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国民大革命(1924——1927)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11课知识点

第11课北伐战争一、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国共合作1.国共首次合作(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
(2)国民党一大的内容:通过国民党的党纲,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接受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3)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首次合作。
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2.黄埔军校的建立(1)1924年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2)合作:国民党——校长:蒋介石共产党——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苏联(3)作用:培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基础。
二、北伐战争1.北伐时间:1926年2.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
3.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5.进军路线:(1)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2)福建——浙江——上海6.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7.英雄部队:第四军叶挺独立团8.战果: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9.为什么北伐军能胜利进军?(1)、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
(2)、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3)、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三、国民革命的失败1.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上海2.反革命政变的原因:阶级利益不同四、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时间:1927年4月2.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总结※国共合作——前提国民创办黄埔军校——发展革命北伐战争——高潮的洪四一二政变——转折流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失败。
《国民革命》课件

国民革命时期,政府还对农村金融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农 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财政金融的改革
财政制度的改革
在国民革命时期,政府对财政制度进 行了改革,建立了新的税收制度,加 强了对财政的监管和管理,为国民经 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货币制度的改革
国民革命时期,政府还对货币制度进 行了改革,推行了法币政策,统一了 货币发行和管理,稳定了物价和币值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背景
辛亥革命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局面。帝国主义和封 建军阀在中国继续进行统治,广大人民迫切要求进行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 国民革命应运而生。
国民革命的发展历程
• 兴起阶段: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广东革命政府决定出师北伐,打倒军阀,统一中国。到 1927年3月仅三个月时间,国民革命军便从广州打到武汉、南京和上海,打垮了军阀势力,革命势力从广州推进到长江流域 。到1927年6月,武汉政府的北伐军与北方国民军会师中原,革命势力便发展到黄河流域,席卷大半个中国,给帝国主义和 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以沉重打击。到1927年6月,武汉政府的北伐军与北方国民军会师中原,革命势力便发展到黄河流域 ,席卷大半个中国,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以沉重打击。席卷大半个中国,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 统治以沉重打击。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 华民国,为中国的政治体制变革奠定 了基础。
民主思想的传播
民主思想的起源
民主思想起源于西方,强调人民主权、自由平等和法治等理念。
民主思想的传播途径
民主思想通过知识分子、媒体、教育等多种途径传播到中国,逐渐 被人们所接受。
国民大革命

培养学生的爱国思
想和革命精神。
黄埔军校贡献
1924年至1927 年,招收了六期学 生共2万多人,为 国共两党培养了一 批著名将领和军事 人才。
叶剑英
陈毅
聂荣臻
陈赓
林彪
罗瑞卿
赵一曼
(五)作用:
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培养了 大批的军事人才。后来许多人成为国共 两党的高级将领。
五、孙中山北上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 共产党在广州东山恤 孤院路后 街31号(今恤孤院路3号)召开 三大,图为大 会会址(原址现 已不存)
广东地区的国民党员,一九二五年初约为一万五 千人,到一九二六年底竟增加到十八万三千人。
周恩来说:“当 时,国民党不但思想 上依靠我们,复活和 发展他的三民主义, 而且在组织上也依靠 我们,在各省普遍建 立党部,发展组织。”
一九二四年一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有 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通过了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国民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 民主主义,使之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 大会宣告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 式建立。
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
不同。——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
材料中所提的 “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答案:主张:平均地权。变化:增加“节制资
本”。背景: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哪个党派明确提出反帝的目标?
全名: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时间: 1924.5 地点:广州市黄埔区
第十一课 北伐战争

思考题: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之所以迟迟不能成 功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 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诸位已看到校门上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 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 来”。请诸位谨记!
从材料分析: 1、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2、对联说明黄埔军校招收的是怎样的学生?
江 安沙 湖南 福 西 福建 建
桂林 桂林
河 郑县 南
广州 广州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先 烈 精 神 永 世 崇 。
遗 容 遗 物 见 遗 风 , 北伐先锋纪念馆
思考题:
北伐军为什么能够在不到半年的时 间内,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 1、北伐军正确的作战方针。 2、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3、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 4、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 配合和积极支援。
贪 生 畏 死 勿 入 斯 门
来者命革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培养不怕牺牲,一心做救国救民事业, 有理想的革命军人。
黄埔军校从 1924年5月至 1927年7月,招收 了六期学生共2万 多人。黄埔军校为 国共两党培养了一 批著名将领和军事 人才。
孙中山(创建者) 蒋介石(校长) 周恩来 (政治部主任)
“四一二”政变时反动军队杀害共产党人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1927年 4月18日南 京“国民 政府”举 行成立典 礼。
课堂小结: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建立
北伐战争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北伐胜利进军
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铭记伟人遗志
人教课标版 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优秀ppt课件 (1)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 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 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 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 唱,齐欢唱!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收回英租界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6年10 月到1927年4月,武汉地区总共 发生了300多次罢工,平均每天 约1.5次。 ——王奇生:《国共合作与国民 革命》,《中国近代通史》第七 卷
党派合作 军事斗争 理论探索 工农运动
国民革命运动
一、国民革命的背景
孙中山与中共为什么要合作? 孙中山与中共为什么能合作?
二、国民革命的过程
国民革命是怎样反帝反封建的?
三、国民革命的意义
国民革命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起到哪些作用?
直接、深远 政治、思想等方面 对内、对外 “破”和“立”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 B· 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 卡内基] 87.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 瑞斯] 88.每个意念都是一场祈祷。――[詹姆士· 雷德非] 89.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90.习惯正一天天地把我们的生命变成某种定型的化石,我们的心灵正在失去自由,成为平静而没有激情的时间之流的奴隶。――[托尔斯泰] 91.要及时把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创的小鸟,无法飞翔。――[兰斯顿· 休斯] 92.生活的艺术较像角力的艺术,而较不像跳舞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站稳脚步,为无法预见的攻击做准备。――[玛科斯· 奥雷利阿斯] 93.在安详静谧的大自然里,确实还有些使人烦恼.怀疑.感到压迫的事。请你看看蔚蓝的天空和闪烁的星星吧!你的心将会平静下来。[约翰· 纳森· 爱德瓦兹]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 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 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97.有三个人是我的朋友爱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对我冷漠的人。 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98.过去的事已经一去不复返。聪明的人是考虑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暇去想过去的事。――[英国哲学家培根] 99.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也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马塞尔· 普劳斯特] 100.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美好的事物,然而能看到这些美好事物的人,事实上是少之又少。――[罗丹] 101.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这种令人愉快的影响之下,我觉得更加聪明了,各种想法,以异常的速度接连涌入我的脑际。――[托尔斯泰] 102.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叔本华] 103.为何我们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样的速度,或许他耳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让他随他所听到的旋律走,无论快慢或远近。――[梭罗]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而我们应该最担心的也是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在世界上什么也不能做。――[威廉· 彭] 105.人类的悲剧,就是想延长自己的寿命。我们往往只憧憬地平线那端的神奇【违禁词,被屏蔽】,而忘了去欣赏今天窗外正在盛开的玫瑰花。――[戴尔· 卡内基] 106.休息并非无所事事,夏日炎炎时躺在树底下的草地,听着潺潺的水声,看着飘过的白云,亦非浪费时间。――[约翰· 罗伯克] 107.没有人会只因年龄而衰老,我们是因放弃我们的理想而衰老。年龄会使皮肤老化,而放弃热情却会使灵魂老化。――[撒母耳· 厄尔曼] 108.快乐和智能的区别在于:自认最快乐的人实际上就是最快乐的,但自认为最明智的人一般而言却是最愚蠢的。――[卡雷贝· C· 科尔顿] 109.每个人皆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无论是谁,在千钧一发之际,往往能轻易解决从前认为极不可能解决的事。――[戴尔· 卡内基] 110.每天安静地坐十五分钟· 倾听你的气息,感觉它,感觉你自己,并且试着什么都不想。――[艾瑞克· 佛洛姆] 111.你知道何谓沮丧---就是你用一辈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领域里往上攀爬,却在抵达最高处的同时,发现自己爬错了墙头。--[坎伯] 112.「伟大」这个名词未必非出现在规模很大的事情不可;生活中微小之处,照样可以伟大。――[布鲁克斯] 113.人生的目的有二:先是获得你想要的;然后是享受你所获得的。只有最明智的人类做到第二点。――[罗根· 皮沙尔· 史密斯] 114.要经常听.时常想.时时学习,才是真正的生活方式。对任何事既不抱希望,也不肯学习的人,没有生存的资格。 ――[阿萨· 赫尔帕斯爵士] 115.旅行的精神在于其自由,完全能够随心所欲地去思考.去感觉.去行动的自由。――[威廉· 海兹利特] 116.昨天是张退票的支票,明天是张信用卡,只有今天才是现金;要善加利用。――[凯· 里昂] 117.所有的财富都是建立在健康之上。浪费金钱是愚蠢的事,浪费健康则是二级的谋杀罪。――[B·C·福比斯] 118.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干劲可能会加速走向油尽灯枯的境地,努力挑战自己的极限固然是令人激奋的经验,但适度的休息绝不可少,否则迟早会崩溃。――[迈可· 汉默] 119.进步不是一条笔直的过程,而是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有失有得,有付出也有收获。――[奥古斯汀] 120.无论那个时代,能量之所以能够带来奇迹,主要源于一股活力,而活力的核心元素乃是意志。无论何处,活力皆是所谓“人格力量”的原动力,也是让一切伟大行动得以持续的力量。――[史迈尔斯] 121.有两种人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的:一种人无法做被吩咐去做的事,另一种人只能做被吩咐去做的事。――[C·H·K·寇蒂斯] 122.对于不会利用机会的人而言,机会就像波浪般奔向茫茫的大海,或是成为不会孵化的蛋。――[乔治桑] 123.未来不是固定在那里等你趋近的,而是要靠你创造。未来的路不会静待被发现,而是需要开拓,开路的过程,便同时改变了你和未来。――[约翰· 夏尔] 124.一个人的年纪就像他的鞋子的大小那样不重要。如果他对生活的兴趣不受到伤害,如果他很慈悲,如果时间使他成熟而没有了偏见。――[道格拉斯· 米尔多] 125.大凡宇宙万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所以要养成由后面.里面,甚至是由相反的一面,来观看事物的态度――。[老子] 126.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怀特曼] 127.一般的伟人总是让身边的人感到渺小;但真正的伟人却能让身边的人认为自己很伟大。――[G.K.Chesteron] 128.医生知道的事如此的少,他们的收费却是如此的高。――[马克吐温] 129.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能够轻蔑、藐视或批评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够喜爱、看重以及欣赏什么。――[约翰· 鲁斯金]
第十一课 星火燎原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 强渡大渡河, 过雪山、草地 在甘肃会宁会师 飞夺泸定桥 放弃湘西,改道贵州, 四渡赤水 召开遵义会议。 巧渡金沙江, 1935 年10月,中央红军与 冲破四道封锁线, 刘志丹陕北红军会师 跳出包围圈 强渡湘江 遵义
红军长征的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 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 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 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铸就 了长征精神。
放弃湘西,改道贵州, 召开遵义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 强渡湘江 遵义
遵义会议旧址内部
遵义会议旧址
会议前
领导思想错误 损失惨重,濒临绝境
会议后
长征胜利开始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纠正错误思想 确定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红色的了,江底 到处是战士的尸体,我们老百姓都说,三年不饮 吴起镇 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会宁
南昌 长沙
湘 赣 边 秋 收 起 义
文家市 决策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广州
井冈山会师
红军长征的原因
五次反围剿情况对比
一、南昌起义诞新军 二、井冈山会师 三、红军不怕远征难
“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红色的了,江底 到处是战士的尸体,我们老百姓都说,三年不饮 吴起镇 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会宁
万水千山只等闲。 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南昌起义
背
时
景:国民党实行“斩尽杀绝”的恐怖政 策 间: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等
结
果: 占领了南昌城,但南下广东途中 损失惨重。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 义: 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 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国民大革命1

河 郑县 南
广州 广州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国民政府
合作探究 你知道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吗?
北伐胜利进军原因: 两党合作、方针正确、广大官兵、工农群众
⑷革命功绩
最突出功绩: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沉重打击 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 为中国革命 继续前进奠 定了基础:
革命者来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
2. 黄 埔 军 校
时间、地点: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重要人物: 孙中山创办、蒋介石任校长、 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特点: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 影响: 大革命奠定了军事基础。
Page
12
①五卅运动 工运: ②省港工人大罢工 ⑴工农运动 3、 ③上海工人三次起义 蓬勃发展: 国 农运:湘鄂赣(建立农民政权和武装) 民 开始:1926年,广州 大 革 ⑵国民 主力军: 黄埔军校学生 命 打倒帝义,推翻军阀,统一中国 革命军 目的: 北伐
Page
2
•第二阶段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打到列强、除军阀”成为全 人民: (1)条件: 1、 国人民共同愿望。 第 一 工人阶级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 中共: 次 命胜利;中共三大确立国共合 国 作方针 共 吸取辛亥革命教训,认识到 孙中山: 合 工农力量的伟大,同意与共 作 合作 。 共产国际: 指导和帮助。
Page 22
妥协退让,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①不正确。
②理由:
丧失了革命的领导权,放弃了革命武装, 使我们共产党在国共合作中处于从属地位、 被动地位。
合作者一旦背叛革命,共产党必然处 于束手无策,被动挨打的境遇,只能眼睁 睁地看着国民革命遭受失败。
第11课北伐战争学习资料

二、 北伐的胜利进军
1 北伐的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①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②主要战役: 汀泗桥、贺胜桥、武昌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4、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5、国民革命的失败:
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 汪精卫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
1.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一: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
第二: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第三:广大北伐军官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 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四:共产党员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 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四、国民党右派的叛变
1.罪行:
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 和国民党左派。 2.危害: 国民革命失败,
湖北
安 江苏 徽
上海
势 图
浙江
湖江
南 西 福建
孙
广西 广东
传
吴佩孚 兵力20万
芳
兵力20万
1.主要对象: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英雄军队 第四军叶挺
独立团
黑
北
吉
伐
辽
北京 直
战
隶
争
山东
河 郑南 县
江 安安 南苏京
上海
进 军
武湖昌北
徽徽 浙浙江江
示
★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军阀,统 一中国。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 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 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国民大革命(1924——1927)
(1924年国共合作开始,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这一段时期称为国民革命时期)
1、黄埔军校的建立
背景: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时间:1924.5
地点:广州
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民族危亡
领导人: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周恩来等
办学方针: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
作用: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
意义:培养了大量军政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战争
时间:1926年开始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叶挺独立团---“铁军”)
主要战绩: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北伐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1)国共两党合作
(2)北伐战略方针正确
(3)国民革命军广大官兵英勇杀敌,特别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
结果:失败
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建立反动的南京国民政府)
3、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背景: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时间: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
结果: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国民革命失败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标志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国家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