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干扰素试验和皮试变态反应对检测奶牛结核病的比较

合集下载

奶牛结核病皮内变态反应与病理剖检对比实验

奶牛结核病皮内变态反应与病理剖检对比实验

奶牛结核病皮内变态反应与病理剖检对比实验王文秀;刘思国;张喜悦;杨启元;李爱巧;何克明;徐敏;王六合;孙国林;呼西旦;徐志光【期刊名称】《草食家畜》【年(卷),期】2010(000)002【摘要】奶牛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皮内变态反应是检验牛结核病国家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皮内变态反应与病理割检的相关性和符合率,对确诊结核病阳性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总页数】3页(P75-77)【作者】王文秀;刘思国;张喜悦;杨启元;李爱巧;何克明;徐敏;王六合;孙国林;呼西旦;徐志光【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63;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中国动物卫生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山东,青岛,266032;新疆乌鲁木齐市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新疆乌鲁木齐市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新疆乌鲁木齐市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新疆乌鲁木齐市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新疆乌鲁木齐市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新疆乌鲁木齐市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5.2【相关文献】1.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检测奶牛结核病的假阳性率初步测定及对策 [J], 王永斌;谭余权2.γ-干扰素检测技术和皮内变态反应在奶牛结核病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J], 张强;王玉舜;鲍士兵;3.奶牛结核病PPD皮内变态反应检测技术应用中的问题讨论 [J], 何明发;李红伟;敖义鹏4.单纯皮内变态反应和比较变态反应在奶牛结核病检测中的应用 [J], 沈素芳;王曲直;赵洪进;唐文红;刘佩红5.奶牛结核病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法检测对比实验 [J], 李建华;刘琴;周亚平;张泉鹏;张利坤;施开平;李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介绍奶牛结核病PPD反应的三种检疫判断标准

介绍奶牛结核病PPD反应的三种检疫判断标准

牛结核病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和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人结核的10%以上由牛分枝杆菌引起。

世界各国对结核病大多采取检疫净化的方法进行控制,皮内变态反应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唯一指定的检疫方法,其判断标准有三种:1、我国的国家标准注射方法:不论牛只大小,一律皮内注射0.1mL(20000 IU/ mL)的牛型提纯结核菌素,72h 后观察结果。

阳性反应: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皮厚差大于或等于4.0 mm 。

疑似反应:局部炎性反应不明显,皮厚差大于或等于2.0 mm,同时小于4.0 mm ;阴性反应:无炎性反应,皮厚差在2.0 mm以下。

2、欧盟的对比PPD试验在注射牛型提纯结核菌素(注射方法、剂量同我国的标准)的同时,在牛的颈部另一侧对应部位(或在颈部同一侧,但两次注射的位置间隔大约为12~15cm),皮内注射禽型PPD(20000 IU/ mL) 0.1 mL,72h后观察结果。

阳性反应:牛型PPD反应阳性,且比禽型PPD反应大4mm以上;疑似反应:牛型PPD反应是阳性,并且牛型PPD反应仅比禽型PPD反应多1~4mm;阴性:牛型PPD反应是阳性或阴性,但其反应等于或小于禽反应。

3、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判断标准仅用牛性结核菌素进行检疫,方法同中国国标,但判断标准较严:局部出现炎性反应,皮厚差≥2.0mm,判断为阳性;皮厚差<2.0mm判断为阴性。

综合来看,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在牛结核变态反应判定标准较为严格。

欧盟比较法皮内变态反应是对传统的牛型PPD法的改进,能够区别被检动物是由牛型分枝杆菌感染还是由其它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可避免由于禽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减少无害化处理损失,对于我国的奶牛结核病检疫净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奶牛结核病检测方法

奶牛结核病检测方法

奶牛结核病检测方法奶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以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还可以通过食用患有结核病奶牛的牛奶和肉类传播给人类。

因此,对奶牛结核病进行及早的检测和防控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奶牛结核病检测方法。

一、皮内试验皮内试验是目前最常用和经济实用的奶牛结核病检测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在奶牛的皮肤下注射结核菌抗原,观察注射部位是否产生特异性的变应反应来判断奶牛是否感染结核菌。

结果的判断是根据注射后48~72小时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明显的硬结和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0mm者为阳性反应,表明该奶牛可能感染有结核菌。

需要注意的是,皮内试验属于间接试验,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可能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与其他检测方法相结合来判断奶牛结核病的感染情况。

二、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奶牛血液中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来诊断奶牛结核病。

常用的血清检测方法包括血液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体金试验等。

这些方法的原理是将感染结核菌的奶牛的血清与结核菌抗原进行反应,然后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观察血清的凝集、发色等反应,判断是否存在结核菌的感染。

相比于皮内试验,血清学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性,因此也需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来判断奶牛结核病的感染情况。

三、结核菌培养结核菌培养是通过在适当的培养基中培养样本中的结核菌,然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和形态特征来判断奶牛是否感染结核菌。

这种方法是目前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对确定结核病感染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结核菌培养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通常需要培养4-6周才能得到结果,因此不太适合作为常规的奶牛结核病筛查方法。

此外,结核菌培养的操作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实验室技术和设备条件。

四、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是通过检测奶牛体内结核菌的核酸(基因)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菌。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对于早期结核病感染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牛结核病监测计划

牛结核病监测计划

牛结核病监测计划
(一)监测目的
掌握牛,尤其是乳用牛、种用牛结核病流行情况,分析疫病发生与流行规律,推动牛结核病监测净化。

(二)监测对象
所有牛只。

(三)监测时间
上、下半年各进行一次集中监测,奶样筛检每月1次。

(四)监测分工和数量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对奶牛场大缸奶样进行1次筛检监测;阳性牛只的确认。

各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内所有牛只进行变态反应试验。

(五)检测方法
1. 血清学试验
荧光偏振试验、外周血γ-干扰素体外释放检测法。

2.变态反应试验
按照国家标准(GB/T18645-2002),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进行检测。

(六)结果判定
对皮内变态反应检测阳性的动物,45天后用牛型和禽型结核分枝杆菌PPD在颈部两侧或颈部同侧相距12-15cm的两个部位进行比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GB/T 18645-2002),或用外周血γ-干扰素体外释放检测法检测,检测阳性的牛,判定为结核病牛。

按照《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对阳性动物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隔离阳性场/群,定期进行跟踪检测。

实验室检测奶牛结核病的方法比较

实验室检测奶牛结核病的方法比较
表2 Y一 千扰素技术与P P D 皮 内变态反应技术 的比较 P P D 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内变态反应 试验 y一 干扰素L I S A 试验
测 结核 病 早期 感 染 的能 力 ,通 过体 外 刺激 培养 ,检测 只 需要 采 集 次血 样 ,而 且 试验 特 异性 好 ,检 测 敏感 性 高 。商 品化 牛结 核 下 异性 好 和 灵敏 度 高 ,但 是 该方 法 成 本较 高 , 目前 不 适合 全 面 推广 干 扰 素试验 试 剂盒 ,容 易 实现标 准 化 ,排 除了P P D 变 态 反应 结 使用 。 国 内 已经 开 始研 发 低 成 本 的 一 干 扰素 牛 结 核 病 诊 断试 剂 果判 定 人 为 因素 影响 。但 是 牛结 核 分 枝杆 菌下 一 干扰 素 检测 试 剂 盒 ,该试 剂 盒研 发成 功后 将 改变 我 国牛结 核病 的诊 断 方法 。 盒 价格 较 高 ,建 议 目前 将 该方 法 用 于复 核 检查 牛型 P P D 变 态 反应 阳性 牛 ,剔 除部 分 假 阳性 牛 型P P D 反 应 ,尽 量 减少 不 必要 的经 济 4 结 论 干 扰 素检 测 技 术 是 一 种 新 型 牛结 核 病 检 测 方 法 ,具 有 检 损失 。
7 3 1 6 0 0 ;
7 3 1 6 0 0 )
恒 温箱 中 ,运送 到 实验 室 ,并 在 采血 后第 2 0 h 进 行培 养 。轻轻 颠倒
试管l 0 次 ,在无 菌 条件 下 ,用 一 次性 自动移 液 器将 抗凝 血 加入 2 4 孔 组织 培 养板 ,每 头 奶牛 加3 孑 L 1 . 5 m l 血样 。每 个血 样 3 个孔 分别 加 入1 0 0 1 P B S 、禽 型提 纯结 核 菌素 、牛 型结核 菌 素将 含有 血液 和抗 原 的组 织 培养 板在 3 7 %恒 温培 养箱 中孵育 2 1 . 5 h 。孵 育后 将 2 4 孔 板 在 室 温下 ( 2 5 ℃ ),5 0 0 r m i n ,离 ,  ̄ l O m i n ,小 心 吸 取上 层 血浆 , 放入1 . 5 m l 的离 心 管 中 。然 后按 照 试剂 盒 说 明对 一 干扰 素上 清 液 进 行检 测 。结果 判定 标 准 :阴性 = 牛 型提 纯结 核菌 素 的O D 一 阴性 抗 1 材料 与方法 1 . 1 材 料 原的O D<0 . 1 或 牛 型提 纯 结核 菌 素 的O D 一 禽 型提 纯结 核 菌 素 的O D 1 . 1 . 1 试剂 盒 <0 . 1 。 阳性 = 牛 型提 纯结 核 菌素 的O D 一 阴性抗 原 的O D ≥O . 1 且 牛型 瑞  ̄P r i o n i c s 公 B o v i g a m牛 结核 分 枝 杆菌 一 干扰 素 E L I S A 检 提 纯结 核菌 素 的O D 一 禽型 提纯结 核 菌素 的O D ≥0 . 1 。 测试 剂盒 ,购 买 于北 京测 迪科 技 有 限公 司 。 2 结果 1 . 1 . 2 主 要 试 剂 ( 1 )牛型 提纯 结核 菌 素 ( P P D) 皮 内变态 反应 试验 选定 永 靖 牛结 核 菌素 由 哈药 集 团生 物疫 苗有 限公 司生产 ,B o v i g a m牛型 县 3 9 个奶 牛养 殖 场 ( 户 )饲养 的5 3 1 头奶 牛进 行结 核病 检疫净 化 , 提纯 结 核菌 素 ( B o P P D)和B o v i g a m 禽 型 提纯 结核 菌 素 ( A v P P D) 每年 3 ~4 月份 和 9 —1 0 月份 分 为两次 进行 集 中检测 ,累计检 测3 1 4 0 购买 于北 京测 迪科 技 有 限公 司 。 头 次 。检 出疑 似 阳性 牛 1 1 头 ,在颈 部对 侧 复 检 的同 时 ,采集 血 液 1 . 1 . 3 试验 牛群 样本 。通 过皮 内变态 反应 法复 检排 除疑似 阳性牛4 头 ,实 际阳性 牛 选择 全 县 饲 养 的 5 3 1 头 奶 牛 ,从 2 0 1 4 年 开 始 到2 0 1 6 年 ,每 年 为7 头 ,奶牛 结核 阳性 率0 . 2 2 %。 ( 详见 表 1 ) 3~ 4 月份 和9 —1 0 月份 ,进 行结 核病 检 测 。 表1 2 0 1 4  ̄2 0 1 6 年全县奶牛结核病检测统计表 单位 :头 、% 1 . 2 方法 1 . 2 . 1 牛型提 纯 结核 菌素 ( P P D )皮 内变态反 应 试验 依 据 国 家 标 准 《动 物 结 核 病 诊 断 技 术 (GB / T1 8 6 4 5 — 2 0 0 2 )》 ,在 奶 牛 颈 部 用牛 型 P P D 进行 皮 内变 态反 应 试 验 ,剂 量 为2 0 0 0 I U / 头 ,分 别在 注 射 前 和 注射 后 7 2 h 测 量 皮肤 厚 度 ,并 计 算 ( 2 )牛结 核 一 干扰 素检测 试验 出皮厚 差 ,对 于 皮厚 差在 2 . O m m以上 的 ( 包括2 . 0 a r m)疑似 阳性 牛 通过 牛 结 核 一 干扰 素 检 测技 术 对 1 1 头 疑 似 阳性 牛 进 行实 验 再 进行 对侧 重 复检 查 ,依 据 国家标 准判 断结 果 。 室血 清学 检 测 ,排 除 假 阳性奶 牛 6 头 ,最终 确定 结 核 阳性 牛5 头, 1 . 2 . 2 牛结核 v 一 干扰 素检 测 试验 奶 牛结 核 阳性 率0 . 1 6 %。 皮 内试 验第 3 d 采集 单侧 阳性 牛的血 液 ( 每 头6 m1 ),放 入肝 素 抗 凝 管 中 ,轻轻 颠 倒 3 ~5 次 ,使肝 素 和 血液 充 分混 匀 ,放 人 2 2 %

奶牛结核病的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奶牛结核病的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奶牛结核病的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牛小军胡宏江(千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陕西千阳 721100)结核病的发病特点病原菌在肺部组织中寄生形成结节,随后变为干酪样坏死,形成空洞遥患牛渐进性消瘦、衰弱,除肺部外,还有乳房结核、淋巴结核、肠结核等遥结核杆菌按其致病性可分为人型、牛型和禽型,但各型之间可相互感染,人可通过空气 及食用被污染的牛奶或其它食物而被感染遥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常膳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肉、奶、蛋等主要 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但随之而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却时有发生。

如四川省资阳市出现的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事件、河南双汇集团的“瘦肉精”事件、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以及鸡蛋苏丹红等事件,以及媒体报道的种种事件,这些事件使人 们对畜产品的安全越来越关注,群众对自身的健康认识指数得到了提升遥作为一名畜牧工作者,总是 保持一颗对工作对社会有锐性的心,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本文主要通过对有关规模 牛场结核病检测,从检测前准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心得或见解,同时,根据工作实践提出意见建议。

1检测前准备1.1人员准备根据《动物防疫法》、《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乳用健康标准》、《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奶牛结核病、布病防控工作,我县畜产局及畜牧兽医工作站领导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及时安排部署,由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在县、镇兽医站抽调相关技术人员组成3个工作组,每组由5名人员组成,其中,1名县站人员,4名镇畜牧兽医站人员遥在检测工作中,我带领镇畜牧兽医站抽调的4名人员,承担5个规模牛场的检测工作,接到任务后,本小组及时细化任务,对每个操作环节都固定专人,即登记一人,润毛、剃毛一人、测皮 一人,注结核菌素一人,采血一人,牛只保定由检测场自行安排人员,利用5-6月1个月时间,对全县15个规模奶牛场集中开展“两病”检测工作,检测范围主要是三月龄以上(断奶后)的奶牛遥70 |《奶牛》2021年05期1.2材料准备试验必备材料:手术刀柄或剃须刀架、手术/剃须刀片、游标卡尺,酒精消毒药棉、镊子,0.9%生理盐、结核菌素(2-8。

试论奶牛结核病和布病监测及防治措施

试论奶牛结核病和布病监测及防治措施
奶牛结核病是由牛型结合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通过牛分枝 杆菌的传播和扩散从而进入身体中的肺、乳腺、淋巴结、肠、胸膜、 腹膜等器官和组织,它通常会通过一个慢性过程来感染各种不同 属性的混血动物。它的特征主要有结核性肉芽肿、干酪样和钙化 坏死病变。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生殖 道传播,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等感染,造成生殖系统为主 的多器官损伤。笔者结合近几年参加的奶牛“两病”监测工作, 提出以下几点监测工作经验及防控措施方面的见解: 1 奶牛结核病与布病的危害
(上接第 48 页)
猪瘟检测成阳性,应该果断采取措施进行严格的封锁,隔离扑杀, 无害化处理,加速清理致病原,防止疫情发生流行。另外还应该 设置完善的内部防疫监督机构,规范监督管理机制,将各项工作 落实到人落实到位,规范生产与防疫行为,构建完善的生产防疫 档案,明确责任追溯并进行严格的考核。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消毒习惯,定期对养 殖场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养殖场的场区进出入口 菌需要进行设置的清洗卫生消毒出,对车辆、用具和衣物要及时 进行彻底的清洗,要始终遵循消毒、清洗、再消毒、再清洗、干 燥处理的消毒程序。定期对圈舍的四周进行严格的清理,清理圈 舍当中的各种昆虫,消除圈舍的蚊虫和鼠害,保证清洁卫生,强 化通风换气,并做好粪污的清理工作,进行严格的堆积无害化处理, 杀灭致病原。
(下转第 79 页)
77

2021 年 4 月下 疫病控制
严重威胁整个牛群的健康,并严重影响养牛场的生产性能和经济 收益。所以,牛群养殖人员需要掌握牛胃肠炎的临床症状表现便 于及时分辨确诊,并掌握相应的中医西医治疗技术和预防技术, 全面做到合理布局养殖环境、重视日常管理、注重科学喂养,通 过加强预防来控制牛胃肠炎的发生与蔓延。 参考文献 [1] 才仁道尔吉.牛肠胃炎病的诊治研究[J].兽医导刊,2020(19):

奶牛结核病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

奶牛结核病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

奶牛结核病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邓铨涛;陈颖钰;郭爱珍;余波;周家喜;谭永龙;纪雯雯;杨翠华;邓绍慧【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09(000)003【摘要】旨在比较目前实验室用于检测牛结核方法及PPD皮内变态反应检测牛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145头进行了PPD结核菌素实验的牛进行了IFN-γ体外释放试验,ELISA方法检测ESAT-6,CFP-10,MPB70,MPB83四个蛋白的抗体,胶体金检测两种相似蛋白MPB70和MPB83.结果表明,IFN-γ体外释放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与PPD皮内变态反应有较高的符合性.在抗体检测方面,iELISA的敏感性高于胶体金方法.虽然抗体检测(iELISA和胶体金方法)比细胞介导的免疫方法(IFN-γ和PPD)敏感性要低,前者更适合于检测处于结核病程发展后期的样本,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假阳性反应.【总页数】4页(P84-87)【作者】邓铨涛;陈颖钰;郭爱珍;余波;周家喜;谭永龙;纪雯雯;杨翠华;邓绍慧【作者单位】湖北省夷陵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宜昌,443100;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湖北省夷陵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宜昌,443100;湖北省夷陵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宜昌,443100;湖北省夷陵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宜昌,443100;湖北省夷陵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宜昌,443100;湖北省夷陵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宜昌,443100;湖北省夷陵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宜昌,44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相关文献】1.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和IFN-γ试验在奶牛结核病检测中的比较研究 [J], 王曲直;沈素芳;杨显超;赵洪进;卢军;唐文红;王建;夏炉明2.四种不同检测方法在奶牛结核病诊断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J], 王楠;王作友;江希玲;于钦磊;石春军3.牛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和γ-干扰素ELISA试验检测奶牛结核病的比较研究 [J], 豆思远;曹丽萍;王佳;周峰;程文杰4.两种奶牛结核病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J], 孙建文;达剑森5.应用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检测奶牛结核病的比较研究 [J], 邓永强;阳爱国;郭莉;侯薇;文豪;陈冬;吴宣;邢坤;张代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7(2)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ChineseJournalofZoonoses97

文章编号:1002—2694(2011)02—0097—04

丫一干扰素试验和皮试变态反应对检测奶牛结核病的比较*

陈祥1,徐正中1,时振华1,范峰2,蒋锁俊3,孟闯1,黄根成1,单锋丽1,焦新安‘摘要:目的评价r干扰素试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和比较皮试变态反应检测在牛结核病检疫过程中的效果。方

法在牛结核病检疫过程中。953头奶牛同时进行r干扰素试验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检测。其中的190头奶牛进行了比较变态反应试验。结果在同步进行7一干扰素试验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检测的953头奶牛中,两者的阳性符合数为147

头,阳性符合率为63.8%(294/461)。两者的阴性符合数为639头。阴性符合率为88.4%(1278/l445);在进行比较皮试变态反应的190头奶牛中,卜干扰素试验与比较皮试变态反应的阳性符合数为3头,阳性符合率为75%(6/8)。阴性符合数为185头,阴性符合率为99.5%(370/372);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与比较皮试变态反应的阳性符合数为4头。阳性符合率为72.7%(8/11),阴性符合数为183头。阴性符合率为99.2%(366/369)。结论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有较高的检出率;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相比,比较皮试变态反应有较好的特异性;丫-干扰素试验在保持较高灵敏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关键词:牛结核;r干扰素试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比较皮试变态反应中图分类号:R378文献标识码:A

Comparisionofgamma‘interferonassay

andtuberculinskintestfordetectionofbovinetubercuIosis

CHENXian91,XUZheng—zhon91,SHIZhen—hual,FANFen92,JIANGSuo—jun3,MENG

Chuan91,

HUANGGen~chen91,SHANFeng—lil,J1AoXin—anl

(1..,i口打譬s“KPyLn6o厂Zoo玎DJi5,1ya力gz^o“U行it肥,.sify,y&玎gz^D“225009,(Mi行口;2.W“.riCP竹£Pro,A竹imnZDisPnseCo行f,’DZⅡ"dP,℃t肥以fio打,W“.ri214026,C^i玎口;

3.H£以iⅡ行CP村fProJrAnim口fDisP口sP(10珂f,∞Z口打dPr已t肥行£ion,H船in对223001,C如i行口)

ABSTRACT:Theinterferon一7(IFN一7)assaywascompared

withthetuberculinskintestincattlefordetectionofbovinetu—

berculosis.Therewere953cattlewhichweretestedw“hthelFN一丫assayandthesinglecervicaltest(SCT)simultaneously,and190ofthemwerealsotestedwiththecomparativecervicaltest(CCT).1nthese953cattletestedbothwiththelFN一7assay

andSCT,147cattlewereprovedtobepositiveinbothtestswithacoincidencerateof63.8%(294/461),and639cattlewere

negativeinbothtestswithacoincidencerateof88.4%(1278/1445).Among

them190cattlealsotestedwithCCT。3cattle

wereprovedtobepositiveinboththelFN一7assayandCCTwithacoincidencerateof75%(6/8),and185cattlewerenegatiVe

inbothtestwithacoincidencerateof99.5%(370/372).Furthermore,4cattlewereprovedtobepositive

inbothScTand

CCTwithacoincidencerateof72.7%(8/11),183cattlewerenegativeinbothtestswithacoincidencerateof99.2%(366/369).1twasobviousthatSCThadhighpositivereactions,butinlowspecificity.CCThadhighspecificityversusS’CTandtheIFN一7assayhadbothhighsensi“vifyandspecificity-KEYWoRDS:bovinetuberculosis;theIFN一7assay;thesinglecervicaltest;thecomparativecervicaltest

牛结核病(bovinetuberculosis)是由牛型分枝*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z00903027)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lo003一010)联合资助通讯作者:焦新安.Emall:jiao@yzu.edu.cn作者单位:1.扬州大学江苏省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实验室,扬州225009:2.无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无锡214026;

3.淮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淮安223001

杆菌(MyfD妇f抛ri“聊幻钉is)等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IE)列为需通报的动物疫病¨j。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牛奶、牛肉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我国的养牛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牛结核病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不仅严重影响奶牛养殖

万方数据98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业的发展,也是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据统计,人结核病有10%以上由牛分枝杆菌引起‘2|。因此掌握我国奶牛结核病现状、检测淘汰感染奶牛具有重要的意义。根除牛结核病是人类近一个世纪来的梦想,欧美国家实施牛结核根除计划已有40余年,已有多个国家如丹麦、比利时、挪威、德国、荷兰、瑞典、芬兰、卢森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已消灭了牛结核,日本、英国、美国、法国等已控制了牛结核。但至今尚无任何国家获得()IE“无结核”认可。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严重地流行,我国也是牛结核病流行的国家之一。目前,许多发达国家主要采用比较变态反应(comparativecervicaltest,CCT)和牛7一干扰素试验进行检疫[1’3],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撑进行结核阳性牛的扑杀,以达到控制和消灭牛结核病的目的。7一干扰素试验是一种新型的牛结核诊断方法,已被()IE认可,并作为唯一的辅助诊断试验,成为皮试变态反应之外的一种活畜诊断试验方法[1]。据澳大利亚、巴西、爱尔兰、意大利、新西兰、罗马尼亚、西班牙、美国等数十万头牛临床应用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为81.8%~100%,特异性为94%~100%“]。与皮试变态反应相比,7一干扰素测定不仅简单、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高,而且由于减少了前者试验中操作和解释的主观性,使结果更为客观、可靠。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进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singlecervicaltest,SCT)来进行牛结核病的检疫,对于阳性牛应进行隔离或扑杀,但是许多被扑杀的牛并没有可见的病理变化,这对于牛结核病的检疫造成了巨大的阻力。因此采用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好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研究旨在比较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比较皮试变态反应和7一干扰素试验之效果,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PPD与试剂盒皮肤试验用牛型PPD、禽型PPD为国内产品。BOVIGAM’。M^缸f06口f胞一“优60uisGammaInterferonTestKitforcattle、刺激原AvianPPD、BovinePPD购自瑞士Prionics公司。1.2试验用牛中国东部地区14个奶牛群,随机抽取健康奶牛和结核病疑似阳性奶牛,共计953头活畜。1.3牛7一干扰素试验奶牛尾静脉无菌采血5mL/头,将采集的血液置于肝素钠抗凝管中,轻轻颠倒混匀,使肝素钠溶解。室温下将血样运送到实验室,在采血后8h内进行刺激培养。将全血样品无菌分装至24孔板中,每份血样分装3孔,1.5mI。/孔。向各孔中分别无菌加入100肛LPBS、AVianPPD、BovinePPD,震荡混匀1min。将含有血液与抗原的24孔板置于37℃湿温培养箱中孵育24h。次日从各培养孑L吸取500弘L血浆上清转入1.5mL离心管中,即为刺激产生的r干扰素上清。以M乡一fD6nffPri“优60可jsGammaInterferonTestKitforcattle检测牛全血上清液中的7一干扰素,具体操作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结果判定标准:牛型PPD刺激上清的0D值一PBS刺激上清的oD值≥o.1,且牛型PPD刺激上清的0D值一禽型PPD刺激上清的0D值≥0.1判为阳性;牛型PPD刺激上清的()D值一PBS刺激上清的()D值<0.1或牛型PPD刺激上清的0D值一禽型PPD刺激上清的0D值<Ol,则判为阴性。1.4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试验参照国家标准《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18645—2002)》进行,仅采用牛型PPD在奶牛颈部进行皮试变态反应,剂量为2000国际单位(IU)/头,分别于注射前和注射后72h测量皮肤厚度,并计算出皮厚差,依据国家标准判断结果。1.5比较变态反应试验参照()IE《动物疫苗和诊断手册》中牛结核病诊断方法进行,该方法在欧盟(EU)国家广泛使用,并以议会指令64/432/EEC推荐[1]。在牛颈部同时分点注射牛型和禽型PPD,使用剂量均为2ooo

IU/头,禽型PPD注射位点在牛

型PPD下方间隔约10~15cm处。分别于注射前和注射后72h测量牛型PPD和禽型PPD注射处的皮肤厚度,并计算出各自的皮厚差。如果牛型PPD的皮厚差大于禽型PPD的皮厚差且超过4mm判为阳性,1~4mm为可疑,小于或等于禽型PPD的皮厚差为阴性。2结果2.17一干扰素试验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的比较953头奶牛同时进行7一干扰素试验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结果显示r干扰素试验检出阳性牛154头,阳性检出率为16.2%(154/953);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检出阳性牛307头,阳性检出率为32.2%(307/953);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数为147头,阳性符合率为63.8%(294/461);阴性符合数为639头,阴性符合率为88.4%(1278/1445);两者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