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作业
人教版 必修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作业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作业(时间:30分钟)知识点1细胞膜的功能1.右图所示为某生理活动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出的细胞膜功能是()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具有流动性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解析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直接接触,并相互识别完成受精的过程中,两种细胞间进行了充分的信息交流。
答案 D2.科学家的研究揭示,有气味的物质会首先与位于鼻黏膜上皮细胞中的气味受体结合,然后将信号传达到大脑。
这些气味受体属于哪类化合物()A.多肽B.多糖C.磷脂D.糖蛋白解析有气味的物质与鼻黏膜上皮细胞中的气味受体结合,然后将信号传到大脑,这些气味受体属于糖蛋白。
答案 D3.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是制备细胞膜的良好材料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用台盼蓝染色,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解析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台盼蓝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故只有细胞死亡后被染成蓝色。
答案 D4.据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形成色斑的主要原因。
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后,可以与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
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是()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解析题干中的“内皮素拮抗剂”属于信息分子,要与细胞膜表面上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完成信息的传递。
答案 C知识点2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5.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结论(假说)错误的是()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B.提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D.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解析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依据是相似相溶原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因此红细胞膜中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蛋白质由于对电子的阻挡作用很大,透过样品的电子较少,所以是暗带,而脂质由于对电子阻挡作用很小,透过样品的电子较多,所以是亮带,因此罗伯特森观察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应该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人鼠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8)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8)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下列关于选择透过性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和糖类组成B.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体现了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C•人工脂双层膜能让02通过不能让Ca2+通过,属于选择透过性膜D.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重要特征2、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下列有关这一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出细胞B. 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一般不能进入细胞C. 细胞中的成分如核酸等不会流失到细胞外D. 由于细胞膜的存在,致病的病毒、细菌等不能进入细胞3、对玉米种子的实验处理和观察现象如下,该实验结果说明()A.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 红墨水能自由进出玉米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D.活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4、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A. 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B. 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C.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D.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与甲状腺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5、下列关于细胞膜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不同细胞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B. 细胞膜对通过膜的物质不具有选择性C. 细胞膜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D. 细胞膜使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①边界与通 ②运输作用 透性障碍A. 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B. 功能②表示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都有利C. 动物体内某些激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D. 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 7、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是制备细胞膜的良好材料B.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 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D •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用台盼蓝染色,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8、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 ,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 ,分析材 料能够说明()A.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数量越多B.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 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 9、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B.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 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其内的酶由核糖体合成,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6、如图表示细胞膜部分功能模式图。
生物人教版必修课后作业: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作业时限:30分钟作业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是一种膜蛋白。
当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Ⅱ与该受体结合时,可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使Ca2+等,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例如使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这体现的细胞膜的功能是(B)A.分隔细胞与环境B.信息交流C.控制物质的进出D.具有流动性解析: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Ⅱ与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特异性结合,可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使Ca2+等,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例如使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所以选B。
2.对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D)A.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B.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C.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细胞膜与各种细胞器膜的化学组成完全相同解析:生物膜主要由脂质(50%)和蛋白质(40%)组成,糖类较少,约占2%~10%;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不同生物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细胞膜与各种细胞器膜的功能不同,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3.心肌细胞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在细胞膜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B)A.磷脂的含量高低B.蛋白质的数量及种类不同C.糖类的含量及种类不同D.脂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解析: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在各种细胞中作用相同,A错误;心肌细胞为心脏跳动提供能量,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主要起吸收作用,两种细胞功能不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两种细胞膜的成分也不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正确;细胞膜上的糖类有的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糖蛋白,主要起识别作用,在两种细胞中的作用和种类相同,糖类的含量为2%~8%,可能不同,C错误;脂质主要为磷脂,两细胞脂质种类相同,含量基本相同约为50%,D错误。
所以B 选项是正确的。
4.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高中生物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A 级·基础达标练一、选择题1.关于细胞膜流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因为磷脂分子有“头”和“尾”,磷脂分子利用“尾”部摆动在细胞膜上运动,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因为蛋白质分子无尾,不能运动,所以它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C.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蛋白质载体的翻转运动,与磷脂分子无关D.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有关解析:磷脂分子有“头”和“尾”,只表示其亲水性不同,“头”部是亲水基团,“尾”部是疏水基因,与膜的流动性无关,膜的流动性是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运动引起的,A、C错误,D正确;蛋白质分子能运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错误。
2.(2020·某某模拟)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结论(假说)错误的是( C )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提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D.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解析:罗伯特森以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3.(2018·某某省实验中学期中)如图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亲水性B.c指磷脂分子的疏水性“头”部C.糖蛋白在细胞膜内外侧均匀分布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解析:磷脂分子的“尾”部是疏水的,A错误;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的,B错误;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外侧有分布,C错误。
4.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B.使细胞内的物质不能流失到细胞外,细胞外物质也不能进入C.相邻细胞的信息交流是靠细胞直接接触来完成的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解析: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通过细胞膜排出;相邻细胞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通过体液运输的间接方式、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方式、通过细胞间形成通道的方式;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
人教版 必修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作业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作业A组基础对点练题组一细胞膜的功能1.(2019·山东济南一中期中)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下列有关这一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细胞B.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一般不能进入细胞C.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如核酸等)不会流失到细胞外D.由于细胞膜的存在,致病的病毒、细菌等都不能进入细胞答案 D解析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是相对的,如病毒、细菌也可侵入细胞,D错误。
2.红萝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
将红萝卜切成小块放到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加温后受到破坏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加温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细胞膜答案 C解析加热可以破坏细胞膜和液泡膜的活性,使这些生物膜的通透性增大,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丧失。
所以原来存在于液泡内的花青素就可以自由地进出细胞了。
3.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有关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C.相邻两个细胞的信息交流只能靠细胞间直接接触D.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答案 C解析相邻两个细胞的信息交流除了靠细胞间直接接触,还可以通过细胞间的通道完成,如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C错误。
题组二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4.(2020·山东高一期末)细胞膜非常薄,使用高倍显微镜也难以看清它的真面目,人们对细胞膜化学成分与结构的认识经历了很长的过程。
下列关于细胞膜成分和结构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化学分析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对细胞膜表面张力的研究推测出膜中附有蛋白质C.尼科尔森提出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答案 B解析欧文顿结合大量的物质通透性实验,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错误;1935年,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了细胞膜的张力,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B正确;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C错误;流动镶嵌模型表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D错误。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基础练习: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Word版含答案

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和糖类B.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功能越复杂C.脂质在细胞膜中的含量比蛋白质要多D.有的细胞膜中不仅含有磷脂,还含有少量的胆固醇2、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可能表示某种信号分子B.上图反映了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过程C.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图中甲表示分泌细胞,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3、超滤净水器制出来的水既能彻底滤除掉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有害物质,又能保留水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补充我们日常所需。
这是试图模拟细胞膜的(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C.细胞膜的保护功能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4、若将细胞膜中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确反映其分布情况的是( )A.B.C.D.5、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质分子分布在( )A.仅在内表面B.仅在两层之间C.仅在内表面与上表面D.两层之间、内表面与外表面都有6、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罗伯特森根据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20世纪初通过对红细胞的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分析提出: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C.欧文顿认为生物膜是由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D.1970年,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7、构成生物膜的成分之一是磷脂,如图是用磷脂分子制备的一种人工膜,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该球体中间可包裹脂类物质B.磷脂分子的"头"部是疏水基团C.磷脂分子在膜上是静止不动的D.生物膜均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8、下列有关细胞膜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和糖类B.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功能越复杂C.脂质在细胞膜中的含量比蛋白质要多D.细胞膜中不仅含有磷脂,有的还含有少量的胆固醇9、下列关于细胞膜成分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脂质丰富的细胞膜功能复杂B.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多的细胞膜功能复杂C.糖类的多少决定着细胞膜的复杂程度D.脂质含量约50%,对细胞膜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10、最能代表细胞膜的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元素是( )A.C、H、OB.C、H、O、NC.C、H、O、PD.C、H、O、N、P11、1970年科学家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种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均匀分布。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项目
内容
课题
1.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1.细胞膜的成分
2.细胞膜的功能
3.细胞壁
4.体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教学重、
难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
过程
一、细胞膜的成分
细胞膜也称质膜,是由类脂、蛋白质和糖类组成。质膜中的类脂也称膜脂,是质膜的基本骨架,膜蛋白质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例1、甘油、胆固醇等脂溶性物质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优先进入细胞,这最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密切关系()
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
C.细胞膜上的多糖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答案:B
例2、细胞膜上与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
答案:A
例3、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细菌,而它们从来不吞噬血液循环中的自己正常的细胞。这是细胞膜的哪一功能()
A.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细胞识别”功能
答案:D
例4、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它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细胞膜能够()
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细胞膜是生命系统的边界,它使细胞与外界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假若没有它的存在,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之间通过扩散而达到平衡,细胞就不复存在了。
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练习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双层膜B.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C.其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D.有些膜蛋白具有生物催化剂的作用2.如图所示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图反映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D.图中b表示加薪包分泌的信号分子3.超滤净水器制出来的水既能彻底滤除掉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有害物质,又能保留水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补充我们日常所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作业1、在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细胞膜都是由脂质一蛋白质一脂质三层结构构成的D.科学家用不同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细胞和鼠细胞,并将标记后的两种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可以看到的是两条暗带中间夹一条明带,那么关于这两条暗带和一条明带的化学成分的说法,比较准确的是( )A.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无蛋白质B.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无蛋白质C.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质D.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质3、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糖类组成,下列关于其成分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脂质丰富的细胞膜功能复杂B.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多的细胞膜功能复杂C.糖类的多少决定着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D.脂质含量达50%,对细胞膜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4、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其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无关B.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分子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C.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其上蛋白质的数量与种类越多D.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都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5、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
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脂质体与生物膜的结构完全相同B.在a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C.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D.在b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6、如图是细胞膜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糖脂,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B.②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和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作用C.③可以是细胞器膜、核膜的主要成分D.②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是不能运动的7、能体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 )①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②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能排出细胞③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出细胞④环境中一切有害的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A.①②③B. 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包括三个步骤:绿色荧光染料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使细胞膜上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膜上某绿色荧光区,使该区域内标记的荧光分子不可逆的淬灭(漂白)→检测淬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
实验过程如图甲所示,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激光照射淬灭部位的细胞膜失去了流动性B.淬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会受温度的影响C.若不用激光照射淬灭,而是细胞膜的两部分分别被绿色和红色荧光材料标记,则一段时间后两种颜色的荧光会均匀分布D.F2后若再进行一次激光照射淬灭,一段时间后检测的淬灭部位的荧光强度会更低9、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
有关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同细胞之间必须相互接触才能传递信息B.能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并不都是激素C.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有信息交流作用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整个生物体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10、异体器官移植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识别和排斥作用,能够完成上述识别作用的结构基础是(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被1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是植物细胞的边界,也是该细胞最外层的结构B.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均是可以运动的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定是在细胞膜的参与下完成的D.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ATP水解有关的酶12、科研上常用台盼蓝染色来鉴别动物细胞的死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台盼蓝染色,凡被染成蓝色的均为活细胞B.台盼蓝染色剂是活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故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C.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这种方法体现了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13、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已知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会破坏细胞膜的该种功能。
请利用以下材料和用具,验证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1.实验材料和用具:新鲜的红色月季花瓣、烧杯、玻璃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清水、量筒。
2.方法步骤:①选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用玻璃铅笔标上A、B。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选等量的红色月季花瓣,分别放入A、B两只烧杯中。
经过相同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解释盐酸溶液中出现的实验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970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融合。
当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
但在37℃下保温40 min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呈均匀分布(如图)。
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表明了组成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由此可以证实关于细胞膜结构“模型”的观点是成立的。
2.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融合实验在20℃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荧光点均匀分布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0℃下培养40 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
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________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__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__,请举一例:__________。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__。
4.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
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__________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细胞膜都是由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
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1959年,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具有清晰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提出“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指出,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水溶性分子或离子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具有屏障作用,故其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有关,A错误。
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生物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的.排在外侧,尾部是疏水的,排在内侧,所以水溶性药物在a处能稳定存在,脂溶性药物在b 处能稳定存在;利用脂质体可以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a处的药物送入细胞内部.故选C。
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图中①是糖蛋白,糖蛋白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A错误;②是蛋白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③是磷脂分子,细胞器膜与核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膜中的蛋白质(②)大多也能运动,D错误。
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环境中某些有害的物质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9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有三种:①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但该化学物质不一定都是激素;②接触传递;③通道传递,如胞间连丝。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整个生物体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这是信息交流的意义。
10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细胞膜外侧的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
1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A错误;组成细胞膜的大多数蛋白质可以运动,糖蛋白就不能运动,B错误;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的参与,如高等植物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错误。
1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其细胞膜可以阻止活细胞不需要的台盼蓝染色剂进入,因此活细胞不能被台盼蓝染成蓝色;当细胞死亡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台盼蓝染色剂才能进入细胞,因此凡被染成蓝色的均为死细胞,A错误,B、C、D 均正确。
13答案及解析:答案:2..在A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在B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清水3.A烧杯中的花瓣褪色,溶液变红;B烧杯中的花瓣仍为红色,溶液无色4.在酸性环境中,细胞膜丧失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细胞液中的大分子色素进入溶液中解析:本题所利用的原理是活细胞的细胞膜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使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丧失。
在完成该实验时要注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对照实验设计的步骤一般有四步:第一步,分组编号,即选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用玻璃铅笔标上A、B;第二步,设置对照实验,向A、B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清水,再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色月季花瓣;第三步,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注意要设置观察标准,即观察相同时间后花瓣、水的颜色变化;第四步,实验结论,结合实验原理,依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