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措施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咋防治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咋防治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所致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
所有年龄的猪均易感染,断奶猪与架子猪发病率最高。
本病主要由空气传播和与猪接触而传播。
应激因素,如拥挤、不良气候、气温突变、相对湿度增高和通风不良、猪的转栏和并群等有助于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并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治:
1.免疫接种由于免疫母猪通过初乳传递的母源抗体可在5~9周内保护仔猪免受感染,所以仔猪首免不应早于6~8周龄,首免后隔2周再免一次。
种猪在引入时或6月龄免疫,3周后再免,每次2~4毫升。
这些抗体在4~6周达到高峰,能减少病死率和降低流行,并可维持好几个月。
2.做防引种检查从外界引进猪只时,应先隔离并进行血清学检查,确定各项为阴性的猪方可引入。
如有疑似被感染猪群,可用血清学方法检查,清除隐性和带菌猪,重建健康猪群;也可用药物防治和淘汰病猪的方法,逐渐净化猪群。
3.药物治疗一般采取非肠道给药治疗。
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及头孢(先锋)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等为首选药物。
庆大、多粘菌素及四环素也有效,恩诺沙星有良效。
在病的早期治疗效果较好,为维持血液中的有效浓度,应根据所用抗菌药物的特性反复注射。
若猪吃食和饮水正常,也可采取注射与口服同时给药。
菌株易产生耐药性,因而不可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这点尤其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时要注意。
猪胸膜肺炎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猪胸膜肺炎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猪胸膜肺炎的发生主要是猪感染胸膜肺炎嗜血杆菌引起的,该病一般在环境条件差的猪舍,以及饲养不合理的猪场容易发生。
一旦发现猪胸膜肺炎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同时加强其它健康猪群预防。
猪胸膜肺炎的发生主要是猪感染胸膜肺炎嗜血杆菌引起的,该病一般在环境条件差的猪舍,以及饲养不合理的猪场容易发生。
一旦发现猪胸膜肺炎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同时加强其它健康猪群预防。
一、猪胸膜肺炎发生的原因发病原因本质上是猪感染胸膜肺炎嗜血杆菌引起的,具体的发病原因归结如下:1.发病的环境原因:育肥圈脏乱差,冬季保温、夏季防暑、通风干燥措施不足,鼠虫鸟等带菌源消灭不彻底,不及时杀菌消毒;2.发病的猪场原因:育肥猪饲料营养缺乏,饲养不合理,引种未经相关检测、隔离观察引入带菌猪,育肥圈中育肥猪群密度过大,长期长途运输或育肥猪群突然换圈或混养等应激因素都易使得发病率增加。
二、猪胸膜肺炎的类症鉴别胸膜肺炎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四肢末端呈蓝紫色。
与此症状类似的有猪瘟、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棒状杆菌感染和猪气喘病等。
1、猪瘟:相似之处,有传染性,体温高,不食。
鼻、耳、四肢皮肤蓝紫色,呼吸困难等。
不同之处,公猪尿鞘积有混浊异臭液。
剖检可见回盲瓣口有纽扣状溃疡。
2、猪肺疫:相似之处,有传染性,冷热交替、气候剧变时发病,呼吸困难,几鼻四肢皮肤紫红斑。
剖检有纤维性胸膜炎等。
3、猪链球菌病:相似之处,有传染性,体温高(41.5-42°C),不食、呼吸困难,口鼻流淡红色泡沫,耳、四肢皮肤红紫斑等。
不同之处,败血型眼结膜潮红,流泪,跛行。
脑膜炎型,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后小猪,有运动失调、转圈、磨牙、卧地做游泳动作等神经症状。
4、猪棒状杆菌感染(急性):相似之处,体温高(39.5-41.5°C),呼吸急促困难,流鼻液,皮肤紫红等。
不同之处,与病猪邻近的猪不传播,多在分娩后发病、泌乳减少,个别有乳房炎。
简述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与预防措施

2019年第11期 吉林畜牧兽医15·养猪专栏·YangZhu ZhuanLan简述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刘德雄吉林省榆树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吉林榆树 130400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猪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对猪危害极大,如不加以科学防范会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经济损失,本病是由胸膜肺炎放线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饲养环境发生改变、猪群转移或混群、气温骤变、圈舍通风不良、湿度过高、猪免疫力低下等应激均可引起本病发生或加速传播。
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
急性型呈高死亡率。
各年龄、性别的猪都可发生,但以3~6月龄猪较多发,给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临床症状由于猪年龄,疫苗接种情况,环境因素以及猪健康情况和病原感染数量的差异,造成潜伏期长短不一。
依菌株毒力和感染量不同,临床症状一般分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四种,其症状分别如下。
1.1 最急性型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42 ℃,精神沉郁废食,出现短期的腹泻和呕吐症状,呼吸症状不明显,随后出现鼻、耳、眼及后躯皮肤发绀,晚期呼吸极度困难,常呆立或呈犬坐式,张口伸舌咳喘,并有腹式呼吸。
临死前体温下降,严重者从口鼻流出泡沫样血沫,有的病例不见症状突然死亡,死亡率达80%~100%。
死猪剖检可见气管和支气管内充满泡沫状带血的分泌物,肺充血、出血和血管内有纤维素性血栓,肺泡与间质水肿。
1.2 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1 ℃,呼吸困难,咳嗽,心脏衰弱,皮肤发红,精神沉郁。
死猪剖检可见喉头充满血样液体,双侧性肺炎。
常在心叶,尖叶和膈叶出现病灶。
病灶区呈紫红色坚实,轮廓清晰,肺间质积留血色样液体,有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
1.3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体温39.5~40 ℃,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自发性或间歇性咳嗽,呼吸异常,全身毛焦皮肤发白。
死猪剖检可见肺脏出现大的干酪样病灶,如继续细菌感染,则肺炎病灶变脓灶,致使肺脏与胸膜发生纤维素性粘连。
猪胸膜肺炎的预防控制

猪胸膜肺炎的预防控制猪胸膜肺炎是由嗜肺军团菌引起的一种猪类感染性疾病。
该疾病主要发生在生猪中,一般发生在生产高密度的猪群中,易引起大规模感染和死亡,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猪胸膜肺炎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是预防猪胸膜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求猪舍保持干燥卫生,减少粪便、尿液积聚,及时清理垃圾和死畜。
定期消毒猪舍和设备,注意通风,防止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聚集。
同时,为了减少疫源媒介和防止交叉感染,要对猪舍进行分批次养殖,隔离患病猪只。
二、合理饲养管理合理饲养管理是预防猪胸膜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给猪只提供优质饲料,保证充分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
要合理控制饲喂水量,避免饮用冷水引起猪只的压力反应。
同时,要注意饲喂时间、次数、食槽卫生等方面的管理,防止细菌滋生。
三、强化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胸膜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猪胸膜肺炎疫苗在预防和控制疾病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接种前要根据猪只的年龄、品种和免疫史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
接种后要严格按照疫苗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注射前要深入了解疫苗的质量,避免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四、加强监测和检测加强监测和检测是预防猪胸膜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定期对猪只进行检测和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隔离并进行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对于已死亡的猪只,要进行病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确定疾病原因和传染源,做好疫情分析和防控措施。
五、加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要加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避免人与猪交叉感染。
在猪类疫病流行期间,要采取必要的专业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装备、消毒、隔离等。
总之,预防猪胸膜肺炎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合理饲养管理、强化疫苗接种、加强监测和检测、加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等。
只有在做好疫情监测、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胸膜肺炎的发生。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措施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措施
徐兴文
渊 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冲脉镇水产畜牧兽医站袁 广西 柳州 545214冤
关键词院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曰药敏试验曰临床症状曰流行特点曰诊断曰防控措施曰治疗 DOI:10援3969/J.ISSN援1671-6027援2017援03.087
现代规模化生猪养殖频繁对外引种及交易导致猪传染 性胸膜肺炎呈高发趋势袁且致病原 A P P 不断进化和变异袁其 对敏感抗生素的耐抗性不断增强袁药物防治的选择与配伍不 当往往难奏实效遥 基于全面掌握临床症状尧流行病学特点的 基础上袁针对性开展早期确诊袁并采取趋于完善的综合防控 措施袁在药物防治上优化用药方案袁从而显著提高综合防治 效果遥 1 临床症状特点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可知袁国内养猪业由于各类猪病所引 发的经济损失呈现为逐年上升的趋势袁猪病的发生不仅使养 殖户的生产成本不断增长袁同时还会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问 题遥 当前养猪业疾病多发袁并且难以有效治愈袁各类猪病威 胁尧疫病流行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 一遥 鉴于此袁针对猪病难治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袁提出 相应的解决措施就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遥 1 猪病难治原因分析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 01 7 年第 03 期 93
养猪
当前引起猪病难治的原因及对策
周宁芬
渊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袁 云南 弥勒 652399冤
摘 要院本研究主要针对现阶段猪病难治背后因素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袁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应对措施袁旨在为促进我 国养殖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遥 关键词院猪病曰难治曰原因曰对策 DOI:10援3969/J.ISSN援1671-6027援2017援03.088
笔者首推实效经验处方野 黄芪多糖注射液 渊 0.2 m L /k g冤 + 头孢噻呋钠渊 0.1 g/k g袁侧重治消化道严重感染冤 或氟苯尼考注射液渊 0.05~0.1 m L /k g袁侧重治疗呼吸道严重感 染冤 冶混合肌注袁1 ~2 剂 /d 袁连注 3d 曰治疗期间适当补喂复方电 解多维液渊 含动物必需的多种矿微尧维生素尧能量剂等袁混饮冤 + 黄芪多糖渊 原粉 / 颗粒袁混饮冤 + 乳酸环丙沙星口服液渊 混 饮冤 袁按照 2 剂 /d 尧分早晚各 1 剂尧连喂 5~7 d 袁同时尽量投喂 适口性好且容易消化的饲料袁注意防寒尧防暑等环境条件控 制袁加强精细化饲喂管理至痊愈遥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猪肺疫,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而导致,主要特征是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炎和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炎,其中急性病猪通常会发生死亡,慢性病猪往往能够耐过,但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在当前生猪养殖产业化、规模化的大环境下,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流行病学病原特性。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引起该病的病原,该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不能够自行运动,无法形成芽饱,具有多种形态,具有荚膜,且能够分泌毒素。
存在于病料中的菌体经过染色呈两极着色,经过24~96 h的人工培养能够形成丝状菌。
该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能够在10%二氧化碳的环境中长出黏液状的菌落。
细菌培养基中需要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因子,接种在巧克力琼脂上进行24~48 h培养,能够长出直径1~2 mm的不透明菌落。
接种在牛、羊血液琼脂上,一般会发生溶血。
该菌具有较弱的抵抗力,大多数消毒药都能够将其杀灭,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壮观霉素、林肯霉素等。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菌猪,主要是猪间的直接接触以及排泄污染物等途径进行传播。
病猪主要是在鼻液、支气管以及肺脏存在病菌,通常是从鼻腔排出后,以飞沫的形式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在通风较差和拥挤环境能够使其快速传播。
发病特点。
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4~5月份和9~11月份发生。
在发生应激,如气候突变、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环境突然发生改变、通风较差以及长途运输等,都能够引发该病,因此也可叫做“运输病”。
另外,该病在临床上往往会混合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地方性肺炎等,促使病情加重。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病猪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大约41.5℃,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鼻、耳、腹部皮肤发绀,呆立不动或者呈犬坐姿势,尿液呈黄色,病程后期发生便秘,临死前有大量混杂血色泡沫的液体从口、鼻中流出。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

逐渐恢复正常或稍高 , 食欲差。 但
3 剖 检 变 化
呋钠冻 干粉 (. g Ok , I 通 ) O1 , g 四J 恒 5 I 、
黄 芪 多糖 和 双 黄 连 (0m /O g , 1 Ll0k )
连 续 3 d 。
对 上 述 的 3 猪 场 的6 病 猪 进 行 个 头
管 内充 满 泡 沫状 血 红 色 液 体 ,胸 腔 积 液, 心包 积 液 , 肠淋 巴呈 黑红 色 , 肿 小 肾 大充 血 . 其他 脏 器 未 见明 显病 理 变化 。
-
8 猪 场兽 医 2-
LV S O KA D P U T ID ST IE T C N O L RYN U RYN 2 5 0 5
.
气 管 、 气 管 内 有 大量 泡 沫 . 腔 支 胸
染 。P R V 染猪 群 由 于免 疫 功 能 的 R S感 损害 , 引起一些细菌性的继发感染 , 易 因 此 ,建 议 在 妊 娠 母 猪 产 前 和产 后 阶 段 、 乳 仔 猪 断奶 前 和 断 奶 后 、 群 等 哺 转
而 死 亡 , 性病 例 后 期 稍 有缓 和 , 温 慢 体
51 1 %百 毒 杀 S l 3 0稀 释 , . O 按 :0 每 瓶 盖加 水 3 , 场 喷雾 消 毒 , 续 消 全 连 毒7d 。
52 防 止继 发感 染 . 用 肌 注 头 孢 噻 . 采
田东 县 林 逢 镇 平 洪 村 江 洪 屯 黄 某 养 猪 场 、平 马 镇 小 龙 村 江 垌 屯 养 猪 场 和 梅 桑村扶 贫养猪场 等陆续 发生 以咳嗽 , 气 喘 、 热 , 吸 困难 最后 窒 息 死 亡 为 高 呼 特 征 的疫 病 。 曾按 喘气 病进 行 治 疗 , 使 用 了大 剂 量 的 青 、 霉 素 , 乃 近 , 链 安 磺 胺 类 药 等 均 无效 .且 发 病 率 和死 亡 率 均 高 。根 据 我们 剖检 、 验 , 断 为 由 化 诊 放 线 杆 菌 感 染 引 起 的猪 胸 膜肺 炎 。 经 过 几 天 的 治疗 ,病 情 得 到 了有 效 的控 制 。 就 该 病 的诊 治方 法 进 行 总 结 , 现 希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pcp

通过治疗前后对比,病猪症状明显改善,死亡率大幅下降,病情 得到有效控制。
案例三:预防措施及经验总结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免疫力;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传播;加强生物安全措 施,防止病原菌入侵。
经验总结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要加强 预防措施,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在养殖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猪群健康状况, 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猪群健康生长。
推广新型治疗方法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如中西医结合治疗、生物治 疗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死率。
3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
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对疫 苗接种和治疗方法的认知和操作水平,确保防控 措施的有效实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增强免疫力
通过补充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等物质,提高机 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护理与观察
对病猪进行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05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pcp的案 例分析
案例一:发病过程及诊断过程
发病情况
某规模化猪场,部分猪出现呼吸困难、高热等症状,随后病情迅 速蔓延至全群。
01
02
03
易感动物
猪是该病的主要易感动物 ,尤其是3月龄至6月龄的 猪最易感染。
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 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 传播。
流行季节
该病多发于气候多变的季 节,如春季和秋季。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 、咳嗽、鼻孔流出脓性分泌物等 症状。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死亡 。
诊断过程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接触传染性 胸膜肺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 护 性 不 强 或 无 .因 此 调 查 本 国 或 本
菌、 链球菌 、 支 原体 等 混 合感 染 。 该 病 于 气候 骤 变 时 多发 ,如 冬末 春初 或 夏 末 秋 初 ; 夏季也时有发生。 饲
养条 件 差 可 诱 发 该 病 ,如 饲 养 密 度 过
地 区存 在 的胸 膜 肺 炎 放 线 杆 菌 血 清 型
经 济损 失
增加。 猪 感 染 了该 病 后 , 外 界 等 因素 产 生 应 激 ,机体 的抵 抗 力 降 低 常可 引 起 其 它 多 种 呼 吸 道疾 病 混 合 感 染 。据 报
道, 约7 0 %的 病 例 常 与 猪 蓝 耳 病 病 毒 、 猪 圆环 病 毒 、副猪 嗜血 杆 菌 、巴 氏杆
病 的 猪 群 发病 。 近年 来 , 该病 常与 猪 蓝
业 大 学 传 染 病室 检 测 了来 自全 国6
7 0 0 份 临床 送 检 未 免 疫 猪 的 血 清 . 总 阳
性率为5 3 %左 右 : 2 0 0 6 年, 河 南 洛 阳地 区规 模 化 猪 场 血 清 学 调 查 ,阳 性 率 为
3 0 . 3 9 %: 2 0 0 9 年. 四 川部 分 地 区检测 了 1 0 6 2 份非 免疫 猪 血 清 , 平 均 阳 性 率 为
耳病 、 猪支原体 肺炎 、 猪伪狂犬 病 、 猪 肺疫 、 猪瘟 、 副猪 嗜血 杆 菌 病 等混 和感 染. 导致 病 情 加 重 , 死亡率升高。
染性胸膜肺 炎在我 国已有流 行面大 、 分 布 广 泛 的趋 势 。
胸膜 肺 炎 病 变 ,导 致 心 与 肺 粘 连 及 肺 与胸 壁 粘 连 , 严 重 影 响猪 的 生 长 发 育 。 据 统 计 , 猪 患 病 后 饲 料 利 用 率 降 低 4 . 6 %~ 2 5 % 。 平 均 日增 重 减 少 5 %~
( 重庆 市荣 昌县 畜 牧 兽 医局 , 重 庆 荣 昌
4 0 2 4 6 0 )
中 图分 类 号 : ¥ 8 5 8 . 2 8 文 献标 志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0 4 1 4 ( 2 0 1 3 ) 1 0 — 0 0 1 6 — P C P) 是 由胸膜肺 炎放线 菌( A P P ) 引起的一 种高
3 ~ 4 月龄猪多发 , 成 年 种 公母 猪 也 有 散
的呼 吸道 寄 生 物 。 高 度 保 守 的 弱 溶 血 毒素A p x l V存 在 于 A P P 1 5 个血清型 中, 具 有 种 特 异 性 。 在 体 外 培 养 的 胸 膜肺
炎放 线 菌 不 能 检 测 到 该 毒 素 ,只 有 在 体 外 感 染 的情 况 下 才 能 检 测 到A p x l V 毒素 及 抗 体 1 猪 传 染 性 胸 膜 肺 炎 国 内 外 研
1 6・ 疫病防 勃。
u v E S T o c K A N D P O U L T R Y | N D U s T R Y N 0 . 2 9 4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措施
陈 勇 蒋显 永 蒋 成金 胡 昌金 郑 玉 晏
染病 , 其 主要 危 害 是 , 能 引 起 急 性 感 染 猪 大 批 死 亡 ,慢 性 感染 幸存 猪 在 肺 脏 和胸 膜 产 生 不 可 逆 的 纤 维 素 性 坏 死 性
3 诊 断
1 . 1 在 国 外 研 究概 况
1 8 . 5 %。 近 年 来 , 北京、 贵州、 江西 、 上 海、 浙江 、 广东 、 湖北 、 湖南 、 河 南 等 地 均 报 道 了 猪 传 染 性 胸 膜 肺 炎 流 行 情 况 。从 临 床 调 查 和检 测 结 果 来 看 , 猪 传
究 概 况
学 者 和 科研 机构 报 道 了发 现 的 临床 病 例 并 进 行 了 致病 性 、 病原特征 、 流 行 病
学 等 方 面 的 系统 研 究 。 据报道 , 华 中农
发。 该 病 主要 由空 气 传 播 、 接 触 病 猪 及 污染 物传 播 ,引 进 带 菌 猪 或 慢 性 感 染 猪 是 主要 的传 播 途 径 ,造 成 未 感 染 该
关 键 词 猪 传 染 性 胸 膜肺 炎 防 治 措 施
猪传 染性 胸 膜 肺 炎 是 由胸 膜 肺 炎 放线 菌f A P P 1 引 起 的 一 种 猪 的 呼 吸 道 传 染 病 ,其 主要 造 成 猪 急 性 纤 维 素 性
胸 膜 肺 炎 或慢 性 局 灶性 坏死 性 肺 炎 。 胸 膜 肺 炎 放 线 菌是 有 荚 膜 的革 兰 氏 阴 性 小 杆 菌 .是 对 猪 有 高 度 宿 主 特 异性
对 于免 疫 防制 非 常 重 要 。 1 . 2 在 我 国研 究概 况
1 9 8 7 年 ,哈 尔 滨 兽 医 研 究 所 首 次
报 道 了该 病 在我 国 的存 在 ,后 来 很 多
高、 圈舍潮湿 、 通风不 良、 尘 埃 多 等 不 良因 素 。各 种 年龄 的猪 均 对 A P P 易感 ,
度 接 触 性 呼 吸 道 传 染 疾病 主 要 危 害是 可 使 猪 只 生 长 缓慢 , 饲 料 报 酬 降低 , 给 养 猪 业
2 5 %. 出栏 推迟2 0 ~ 3 0 d . 在屠 宰后 由
于 部 份 内脏 病 变 原 因致 使 屠 宰 废 弃 率
造 成 巨 大损 失。 血 清 样 品 检 测 成 阳性 的猪 群 有 的 并 无 明 显 临床 症状 , 因此 本 病 在 猪 场 中 存在 隐性 感 染 。 防 控 该 病 可 采取 引种 检 疫 与 自繁 自养 、 加 强饲 养 管理 及 严 格 进 行 消 毒、 疫 苗免 疫 、 监测 、 净化 、 药 物 防 治 等措 施 。尽 可 能 的 减 少本 病 带 来的 危 害和 造 成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