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曲教学中如何树立音乐形象

合集下载

《我和我的祖国》声乐鉴赏教案

《我和我的祖国》声乐鉴赏教案

祖国颂歌—《我和我的祖国》教学理念:1、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意识本课将以我国当代优秀的群众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鉴赏我国的优秀声乐作品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音乐形象、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陶冶、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丰富情感体验,重视音乐实践本着“普遍参与与发展个性”的教学原则,重视音乐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意识,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相结合的基本方法。

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来发展个性化的特点,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小组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十七单元第三十课,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我的这节课对本课内容做了一个衍生:通过欣赏《我和我的祖国》,让学生了解如何用音乐要素去分析歌曲,挖掘其思想内涵,并从声乐的多种演唱方法的体验和比较上,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声乐作品的美。

教学方法:示范法、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比较法、讲授法、感受体验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黑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声乐作品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步骤,以及用不同唱法和不同表演形式来表现同一声乐作品。

2.能力目标:用本课所学知识抒发爱国主义情感。

3.情感目标: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欣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引导学生从旋律和歌词中去把握音乐形象,感受、体验声乐作品的魅力。

2.用不同演唱方法的对比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学生参与演唱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升华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么?喜欢唱些什么歌?(学生随意哼唱几首自己喜欢的歌,多为流行歌曲)既然大家这么爱唱歌,老师也给大家唱一首如何?(教师演唱《红旗飘飘》高潮部分)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歌?老师在演唱时是用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呢?(激情飞扬、热情澎湃、爱国热情)同学们讲得很好。

音乐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音乐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综合2014·11艺术表现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对话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故事情节,从而体现生活的艺术。

我们在音乐教学中,也可以把艺术表现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或者是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用舞台表演的形式再现音乐等。

艺术表现正是通过其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在不断提高的表现中,不由自主地投入到音乐的美好境界中,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一、语言是艺术表现的基础条件作为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语言在表演艺术中是最基础的条件之一。

在以往的无声演绎中,角色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字幕进行说明,这足以证明语言在艺术表现中有着重要作用。

1.准确、优美的语言描述准确优美的语言是艺术表现中最基础的要求,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言发音,烘托音乐艺术的美,还为歌唱得字正腔圆打下扎实的基础。

如学唱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时,为了让学生进入歌曲意境,先请一位熟悉这首歌的学生有感情地、有节奏地朗诵歌词,顿时,恢弘的气势,浑厚的音色,将学生深深吸引到歌曲中。

大家在乐曲和朗诵中想象着江水的汹涌,弥漫的硝烟,还有雷鸣的战鼓,使原本对古曲不感兴趣的学生一下子有了学唱的欲望,把歌曲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

2.富于情感的语言描述学生在课堂上最擅长于模仿,如果教师对作品进行富有感情的语言描述,将对塑造音乐形象、理解作品内涵、表达作者思想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歌曲《感恩的心》,在演唱之前,先给学生讲关于这首歌的故事,在聆听当中,学生已经在悲伤情绪的渲染下,眼中满含泪水,大家讨论出了应采用缓慢、深情及真挚的情感来朗读和演唱。

在朗读歌词时,他们的声音表现极富感情。

当我们在处理各类的音乐作品中,用感情去体会其中的内容,在演唱时更能发自内心,引起别人的共鸣。

二、动作是艺术表现的核心元素肢体语言是表演的核心,用身体的各个部位配合音乐做出形象的动作,能增强表现的感染力,而生动的姿态能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音乐教师工作计划——培养学生音乐审美与表现能力

音乐教师工作计划——培养学生音乐审美与表现能力

音乐教师工作计划——培养学生音乐审美与表现能力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音乐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因此,在新的学期里,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以更好地完成音乐教育的使命。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水平。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现自信。

3.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演奏技巧。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欣赏音乐作品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我会在课堂上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流行、民族等。

通过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表现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2.教授乐理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我会系统地教授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调式等。

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如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乐理知识。

3.教授演奏技巧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我会教授不同的乐器演奏技巧,如钢琴、吉他、口琴等。

通过示范、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演奏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4.组织音乐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我会定期组织各种音乐活动,如音乐会、演唱会等。

通过参加活动,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增强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计划与安排1.第一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法。

同时,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乐理知识测试,了解他们的音乐基础。

2.第二周:教授学生基础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等。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始教授相应的演奏技巧。

3.第三周:继续教授乐理知识,同时加强演奏技巧的训练。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奏练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4.第四周:让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中外名曲,了解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同时,继续加强演奏技巧的训练和合奏练习。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音乐美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功能。

比如,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体态形态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

它既能陶冶儿童情操,丰富联想、开启智力、活跃思想,又能鼓舞势气,奋发向上,激发创造、影响世界观的形成。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

教师运用艺术载体——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可以向受教者进行熏染、陶冶、塑造,来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目前的音乐教学大多沿用“循规蹈矩式”教学法。

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程合拍的课堂,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学应讲究情感性,如何使音乐引起学生心灵深处情感的强烈共鸣,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也正因为如此,情感目标被作为音乐教育的第一核心目标,音乐课的情感教育也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染与熏陶。

1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音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小学音乐教材中,许多歌曲是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每首作品都展示了一幅美的画面,让人从听觉和视觉上感受美,并根据作品的情绪进入音乐意境,使他们在音乐意境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提高审美能力。

如《春天来了》这一课中,我在歌曲《大树妈妈》的背景音乐衬托下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童话故事。

学生的思维被优美的语言和乐声调动起来了,随着教师的歌声有表情地律动,孩子们完全沉浸于童话般的春天中。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更要注意发挥音乐“通感”的作用,即创设多种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形势和通道,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参与到音乐的审美体验中,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探究音乐的本质,自主地表现音乐,获得美感体验的方式有很多,根据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情感外露的特点,在音乐教学的每一课内容中都少不了用游戏,歌表演或律动的形式去表现歌(乐)曲。

耳目一新,乐从心出—浅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创设宽松和谐的情境教学

耳目一新,乐从心出—浅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创设宽松和谐的情境教学
力创设让学生耳 目一新 、 乐从心 出的理想课 堂情境 。笔者认为创 的举 手猜谜 ) 师: 真聪明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 。我们的双手可以学 设宽松和谐 的音乐学 习环境可以从 以下几方面着手。

着做很多很多事情是吗?老师觉得只有爱劳动 的手才是最灵巧的 手 !教 师及 时抓住学 生 的兴趣 点 , 激发 了学 生对本 节课学 习 的
过年的民俗文化 , 这样 的课堂使学生不仅从教 师所 创设的情境 中 曲中找到答案 , 学生 随着音乐里 的旋律时而 紧张时而喜 悦 , 这就 感受到快乐 , 更受到艺术 的熏陶 。 二、 利用语言创设情境 , 引发无穷想象 启发学生激情的添加剂 。可 以掀起课堂上教学 的高潮 , 教师从 引 要求音乐教师要 以“ 情” 与“ 境” 交 融为手段 , 让学 生置身于情境之
导学生 音乐作 品 内涵 的情感和意境人手 , 让学生感受 到欢快 、 热
的音乐伴 随着音乐 老师抑扬顿挫 、充满感情 和赋予表 现力的讲 情” , 由此激发创造性想象。 1 . 利用谜语创设情境 教学
音乐是抽象的,学生在听音乐时可以 自由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
烈、 优美 、 悲伤等情绪 , 体会 宽阔、 深远 、 平缓 、 宁静等意境 , 使美妙 随着音乐旋律 的变化起伏 , 脑海里 的情境可 以不 断变化 。如果在
如: 在 上《 大鹿 》 一课 时 , 导入部分我 先给学生创 设 了一 个 问
的加入而变活 了。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使情境成了激发学生表现欲 题情 境 , 在一片美丽 的大森林里将 要发生一件 可怕 的事 情 , 你们
和情 感体 验的最佳 土壤 , 学生在边歌边舞边欣 赏中体会 到各地 区 听……学 生带着强烈 的好 奇心 和疑 问很认 真地欣赏 歌 曲想 在歌

如何上好一堂初中音乐歌唱课

如何上好一堂初中音乐歌唱课

如何上好一堂初中音乐歌唱课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重视感受与鉴赏,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为首要的基本理念,要求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面向学生全体为主,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科综合,寓思想教育于与课堂教学之中。

下面是我对如何上好初中音乐课谈一谈我自己的见解。

一、运用肢体语言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肢体语言属于非言语性的语言,是由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变化和体位变化而构成的一个视像符号系统,是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对音乐感受的一种方式,虽然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有时可以收到文字语言无法表达的效果,它既能表达情感态度,又能引发人的形象思维。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合理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感,使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还可以使学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和审美情趣,并且通过身体的律动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思,从而进一步理解作品。

如我在上一年级《大雨小雨》的时候,我让同学们把手举过头顶左右摇摆来表示大雨,把手放到胸前左右摇摆来表示小雨,让学生边唱边做。

这样不仅帮助我们改善了低年级自律性差的现象,同时根据歌曲的意思加上相应的动作,更加有助于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表演与律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低年级的音乐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寓教于乐,对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起到推动作用。

学生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

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上好音乐的入门课,教师应根据儿童好动、爱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儿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观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音乐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音乐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音乐教授教养中须要留意的问题音乐教室教授教养共分五大板块:唱歌教授教养.观赏教授教养.吹奏教授教养.识谱教授教养.创造教授教养等.一.唱歌教授教养中应留意的问题:1.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颂“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是歌颂教授教养的重要目的.教授教养中要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顺应的教授教养情境,引诱学生掌控歌曲的根本情感和作风.“有神色的演唱”要引起我们的高度看重,引诱学生体验.表示歌曲的速度.力度.2.造就学生演唱的积极性和自负念教师要应用学生爱好唱歌的特点,采取相符学生特点,相符音乐进修纪律的办法.传授唱歌,留意呵护.调动学生介入歌颂运动的积极性.重复死板的演习能扑灭了学生唱歌的兴致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唱歌中享受到愉悦.接收美的陶冶.3.歌颂技能的演习应联合演唱实践运动进行演习各个学段.年级都要进行须要的歌颂技能的演习,包含:歌颂的姿态.呼吸.发声和咬字.吐字等.个中科学的发声办法.气味持久的重要,教师讲授要做到“抽象问题形象化”,“庞杂问题简略化”,防止“专业化”.“成人化”的技能练习.抽象问题形象化:合唱:口含鸡蛋.头顶碗罐.4.歌颂姿态:双脚稳定地站立.脚后跟离开,感触感染地板的支撑;歌颂呼吸:打哈欠.闻花喷鼻,较深的呼吸.掌握气味:①往窗户上哈气②冷却热汤③往伤口上吹气④自行车慢放气“si”⑤让他人安静下来“xu”5.看重和增强合唱才能的教授教养①合唱教授教养可以或许造就学生的整体意识及调和合作才能,又称“半声唱法”.“弱声唱法”,能分散保持声音的分散而有核心,形成高地位.发声时像打喷嚏的感到,应留意微张鼻孔,强而有力的声音都是树立在优越的弱音地位.②哼鸣唱法在练合唱时,可以唱一句就行,强调重音和重拍.6.影响音准的身分①音准与呼吸:优越的气味支撑音准较好,气味过浅.过沉音不准;②音准与速度:速渡过快音准易偏高,速渡过慢易偏低.7.留意学生呵护嗓子,防止大声喊唱;疏导学生不要模拟歌星的唱法.二.观赏教授教养应留意的问题1.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动身,以听为主凝听音乐是音乐观赏的重要情势,有时也须要”非音乐“身分的帮助.如:有时须要用说话.2.采取多种情势“介入”音乐.“体验”音乐中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留意力不持久的特点,所以,观赏教授教养应采取分解性的实践运动,调动学生的各类器官,全身心“投入”音乐.比方:唱一唱.奏一吹打曲的主题或重要片段;熟习.背记音乐主题;随音乐顿脚.鼓掌.做即兴动作;跳舞扮演等,防止单调听觉感触感染.律动:固定性随动性3.留意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和创造的才能观赏教授教养要引诱学生将生涯经验与音乐作品的表示手腕接洽起来,使其产生联想.重要方法:描写性音乐激发联想.情境性音乐.音响感知与情感体验激发联想.4.讲授.提醒力图简练.活泼,富有启示性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音乐常识储备,对乐曲进行恰当的讲授是须要的.三.吹奏中应留意的问题1.与歌颂.观赏.创造等教授教养亲密联合乐器教授教养应以必有的吹奏技能为基本,更好地感触感染.表示和创造音乐,同其它学科形成联合的门路.a.用乐器为歌曲伴奏b.吹奏观赏曲的主题c.创造运动d.分解性扮演运动2.选择易学.易奏的“教室教授教养乐器”我国:竖笛.口琴,打击乐器;世界很多国度应用的是八孔竖笛3.遵守“下降难度”,“先易后难”的原则.4.竖笛领会气味,从7开端教授教养.四.创造教授教养应留意的问题1.与音乐教授教养的其它范畴相联合表如今一部作品有不合的创造性的懂得,揭橥不合评价,唱歌表如今表示歌曲的情感.2.多采取即兴运动3.从学生实践动身,循序渐进相符学生心理成长程度,相符学生音乐常识,使他觉得喜悦感和知足感,反之则轻易产生消极.畏难情感.4.重视“进程”,不要只重视创作的“成功”.五.识谱教授教养应留意的问题1.准确熟习“识谱”在教授教养中的地位2.在音乐实践运动中进修识谱,防止专门“读谱演习”“视唱演习”.要在其它的音乐教授教养中“顺带进修识谱”.3.要相符学生进修音乐的纪律小学:模唱.听唱初中:听唱+视唱中高年级:听唱+视唱慢慢增长视唱比重,最后视唱.4.简谱和线谱的问题依据学生用简谱的比较多,要联合五线谱配合进修.5.五线谱教授教养要用首调唱名法六.在多媒体教授教养中要留意的问题:1.多媒体只是帮助,不要做“司机”.2.多媒体的内容必定要恰当.适合,防止疏散学生的留意力.七.分解教授教养法外国审美和声美中国审美旋律美风行音乐教授教养法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洛兹核心理念:以学生为基本,量力而行,不要做成教师的成就感,要以学生的现实才能为基本.我一向以为,无论黉舍看重音乐学科与否,无论这节课是否是公开课,无论有没有人细心查教授教养设计,我们都要卖力地深挖教材,卖力备课,重复揣摩我在上这节课时的亮点是什么,日常平凡留意汇集音乐方面的器械,时刻做到常识积聚,经常和同业们在一路商量交换,尽量做到本身的特点教授教养.当机会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才干抓住它。

音乐教案方法:如何打造鲜明个性的音乐人

音乐教案方法:如何打造鲜明个性的音乐人

音乐教案方法:如何打造鲜明个性的音乐人音乐是一种绝妙的语言,可以表达出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打造鲜明个性的音乐人是一项挑战性非常高的任务。

本文将从音乐教案的方法入手,探讨如何让学生在音乐中发掘自我,开拓创新之路。

一、在音乐教案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表达音乐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自由发挥。

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乐曲或旋律,然后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意。

例如,在旋律中加入一些自己喜欢的节拍、和弦或是反复的音符,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二、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音乐教学也应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开阔他们的音乐视野。

一个成功的音乐人需要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广泛的音乐背景知识。

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不同的音乐种类,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摇滚、爵士等等,指导他们去体验这些音乐,了解并感受其中的独特魅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安排学生在教学中尽量多地涉猎不同风格的乐曲,结合学生自身的喜好和兴趣,让他们逐渐成为多才多艺的音乐人。

三、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独特魅力在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独特魅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经历和情感,这些因素在音乐创作中都可以得到体现。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分组活动或独立创作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并逐渐发掘出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方式。

而这样的个性魅力也是一个音乐人在创作和演出中最重要的资本之一。

四、鼓励学生在演出和表现中展现自我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展现自我。

在演出和表现中,学生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音乐素养和个性魅力,得到更多的欣赏和赞赏。

此时,教师应该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在舞台上表现自信、自如和专业,让他们能够自我展示,自我认同,更好地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和意义。

在音乐教学中打造鲜明个性的音乐人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学生的自我发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唱歌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小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通过歌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旋律美、音色美、歌词美、意境美。

但是在实际的歌曲教学中,甚至在一些公开课中,学生演唱的歌曲并不让人感受到“美”,而是声音干涩,没有感染力。

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领会歌曲,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没有在心目中真正树立起音乐形象。

我认为以下几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一、通过聆听,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

聆听是一种很直接的情感体验的方式,聆听不能泛泛而听,一定要把听觉转化为情感、情绪的体验。

想象联想便是聆听转化为情感体验的必经之路。

传统教学法中,要让学生唱抒情优美的歌曲,老师总要费尽心思让学生气息连贯,声音位置高,提起笑肌来唱歌,结果总是事倍功半。

如果不讲一点声乐方法,学生更易大白嗓唱。

我在教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时,先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老师钢琴演奏的优美抒情的《茉莉花》,问他们看到了什么样的茉莉花,学生会说洁白的、纯洁如玉的,还有的说象在仙境中的茉莉花。

要学生哼唱,高位置的、连贯甜美的声音感染了每一位同学。

在学完歌曲后,老师试着用轻巧跳跃的声音弹奏该曲,学生说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在茉莉花丛中玩耍追跑。

学生也能马上改用活泼跳跃的声音演唱此曲。

二、借助歌词,理解丰满的音乐形象
歌曲包括曲和词,旋律是它的音乐形象,而词所表达的文学形象是要与音乐形象完美、巧妙地结合的。

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文学形象来理解完美的音乐形象,同时,旋律、节奏因素也是可以综合运用的。

如教唱歌曲《小骆驼》,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词然后逐句分析小骆驼在出发前、路途中、以及走过大沙漠后的不同心情。

××××|×—|
一只小骆驼,要过大沙漠。

赶路不回头,一步一脚窝。

生在读准了带有八分休止符的“一只小骆驼”后,已经感受到:一只昂首挺胸、信心十足的小骆驼准备上路了。

×. ×|×—| ×.×|×—|
走啊走,走啊走。

附点八分音符乐句的反复,让学生体验到小骆驼旅途的枯燥与疲乏。

但是小骆驼没有泄气。

×O ×O |×××|××××|×—|
前面有青草,前面有水喝。

八分休止符让人感受到了小骆驼的乐观与坚定。

××××|×××|×. ×|×××|×O ××|×—|
小骆驼呀小骆驼,一直走过了大沙漠。

附点四分音符表现了小骆驼盼望已久的目的地终于走到了,它是多么的高兴啊。

在理解了歌词与节奏所表现的歌曲形象后,再来演唱这首歌曲,学生自然
象讲述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声情并茂。

又如一位老师在教试唱曲这一条时,在熟悉旋律后,引导学生将布谷鸟的叫声“布谷”填入后再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美好声音的效果。

三、运用表现,树立丰满的音乐形象
表现音乐的方式常见的有随曲律动,歌表演,歌舞表演等。

随曲律动可用简单的动作体现歌曲是活泼的还是优美的,歌表演则是以故事表演的形式表现歌曲的内容。

如《小青蛙找家》可安排一生拿伞蹲下,表演青蛙妈妈在家盼望着小青蛙快快回家,由几个学生扮演小青蛙分散在教室的不同地方,随乐表演。

歌曲唱完,“小青蛙”找到了家。

最后一声响亮的“呱——”足见“小青蛙”是多么的高兴。

象这类歌曲还有《大鹿》、《咱们从小讲礼貌》等,非常受中低年级学生喜欢。

引导学生树立音乐形象,能有效地帮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真正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