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涉及电气、自动化、控制理论和技术的交叉学科。
其主要研究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和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分析、建模、仿真、实验、运行与维护方面的知识与技术。
在当今社会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社会生活等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所以培养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技术的专业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在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方面,主要是通过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实践教学、科研实践和实习实践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下面将从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专业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二、专业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技术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2. 培养能在工程实践中设计、分析、建模、仿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和自动化系统的技能;3. 培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程应用能力;4. 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程伦理素质,具备对工程实践中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问题负责的意识和能力;5. 培养对近现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具备一定理解和把握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专业培养方案1. 专业基础课程1.1 数学基础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离散数学1.2 电路基础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1.3 自动化基础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1.4 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配电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 专业核心课程2.1 控制理论与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技术、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2.2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气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综合设计2.3 电气工程应用工业控制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电气安全与维护2.4 实践教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验、毕业设计与实训3. 专业选修课程3.1 风电工程技术风力发电原理、风力发电设备、风电场规划和设计3.2 太阳能工程技术光伏发电原理、光伏发电设备、光伏电站规划与设计3.3 智能机器人技术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控制、智能机器人应用3.4 过程控制技术过程控制系统、过程工程模拟、过程控制优化四、专业教学环节1. 专业实验课通过专业实验课程,对电路分析、控制系统仿真、电机调速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1.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论和知识,包括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与传动和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和研发能力,可以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和优化。
3.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可以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4.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践能力,可以独立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际问题的解决。
5.具备良好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可以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和创新。
二、培养方案本专业培养方案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综合实习四个部分。
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与传动和自动控制等。
这些课程深入探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核心理论和技术。
3.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和实践项目。
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项目包括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这些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综合实习综合实习是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习机会。
学生可以在电力公司、自动化企业等单位进行实习,从而更好地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要求,提升实践能力。
三、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基础理论和知识,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在实验课程和实践项目中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估专业评估主要包括学生的学术成绩、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的评估。
学术成绩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成绩,实践能力包括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实习反馈,综合素质包括科研和创新成果、竞赛成绩等。
五、实施与展望该培养方案已经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1、理论培养
1.1、基础理论培养
以物理、数学、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技术及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及其原理等专业课程为基础,系统地学习电气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自动控制原理、模拟电子原理、电力电子技术、智能控制原理、计算机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以及本专业的基本实验技术等课程。
1.2、专业理论培养
以电力自动化原理、智能电网、用户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机器自动控制、航空电子装备系统、计算机辅助制造、通信网络系统、动力系统自动控制、调速技术、传感器技术及系统等课程为主,学习电气自动化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自动化技术中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方法。
2、实践培养
2.1、实验培养
结合学习理论知识,以电力自动化系统实验、模拟电子实验、调速控制实验、安全技术实验、智能电网实验、工业机器控制实验以及计算机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实验等课程为主,学习电气自动化专业实验技术。
2.2、工程实践
同时还应调整学习重点,增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现场应用能力以及维护保养能力。
电气专业培养方案

电气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这个电气专业啊,就是要把大家培养成电气界的小能手!让同学们毕业后能在电气工程相关的领域里大显身手。
不管是设计那些超级复杂的电气系统,还是去解决电气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各种奇葩问题,都不在话下。
简单说呢,就是要让大家懂电、会玩电,还能让电乖乖听话,为人类服务。
二、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这可是个硬骨头。
但就像练武要先扎马步一样,高等数学是咱理解电气原理的基础。
那些微积分啥的,虽然刚开始看起来像天书,但一旦掌握了,就像是给你打开了一扇通往电气世界的魔法大门,让你能在分析电路、计算电磁问题的时候如有神助。
大学物理:这门课就像是给咱们展示大自然电学魔法的舞台。
从静电到电磁感应,从直流电到交流电,这里面的各种奇妙现象就像一个个小魔术。
学了这课,你就知道电为啥能让灯泡亮起来,电动机为啥能转得呼呼生风啦。
电路原理:这可是咱电气专业的当家菜。
电路就像一条条神秘的小路,电流在里面跑来跑去。
我们得学会怎么把这些小路画出来(电路原理图),还得知道电流在不同的路上是怎么分配的,电压又有啥变化。
这就好比你是个交通警察,要指挥电流这个调皮的小车子在电路里安全顺畅地行驶。
2. 专业核心课程。
电机学:电机这个东西可神奇了。
你看那电动机,给它电就能转,像个不知疲倦的小陀螺。
发电机呢,一转就能发电,就像个魔法盒子。
学电机学就是要把这些电机的内部构造、工作原理搞清楚。
什么定子、转子、磁场耦合之类的,就像解开一个个神秘的小机关,等你全搞懂了,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弄电机啦。
电力电子技术:现在这个时代,电力电子器件到处都是。
从你手机的充电器到家里的变频空调,都离不开它。
这门课就是教你怎么用那些小小的电子元件,像晶闸管、IGBT之类的,来控制大电流、高电压。
就好比你用小魔杖(电子元件)去控制强大的电流怪兽,让它按照你的意愿来变换电能的形式,是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还是改变电压的大小,都由你说了算。
电力系统分析:想象一下,整个城市的电网就是一个超级庞大的电力网络。
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引言电气自动化是现代工业领域中重要的专业领域之一,培养具备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制定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确保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优秀人才。
2. 培养目标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下:1.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分析、电机原理、电力系统等;2.掌握自动化控制理论,包括控制系统设计、PLC编程等;3.具备电气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能力;4.具备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与调试;5.具备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方案3.1 课程设置为了实现培养目标,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下:1.电路基础:包括电路理论、电路分析方法等;2.电机原理与应用:包括电机工作原理、电机控制等;3.电力系统:包括电力系统组成、电力变压器、电力传输等;4.自动控制原理:包括控制系统基础、信号与系统等;5.PLC编程与应用:包括PLC控制原理、PLC编程技术等;6.电气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包括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维修与排除方法等;7.工程实践:包括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与调试实践、实习实践等。
3.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课程:设计一系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验环境中进行电路分析、电机控制等实验,提升实践操作能力;2.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电气自动化项目实践,在实践中了解行业需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团队合作能力;3.实习实践:安排学生参与企业实习,亲身体验电气自动化工作环境和实际工作任务,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3.3 评估体系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建立以下评估体系:1.课堂表现: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等进行评估;2.实验报告:对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进行评估;3.项目评估:对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团队合作能力、项目成果等进行评估;4.实习评估:对学生在实习实践中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进行评估。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篇)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篇)第一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580202二、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技术三、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四、基本学制全日制三年五、社会需求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带来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电气自动化行业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世界许多电气自动化企业将生产基地移到我国,西部发展必将为世界各地电气自动化类企业驻足甘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电气自动化企业的长足发展会给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天水是工业城市,周边有各类大型、中型、小型电气自动化企业坐落其中,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电气自动化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实践技能人才从事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工作。
再加上江苏、深圳近几年电气自动化产品生产企业的多样化、多层次发展,每年也提供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大专层次的就业岗位,这种趋势将会在若干年内保持下去,这些都给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就业市场。
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98年开始招生,培养了一大批对社会有用的不同层次(中专与高职)的电气类技术人才,累计毕业生人数为400多人。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营销,低压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等工作,符合高职教育应用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定位是合适的,课程设置是满足社会需求的。
据社会调查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我院毕业生求职心态好,不过分挑剔工作环境;专业基本功扎实,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专业适应面宽、动手能力强;尤其以他们能吃苦、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六、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培养方案一、引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研究电气领域技术和实践应用的学科,培养学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及控制系统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以及专业实习等内容。
二、培养目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具备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及控制系统相关工作的能力。
2. 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进行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3. 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等。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理论等,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深入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术。
3. 选修课程: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他们在特定领域发展的能力,学生可以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如光伏发电技术、微电子技术等。
四、实践环节1. 实验课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验课程非常重要,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电气工程的原理和技术,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实习实训:学院将安排学生进行暑期实习或校外实训,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电气工程项目,锻炼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课程设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院设置了一系列课程设计项目,学生需要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五、专业实习1. 实习机构:学院将与电力公司、自动化企业等相关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机会,使其能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实际工作流程。
2. 实习内容:学生在实习期间将参与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实践操作和技术研究,提高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气工程本科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电气工程是现代工程技术与理论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一支,电气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电气领域工程实践与科学研究的应用与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掌握电气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电气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制造、工程建设、技术管理与经营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1. 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电子信息工程基础知识,具有宽厚的电气工程理论基础;2. 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设备制造等工作;3. 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规划、建设管理、技术监督和服务等工作;4. 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电气工程相关领域从事技术服务、客户管理和市场开拓等工作;5.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
三、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设置电气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电路原理、电磁场理论等;专业技术课程包括电机与变流器、控制理论与应用、电力系统分析与稳定性、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仿真与计算等;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电气工程实验、电工技能实训、电力系统模拟等。
2. 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是电气工程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实践等。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是电气工程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实践等。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实习实践学生在进行实习实践过程中,能够走进企业单位,了解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发挥专业所学优势,积极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1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技术开发、信息处理、设计施工、企业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
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2. 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艺术修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
3.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4. 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5. 掌握电机与电力电子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有电机与电力电子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的基本能力;掌握过程控制及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过程控制的设计、开发、调试和维护的基本能力;掌握电力系统基本理论、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和工程管理方面的能力。
6. 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科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获取新知识、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学科
电机与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四、专业核心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等。
五、学制、修业年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3-6年。
六、学分要求
毕业需修学分188分。
七、授予学位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比列表(见附表1)
九、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见附表2-附表6)
附表1
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
附表2
通识教育平台(1082 学时,53 学分)
学科教育平台(624学时,31学分)
专业教育平台(908 学时,45 学分)
专业技能平台(372学时,15 学分)
附表6
实践教学平台(44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