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合集下载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

2020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呈现“点对点”比较过程)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3A)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3A),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3A),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3A)。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3B)。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3B)。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3B)。

召为兵部(3C)侍郎。

上疏(3C)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3C)。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3C);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3D)。

”知颍昌府,移大名。

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2020届 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

2020届  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

2020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不第。

魏掞之,字子实,建州建阳人。

自幼有大志。

师胡宪,与朱熹游。

以乡举试礼部..尝客衢守章杰所。

赵鼎以谪死其子汾将丧过衢杰雅憾鼎又希秦桧意遣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逮至一无所得。

杰怒,治蒙之,拘汾于兵家所,且以告桧。

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

筑室读书,榜以“艮斋”,自是人称曰艮斋先生。

乾道中,诏举遗逸,刺史芮烨表其行谊,特诏召之,掞之力辞。

时宰相陈俊卿,闽人也,雅知掞之,招之甚力。

乃以布衣入见,极陈当时之务,大要劝上以修德业、正人心、养士气为恢复之本。

上嘉纳之,赐同进士出身,守太学录。

..先是,学官养望自高,不与诸生接。

掞之请废王安石父子从祀,追爵程颢、程颐,列于..祀典,不报。

复言“太学之教宜以德行经术为先,其次则通习世务。

今乃专以空言取人”,又杜门,遗书陈俊卿责其不能救止,语甚切。

遂以迎亲请不报。

遂丐去。

掞之累疏以谏,移疾..归,行数日,罢为台州教授。

掞之在朝不能半岁,既归,喟然叹曰:“上恩深厚如此,而吾学不足以感悟圣意。

”乃日居艮斋,条理旧闻,以求其所未至。

其居家,谨丧祭,重礼法。

从父有客于南者,千里迎养,死葬如礼。

每遇岁饥,为粥以食饥者。

请官米以贷民,至冬取之以纳于仓。

与人交,嘉其善而救其失。

后进以礼来者,苟有寸长,必汲汲推挽成就之。

至或訾其近名,则蹙然曰:“使人而避此嫌!为善之路绝矣。

”病革,母视之,不巾不见。

以书召朱熹至,委以后事而诀。

卒,年五十八。

后上思其直谅,将召用之,大臣言已死,乃赠直秘阁。

(节选自《宋史·魏掞之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赵鼎以谪死/其子汾将丧过衢/杰雅憾/鼎又希秦桧意/遣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速至一无所得B.赵鼎以谪死/其子汾将丧过衢/杰雅憾鼎/又希秦桧意/遣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逮至一无所得C.赵鼎以谪死/其子汾将丧过衢/杰雅憾鼎/又希秦桧意/遣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逮至一无所得D.赵鼎以谪死/其子汾将丧过衢/杰雅憾/鼎又希秦桧意/遣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米往简牍/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逮至一无所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2020届 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    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

自骄则简①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备.。

无备召祸,专独位危,简士壅塞。

欲无壅塞,必礼士;欲位无危,必得众;欲无召祸,必完备。

三者,人君之大经也。

齐宣王为大室,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

以齐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

群臣莫敢谏王。

春居②问于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乐为轻.,敢问荆国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

”“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敢问荆国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

”“今王为大室,其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

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

群臣莫敢谏,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

”春居曰:“臣请辟③矣!”趋而出。

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谏寡人之晩也?寡人请今止之。

”遽召掌书曰:“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

春子止寡人。

”箴谏不可不熟.。

莫敢谏若,非弗欲也。

春居之所以欲之与人同,其所以入之与人异。

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

由是论之,失国之主,多如宣王,然患在乎无春居。

故忠臣之谏者,亦从入之,不可不慎,此得失之本也。

赵简子沉鸾徼④于河,曰:“吾尝好声色矣,而鸾徼致.之;吾尝好宫室台榭矣,而鸾徼为之;吾尝好良马善御矣,而鸾徼来之。

今吾好士六年矣,而鸾徼未尝进一人也。

是长吾过而绌⑤善也。

”故若简子者,能厚以礼督责于其臣矣。

以礼督责于其臣,则人主可与为善,而不可与为非;可与为直,而不可与为枉。

此三代⑥之盛教。

(《吕氏春秋•骄恣》)【注】①简:怠慢。

②春居:齐宣王臣。

③辟:同“避”。

④鸾徼:赵简子臣。

⑤绌:减损。

⑥三代:指夏商周。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轻物则无备.备:储备B. 而乐为轻.轻:轻快C. 箴谏不可不熟.熟:深思熟虑D. 而鸾徼致.之致:招致2. 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欲无壅塞,必礼士想要不闭塞,必须礼贤下士。

B. 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即使有一千名大臣进谏,也没有人能劝阻楚王。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樊逊,字孝谦。

河东北猗人也。

逊少学,常为兄仲优饶。

既而自责曰:“名为人弟,独受安逸,可不愧于心乎?”欲同勤事业。

母冯氏谓之曰:“汝欲谨小行耶?”逊感母言,遂专心典籍,恒书壁作“见贤思齐”四字,以自劝勉。

属本州沦陷,寓居邺中,为临漳小史。

县令裴鉴莅官清苦,致白雀等瑞,逊上«清德颂»十首。

鉴大加赏重,擢为主簿,仍荐之于右仆射崔暹,与辽:“家无荫第,不敢当此。

”天保元年,本州复召举秀才。

五年正月,制诏问求才审官,逊对曰:“今日公卿,抑亦天授,与之为治,何欲不从。

高悬王爵,唯能是与。

无令桓谭非谶,官止于郡丞;赵壹负才,位终于计掾。

则天下宅心,幽明知感,真人去而复归,从此而言,可以无愧。

”又问刑罚宽猛,逊对曰:“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

王者之治,务先礼乐,如有未从,刑书乃用,宽猛兼设,水火俱陈,则天下自治,大道公行。

”七年,诏令校定群书,逊等十一人同被尚书召共刊定。

时秘府书籍纰缪者多,逊乃议曰:“按汉中垒校尉刘向受诏校书,每一书竟,表上,辄言:臣向书、太史公书、太常博士书、中外书合若干本以相比校,然后杀青。

向之故事,见存府,即欲刊定,必藉众本。

邢子才、魏收等并是多书之家,请牒借本参校得失。

”凡得别本三千馀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阙。

八年,诏尚书开东西二省官选,所司策问,逊为当时第一。

(节选自«北齐节樊逊传»)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B.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C.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D.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掾”原为佐助之意,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如“掾曹,掾史,掾属”。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3)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3)

2020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塔思,幼与常儿异,英才大略,绰有祖风。

木华黎常曰:“成吾志必此儿也。

”及长,每语必先忠孝,曰:“大丈夫受天子厚恩,当效死行阵间,以图报称,安能委靡苟且目前,以隳先世勋业哉!”年十八袭爵。

庚寅秋九月,叛将武仙围潞州,太宗命塔思救之。

大兵未至,塔思率十余骑觇贼形势,仙恐有伏,,帝亲征,遣塔思复取潞州。

仙夜遁,邀击之,斩首七千余级,以任存侄代领其众。

壬辰春,睿宗与金兵相拒于汝、汉间。

金兵成列,将战,会大雪,分兵四出,塔思冒矢石先挫其锋,诸军继进,大敗金兵。

甲午秋七月,朝行在所。

时诸王大会,帝顾塔思曰:“先皇帝肇开大业,垂四十年,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

朕欲躬行天讨,卿等以为何如?”群臣未对,塔思对曰:“臣家累世受恩,图报万一,正在今曰。

臣虽驽钝,愿仗天威,扫清淮、浙,何劳大驾亲临不测之地哉!”帝悦曰:“塔思虽年少,英风美绩,简在脱心,终能成我家大事矣。

”賜黄金甲、玻璃带及良弓二十,命与王子曲出总军南征。

乙未冬,拔枣阳。

曲出别徇襄、邓,塔思引兵攻郢。

郢濒汉江,城坚兵精,且多战舰。

塔思命造木筏,遣汶上达鲁花赤刘拔都儿将死士五百,乘筏进击。

引骑兵沿岸迎射,大破之。

丁酉秋九月,入汴京。

守臣刘甫置酒大庆殿。

塔思曰:“此故金主所居,我人臣也,不可处此。

”遂宴于甫家。

戊戌秋九月,帝宴群臣于行宫,塔思大醉。

帝语侍臣曰:“塔思神已逝矣,其能久乎?”己亥春三月,薨,年二十八。

(节选自《元史•塔思传》)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B.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C.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D.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是古时臣民对于帝王的称呼,历代帝王一直鼓吹"君权神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

2020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

曾祖琇之,齐左民尚书、吴兴太守。

祖臶,太子舍人、尚书三公郎。

父稚孙,梁宁远枝江公主簿、无锡令。

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

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莫不通涉。

沛国刘显时称学府,每共奂讨论,深相叹服,乃执奂手曰:“昔伯喈坟素悉与仲宣,吾当希彼蔡君,足下无愧王氏。

”所保书籍,寻以相付。

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

或谏奂曰:“当今乱世,人思苟免,獯羯无知,岂可抗之以义?”奂曰:“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众。

高祖受禅,迁太子中庶子。

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

晋陵自宋、齐以来,旧为大郡,虽经寇扰,犹为全实,前后二千石多行侵暴,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船监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大悦,号曰“神君”。

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

奂曰:“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

劳卿厚意,幸勿为烦。

”初,世祖在吴中,闻奂善政,及践祚,征为御史中丞,领扬州大中正。

奂性刚直,善持理,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

深达治体,每所敷奏,上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

迁散骑常侍,领步兵校尉,中书舍人,掌诏诰,扬、东扬二州大中正。

天嘉四年,重除御史中丞,寻为五兵尚书,常侍、中正如故。

时世祖不豫,台阁众事,并令仆射到仲举共奂决之。

及世祖疾笃,奂与高宗及仲举并吏部尚书袁枢、中书舍人刘师知等入侍医药。

世祖尝谓奂等曰:“今三方鼎峙,生民未乂,四海事重,宜须长君。

朕欲近则晋成,远隆殷法,卿等须遵此意。

”奂乃流涕欺欷而对曰:“陛下御膳违和,痊复非久,皇太子春秋鼎盛,圣德日跻,安成王介弟之尊,足为周旦,阿衡宰辅,若有废立之心,臣等愚诚,不敢闻诏。

”世祖曰:“古之遗直,复见于卿。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宇文绍节,字挺臣,成都广都人。

祖虚中,签书枢密院事。

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九年,第进士...。

累迁宝谟阁待制、知庐州。

时侂胄方议用兵,绍节至庐州,乃修筑古城,创造砦栅,专为固圉计。

淮西转运判官邓友龙谮于侂胄,谓绍节但为城守,徒耗财力,无益于事。

侂胄以书让绍节,绍节复书谓:“公有复仇之志,而无复仇之略;有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

不量国力,浪为进取计,非所敢知。

”侂胄得书不乐,乃以李爽代绍节,召还,为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

吴曦据蜀反,趣绍节赴阙,任以西讨之事。

绍节至,谓大臣曰:“今进攻,则瞿唐一关,彼必固守;若驻军荆南,徒损威望。

闻随军转运安丙者素怀忠义,若授以密旨,必能讨贼成功。

”大臣用其言,遣丙所亲以帛书达上意,丙卒诛曦。

权兵部尚书,未几,除华文阁学士、知江陵府。

统制官高悦在戍所,肆为杀掠,远近苦之。

绍节召置帐前,收其部曲。

俄有诉悦纵所部为寇者,绍节杖杀之,兵民皆欢。

升吏部尚书,寻除端明殿学士。

安丙宣抚四川,或言丙有异志,语闻,廷臣欲易丙。

绍节曰:“方诛曦初,安丙一摇足,全蜀非国家有,顾不以此时为利,今乃有他耶?绍节愿以百口保丙。

”丙卒不易。

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访,绍节审而后言,皆周悉事情。

嘉定六年正月甲午..卒,讣闻,上嗟悼,为改日朝享。

进资政殿学士致仕,又赠.七官为少师,非常典也。

谥曰忠惠。

(节选自《宋史·宇文绍节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师瑷/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宦仕州县/ B.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宦仕州县/ C.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 D.父师瑷/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进士,指考中进士。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

2020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樊深,字文深,河东猗氏人也。

早丧母,事继母甚谨。

弱冠..好学,负书从师于三河,讲习《五经》,昼夜不倦。

魏永安中,随军征讨,以功除荡寇将军,累迁伏波、征虏将军、中散大夫。

尝读书见吾丘子①,遂归侍养。

魏孝武西迁,樊、王二姓举义,为东魏所诛。

深父保周、叔父欢周并被害。

深因避难,坠崖伤足,绝食再宿。

于后遇得一箪饼,欲食之;然念继母年老患痹,或免虏掠,乃弗食。

夜中匍匐寻母,偶得相见,因以馈母。

还复遁去,改易姓名,游学于汾、晋之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

后为人所告,囚送河东。

属魏将韩轨长史②张曜重其儒学,延深至家,因是更得逃隐。

太祖平河东,赠保周南郢州刺史,欢周仪同三司。

深归葬其父,负土成坟。

大统十五年,行下邽县事。

太祖置学东馆,教诸将子弟,以深为博士。

深经学..通赡,每解书,尝多引汉、魏以来诸家义而说之。

故后生听其言者,不能晓悟。

皆背而讥之曰:“樊生讲书多门户,不可解。

”然儒者推其博物。

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六官...,诏许之。

朝廷有疑义,常..建,拜太学助教。

建德元年,表乞骸骨召问焉。

后以疾卒。

深既专经,又读诸史及《苍雅》、篆籀、阴阳、卜筮之书。

学虽博赡,讷于辞辩,故不为当时所称。

撰《孝经(问疑)》《丧服问疑》各一卷,撰《七经异同说》三卷、《义纲略论》并《目录》三十一卷,并行于世。

(节选自《周书·樊深传》) 【注】①吾丘子:即丘吾子。

春秋时孝子。

②长史:古代职官名,将军的属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B.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C.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D.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往”意为“去”,B[解答文言断句题,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1)景公问晏子曰:“寡人意气衰,身病甚。

今吾欲具圭璧牺牲,令祝宗【1】荐之乎上帝宗庙,意者祀可以干.福乎?”晏子对日:“婴闻之,古者先君之.干福也,政必合乎民,行必顺乎.神。

节宫室,不敢大斩伐,以无逼山林;节饮食,无多畋渔,以无逼川泽;祝宗用事,辞罪而不敢有所.求也。

是以神民俱顺,而山川纳禄。

今君政反乎民,而行悖乎神。

大宫室,多斩伐,以逼山林;羡.饮食,多畋渔,以逼川泽。

是以民神俱怨,而山川收禄。

司过【2】荐罪,而祝宗祈福,意者逆乎.!”公曰:“寡人非夫子无所.闻此,请革心易行。

”于是废公阜之游,止海食之献;斩伐者以.时,畋渔者有数;居处饮食,节之勿羡;祝宗用事,辞罪而不敢有所求也。

故邻国忌之,百姓亲之,晏子没而后衰。

(选自《晏子春秋》)注释:【1】祝宗:掌管祭祀祝祷的官员。

【2】司过:古代官名,掌纠正过失。

(2)故圣人之制事也,能节宫室、适车舆以实藏,则国必富、位必尊。

能适衣服、去玩好以奉本,而用必赡.、身必安矣。

能移无益之.事、无补之费,通币行礼,而党必多、交必亲矣。

夫众人【1】者,多营于物而苦其力、劳其心,故困而不赡,大者以失其国,小者以危其身。

故立身于中,养有节:宫室足以.避燥湿,食饮足以和血气,衣服足以适寒温,礼仪足以别贵贱,游虞.足以发欢欣。

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故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矣;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

是故君子上观绝理者以自恐也,下观不及者以自隐也。

故曰:誉不虚出,而患不独生,福不择家,祸不索人,此之谓也。

能以所闻瞻察,则事必明矣。

(取材于《管子•禁藏》)。

注释:【1】众人:这里是指一般的君主。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意者祀可以干.福乎干:求取B. 羡.饮食羡:羡慕C. 用必赡.赡:充足D. 游虞.足以发欢欣虞:通“娱”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古者先君之.干福也能移无益之.事B. 行必顺乎.神意者逆乎.C. 辞罪而不敢有所.求也寡人非夫子无所.闻此D. 斩伐者以.时宫室足以.避燥湿的一项是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A. 是以神民俱顺,而山川纳禄因此神灵和民众都很顺从,而山川收回了财富B. 而党必多、交必亲矣这样盟国就必定多,邦交就必定亲睦了C. 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即使没有灾祸,幸福却也不会来到D. 是故君子上观绝理者以自恐也因此君主首先要看到违反常理者的下场并引以为戒4.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故邻国忌之,百姓亲之,晏子没而后衰。

②福不择家,祸不索人,此之谓也。

5. 以上两则短文都谈到“福”,请概述晏子与管子祸福观的异同。

【答案】1. B 2. C 3. A4. 参考答案:①因此邻国对齐国有所顾忌,百姓都来亲附,直到晏子死后齐国才衰败下去。

②幸福不主动选择人家,灾祸也不主动找寻某一个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5. 答案要点:相同:施政者求福的关键在于自身的行为,要节制欲望,省察过错;否则可能招来祸患。

不同:晏子还强调求福在于敬畏神灵与百姓,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管子主要强调君主要严格修身以致福,即要俭约恭敬,多借鉴他人经验教训,勤于自省。

【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做本题时,除了将实词放入上下文推断它的语境义,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B项,羡,本意为“因喜爱而希望得到”,在这里翻译为“贪恋”,这句话可意译为:饮食奢侈。

故选B。

【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C。

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可以通过词性差异、位置不同来判断虚词意思。

同时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A项,主谓之间无意义/助词,的;B项,介词,相当"于"/疑问语气词;C 项,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结构;D项,介词,按照/用来。

故选C。

【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A项,纳,缴纳,贡献。

这句话翻译为:因此神灵和民众都很顺从,而山川献出财富。

故选A。

【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忌,怕,顾虑;亲,依附,亲附;没,同“殁”,死去;“而”,连词,才,表示目的关系。

(2)索,寻找;此之谓也,宾语前置,判断句,正常语序为“谓此也”。

【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一定要结合文本,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划分层次进行概括,绝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

结合材料,找到每一段与“福”相关的句子,材料一,“古者先君之干福也,政必合乎民,行必顺乎神。

节宫室,不敢大斩伐,以无逼山林;节饮食,无多畋渔,以无逼川泽;祝宗用事,辞罪而不敢有所求也。

是以神民俱顺,而山川纳禄”,意思是:古代先君要求福,政治必定符合民心,行为必定顺从神的意志。

修建宫室有节制,不敢大肆砍伐树木,以便不侵害山林资源;饮食有节制,没有过多地狩猎捕鱼,以便不侵害山川湖泽的野生资源;祝官宗官祭祀祈祷时,只是请罪而不敢有所要求。

因此神灵和民众都很顺从,而山川也献财造福。

材料二,“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故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矣;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

是故君子上观绝理者以自恐也,下观不及者以自隐也。

”,意思是:不花于事无补的功夫,不做没有好处的事情。

所以克制自身,奉行适中,节俭谨慎,即使没有福分,灾祸却也不会临头;骄傲奢侈,背离法度,违反常理,即使没有灾祸,幸福却也不会来到。

因此君主首先要看到违反常理者的下场并引以为戒,其次要看到没有坚持做到适中者的不良后果并进行自我检查。

根据这些句子进行提炼概括即可。

【附:文言文译文】(1)齐景公问晏子:“寡人精神元气衰弱,身体的疾病也很严重。

现在我想备办美玉礼器和牛羊祭品,让祝官宗官把这些敬献给上帝和祖宗神灵,我想通过祭祀可以求福吧?”晏子回答说:“我听说,古代先君要求福,政治必定符合民心,行为必定顺从神的意志。

修建宫室有节制,不敢大肆砍伐树木,以便不侵害山林资源;饮食有节制,没有过多地狩猎捕鱼,以便不侵害山川湖泽的野生资源;祝官宗官祭祀祈祷时,只是请罪而不敢有所要求。

因此神灵和民众都很顺从,而山川也献财造福。

如今您的政治违背了民心,而行为违背了神的意志。

大建宫室,过多砍伐,于是侵害了山林资源;饮食奢侈,过多渔猎,于是侵害了山川湖泽的野生资源。

因此民众和神灵都怨恨,而山川也收回了财富。

司过官在列举罪过,而祝官宗官却在求福,我想这是互相违背的吧!”景公说:“寡人要是没有先生您就听不到这样的话,请让我改变想法和行为。

”于是打消了去公阜游玩的念头,不再让人进献海鲜食品;砍伐树木按照时令进行,狩猎捕鱼有限定的次数;住房饮食,有节制而不奢侈;祝官宗官祭祀祈祷,只请罪而不敢有所要求。

因此邻国有所顾忌,百姓都来亲附,直到晏子死后齐国才衰败下去。

(2)因此,圣明君主管理国事,能够节制宫廷、减少车马来充实储藏,这样国家就必定富裕,君主的地位就必定尊贵。

能节省衣服,抛开玩乐之物来发展农业,这样国家的财用必定富足,君主也必定安全。

能去除无益的事情、无效的支出,用礼品来开展外交活动,这样盟国就必定多,邦交就必定亲睦了。

一般君主,多迷惑于物质享受而费力劳心,国家因此弄得困顿不堪,财用不足,严重的可能因此亡国,轻一些的可能因此危害自身。

因此要立足于适中,生活给养要有节制:宫室要以能避免燥热或潮湿为满足,饮食应以能调和血气为满足,衣服应以能适应冷热为满足,礼仪应以能分别尊贵和卑贱为满足,娱乐应以能欢快高兴为满足。

不花于事无补的功夫,不做没有好处的事情。

所以克制自身,奉行适中,节俭谨慎,即使没有福分,灾祸却也不会临头;骄傲奢侈,背离法度,违反常理,即使没有灾祸,幸福却也不会来到。

因此君主首先要看到违反常理者的下场并引以为戒,其次要看到没有坚持做到适中者的不良后果并进行自我检查。

所以说,荣誉不会凭空出现,祸患不会偶然产生,幸福不主动选择人家,灾祸也不主动找寻某一个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能对所闻所见加以考察,事情就必定清楚了。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

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

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王肃,琅邪临沂人。

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

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秘书丞。

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

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

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甚哀恻之。

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

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

高祖器重礼遇日有加焉,或屏左右相对谈说,至夜分不罢。

肃亦尽忠输诚,无所隐避。

寻除辅国将军,赐爵开阳伯.;肃固辞伯爵,许之。

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

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何为而来。

肃对曰:“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

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

”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群黎之上,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

”是夜澍雨大降。

高祖伐淮北,令肃讨义阳,未克,而萧鸾遣将裴叔业寇涡阳。

刘藻等救之,为叔业所败。

肃表求更遣军援涡阳,高祖得表览之怃然,曰:“当以藻等锐兵新败于前,事往势难故也。

今日之计,唯作必克之举。

”肃乃解义阳之围,以赴涡阳,叔业乃引师而退。

以破裴叔业功,三百户。

进号镇南将军,封汝阳县开国子,食邑..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会驾鲁阳。

肃至,遂与禧等参同谋谟。

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

唯任城王澄以为憾焉。

每谓人曰:“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

从叔广陵,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

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