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文言文阅读2

合集下载

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试题(含解析)
C. 加快“新基建”可有力拉动投资,通过拉动更多的大规模投资来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从而带动社会发展.
D. “新基建"既指单纯的工程项目,也指新的产业增长支柱和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新的服务与消费.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基建”通过对各个领域和产业的渗透融合,产生经济拉动作用,从而培育新的经济生态。
但与拉动投资相比,“新基建”更多是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在线办公助力恢复生产运行,远程教育实现“停课不停学”,智能制造对冲了负面影响……疫情发生以来,经济社会没有因物理“隔离"而“停摆”,离不开“新基建”的支撑。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社会高效运行,更需要“新基建”的给力。
“新基建”之“新”, 也新在模式与空间。研究表明, 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新基建"不单纯指向具体的工程项目,更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
一定意义上,“新基建”是为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打下的一针强心剂,更是未雨绸缪为未来发展铺下的一条路。
(摘编自邹蕴涵《加快“新基建”对中国经济有长远意义》)
材料二:
要用好“新基建”,使其成为化解疫情影响,撬动经济的有力杠杆,关键还要把握好这个“新”字。
“新基建”之“新”,首先新在发展理念。不可否认,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相当可观的投资。有机构曾测算,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
“新基建”着眼长远,但当前的疫情确实赋予其更多责任.要想尽快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恢复正常轨道,需要通过狠抓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领域,给予总需求一个回弹力,进而通过需求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随着疫情全球蔓延,今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外需增长有可能遇到更多困难。这样的背景下,更要依靠内需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课件+讲义+冲刺练): 文言文阅 训练二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课件+讲义+冲刺练): 文言文阅 训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马湘灵诗集序
刘大櫆 马君湘灵与余居同里,生同庚,学同业,其喜为诗同,其嗜酒同,饮酒既酣, 其狂言震于广座也同。余弃于时,而湘灵亦屡试不举,为同遇;余生三子皆夭,而 湘灵亦未有子息,为同病。人之不同,如其面,余与湘灵几无不同矣。而亦有不同 者,盖湘灵之为人,余固尝兄事焉;若其所为文章,则余方欲师事之而未能。此其 不同也。
6 7 8 9 10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为协律郎冷先生的琴谱《太古正音》作序,肯定冷先生高超技艺的同时,高
度赞扬冷先生将琴谱公之于众的良苦用心。 B.古人有名有字,文中冷先生名谦,字起敬,正文中作者称他的字,表达对他的尊
敬;“郊社”是天子祭祀天地的大典。 C.文章第二段用一系列比喻描写自己听琴的感受,调动多种感官,化抽象的音乐为
以为安得一听以偿夙昔之好乎 A.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寥寥乎悲鸿吟而鹳鹤鸾凤追而和之也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阅旬日而余音绎绎在耳 C.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 其助岂为细哉 D. 其翼若垂天之云
解析 D项均为代词,它的。 A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把。 B项形容词词尾/介词,对。 C项表转折/表修饰。
我回忆起往日我和湘灵一起在京师的时候,有一天已近黄昏,湘灵经过我的住所,我拿 出美酒与他共同品味。那时我的兄长奉之也坐在我们旁边。湘灵喝醉了酒,气概勃发,于是 对那个时候显达的官员们斥责了个遍,一点也不避忌。我对他的言论感到惊恐。湘灵情绪激 昂地说:“你认为我是一个凡夫俗子吗?”我道歉说不敢。湘灵叫我倒酒,连喝十多下,大 醉而欢呼,他的头发竖起来直指着帽子,停止欢呼后又悲壮高歌,直唱到流出眼泪。我见湘 灵言语哀伤,也泪流满面不能控制自己。湘灵于是指着我对我的兄长说:“他是与我同心意 的人啊。”于是感觉到翻涌的风云,喉 头间也仿佛郁结着一股怨气,不能舒畅,于是相对坐着彼此沉默,最后撤酒告别。倏忽之间 已经过去了二十年,我听说湘灵已经垂老染病,不能再出远门游玩,只是有时自己乘一艘小 船任其漂流在九龙和三泖之间,间或回到家乡与那些辞了官位回乡闲居的人们一起结一个诗 社,大家一起到山中寻访在水间垂钓罢了。啊!凭湘灵的才华和志向,假使让他在朝廷做官, 忠正直言,难道会和现世那些这里倡导了那里就盲目响应随行的人相同吗?没有办法,只能 这样窘困失意,浮沉不定,不能一展抱负,只好做个山水间清瘦的隐士慢慢老去。

2020届高三语文复习冲刺训练文言文阅读(二)

2020届高三语文复习冲刺训练文言文阅读(二)

精选文档666文言文阅读 (二 )谢深甫 , 字子肃 , 台州临海人。

少颖悟, 刻志为学 , 积数年不寐 , 夕则置瓶水加足于上, 以警困怠。

知处州青田县。

侍御史葛邲、督查御史颜师鲁、礼部侍郎王蔺交荐之。

孝宗召见,深甫言 : “今日人材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动者急于表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故言未及酬而已龃齬, 事未及成而已挫抑。

于是趣时徇利之人, 专务身谋 , 习为软熟 , 畏避束手 , 因循苟且 , 年除岁迁 , 亦至通显 , 一有缓急 , 莫堪倚仗。

臣愿任使之际 , 必察其实 , 既悉其实 , 则修养之以蓄甚才 , 抖擞之以厉其气。

”上嘉纳。

谕宰臣曰: “谢深甫奏对雍容 , 有先人风。

”江东大旱 , 擢为提举常平 , 讲行救荒条目 , 所全活一百六十余万人。

光宗即位, 知阁门事韩侂胄破格转遥郡刺史, 深甫封还内降云: “人主以爵禄磨厉天下之人材 , 固可重而不行轻 ; 以法律谨防天下之侥幸 , 尤可守而不行易。

今侂胄蓦越五官而转遥郡, 侥幸一启 , 攀附踵至 , 将何以拒之 ?请罢其命。

”宁宗即位 , 除焕章阁待制、知建康府 , 改御史中丞兼侍读。

上言 : “比年以来 , 纪纲不立。

台谏有所论击 , 不与被论同罢 , 则反除之外任 ;给、舍有所缴驳 , 不命次官书行 , 则反迁以他官 ; 监司有所按察 , 不两置之勿问 , 则被按者反得美除。

以奔竞得志者 , 不复知有廉耻 ; 以请属赢利者 , 不复知有彝宪。

贪墨纵横 , 莫敢谁何 ; 罪恶裸露 , 无所忌惮。

隳坏纪纲 , 莫此为甚。

请风厉在位 , 革心易虑 , 以肃朝着。

”礼官议祧僖祖 , 侍讲朱熹认为不行。

深甫言 : “宗庙重事 , 未宜遽革。

朱熹考订有据 , 宜从熹议。

”拜少保。

乞骸骨, 授醴泉观使。

明年, 拜少傅 , 致仕。

有星陨于居第, 遂薨。

( 选自《宋史·谢深甫传》))1. 以下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今日 / 人材枵中 / 侈外者多妄诞矫讦/ 沽激者多眩鬻/ 激动者急于表露/ 然或邻于好夸/ 刚介者果于植立/ 而或邻于太锐B. 今日人材 / 枵中侈外者多妄诞 / 矫讦沽激者多眩鬻/ 激动者急于表露/ 然或邻于好夸/ 刚介者果于植立 / 而或邻于太锐/C.今日 / 人材枵中 / 侈外者多妄诞 / 矫讦沽激者多眩鬻/ 激动者急于表露/ 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 / 而或邻于太锐D.今日人材 / 枵中侈外者多/ 妄诞矫讦沽激者多/ 眩鬻激动者急/ 于表露 / 然或邻于好夸/ 刚介者果于植立 / 而或邻于太锐精选文档666()2. 以下对文中加粗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讲解,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爵禄 , 官爵和俸禄。

2020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突破点2 文言实词翻译的五大误区

2020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突破点2 文言实词翻译的五大误区
返 首 页
23
◎精准指导 文言文感情色彩变化图例
1.词义的强化、弱化
返 首 页
24
2.褒义、贬义变化
返 首 页
25
[对点训练] 5.把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 词) 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从平王世充,以功授开府。萧铣 据江陵,诏靖安辑。时秋潦,涛濑涨恶,诸将亦请江平乃进。 画线语句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 译文:
31
5.“据”,占据;“安辑”,安抚;“恶”,汹涌。 萧铣占据江陵,皇帝下诏让李靖安抚。当时正值秋雨连绵,秋 水暴涨,波涛汹涌,各位将领也请求等待江水平静再进击。 【参考译文】 李靖,字药师,是京兆三原县人。参加平定王 世充的战役,因军功授官开府。萧铣占据江陵,皇帝下诏让李靖安 抚。当时正值秋雨连绵,秋水暴涨,波涛汹涌,各位将领也请求等 待江水平静再进击。
返 首 页
21
■误区五 不辨感情色彩· [典例剖析]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 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 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节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返 首 页
22
译句抽样: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误译之处:将“耽玩”的褒扬色彩误译成了贬抑色彩,不准确。 正译: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返 首 页
12
画线语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译文:
返 首 页
13
■误区三 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典例剖析] (2019·全国卷Ⅱ)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 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 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
返 首 页

2020高考语文名校冲刺大二轮跟踪训练: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2

2020高考语文名校冲刺大二轮跟踪训练: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2

专题跟踪训练(十四)文言文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陈次升字当时,兴化仙游人。

入太学..,时学官始得王安石《字说》,招诸生..训之,次升作而曰:“丞相岂秦学邪?美商鞅之能行仁政,而为李斯解事,非秦学而何?”坐屏斥。

既而第进士,知安丘县。

转运使吴居厚以聚敛进,檄尉罔征税于远郊,得农家败絮,捕送县,次升纵遣之。

居厚怒,将被以文法..,会御史中丞黄履荐,为监察御史。

哲宗立,使察访江、湖。

先是,蹇周辅父子经画江右盐法,为民害,次升举劾之。

绍圣中,复为御史,转殿中。

论章惇、蔡卞植党为奸,乞收还威福之柄。

禁中火,彗出西方,次升请修德求言,以弭天变。

掖庭鞫厌魅狱,次升言:“事关中宫,宜付外参治。

今属于阉寺之手,万一有冤滥,贻后世讥。

”济阳郡王宗景请以妾为妻,论其以宗藩废礼,为圣朝累。

宣仁有追废之议,次升密言:“先太后保佑圣躬,始终无间,愿勿听小人销骨之谤。

”帝曰:“卿安所闻?”对曰:“臣职许风闻,陛下毋诘其所从来可也。

”吕升卿察访广南,次升言:“陛下无杀流人之意,而遣升卿出使。

升卿资性惨刻,喜求人过,今使逞志释憾,则亦何所不至哉?”乃止不遣。

次升累章劾章惇,皆留中。

帝尝谓曰:“章惇文字勿令绝。

”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居数日,复入见,帝申前旨,乃以巩语对。

帝曰:“然。

顾未有代之者尔。

”讫不克去。

徽宗立,召为侍御史。

极论惇、卞、曾布、蔡京之恶,窜惇于雷,居卞于池,出京于江宁..。

迁右谏议大夫。

崇宁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颍昌府,降集贤殿修撰,继又落修撰,除名徙建昌,编管循州,皆以论京、卞故。

政和中,用赦恩复旧职。

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陈次升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B.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C.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D.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解析]解答文言断句题,考生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弄懂语句的大意,如由“何以耳目为”可知,“耳”在这里不是语气词,“耳目”是一个词,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B项。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升级训练专题02文言文阅读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升级训练专题02文言文阅读

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安徽版专题升级训练二文言文阅读一、(2012·皖南八校联考)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第1~4 题。

胡俨,字若思,南昌人。

少嗜学,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

洪武中以举人授华亭教谕,能以师道自任。

母忧,服除,改长垣,乞便地就养,复改余干。

学官许乞便地自俨始。

建文元年,荐授桐城知县。

凿桐陂水,溉田为民利。

县有虎伤人,俨斋沐告于神,虎遁去。

桐人祀之朱邑祠。

四年,副都御史练子宁荐于朝曰:“俨学足达天人,智足资帷幄。

”比召至,燕师已渡江。

成祖即位,曰:“俨知天文,其令钦天监试。

”既试,奏俨实通象纬、天气之学。

寻又以解缙荐,授翰林检讨,与缙等俱直文渊阁,迁侍讲,进左庶子。

父丧,起复。

俨在阁,承顾问,尝不欲祖先,熊少戆。

永乐二年九月,拜国子监祭酒,遂不预机务。

时用法严重,国子生托事告归者坐戍边。

俨至,即奏除之。

七年,帝幸北京,召俨赴行在。

明年北征,命以祭酒兼侍讲,掌翰林院事,辅皇太孙留守北京。

十九年,改北京国子监祭酒。

当是时,国内混一,垂五十年。

帝方内兴礼乐,外怀要荒,公卿医生彬彬多文学之士。

俨馆阁宿儒,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重建《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以下图志》皆充总裁官。

居国学二十余年,以身率教,动有师法。

洪熙改元,以疾乞休,仁宗赐敕奖劳,进太子来宾,①何尝及私。

自处淡泊,岁时衣食才给。

初为湖广考官,得杨溥文,大异之,题其上曰:“必能为董子之正言,而不为公孙之阿曲。

”世认为知人。

正统八年八月卒,年八十三。

(节选自《明史·胡俨传》)注:①方岳:传说尧命羲和四子掌四岳,称四伯。

至其死乃分岳事,置八伯,主八州之事。

后称任专一方之重臣为“方岳”。

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母忧,服除忧:去世.B.外怀要荒怀:怀念.C.遂不预机务预:参加.D.智足资帷幄资:参佐.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组是()A.其令钦天监试.其孰能讥之乎.B.寻又以解缙荐,授翰林检讨.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C.与缙等俱直文渊阁.失其所与,不知.D.俨至,即奏除之.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3.以下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归纳和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胡俨年少时就热爱念书,对天文、地理、律历、医学、卜算等书无不博览精通,尤对天文学、气象学有较进修诣。

上海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精选汇编2(18页)

上海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精选汇编2(18页)

上海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精选汇编2试题精选汇编奉贤区(五)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

(11分)通蔽(清)方苞①誉乎己,则以为喜,毁乎己,则以为怒者,心术之公患也;同乎己,则以为是,异乎己,则以为非者,学术之公患也。

君子则不然。

誉乎己,则惧焉:惧无其实而掠美也;毁乎己,则幸焉:幸吾得知而改之也,同乎己,则疑焉:疑有所蔽而因是以自坚也;异乎己,则思焉:去其所私以观异术,然后与道大适也。

②盖称吾之善者,或谀佞之虚言也;非然,则彼未尝知吾之深也。

吾行之所由,吾心之所安,吾自知之而已。

若攻吾之恶,则不当者鲜矣,虽与吾憎怨,吾无其十或实有四三焉。

与吾言如响,必中无定识者也;非然,则所见之偶同也。

若辨吾之惑,则不当者鲜矣。

理之③吾友刘君古塘,行直而清。

其为学常自信而不疑,心所不可,虽古人之说不苟为同也,而好人之同乎己。

夫古人之说,不能强吾以苟同,而欲人之同乎己,非心术之蔽乎?知君者,犹以为自信之过也;不知者,将以为有争气也[18]。

君与吾离群而素居久矣,会有所闻,书以质之。

21.下列说法,作者全都认同的一组是()。

(2分)①誉乎己,则以为喜,毁乎己,则以为怒者②盖称吾之善者,或佞之虚言也③誉乎己,则惧焉;毁乎己,则幸焉④其为学常自信而不疑⑤虽古人之说,不苟为同也,而好人之同乎己⑥若攻吾之恶,则不当者鲜矣,虽与吾有憎怨,吾无其十或实有四三焉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⑥D.②⑤⑥22.可填入第②段方框中的虚词是()(2分)A.焉B.矣C.耳D.哉23.赏析第①段画线句。

(3分)24.本文以“通蔽”为题,第②段中却并未出现“蔽”字。

结合全文,分析第②段和“通蔽”的联系。

(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

(11分)21.(2分)c22.(2分)B23.(3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正面强调了面对毁誉异同的正确态度,君子应当惧誉、幸毁、疑同、思异。

句式整齐,条理分明,语势强烈。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山西)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山西)

2020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山西)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高长恭传4-7 题。

兰陵武王高长恭,一名孝,文裹第四子也。

累迁并州刺史。

突厥入晋阳,长恭全力击之。

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

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遵至盒墉之下,被园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宵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

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

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

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

韶病,长恭总其众。

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商阳等郡公。

邙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及深,失败悔无所及。

”对曰:“家事和蔼,不觉遂然。

”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

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目:“王既受朝寄,何得这样贪残?”长恭未咎。

相愿目:“岂不由忙山大捷,恐以威严见忌,欲自秽乎 ?”长恭曰:“然。

”相愿曰:“朝廷若忌王,干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

”长恭泣下,前滕请以安家术。

相愿曰:“王前既有勋。

今复得胜,威声太重。

宜属疾在家,勿预事。

”长恭然其亩,未能退。

及江淮寇扰,恐复为将。

叹曰:“我昨年面肿,今何不发 ! ”自是有疾不疗。

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

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 ?”妃曰:“何不求见天颜 ?”长恭曰:“天颜何由得见 ! ”遵饮药薨。

赠太尉。

长恭貌柔心壮,音客兼美。

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韧在瀛州,行从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

及讨定州。

阳士深在军。

恐祸及。

长恭闻之目:“吾本无此意。

”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

尝入朝而随从尽傲,惟有一人。

长恭独还,无所谴罚。

武成赏其功,命贾护为买妾二十人。

唯受其一。

有千金贲券,临死日,尽燔之。

( 选自《北齐书》卷一)【注】①天颜:指皇上。

4 对以下旬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 韶病,长恭总.其众总:统率B 求福反以速.祸速:迅速C 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饮:使喝D 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安:使放心.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高长恭“胸怀宽广”的一组是( )(3 分)①前膝请以安家术②长恭然其言③虽一瓜数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文言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虞世南,越州余姚人。

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馀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

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

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

陈灭,与世基入隋。

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注]。

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

大业中,累至秘书郎。

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

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

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

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

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

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

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贞观八年,进封县公。

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

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

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

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

不敢奉诏。

”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

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

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

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节选自《新唐书·虞世南传》)[注] 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弟陆云的并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馀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B.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馀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C.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馀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D.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馀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舍人,常以舍人中才学优秀者充之,与中庶子同掌太子宫文翰。

B.践祚,是继位、登基的书面语说法,特指皇帝登临皇位。

C.乞骸骨,用于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也可以说成“视事”。

D.“文懿”这一谥号是用来赞美虞世南广博的文才和美好的品德。

“懿”是“美好”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隋炀帝很欣赏虞世南的才能,但对他严正的性格很厌恶,所以并不怎么重用他,虞世南当了十年七品官也得不到升迁。

B.皇上曾经故意作宫体诗来试探虞世南是否真正刚正不阿,叫虞世南接续原韵唱和,但虞世南拒绝了,皇帝因此赏赐他。

C.虞世南在文章清秀有力上不如世基,但他学问渊博,也不像哥哥那样善于用花言巧语来博得皇帝的喜爱。

D.皇上常称赞虞世南有五绝: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学,四是文词,五是书法。

他的墨迹为世人所收藏珍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5分)译文:(2)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

(5分)译文: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尹继伦,开封浚仪人。

父勋,郢州防御使。

尝内举继伦以为可用,太祖以补殿直,权领虎捷指挥,预平岭..。

太宗即位,改供奉官。

从征太原,还,迁洛苑使,充北面缘边都巡检使。

表、下金陵..中,威虏军粮馈不继,契丹潜议入寇。

上闻,遣李继隆发镇、定兵万馀,护送辎重数千乘。

契丹将端拱..于越谍知之率精锐数万骑将邀于路继伦适领兵巡徼路与寇直于越径趋大军,过继伦军,不顾而去。

继伦谓其麾下曰:“寇蔑视我尔。

彼南出而捷,还则乘胜驱我而北,不捷亦且泄怒于我,将无遗类矣。

为今日计,但当卷甲衔枚以蹑之。

彼锐气前趣,不虞我之至,力战而胜,足以自树。

纵死犹不失为忠义,岂可泯然而死,为胡地鬼乎!”众皆愤激从命。

继伦令军中秣马,俟夜,人持短兵,潜蹑其后。

行数十里,至唐河、徐河间。

天未明,越去大军四五里,会食讫将战,继隆方阵于前以待,继伦从后急击,杀其将皮室一人。

皮室者,契丹相也。

皮室既擒,众遂惊溃。

于越方食,失箸,为短兵中其臂,创甚,乘善马先遁。

寇兵随之大溃,相蹂践死者无数,馀党悉引去。

契丹自是不敢窥边,其平居相戒,则曰当避“黑面大王”,以继伦面黑故也。

以功领长州刺史,仍兼巡检。

至道二年,分遣将帅为五道,以讨李继迁。

时大将李继隆由灵环路往,逗挠不进。

上怒,急召继伦至京师,授灵、庆兵马副都部署,欲以夹辅继隆也。

时继伦已被病,强起受诏。

上素闻其嗜酒,以上尊酒赐而遣之。

即日乘驿赴行营,至庆州卒,年五十。

上闻之嗟悼,赙赗加等,遣中使护其丧而归葬焉。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四》,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丹将于越谍知之/率精锐数万/骑将邀于路/继伦适领兵巡徼/路与寇直/B.契丹将于越谍知之/率精锐数万骑/将邀于路/继伦适领兵巡徼/路与寇直/C.契丹将于越谍知之/率精锐数万骑/将邀于路/继伦适领兵巡/徼路与寇直/D.契丹将于越谍知之/率精锐数万/骑将邀于路/继伦适领兵巡/徼路与寇直/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权领,“权”,暂代官职;“领”,兼任,通常是兼任较高职务。

B.端拱,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汉武帝首创,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个新君即位,一般都改年号。

C.金陵,今天的南京,也称建康、江宁、石头城、应天、天京等,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D.行营,出征时的军营,亦指军事长官的驻地办事处。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尹继伦不负父亲厚望。

被父亲举荐后,他深得太祖、太宗信任,先后暂代虎捷军指挥,充任北面缘边都巡检使。

B.尹继伦有勇有谋,善于鼓动士气。

端拱年间大胜契丹,使之不敢进扰边境,充分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C.尹继伦为国忠义,即使临危受命也毫不畏惧。

第一次是与李继隆合作打败了契丹,第二次也是与李继隆合作剿灭了叛将李继迁。

D.尹继伦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去世的时候,皇帝给予加等的赏赐,并派宦官送他的灵柩回乡埋葬。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彼锐气前趣,不虞我之至,力战而胜,足以自树。

(5分)译文:(2)于越方食,失箸,为短兵中其臂,创甚,乘善马先遁。

(5分)译文:答案1.D[解析]作答本题,可先找出各项所断之处的差异处,然后进行比较,确定正误。

第一处不同为“性沉静/寡欲”“性沉静寡欲/”,显然“沉静寡欲”不能断开;第二处是“十馀年”的前后是否要断开,结合语境,应是“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馀年”,由此得出答案。

2.C[解析]“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乞骸骨”指官吏自请退职。

3.B[解析]皇帝不是“故意”写诗试探。

4.[答案](1)我和虞世南讨论古今之事,即使有一句不合适的话,也会惆怅怨恨得不行,他的态度竟然这样诚恳!(“商略”“怅恨”“恳诚”“乃”各1分,句子通顺1分)(2)皇上曾叫人把《列女传》写在屏风上,在当时没有做依据的版本,虞世南便默写了一遍,结果没有一个字写错。

(“于时”“本”“暗疏”“谬”各1分,句子通顺1分)[解析](1)“商略”,讨论;“怅恨”,惆怅怨恨;“恳诚”,诚恳;“乃”,竟然。

(2)“于时”,在当时;“本”,版本;“暗疏”,默写;“谬”,错误。

[参考译文]虞世南,是越州余姚人。

他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他的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前后十多年,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甚至几十天不梳洗。

他的文章文辞婉转而富有文采,他很崇拜仆射徐陵的文章,徐陵也说虞世南的文风颇像自己的,因此虞世南以文章著名。

陈朝天嘉年间,他的父亲虞荔逝世,虞世南由于过分悲伤而损害了身体,几乎坚持不住。

陈文帝敬重虞荔的品德高尚,又了解到他的两个儿子都很博学,派人到他家里帮忙照顾,召任虞世南为建安王的法曹参军。

陈朝灭亡,虞世南和哥哥世基到隋朝(京师)。

世基的文章清秀有力,超过了世南,但丰富广博不如世南,二人在当时都有很高的声望,评论者将兄弟二人比作晋朝的陆机、陆云兄弟。

在隋炀帝杨广当晋王的时候,杨广和秦王杨俊递相征用他们。

大业年间,虞世南经多次职位变动官至秘书郎。

隋炀帝虽然喜欢他的才能,但对他严正的性格很厌恶,所以并不怎么重用他,虞世南当了十年七品官也得不到升迁。

虞世基机敏而善于奉承,隋炀帝很喜欢他,于是日益尊贵显赫,虞世基妻妾的穿戴模仿王者,虞世南家里却清贫,但他一点也不改变自己的节操。

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因有仇又将杀虞世基,虞世南抱住虞世基号啕大哭,并请求代兄而死,宇文化及不允许,(虞世基被杀,)虞世南悲痛过分,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

他随宇文化及来到聊城,被窦建德俘获,窦建德任他为黄门侍郎。

秦王李世民消灭了窦建德,任他为王府参军,转为记室,又升任太子中舍人。

秦王李世民即皇帝位,封他为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

当时虞世南已年老体衰,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帝不接受他的请求,并升任他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坚决推辞,又改任秘书监,封爵为永兴县子。

虞世南虽然外貌温良谨厚,从外表来看,瘦弱得似乎连身上的衣服也不能承受,但内心意志坚强,议论政事坚持正确意见。

太宗李世民曾说:“我和虞世南讨论古今之事,即使有一句不合适的话,也会惆怅怨恨得不行,他的态度竟然这样诚恳!”贞观八年,虞世南进封(永兴)县公。

当时陇右一带发生山崩,大蛇不断出现,山东和江淮一带大水成灾,太宗为此忧虑,问虞世南该怎么办,(虞世南)回答说:“汉文帝元年,齐地、楚地的二十九座山同日发生山崩,大水从地下涌出,汉文帝下令,各郡国不要来朝贡,给天下人施以恩惠,使得远近的人都和睦融洽,也没有造成灾害。

现在蛇出现在山岭、沼泽,这正是适合它生活的地方。

还有山东长期下雨,江淮一带闹水灾,恐怕有无罪而被捉拿入狱的冤情存在,应当检查在押囚犯,或许还能符合天意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