的感受,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或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 式解决这些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作者的精神实质——善于 自省、勇于解剖自己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教学过程及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学过程及教学策略: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思考: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 哪两件事?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有一天
结果
教学过程及教学策略: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