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米精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练习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一过程反映出( C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B.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C.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2.长期在中国考察的澳大利亚当代学者尼古拉斯·泰善说:“中国的民族政策令人赞赏,值得世界上许多别的国家借鉴。
”这里的“民族政策”在我国许多地区成功实施,其中包括( A )A.新疆 B.香港 C.台湾 D.澳门3.2023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5周年,65年来广西和宁夏改变了原来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了社会跨越式的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A.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B.是广西、宁夏特有的政治制度C.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D.是广西、宁夏特有的经济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D )①有利于祖国统一②有利于民族平等③有利于民族团结④有利于地区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这一规定的是( D )A.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B.武汉长江大桥通车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西部大开发6.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D )A.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B.都有自己的法律C.都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D.都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部分7.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的是( A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民主集中制的实行8.“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
噶米精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练习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民族大团结知识点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______________。
2.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____________领导下,在____________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在自治区域内,由__________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3.法律依据: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
4.现状: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________(第一个)、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
5.意义(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2)对维护__________、巩固__________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 2 共同繁荣发展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__________。
2.共同发展的概况(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改革和________________,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________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3)国家重视少数民族________的保护与发展。
(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____,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5)2006年,____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一国两制”的构想B.依法治国的政策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2.根据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我国建立了5个自治区。
右图中②处是()A.宁夏回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3.某学者在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
这一制度()A.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B.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C.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D.建立了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4.下表反映的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概况。
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其目的是()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1952年46.5 11.41978年155.6 212.12014年11352.3 64369A.实现祖国统一大业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D.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民族权利5.下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下列哪些因素()①“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西部大开发战略④青藏铁路的通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6.右图为1984年《人民日报》所刊载的内容,它可以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主题研究活动中哪一栏目提供资料()A.拨乱反正倡改革B.建立特区促开放C.“一国两制”定回归D.南方谈话揭新篇7.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说:“收回香港,是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意愿,如果1997年不收回香港,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无法向中国人民交代。
”材料意在强调“收回香港”()A.只能通过和平方式B.属于中国内部事务C.践行“一国两制”构想D.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8.2022年7月1日是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5周年,25年来香港持续稳定发展。
人教部编版 历史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 含答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25题,共75分)1.(3分)下列革命建设年代凝聚起来的精神,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五四精神②长征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两弹一星”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2.(3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C.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3.(3分)邓小平曾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邓小平这一观点的是()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C.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D.”863计划“的实施4.(3分)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就。
中国人民最早掌握的空间技术是()A.原子弹B.导弹C.氢弹D.人造地球卫星5.(3分)追溯历史,下列科技成果中,表明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无人飞船“神舟1号”发射成功C.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D.“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6.(3分)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
”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7.(3分)新中国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四大军种是()①陆军②空军③海军④第二炮兵⑤装甲兵。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8.(3分)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二艘航母下水仪式在大连造船厂举行,我国海上国防力量有了重大提升。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检测题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
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民族自治州、12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
”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3.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对这一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较早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 )①体现民族平等②体现民族团结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④维护祖国统一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中,主持人宣读了原生态唱法组的比赛名单。
以下选手不是来自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是( )A.广西壮族选手B.新疆维吾尔族选手C.宁夏回族选手D.云南白族选手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三大改革C.实行赎买政策 D.进行民主改革8.为了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9.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亨特说:“人们都知道邓小平是一位有远见的中国领导人,他对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前进有着具体和准确的思路。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同步练习题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I卷(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所做的努力有:①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③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④我国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同志首先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A.香港B.台湾C.澳门D.蒙古3.洗雪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的事件是()A.汪辜会谈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西藏和平解放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4.2014年3月1日21时许,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
昆明3.01事件是由新疆分裂势力策划制造的,企图分裂祖国。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西藏、新疆等地区实行特殊政策制度,这一政策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5.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承认: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但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
这是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英国“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中国领导人高超的外交技巧和不妥协的态度C.“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D.英国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6.《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互利互补原则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7.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A.西藏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C.内蒙古自治区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9.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经常推出一些经典老歌和民歌,很受观众的喜爱。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邓小平曾说:“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
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
邓小平解决香港问题采用的新办法是()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C.和平谈判D.签署条约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更的基本原则,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3.20世纪90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是A.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B.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C.两岸全面实现通航、通邮、通商D.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4.建国以来,我国的政策和措施符合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和利益的有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人民公社化④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得建立和完善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5.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确定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民族独立B.民族自治C.民族融合D.民族区域自治6.“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香港、澳门回归后社会发生的根本变化是A.社会制度的变化 B.主权归属的变化 C.经济制度的变化 D.生活方式的变化7.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最大的区别在于()A.法律制度B.经济政策C.社会性质D.政治体制8."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以祖国统一和民族大业为重,采取一系列具体步骤和措施,希望早日消除两岸长期隔绝状况,努力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这一历程的指导思想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九二共识"C.“一国两制”构想D.“求同存异”方针9.“…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执定,命运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噶米精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练习(pdf) 新人教版

C������ 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D������ 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2������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五个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A )
A������ 内蒙古
B������ 新疆
C������ 广西
D������ 宁夏
3������ 关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B )
A������ 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自治权利
B������ 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人民代 表 大 会 制 度 与 民 族 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 表 大 会 制 度 是 我 国 的根 本 政 治 制 度,是 人 民 管 理 国 家的 基 本 形 式;实 行 民 主 集 中 制
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重视少数民族 文化 的保 受 广 泛 的
6������ 措施: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 西部 大 开 发 ,极 大 地 带 动 了 少 数 民 族 地 民主 和 权 利,又 保 证 行 使 国 家 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练习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是()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共同繁荣④民族迁移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我国各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A.各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革命D.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我国现有少数民族()A.56个 B.55个C.54个D.53个4.20世纪60年代西藏地区胜利完成了民主改革,废除了什么制度()A.游牧生产B.民族杂居C.资本主义D. 封建农奴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具体表现是()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④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曾长期享有自治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的战略是()A.进行民主改革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西部大开发D.扩大内需7.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①进民族团结②各民族共同发展③缩小东西部差距④实现东西部优势互补A.①②③B. ①③④C.①②④D. ①②③④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B.少数民族自治区不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C.党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D.西藏是我国重要牧区9.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时代,“新”的主要表现是()①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制度;②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实现了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④开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民主改革的推行C.改革开放的推动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11.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12.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民族团结 B.达到各民族共同发展C.维护祖国统一 D.促进民族和解13.中国藏传佛教确认达赖、班禅转世灵童的方式是()A.世袭继承B.官方指定C.全民选举D.金瓶挚签14.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富有想象力的。
”这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国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15.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6.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D.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17.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
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不变A.政治制度 B.法律 C.生活方式 D.金融中心的地位18.“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文中的“从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A.1997年6月1日 B.1997年7月1日C.1997年8月1日D.1997年9月1日19.下图是()A.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B.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C.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D.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20.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举行了雄壮盛大的进驻仪式,他们进驻最能体现中国政府()A.对港澳行使主权B.向港澳显示强大 C.让港澳人民放心D.对港澳特别保护21.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主要是指( )A.由中英联合管理 B.社会制度不同,高度自治C.由中葡联合管理 D.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22.邓小平指出,实现祖国统一应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当前,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 )。
A.台湾问题 B.港澳问题 C.落后问题 D.发展问题24.小芳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知识卡片。
如果要给卡片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
名称:?内容: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999年12月20日,澳门政权交接仪式A.民族工作成就 B.外交工作纪事 C.思想文化成果 D.祖国统一大业25.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
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两党继续合作C.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与会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26.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27. 2011年5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一行。
双方都认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 )。
A.和平统一方针 B.通邮、通航、通商政策 C.互补互利原则 D. 一个中国原则28.昔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如今“轻轻一拨号,频频传佳音”。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所体现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方式解放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八项主张29.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台湾比港、澳享有的更大权利是()A.社会制度不变 B.生活方式不变C.法律基本不变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30. 目前海峡两岸经济上互相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已经初步成形,为形成这种局面做出了共同努力的有()①两岸同胞;②港澳同胞;③海外侨胞;④分裂势力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
(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侵害的部分。
材料二:56个民族的代表、委员共同参政议政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特点。
在本届“两会”上,55个少数民族共有人大代表 415名,占代表总数的13.91%;政协委员262名,占11.71%。
各民族代表、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国是,为国家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一直把大力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作为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如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宪法》的上述规定体现了我国民族关系中的哪项制度?上述规定有何意义?(3分)问题二:根据材料二,简述少数民族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4分)问题三:新中国成立以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31.(15分)问题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
既尊重了少数民族的自主权,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分)。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了56个民族的代表、委员共同参政议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特点。
说明少数民族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4分)。
问题三:济改革和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工业从无到有,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局面,大部分地区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4分)。
原因: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实行因地制宜、放宽政策、搞活经济的方针,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支持;为了加快少数民族(4分)。
32.名人传记能够使我们了解名人们的思想、个性,更能够使我们去了解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所发生的大事。
请仔细阅读两本名人传记的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10分)片段一:片断二:问题一: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英之间香港问题的源头是什么?英国在香港问题上打的如意算盘又是什么?(4分)问题二:邓小平所说的“单方面作出宣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单方面作出宣布?(4分)问题三:中英双方谈判的最终结果是什么?(2分)32.(10分)问题一:源头: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2分);如意算盘:以主权换治权。
(2分意思相同,同样的分。
)问题二:收回香港(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分);因为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不可分割的领土(2分)。
问题三: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或成功解决了香港回归问题。
2分)33.某学校以“团结统一,中华振兴”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几个栏目。
其中“探究园地”中有一些问题需要你帮助解答。
(15分)【经典之音】歌词一:《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爱我中华》歌词二: 《七子之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虽然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问题一:歌词《爱我中华》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歌词《七子之歌》反映了什么?(4分)【邮票集锦】问题二:有一位集邮爱好者说:“要举办纪念改革开放邮票展,这两枚邮票不可或缺。
”请你说一说这是为什么?(4分)【热点追踪】2014年2月11日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访问大陆,并与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面。
这是台湾负责大陆事务的官员首次登陆,也是1949年内战结束后,两岸首次正式官方接触。
两岸政治互信得到增强,各领域交流基础更加坚实,两岸关系继续保持良好趋势。
问题三: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访问大陆有何重大实际意义?(3分)问题四:通过上述材料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认识?(4分)33.(15分)问题一:体现了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友爱的民族关系(2分)。
澳门要求回归到祖国的怀抱(2分)。
问题二:1997年香港和1 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表现之一(4分)。
问题三:增进两岸政治互信,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有利于加强两岸之间经济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