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声的利用学案新人教版word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3 声的利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声的利用一、教材分析《声的利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声现象的第3节。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在声现象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好这节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竞赛、分组讨论、观看动画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和创新了解声可传递能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通过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通过声的利用和危害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启发观察实验实例讲解反馈补救学法:竞赛抢答法、分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创新法、总结反思法五、预习提纲1、利用声可以,举例:2、利用声可以,举例:六、教学过程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2、小组抢答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每组说出一个声的利用的事例,允许讨论,不准重复,其他组参与评判.举出一个正确事例得100分,错误不得分,超过时间(30秒)不得分.教师对学生所举事例作出中肯的评价,最后要求学生归类。
(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比如:(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比如:3、播放《声的利用》课件4、归纳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七、巩固练习1、教材41页:1、22、《同步解析与测评》P13——14基础训练闯关:1、2、3、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第3节 声音的利用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音的利用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能传递信息,并能进行应用举例2, 知道声音能传递能量,并能进行应用举例【学习重点】知道声音能传递信息, 知道声音能传递能量、【学习难点】知道声音能传递信息, 知道声音能传递能量、并能进行应用举【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38~39页“声与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雷声预示一场可能的大雨、听诊器了解病人的病情,这都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
(2)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障碍物,将会被回来,回来的声音再次进入耳朵,就形成了。
人的反应时间是,当两个完全相同的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超过时,我们就会再次听到声音。
(3)声呐系统是根据蝙蝠的研究发明的,是指定位系统发出一列声波,再根据反射回来的声波信息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
(4)B型超声波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工作原理与声呐相似,由B超仪向人体内发射,再由反射回来的信号判断人体内部的情况。
2、阅读教材第39~40页“声与能量”完成下列问题:(1)水波在向周围传播时能使水面漂浮物随之振动,说明水波可以传递。
(2)思考教材实验,自己用一张纸放在嘴前,说话时会发现这张纸会,说明声波也能传递。
(3)超声清洗、超声击碎人体内的结石都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
【合作导学】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利用声呐向;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请问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是1500m /s)(难度:【分层导练】1、下列实际应用中,没有利用声音携带信息的是---------------------------------------------------------( )A、有经验的人选瓷器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B、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C、我们在深夜看电视时应把音量关小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固定钢轨的螺丝是否松动2、周末,小霞跟妈妈逛商场,买碗时,妈妈把两只碗放在一起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以判断碗的好坏,这主要是因为--------------------------------------------------------------------------------------------------( )A、声音能够传递信息B、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品质不同的碗的音量不同D、品质不同的碗的响度不同3、(多选)声音能传递能量,下列与之有关的说法中不确的是--------------------------------------()A、由于超声波的频率高,振动迅速,在介质中传播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因而可以用来消除玻璃、瓷等制品表面的污垢B、外科医生可以利用次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在食品工厂里人们常利用超声波给牛奶消毒D、次声波是频率在200Hz以下的声波,它的特点、传播远、穿透力强。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声的利用》学案新人教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学案新人教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姓名:班级:组:知识回顾●音调响度音色物理意义声音的声音的声音的决定因素频率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蜜蜂的翅膀两秒钟振动900次,则它的频率为,人耳(“能”或“不能”)听到。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人耳听不到的声有。
学习目标●1.知道声能够传递信息。
2.知道声能够传递能量。
自学自测(自学教材38-41页)●1.声音能传递(1)听到雷声就知道马上要下雨利用了声音传递,铁路工人敲击铁轨可知道是否有松动的螺栓是利用了声音传递。
古代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就是利用声能传递诊病的。
(2)蝙蝠飞行时发出,这些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根据回声到来的和,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做,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
(3)B超向病人体内发射,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然后将信息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
(4)利用声传递信息,还可以用来探测海深度,公式:。
(5)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还有:2.声音能传递(1)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是利用声能传递;外科医生可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冬季,我国北方非常的干燥,常用雾液加湿器(把水变成雾气洒落到空气中)增回空气湿度,这是利用声能传递;(2)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会看到烛焰,说明声能传递。
(3)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但没有与之接触的也会发,并且可以看到乒乓球会,说明声能传递。
3.超声波特点:应用:方法总结:凡是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例子,就说明声传递的是能量。
当堂达标1.声既能传递__________,也能传递__________.2.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__________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__________的性质.3.蝙蝠的视力很差,它们又只在夜间活动和觅食,它们是用__________的方法绕开障碍物并确定目标位置和距离的.4、超声波加湿器应用了超声波的特点,回声定位器是利用超声波的特点(填“高能量”或“沿直线传播”)5.下列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西瓜是否熟可以用手敲 B.利用超声波加湿器湿润空气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洗牙6.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好,可以进行测距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差,没有什么用处C、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D、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7.下列现象中依靠声传递能量的是()A、夏天买西瓜,要捧起来拍几下听声音分辨瓜的好坏B、往热水瓶里灌开水,听声音知道是否快满了C、利用超声波探测病情D、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8.不属于利用声获得信息的是()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轮可发现松动的螺栓B、雷达可以探测敌机C、利用声纳探测海深D、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9.下列关于声的利用,不是利用回声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B、利用“B超”来为病人做检查C、利用声纳探测鱼群D、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10.海豚有完善的声纳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的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系统。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声的利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声音的传播与应用:理解声音传播的介质依赖性,掌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及传播规律。
2.回声与原声:掌握回声的定义,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了解回声与原声的时间差,以及回声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回声定位、回声测距等。
3.声音的利用:学习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语音通讯、音乐演奏、噪声控制等。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并掌握相关应用实例。
4.声波的图像:引入声波图像的概念,了解声波图像是如何表示声音的强弱、频率等信息。通过声波图像,观察和分析声音的特性和传播规律。
7.作业布置(2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作业:复习声音的传播和利用知识,完成练习题,思考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通过创新拓展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过程流程环节符合实际学情,紧扣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凸显的重难点,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
(3)开展声学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声学科技创新活动,如制作声学仪器、设计声学应用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声学知识问答竞赛:组织学生开展声学知识问答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学生对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第二章 第3节 声的利用》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节声的利用》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声的利用”,主要围绕声波的基本原理和在日常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声波的产生、传播以及在各类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方式。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声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了解声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实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案例分析,掌握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究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点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声波产生、传播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技能评价:通过实验操作,评价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 综合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声波应用的理解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前两节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的利用。
播放一段有关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声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包括声源的振动、声波的波形、声速与介质的关系等。
3. 实验观察: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
4.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声波应用实例,如超声波清洗、声呐定位等,让学生了解声波的实际应用。
5.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声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每组提出一个应用实例并解释原理。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声波在生活和科技中的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声波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对声波在某一方面应用的详细分析和记录。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本次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核心素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2.3《声的利用》教学设计
课题名
2.3声的利用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一、物理观念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了解声不仅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
二、科学思维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参观或观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从声的另一种分类角度出发,分别分析了它们的作用:①声波可以传递信息;②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然后又进一步学习了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好,谢谢!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教材只介绍“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因此教师可以搜集大量事例,来说明声的利用价值,让学生感知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本节的教学应鼓励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感知或资料查阅中了解利用声的实例和工作原理.另一方面,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制作利用声的小发明.
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有听的意识。医生利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的声音信息,来诊断疾病。而借助超声波,医生还可以准确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像信息。
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处理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常说的“B超”。图中,医生正在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人从呱呱坠地时起,就开始利用声音了。妈妈能从婴儿的啼哭声中发现宝宝情绪的变化;水手可以通过汽笛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医生会用各种各样的超声仪器为患者诊断疾病······
想想议议
自然界中声现象实在太多了。除了人类,动物中也有不少是利用声的高手。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学生举例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第3节 声的利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声的利用【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知道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波.4.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5.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重点】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难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知识点一声与信息【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8-39,完成以下问题:1.声波可以传递信息.2.蝙蝠通过回声定位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3.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捕鱼时渔民可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4.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平时说的“B超”.【合作探究】演示一声波能够传递信息隆隆雷声过后的一场大雨;铁路工人利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丝;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的心跳的情况;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蝙蝠靠超声波绝技在夜间捕捉昆虫.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教师点拨】蝙蝠的超声定位系统在确定目标方位的精确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都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深入研究动物身上各种器官的功能和设备,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叫做仿生学.可以引导学生注意由仿生学的角度打开技术创新之门.【跟进训练】下列不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C )A.响起的门铃声B.战场上吹响的冲锋号声C.用噪声炸弹使敌人暂时失去听力D.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知识点二声与能量【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9-40,完成以下问题:1.声波可以传递能量.2.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合作探究】演示二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实验一: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1.当播放音乐时,火焰的运动情况怎样?答:火焰会摇动.2.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答:说明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实验二:在水槽中装水,一片树叶漂在水中,用木棍戳一下水面,会看见树叶随水波起伏.1.木棍戳水面的能量传给了哪个物体?答:传给了树叶.2. 是通过什么传递的?答:水波.3.超声波在本课中都有哪些应用?答:声波传递信息方面:蝙蝠回声定位、“ B 超”等;声波传递能量方面:超声波除去结石、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等.【教师点拨】1.在理解声波传递能量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以采用水波来类比.2.在分析声波传递能量的事例时,应着重抓住“动”这一关键词.【跟进训练】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C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1.超声波的应用超声波特点应用或危害方向性好,传播距离远声响、倒车雷达(传递信息)穿透能力强 B 超、金属探伤仪(传递信息)振动强烈清洗物体、碎石(传递能量) 2次声波特点应用或危害传播距离很远监测地震、海啸、核爆炸(传递信息)具有穿透能力使人和动物受到伤害(传递信息)能量很大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传递能量)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声的利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教学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师]同学们好,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超声(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和次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
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出所了解的利用声的实例。
(生各抒己见)[生1]我们楼道里的声控开关;[生2]广场的声控喷泉;[生3]家庭里的超声波加湿器;[生4]医院里检查病情用的“B超”和“彩超”;[生5]工厂里用的超声波探伤仪;[生6]利用“声呐”探测黑匣子;[生7]利用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等;[生8]平常我们利用声音获取信息。
[师]看来,我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现代科学技术与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声的利用。
板书课题第3节声的利用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学生自学教材第38页至第40页,完成学生用书第一部分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声与信息活动一:1.学生分小组讨论生活中关于声能传递信息的事例。
2.学生自学课本第38页“声与信息”部分的内容,了解回声定位、声呐的利用、超声波的利用与用途。
【反思小结】声音能够传递信息【针对训练】完成针对练一:声与信息1.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BC )A .挑西瓜时,用手指弹几下判断瓜的生熟B .医生把左手放在病人背部,用右手叩左手判断疾病C .人类用现代声撞击技术探知工件内部的详细情况D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教师点拨】本题易漏选A 、B ,认为“弹几下”“叩”是传递能量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声的利用学案新人教版word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看书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知道声能传递信息,并能举出实例。
2、通过观察、看书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知道声能传递能量,并能举出实例
3、通过拓展阅读和上网查资料,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更多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学习过程】
一、新课引入:
上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分类,声音的特性及乐音与噪声,其实声的应用很是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声的利用”。
二、独立自主学习:仔细研读课本P38声与信息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课本中提到的声传递信息的例子:
2.小组交流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还有哪些?
3.小组讨论:分析上述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何不同点:
结论: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大致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我们的说话声);
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像蝙蝠的回声定位、声呐等)。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
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合作互助学习:请仔细观察课本P40图2.3-5,先猜想后分组协
同完成实验,再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探究:类比水波的产生、传播猜想: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演示:如图2.3-5 ,用扬声器对准旁边的烛焰,播放音乐后看会发现什么现象?
1.看到的现象:。
2.说明:。
3.读课本P40页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其他例子。
拓展阅读:阅读《科学世界》和上网查资料了解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和三音石,还有圜丘声学特性,尝试对我国古代声学建筑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
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四、展示引导学习:
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三个题,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
讨论交流。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五、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
1、超声波清洗及超声得意碎石是利用声能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是利用了声能的性质。
2、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D.利用声呐测海深
3、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 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医“望闻问切”中的“闻”是利用声音来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的
B. 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精细机械
C. 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
D. 声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很重要作用,没有危害
5.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6.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
D.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7、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xx0Hz。
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xx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
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l531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_m。
教师出示课堂检测答案,组长批改并反馈学生做题情况,教师引
导纠错,评价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你认为哪个组和个人
表现优秀?
2、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七、布置作业 P41:1、2
八、学习(教学)反思。