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故宫
14《故宫博物院》课件

2、确定好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语。
3、抓住事物特点准确说明或摹写。
—————————
分 3-15段:
后三宫 内廷 东西六宫 御花园
总 16段:总括全文内容,再次突出故宫建筑群 布局和谐统一的特点。
整体感知课文:分组讨论问题。
①故宫有什么特点?试从文中找出根据来。 ②填好课后练习第一题的图。 ③找出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较多的段落,并且勾 划出方位词。 ④文章重点介绍了哪一座大殿?为什么重点介绍 它?
注音,朗读: luá n
zhà n
dǒugǒng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 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 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 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 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 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xuà n
填上方位词:
立足点是:
正中 大殿____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朱漆方台 上面 背后 ____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____是雕 两旁 龙屏。方台____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 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中央 仰望殿顶,____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 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 雕金蟠龙 周围 圆珠,____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 下面 宝珠正对着____的宝座。梁坊间彩画 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 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 周围 ____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故宫博物院一日游
导游招聘信息
• 我公司长期从事北京各大景点文化传播, 现因工作需要,特招聘故宫博物院参观 讲解员数名。只要你热爱旅游工作,我 公司热情欢迎你的加入(有无带团经验 均可)。 •
【初中语文】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4《故宫博物院》ppt课件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明确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说明顺序。 2、尝试着向家人有序地介绍故宫博物院。
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事物特征: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结构层次:总—分—总 说明顺序: 由南到北 (空间顺序)由外到内 选好立足点 用准方位词 详略安排:详写太和殿,略写其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3、全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 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分说时,又按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 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桥→太和门→三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 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 门→景山
课堂小结
课文紧紧住事物的特征,利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向我们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一个清楚 的了解。一般而言,凡是介绍建筑或建筑群的说 明文,大抵都按照空间顺序,即参观游览的方位 变化,进行详细的说明。
明确: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桂,每根大柱上盘绕 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 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 龙翔一,有行龙、开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 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 金宝顶,轮廓非常化美。 C、布局统一: 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四座城门;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三大殿建筑都处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紫禁城前后两大建筑群“基本一样”。
一、预习展示
识记字音、字形 矗立(chù ) 鳌头(á o) 湛蓝(zhà n) 琉璃(liú ) 殿檐 (yá n) 藻井(zǎo) 蟠龙(pá n) 轴线(zhó u) 金銮殿(luá n) 击磬 (qì ng) 檀木(tá n) 攒(cuá n) 乾清宫(qiá n) 坤宁宫(kūn) 肃穆(mù ) 奏报(zò u) 慈 禧(xǐ) 额枋(fāng) 妃嫔(pí n)
14.故宫

小结
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修建,至今 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它集中体现了我国 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在当 时社会条件下,能建筑这样高大雄伟的建筑 群,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 创造才能,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 为 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 执政。始建于1406年,至今已600多年。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 古代木构建筑群,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约15万平方米,拥有殿宇9000多间,其中太和 殿(又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即位、诞辰节日 庆典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 故宫黄瓦红墙, 金扉朱楹, 白玉雕栏,宫 阙重叠, 巍峨壮观, 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 宫内现收藏珍贵历代文物和艺术品约100万件。 1987年12月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知识知多少?
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北京城中心 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72万平方米 皇帝的金銮殿在什么大殿中? 太和殿 学子们在什么大殿参加殿试? 保和殿 故宫中装饰最多的是什么图案?龙
黄传惕( tì )
故宫(紫禁城)
luán
pán
liú
chù
金銮殿
pí zhàn n
蟠龙
qián
鎏金
御花园
故宫的说明顺序是
空间顺序
乾清宫
乾清门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太和门 金水桥 午门
南
从南到北进行说明
西华门
东华门
午门
金水桥
太和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门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御花园
神武门
14故宫博物院

故宫的说明顺序是
空间顺序
从南到北进行说明
西华门
太和门 金水桥
东华门
午门
南
一、(1)概括说明故宫的称属、历史及现状 二、(2-15)是全文的重点,概括了故宫博物院的历史、 现状、规模、布局特色 (2)简介故宫的总体布局及建筑特色 前 朝
故 宫 博 物 院
(3-4)三大殿的外观、规模 (5-8)太和殿 :外形、内景、位置、用途、概貌 (9)中和殿 (10)保和殿
(11)前朝和内廷的通道 (12)乾清宫 (13)交泰殿 、坤宁宫 、后三宫
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后 廷
(14)写后三宫的特点 (15)御花园 三、(16)从景山鸟瞰故宫,总括上文的具体分说, 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
三大殿(紫禁城中心)外观、规模(4段) 太和殿◆外形 (5段) ◆内景 (6段) ◆位置 (7段) ◆用途 (8段) 中和殿: 概貌、用途 (9段) 保和殿:用途 (10段) “前朝”“内廷”通道(分界地带) (11段)
黄传惕
教学目标
一 学习空间说明顺序,懂得运用方位词
二
了解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法
故宫知识知多少?
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北京城中心 72万平方米 太和殿 保和殿 龙
皇帝的宝座在什么大殿中? 学子们在什么大殿参加殿试?
“三大殿”装饰最多的是什么图案?
视频我所知道的故宫宫(紫禁城)故宫简介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其位于北京市中心。明 永乐十八(1420年)落成,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 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 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 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4故宫博物院

角楼
玲珑奇巧
南门---午门
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东华门
西华门
金水河
金水桥
金水桥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
太和门两侧狮雕
引人注目的三大殿
• 这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 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 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 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 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 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 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 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 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 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 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 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zhàn 湛蓝
zhóu 中轴线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 缭绕:回环缠绕。 错综:纵横交叉。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矗立:高耸的直立。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迥:远,差得远。 鳌头: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 的人可以踏上。独占鳌头比喻取得第一名。
阅读课文
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1. 故宫的名称、地理位置、 在建筑群中的地位、历史沿革。 2. 故宫的整体布局及特点: 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独特风格。
3. 午门内外
4. 三大殿概说 (台基)
5. 太和殿外观
6. 太和殿内景 7. 介绍三大殿建筑位置——中轴线 8. 太和殿的用途
9.
收藏文物100万件
游览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 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 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 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其 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在几个宫殿中设立 了历代艺术馆、珍宝馆、钟表馆等,爱好艺术的 人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前,往往久久不忍离 去。设在故宫东路的珍宝馆,展出各种奇珍异宝。 如一套清代金银珠云龙纹甲胄,通身缠绕着16条龙, 形状生动,穿插于云朵之间。甲胄是用约60万个 小钢片连结起来的,每个钢片厚约1毫米,长4毫 米,宽1.5毫米,钻上小孔,以便穿线连结。据说, 为制造这套甲胄,共用了4万多个工时 。
14故宫博物院

故宫的说明顺序是 空间顺序 从南到北进行说明 本文的说明结构是 总—分—总
东华门
太和门 西华门 汉白玉石桥
午门
南
读一读,写一写
chù 矗立
dǒu áo zhàn zǎo pán 鳌头 湛蓝 藻井 斗拱 蟠龙
qìng tán cuán qián 击磬 檀木 攒 乾清宫
zhóu luán 中轴线 金銮殿
坤宁宫
• 坤 宁 宫 是 皇 后 的 寝 宫。 图 为 坤 宁 宫 东 侧 室, 是 皇 帝 大 婚 时 的 洞 房。 大 婚 时 皇 后 只 在 此 居 住 三 日, 然 后 回 到 各 自 所 住 的 宫 内。
御花园
返回
御花园
•御花园建于 1417 年。 这 是皇帝进入 御花园时所 见 的 景 观。 前面的坛是 香 炉。
作者
黄传惕
湖南省平江县人,故宫研究 员,现在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祖国各地》、《历史故事》 节目的编辑。
生字目标
• 初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参考文 下注视或借助工具书掌握字词。5分钟后 检查。
读一读,写一写
chù 矗立
dǒu áo zhàn zǎo pán 鳌头 湛蓝 藻井 斗拱 蟠龙
qìng tán cuán qián 击磬 檀木 攒 乾清宫
kūn pí n mù huò Liú lí 坤宁宫 肃穆 挥霍 妃嫔 琉 璃 jiǒng
迥然不同
金水桥
金水河
午门
返回
金水桥
返回
太和门
返回
太和殿,俗称“金銮 殿”,位于紫禁城南北
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
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 成,称奉天殿。太和殿 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 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
14故宫博物院

文章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乃到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是 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 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 代表性(外观气势雄伟、色彩绚丽,内部装饰庄严 富丽)。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第二部分(3—15)分说。根据故宫的 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 宫分为前朝的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 前朝主要介绍了什么? 前朝主要介绍“三大殿”: 先介绍殿前建筑(4) 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 中和殿(9),保和殿(10)
合作探讨:
阅读4到10段,思考:作者对三大殿的介绍, 详略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文章是怎样把故宫给我们解说清楚的? • 首先,抓住事物的特点,比如文章抓住了故宫 的总体特点,还抓住了局部建筑的特点,如对 太和殿的说明。 • 其次,要明确说明的顺序,有序则不乱。介绍 建筑的时候沿故宫的中轴线按空间顺序。 • 再次、要准确使用方位词。介绍太和殿内景的 时候,就运用了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 顶、中央、周围等方位词。 • 最后、要突出重点,把对象的特征呈现出来。 如写太和殿的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 写建筑物位置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 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 上,都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
•
内廷主要介绍了些什么?
主要介绍“后三宫”:乾清宫(12)、交泰殿、坤 宁宫(13),接着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 花园(15)。
后三宫主要从什么方面,抓住什么特点来介 绍的? • ——用途方面。 • ——抓住宫中凤凰图案增多的特点是。 介绍后三宫,为什么凤凰逐渐增多呢? 传说凤凰是百鸟之王,羽毛美丽,象征吉 祥美好,封建统治者把后妃比作凤,因此她 们住的地方,用的东西都画凤。
14 故宫博物院

整体感知
1.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故宫博物馆的特点。
规模宏大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风格独特
2.本文主要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故宫的? 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本文主要按照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进行 说明的。这样安排正好与故宫的建筑顺 序以及参观的线路相吻合,使全文条理 分明。 3.作者将故宫的建筑物分为哪两大部分进行 介绍的?
“前朝”和“内廷”
4.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情感?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 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 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说明对象 突出表现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 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艺术风 格,
文章主旨 高度赞扬了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 写作目的
美及古代劳动人民的高深智慧。
2、 列数字: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 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 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列数字:介绍故宫建筑群占地面积、宫殿和房 屋数量,将“规模宏大”具体化了,给人印象深刻, 让人不得不惊叹于故宫的宏伟,同时也勾起了人们 的好奇:这么宏大的规模到底该是怎样的呢?这么 多的房屋到底会怎样布局、设计呢?
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1、 作诠释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 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作诠释:交代了故宫的位置及历史沿革,使读者对故 宫产生整体印象。它地处“北京的中心”,是“城中之 城”,即可让人看到故宫的规模之大,也可感受其地位非 同寻常。“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有五百多年历史了”,这就突出了故宫在今天所具有的独 一无二的历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故宫博物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文意,认识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培养把握实物说明文空间顺序和立足点的能力。
3.体会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当导游,从总体上把握全篇说明顺序、建筑结构及布局,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2.课文第六段为突破口,实现以点代面的目的,突出课文重点,解决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祖国传统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1.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理解说明的空间顺序——条理性。
2.方位词的准确运用——立足点。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长城、故宫、圆明园、天坛、颐和园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古城,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
2.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
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
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磬(qìnɡ) 攒(cuán ) 鳌(áo)头琉(liú)璃藻(zǎo)井蟠(pán)龙金銮(luán)殿鎏(liú)金玉玺(xǐ) 妃嫔(pín) 湛(zhàn)蓝上谕(yù) 傀儡(kuǐlěi) 翊(yì)坤宫修缮(shàn) 诏(zhào)书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水深火热:比喻人民生活处境的极其痛苦。
大肆挥霍:毫无顾忌地大量花钱。
迥然不同:很不相同。
迥然:显然,清清楚楚地。
2.以“初读课文,我了解到”的句式,谈对课文的理解。
3.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
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
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
三大殿和武英殿、文华殿合称为“前朝”。
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
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来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4.理清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
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另外,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全文按照参观游览的路线,详略得当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功用。
从不同方面印证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研读分析1.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第一部分(1-2)总说。
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故宫的别称①紫禁城,以建筑命名,整个建筑群在城墙内,表示皇帝的最高权威,在北京城中心,又称城中之城,墙为赭(zhě)色,因此称赭色城的禁区为~。
②故宫,从明清两代皇帝的宫殿得名,“故”指从前的(事情或处所),明清两代是早已过去的旧事,因此我们今天称他们的宫殿为~。
③博物院,展览陈列各种文物或标本,供人们参观的地方,“院”指全国性的最大规模的。
★★故宫的艺术风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句话提纲挈领,把故宫雄伟壮丽的全貌作了概括说明,从三方面讲出了建筑群的特点,是全文的总领句。
第二部分(3-15)分说。
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
★★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
★★三大殿(4—10)作者重点介绍了太和殿。
内容:规模、外观、内部摆设和装饰、功用、位置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下到上、先中间后两边说明方法:列数字、摹状貌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作者分别从高度、面积、格局、色彩、气势来介绍太和殿的外观。
外观上的特点①高:矗立在七米多高的台基上,台基有三层②奇(台基):〈见书划线处〉)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金黄、大红看上去富丽堂皇,再衬上蓝天,白玉石台基,更是艳丽夺目,金碧辉煌,体现了前面所说的“宏大、壮丽”。
★★第6节、作者介绍太和殿由外观转入内景,总的顺序是先下后上,其中两个“立足点”,分别是方台和雕金蟠龙。
下面以方台为立足点,依次向上、向后、向左右两旁写。
上面以雕金盘龙为立足点,依次向下、向周围写。
方位词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第6节对内景的描写,用得最多字-“龙”。
这一节不仅写出了殿中龙的图案之多,而且写出了“双龙戏珠,单龙飞舞”以及“行龙、坐龙、开龙、降龙”等多姿多态的龙,并且在最后加上“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使得这些图案更显得生动活泼,联想到台基上看到的一千多个龙头,我们简直到了“龙”的世界。
写龙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
故宫建筑突出龙,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
二是龙的象征意义决定的。
历朝历代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
龙也是作为皇权的化身。
★★三大殿建在中轴线,说明建筑意图——把皇帝宝座安在中轴线上,以象征皇权,象征一切以皇帝为核心,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封建统治者希望他们的皇位代代相传,永世不变。
★★太和殿的用途是举行重大典礼。
三大殿为什么太和殿介绍得最详细?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
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对于中和殿、保和殿、作者仅仅指出了他们的用场。
这样有详有略的方法,使得重点突出,因为太和殿最能反映故宫的特征和本质。
★★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
后三宫是用途方面来写的。
抓住宫中凤凰图案增多特点来写。
★★写后三宫,为什么凤凰逐渐增多呢?传说凤凰是百鸟之王,羽毛美丽,象征吉详美好,封建统治者把后妃比作凤,因此她们住的地方,用的东西都画凤。
★★养心殿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又是后庭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使得它最引人注目。
★★东西六宫的建筑,作者只介绍了长春宫和储秀宫,是因为这两宫是慈禧太后住过的地方。
作者描述了慈禧五十岁生日的场面,是为了揭露封建统治者大肆挥霍,奢侈浪费的罪行。
第三部分()总的概括艺术风格: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写法:首尾呼应2.文章是怎么把故宫给我们解说清楚的?首先,是抓住事物的特点,比如文章抓住了故宫总体特点,还抓住了局部建筑的特点,如对太和殿的说明。
其次,要明确说明的顺序,有序则不乱。
介绍建筑的时候沿故宫的中轴线按空间顺序。
介绍养心殿的时候,为讲述其功能的时候,又以时间为序,说明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
第三,要准确使用方位词。
介绍太和殿内景像的时候,就运用了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方位词第四,要突出重点,把对象的特征呈现出来。
仍以太和殿为例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
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描绘龙有十次之多。
为什么?写建筑位置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都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
3.小结: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永乐十八年(1420)基本建成,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他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
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
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能建筑这样高大雄伟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拓展延伸、文化熏陶建筑沉淀着深厚的文化,更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就会有不同风格的建筑。
(图片)①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物,它将宫殿、寺庙与灵塔融于一体,并吸收汉族及印度、尼泊尔寺庙的建筑特色,形成独具一格的藏族建筑风格。
②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白族是一个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的民族。
白族崇尚白色,白族民居往注重门楼,门楼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
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石刻、彩绘、凸花砖等材料,串角飞檐,花枋轻巧,斗拱重叠、玲珑剔透、雄厚稳重不仅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在建筑结构技巧上也独具风格。
③四大名楼,它们各具特色的造型,无不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④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山西恒山的悬空寺,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设计非常精巧,建筑艺术高超。
⑤江南古镇,河衢交错,临河的街市,背水的民宅,乡间小船,于蜿蜒水道中缓缓而行,橹声篙影,渔歌回荡,如诗如画,俨然是梦中的水乡……所以,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是无言的史诗”,是“人类文明的纪念碑”。
五、布置作业1.故宫的设计贯穿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建筑中的,说说你的理解。
2.在你的语文资料库中设立一个“建筑览胜”专栏,多方收集有关建筑的资料。
3.从文中摘抄10个形容词,写一段课外练笔。
4.以空间顺序写一篇说明文,介绍我们的学校,或者你的家、你的房间。
5.变个顺序说故宫(1)假如你站在景山上介绍故宫,你将怎样解说?(2)假如逆作者的路线而行,你将如何导游?★★故宫简介紫禁城是中国明(1368~1644)、清(1644~1911)两朝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