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感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及意义PPT课件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及意义PPT课件
IGRA都要检查
BCG接种者(如果也属于其 它风险人群)
推荐用IGRA
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 触
TST或IGRA
医务工作者
TST或IGRA
无法再来确认TST结果的人 群(例如,流浪汉,注射吸
毒者或交通不方便)
推荐用IGRA
TST,如果TST阴性要用 IGRA确认
没有特定的推荐
TST,用IGRA进一步确认 TST阳性 推荐用TST
非血 样本 的T-SPOT结果 很 强的话 (即 存 在大量 的结 核 效应 T 细 胞),揭示在这个器官或部位存在活动性结核。
各国对潜伏感染风险人群的筛查指南
风险人群
美国指南Hale Waihona Puke 加拿大指南英国指南
免疫力抑制人群(例如, HIV感染者,使用强的松或
TNF-α抑制剂治疗)
TST或IGRA;如果是阴 性或高度怀疑的,TST和
与BCG的交叉反应
存在
存在的可能性较小
与NTM的交叉反应
存在
存在的可能性较小
与M.TB暴露的相关性
存在
相关性较PPD皮试大
阳性结果与随访期间罹患结核的相互关 系
可重复性
中到显著的正相关 中等,但可变
无充足的证据 较高,但证据较少
T-SPOT实验
阴性结果 提示患者体内不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特异的效应T细胞。假阴性结 果: ①感染阶段不同;②少数免疫系统功能不全/疾病;③实验非正 常操作。
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查
适用于多种标本;操作简便,价格低廉。 2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
结核杆菌培养
传统方法:L-J固体培养基 快速培养法: 检测细菌生长过程中代谢产生的CO2或消耗的O2, 显微镜直接观察、变色液体培养基等BACTEC MGIT960系统等。

结核感染T细胞TBIGRA检测及意义 ppt课件

结核感染T细胞TBIGRA检测及意义 ppt课件

Dheda K, et al.The immunology of tuberculoisis:From bench to beside.Respirogy,2010,15:433-450
2020/11/29
11
结核检测的方法比较
• 不能区分卡介 苗接种者
• 不能区分NTM • 48-72小时复诊
接触史 临床症状 病原/病理
2020/11/29
16
TB-IGRA 产品特性
➢高灵敏度,检出率85%以上
➢高特异性
RD1区编码的ESAT-6和CFP-10两个特异性抗原
该抗原具 有较强的Thl细胞免疫原性,且在所有制备卡介 苗的菌株及环 境中绝大多数非结核分枝杆菌中均不存在该抗原,不受卡介苗和非分
支杆菌影响
IFNg
TNFa
CK
电镜下的结核杆菌
3
2020/11/29
4
2010年新发880万例结核患者,59%在亚洲,26%在非洲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epidemiology,strategy, financing:WHO report 2011(WHO/HTM/TB/2011.16).Geneva:WHO,2011
尚未发病的一种特殊状态
结核分枝杆菌(MTB)
注:感染后发病与否和机体易感性有关!
暴露 感染
1%
疾病进展
9%
L潜ate伏ncy
LTBI
90%
自愈
复燃
活动性结核病
2-5% 5-10% HIV>10%
一直存在活菌 需预防性服药
未根治
细菌全部被清除

r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方法培训PPT精选文档

r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方法培训PPT精选文档

AID
20
T-SPOT.TB 结果判读
A B C D
< 10 斑点相减
> 20
通常正常结果,空白对照孔没有或很少斑点(<10个),阳性质控对照孔斑点数 >20个。
21
T-SPOT.TB 结果判读
N孔斑点数 >10 ≤5
6≤N≤10
P孔斑点数 任何值 ≥20 ≤19 ≥20 ≤19
T孔-N孔斑点数 任何值
(刺激所有T细胞都能释放r-干扰素)
6
IGRA中特异结核抗原
结核杆菌RD区特异抗原:
• ESAT-6: Rv3875编码 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抗原
• CFP-10: Rv3874 编码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滤过蛋白10
Rv3874 (CFP-10) Rv3875 (ESAT-6)
Rv3871~Rv3879
8
其他试剂
无菌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建议分装使用)
1 × PBS洗液(pH7.2-7.4): 可配置10×PBS母液,稀释使用,0.22um滤膜过滤灭菌
双蒸水或去离子水(高压灭菌或0.22um滤膜过滤灭菌)
细胞培养液:建议分装使用 RPMI1640培养液
台盼蓝染液(0.4%)或其他细胞染色液
• 所需细胞悬液:
A(ul)=(2.5×0.5/ 细胞计数)×1000µl 补加体积(ul)= 500-A
• 注:手工计数细胞数不得低于50个; 机器计数不得低于2.5×106/mL。
16
第五步:铺板
可拆卸板(按样本数取出相应条数) 避免交叉污染、混匀细胞悬液
25万个细胞/孔 (100ul)
细胞培养箱(37度) 16-20h(过夜)
45度角 缓慢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的应用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的应用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的应用1. 引言1.1 潜伏感染与结核病潜伏感染与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两个重要阶段。

潜伏感染是指机体内结核分枝杆菌存在,但并未引起症状或临床表现的情况。

在潜伏感染期间,结核菌可长期潜伏在宿主内,随时可能激活引发结核病。

而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多样,可侵及全身各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和治疗潜伏感染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播。

潜伏感染与结核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很多潜伏感染者最终并不会发展成为结核病患者,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在未来发展成为结核病。

准确地判断潜伏感染的存在及其风险程度对于结核病的控制和预防至关重要。

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方法,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有助于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和局限性。

1.2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简介γ干扰素释放试验(IFN-γ release ass ay,IGRA)是一种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新型诊断方法。

相比传统的结核菌素皮试(TST),γ干扰素释放试验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耐受性,且不会受到疫苗接种和疫苗学效应的影响。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基本原理是利用结核菌蛋白质特异性的抗原刺激患者的淋巴细胞产生γ干扰素,并通过检测γ干扰素的释放量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相比TST需要24-72小时的等待时间,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只需一次采血,几个小时内就可得出结果,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间。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目前主要有两种商业化的产品:T-SPOT.TB和Quantiferon-TB Gold。

它们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基本相同,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正文2.1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应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是一种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技术,它通过检测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的γ干扰素释放来判断是否感染了结核菌。

干扰素γ释放试验在结核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干扰素γ释放试验在结核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和培 养 滤 液 蛋 白 C P 1 ( utr ft t po i一0 ) 激 后 F 一 cl e ir e rtn1 刺 0 u la e
2 IN y释放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准确性研究 F—
2 1 敏感度评 价 目前 对于 IN 释 放试验 的敏感 度研 . F一 究 主要在确诊 结核病 ( 细菌培 养 阳性 ) 临床诊 断结 核病 和
患 者 中进 行 。在 近 几 年 发 表 的 8篇 文 献 评 价 了 Q T V—
篇文 献 认 为 P D 试 验 敏 感 度 高 于 Q TGT试 验 ( < P F —I P 0 0 ) 35篇认 为 2种试 验 的敏感 度差 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 1 ,/ 6 8篇文献 / 评价 了 Q TG T试 验在 临床 诊断 结核 病 F —I
患者 中的敏感度 , 纳入患者 3 9例 , F — I 共 7 Q TG T试验 的汇总 1 IN y释放试验的基本 原理 F- IN ^释放 试验 是利 用 M B感 染者 外周 血 单个 核 细 F一 v T 胞 中存在 的结核特异活化 的 T细胞 , 在受 到 M B特异抗 原 T 早期 分泌靶 蛋 白 E A 一 ( a ysce dat ei tr t S T6 er — rt ni nc ag 一 l e e g e 6)
G T试验在确诊 结核 病患 者 中 的敏感 度 , 纳入 患者 7 1 I 共 5
例 , F — I 试 验 的 汇 总 敏 感 度 为 8 % ; / 篇 文 Q T GT 1 58 献 ’ 对 Q TGT试 验 和 P D试 验 进 行 了 比较 ,/ “ F —I P 25
联免疫法发展而来 的 IN^释放试验作为一种新型 的免疫 F一 y 学诊断方法 , 检测特异 的 T细胞释放 的 IN ^ 在结核病 诊 F 一, y 断中具有较高 的敏感度 和特异度 。本文就 IN一 F 释放试 验 在活动性结核病 和结核感染诊 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方法培训课件

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方法培训课件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
两种IGRAs用于商业诊断: T-SPOT®.TB (ELISPOT-based IGRA) QuantiFERON®-TB Gold (ELISA-based IGRA)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
第四步:计数细胞
• 计算公式:
需要的细胞悬液量(ml)=每个培养孔需要加入细胞数量 /(100,000)×需要使用 的细胞稀释液量 (ml)/ 计数的每ml细胞数量 (106 / ml)。
• 所需细胞悬液:
A(ul)=(2.5×0.5/ 细胞计数)×1000µl 补加体积(ul)= 500-A
• 注:手工计数细胞数不得低于50个; 机器计数不得低于2.5×106/mL。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T-SPOT.TB检测试剂、组份
T-SPOT.TB检测试剂盒
无血清培养液AIM-V(分装使用) 可拆卸96孔板(8连条) 组 份 特异抗原A和B(ESAT-6和CFP-10) 阳性抗原PHA 抗体、显色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T-SPOT.TB操作流程
Procedures:
6ml
Ficoll
250,000 cells/well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第一步:采血
推荐使用: 肝素/肝素钠/肝素锂抗凝管 (提问: 4ML采血管可行吗?回答:更改为6ML)

结核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送检注意事项PPT课件

结核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送检注意事项PPT课件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特点
❖ 全球应用最广泛、认可度最高的结核快速诊断技术; ❖ 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欧美多国结核诊疗指南推荐 ❖ 美国及欧洲结核杆菌感染测试准则之一 ❖ 更高的敏感度及特异性
临床主要应用
❖ 不明原因的发热/免疫力低下/受抑制患者的结核诊断 ❖ ”菌阴“结核的辅助诊断 ❖ 肺外结核的鉴别诊断 ❖ HIV感染/肾透析/器官移植患者的结核诊断 ❖ 抗结核治疗的疗效评估 ❖ 儿童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 高危人群结核感染筛查 ❖ 常规体检、出国体检

和T-SPOT比较
操 作 更 稳 定,结 果 更 客 观
试剂盒 采集
运输时间 提取细胞 孵育 结果判读
A.TB
肝素抗凝全血4-6ml 16h
T-SPOT 肝素抗凝全血4-7ml 4h

是 仪器

是 人工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特点
全球应用最广泛、认可度最高的结核快速诊断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欧美多国结核诊疗指南推荐 美国及欧洲结核杆菌感染测试准则之一 更高的敏感度及特异性
❖ 感染后起病缓慢,常有不规则发热,咳嗽,食欲减退,消 瘦等,与初期感冒无大区别。肺部结核感染的种类很多, 在小儿时期常见的有:原发综合症、肺门淋巴结结核、急 性粟粒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等。
结核病疫情
❖ 感染人数:全球人口的1/3,中国的感染率为44.5%;感 染者一生中会有约10%的风险发展成为结核病;
稳定性及储藏要求
时间要求 样本拒收及采取措施
影响/干扰因素 其它条件
具体内容无特殊要求
肝素抗凝全血4-5毫升(国产肝素管即可) 600(无物价编码、根据成本自主定价) 室温条件下运送 周一、周四检测,周四、周日报告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的应用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的应用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约10%的人会患上活动性结核病。

许多感染者并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而是处于潜伏感染状态。

这些潜伏感染者患结核病的风险较高,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潜伏感染者对于控制结核病传播至关重要。

研究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控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

1.2 研究意义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约有1000万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约有150万人死亡。

预防和控制结核病至关重要。

对于结核病的检测和诊断,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

传统的结核菌素试验和结核菌培养的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准确地检测结核病的潜伏感染和早期感染。

寻找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2. 正文2.1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简介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简称IGRA)是一种用于检测结核感染的新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由γ干扰素释放的分泌物质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IGRA相较于传统的结核菌素试验(TST)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且不受卡介苗免疫的影响,因此在结核感染的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IGRA主要通过特定的抗原激发T细胞,引起其释放γ干扰素,然后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方法检测γ干扰素的含量。

常用的IGRA试剂盒包括TB-Gold和T-SPOT.TB等,通过测定γ干扰素的水平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以及感染的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实验结果判断----无反应性
• 不符合“有反应性”条件,属于“无反 应”。即视为阴性。
·
13
实验结果判断----假阴性
• 当阳性对照组结果为“不确定”(<20个),且 抗原A和B孔均”无反应“时,试验结果判断 为”不确定“。
·
14
敏感性与特异性评价
• 由于潜伏性结核感染的诊断无金标准, T-SPOT.TB 敏感性评价仅在 培养或病理阳性的活动性结核患者中进行。
·
6
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
✓通过酶联技术使含有这种体征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 的细胞着色,形成可识别斑点,具有直观、快速诊断 结核感染的优点。
✓T-SPOT.TB是以酶联免疫技术检测结核感染的新方 法。是目前最敏感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方法之一。
✓是在单细胞水平检测γ-干扰素的分泌情况。
• 国内研究数据显示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别较大,敏感 性53~98%,特异性60%~90%,但多数文献报 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70%,优于PPD试验。
• 考虑到我国肺结核患者中,菌阴者所占比例较高, 在这类患者缺乏细菌学依据时,斑点试验能够给病 人的诊断提供帮助。
·
17
结核活动性评价
• 结核分支杆菌(MTB)进入人体后,仅有一小部分人发展为活动 性结核病,大多数人为结核潜伏感染者(LTBI)
·
2
概况
• 结核病临床表现多样, 可累积全身组织器官, 肺外结核更加隐匿, 临床明确诊断十分困难。
• 既往辅助诊断:结核菌素皮试(tuberculin skin test, TST)、体液 涂片镜检、分枝杆菌培养、组织病理、结核抗体检测、结核PCR 检测等
• 结核菌素皮试(TST)长期以来作为辅助诊断结核感染的重要手段。
·
3
TST 缺陷
• 在易受结核感染的免疫力低下人群中, 敏感性低; •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是200多种蛋白的混合物。其
中,含有非结核分枝杆菌及卡介苗( BCG)的抗原成分, BCG 接种人群的“假阳性”率高。
• 皮试的操作和结果的判断,存在一定主观性, 降低了检查的 准确性。
·
4
概况
• T-SPOT.TB的斑点数虽然不能精确地与结核活动程度呈正相关, 但仍然存在着结核活动程度越高斑点数越多的趋势。
• T-SPOT.TB 阳性人群, 定期复查监测斑点数变化很有必要。如 果T-SPOT.TB 斑点数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加, 则强烈提示体内结 核活动, 给予预防性治疗十分必要 。
·
18
潜伏病人的筛查
·
15
敏感性与特异性评价
• Kmi 等研究了72例肺外结核患者, 结果提示:对 于活动性肺外结核, T-SPOT.T和PPD的敏感性分别 为94%和47%(P<0.001)。
• Pai等的Meta分析研究了290名受试者, 93% 为无结核接 触史的健康成年人, 其综合特异性为93%
·
16
敏感性与特异性评价
·
7
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
• 2004年通过欧洲批准 • 2005年通过加拿大批准 • 2008年通过美国FDA审批
·
8
T-SPOT.TB结果临床应用及评价
• T-SPOT.TB结果究竟有什么临床意义? • 阳性能否肯定结核诊断? • 哪些人需要进行T-SPOT.TB筛查? • 和既往诊断方法获得性细胞及体液免疫,只能控制结核感染
·
5
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
• RD-1的基因编码是结核分枝杆菌特有的基因
• RD-1在卡介苗菌株和绝大多数非结核分支杆菌中不存 在
• 按照RD-1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ESAT-6 和CFP-10) 具有高度特异性。找到由此蛋白诱导产生的γ-干扰素, 就能准确判断体内是否存在结核菌。
• Pai等对726例受试者进行研究。其中,绝大多数是结核培养阳性、 HIV 阴性的成年人。结果T-SPOT.TB 综合敏感性90%。在免疫力低 下的人群中, 依然维持较高的敏感性。
• Liebeschuetz等报道了293例非洲儿童的随访结果, 平均年龄3 岁, 约46% HIV 阳性, 多数合并营养不良。对于确诊或高度怀疑结核的 病例, T-SPOT.TB阳性率83%, PPD 阳性率为63%(P<0.001)。提示: 年龄、HIV 感染状态和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对T-SPOT-TB结果无影 响, 但均能导致PPD 敏感性下降。
✓结核分枝杆菌进入人体后,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中央记忆细胞 (CCR7+,CD27+)和效应型记忆细胞(CCR7-,CD27-)。在结核菌 被清除前,此类细胞不会消除。当这些细胞再次接触到结核菌蛋白 质时,就会释放细胞因子,γ干扰素是其中的一种。
✓根据结核菌进入人体后的免疫应答结果, 可以分为:无结核感染、 活动性结核、潜伏性结核和治愈四种状态。
·
9
试验方法
空白对照组 阳性(植物血凝素)对照组 抗原A组 抗原B组
·
10
实验结果解读
• 实验误差的判断:空白组斑点<10个,并且阳性对照组 >20个,视为实验有效。
• 如果空白对照>10个,或阳性对照组<20个,均视为实 验条件不正常。该条件下得出的实验结果属于“不确 定”。实验室应该查找原因,重新检测。
•敏感性优于结核菌素试验,且不受卡介苗 接种的影响 •较少受到其他分支杆菌的影响 •阴性意义大于阳性,排除诊断更佳。
·
19
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 在结核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王 强 2017年7月
·
1
概况
• 目前,结核病仍然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 WHO估计, 全球有约20 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每年有约 200万人死于结核。
• 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结核感染导致 的死亡人数是其他传染性疾病总死亡人数的2倍以上。
·
11
实验结果判断----有反应性
➢任一抗原组出现斑点,称之为”有反应性“。有反应性判断与空白对 照斑点数量相关。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判断为”阳性“ 1.当空白组斑点数小于6时,任一实验孔斑点数减去空白对照后≥6, 结果判为阳性; 2.当空白对照孔内斑点数大于6时, 任一实验孔斑点数大于空白对照
的2倍, 结果判为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